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战争的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财政科技投入;经济增长;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科技投入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投入可以说是科技进步的动力和能源,科技投人的数量和使用效果直接影响科技水平和科技竞争能力,同时也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进步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升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定量测算科技投入对各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各产业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的影响,是现在许多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不同的地区,科技投入的方式和结构的不同,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是完全不同。因此。研究不同地区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优化各省科技投入结构,提高科技进步水平,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 运用协整理论、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 利用1990~2010年度经济数据, 分析江苏省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各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将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科技决策和财政政策,对江苏省的科技兴省战略及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证分析
1、变量确定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江苏省各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S1,S2,S3)反映经济增长情况,选取江苏省财政用于教育、科学技术的支出(T)反映江苏省的财政科技投入。为避免数据太大波动以及数据的异方差,分别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分别记LNS1,LNS2,LNS3和LNT。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单位:亿元)
2、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在对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前必须进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检验时间序列LNS1,LNS2,LNS3,和LNT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LNS1,LNS2,LNS3和LNT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后只有LNS1变平稳。但二阶差分后全部变平稳,他们变成二阶单整序列,可进一步检验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
3、协整检验
根据上面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变量为二阶单整,对其进行协整检验,对协整检验主要采用Engle和Granger提出的E-G两步法,对财政科技投入与各产业经济增长关系而言,意味着只存在一个线性的协整关系。
首先对财政科技投入与各产业经济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他们之间的长期线性均衡关系,得到回归方程:
LNS1=4.850521446+0.4294239547*LNT
R2=0.985474 R2=0.983658 F=542.7313
LNS2=5.098093452+0.7146706118*LNT
R2=0.941528 R2=0.934219 F=128.8183
LNS3=4.390028148+0.7698714208*LNT
R2=0.976598 R2=0.973673 F=333.8503
从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看,模型的拟合度和修正的拟合度较高,各项检验参数不为零,F统计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统计性质良好。
然后,检验残差e的平稳性。通过该方程式计算的残差序列e并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从表中可知,各残差是平稳的。也就是说明江苏省财政科技投入与各产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看,财政科技投入对第一产业的弹性为0.4294,第二产业的弹性0.7147,第三产业的弹性为0.7699。即财政科技投入增长1%,第一产业将增长0.4294%,第二产业将增长0.7147%,第三产业将增长0.7699。可以看出财政科技投入对第二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比较显著。
4、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上面的协整检验结果告诉我们,江苏省的财政科技投入与各产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也就是是由于财政科技投入引起各产业经济的增长,还是各产业经济增长带动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利用1990-2010年度的江苏省财政科技投入与各产业数据,对LNS1和LNT,LNS2和LNT,LNS3和LNT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S1与LNT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财政科技投入是第一产业发展的单向granger原因,而LNS2与LNT之间确存在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LNT与LNS3两者之间也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财政科技投入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单向granger原因。
三、政策建议
财政科技投入作为一项科技财力资源,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进步、振兴经济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财政科技投入的多少,往往与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与水平呈正相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充分发挥它在技术进步中所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是江苏省市实现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政策举措。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财政科技投入。财政科技投入是引导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在引导科技发展上起着基础保障,引导和调剂作用,也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因此财政在科技上的支出要处理好各类科技计划的关系,优化科技经费的投入方式。当前我国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计划,科研项目,工程研究种类繁多造成了资金利用效率低。优化财政科技投入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避免重复投资有着重要作用。
2、加强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政府科技投入资金管理机制,保证科技资源流向富有活力和最有效率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不断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政府科技投入才能有效地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3、是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财政科技投入对象的局限性是影响河南省财政科技投入的配置水平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科技投入是一种创新性的生产性投入,应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建立由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等构成的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对于公益性的科技活动,以政府为主进行投资;而对于非公益性的科技活动,应以鼓励企业和民间投资为主要投资主体。
4、是完善科技投入的政策法规,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要建立、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把财政科技投入纳入到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关键就是对公益性科研活动和公益性的科研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合理配置财政科技经费, 明确各类经费的功能,实行分类管理,避免重复交叉。
参考文献:
[1]吴宇军;王丽;王峰;彭华涛.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政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9.
[2]刘战伟.河南省财政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01,07.
【关键词】语境 第二语言词汇学习 多媒体语境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00-01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基石,词汇学习贯穿英语学习的始终,词汇能力在言语交际中举足轻重。但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词汇习得研究却一直被忽视,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如何促进第二语言词汇的学习才成为语言学界关注的问题。
语境条件与无语境条件是两种最为常见的词汇学习条件。在语境条件下,第二语言目标词汇不是单独呈现的,而是将它放人由该种语言构成的上下文情境(通常是句子、语段或篇章)中推测目标词的含义。无语境的学习指以词表的形式单独呈现第二语言词汇,除目标词外,仅呈现由第一语言对该词的翻译、解释。
本文重点分析近几十年来国外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将有所涉及,旨在对语境与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的研究动态进行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近几十年来,语境与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的国内外研究主要针对以下两个问题:不同条件下学习效果的差异,语境条件与词汇记忆效果的保持。
(一)在语境条件与无语境条件下学习效果的差异
语境条件下的学习更注重对语境中意义的理解,强调第二语言词汇的输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上下文情境一同出现的。Krashen 在1987年提出的监控假设理论(Monitor Hypothesis Theory)强调通过真实自然的语言输人以及充分的交流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受这一理论的影响,许多学者比较倾向于语境条件下的学习。
Beheydt认为脱离语境来学习单词是荒谬的,因为孤立的单词无法显示其多义性,根据语境变化词义是单词的一个基本特征。Schouten在她的著作中也强调了在语境中学习词汇的重要性,她说:“在有意义的文本中呈现单词无疑更可取: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减少了混淆的机率。语境和孤立的单词或者句子不同之处在与它提供了语言和心理的现实环境。”
国内外有些学者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以上观点。1988年Li Xionglong调查了语境线索在推断和记忆目标词汇的效果。他通过实验的对比分析认为在语境条件下学习目标词汇效果比无语境条件好。
然而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与 Krashen的监控假设理论并不相符。他们的研究表明两种方式的学习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或者无语境条件的学习效果好于语境条件下的学习。
Cohen &Aphek研究了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学习希伯来语词汇的情况。研究发现,只有当学习者达到一定的语言水平时,语境才会发挥其作用。当学习者语言水平较低时,这两种学习条件在学习效果上无显著差异。1982年,Pickering的实证研究发现翻译的学习条件能让受试者更容易地学习单词。
(二)语境与词汇记忆效果的保持
许多学者认为以无语境方式学习的词汇由于在学习者的记忆中缺乏认知的基础而非常容易遗忘,而语境条件下的学习词汇过程中要求学习者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度地加工,因而有助于学习效果的保持,进行长期记忆。
Kan在韩国汉城的一所小学开展了实验,考察他们学习英语词汇的情况。研究发现在即时回忆单词定义、听力理解、知识转换三项测试中,语境学习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因此他认为语境学习在词汇的长期记忆中有着重要作用。
也有一些学者对语境条件下学习词汇有利于词汇的长期记忆这一观点提出质疑。Mondria &Wit-de Boer对法语学习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他们给受试者提供了八种语境,每个句子中都包括了目标单词,让受试者学习。结果表明根据语境猜测词义和单词的长期记忆没有相关。
二、思考与展望
从以上国内外实证研究的文献回顾可见,国内外研究者就语境条件与无语境条件孰更有利于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的争论尚未达成共识。思考这一争论存在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语境与学习者自身。
(一)争论存在的原因
第一是语境方面。语境条件在第二语言词汇学习中固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第二语言构成的语境有时难以提供足够的信息,学习者由于词汇量和语言背景知识小,无法根据语境做出正确的推理,对于初学者和年龄较小的学习者更是如此。
第二是学习者自身的原因。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及学习习惯、逻辑推理及记忆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语境条件下第二语言词汇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语境
如上所述,语境条件可以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学习者进行深度的加工,因而在第二语言词汇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为第二语言习得提供便捷,多媒体语境学习条件将成为语境与无语境这两种学习条件之间的桥梁,既保证学习者利用语境对语言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推测目标单词的含义,又能使学习者对推测结果进行核实,避免错误的推测,从而促进第二语言词汇学习。
与常用的文本语境相比,多媒体语境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大量自然、生动、形象的语言信息及与之相匹配的情境信息,能够使学习过程更为灵活,更具适应性和趣味性,使语境学习的优势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严重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然而基于多媒体的语境学习恰为学习者提供了这样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方式,因此多媒体语境下的第二语言词汇学习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应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多媒体语境条件下学习第二语言词汇的学习过程、学习特点、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如目标单词的难易度、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者的兴趣、学习策略)等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87.
[2]Beheydt, L. Vocabulary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J].Dutch Crossing, 1987,32:3-25.
[3]Schouten-van Parreren, M.C. Vocabulary learning through reading: which conditions should be met when presenting words in text[J].AllA review, 1989,60:75-85.
[4]Li, X. Effects of contextual clues on inferring and remembering meanings of new words [J].Applied Linguistics,1988,9:402-413.
从业航空38年,这位德事隆航空中国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挥别钟爱的私人小飞机,带着一个更为庞大的飞行梦想与中国分享,参与一点点铺就这幅美妙的通航“拼图”。
“德事隆始终是航空业的引领者,我们的经验和能力体现在制造飞机,更有着对航空市场的深入理解和敏锐捕捉。”苏尔茨说,在整个航空尤其是通航航空产业链上,期待与中国同行携手“深耕”。
作为一名有着飞行执照的公务机驾驶员,苏尔茨曾经在过去长达十年里开着塞斯纳私人小飞机每天从新泽西的家中飞到位于康涅狄格的办公室。这段开车需要两个小时的漫长上班旅程,他只要开上25分钟飞机就能抵达。
“现在,中国也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通航时代――通用飞机的加入,将让通用航空网络与铁路、公路网一起构成发达的现代交通体系。”苏尔茨说。
很多西方国家的航空发展路径是先有通用航空中小型飞机的广泛应用,再过渡到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中国则走了独特的发展路径:在中国,用于乘客和货物运输的民用航空已经在过去的二三十年经历了迅速发展和完善,通用航空则是在2010年国家低空开放政策激励下才得以迅速兴起。
“中国的机会来了,我们的机会也来了!”他说。
对于这位始终保持好奇心、最爱迎接挑战的航空业者来说,美国的通用航空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产业链条和基础设施都已经铺就,中国却足够有挑战性。
“中国的通用航空是我的绝佳机会,更是德事隆航空非常看重的新兴市场。”苏尔茨说。
面对很多人对中国通航的高涨热情,他给出了坦诚的建议:在这个复杂而长周期的行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界都要掌握好发展的节奏和步伐,在政策保障、基础配套、产业均衡,尤其是最为重要的安全保障上稳步前行。
他说,在这个起步迅速的大市场,德事隆航空不仅能够带来各型通航用途的飞机,还愿意与合作伙伴、客户在全产业链上共享经验和资源。
从17岁那年取得自己的飞行驾照直到随后38年的航空从业经验,乐于接受挑战的苏尔茨享受着航空带给他的“始终有目标,始终在迎接挑战”的生活。
从小时候被父亲带着坐在草坪上看飞机,他的目标和梦想始终被航空牵动着:拿到飞行私人驾照,再获得商照,直到开始与飞行和商业都有关的航空市场业务职业生涯。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中专、大专层次;幼师院校;挑战;机遇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9-0019-03
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证制度主要是以县(区、市)为实施主体的。师范专业的学生基本不用考试,只要修完相关课程,普通话考试达到相应等级,就可以直接办理教师资格证了。非师范专业毕业的人员办理教师资格证,则需要参加相关的考试,不过考试不难,只要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考试及格,普通话达到相应等级,体检合格,基本可以通过(严仲连,2012)。可以说,宽松的入门条件导致目前许多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未必具有幼儿园教师应有的素质。教师资格证获取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据悉,国家将全面实行新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以保证持证进入学校包括幼儿园的教师真正具有教师素质。此项改革已在浙江等发达地区试行一段时间了。与此同时,国家还将对在岗幼儿园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作出时限调整,如,将有效期限定为5年甚至更短。新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综合素质,二是保教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综合素质笔试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测试两个部分。申请者笔试通过后才能参加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测试。笔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测试则由国家制定测试大纲,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严仲连,2012)。
对幼师院校,尤其是中专和由中专升格的大专院校而言,国家即将全面实行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给幼师院校带来的挑战
对中专和由中专升格为大专的幼师院校而言,实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最大挑战在于目前在校生的基础教育缺失,存在素质短板,很难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综合素质笔试。如何补上学生由于基础教育缺失而形成的素质短板,是中专、大专层次幼师院校面临的最大难题。
中专和由中专升格为大专的幼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素质短板的主要原因如下。
1.学校层面忽视基础学科教育
许多幼师院校很重视教育类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也比较重视艺体类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但往往忽视基础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大量削减基础学科课程的课时。
近年来,中专、大专层次的师范教育很多被归入职业教育范畴,“必须”“够用”知识说大行其道。这种知识说的实质是认为学生只要学习部分基础学科知识就“够用”了,不必在意知识的完整性;与此同时,强调学生“必须”将大量时间用于“顶岗实习”,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于是,在幼师院校,入文素养、科学素养课程的课时被大量削减了。
此外,在幼师院校,基础学科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非常少,基础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停滞不前,导致幼师院校的基础学科教育质量很难提升。
2.学生缺乏基础学科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生源质量不是很高,很多幼师院校的学生入学时就存在着基础教育缺失的问题,而且他们普遍对基础学科课程学习不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初中毕业进入中专和五年制大专的学生。笔者近年连续对授课班级学生进行学习愿望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宣称不愿学习基础学科课程,认为到了幼师院校就是来学习唱歌、跳舞、绘画的,有了这些相应的技能就能应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了。
3.基础学科教师存在较严重的职业倦怠感
与艺体类教师相比,幼师院校基础学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或许更加严重。职业倦怠容易使教师产生心理饱和感觉,即处于一种非常厌倦、不想再从事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许多学校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基础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导致基础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在一些学校,对教师课时工作量的规定,基础学科教师的周工作量很高,每周要完成十几课时才算达到要求,而教育类学科教师的工作量可能每周不到十课时。又因为学生对基础学科课程学习普遍不感兴趣,上课时往往应付了事,所以教师授课的热情也受到打击,教学成就感日渐降低。职业倦怠严重的教师很难为学生基础文化素养的提高提供太多帮助。
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为幼师院校提供的机遇
国家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实施对中专、大专层次的幼师院校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机遇在于这类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致力于探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最佳途径,诸如改革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改革课程设置
如果幼师院校的学生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综合素质笔试时失利,那么哪怕学生具有多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都无法拿到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因为只有通过了笔试才能参加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测试。国家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实施提醒各级幼师院校必须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力度,对基础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要有足够的重视。以往那种“必须”“够用”的说法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师范教育有其特殊性,毕业生工作后要塑造幼儿的健全人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师范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幼师院校在保证教育类、艺体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基础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致力于补上学生由于基础教育缺失而形成的素质短板。
幼师院校有必要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深入研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政策文件,根据相关精神改革课程体系,力求使课程内容与《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相吻合。这不是单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而是因为《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内容体现了国家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开设相关课程,有利于培养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此外,幼师院校不能像以往那样,因为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而削减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这是因为中专和由中专升格为大专的幼师院校一般在保教知识与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挑战在于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必须保证学生基础学科课程的学习时间,以免造成学生在基础学科学习上的更大缺失。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合国家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实施,为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中专、大专层次的幼师院校应下大功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既提高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又提高学生的保教知识和技能。
一是制定课程标准。课程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设置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实施标准等。教师要严格按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选择合适的教材。中专和由中专升格为大专的幼师院校长期以来使用的教材大多与《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吻合度不高,有必要重新选择合适的教材。目前多家出版社根据《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出版了系列新教材,为幼师院校提供了更多选择。编写校本教材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是改革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方式,才有可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基础学科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必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多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条件,多组织学生动手体验;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条件。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任务驱动方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进行多元化评价,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积极投入。
3.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考虑到教师行业的特殊性,中专、大专层次的幼师院校应该提高招生门槛,争取招收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当然,提高生源质量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目前环境下,幼师院校要下大功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学习基础学科课程的积极性。新生入校后,学校应强化对学生的职业理念教育,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必备的保教知识与能力,努力消除学生的偏科现象,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策略;追求实效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韵律,让人徜徉其中而流连忘返;其深邃的思想中闪烁的智慧光芒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近年来,诗词赏析越来越受到中考、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但只要我们分析中考、高考诗词赏析题的得分率,我们不难看出,诗词赏析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有幸听到了一节诗词赏析课,授课教师在训练学生诗歌赏析方法和培养学生诗歌赏析能力中运用的教学策略,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借鉴。特将其整理如下,以飨同仁。
一、诗歌赏析教学策略
1.导入
进入九年级,我们学过了许多诗词。通过这些古代诗词,我们认识了多愁善感的李清照、豪放洒脱的苏轼、抑郁之中仍不泯报国之志的辛弃疾……这一首首小诗,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扇的小窗,让我们窥见了那个时代众多文人的思想,也透过他们了解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不知道同学们对唐代的边塞诗有无了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唐代,去学习两首与边塞征战有关的边塞诗吧。
2.明确学习方法和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诗词的方法和步骤,并板书诗词赏析四步教学法:第一步“知诗意”;第二步“绘意境”;第三步“悟感情”;第四步“赏手法”。
教师点明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学《从军行》,自学《雁门太守行》。
3.学习《从军行》
(1)知诗意
①教师先教给五言律诗朗读方法,而后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诗歌。
②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注解朗读,初步理解诗意。朗读结束,教师强调重点词义,并通过对话检查学生对重点词意的理解,检查结束,学生再次朗读。
③学生译读诗文。教师点拨直接翻译法和画面组合法,接着,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自由译读。然后让学生展示译读成果,教师评价点拨。
④学生归纳诗意强化理解。教师引导提问: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并归纳:这首诗写了出征和战争的全过程。
(2)绘意境
①教师提问:诗的意境由具体的物象组成,体会意境要先看诗歌写了哪些具体物象,请同学们找一找诗中的物象。学生阅读搜索:烽火、牙璋、凤阙、龙城、雪、旗画、风……
②教师追问:当头脑中在展现这些物象时,就形成了一个个战斗的场面。我们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一下战争的场面呢?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后,师生共同归纳:来犯、出征、围城、苦战。
③教师追问:每一个场面就是一幅战争的画面,你觉得哪幅画面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意境。
(3)悟感情
①教师提问:诗中能直接流露作者感情的诗句有哪些?学生阅读并提炼: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②教师追问:结合这些抒发感情的诗句分析,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分析回答: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感情。
(4)赏手法
教师提出问题:诗中采用了哪些写法?有什么作用?
①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②教师指导答题方法及步骤: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是怎样用的;第三步指出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生自学第二首
学生按照诗词“诗词赏析四步法”进行自学;教师巡视,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点拨;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5.比较赏析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比较两首诗写法上的异同。学生讨论并归纳:相同点是用景物烘托。不同点在于前者善于选取典型之物,巧用借代,画面跳跃感强,显得简洁明快;后者善于渲染,着色浓墨重彩,体现了奇丽诡异的风格。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比较两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点。
学生讨论并归纳:两首诗都可以窥见唐代的尚武之风,文人大都有投笔从戎、戍边建功的理想。
二、回顾课堂,总结经验
1.立足高效,善于构建诗歌教学有效教学模式
这堂课容量大,能力训练点多。授课教师在整堂课中紧扣一个“读”字,读中“知诗意”,读中“绘意境”,读中“悟感情”,读中“赏手法”;抓住一个“比”字,教师巧妙重组文本,将两首内容相似、情感相似而风格不同的诗歌组合成教学内容,第一首教读,第二首自读,然后进行比较鉴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初步鉴赏能力,同时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多给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提升能力
这堂课上,教师在轻松的对话中教给了学生许多读诗析诗的方法。这些诗词赏析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不仅紧扣了诗词赏析的考点,而且教会了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做到了授人以渔,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点。
3.适度拓展,增加诗歌教学的力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