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华兹华斯的诗

华兹华斯的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华兹华斯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华兹华斯的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华兹华斯 《孤独割麦女》 诗歌理论 想象力 情感

一、引言

华兹华斯是早期的浪漫主义诗人,著名的“湖畔派”诗人之首。早年曾就读于家乡考克茅斯附近的一所学校,当地瑰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影响了本来就钟情自然的他,这在他的许多诗篇中都可以找到佐证。后入剑桥大学学习,期间曾徒步游历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地,深受法国大革命和启蒙主义的影响,后因拿破仑的复辟和专制统治而陷入对民主理想的迷惘,自此之后,在其妹多萝西的帮助下定居湖区,从大自然中寻找慰藉。华兹华斯积极践行他提出的浪漫主义诗歌理论并创作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好诗,如为我们所熟知的《致水仙》、《每当我看见天上的彩虹》、《孤独割麦女》和《我们七个》等。本文试从《孤独割麦女》入手,发掘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在其中是如何表现的,从而总结出诗人在质朴语言下所掩盖的深沉情感。

二、华兹华斯诗歌理论简介

华兹华斯之前出现的彭斯和布莱克,一位讴歌其故乡苏格兰的乡村生活,一位通过无穷的想象力为其诗作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色彩。虽然这两位诗人的诗作都有浪漫主义的风采和色泽,但是直到华兹华斯的出现,浪漫主义诗歌才真正的开始。华兹华斯在1798年与好友柯勒律治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谣集》,标志着浪漫主义诗歌在英国的崛起。当人们已经习惯了古典主义文学传统时,习惯了充斥全文的工整对句、连篇对仗时,这部诗集的出现无疑会引起强烈的反响,褒贬不一,但责难远多于赞扬。然而华兹华斯丝毫不介意,反而在接下来的1800年出版的第二版的序言中更为详细的阐述了自己的浪漫主义诗歌理论。他认为,好诗应该是经过在宁静中追忆的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诗歌应该用最自然最普通的语言描写普通事物和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又要赋予其“想象力的色泽”;诗人的作用伟大,他是“人性的最坚强的保卫者,支持者和维护者,他所到之处都播下人的情谊和爱”。但他又不高高在上,而是在群众中进行“人对人谈话”的一个普通成员。

以上并不是序言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1.诗人抨击了之前的古典主义诗歌语言浮华,程式死板,不屑与下层人民为伍之弊端,提出写诗要写普通人的生活,诗歌语言要用普通人说的语言;2.指出诗人作用的伟大,他要发挥想象力来了解这些普通人普通事中所蕴含的人类共有的情愫,并用简单朴实的语言重现出来,或者可以这样说,诗人的任务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生活的观察者而存在。3.强调情感的重要性。像想象力一样,这是诗人需要具有的一个特质。这里说的情感并不是那些工整的对句表达时的遮遮掩掩,也不是人们观念中认为的感情泛滥,而是纯纯粹粹,自自然然。以上所说的几点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语言是载体,想象力和情感是链条,他们共同服务于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接下来我们就结合具体诗作来分析华兹华斯是怎样体现以上几点的。

三、《孤独割麦女》分析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的序言里提出:“这些诗的主要目的,是在选择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自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同时在这些事件和情境中加上一种想象力的色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的面前。”诗人之所以竭力主张使用普通人的语言,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去写诗,一是因为当时的诗歌几乎已经陷入了纯粹工于语言艺术的泥潭,二是与他所努力寻求的人生真谛是分不开的。诗人从小热爱自然,崇尚简单的生活,之后的革命更让他失望,让他想重回自然的怀抱去继续他曾经所钟爱的淳朴的普通人的生活。华兹华斯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真挚的爱,他主张诗人必须用感官并不带有任何思想地去感觉自然。并且,在他看来,对人类的爱是对自然的爱的延伸,对自然的爱必然导向对人类的爱。所以,他从他所热爱的自然与普通人的生活中汲取灵感,用普通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情感。比如说广为传颂的《孤独割麦女》:

这首诗写于华兹华斯创作力最为旺盛的十年间,是《露西》组诗中的一首抒情短诗。它采用民谣体写成,语言简单,诗风淳朴自然。诗中描写了一位苏格兰少女独自在乡间劳作,边割麦子边唱歌的画面。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场景,让我们来看诗人是怎样把它描绘的那么生动的:

你瞧那孤独的山地少女!

那片田野里,就只她一个,

她割呀,唱呀;――停下来听吧,

要不就轻轻走过!

她独自割着,割下又捆好,

唱的是一支幽怨曲调;

你听!这一片清越音波

已经把深深山谷浸没。

诗的一开头就用一个祈使句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或者是现场的听众就在他的身边,他接着告诉我们,在这广阔的金黄色的麦田就只有姑娘一个,静静地割麦,独自吟唱,清越的歌声在空阔的山谷中回荡。他请我们要小心些,不要打断少女的美妙歌声:

夜莺也没有更美的歌喉

来安慰那些困乏的旅客――

当他们找到了栖宿的绿洲,

在那阿拉伯大漠;

在赫布利底――天边的海岛,

春光里,听得见杜鹃啼叫,

一声声叫破海上的沉静,

也不及她的歌这样动情。

诗人开始展开他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画。地点的辽远让我们的思绪禁不住跟着一起飞扬,而姑娘的歌声又使我们明白我们身处何地,世界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掩盖之下的是姑娘空灵清越的歌声。诗人还用了夜莺、杜鹃这两种以叫声动听出名的鸟儿来衬托,让我们感觉姑娘的歌声更加的动人心弦。这所有的一切都很容易激起我们心中的诗意联想,让我们在美妙的想象中体会自然的美好,纯真的美好。就像济慈那句话:真即是美,美即是真。姑娘这种没有受过尘世污染的歌声是最真切的,最纯朴的,亦是最美的。这就是普通人生活中所蕴含的质朴情感的外在表现。歌声这么美,那它吟唱的是什么内容呢?

谁能告诉我她唱些什么?

也许这凄婉歌声是咏叹

古老、遥远的悲欢离合,

往昔年代的征战?

要么是一支平凡曲子,

唱的是当今寻常小事?

常见的痛苦、失意、忧愁――

以前有过的,以后还会有?

这是对姑娘歌声内容的揣测。或许这歌声是对辽远古代,对某次宏大战争场面的歌唱,歌唱那些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又或许根本没有那么遥远那么恢宏,只不过是平淡的生活,柴米油盐而已。因为诗人听不懂姑娘的方言,只能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歌声曲调的丰富变化来猜测歌的内容。诗人只不过是路过此地,而割麦这种场景很是常见,但诗人却完全沉浸其中,对其进行了优美的重现。特别到了最后两句“常见的痛苦、失意、忧愁――/以前有过的,以后还会有?”,用了“痛苦、失意、忧愁”三个词,让我们的心情也跟着诗人慢慢的沉入低谷,禁不住跟着诗人一样对普通劳动人民深深地同情。这段内容所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诗人对普通人和普通人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超越一人一事的人道主义关怀。凄美的歌声似乎永无止息,诗人禁不住沉浸在其中,聚精会神,“一动不动”:

不管这姑娘唱的是什么,

她的歌仿佛没完没了;

只见她一边唱一边干活,弯腰挥动着镰刀;

我一动不动,悄悄听着;

及至我缓步登上山坡,

那歌调早已寂无声响,

却还在心底悠悠回荡。

不知不觉中,诗人已经登上了高高的山岗,这时他才明白姑娘已经从他的视野之中消失,歌声也“早已寂无声响”。但是诗人依旧能够回味,因为它已经存入了诗人的心里,“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和姑娘的歌声一起存入诗人的脑海的,还有此时此景。这和另一首诗歌《水仙花》颇为相似,同样体现了诗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一诗歌理念,只不过《水仙花》是“追忆”,而这首是现场描写。不过同样的达到了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以美好情感体验的效果。

《孤独割麦女》这首诗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少女在田间劳作的优美淳朴画面,伴随着的还有姑娘凄婉的歌声,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所以给我们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是诗人对普通人的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同时用普通人的语言表达了出来。然而这种语言非但没有让我们感到过于简单,反而会给我们一种感觉,感觉它们像彭斯的诗歌一样有着雨后泥土般的自然的芳香,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脏乱。而且,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层面,而是倾入了自己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人类所共有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

四、结语

华兹华斯热爱恬淡宁静到的乡村生活,他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桎梏,用自然质朴的语言描绘着普通生活中的人与事,传递着自己的感受,这使得他的诗呈现出朴素清新,浑然天成的面貌。在《孤独割麦女》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注重观察和感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描写普通人的生活,从而反映人类共有的基本情感。在阅读华兹华斯时,我们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经历,我们会发现自己不断的说:“我知道这一点,因为我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华兹华斯向我们揭示了一些我们以前还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于是我们便会说:“我虽然不知道那一点,但我感觉到了。”这就是华兹华斯诗歌语言的魅力,它说出了我们想说却说不出的话,让我们在大呼过瘾之时,心灵上的阴霾也被一扫而光。这与我们经常说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有异曲同工之妙。华兹华斯的诗歌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对英国后来的诗人如济慈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跨越了国界,其诗歌为无数的中国读者展开了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参考文献:

[1]杨德豫.华兹华斯诗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3]钱清.英国19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孙建.英国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赵光旭.华兹华斯“化身”诗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华兹华斯的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华兹华斯 自然 童年 矛盾 哲学

一、 华诗的热情洋溢

读华兹华斯的诗歌最大的感触是他总是在歌颂和赞美,他在其诗集的卷首《序诗》中说:“诗人呵!就按照上天给你的能量,在你的位置上发光把,要怡然自足。”华兹华斯的诗正像一团火焰,给予人们温暖和鼓舞。他歌颂自然,在他的笔下自然不仅能给诗人带来创作的灵感,而且能抚慰人们内心的创伤,给人以精神慰藉。如他的代表作《水仙》中说:“从此,每当我倚塌而卧,或情怀抑郁,或心境茫然,水仙呵,便在心目中闪烁——那是我孤寂时分的乐园;我的心情便欢情洋溢,和水仙一道舞踊不息。”自然对诗人的影响贯穿着他的一生,当诗人经历种种坎坷最后在湖畔消磨了他的后半生时,可以说唯有湖水、鸟的歌声、树木、花朵才能排解他的忧闷,他可以放下所有戒备,完完全全地把自己交给自然。他歌颂童年,认为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因为童年是人最天真无邪的时期,是人最贴近自然本真的时期,他的大部分歌咏自然的诗都是以回忆童年的体验为切入点,如《致蝴蝶》中:“别飞走,留下吧,留在我身边!多留一会儿,多让我看几眼!咱俩在一起,话儿说不尽,你呀,我童年经历的见证人!”与之相反的,华兹华斯不满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不禁忧从中来,人把人弄成了什么样”,当人与人之间因为利益极容易相互倾轧、排挤,不能坦诚相待时,华兹华斯便只能从童年中寻找那单纯的快乐。但是,华兹华斯却热爱和同情普通劳动人民,在他的笔下,劳动人民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他们虽然生活艰苦,但不怕苦难,依然凭借自己的双手来打造幸福生活。他的《孤独割麦女》中的那位少女,手持镰刀不断地劳作,但仍以动听的歌声给人们送去抚慰,这歌声既诉说着痛苦与忧伤,也与自然融为一体,震撼着人的心灵。

华兹华斯主张诗歌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他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语言,都是从平常的小事入手,但给人以不平凡的感受。他笔下的事物似乎都充满灵性,读他的诗能感到诗人对自然、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热爱,他认为诗歌应给人以快乐,他说:“在所有我们对痛苦表示同情的地方,会发现同情和是微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他的诗歌就像山谷的清泉,儿童的奔跑,山村少女的歌声一样给人以心灵的净化。

二、 华诗的无奈痛苦

透过诗人歌咏和赞美的背后仔细体味,我们会发现诗歌中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也是诗人痛苦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对自由与孤独的矛盾。作为浪漫主义的抒情诗人,华兹华斯理想中的世界必然是自由的,没有任何束缚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就会导致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这与诗人的理想相违背,所以诗人主张脱离社会,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这样的举动是不被人理解的,也是无人陪伴的,所以便造成一种孤独的痛苦。在阅读华诗的时候,我们仔细品读便会发现,他所歌咏的很多景物、儿童都是孤独的,与周围的环境并不和谐。如一直坚持“我们是七个”的小女孩就不被“我”所代表的大人群体所理解;《水仙》中作者将自己比作一朵孤云,既来去自由,又孤苦无依,俯瞰世人一切悲欢离合;廷腾寺的风光孕育着生命、情感,但却是遗世独立的,不被人们赏识的。所以作者这种追求自由的心境有时表现为一种逃避人世的幼稚。作者在《哀歌》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将自己比作画家笔下的古堡,经历着数不尽的风霜的摧残,但是要以乐观坚韧的心态面对苦难。

其次是对永生与死亡的矛盾。诗人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分离的,死亡只是肉体的消亡,而精神会代替肉体在世间永存。比如他在露西组诗中提到:“有人坚持说,直到如今,露西还活在人间;看得见她那美妙形影出没在幽静荒原。”在《永生的信息》中也认为永恒之海将我们送到陆地上,稍息片刻后必然再会把我们送回彼岸。但是诗人并没有真正做到直面死亡,他在露西组诗中仍抱怨露西走的太快,“造化说过了,便着手施行——好快呵,露西走完了旅程!她死了,给我留下来,这一片荒原,这一片沉寂,对往日欢情的这一片回忆——那欢情永远不再。”露西的死虽然意味着融入自然,回到天国,但是世间确实再不会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诗人这样感叹,既表达了他对露西的怀念,也可以看出他对死亡的无奈。在《小白屈菜》中诗人也嗤笑老年的寒酸,衰老是死亡的开始,衰老意味着慢慢失去生命的光泽,这其中也显示出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手足无措之态。无论怎样解释死亡与时间,一切都无法逆转,这是不可更改的。

三、 华诗的哲学世界

将诗人的情感去除,我们可以看到华兹华斯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他自己的世界体系。诗人认为人从天国来到人世,由儿童长成大人,最后死亡离开人世,回归天国。天国是一个理想的国度,那里人与自然、人与人都和谐共处,天下大同。而人世却是受苦的地方,人来到世间,就像落难天使,不再有天国那种安静祥和的生活,而必须为生计、为交往,为种种事情担忧发愁,受尽世间的风吹雨打,逐渐失去天使的光圈。所以诗人说“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因为人世的一切占据了人们的内心,使得人们慢慢忘记自己来自哪里,也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模样,在肉体上儿童到成人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精神上却是一个退化的过程。保持自身灵性的方法是回归自然或者保持童年的回忆,自然是纯真的,童年也是纯真的,它们都是最接近天国的样子的,所以成为人与天国之间的桥梁。所以诗人笔下的自然景物都具有某种神性,他非常喜欢用声音对人内心的震撼来表现这种神性,如《致云雀》中将云雀的叫声比作来自天国的“仙乐”;《瀑布和野蔷薇》中蔷薇对瀑布的遗言;《诗人和笼中斑鸠》中斑鸠的“咕咕叫”……这些声音并不仅仅指的是歌唱,更好像天国在向世间的人们传达讯息,在召唤天使的回归。可以看出,华兹华斯对于生死持一种轮回的态度,即死-生-死,换句话说是天国-人间-天国,人们从哪里来最终回哪里去,但这种轮回应该是单向度的,是有始有终的,不再往复循环。但死并不是结束,诗人明确在《永生的信息》中提到“我们喧嚣扰攘的岁月便显得不过是永恒静穆之中的片刻”,死是静止的,是永恒的,生是变化的,短暂的,是死亡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动静观,诗人以辩证的态度来构筑自己的哲学世界。虽然诗人对永恒的“死亡”(也就是天国)有无限的向往,但他并没有否定人世的苦难,而是认为要勇敢地充满信念地去面对苦难。而直视苦难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找寻失去的灵性的过程,这个灵性指的就是童心,是“直如竹筒,纯如水晶”的赤子之心。来到人世使我们丢失了这样的心,只要我们不断地找寻,回归自然,努力地保持回忆,最终就会回到我们想去的地方。

华兹华斯简单的笔触,细微的意象,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充满着希望和爱的理想世界,他是当之无愧的桂冠诗人。(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德豫译.《华兹华斯诗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华兹华斯的诗范文第3篇

2、花团锦簇:形容花朵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3、争奇斗艳:通指百花竞放,十分艳丽。 多形容花与女子。

4、百花盛开:泛指各种花卉,形容很多花。

华兹华斯的诗范文第4篇

2、议论纷纷: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3、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4、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嘴杂,其说不一。也形容饶舌,多嘴。

华兹华斯的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史华慈 道德伦理 个人“修身”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9-02

史华慈作为中国思想史研究大家,其研究并不停留在对人物思想形而上学的建构,而是将重心落在对人性的关切与对中国文化独特价值的肯定,他把中国的先秦思想看做轴心时代思想中的重要一环。尤其在《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中强调诸子思想中的道德与修身,注重对古代中国道德精神资源的挖掘,这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是有启发意义的。

一、对人性的深思与人文关切:史华慈道德精神的出发点

史华慈提到“卢梭是一位彻头彻尾的道德主义者”时解释说,“道德在这里指的首先并不是由本身在道德上是中立的技术手段所产生的可欲的社会成果。它指的是人的贴身的道德素质。” 尽管史并不完全赞同卢梭的道德思想,但表明了史批判工程主义取向为代表的功利主义道德伦理。在《古代》中,他表现出对孔孟、韩非子等诸子思想极大的同情与尊重,不会尖锐批判任何一家之言,但仍然有这样的直觉:面对墨子的“利他主义”的功利主义伦理观、韩非子绝对“行为主义”的功利主义伦理观、荀子介于功利主义与道德主义伦理观不无微词,但谈及孔孟,史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共鸣。这与史华慈一向注重对人性复杂性的思索相关联,将这一人性描述为“人的意识世界”。[1]他认同的人性模式可理解为由意识、处境和行动三者之间的“三角互动”所交织而成的有血有肉的网络 ,既看到人受自身阶级利益限制所表现出的失误性,也看到人具有通过反思与行动超越自身局限的自主性。史认为人性的内在张力只能靠自省自诘不断缓解,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良方。[2]正是对人性的深刻洞见,史在解读先秦诸子的道德伦理思想过程中注重展现其多样性及内在张力,并从中折射出深切的人文关怀。

二、古代中国思想世界中道德伦理与个人“修身”之论争

史华慈对“轴心时期”诸子道德伦理思想的解读,是以整体的文化取向向具体的问题情境的思想脉络展开的,呈现的是动态有序的思想论争之图景,对孔子道德伦理通见的阐述,孟子、荀子对其的辩护,墨子、杨朱、韩非的进攻等,进行对话与碰撞,展现了诸子在道德与修身思想上的互融性与差异性。

1.道德动源的“义利”之争

史认为有关“义利”之争是孟子道德哲学的核心,涉及到对道德本体论根源的追溯。孔子关切“天下失道”,那么人为何会偏离道、偏离善,该如何纠正堕失的世道人心,成为人们追问的焦点。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实现充分的道德生活的内在禀性(体现为仁、义、礼、智四种德性), 对道德动机的看法持鲜明的态度:只有在预设了将“仁义”作为目的本身,并依照仁义而行动的反映人类本质的能力之后,才能取得优良的社会后果[4]。在杨朱与墨子二元对立的“义利”观上,孟子批判其走向两种极端,认为儒家代表着在完全自爱与完全没有等差的“利他主义”之间的符合常理的中介,其实最根本的对立,是孟子反对墨家道德学说的功利主义基础,墨家的“兼爱”思想仍是一种工具,是对“利益”的强调。但在墨、法两家伦理观的碰撞中,史又强调墨家的“功利主义”与法家绝对“行为主义”的“功利主义”是存在差异的,对法家而言,任何思想所具有的都只不过是一种为我所用的纯粹工具性或御用化的价值 。墨子的目标仍然是普世主义的,是以“世界和平”和“阻止战争”为导向。[4]这里,史强调的是探寻道德的动源是“道德主义的”还是绝对的“功利主义”。

1.道德意向的“内外”之辨

诸子论争涉及到了是否注重道德意向的“内在”趋向,也就是人的自主性与道德修身关系的探讨。既然人性是复杂的,建立一个有“道”的社会究竟是靠有德行之士固有的内在道德意志来建立,还是只靠外在的道德行为规则对人的约束与管制。持“乐观主义”道德观的孟子肯定人性中固有的向善趋势,并坚信优良的社会是要靠有德行之人的内在道德意向。这一点上,孟子从理论上捍卫了孔子强调“内在性”的立场,史指出“道德能力的来源必定要向内寻求”,才是《论语》和《孟子》的启示中最富有创新的方面。[4]尽管荀子反对孟子所认为的“人心中存在与生俱来的、仁义的自发倾向”,但荀子的“礼义”仍注重外在“正确”行为与规则的“内化”。史通过肯定儒家注重道德的自主性,来批判法家完全“外在”机械的道德意向。慎到否定作为社会秩序的诸因素之一的个人道德和知性思想判断所起的作用,他描述:“然则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4]否定道德品质的影响能力,反对培养“君子”和“贤人”。史表现出对法家消除个人能动性和有意识的道德活动的培养模式的不赞同,认为儒家注重道德自主性与提高道德修养的内在过程更具“现实主义”和深刻性。

2.道德修身的“学思”之论

在史看来,儒家在道德与修身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是更加积极、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观,这种内在道德意志离不开不断的学习与审思。在学与思的能力上,荀子比孟子关注的更多,尽管他们都主张深思熟虑的行动与努力,但在荀子那里,其包含纯粹的知性努力以及通过不断积累获取知识的能力,《荀子・劝学》、:“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他十分注重学习与自省的作用[4]。荀子对学习的强调是圣人和君子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将自己的本性置于控制之下所做的努力。在学习观上,荀子比孟子更接近《论语》,《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习能不断使“礼”内化,践行君子德行,从而实现“仁”的最高理想。

三、史华慈论先秦世界中道德修身思想的当代文化意义

史华慈始终持谦虚的文化整体观,将文化比喻成一种化学上的复杂化合物,文化内部是充满着种种深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矛盾, 还关注当今持有的“传统”与“现代”断层的问题:“西方与中国的思想都在上古世界所创造的繁复间架中运作,都有一部有意义的、富创造性的、艰苦的思想史可讲。”现代的延续应建基于传统价值之上。在这种文化观下,作为主体的“人”,史有着深刻洞见,使其在中国思想的问题框架下而不是西方的模式来提出问题并作出解释,持理解与尊重的态度对中国先秦道德伦理思想中人性之复杂性作出深邃的思考,对儒家注重道德内在修养与道德自主性表示肯定,从对人性关切的高度挖掘中国古代思想中的道德精神资源。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尤其是在缺失对人性内心的探求与关注、道德失落的现状中,反思传统道德,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人文意义。

参考文献:

[1]Schwartz,B.I.Chinaand Othe rMatter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林同奇.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J].世界汉语,第二辑,2003.

[3]徐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林存光.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秦汉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第63页.

相关期刊更多

全国新书目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新闻出版署

理财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审计厅

山地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