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减速器拆装

减速器拆装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减速器拆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减速器拆装范文第1篇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将4-5个学生组成一组,让他们先观察减速器的内部结构,并且用机械简图表示减速器的内部结构(如图1),然后思考减速器的拆卸顺序和拆卸方法,将减速器内部的零件从箱体上拆下并观察每个零件在减速器的运动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在观察过后,让学生利用测量工具,对减速器的一些重要零件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在测量过程当中会对一些标准件和常用件进行测量,例如:齿轮、螺栓和滚动轴承。我校实验室当中的减速器都是标准的减速器,其上的零件都是标准件,但是在学生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的原因,同一个零件不同的学生测量的结果并不相同。例如:对一个同样的M10的螺栓进行测量,在实验报告上有的学生记录该螺栓的大径是9.7mm,有的学生记录该螺栓的直径是9.8mm等等。又例如,在齿轮参数的测量中,很多学生无法很精确的找到齿轮的分度圆,进而不知道该如何测量分度圆的直径,以及如何测量齿轮的模数等等一系列问题。

2减速器拆装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

根据以上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在该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较为先进的机械设计方法,即反求设计(也称逆向工程)。反求设计是指针对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一系列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的组合。它主要根据先进产品设备的实物、软件、图纸、技术文件或者影像资料等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设计理论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其关键技术,进而开发出同类的先进产品。虽然对于《机械设计》这门课来说,主要是对于传统机械设计的方法进行讲解,但是无论在理论课的教学中还是在实验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尽可能地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最新的设计手段和设计方法,在日后的设计工作当中,能够把先进的设计手段、设计方法和传统的、经典的设计手段和方法想结合,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减速器拆装这个实验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将教师教的主体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反求设计的简单思路和过程,和学生一起探索解决减速器中零件测量存在的一些问题。

2.1齿轮参数的测量

在齿轮参数的测量中,学生无法很准确地找到齿轮的分度圆,更无法精确地测出齿轮分度圆的直径,以及齿轮的模数。为了高效、精确地测得齿轮的参数,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反求设计的方法进行测量。学生可以很容易测得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a,通过计数可以数出齿轮的齿数z,如果该减速器是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还可以测得斜齿轮的螺旋角β,另外,由于该齿轮是标准齿轮,还可以得知齿轮的压力角α=20°,齿顶高系数h*a=1,顶隙系数C*=0.25,根据齿顶圆直径的计算公式可以反求齿轮的模数m。但是,这样反求出来的齿轮模数大多都不是标准模数系列,这时,我们让学生思考,理论课中齿轮的模数是国家标准规定了的,不应该是一个任意的值,这时学生会对照标准模数系列表,将模数就近圆整成标准模数系列,从而可以确定齿轮的模数m。根据这个标准的模数m,以及齿轮的齿数z,和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就可以确定该齿轮的各几何尺寸参数,并再将这些几何参数填入实验报告的记录表格中。通过这样反求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测定齿轮参数的能力,为日后的相关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2.2螺栓参数的测量

在减速器中有多种多样的螺栓,为了能够确定其尺寸,在实验中,要求学生主要对螺栓的大径(即公称直径)进行测量。学生测得的大径由于误差原因不一定是标准值,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大径,到国家标准中查找相接近的标准螺栓进行圆整。最终,将圆整后的螺栓公称直径记录在实验报告中。通过这样的简单的反求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以国家标准为依据的能力。

3总结

减速器拆装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可升降 旋转式 拆装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093-01

目前,柴油机拆装和维修没有专门的多功能实验台,主要是利用简单的框架支撑机构来固定柴油机,由于柴油机本身结构的特殊性,在实际拆装和维修过程中,必须对柴油机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这就需要对柴油机进行升降、旋转操作,这些操作如果仅靠人工来完成,不仅耗时耗力,工作效率低,而且安全性差。因此,研制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通用性强的可升降旋转式柴油机拆装实验台,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升降旋转式柴油机拆装实验台系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210504072)的研究成果,已取得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为201220431123.7。

1 总体设计

1.1 总体结构

可升降旋转式柴油机拆装实验台主要由万向脚轮、机架、接油盘、零件箱、工具箱、升降机构、旋转机构、控制机构等组成(如图1所示)。机架底部安装有4个万向脚轮,升降机构位于机架两侧;旋转机构位于机架上方,并与升降机构相连;控制机构固定在机架上,与旋转机构相连;接油盘位于旋转机构下方;零件箱与工具箱安装在接油盘下方。

1.2 工作原理

工作时,柴油机放于旋转机构的旋转盘中心并固定,通过转动升降机构调节手柄,可使旋转机构上升到适当高度;通过操作控制机构手柄,可实现柴油机的垂直面内旋转;通过调整旋转机构的旋转盘,可实现柴油机的水平面内旋转。该实验台不仅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而且安全可靠、通用性强,实现了柴油机空间多自由度的旋转和定位,满足了不同类型柴油机拆装和维修要求的需要。

2 主要机构设计

2.1 升降机构

可升降旋转式柴油机拆装实验台的升降机构主要由丝杆、锥齿轮、传动轴、传动轴轴承、手柄、螺母等组成。丝杆中间位置安装有螺母,下部设置有锥齿轮,与传动轴的锥齿轮啮合,通过转动手柄,即可实现螺母在丝杆上的同步上下移动,而螺母与旋转机构相连,从而实现了旋转机构的升降运动[1]。

2.2 旋转机构

可升降旋转式柴油机拆装实验台的旋转机构主要由固定板、旋转轴轴承、底盘、旋转盘、旋转轴、卡环等组成。固定板与升降机构的螺母连接,旋转轴由旋转轴轴承安装在固定板上,底盘与旋转轴连接,旋转盘安装在底盘上,柴油机放在旋转盘上,可实现柴油机水平面内的旋转[2]。

2.3 控制机构

可升降旋转式柴油机拆装实验台的控制机构主要由蜗轮蜗杆减速器、齿轮、固定底座、手柄等组成。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蜗轮蜗杆减速器输出轴上的一级齿轮与旋转机构的二级齿轮啮合;手柄安装在蜗轮蜗杆减速器输入轴上。通过转动手柄可实现柴油机垂直面内的360°旋转。

3 结论

经过试验,可升降旋转式柴油机拆装实验台,实现了柴油机空间多自由度的旋转和定位,满足了不同类型柴油机拆装和维修要求的需要,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通用性强,同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世刚,王树才.机械设计实践与创新[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 程友联.机械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①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210504072);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项目。

减速器拆装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减速机拆装与减速机零件的认识》 项目教学法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评价设计

一、课例背景介绍

在学校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处于核心地位。我市是减速机制造基地,减速机行业发展稳定,同时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职业的分化和综合,对人才培养的规格、人才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职业学校的设备、师资与企业相距较大,迫切需要职业学校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新力量。

二、学习目标设定

项目课程的实施构建了以职业为导向,教学内容模块化项目化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结构,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车间为教学情境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减速机拆装与减速机零件的认识》项目课程是在原有《机械基础》课程上的变革,它的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减速机零件,如减速机箱体、端盖、齿轮、轴、轴承、密封圈、行星架等,了解通用零件的基本知识;二是要使学生学会小型减速机的拆卸与组装,通过拆卸与组装,装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根据减速机中常用零件,我们将《减速机拆装与减速机零件的认识》分解为十个子项目,如《箱体》、《齿轮》、《轴》、《轴承》,等等。通过《减速机拆装与减速机零件的认识》项目,学生将获得如下技能的培训:1.拆、装技能;2.简单的测、绘技能;3.查阅资料的能力;4.计算机写作、编辑能力;5.团队协作能力;6.自学能力。

三、学习内容组织

课程内容的组织通过十个项目的实施、完成,让学生掌握减速机拆装技能。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如下: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制订工作计划教师审核工作计划,提出改进意见检查并提供环境实施达到目标,指导每个小组的研究情况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完成实训报告学生互评,教师考核。

四、教学情境创设

1.周边环境教学情境创设

绘图区及拆装室四周墙壁贴挂减速器装配图及零部件图,创设车间工作情境;走廊过道等张贴或悬挂学生或教师语录;增进学生学习热情。

2.拆装区教学情境创设

按照企业管理5S要求,给学生配置拆装工具箱。在学生寻找拆装用工具及放置拆装用工具时,能迅速有效,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每一个小组摆放小组名称:拆装组,查找资料组,测绘组、工作图组。

3.多媒体教室教学情境创设

计算机联网,保证计算机网络在线,能更好地运用现代技术为学习服务。同时,教师提供机械设计手册图书若干,使学生能从书中获取所需。

五、项目任务描述和教学过程实施

任务一:拆卸与装配轴承。

【学生学】:按拆装顺序、规范,以及有序进行轴承零件部件拆卸,拆卸工具的放置较规范。拆卸零件做好标记,并填写学生工作业。

【教师导】:1.明确工作任务:拆卸与装配,核心工作是轴承部件的拆装。

2.拆卸示范:拆卸中讲解轴承中装拆方法。拆装中讲解拆装注意事项。拆卸时注意强调:拆卸顺序正确、规范,工具与零部件分区分整齐有序;记录与标记零件的装配关系和装拆顺序。对拆下来的轴承讲清轴承结构的组成。

3.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设计反思】:明确的分工,规范程序性的操作是这一环节实施的要点。

任务二:滚动轴承知识研究。

【学生学】:从不同的途径查阅轴承知识:

方法1:从《机械基础》教材中

方法2: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中

方法3:上网,从百度键入“轴承”进行查阅

方法4:从机械设计软件中获取

【教师导】:1.据拆下的滚动轴承实物及该减速器装配图中的明细栏对该轴承的型号规格,引出其型号规格含义。

2.提供查找滚动轴承代号的途径,引导时突出强调查阅要求:方法途径多,快且正确,同时要求学生注明出处。

【设计反思】:1.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这是项目教学设计主要思路。这里,恰当而真实的工作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能,教学效果很好。

2.注重探究性学习的引导。

任务三:分析轴承结构,并绘制轴承草图。

【学生学】:在学习制图后的基础上,对轴承结构进行草图绘制(后续课程开设减速机测量与CAD绘图,此处不进行测量及计算机绘图要求)。

要求绘图草图能清晰表达结构情况。全班同学对拆下的轴承实物先测内圈、外圈直径,以及宽度,圆整后,定轴承类型及代号后进行手工图板对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绘制。

【教师导】:用目测草绘出该项目中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强调测、绘要求:零件草图内容完整,表达正确,图线清晰,比例均匀,要求合理,字体工整。草图不应是“潦草”的图。

示范游标卡尺的使用并测该项目中拆下的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直径及宽度,圆整后,定轴承类型及代号用规定画法作图,比例合适,表达正确无误。

【设计反思】:对学生得到的草图表达方案各不相同,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的讨论合作的积极态度,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然后才能强调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

任务四:探索轴承在装配图中的绘制方法。

【学生学】:1.上网查阅资料。

2.讨论探究。

【教师导】:1.教师提供减速器传动轴及轴上零件装配图,要求学生能认出轴承型号,查资料定代号,并会使用规定画法画出。2.拓展素材的提供要紧扣本项目子课题,引进了课外的分层教学。

【设计反思】:对本项目进行拓展与延伸,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想到用该知识进行解决。

任务五:交流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学】:每一小组选派一人作为汇报员,在汇报中展示成果。

【教师导】:对学生的亮点予以肯定,对不足之处委婉地点出。

【设计反思】:学生汇报及成果展示,能集思广益,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六.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分两块:1.理论部分占50%,考核学习态度、专业知识、与人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具体细分,汇总答辩(自我评价占2%、小组评价占3%、老师评价占5%);团队合作占5%;学生工作页(草图、零件图占15%、理论填写占5%、图形占10%、总结占5%)。2.操作部分占50%,考核实训态度、操作过程、实训报告,等等。答辩占5%;考核实训态度占5%;操作过程占25%;实训报告占15%,等等。

减速器拆装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安装维护

胶带输送机是一种常见的散料输送设备,主要应用于煤矿、港口、电站、钢厂等。其主传动系统是保证胶带输送机正常运行的关键。为此主传动系统的安装及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如下介绍。

1 驱动装置

胶带输送机驱动装置主要采用单点浮动支承式结构(如图)。这种结构具有容易安装、运行平稳、体积小、移动方便等优点。

关于单点浮动支承结构的理论,许多资料已有论述。这个结构的支承球铰和辅助支承千斤顶的安装尺寸在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图纸中都已给出。安装时在减速器输出轴和胶带机驱动滚筒轴找正并将环形锁紧器紧固后,固定支承球饺。同时应将辅助千斤项调整到与机座相接触并保证在静止状态下不能推动,然后锁紧千斤顶。如果将千斤顶调得过高将引起机座变形,影响驱动装置的正常工作。

关于球铰的位置应该说明的是;图纸所给出的位置是一个理论位置,胶带机在工作过程中驱动装置由于载荷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平衡重心发生变化,在理论上的计算位置往往并不等于实际运行的最佳位置。因此球铰沿驱动装置长度方向的实际位置应该根据胶带机的有载试验进行适当调整,其调整后的效果是;驱动装置运行平稳,驱动装置浮动量相对减少。

另外需要十分注意的是:胶带机在运送稀粘物料时会出现撒料。如果这时清理不及时物料就可能会塞满机座底部,并结成坚固容泥块,影响驱动装置的浮动性能,导致电机功率的增加,这时必须对机座下泥土及时清理以保证正常工作。

2 直交减速器

单点浮动支承式驱动装置采用的是直交轴减速器。这种减速器在出厂前全部都进行了调整和一定时间的空运转试车,部分进行了有载试车。在安装时一般只要打开视孔盖用柴油进行彻底清洗后便可以使用了。但是,有的减速器由于种种原因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了拆卸,重新进行了装配。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注意高速级螺旋锥齿轮轴承间隙,啮合侧隙,啮合位置的调整。.装配时应该按照每对齿轮的调整数据,达到出厂时的调整精度。

进行了解体拆卸重新装配的减速器还应十分重视防渗防漏工作。减速器在出厂装配时对箱体上下结合面及其它易漏部位都采用了密封胶密封垫进行了防渗漏处理。但是在现场进行这些工作时由于起重,清洁条件都不很理想,因此十分容易出现磕撞及损坏密封垫现象,这样重新装配的减速器往往较易发生渗漏油或加重渗漏,即造成了油的浪费又污染了工作环境,为此在减速器拆装过程中应该十分注意易渗漏部位的清理和密封,防止异物的进入,使减速器不发生渗漏或渗油程度达到最小状态。

在许多胶带机中减速器输出轴与胶带驱动滚筒的联接采用环形锁紧器。在安装环形锁紧器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胶带机驱动滚筒安装时,其轴端水平倾斜度误差应小于0.15mmn。

(2)减速器应以胶带机驱动滚筒轴为基准,调整驱动装置底座进行找正,保证减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滚筒轴的同轴度误差小于0.1mm。

(3)将锁紧器内外环及锁紧环螺钉孔均匀地涂以工业凡士林并轻轻推入锁紧部位。

(4)利用力矩搬手,根据设备说明书规定的力矩值要求进行锁紧。锁紧前应将所有的螺钉轻微带劲后,使用力矩搬手对称紧固全部螺钉,切勿出现锁偏现象。为锁紧方便根据锁紧螺钉位置,自制法兰盘来帮助锁紧定位。

一般情况下新减速器安装后,经过试运行如无异常可进行有载运行,经过2-3天工作后应该将减速器视孔盖打开检查一下齿轮啮合情况,如没有什么异常现象就可按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定期维护与检查。

3 联轴器

减速器和电机输出轴之间的联接采用了柱销联轴器。联轴器的安装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细致的工作,两半联轴器找正时需要在电机与底座接台面加垫片来实现。如果这项工作不仔细,联轴器安装后精度不好,这就直接影响电机和减速器正常运转,导致电机轴或减速器输入轴的早期损坏,并且经常出现剪断柱销的情况。根据柱销联轴器标准规定:两半联轴器安装后两轴中心线无径向位移时,两轴线歪斜度≤0°30′。当两轴线无歪斜时,允许的最大径向位移≤0.25mm。这种联轴器的柱销孔在加工中采用的是配装加工法,为此安装时应根据两联轴节加工时的位置标记进行安装调整。装后的联轴器柱销在孔内应该松紧程度均匀,不允许有卡紧的现象。

4 液压推杆制动器

在胶带输送机中,驱动装置的制动采用的是液压推杆制动器。这个装置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设备和人身安全,尤其在没有逆止装置对带有坡度的胶带机就更为重要。这个装置的安装和使用应该遵照相关闸瓦制动器使用规程的要求进行。闸瓦刹车带是需要经常更换的消耗件,因此应该经常进行调整和检查,按要求对制动器每三天需要进行一次检查。较长胶带机往往采用多台减速器驱动,尽管多台制动器亦不能忽视对每一台的认真检查,必要时可更换刹车带。

重新更换后的刹车带应保证制动瓦退距值在0.7mm~0.8mm之间,经过一段使用后刹车带和制动轮的退距值要加大,但如果超过2mm时就必须进行调整以保证安全生产。

5 冷却系统

减速器的冷却系统是根据减速器的啮合齿轮最高线速度和其功率确定的。减速器有两种冷却方式:

一是齿轮自身飞溅冷却。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冷却效果差些,减速器工作温度较高,我们一般在小功率减速器中采用。

二是稀油站强制冷却。这种方式有单独的冷却站,操作维护比前者较复杂,但冷却效果较好,一般在较大功率减速器中采用。

稀油站的安装要有利于冷却工作。胶带机减速器一般采用90°~120°极压齿轮油,这种油粘度大,流动性差。冷却时稀油站将压力油打入减速器箱内的齿轮和轴承上,而回流时则采用自由落差方法将油返回稀油站油箱,为此在安装时应该使稀油站和减速器之间有尽可能大的位差。关于位差的确定一般不要求十分严格,因为地区的不同,季节的不同温度变化很大,油的流动性就有变化。一个胶带机系统每台驱动装置的标高不可能相同,为此位差值是允许不同的,但是应该尽量争取大一些。

在稀油站安装时还要注意与减速器二者间的水平距离要尽量缩短,以便减小回油管长度,还应尽量保持回油管平直,避免过大弯曲,以保持回油畅通。

在调整稀油站冷却油流量时,要保证进出油量的平衡(即保证稀油站油箱油量在允许油位以上某个油标上稳定不变)。否则过大调整进油量可能导致将油全部打入减速器箱体内,稀油站油箱油被抽空,使减速器冷却间断,出现烧损轴承和齿轮现象。

在日常维护中要特别注意稀油站的清洁,尤其矿区的胶带机大部分在户外工作,工作条件较差,因此稀油站应有防护设施。有效的防止水、泥砂等异物进入。要经常检查稀油站滤油网的清洁度,如发现过滤网滤出异物增多应及时清洗过滤网。半年时间应该更换一次油。

经常及时对胶带输送机主传动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可以使其经常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中,把可能发生的设备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大大提高整个胶带系统的安全输送能力,因此对这项工作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黎佩琨.矿山运输及提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

[2]于学谦,等.矿山运输机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减速器拆装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理实一体化;改革措施

【Abstract】This paper,"Mechanical Design" course teaching reform,the "Machine Design"course design from the choice of topics, teaching organizations how to design integrated into the curriculum and other aspects of teaching the theory among some reform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segment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Curriculum design; "Mechanical Design "; management real integration; refor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4-0003-0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高职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训环节,是学生首次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熟悉和掌握常用机械零件、传动装置等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步骤,学会查找资料和运用有关技术信息,培养创造性思维,增强自身科学的工程设计能力。

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我校实行2加1教学模式改革,即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在校学习时间被大幅压缩。为了解决在《机械设计基础》课教学中内容的广泛性与授课学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我们按照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专业课以“应用为目的”,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教学改革思想,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压缩总学时,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课程设计作为针对《机械设计基础》所学专业内容进行的一项综合实训环节,设计内容、要求只能提升不能降低,而集中设计时间却从传统的2周压缩到1周,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改革势在必行。

2、高职学生主体情况的要求。

高校扩招后,高职学生整体基础下降,尤其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同时还面临水平参差不齐,对理论知识理解掌握的差异较大,钻研精神不够,主动性差的问题。

二、改革措施

(一)提前布置设计任务,把课程设计融合到理论教学之中,明确设计目的。

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结束后才进行课程设计,并在课程设计开始时才布置设计任务,就会产生不少学生对设计时所要用到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中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不会应用。况且一周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课程设计。因此必须提前布置设计任务,把课程设计融合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之中。在开学初把课程设计的任务书发给学生,让学生从学习《机械设计基础》开始就接触课程设计课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理解课程设计。把设计分解成带传动、齿轮传动、轴传动和轴承等设计模块,融入到有关章节的理论教学中去,让教学中带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轴的设计、轴承的选择等与相应的课程设计课题中的理论计算、结构设计结合起来。由于学习目的明确,学生重视,积极性很高。到进行集中课程设计时,课程设计的理论计算部分已经经过了一次演练,只需将所作过的资料按实际数据进行修改、整理,完

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而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方案优化和计算机绘图,使学生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

(二)根据学生不同基础水平,让设计课题多样化,层次化。

1、设计题目应多样化,具有灵活性。

课程设计经久不衰的经典选题是各类减速器设计,“齿轮减速器”由于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装置,与课程性质相一致,能够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训练,较好地达到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同时在难易程度和设计工作量方面应变性较强,便于根据需要灵活掌握而作为典型课题长期采用。但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出发,课程设计以工程应用机械装置为设计任务,应强调实用性。教师在课程设计任务书中只需给出工作机的工作要求.而如何实现工作机功能的方案则由学生自己优化确定。教师只起引导作用。题目、方案应多样化,如让学生尝试混凝土搅拌机改良设计,带式运输机卷筒设计等项目。开拓设计思路,强调优化过程。

2、设计题目难易程度与学生基础相适应。

考虑到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使设计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与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相匹配,我们确定了内容不同、复杂程度不同、工作量不同的设计课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以“齿轮减速器”设计课题为例: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需要完成的设计课题是“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其难度不大,设计工作量适中;难度和设计工作量都较大的“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或 “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课题,供学习成绩好、能力强、肯钻研的优秀学生选择。

(三)充分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开展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为了配合《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我们组建了满足一体化教学的多功能理实一体化教室,配置有多媒体,可以对全班进行授课;拥有连接Internet的通用计算机8台,既可以查询资料,还可以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装备有钻床等小型机床4台,创意组合式钢轴系结构30套,机构组合创新实验台10套,各种两级减速器5台,单级减速器10台,轴系拆装部件12套,常用传动机构实物及其模型50余套,提供学生拆装、认识设备和机构;同时还配备有常用手册、图册、计算工具、作图工具等进行常规的设计,满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要求。

1、利用《机械设计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室,把课程设计融合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

开放理实一体化教室,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时间来安排学习,通过对减速器为代表的设备进行拆装,使学生实际了解减速器的结构以及各零件的作用,结构特点及装配关系;了解减速器的和密封;加深对轴系部件结构的认识。便于学生在设计中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结构和尺寸,提高设计能力。

2、注重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强计算机技术应用。

当下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十分普及.企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在机械领域经常用到的绘图软件有AUTOCAD、CAXA、PRO/E、UG等。我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推荐使用AUTOCAD和UG软件,平面的图形可以用AUTOCAD绘制,立体的图形可以用UG绘制。学生通过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强化AUTOCAD和UG的使用能力,增强识图能力。

(四)、重视答辩环节,强调师生交流,提升实训效果。

充分重视答辩环节,促进学生反思和提高。学生在完成设计后,如果仅仅把设计资料交给教师评阅,往往只关心成绩,而忽略自己的设计存在的问题,不知如何改进。为了避免盲目抄袭,考查学生的设计思想和对设计的各个环节的认识程度,最大限度地提升课程设计的效果,我们在评阅设计时强化了答辩环节,答辩时请相关教师和企业人员参与,在答辩过程中对每位学生作有针对性的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不正确的予以纠正,令其及时修改。因此答辩也是一个质疑和答疑的过程。

实践表明,上述改革措施较好地适应了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课程设计的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充分利用一体化教室,把课程设计贯穿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体现了“教中学,学中做”原则,有利于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郝增林,关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优化《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5期

相关期刊更多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铁道部哈尔滨铁路局

机械传动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一重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