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混凝土桥梁;蓄热法;蒸汽养护;防裂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untry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for the increase of bridge engineering, the winter construction is inevitable. Construction has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trol target, not only influence the durability of the bridge, greatly reduc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ridge, and the maintenance cost is also very expensiv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ridge concrete winter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rack control measures of a simple paper.

Keywords: concrete bridge; Heat storage method; Steam curing; Crack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冬季施工的特点

1.1冬季施工由于施工条件及环境不利,是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质量事故多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气温变化频繁,须注意防护外,还要注意防风,避免混凝土养护期间的失水。

1.2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取决于水泥水化反应的结果,水泥的水化反应和水及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液较快,而当温度降低到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态(水)变为固态(水)。当温度继续下降,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强度就不再增长。因此如何形成水泥水化反应的环境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1.3冬季施工的计划性和准备工作时间性强。这是由于准备工作的时间短,技术要求复杂。往往有一些质量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跟不上,仓促施工造成的。

2.混凝土受冻对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在浇筑后短时间内就可凝结,以后便逐渐硬化。凝结的快慢与养护温度有很大关系。养护温度高,凝结快,强度增长也快;养护温度低,凝结慢,强度增长也慢。冬季施工时,凝结与冻结各依据一定条件向着相同的方向转化。混凝土中的水结冰,混凝土就不能与固体的水发生水化作用。这时水泥、砂、石就成为一堆互相不起作用的混合物,使混凝土强度无法增长。而且水结成冰后体积膨胀,使混凝土结构有冰裂的危险,因而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研究表明,新浇混凝土在冻结前有一段预养期,可以增加其内部液相,减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

混凝土早期受冻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浇筑后立即受冻其强度损失可达50%以上。因此,在混凝土冬期施工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早期受冻,而且在气温不太低的地区,如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初冬,早春季节施工时,混凝土早期受冻危害更大,应予重视。

3.混凝土桥梁冬季施工方法

混凝土冬期各类施工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或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因此在选择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气温条件,结构类型,水泥品种,工期限制,能源情况和经济指标。从节约能源和降低冬期施工费用来看,应优先选用养护期间不加热的施工方法或综合施工方法,或经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在作经济技术比较时,不仅比较冬期施工费用的增减,更应考虑质量和对工期影响等综合经济效益。

3.1蓄热法

通过原材料的保温及预加热,使混凝土入模具有一定正温(不低于5℃),利用水泥水化反应放热,再采取一定保温与掺入防冻剂的综合蓄热措施,使混凝土在受冻前正温条件下尽快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与受冻后在负温条件下强度仍有一定增长的施工或养护方法。蓄热法是混凝土上冬季施工中最简单、最经济的养护方法,它无需另外添加加热设备。

蓄热法具有较高的入模温度与较好保温措施,减少降温梯度至关重要;混凝土受冻后强度增长缓慢、防冻剂起主要作用。混凝土浇筑后应在表面及时铺塑料薄膜保水保温,待终凝后稍有强度再铺草袋子之类保温材料覆盖。

蓄热法的适用范围如下:

(1)气温条件为平均气温>-12℃。平均气温主要指混凝土入模开始至温度t=0℃或冰点这一阶段的平均温度。

(2)结构体型条件,以结构表面系数M(m-1)进行控制,适用条件5≤M≤15,当M

3.2蒸汽加热法

利用蒸汽的热湿作用加热混凝土,使混凝土快速硬化,加速获得所需要的强度。蒸汽养护虽然简便,但要保证获得优质的混凝土制品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关键问题是选择一套合理的养护制度,否则混凝土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其优点是:能耗成本较低,用蒸汽直接加热混凝土时,不仅可以提供热量,还可提供湿度,混凝土不致因高温养护而脱水,缺点是:工地内需设置锅炉,铺设管道,在管道外还要加温,辅助工作量较大,加热温度不易控制,如发生漏汽、冻结等情况将使热量收到损失并给施工带来麻烦。

使用蒸汽加热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放置3~4小时,直到混凝土发生初凝之后,才开始加热升温;升温期(10~15)℃/h,升温到最高温度60℃左右时,继续通蒸汽4小时,其温度维持在50℃左右。

(2)冷却时为防止蒸汽散失的帆布仍罩在混凝土上,使之较慢而较均匀地冷却。

(3)将防蒸汽逸去的帆布去掉后,混凝土将暴露在大气中,这时必须防止表面收缩、龟裂。应根据环境条件,应及时覆盖草袋等并及时加水养护。

(4)蒸汽养护构件时,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10~15℃/h,恒温温度不大于50℃,降温不大于10℃/h。拆模前揭开蓬布时梁体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得大于20℃;气温急剧变化或干燥(温度<20%),大风天气不宜拆模出槽。

3.3掺外加剂法

混凝土冬季施工拌合料中掺加防冻剂,使混凝土能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足够的强度,防冻剂是外加剂的一种,由减水组分、引气组分、防冻组分,有时还掺有早强组分等组成。可是一旦用量不足或气温太低,仍然会造成冻害。另一类是既能降低水的冰点,也能使含该物质的冰的晶格构造严重变形,因而无法形成冻胀应力而破坏水化矿物构造使混凝土强度受损的防冻剂,如尿素、甲醇。用量不足时,在负温下强度停止增长,但转正温后对最终强度无影响,第三类是,虽然水溶液有很低的共溶温度,但不能使混凝土中德水的冰点明显降低,它的作用在于直接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而加速混凝土凝结硬化,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发展,如氯化钙、碳酸钙。

防冻外加剂掺量或配制混凝土德水溶液的浓度,随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与养护温度不同而不同:混凝土德浇筑与养护温度越低,需要的溶液浓度就越高。

4.混凝土防裂措施

4.1钢筋绑扎:绑扎钢筋之前,首先应进行彻底的除锈上作以确保使用的钢筋质量。钢筋在加上场集,加上成型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安装时严格把握钢筋的间距。钢筋规格、型号、数量、间距、几何尺寸、接头位置及质量等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严格做好原材料和接头试验。钢筋层间距对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影响显著,但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却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在复杂恶劣的腐蚀环境下,因此,在钢筋层间应留有足够的间距,钢筋外层与模板间应设置具备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垫块。

4.2混凝土的搅拌:搅拌混凝土各项材料的温度,应满足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合成后所需要的温度,当材料原有温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应首先考虑对拌合用水加热(温度不得高于80℃),仍不能满足需要时,再考虑对集料加热(温度不得高于60℃)。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人模温度不宜低于5℃。水泥只能保温,不能加热。

4.3混凝土的浇筑:浇筑之前首先要对模板及支架、钢筋及其保护层厚度、预理件、预留孔洞等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拌和运输等必须满足连续浇筑要求。浇筑还要防止钢筋、模板、定位筋、垫块及预理管适的移动和变形。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还要满足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并应采取一定的散热措施,有效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从而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振捣要密实,确保混凝土能填充到各个角落,同时也要避免过振引起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4.4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终凝后应及时采用覆盖、洒水、喷雾或薄膜保湿等措施进行养护,避免急剧干燥、温度急剧变化、振动以及外力干扰等。对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对于有抗渗要求或设计有明确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 天。冬季施工,不得向部位的混凝土直接浇水养护,应用塑料薄膜或其他保温材料。

总结

道路桥梁工程的冬季施工由于准备工作的时间短,技术要求复杂,因此冬季施工的计划性和准备工作时间性强,了解桥梁混凝土施工常用养护方法,将桥梁冬季施工措施结合具体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及冬季施工质量检查要点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敏哲.刘家道口节制闸混凝土冬季施工温控防裂措施方案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5.

[2]马先敏;谢天璞.浅谈冬季桥梁工程的施工[J].科技资讯.2009(10).

[3]王伟;王桂芹.冬季桥梁混凝土施工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10).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桥梁;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方案

中图分类号: TV331 文献标识码: A

塘丘畈大桥,位于杭新景高速公路开化段第14标段,大桥全长683.2米,上部结构为左(4×25)×3+(5×25)×3、右(4×25)+(5×25)×4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下部结构桥墩为直径1.5米的单排钻孔灌注桩基础+双圆柱桥墩,桥台为直径1.2米的双排钻孔灌注桩基础+桩接台帽型桥台。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季施工状态[1,2]。塘丘畈大桥基础及墩台等下部结构于2014年11月施工完毕且全部达到终龄,目前大部分预制预应力T型梁混凝土工程进入冬季施工,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前不得受冻。

考虑到浙江地区冬季施工持续时间较短,气温并非极低,塘丘畈大桥混凝土工程采用的冬季施工技术方案为预热水拌制混凝土,掺加RH-新型复合防冻剂预防气温骤降,蓄热法养护。具体如下:

1、混凝土的搅拌、运输

采用集早强剂、抗冻剂为一体的RH-新型复合防冻剂拌制混凝土,低温下3天可达到设计强度的30%,防冻剂掺量与适应温度如表1.1所示。

表1.1 掺量与适应温度表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拟定当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混凝土的拌制即掺加3%的RH-新型复合防冻剂,同时根据气温实时调整,调整量为气温每降低1℃,掺量增加0.2%。浙江地区气温低于-10℃概率较低,存在低于-5℃的情况,因此,该防冻剂能够满足气温骤降情况下的防冻要求。但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出盘温度需在13~18℃之间,故工地配备了水箱储水预热,温度控制在25℃左右。搅拌时先加入骨料和水,再加入水泥。骨料覆盖堆放,无冰块和雪团,搅拌时间较常温延长50%,混凝土运输车配备保温罩。

2、混凝土的浇捣、养护

混凝土浇筑迅速、连续,振捣充分、密实,浇筑完成后立即采用草帘进行蓄热法养护。

3、方案可行性判定

3.1热工计算

通过斯氏蓄热法计算混凝土冷却到0℃时的延续时间[3,4],以判定方案是否可行。系数选取如下:混凝土的热容量Cc=2510KJ/m?・K;混凝土浇注完毕的初温经测试T0=5℃;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Mce=360kg/m?;水泥水化热Cce=250kJ/kg;表面系数经计算M=3.6m-1,因此,混凝土从浇注开始到冷却时的平均温度:

经统计,最不利情况下施工现场混凝土冷却期间的室外大气平均温度Tm,a=-8℃;单层草帘厚度d1=0.012m;单层草帘导热系数λ1=0.1 W/m・℃;保温材料透风系数a=2.5;计算热阻系数R=0.132m2・K/W。

因此,混凝土冷却到0℃时的延续时间为:

3.2方案可行性验证

现场预制四个T型梁,在梁两端头及端头侧面区域,同条件养护标准试块10组,每组4块,每24小时测试一组试块的抗压强度。该该测试组冬季施工持续23天,前10天测试结果如表3.1所示。

表3.1蓄热法养护条件下不同龄期C50混凝土标准试块抗压强度

将测试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3.1所示。

图3.1 在室外气温下蓄热养护C50混凝土标准试块抗压强度时程曲线

混凝土标准试块抗压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室外平均气温状态下,4天抗压强度即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上,满足本工程对于冬季施工的要求;养护至28天,采用抗压强度实验测试最后一组试块,抗压强度达52MPa;采用回弹法对T型梁回弹测试,测试结果与抗压强度实验一致,数值均匀。说明本冬季施工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结束语:

在预热水拌制混凝土、掺加RH-新型复合防冻剂预防气温骤降、蓄热法养护的冬季施工技术方案的指导下,塘丘畈大桥在冬季施工期间共计完成31件C50预制预应力T型梁,其抗压强度全部满足设计要求,顺利通过各项验收,通过总结提炼,形成企业工法,提高了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交通出版社,2011

[2]杨林,常永平.冬季施工现场技术及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6.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砼;冬季施工;质量控制

1、冬季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冬季施工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安全生产。冬季施工的措施方案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最少,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缩短工期。

1.2 已确定进入冬期施工的项目,在冬施材料、设备落实后,要保证施工力量,做到连续施工,避免造成不必的浪费。

1.3 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及冬季施工信息的反馈情况,布置年度冬期施工原则及实施方针,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制冬季施工方案,编制一般工程冬季施工措施和重点工程的单位工程冬期施工方案,主要内容有:冬期施工生产任务特点部署,主要的冬期施工方法,热源设备计划,保温材料、外加剂材料计划,冬期施工人员培训计划,施工管理工作,冬期施工项目及热源安排。

1.4 外加剂的准备材料部门应根据计划采购订货,其他资源的准备:保温、覆盖材料的设备,根据工程任务特点及主要施工方法,确定保温、覆盖材料的用量,编制计划,组织进场存放和保管[1]。

1.5 技术培训,进入冬季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测温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学习有关冬期施工规范、规定;学习公司制定的冬期施工原则,主要的冬期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学习冬期施工中要采用的新技术;学习冬期施工日常的管理工作和安全消防措施。测温人员的培训应包括的内容:了解测温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责任心,学习掌握各种测温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习各分项工程的测温要求,学习记录各种测温数据和填写表格。

1.6 施工现场所有准备工作,必须在砼浇筑前完成,达到进入冬期施工的条件。现场准备要求:原料加热设备符合要求,保温围护好;外加剂有储备,保管好,无破裂;供水消防管线,模板的保温措施已完成;测温工作已开始进行,测温记录齐全,现场生活设施做好入冬准备,并符合安全消防要求,未完成工序进入冬期施工前应停在合理部位。

1.7 冬季施工计划管理,进入冬期施工前,将冬季施工准备工作项目和用工纳入生产计划和用工计划,并结合各级施工方案,统一安排生产计划。冬季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冬期施工技术规定》中的要求和冬期施工方案确定的原则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2、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控制

2.1 材料和配合比

2.1.1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并加入早强剂,由必要时应加入防冻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

2.1.2 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2.1.3 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 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2.1.4 未冷却的混凝土有较高的脆性,所以结构在冷却前不得遭受冲击荷载或动力荷载的作用。

2.2 混凝土的拌制

2.2.1 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

2.2.2 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如外加剂为液体,使用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2.2.3 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应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2]。

2.2.4 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2.2.5 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2.2.6 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 倍。

2.2.7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2.3 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2.3.1 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也应正确选择运输用的容器(包括形状,大小,保温措施)。

2.3.2 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特别是新老混凝土(如梁,柱交接处)交接处的冰雪及垃圾。

2.3.3 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在浇筑前,应了解商品混凝土中掺入抗冻剂的性能,并做好相应的防冻保暖措施。

2.3.4 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在未被上一层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计算规定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

2.3.5 重点工程或上部结构要连续施工的工程,混凝土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预期所要达到的强度。

2.3.6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进行孔道和立缝的灌浆前,浇灌部位的混凝土必须经预热,并采用热的水泥浆,砂浆或混凝土,浇灌后在正温下养护到强度不低于15Mpa。

2.3.7 现场应留设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作为拆模依据。

2.4 混凝土的养护

2.4.1 冬季浇筑的混凝土,由正温转入负温养护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40%,对于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Mpa。

2.4.2 采用的保温材料(草袋,麻袋),应保持干燥。

2.4.3 在模板外部保温时,除基础可随浇筑随保温外,其它结构必须在设置保温材料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钢模表面可先挂草帘,麻袋等保温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2.4.4 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二层或三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其保温层厚度,材质应根据计算确定。

2.4.5 拆模后的混凝土也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3、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特别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更加要求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冬季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强混凝土的保温和养护工作,一定能够确保工程质量[3]。

参考文献

[1]刘秉京.混凝土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混凝土结构外加剂标准应用指南[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3]翟春华.浅淡混凝土冬季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作者简介:

韩健,(1989— ),辽东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冬季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 裂缝 控制

0 引言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一个很普遍的技术问题。近代对混凝土强度理论进行亚微观研究结果以及大量工程实践所提供的经验都说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现代混凝土施工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施工,外加剂、掺和料等在混凝土中的广泛使用,导致混凝土裂缝普遍存在。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工艺所具有的特性,裂缝更容易发生。冬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可通过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取、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混凝土浇注过程的严密组织、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的精心养护等几个环节的严格把关,有效的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1 冬季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冬季施工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安全生产。冬季施工的措施方案金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最少,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缩短工期。

1.2 本工程部分雨、污水管线处于冬季施工,因此必须生产计划中统一安排,并提前落实,做到合理搭接,尽量减少冬季施工的作业面。

1.3 已确定进入冬期施工的项目,在冬施材料、设备落实后,要保证施工力量,做到连续施工,避免造成不必的浪费。

1.4 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及冬季施工信息的反馈情况,布置年度冬期施工原则及实施方针,根据公司总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制冬季施工方案,编制一般工程冬季试过女冠措施和重点工程的单位工程冬期施工方案,主要内容有:冬期施工生产任务特点部署,主要的冬期施工方法,热源设备计划,保温材料、外加剂材料计划,冬期施工人员培训计划,施工管理工作,冬期施工项目及热源安排。

1.5 外加剂的准备材料部门应根据计划采购订货,其他资源的准备:保温、覆盖材料的设备,根据工程任务特点及主要施工方法,确定保温、覆盖材料的用量,编制计划,组织进场存放和保管。

1.6 技术培训,进入冬季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测温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一下内容:学习有关冬期施工规范、规定;学习公司制定的冬期施工原则,主要的冬期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学习冬期施工中要采用的新技术;学习冬期施工日常的管理工作和安全消防措施。测温人员的培训应包括的内容:了解测温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责任心,学习掌握各种测温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习各分项工程的测温要求,学习记录各种测温数据和填写表格。

1.7 施工现场所有准备工作,必须在砼浇筑前完成,达到进入冬期施工的条件。现场准备要求:原料加热设备符合要求,保温围护好;外加剂有储备,保管好,无破裂;供水消防管线,模板的保温措施已完成;测温工作已开始进行,测温记录齐全,现场生活设施做好入冬准备,并符合安全消防要求,未完成工序进入冬期施工前应停在合理部位。

1.8 冬季施工计划管理,进入冬期施工前,将冬季施工准备工作项目和用工纳入生产计划和用工计划,并结合各级施工方案,统一安排生产计划。冬季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冬期施工技术规定》中的要求和冬期施工方案确定的原则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2 冬季施工的控制措施

2.1 原材料情况 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技术指标,采取“精料方针”选用优质的原材料,禁止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现场。

应使用含泥量尽可能低的集料。集料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收缩变形影响很大。使用含泥量高的集料,集料表面与水泥石的机械粘接力降低,而且会增加混凝土拌土的抗拉强度,导致收缩裂缝发生。

高细度的水泥必然带来较高的强度,但是提高水泥的细度也必然会带来较大的收缩,显著地增加收缩应力,因此虽然水泥的细度应尽可能低一些。

掺和料的质量对混凝土裂缝有显著的影响。粉煤灰对混凝土的早期干缩影响很大,使用细度较粗或含炭量高的粉煤灰大幅度增加混凝土的需水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导致开裂。由于缓凝泵送减水剂所具有的缓凝作用可延缓和推迟混凝土热峰值到来同时可对混凝土拉伸性能的提高,因而对减少混凝土的开裂也具有积极作用。

2.2 泵送混凝土的控制 泵送混凝土一般都要求有较大的坍落度。对泵送混凝土来说由于坍落度大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是其无法从自身克服的缺陷。流动性大的混凝土其相对沉缩变形几乎超过普通混凝土干缩变形的30-60倍,是十分可观的。如果混凝土混合料过稀,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沉陷量会很高,同时由于水灰比的增大,导致混凝土收缩的增大,使混凝土产生沉陷裂缝及收缩裂缝。

2.3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为有效控制和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应根据工程所处条件,对砂率、水灰比、水泥用量及掺和料用量等进行优化设计,选择最优方案。

适当砂率的选择对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有积极作用。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砂率的增大而增大,对泵送混凝土来说,过高的砂率不仅不能增加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反而由于混凝土变得粘稠其内摩擦阻力的增大导致混凝土的扩展性能下降,流动性也下降;同时在结构表层也容易产生较厚的砂浆层,这对混凝土的抗裂是不利的,所以用于大体积的预拌混凝土,其砂率应根据泵送高度、泵程以及混凝土标号以及掺入粉煤灰可提高可泵性等因素的综合考虑,选取砂率为40%。而且由于砂率减小使粗骨料含量增大,在相同条件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高,收缩量较小,而且由于粗骨料对收缩的约束作用,可减少开裂的可能。

2.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 在施工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振捣的控制。适当的振捣对密实混凝土,使混凝土形成紧密堆积有积极作用,但如果对混凝土过振会导致混凝土的离析,使其表面形成较厚的浮浆层,导致塑性收缩裂缝,所以对新浇注混凝土要振捣均匀,不能漏振也不能过振。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和当地冬季气象条件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龙门隧道工程进行冬季施工的优劣,以做好施工方案针对性和可行性,从而做到冬季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从人员、设备、原材料、气候环境等方面做好施工前准备管理检查工作,减少施工纸漏,防止意外发生。

(1)组织机构。成立管理小组,明确分工,全面开展管理工作。

(2)气象条件。以当地气象局调查历年气候状况作为指导,并根据每日天气预报及现场气温变化情况,设专人在工地测量,并绘制时间一气温结构图,作为进入冬期施工的依据。

(3)施工组织准备。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编制好冬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并做好技术交底和培训。制定冬季施工计划及具体施工方案,并按冬季施工项目计划,组织劳力、设备、物资等资源供应。施工现场设立测温组,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每日对大气、混凝土温度进行观测。

(4)冬季施工物资准备。按冬季施工组织方案提出的冬季施工物资计划准备物资,提前采购,作为重要物资抓紧上场。同时要完成暖棚的搭设和整修。配备齐全各类防冻、取暖的劳保用品、机械设备冬季所使用的防冻液、防滑链等器材。

2冬季施工关键工序管理

1)冬季施工保温防寒。保温分为洞内保温和洞外保温。洞外保温主要是针对砂石料、拌合站、焊接点搭设保温棚,对供水管线包裹保温材料,对施工用水进行加热等;洞内保温主要采用电炉加热、封闭洞门等方式确保洞内施工环境温度。

(2)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必须架空后采用篷布覆盖。在室外时防止产生冰冻。尽量避免室外焊接,需在室外施工时,应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焊后接头用炉渣保温缓冷,严禁在环境温度低于一20℃下进行焊接作业。风速在大于四级时,必须采取防风措施。接时对周围预热处理,焊接时一条焊缝要一次性焊完,不得中断。加工好的钢筋做好放在室内保存,成品尽量运至洞内存放。

(3)混凝土工程。进场砂石料为干砂和干石料,进场后采用围墙围挡,上部搭设防雪棚,并用棉被覆盖保温,防止产生硬块。水加热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关键工序搅拌拌混凝土时,要采用加热水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10度。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根据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低于5度。混凝土和环境温度之差不能大于巧度,温差在10一15度时,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要采取临时覆盖措施。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认真落实施工各环节的保温措施,严格温度检测制度。(2)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施工各环节的顺利进行。(3)要有充足和我备用的防寒保温物资设备。(4)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养护环境足够的湿度,确保表面湿润,防止混凝土过快失水而干裂。(5)定期检查保温棚的密封情况,检查供暖设备的完好状况。

4冬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做好对冬季施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怕勺方针,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期间,坚持定期进行安全学习和教育培训。施工中安排专人进行安全巡检。(2)制定详细的冬季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安全管理岗位职责,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3)落实做好现场人员、机具等安全管理措施,定期检查。包括施工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防寒用品,及时加强冬季施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