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情的词语

心情的词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情的词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情的词语范文第1篇

2、你应该找一个像父亲一样呵护你的男人,而不是找一个还要你去迁就的儿子。真正爱你的人最高境界是把你当女儿养,而不爱你的人是把你当妈用。

3、最难过的,莫过于当你遇上一个特别的人,却明白永远不可能在一起,或迟或早,你不得不放弃。放手给你自由,不打扰,是我爱你最后的方式。

4、别试图去给年轻人讲经验,讲一万句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

5、其实我真的很累,真的想放下所有,即使心里有好多事,我也宁愿憋在心里,我沉默的不再爱说话,但却很想找个知心朋友向她倾诉所有。

6、哭泣 缈慕 梦回 雪落 落魄 焦急

7、风逝 殇逝 叹息 悲愤 失落 伤悲

8、浑浊 雪幕 郁闷 昔言 伤气 偷哭

9、于心不安 愁眉锁眼 痛心入骨 长吁短叹

心情的词语范文第2篇

2、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3、心神不定: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4、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心情的词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新词语;外来词;本土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迈进,中外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正确的认识外来词,不仅能够很好的发挥言语的交际与信息交流功能,也能够按照本民族的发音习惯和造句模式很好的传承我们民族语言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外来词又称 “借词”,指的是从别的语言吸收来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2014:1346)。也就是说外来词的本土化倾向并不是从其他语言中教条地直接拿来,而是经过消化吸收的过程,然后将本民族语言的特性融会贯通于其中。网络新词中外来词的本土化倾向正是在外来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本文将对网络新词语中英源外来词本土化现象及其原因来进行分析,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网络新词的了解。

一、网络新词语中英源外来词本土化的表现

在历史长河中,汉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曾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其来源也十分广泛,但其所涉及的范围比较狭隘,主要体现在宗教,科技和贸易等几个方面。今天,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与网络相关的新词语应运而生而生,涉及到科技,娱乐,社会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主要类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形式。

1.音译型

所谓音译词是以读音相近的汉字翻译外族语言而形成的单纯词,具有方便记忆而且易于识别的好处,这种类型的网络新词语汉字只具有语音和书写形式,已经没有了汉字原有的意思。比如,“图样图森破”,为英文 “TOO YOUNG, TOO SIMPLE”的中文谐音,意思为:太年轻,很傻很天真;“晒”,音译自英文“SHARE”,是分享的意思; “血拼”,为英文“SHOPPING” 的音译,是指狠狠地购物,而不是指一般化的购物。

2.汉语音义兼备型

网络新词语中英源外来词中,音义兼备词是指所用汉字的原义与外来语所表达的意思,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能让人产生联想,从而显得比较贴切。比如,“酷”,为英文中的“COOL”, 形容人冷峻、潇洒、有个性等,而汉语中“酷”有“极、非常”的意思,又有“冷酷”的感觉;再如,“逗比”,源于英文中的“FUNNY THAN”,意思就是说你比较逗,不熟的人这样说带有贬义成分,熟的人这样说一般是玩笑,对陌生人说是侮辱的意思,对熟悉的人说是调侃的意思。

3.英语首字母组合型

网络时代,人们为了更快捷更方便地表达某些常用词组的意思,有些网民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用英语首字母缩写以提高打字速度。比如“PK ”是“PLAYE KILLER”的缩写; “OICQ”是:“I SEEK YOU”的缩写; “BTW”是“BY THE WAY”的缩写; “IMO”是“ IN MY OPIOION”的缩写等等。

二、浅析本土化倾向原因

分析网络新词语的本土化倾向的原因,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本文从几个角度来探析其本土化倾向的原因。

1.网络新词语具有的特性

作为汉语新词的一种,汉语网络新词即包含汉语新词的普遍文化特性,也必定有自己的独特性。网络新词具有时尚性,流行性,个性化,简洁化和生动性的特点(林伦伦:2012,323)。网络新词的特点使得网民的交际变得简短扼要,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打字速度,另一方面,网民们多运用双关或谐音等修辞方式去传达他们的意思从而使得他们的交流变得生动有趣。当代的青年人在网络交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得网络新词更具有表现力,很大程度上促进网络新词语的本土化。

2.汉字本身具有的特性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这种符号体系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邹晓丽,2004)。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具有表意功能,而英语属于表音文字。汉字作为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体,字形与字义关系最密切。各个字形大多都表意,使得汉字的有效信息量非常大,这是拼音文字所无法达到的。用汉字转写的某些音译外来词,不仅可以其字音译外来词之音,而且也可以使人产生某种联想进而显示出该字的汉语意义。汉字的这种特殊性无疑为网络新词语中外来词的本土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3.社会文化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研究语言也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语言根植与社会,在没有语言的社会中,社会最终会不复存在,而文化对语音的影响最常见的是由于借词的关系使语音和系统发生某种变化(王晓燕,2010)。外来词是外来文化的负载者。一个民族的文化影响另一个民族的文化,那么前一个民族语言中的词就有可能进入后一个民族语言中而成为其外来词。中华民族拥有灿烂悠久的文化,在外来词的引进的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影响着词语意义或形式的变化,从而促进着外来词本土化倾向的发生。

三、结语

文章通过分析网络新词中英源外来词的类型及其本土化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网络新词中从英语借入的外来词的频繁使用,反映了我国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西方的文化逐渐渗透到我国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以看出汉语使用者对外来词本土化的认同。笔者建议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解决网络新词中外来词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而进一步合理的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萧剑峰.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林伦伦.新词语漫话[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

[3]李梵.汉字的故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王晓燕.图解语言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5]侯敏.汉语新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刘仲翔.流行语折射的网络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

[7]陈朝华.新词迨贝[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8]吴国华.语言的社会性与语言变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9]游汝杰 、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0]邹晓丽.汉字通论[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心情的词语范文第4篇

刘慈欣生于1963年。由于原本在北京工作的父亲被下放到山西阳泉,刘慈欣小学时就转到阳泉读书。跟着父亲回山西的还有一大箱书,刘慈欣偷偷拿出来,一本一本地看。其中的莎士比亚著作、苏联小说,他读完都没有太大兴趣,直到读到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科幻”这个词,当刘慈欣拿着《地心游记》问父亲这是什么书时,父亲告诉他,这是科学幻想小说。当时,他身边也没有人知道科学幻想是什么东西。刘慈欣一遍遍地读箱子里的那几本科幻小说和《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与科普书籍相比,他觉得凡尔纳的书“更浪漫,读的时候觉得离科学很近”。大学时,他经常眯着眼在新华书店柜台前让服务员给他拿新书,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他能全看完,他说:“不是我牛,那时候书比较匮乏,一年就出那么几本。”

真正引领他走向科幻文学之路的,是阿瑟・克拉克。谈起初次读完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时的情景,他至今记得:20多年前的那个冬夜,出门仰望星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壮丽的星空下,就站着我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从此以后,星空在我的眼中是另外一个样子了,那感觉像离开了池塘看到了大海。这让我深深领略科幻小说的力量。”

那之后,他开始尝试写作。1999年6月,他在《科幻世界》杂志社发表了处女作《鲸歌》,随后《地火》《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全频道阻塞干扰》《球状闪电》等佳作一一面世。2006年《三体》开始在《科幻世界》连载,催生了一大批“三体迷”,到完结时,《三体》系列已经成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扛鼎之作,火爆得让人猝不及防。对于外界的各种赞誉,刘慈欣说,自己其实只是一个科幻迷,像所有的科幻迷一样,“当到一定程度,大都不可避免地写起科幻来”。

刘慈欣,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1999年至今曾连续12次获得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兼具人文的思考与关怀,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其中,《三体》成为第一部在美国发行的中国科幻长篇。

心情的词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 心理感觉 词语 判断 猜测 议论 情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25-02

在高考语文复习中,诗歌鉴赏专题是考生普遍觉得不易掌握的一项专题内容,也不容易拿到高分。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诗歌语言本身的凝练、含蓄、跳跃性的特点会给学生带来阅读理解上的障碍;二是诗歌鉴赏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包括对时代背景、诗人经历、意象等文学文化常识的把握,内容博大精深;三是对诗歌创作艺术手法的掌握;四是准确把握诗人在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情感。应该说,能够准确揣摩诗人的思想情感,唤起自身情感共鸣,获得阅读上的享受是鉴赏诗歌的最终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以掌握前三项内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小的方法也能帮助学生做到较快地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个方法就是通过抓住诗歌中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词语来揣摩诗歌的思想感情。这些词语中有一些是显而易见的“诗眼”,而有一些是表示判断、猜测、议论、反问的词语。抓住这些词语并结合诗歌意象、意境仔细揣摩,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下面分类举例分析。

一、抓住诗中显而易见的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词语

这些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词语是显而易见的“诗眼”,如喜、怒、哀、愁、乐、寒、酸、痛、伤、羡、空、自等。这些词语直接呈现在诗歌文本中,可以说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III卷的诗歌唐代诗人曹翰的《内宴奉诏作》:“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尾句的“羞”也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为不能再战沙场立下战功而羞愧的深沉浓烈的报国情怀。

例如,2008年高考全国1卷的宋诗鉴赏题潘大临的《江间作四首(其三)》:“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揣摩诗人的情感可抓住尾联的“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的“羡”字,从而明确诗人是羡慕并向往渔人在斜风细雨中乘着小舟悠然自得的生活。抓住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羡”字,题目的第二问“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也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赏析刘长卿的《送裴郎中贬吉州》“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第二句:“人自伤心水自流”中的“自”是“独自”、“孤独”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孤寂伤感的情怀,流水无情独自流,哪管人肝肠寸断。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送客的悲凉之感及与同为谪臣的友人惺惺相惜之情。

贾岛的《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颔联“落日恐行人”的“恐”字和尾句的“烟火渐相亲”的“亲”字表现了诗人由独自一人经过萧疏荒凉的旷野的恐惧到终于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院边常种的桑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变化过程。

二、抓住诗中表示判断的词语

某些诗歌中有一些表示判断的词语也能表明诗人的情感倾向及志向,这也是在鉴赏时需要关注的。这些表达是或否的判断词一般能较为强烈地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怀、决心或志向。如“免”、未肯”、“不管”等。

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II卷的诗歌唐代诗人韩的《残春旅舍》:“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尾句的“免”直接表达了诗人要好好地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的爱国之心。

例如,宋代诗人杨朴的咏物诗《莎衣》:“软绿柔蓝着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尾句的“未肯轻轻博换伊”中的“未肯”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愿意用功名利禄来换取蓑衣象征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情感倾向非常明显。

又如,赏析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三江小渡》:“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本诗的诗眼是“交情”,尾句还有一个表判断的词语“不管”,意在强调无论世上有怎样的风波,诗人与朋友的友情就像这个山溪渡口一样是坚定不移的。

三、抓住诗中表示猜测的词语

有的诗歌中有一些表示猜测的词语也能帮助我们揣测诗人的思想情感。这些表猜测的词语如“似”、“疑似”、“料得”等委婉表达了诗人对某人某物的特殊情感。

例如,明代高翥的《秋日》:“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Q。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第三句“豆花似解通邻好”的“似”字是“好像”的意思,结尾两句是说豆花好像了解“我”想要和邻居交往的愿望,伸长了藤蔓到墙的那一边表达“我”对邻居的问候。这是借物传情,表达了对邻居问候的温馨情感。

例如,宋代寇准的《春日偶书》:“柳岸花塘慵独赏,闲门春尽阻闲游。少年多故心先老,却被人疑似白头。”诗中“疑似”一词既紧扣前句表达自己年少多经历患难的坎坷,同时也表达被人错认为“白头”的无奈与心酸。

又如,唐代高适的《渔父歌》:“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尾联的“料得”一词将一个浪迹烟波、不问世务的渔父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了。

四、抓住诗中表示议论的词语

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进行评价和论说,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观点、见解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议论也包含着揭示事物外在与内在,或者与它事物之间的哲理及其关系。也就是说,诗人对诗歌中的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

古诗中表议论的词语多出现在咏史怀古诗、咏物诗和哲理诗中。

例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中的“可怜”一词道出了诗人对贾谊悲剧一生怀才不遇的惋惜和悲叹。

例如,元稹的《》:“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第三句以否定句式“不是偏爱”,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第四句“更无”道出了原委,表明了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可以说,诗歌赞颂了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

又如,我们熟悉的哲理诗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为有源头活水来”表明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使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五、抓住诗中表反问的词语

古诗中表反问的词语能直截了当、强烈地表达诗人坚定的决心与志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尾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蔑视权贵决绝态度与不卑不屈的气概。

例如,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尾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的“岂”以反问语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无比自负的心理,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清高宗敕编的《唐宋诗醇》这样评价:“结句以直致见风格,所谓词意俱尽,如截奔马。”

又如,唐代诗人司空图的《南北史感遇十首(其五)》:“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奸佞岂能惭误国,空令怀古更徘徊。”第三句中的“岂能”直接表达了对奸邪谄媚之人误国的愤慨之情。

相关期刊更多

都市心情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青年心理研究所

中外鞋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青岛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