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范文第1篇

一、地理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教学模式,其效能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是一个全新的革命,但每一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教学与传统“三板比较”也有它短板,也有它的局限性。

在几次观摩学习信息交流过程中,发现许多年轻教师的公开课,围绕教材内容,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制作出了图、声、文并茂的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轻松点击鼠标便完成教学,大有“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的气势,但下水探探深浅,却发现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眼花缭乱,云里雾里,接受情况不好,不能够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样完全抛弃了"三板",似乎由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导致通常教学意义上的失败。

二、传统“三板”在地理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三板”即板书、板图、板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粉笔(白板笔)在黑板上(白板上)把本节课的标题、知识结构以及重点难点有步骤、有顺序、有节奏地呈现给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结构性、严密性。好的板书使人一目了然,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会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感受,在知识接受上细致全面能动,对比以往有全新的飞跃。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课堂常常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需要教师随机应变,用广博的知识、精粹的语言,精美的板书板图板画加以临场发挥。在我讲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时,涉及众多的邻国时,学生会对历史上与时事涉及的问题特别感兴趣,提出:“俄罗斯与我国的西北、东北接壤,大清时曾侵略了我国许的领土,连盛唐诗人李白的家乡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也不能幸免,那现在碎叶城在哪儿?”,还有“巴基斯坦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邻国,乘船能到达吗?”,等等。

三、课件是教师事先精心制作的,只能适用于本节课知识框架,课的拓展延伸,学生的能力提高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进行调整、拓展。

教师处于主导状态,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只是像看电影、听小说一样被动欣赏,而要学生积极参与,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或者回答学生建设性问题,只可另求其他方法。还有就是部分课件华而不实,造成一种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课件不当,造成学生信息的轰炸。记得我们有位年轻的教师讲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我们的近邻――日本,他大量剪辑了日本地震火山爆发的影像制成课件,可谓煞费心血。当录像播放时,场面惊心动魄,气势磅礴。学生当然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而当教师关闭录像时,大多数学生仍然沉浸在刚才的场景中,意犹未尽、思绪难平,很难将注意力转移到教材重点难点知识的分析中,因而直接影响了后面的课堂教学。问到日本工业特色,地理优势,天生缺陷时,学生无言以对,头脑空白,感受随风而去,教学效果化为乌有。

与之互为佐证的是我们基层不少教师包括我们学校教师在上过多媒体教学后都有同样的困惑:课堂上的氛围轻松愉快,学生表现的极为活跃,当课后检测时却发现学生该掌握的知识点没能落到实处,教学效果与预期的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课件的制作过分注重观赏性,华而不实,导致学生上课时如同看电影或动画片,难怪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时还不如传统三板的扎实。

四、传统三板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课堂的引导者。

如八年级上册-季风气候显著,如让学生演唱《白毛女》选段:“北风吹,雪花飘……”;《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教师画出人物形象,烘托气氛,学生激情昂扬,充满了活力。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后,教师板书1、2、3……好像在逼学生,其实不然,每位回答问题的学生无论对或错都有一种成就感。教师们板演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在学生恼里却有强烈刺激。对于学生,应有选择的做笔记,不同的学生,笔记也不同。

写板书时,对学习者来说,最简单的手段,可能会起到最好效果。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范文第2篇

近几年,数字化地理教室作为新生事物,在国内各省区陆续建立。但是由于具体到各区县投入数量有限,培训人员批次有限等多因素影响,数字化地理教室的使用率并不太高。作为一种能够更好的为师生服务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地理教室应该得到更好的开发和使用。

一、数字化地理教室的配置

数字化地理教室一般以蓝色或模拟星空为背景,以“数字星球系统”为核心,配有室内天象演示穹顶、电脑、可移动数字星球展示台、平面投影仪及幕布或触摸式一体机、立体交互地图教学系统、可替换式灯箱教学挂图、语音立体地形图等信息化设备和教具,辅以窗帘式挂图及各种地理模型,学生的桌子和凳子则多考虑有利于小组合作的样式。整个教室的设计及配置以满足实际教学为主,还可用于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兴趣小组活动。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使用数字化地理教室应坚持的原则

数字化地理教室因其配置的特殊性,功能有别于普通教室,使用效果也因人而异,在使用过程中应坚持适用性原则及科学性原则。

1.坚持适用性原则

任何教学设备或教具的选择,都应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即具有适用性。数字化地理教室的环境与普通教室存在很大差别,室内给学生提供的信息也非常丰富,能够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需要教师进行调控。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在数字化地理教室上,教师应首先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在学生进入数字化地理教室后,还应引导学生观看或探究合适的教具,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坚持科学性原则

教学过程要顺利实施并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组织具有科学性,使用数字化地理教室也应具有科学性。它可以体现在时间安排、内容选择上的科学性以及面向全体学生。即让全体学生在合理的时间观看、演示或探究正确的教学设备或教具,学习恰当的教学内容。

三、使用数字化地理教室具有优效性的几节初中地理课程内容

未考虑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下,笔者结合自身初中地理教学实际及部分同行的教学经验,以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总结出在使用数字化地理教室时具有优效性的几节初中地理课程内容。

1.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和地球仪”一节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经纬网等比较宏观且抽象的内容。以往教师常采用PPT课件、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等教学手段来上这节课,虽然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仍需要建立在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此外,普通地球仪上除有经纬网,还有大量颜色、文字、符号,对部分学生的观察造成干扰,影响教学时间及教学效果。利用数字星球展示台能让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很快建立起空间联系,并且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向全体学生适时展示地球仪、经线、纬线及经纬网,很好的避免了以往教学方式的几点不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一节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内容,这节教学内容,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动态与静态思维转换大,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1]。以往教师一般借助课件、动画、手电筒、台灯、地球仪等辅助教学,操作起来比较费力气,而且效果有时候不是很好。在数字化地理教室,运用之前的课件、动画、数字星球及触摸式一体机或交互式电子白板、日地月运行仪来上这节课,能更好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而教师操作也更加简单。

3.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一节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内容,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如何绘制并能读懂,需要学生极强的空间感。通常上课课件中用的动画,很难从多角度,随观察者的心意进行展示,而等高线地形模型又由于体积、个数、容易散等原因,课堂中操作起来效果一般。立体交互地图教学系统配合触摸式一体机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学生可以观察到三维模拟山体,并且可以随意调整观察角度,在感受等高线的绘制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暂停,更受学生欢迎,效果也更好。

4.陆地和海洋

“陆地和海洋”一节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内容,包含“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两节,内容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比较大,学生理解比较吃力。运用“数字星球系统”展示地球表面的大洲、大洋、大陆漂移以及板块的分布,相比以往的平面动画展示或教师语言描述更加立体、直观。另外球幕展示内容可以不随课件内容更迭,接受较慢的同学可以有更多时间观察,因此空间想象力较差的学生能更快理解。

5.地形和地势

“地形和地势”一节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相比较以往运用课件或手中的中国地形图进行学习,利用数字化地理教室墙上的中国立体地形图,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中国各种立体地形,也可以更直接得出中国的地势特征,再配合语音介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大大增加。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关注;情感发展;感染;培养情感;地理教学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一定的教育要求,创设一定的情境和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强烈的自我追求的心理倾向,产生的新的情感,并把这种追求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自发地参与地理教学。

教学,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流动过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学生精神放松,师生关系融洽,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那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拨动学生地理“心弦”呢?

一、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进而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二、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民情激情。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不可能充分地展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充满温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

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堂中,自己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了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道:“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采取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地得到调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露短与出错,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三、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

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

如七年级上册讲到陆地地形类型时,我是这样导入话题的:“我们的地球家园无比美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有绵延不绝、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有被誉为‘世界屋脊’、富含民族神韵的青藏高原,有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亚马孙热带丛林,有深陷千丈、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东非大裂谷……”一段热情洋溢的引言,在学生面前幻化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学生不禁发出阵阵唏嘘之声。这样不但激起他们对地球的热爱,而且很自然地引发他们要去研究的热情和兴趣。

如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一课中,我讲到黄河的忧患时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同时,还举出具体生动的事例,把黄河化害为利的今昔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产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精心组织教学,创设情境,激情起趣。

正如演员要想感动观众,就必须先营造出相应的气氛,使观众沉浸于其中,然后再通过精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使观众产生共鸣,那么观众就会被感动了。同样道理,老师上课就像演员表演,要让学生紧随你的思维行动,完全置身于你的教学过程中,你就要想办法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就能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讲到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地图这一节时,我是用谜语导入新课的:“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猜到的学生,自然享受胜利的喜悦,没猜到的学生也从别人的答案中获得启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再如,现在科技发展了,多媒体技术已进入课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其制成课件,利用多媒体将它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能够使学生领略到动感的、立体的视听效果。如:讲解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地球公转规律和现象示意图时,将地球、太阳、赤道、南北回归线、地轴等均制成动画效果,立即使学生眼前一亮,很自觉地就去总结归纳地球公转的全过程。又如:在讲到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冬夏季风这一节时,我就采用课件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分析冬夏季风示意图时,紧紧抓住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向位置的关系,采用动画效果,很自然、很直观地使学生明白了冬夏季风各自所属的发源地、风向及海陆走向的情况。

通过使用多媒体,将教材的平面效果转化成立体效果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取了大量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课前应根据地理学科内容多、知识杂、涉及面广的特点,兼顾其它学科,多方涉猎,精心编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应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大纲教材为准绳,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模式,努力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张景奎.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的尝试[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981(02)

[2] 张平.地理教学法系统新探[J]. 教育科学研究. 1992(04)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范文第4篇

一、 根据地理学习的特点,多引导学生读图、用图、绘图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应重视对地理图像的运用,通过阅读、合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读图: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运用地图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便于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知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易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用图:引导学生读图不是说顺手拈来,越多越好,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认真考虑怎么使用地图才以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这一节内容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理基础知识的难度较大,因为在学习中需要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的抽象思维,这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册书中最有难度的知识点之一,考虑到它具有空间性特征且学生此时刚接触到地理这一学科,如果使用大量的地图资料来学习的话很可能会增加知识点掌握的难度,于是我决定了只用书上两幅地图进行学习:P13“台湾岛”地图和P14“地图上的方向”,为了方便使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图进行了处理,如“台湾岛”把图中的指向标隐藏起来,首先利用这幅图让学生熟悉在一般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然后再让指向标显示出来进行在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训练。这样一来,一方面避免使用大量资料进行教学给人繁杂感,将所用地图中的信息进行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又可将辨别方向的方法进行比较学习。

有效的用图不仅能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一节的教学中,P35图“大陆的漂移”一共包括三幅图,分别展现了2亿年前、6500万年前及现在的海陆分布情况。我让学生在第三幅图(目前的海陆分布)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并据此依次填写6500万年前海陆分布图、2亿年前海陆分布图,提示学生会在填图时发现一些问题。这时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2亿年前地球上仅有的那个大洋是太平洋,太平洋的面积会越来越小的结论。同时他们会好奇地发现亚欧大陆在两亿年前有两部分,这两部分是由于大陆漂移而组成了一整块。此时教师再进一步追问:小的哪一块是现在的哪里?这样不仅与之后的板块运动学说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探究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绘图:在教学中让学生绘制简化图,有利于学生对图的记忆和知识点的掌握。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和四大洋”一节的教学中,考虑到让学生同时记住它们的名称、分布和形状不太容易,而这一内容又是以后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知识点,所以我采用了首先读图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然后让学生绘制简单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并填图的方法。这样首先通过读图进行观察比较,再通过绘图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形状。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初中地理新课标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要在教学中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和启发很有必要性。

1、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一节的教学中,我以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在回答地图有哪三个基本要素这一问题时,没有出现我预想的正确答案,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回答“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指向标、图例”,这是他们从教材13页地图中得到的答案,这时候如果我简单地作一个纠正的话可能会让学生不解,于是,我让他们自己从教材的文字叙述中获取正确答案,再提问“指向标是属于哪一个要素的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理解又可加深印象。

在面对这种难度的知识点学习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得出正确答案,这时,如果老师直接说出正确答案教学效率不一定高,而且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采用教师引导,让学生自我纠正、自我评价的办法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追问过程中,不仅可以将学生引导到一定高度,而且还拓展了教师思维,提高应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教材前后内容的联系,让地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置有效提问。

地理学科的知识点不是零散的、相对独立的关系,这些知识其实都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教师要擅于寻找这种联系,在教学中体现这种联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经纬网定位法”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问题:1、什么是纬线?纬线的形状有何特征?2、什么是经线?经线的形状有何特征?3、地球的自转方向?4、经度的变化规律?纬度的变化规律?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经纬网定位法的主要内容。复习前面所学经纬线的定义后,学生很容易掌握经纬线的指示方向,同时能更进一步地让学生了解在北(南)极面对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南(北)方。

3、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切入。

在地图上判别方向的三种定位法中,按难易程度排列的话依次是: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我的教学内容也按照这一顺序进行安排。在学习经纬网定向法时,先让学生熟悉并总结在方格状经纬网上判断方向的办法,然后再展示圆弧形经纬网,最后展示以南北极为中心的圆弧形经纬网。这样一来由浅入深,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和地形》一节中学习五种地形时,在学生读图后提问:在这五种地形中,哪一种地形是贵州没有的呢?学生经过思考一般都可准确回答贵州没有平原,这时就可以将其余四种地形与实际相联系进一步追问,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贵阳市就是在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小盆地内,而贵阳到安顺一带分布着大面积的丘陵,贵州省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就是山地,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及差别。

2、关注时事,将时事与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地理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联系实际、关注时事是有效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并且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中东》的教学中,联系了目前叙利亚问题、伊朗局势等相关问题,让学生了解这是一个战乱繁发的区域并有兴趣去探讨这类事件发生的根源。

3、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有效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认为对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有效评价的必要性不亚于设置课堂有效提问,有效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答案的正确与否,优点和不足有一个较为的准确认识,对其准确掌握所学地理知识及下一步的学习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同时,如果教师擅长从学生的答案中去寻找闪光点进行及时肯定的话,也能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教学相长”,教和学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反思,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将学生培养为符合现今社会需求的人才。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范文第5篇

所谓“快乐教学”,是指能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的所有教育教学方式的统称。它是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论指导下产生的。斯宾塞认为:学习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古代的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强调乐学的重要性,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学习,记忆牢固,思维灵活,学习和掌握知识快,而学生心情郁闷则理解能力差,学习效果不佳。课堂尽可能成为快乐的场所,应该让学生以学为乐,以乐为思,在乐中获得地理知识。

根据这一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我不失时机地依据初中生以意义记忆力为主导的特点,积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快乐因素,运用“快乐教学”方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记忆力诸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巧用数字教学,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记忆长久

借用数字记忆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为了让学生能长久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数量,根据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数量特征,我将其编成“22345”一组朗朗上口的数字,让学生记忆。这里的第一个“2”代表有两个特别行政区;“23”代表有二十三个省;“4”则表示有四个直辖市;“5”即是五个自治区。这样,既能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记忆长久,乐于学习。

二、适时引用古诗文教学,增添地理风味,让学生记忆牢固

我国的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绚丽,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高度概括的农谚俗语等,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地理知识。在教学中,若能适当且恰如其分地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运用它,不但学生爱听,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地理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形象的理解和记忆,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形象、鲜明,从而让学生热爱地理学科。例如,为了让学生尽快记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我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编成七言“绝句”即“东北三省黑吉辽,陕甘宁内革命早;云贵州在西南角,新青藏内牧羊好;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对冤家死对头;福建江西近台湾,苏浙安徽海南岛;重天北上直辖市,香港欢。”这些诗犹如“味精”能让地理课堂增添一番风味,使学生记得更加牢固。

三、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对比教学,培养学生形象记忆

“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摘于《学习的革命》第238页)例如,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行政区划”一节内容,涉及许多地名,机械记忆的东西较多,上课时学生大多感到乏味无趣。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时,老师展示“中国政区”挂图,指图介绍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再介绍我国的辽阔幅员之后,提出为了管理上的方便而把我国划分为“省、县、乡”三级行政区,然后按省级行政区的顺序一个省一个省地逐一加以介绍,这样,老师虽然条理清楚,表述清晰。可是大量的地名,听起来十分枯燥,即使通过课后的强记效果也不佳。

如何改进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呢?开始打算用手工拼图游戏来突破“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及位置”,因为市面上很容易买到“中国政区拼图”,如果要在课堂中短时间内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及位置(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确实很困难,如果能用形象记忆,就容易多了。后来经过斟酌比较,大胆尝试在微机教室用电脑交互式教学,可以做到师生人人一台电脑;与手工拼图相比,在电脑上演示“中国政区动态图”具有更突出的优势:在微机上可以形象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位置后深刻地记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轮廓特征。如,仔细观察《中国政区图》不难发现我国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很相似。如,黑龙江省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云南省像一只开屏的孔雀,他们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南,遥相呼应(可以结合展示黑龙江省高飞的天鹅和云南省开屏的孔雀的图片,还可以及时把其放到中国政区图的相应位置便于学生认识定位相对位置);陕西省像一个两手作揖,跪拜出征的兵马俑;像展翅飞翔的老鹰,吉林省则像一只狼,辽宁省像个大逗号,山东省像翘起右手拇指且倒放着的拳头,山西省像是站立的平行四边形,福建省则像一只相思鸟,安徽省像张兔子皮,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广东省像大象鼻子,广西壮族自治区像树叶,青海省像只高原上的玉兔,西藏自治区像只登山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像个朝西的牛头,甘肃省像哑铃,湖北省像警察的大盖帽,湖南省、江西省像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这些形象比喻的人、物的图片,都可以很方便地在电脑上展示、拖动、重叠等,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这不仅能使呆板的《中国政区图》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使机械记忆转化为形象生动记忆,提高记忆的效率。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记忆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从中得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根据教材内容,采用游戏方式教学,让学生快乐记忆

讲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时,我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采用现代化技术制成“多媒体中国政区拼图课件”,且多媒体拼图课件在使用中具有拖动拼图拼接的特点,还具有纠正功能和完成拼图后屏幕会跳出完成时间和奖励的动画,因为是在微机教室用电脑交互式教学师生人人一台电脑上课,教师还可以通过主机随时了解、监控学生课堂拼图过程的动态状况,并可以利用学生求胜的心理开展拼图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把“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在游戏过程中快乐记忆。具体操作如下:

1.先由教师简单介绍拼图游戏的操作方法,并根据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边讲边演示拼图游戏的具体操作程序:即从东北三省开始(黑、吉、辽)黄河中下游的五省二市(陕、晋、豫、鲁、冀、京、津)长江中下游的六省一市(湘、鄂、赣、皖、苏、浙、沪)南部沿海四省一个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闽、台、粤、琼、桂、港、澳)西南三省一市一个自治区(川、贵、云、渝、藏)西北的二省二区(青、甘、宁、新)。

2.宣布拼图游戏规程:即,第一轮允许看《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页的《中国政区图》,并按上述划分的区域序列,在电脑上完成拼图;第二轮,不允许看课本图,仍按上述划分的区域序列,在电脑上完成拼图;第三轮,正式开始竞赛,要求与第二轮相比。

拼图游戏一开始,教师即可下讲台巡视指导,游戏结束后,由师生共同及时予以点评,以肯定成绩为主。前六名获奖者,可获得奖品。(注:完成拼图的时间由电脑自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