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刷子李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赴北京学习心得体会
林州市第三小学
郗振风
3月11日—14日,在郭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4人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来到了北京市翠微小学、劲松三小和劲松四小进行学习。
每位教师紧扣新课标理念,研读教材透彻,新颖的教学设计,清新的教学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充满艺术魅力的语言,让我真正感受到她们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一、张扬个性,给孩子提供个性成长的发展空间
北京市翠微小学开设了多样的课程,在这里,我们聆听了三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人生活得更幸福、更优雅、更高贵。执教《稷下学宫》的老师由诸侯争霸、战国七雄谈到礼贤下士、诸子百家,激发了孩子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梨园飘香——京剧》让孩子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了解京剧的形成与特点以及表演形式,并且成立京剧社团,让京剧走进校园。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教师在课上将"渔"的能力教给学生,使学生要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画风》是二年级的课,老师在讲授风的特点时,让学生读课文,画出句子,再交流,让孩子学会从语言文字中提炼信息。再追问:"风在哪儿?你从哪儿看出来是在刮风?"教孩子抓事物特点、抓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句子,并提炼重点词进行概括,学生很快说出"旗子飘、小树弯、雨丝斜、风车转"的答案。
宋老师是一位幽默风趣、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老师。她执教《刷子李》时,先介绍作者、著作《绝世奇人》,课堂一开头便抓住了学生的胃口,学生兴趣盎然。然后出示问题:"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学生读、画相关句子做简单批注,训练学生抓关键句子来体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才能把人物写得具体形象。老师话语一转:"课文的1——5自然段已经介绍了技艺高超的刷子李,到此可以为止,那要不要后面多出来的那部分?"体会"一波三折"的写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并在习作中运用这种写法。最后拓展阅读《泥人张》,推荐书目《绝世奇人》——奇在人物,妙在故事。
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执教《画风》的宋老师,课堂上让孩子复述老师提的问题,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在课堂上注意适时纠正坐姿和书写姿势,写字做到正确、美观、不涂改,孩子自评、互评得星。
执教《稷下学宫》的文老师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搜集田氏代齐,儒法之辩,了解历史。观看《芈月传》四方馆中各学术辩论后谈到诸子百家。教给学生通过"度娘"查证史料、整理资料的方法。
四、教学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们那深情并茂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勾起了学生思绪,深入到听课老师和学生的心灵深处。新课标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如《画风》一课中,老师问:"你还知道风在哪儿?"学生回答:"风把帽子吹跑了,风把大树吹倒了…… " 老师在课堂上适时进行评价:"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真有进步!我感受到了你的高兴!"在《刷子李》这节课上,老师进行了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在课堂上用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成长需要追求至善,成长需要蜕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以踏踏实实、谦虚好学的态度,研读教材,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且行且思
——赴北京学习心得体会
林州市第三小学 谭鹏燕
三月中旬,我有幸到北京翠薇小学、劲松三小和四小听课学习,感觉不虚此行。作课老师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上旁征博引,挥洒自如,令人浸润其中,回味无穷。
在劲松三小听了两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两位老师浑然天成的课堂教学艺术,精湛的课堂教学技巧,与孩子融为一体的教育氛围,深深感染了我。这样的课堂是真正的思辩的课堂,用心的课堂,学生学有所获的课堂,真实而有效,朴实而精彩。
二年级的《画风》一课,教师的基本功很扎实,用心打造了多个设计的亮点。关注细节,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老师提醒孩子课前把书本文具摆在课桌左上角,身板挺直:"怎样读才能读出风的存在?""这个句子还可以怎么说?"学习单按梯度设计了三道题,由浅入深,同时也培养了孩子提炼句子主要成分的能力。每个教学环节都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做。指导写字时从间架结构、笔画的写法入手,长此以往,这孩子们的写字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尤其是那节五年级的《刷子李》,宋老师深厚的的语文积淀让我折服,她出口成章,妙语连珠;那春风般的评价语,丰富生动又贴近实际,如"言之有理;好习惯;有生活;谁能抛砖引玉?……"感染力极强。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条理清晰。体现了宋老师的教学功底与专业素养,让我领略了她的课堂风采。本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轻松、快乐。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她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智慧融汇其中,所以能时时迸发精彩。浓浓的语文味儿,让我叹为观止。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安静下来,智慧飞扬,思考时要求简要批注,可以是一词、一个句子。在表达方式上,老师独具慧眼,从布局谋篇方面引导学生认识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并拓展阅读了《泥人张》,加深对写法的理解。 聆听这样的课,真像享受美味的精神大餐。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向几位老师学习,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养成好的读书、写字习惯;吃透教材,找准切入点,抓住容易让学生怦然心动的地方;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目标要明确,环环相扣;对每课的学习都要注重写法的指导,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这几天的学习使我想到,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如果语文教师的谈吐妙趣横生,像赞美诗一般,似清泉流水一样,娓娓动听,扣人心弦,就能从头到尾吸引住学生,把学生的心牢牢抓住。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条理清晰,富有启发性。教师运用语言智慧,适时地点拨,恰当地引领学生的思维,才能使之在困顿之时茅塞顿开。语文教师的教态要自然大方、平易近人,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哪怕是一个停顿,都应是对文本的情感表达,对学生的情感诱导,从而最终实现以自己的情激发学生的情,与文本形成共鸣。
关键词: PTD网络研修 专业发展 互研式成长
2006年,在华师大祝智庭教授指导下,诸暨市浣江小学与诸暨市教育局信息中心联合开发了“浣江小学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省略),即教师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er)平台,简称“PDT”网络研修平台,通过对教师专业素养不同层面的多维立体打造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驾驭信息素养的能力,促进教师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提高,使得培养一支适合信息时代要求、适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队伍成为一种可能。同时,浣江小学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以下称为“PDT网络研修平台”)的构建,也加快了现代信息化教育与课程整合的步伐,为实现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和工具,也成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个重要保障,使得浣江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的前景与更深的涵义。
一、构建PDT网络研修平台,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
(一)网络课例研磨,打造精品课堂。
学校PDT网络研修平台对形成互研式教研团队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这个平台上,推崇以课例(一次实际的教学例子)为载体,打造精品课堂的合作研究,以此促进教师个人专业的快速发展。一般网络“课例”教研中的“课”,不仅仅是短短的三四十分钟,还围绕这三四十分钟进行的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
PDT网络研修平台以课例研磨为载体,本着“个体带动群体互动,以群体促进个体成长”的合作研究宗旨,围绕一节课,进行课前、课中、课后一系列研讨教学活动。网络课例研磨一般安排三轮“课”,其中,第一轮课为了充分了解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与风格,让教师自行解读教材、自行设计教学过程,不受任何因素干扰,因为这代表了教师的“原行为阶段”;在第二轮课前,同行课例研究者积极介入教学构课活动,素材收集、理念影响、参与讨论,这样的介入既是对上课教师已有的教学行为、习惯的冲击,又是一个理念与经验的交锋与对话的过程,第二轮课也就是新理念之下的“新”课;第三轮课是教师在前两轮课的行动实践与行为自省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轮课更多的是关注如何通过对前二轮课的改善,缩短理念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效实现理念与经验的整合。教师在与同行研究者的合作之中,进行课例研磨,个人专业得到快速成长。
【磨课操作图例】
(二)现场即时点评,实现课堂反观。
学校PDT网络研修平台构有微格磨课版块,主要由“视频录制”、“即时点评”、“现场反馈”三个网络研修程序组成,是针对于磨课过程中互动式细节提升而设置的在线评课。首先是由开课教师将自己的视频上传于PDT网络研修平台的“精品课堂―课堂教学―视频录制”中,听课的教研员或同学科教师根据上传的视频,进行即时同步的评课。任何一堂课对于构课的思考,教学理念的渗透,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效探讨,对于三维目标达成的反观,甚至对于开课教师教学个人行为的一些细节,都可以通过视频即时点评实现。同时,开课的教师通过这个视频即时模块,接收来自于不同角度对本堂课的思考,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开放个人博客,加速教研互动。
组建PDT网络研修平台的“教师个人成长博客”空间板块,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加速教研互动。博客平台的网络教研能够突破传统教研活动时空、群体的局限,实现教学智慧与教学资源的互联与共享。对教师个体来说,基于PDT网络研修平台中的博客板块,实现与本校教师共享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教案设计、教学课件、生活感悟,并可以进行课堂反省、知识梳理、困惑思考、学习积累,同时也实现同主题教学群体的现时交流、教学智慧的共享,快速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提升自我教学生命的质量。
网络教研也是一个涉外学习的过程,突破了同外界学习与交流的时空界限。通过PDT网络研修平台上的教育博客的外链,教师可以在电脑面前,轻点鼠标,整个互联网都是自己的学习资源,从教材资源到名师理念,从专家研究到同行实践,无不可以从中获得智慧的启迪,实现利用网络博客与专家名人以及校外同行进行远程的互动交流。自从开通“教师个人成长博客”以来,在2006年至2008年两年期间,注册教师达到133位(122位是本校教师,11位名特级教师),浣江小学教师几乎人人都拥有这块“教学的自留地”,教学设计上传篇目高达5423项,精品课堂在线展示达259人次,教学教育精选论文239项,读书笔记149项,观点报告144项,案例反思368项,心得随笔438项,网页的点击率高达20万人次以上。
PDT教师个人成长博客平台扩大了教研职能,提高了教师教学互研的自主性与目标性,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寻找到一条动态、开放、互动、便捷、高效的发展之路。
二、构建PDT网络研修平台,力促互研式团队的建设
加大网络互研式团队的建设力度,关注以课题为抓手的特色教研组、语数专业成长协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港湾”等概念团队为主的社群建设,围绕着“主题研究”和“团队活动”展开,增强网络研修操作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实现对某一主题的相互交流、过程记录,成果共享,形成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形成多样化的教科研制度。
(一)特色网络教研组。
PDT网络研修平台团队板块的开发注重块状式专业团队的培养,学校推出的优秀网络教研组的建设,在PDT网络研修平台上,特别关注教研组团队的细节建设,如团队建设简介、建设目标、主题研究、工作计划、成果展示等方面,一方面,对网络教研团队建设有了一个整体的规划与部署,另一方面,也非常有个性地展示每一个教研组不同的教研主题的特色。拿语文教研组为例,如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在趣味活动中说话写话”教研主题,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推出“我仿我快乐”的教研主题,五年级语文教研组以“小学经典古诗文整体诵读研究”课题为特色等,通过教研组自校本自培为载体,探索自学模式、教学反思模式、经验总结模式等多元化的教师自主培养发展模式,以提高教研组的整体水平,同时各语文教研组还尝试建成教研组为单位的精品教案库、课件库和资料库,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特色教研组的创建,有利于加强教研团队实战力,从以上表格两种教研形态的对比中获析,PDT网络研修平台上开展的网络教研比常规教研有着显明的互动优势,参与队伍的面明显扩大,参与实质也有了质的飞跃。采用网络教研模式,以团队协作、社群学习的形式,奉着一种求实有效的教研宗旨,才能真正形成学习互动型的教研组织模式。
同时,教务处通过“关注教研过程、关注教师参与、关注成长实绩”的“三关注”管理,用比较完善的评价激励制度,使得学校PDT网络研修平台,也真正成为教研“团队成长“的重要阵地。
(二)教师专业成长协会。
重视PDT网络研修平台“专业引领”模块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在校园网首页上成立“特级教师工作室”,引进专家的经验、经典报告,收集优秀的课堂教学实例,提供教师与名师面对面的机会,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教师对专家的课例、报告、讲座等进行学习、评论、交流。这是在“校外延伸,校内培植”专业引领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师学习观摩与反思跟进相结合的专业引领方向,让教学专家的专业引领与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结合,有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PDT网络研修平台上设置的“专业引领”栏目中,子栏目有“专家报告会”和“观点文章”两个栏目,特别是“专家报告会”中,名人名嘴,点石成金,如有浙江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省名师班导师吴卫东老师《小学数学的有效性》的研究报告,有绍兴市数学教研员汤春燕对基层教师关于《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的实践与思考》的指导,有语文学科有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对虞大明老师课堂的透析等,这些都为基层教师提供了很前沿的教学理念与宝贵的教学经验,使得“专业成长协会”的成员除了在网络上进行课堂研磨实战外,还从网络的“专家报告会”上,实现了“专业成长的对话”。让拥有共同兴趣、共同思考主题的一群人,围绕感兴趣同个话题展开活动,能够分享对方的观点,针对新生成的教学话题进行探讨,不断反思跟进自己个体或整个教研群体的教学行为。
(三)青年教师成长港湾。
“青年教师成长港湾”更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的集大成“航母”,活动不仅促进了毕业3―5年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更营造了一种乐学向上的职业学习的氛围。
1.电子杂志版“浣溪・晓春”。其是浣江小学青年教师成长港湾制作的文学样式版的电子杂志,是浣江小学PDT专业成长平台网页最受人关注的教师风采展示漂浮台之一。“成长港湾”的青年教师用自己的智慧与活力,自导自编自制了这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从版式的设计到色彩重组调整,从文字的编排到版面生成的效果,彰显了一个“精”字。
2.网上阅读自助工程。“青年教师成长港湾”推行青年教师夜办公阅读制度,在“电子图书”中拥有三万余册电子图书的数字图书馆,使学校校园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图书资源中心,同步也通过联网建好学校电子阅览室,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优秀阅读篇目。推行青年教师阅读“三个一”自助工程――“翻烂一本经典,主攻一个专题,精研一位名家”。网络阅读的关键,在于能追根究底――知“其”所以然,把书看深;在于能温故知新――知“质”之不变,把书看薄;在于能融会贯通――知“道”之所在,把书看透。让青年教师们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俯视自己,帮助他们快速进行教学文化内涵的自构。
3.网络教研常规培训。“青年教师成长港湾”以贴近生活的教研团队意识,让我们感受到这些年青人成长的心路历程,放手于感性的教学历练,凝重于理性的教学思考,让这群年青人在展示中自培、在成长中自立,逐渐形成个性化、独立化的教学人格。
(1)网络磨课。不断反思跟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追求课堂四十分钟的增效,在平实却不浅薄的课堂教学中,给孩子一个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2)网络说课。青年教师说课的经历,成为一个融大家教学智慧集成的过程,同时也体现教师个体对课程改革理念再内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个体智慧再创造的过程。在成长论坛中的“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说课区,青年教师们面对相同的教材,呈现出一个丰富的教学结构横面,体现出青年教师们后力十足的大好局面。
(3)在线班主任支招。青年教师们领略着魏书生民主科学、“咬定青山不放松”式的班级管理策略,也从学校一大批经验型的班主任身上,感受班主任工作在细琐繁杂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管理魅力。
(四)“班主任成长园”。
PDT网络研修平台开设“班主任成长园地”,为班主任的继续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班主任相互之间的交流、探讨提供了便利,为展示班主任的才华提供了舞台,为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打造出了一支观念新、能力强、具有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双魅力”的班主任队伍搭建了平台。
利用PDT网络研修平台,学校专门在校园网成长论坛中开辟了“管理班级出妙招”、“书评茶馆”、“师生温馨港湾”、“我与家长面对面”、“班主任论坛”、“班级沙龙”、“专业成长月之专家引领”、“班队建设兵法谈”等和班主任工作相关的板块栏目,进行主题式探讨与经验交流,这些开放的、共享的网络资源,为班主任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如,在“管理班级出妙招中”栏目中,班主任们畅所欲言,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和他人分享自己育人上最成功的、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专家指引”共享栏目,让班主任收益匪浅,学校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下载了大量教育专家、著名班主任的成长经历、教育讲座、班级管理经验谈,如魏书生、任小艾、李镇西等著名班主任轮番到我校的“专家指引”中做客;“师生心灵港湾”更是成了班主任实现网络化班级管理的阵地,班主任在这儿和孩子共同讨论班级难题,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网络团队建设应努力做到: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引导每位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重建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形成多样化的教科研制度;赋予教师民主参与管理的权利,形成自主自律的管理模式;建立开放的、发展性的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成长论坛”。
这是一个有关于教育教学、新课程、专业成长等主题的论坛,它通过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帮助教师进行脑力的激荡,优化其思维模式,从而达到达到自我的提升和内在的成长。
成长论坛是教师最直接最活跃的思维盘活空间,学校将“我的观点我来说”的观点报告会与成长论坛紧密结合,通过成长论坛,激活、内化、共融各种观点,形成“众芸纷说争观点”的局面。如前期开展的以党政线开辟的“打造书香校园,彰显诸暨精神;争做当代诸暨人、建设和谐新诸暨”为主题的“诸暨人文精神大讨论”;政教线开辟的第二届班主任成长园中班主任论坛主题“书评茶馆”栏目;教务处开辟的以“注重多元评价关注课堂细节构建理想课堂”为主题的“专业成长月专家之引领”、“与新课程再磨合”等板块,都体现了论坛主题的三特色:小切口、近生活、聚焦点,我们的教师也因为观点来自身边,便有心里话可说,有新观点可表,有新思想可交流,让成长论坛真正起到“激活理念、盘活观点”的作用。
三、构建PDT网络研修平台,力探网络校本教研模式
我们不断探索PDT网络研修平台校本教研的方向,扩大教研的职能,挖掘内在资源,促使教研更加科学,通过构建小学校本教研模式,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改变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自我观念。
(一)PDT网络研修平台与学科小课题的有效整合。
基于PDT网络研修平台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我们的概念团队也相继研发了一些提升网络教研实效性的课题,在摸索中积累,在积累中突破,在突破中提升,不断提高浣江小学21世纪PDT教师专业成长平台的实战性、实效性,成为提高一流师资素质的网络平台,从中各个学科,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深度进行研发,收获颇丰。2007―2008学年,网络子课题《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互动性课堂的构建研究》获得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专项课题成果二等奖,网络语文教研的案例《花开会有时,只需逢春来》获得诸暨市一等奖,网络德育论文《健全德育网络,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合格公民》获诸暨市一等奖。
特别是学校数学组2006年开发的《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互动性课堂构建的研究》的绍兴市级课题,此课题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学习,是借助于浣江小学校内这一特殊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来展开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将校园数字化教学平台、21世纪教师PDT专业成长平台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利用网络环境,更好地促进数学课堂内互动性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也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内化生成数学操作能力,不断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铺路架桥,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课题开展的一年时间里,我们数学教研组围绕“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互动性课堂构建”这一问题,努力构建网络环境下互动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比如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学习方式等,数学网络子课题出实绩,有成效。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学大组各成员经常进行在PDT平台上进行集体研磨“课题研究课”,共同参与讨论研究课的教学设计,素材的制作与收集,参与互动课后的反思跟进,互相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不断网摘相关先进的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支撑,积极撰写与课题相关的文章,已有多篇教学设计及论文获奖。
(二)PDT成长论坛与教研员现场指导相结合。
【教研过程示意图】
将“成长论坛”这一PDT网络研修平台中最活跃的空间与教研的现场指导相结合。一般在非网络状态下,听评课局限在听课教研员与上课教师之间的一对一交流、一次性无跟进互动,而等教研员走出校门后,听课评课活动也暗示着结束。我们构建的“教研员现场指导课+成长论坛”教研模式,将教研员对执教教师的指导备课和听评课延伸到网络上,整个听评课活动结构发生了改变。上课教师将自己与教研员共磨的前后两次教学设计、实录,上传到PDT网络研修平台的“成长论坛”中,教研员组织青年教师教研会成员共同对上课教师的两次教案和上课实录,用评论的方式开展案例研讨。“一次互动”变成“连续跟进”的多人多次参与互动,一对一的交流变成一对多、多对一的交流。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教师参与研讨和分享经验,大大放大了教研员的网络现场指导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听评课活动延伸到网络所形成的群体教研氛围,积极主动、民主对话、平等互动的教学研讨,让所有同主题教师在网络教研活动中唱主角。
教师们期待与教研员在网络上直接面对面,期待在“成长论坛”上与同伴互助双赢,也使教研员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上课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与大家共享,更多的是教学理论的丰富与教学行为上的跟进。
(三)录制网络视频课+专家现场指导。
上学期由我校F老师录制了《我们如何说课》的辅导讲座,内容包括教师说课的语言技巧,说课的环节内容,说课的程序,说课的方法,说课遵循的原则,并且还以人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的略读课文《刷子李》这一课为例,示范了如何说课。通过录制网络视频,教师在PDT网络研修平台上反复观摩、学习,这与现场的辅导报告形成了一种互补。在现场教师不可能把报告的内容全盘吸收或消化,通过视频可以不断地进行再学习,或者对报告的一些细节讲解进行反复观看。同时邀请省特级教师虞大明来校进行现场指导,开展“上课+说课+评课”的系列网研,结合F老师关于说课的报告,由虞老师对说课环节再作深化指导。教研员或学科比较优秀的教师录制视频讲座或辅导也是一种很好的网络教研模式。
(四)“精品课堂+QQ网研+成长论坛”。
以校园网21世纪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中的“精品课堂”为依托,以成长论坛为阵地,以QQ聊天室为即时交流的教研形式,弥补了成长论坛和QQ两者的不足。现在看来,这种教研形式还是比较理想的,实现了直接、快捷、见效的互动(QQ群组的建立很简单)。如S老师执教《100以内数的认识》的为例,在“精品课堂”―“课堂展示”区上传本课的视频录像,在统一时间通知数学大组的所有教师在同一时间在线观看录像,对“精品课堂”―“教学设计”―“讨论区”中的教研组成员对话,演变成QQ群组讨论,利用在线网聊,发表各自的观点。学校特级教师工作室中的两位特级教师先在QQ里教研主题,然后大家针对S老师的这堂课,纷纷发表自己观后感及思考。不到一分钟有十几位同教研组教师在QQ群组进行在线交流。教师们各抒己见后,再由S老师将教师们精彩的发言进行了整理,结合成长论坛进行发帖,既保证了教师对问题的持续思考,又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教师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达到互动的实效性。
近两年来,“浣江小学21世纪教师专业成长支持平台”(上述的“PDT网络研修平台”)在学校教研工作中的作用与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满足了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资源需求,大量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网络传递,形成庞大的资源库,而且实现了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常规教研的共生互补,同时还实现了在网络教研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行动研究。PDT网络研修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学校的教研品质,使其真正实现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省略).
[2]惟存教育网(省略.cn).
[3]中国电化教育网(cet.省略).
[4]中国教育先锋网(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