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考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省公务员局《关于报送XX年度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总结的函》(x公局x〔XX〕7号)的要求,现将我市二一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二一年,我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省委政法委、省委组织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XX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招录公告》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XX年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川人社办发〔XX〕452号)和《关于印发〈XX年从优秀村干部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川组通〔XX〕107号)精神,先后3次组织完成了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的招考和公考录用公务员公告、笔试报名与笔试组织及加分等以及从“村官”和“五项目”人员中公招乡镇公务员的笔试组织等,整个工作进展顺利。
(一)XX年公务员(森林警察、司法助理员)招录情况。省人事厅批准XX年我市公开考录乡镇公务员(森林警察、司法助理员)80名,森林警察考录7个职位8名、乡镇公务员考录4个职位50名、司法助理员考录4个职位22名。根据实际报名未达到开考比例的情况,拟招录69名。此次共有2500余人报名参考,综合比例约为40:1。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考录程序,共有69名考生通过体检、考察、政审合格,于XX年4月底前予以录用,并及时向省局报送了考录工作专题报告。
(二)政法干警试点班招考情况。省上下达我市XX年政法试点班招录干警计划50名,涉及24个职位。在报名参考阶段,共有617人报名,通过资格审查和网上缴费参考人数为339人。24个报考职位中,有10个职位没有达到5:1的开考比例,综合考录比例为6.78:1。此次参加面试人数为106人,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考录程序,共有39名考生通过体检、考察与政审合格,并及时向省局报送了考录工作专题报告,目前合格考生已全部按xx警察学院的通知入学。
(三)公务员(森林警察、乡镇司法助理员)(参照管理人员)招录情况。省人社厅批准XX年我市公开考录公务员(森林警察、乡镇司法助理员)(参照管理人员)184名,根据实际报名未达到开考比例的情况,调减了22个名额,拟招录162名,涉及112个职位。此次共有3710人报名参考,综合比例为22.9:1。目前已完成笔试考试和按政策加分,拟于近日通过省人事考试网公布笔试折合后成绩,进入面试人数约为490人。待省厅和省公务员局作出统一安排后组织面试。
(四)从优秀村干部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情况。省上文件和公告规定,此项工作主要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协助工作。本次计划公招乡镇机关公务员67名,其中从优秀村干部公招8名、服务基层项目人员59名。根据报名情况,从优秀村干部中公招计划减少到2名,从五项目基层服务人员中仍公招59名。参加此次的报名参考人数为510人,平均参考比例为参考比例为8.4:1。目前已完成笔试组织工作,进入面试人员为187名。拟按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统一安排于明年初进行面试。
上述四项共计已(拟)招录331名,报名且参考7000余人次,综合考录比为21.3:1。今年四次招录工作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即一是政法院校试点班招考报名人数为历年招考本次最冷,平均为6.78:1,出现了低学历竞争大的现象,50名招录计划中,尚因报考条件、体检等环节而空缺11个职位名额。二是与之相比公务员招考呈现过热,250个计划名额,平均为24.8:1,为近年公考比例最热,而报考人数大多偏重于综合类职位。三是考录对象大幅转向,除定点招考村官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外,在计划公招公务员中侧重于录用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其比重占整个公考人数的20%以上。如今年我市通江县公招乡镇公务员60名,其中面向五项目人员15名,占招录计划的25%。从招考的人员结构看,人员整体素质逐年提高,尤以社会经历成熟、适应环境快、工作得心应手而备受用人单位欢迎。由于我们在考录工作中坚持了公开考录,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了招录机关满意、广大考生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的“三满意”目标,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做法
整个考录工作,我们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的规定实施,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每一次省公务员统一公考工作方案下发后,我们都及时召开会议,对考务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布置。同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市委、市府领导汇报,并与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市纪委以及招录部门沟通衔接,取得他们支持、配合。针对考录工作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吃透上级精神,细化工作方案,力求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政策不走样、严格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今年四次招考都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员公考,对象有所不同,要求也有差异,我们都切实加强领导、配强工作力量,成立专门的考试工作领导机构、考务工作机构和巡视监督机构,为考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逐步规范考试考务工作,健全考录工作的运行机制。全年公务员录用考试,我们坚持实行了全市统一申报、统一考试、统一时间、统一按职位录取的制度;在考务工作中严格按照省厅批准的考试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依照规定,建立完善了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公示、录用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在资格条件设置上打破了身份、地域限制,平等对待学历,平等对待社会在职人员和应届毕业生,有效地拓展了选人用人视野。另一方面,严把招考环节。从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到笔试面试、考核体检,我们都制定了严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层层把关,环环相扣。面试入闱人员、体检人员名单及拟录用人员名单及时向考生公布,资格复审、体检考察、录用空缺递补等严格按程序操作,公开透明,规范运行,确保了招录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积极探索创新,强化全程监督。在XX年度公务员考录工作中,我们重点对考官执考管理进行了创新。一是着力推进制度建设。我们在严格执行省级主管机关专门转发面试规范性文件的前提下,大力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创新管理制度,制定了专项的“面试工作实施方案”、“面试工作人员守则”、“面试应试人员守则”、“面试评委组组建和考生面试顺序产生及引领办法”、“面试评委组工作人员操作规程”、“面试实施形象进度表”等七项制度规定,全面系统地对原有面试组织工作进行了大幅改进,为科学评价考生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二是差额决定面试分组。根据面试考生职位和应考人数,按每组评委7人(含主考)和计分、计时、监督员各1人,采取在经组织人事部门培训合格的面试考务工作人员中实现差额20%随机预选确定顺序和面试当日差额随机确定正式人选并随机抽签决定分组的办法组建评委组。全部抽签使用抽签软件,并通过大屏幕投影仪将操作过程与结果全部公开,接受全体考务工作人员的广泛监督。三是全程专门监督有力。市纪委派出了由领导带队的监督小组实施外围监督,同时向各评委组派出了专职考场监督,市委政法委、市人社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和单位派出领导全程巡视重点监控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并坚决制止不规范的倾向与苗头。
(四)坚持透明操作,成绩当场确认。针对外界群众和个别考生对公务员面试中公正性的疑虑,我们始终坚持采用电脑计分和面试成绩考生签字确认制度。面试最终得分汇总出来后,由主考官当场宣布成绩,考生当场签字确认,既保证考官能够公平公正地打分,也确保考生的最大知情权,消除了考生对面试结果公正性的疑虑,真正使公务员面试工作成为了置于“玻璃房子”里的竞争。
(五)创新了服务手段,提高了考录服务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依托互联网,利用省人事考试专业网站、xx市人社局互联网站及相关新闻媒体,搭建服务平台,实现了考试信息的快速传递。全面实行了网上公告、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网上公布成绩、网上录取公告等,方便了考生,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通过电话、短信等手段,传递考试信息,做到了考试信息传递准确、及时、无误。
(六)坚持考务公开,加强对考务工作的有效监督。我们坚持把公务员笔试、面试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努力打造“阳光考录”,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和我局网站等公开招考政策、招考计划、报考条件、招考程序及录用结果,公开了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箱,增加了公务员考录工作的透明度,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还在本局互联网站设立了互动平台,认真负责地回答考生的政策咨询,考试信息查询,及时传递公务员考试监督信息,本局互联网站开通三年多来,点击数达到了500多万人次。
三、面临的困难
一是公务员考录工作缺乏灵活性,基层机关补充公务员,除调任外,唯一途径只能通过考录,而考录工作全省一个步调,个别地方或部门因特殊需要不能有特别计划,只能等待。二是现行的考录方式成本较高。考试结果只能在一次考录中适用,而报名、考试由省、市分级组织,这不仅加大了工作量,无形中增加了考录成本,而且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相同职位、相同科目的考试结果,因试卷命题、考试标准不同,难以有效利用。三是就业矛盾突出,如我市今年拟招录公务员162名,实际报名应考达3710人。乡镇机关和司法助理员职位相当热门,有的职位参考比例达52:1,竞争异常激烈。四是职位要求设置偏高,如我市今年政法试点班的招考职位中,二学位应用心理学、二学位刑事技术等10个职位的报考人数未达到开考比例,17个录用名额未达到5:1的参考比例。导致此次公招成为我市历年来招考中最“冷”的一次,综合报考比例仅为6.78:1。五是乡镇机关人员普遍老化,人员结构不合理,但按编制招考,已有的人员又不便消化,且财力有限,以致招录公务员面临许多压力。
四、建议意见
一是规范笔试内容、形式,以便更能较全面反映考生的知识水平;二是借鉴普通高考的组织形式,建立定期、连续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每年确定具体固定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面试时间,做到有章可循;三是采取一次考试,多个专业结果适用的途径,对公共知识以划定合格分数线,不计入考试总分,测试结果各个职位有效,全省适用,这样既可减少考生负担,又可降低考录工作成本。
[关键词]公务员考录制度;科举制度;传承;超越
[中图分类号]D6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72 ― 02
一、对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评鉴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而后一直沿袭到清末,历时1300多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推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官员选拔任用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优点
科举制度被废除后,不少人存在一个思想误区:把封建制与科举制等同,把八股取士制度当做科举制度的全部。因此,科举制度长期以来为人们所批判。但是我们若以全面公正客观的态度来认识科举制度,却能发现它有着合理的内核,实际上已形成了一种“筛选德才兼备人才的权力精英体制”。〔1〕
1.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考录原则
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有其合理的内核,在考试过程中制定了很多制度来防止考生的作弊行为以及考生和考官串通作假的行为,比如,对主考官实行回避、锁院制度,对考生考卷实行糊名、誊录制度。正是由于这些具体制度的施行,使科举制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尽管各朝代科举考试具体科目和内容设置不同,但基本是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以唐朝的殿试为例,“中试者分三甲,一甲三名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3〕,体现了竞争择优的原则。在科举制度下,考试是选官的基本途径,普通人只有通过寒窗苦读,才能实现跻身于社会上层的愿望,因而形成了人们重视教育、勤奋读书的优秀品质,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
2.集中的人事选拔权
科举制把分散的人事选拔权收归中央,科举考试的内容、形式、用人标准等完全由中央确定,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官吏选拔方式。中央利用科举制的这一措施,垄断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职,公平公正的考录原则打破了门第的限制,让一大批普通的知识分子甚至出身寒微的平民通过考试方式也有入仕做官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加强了行政权力的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也通过四书、五经等儒家思想的考试内容,向知识分子灌输了等级观念,统一了其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政治稳定。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
1.考试内容逐渐僵化
隋炀帝开科取士,科举制开始萌芽,这一时期主要考时务策,也就是撰写有关当时国家政治方面的论文,为国家各方面发展提供政策,较为实用;到唐朝,“进士”和“明经”科是主要考试科目,此外要加考诗词歌赋,这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宋代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取消了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4〕。经义,与论相似,都要求写文章,但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做题目,并用经书中的理念进行阐释,考试内容逐渐僵化;到明代以后,科举制度虽然日益完备,形成了包括院试(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的一套考试体系,但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它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措辞要用古人语气,格式很死板,对结构和字数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综上所述,科举制从建立到衰亡,其考试内容都是以四书、五经以及诗词歌赋为主,起初确实能够为封建生产关系服务,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考试内容越发显得空洞单调,没有贴合实际,从而导致知识分子注重死记硬背,忽视了实际的社会需要,此外,考试内容重文轻理,缺乏实用性,埋没了大量科技人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考试程序日渐复杂
隋朝科举考试属于初创阶段,采取地方荐举和中央考试相结合的考试程序;宋代确立了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州试、省试和殿试。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初步考试有三种,童试、岁试和科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的学校成为生员,俗称“秀才”,“秀才”参加每一年一次的考试,叫做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三种,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考中了成为举人,接下来是会试,是第二年的春天到京城考试,考中了成为进士,之后的第二个月进行第三场殿试,考中后就可以直接做官了。这样看来,以清朝来说,它的录用考试要经过童试、岁试、科试、乡试、会试、殿试和任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程序纷繁复杂,所以一个人要想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可能要耗费大半生的时间,如果再遇上不得志,可能到老也不能如愿。因此,尽管出发点是为了强调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谨性,但越发复杂的考试程序、求偏求难的考试内容以及种种防止舞弊的制度办法导致科举制度畸形发展。
3.考选方式过于单一
古代科举考试的考选方式分为笔试和面试,以笔试为主。如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考试形式为笔试,每场考三天;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也是笔试形式,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考中的贡士参加由皇帝主持和出题的殿试,殿试只考一题,内容为对策,为期一天,考试形式为面试,但有时是皇帝出题,考生以笔试形式答卷,由大学士评卷并草拟出名次,皇帝圈阅同意即可。因此,古代科举考试的考选方式比较单一,通过笔试只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不能考查考生的其他方面综合能力,导致招录的人才在担任官职时缺乏一定的素质。
总之,以辩证的、全面的、历史的眼光来评鉴科举制时,我们应看到它确实有一定的弊端,如考试内容逐渐僵化、考试程序日益复杂、考选方式过于单一等,但它公平、公正、择优、录用的考试原则和以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形式都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值得西方国家甚至当代中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借鉴的。
二、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对中国科举制度的传承
(一)科举制西传至英国的必然性
“科举制会受到英国人的推崇和效仿,原因在于它适应了英国当时社会的需要”〔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兴起,必然导致政治制度层面的变革。18世纪以前,英国文官制度的选用或实行恩赐官职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制度有很大的弊端;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因此急需打破传统的陈旧的取材方式,建立起公正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选拔方式,虽然此时的科举制度在内容上已经不合时宜,但是在形式上,它的标准化操作手段刚好满足了英国人才选拔的需要。由于英国资本扩张,使其接触到了中国的科举制,于是吸收了科举制的精华,即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考录形式,也就是说,科举制传到英国甚至其他西方国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 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对科举制度的传承
事实上,西方国家借鉴科举来建立公务员制度正是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的。1600年东印度公司建立。邓嗣禹认为:公司在有限的基础上为印度引进了考试任职制度,“结果使中国的这一发明及时在印度得以充分发展。”〔6〕 1835年7月,一位留居中国的英国人在《中国文库》这本英文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英国东印度公司已采用了考试竞争原则,并预言:“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7〕中国的科举制度,第一次被看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855年5月,政府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1870年6月4日又颁布了第二个枢密院令,这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建立”〔8〕,至此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全英国境内推广开来并对西方各国产生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蓝本,必然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公开考试原则”〔9〕。英国的考试公开,包括考试公开和录用结果的公开两方面。考试公开指的是开考前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政府公报等各种渠道和媒介,向社会公布招考职类、报考条件(一般包括职务、责任、待遇、报考资格等)、开考科目和内容、考试时间和地点等,便于有志者报考,也便于公众进行监督。录取人员的名单,也要公示并通知报考者本人。第二,平等竞争原则。每个人在公务员考试上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因性别、民族、种族、、出身等原因受到歧视。第三,择优录取原则。公务员的录用必须在竞争考试的基础上以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选拔的标准,根据报考人的知识、能力和品行,择优录取,这样才能保证优秀的人才进入文官队伍,达到选贤任能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可见,从英国现代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原则和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考试理念来看,两者有着相通、相似之处,这成为推导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渊源的又一重要依据。
三、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超越
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吸收了科举制度的以考试选拔人才的形式,但抛弃了其陈旧的考试内容,用标准化、公平化的形式搭配新型的资本主义内涵以及考选方式,成就了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超越。
(一) 考试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现代英国公务员考试,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务员,即普通公务员和高级公务员以及报考不同职类的公务员,考试内容均有所区别,但大多都与政府工作紧密相关。在普通公务员考试中,情景模拟考试会给报考者假设日常政府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景或者突发状况,然后给出选项让报考者做出选择;“数字推理测试会给出若干组政府工作经常会遇到的具体数字,让考生分析后进行多项选择”〔10〕,以考查报考者的数字敏感能力;电子文件筐的处理就是让报考者以一定的身份来处理若干份文件,以考察其能否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以及是否认识所报考职位的工作职责;小组讨论是围绕一个话题,通过考生的讨论或辩论的形式发表个人观点和意见,并最终达成共识,提出有效的政府决策或对一问题的看法。对于高级公务员的招考要求较高,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技巧、人格特质和任职资格,因此在高级公务员的考试中,面试是主要的方法,除了考查报考人过去的工作经历、知识水平、团队合作能力以外,也可通过心理测试来考察其重要的心理素质。总之,无论是普通公务员还是高级公务员,现代英国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与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相比都更加贴近实际,且注重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 录用程序更加简单易行
现代英国公务员的考录程序相对比较简单,大体分为四阶段,即“招考-考试-选用-试用”。〔11〕招考即政府各部门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政府公报等媒介发出招考公告,公布招考的职位、报考资格、考试科目和内容、时间和地点等;考试对于普通公务员分为网上模拟测试和正式集中考试,网上模拟测试和在线正式考试的内容、难度相似,正式集中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而高级公务员以面试为主;选用是对考试合格的人,按照成绩高低择优推荐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通过资格审查、面谈及体检后,选用相对满意的人才;试用是对新录用的公务员进行一段时间的试用期,一般为三个月到一年不等,在实际工作中再考核被录用者是否具备任职的水平和能力。总之,无论是普通公务员还是高级公务员,从报考到正式上岗工作一般不会超过一年,考录程序相比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而言更简单易行。
(三) 考选方式更加科学多样
英国现代公务员的考选方式一般以笔试、面试、在线考试、评价中心测试和电子文件筐测试等为主。笔试用来测验报考者个人的知识结构、分析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等方面的素质能力,英国公务员考试的笔试试题就大部分职位来说,对算术、历史、地理、作文、语法等比较重视,但1985年之后,笔试基本被废除,目前仅限在“快速升迁通道”录取计划中使用;面试是用来考查报考者个人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性格特征以及机敏程度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了解考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应变能力;在线测试是英国公务员考试的一大特色,分为在线模拟评估和在线正式测试,主要考试内容为数字推理和词语推理,考生通过在线模拟不仅可以熟悉题型,也可以通过电脑评分和建议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公务员工作,并预测自己在下一阶段的成功几率,这样不仅提高了招录效率,也节约了成本;评价中心测试主要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类似于无领导小组讨论,通过考生之间的互动,来评量考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说服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领导潜能等;电子文件筐测试主要通过不断向考生发送电子邮件,让考生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方式来考验候选人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决断能力等。英国公务员考试多样化的考选方式,不仅能够考察候选人的综合素质能力,而且能够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更加公平、公正和科学。
四、结语
考选制不仅是科举制的核心,也是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真正从科举制中借鉴的内容,它不仅采取了“以试选人”的新办法,更重要的是它采取的公平竞争机制,根据考试成绩的优劣来选拔人才,体现了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合理的内核、公平的考试形式以及贴近实际的考试内容和多样化的考选方式,使得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完成了对科举制度的传承到超越的过程。所谓“观今宜鉴古”,我们要采取辩证的态度看待科举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考选制也成为我国公务员制度所必须坚持和强调的内容。此外,在内容设置上应吸取科举考试的教训,根据各用人部门的实际需求和各行业各职位的不同性质,采用基础知识加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等多层考试和多样考选方式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出既有一定文化水平,又有相应专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最后,要简化考试录用程序,避免纷繁复杂的考录过程中掺杂了某些人为因素,影响了公务员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参 考 文 献〕
〔1〕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J〕.学术交流,2007,(05).
〔2〕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56.
〔3〕徐晓杰,王一媛.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制度〔J〕.理论学刊,2008,(08).
〔4〕刘海波.英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渊源〔J〕.福建论坛,2010.
〔5〕任爽,石庆环.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中西官僚政治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
〔6〕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J〕.学术交流,2007,(05):5.
〔7〕施忠连.科举考试与西方文官制度〔J〕.孔子研究,2009,(03).
〔8〕刘海波.英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渊源〔J〕.福建论坛,2010.
光阴似箭,一晃我已经是个岁的人了。回首我参加工作的年来,(……做过的工作,最好说些在某工作中负责的与学到的,取得过的成绩)。
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法则,昨日的答案不适用于今日的问题——正如今天的方法不能解决明天的需求一样。
今天我竞争的是科长职位,职位意味着责任和义务。由于我现在从事的是公务员管理工作,所以假若我是公务员管理科科长,我的工作目标是: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总要求和这次机构改革后政府职能定位是“服务”,着力在“竞争激励”上下功夫,在“高素质专业化”方面做文章,在“管理服务上”求实效,努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精干、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实现这一工作目标,我的主要工作思路是“2323”,就是创新两个办法,强化三个机制,完善两个监督,凝聚三方面力量。
一、创新两个办法。就是创新公务员管理办法,着力在公务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上有新的突破。也就是在现有的公务员管理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建起公务员微机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使我市公务员“进、管、出”三个环节的管理更加有序、科学规范,根除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
二、强化三个机制。就是强化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廉政约束机制,着力在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方面有新的进展。一是在抓好考录、考核、奖惩等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竞争上岗,使竞争上岗成为公务员职务晋升的主要形式;二是在抓好执行辞职辞退等制度外,积极推行末位警示制、末位淘汰制,积极探索部分职位的聘用制;三是在抓好公务员义务与权利、惩戒、轮岗、回避、申诉控告等制度的同时,重点抓好公务员队伍纪律行为规范的实施,从政治立场、勤政廉政、职业道德和依法行政等方面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树立我市公务员的新形象。
三、完善两个监督。就是完善公务员管理内外监督,着力在民主监督方面取得新的起色。一是扩大公务员管理的公开性、透明性,做到制度公开、程序与条件公开、结果公开,把管理工作置于广大公务员和社会各界的公开监督之下,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民主程度和公正性。二是建立执法检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各行政机关公务员制度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坚决维护公务员法规的严肃性。
负责公务员管理工作以来,在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以及有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动脑筋,想办法,不等不靠,主动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建起了市直机关公务员数据库,下发了9个公务员管理文件,受到了省厅的肯定和好评,并在全省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交流了做法。这次机构改革,我又有幸参与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拟定全过程,这是对我人事政策法规的运用能力的一次全面锻炼和提高,特别是公务员数据库快捷测算分析人员年龄、学历、任职时间、工作年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法则,昨日的答案不适用于今日的问题--正如今天的方法不能解决明天的需求一样。
今天我竞争的是科长职位,职位意味着责任和义务。由于我现在从事的是公务员管理工作,所以假若我是公务员管理科科长,我的工作目标是: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总要求和这次机构改革后政府职能定位是"服务",着力在"竞争激励"上下功夫,在"高素质专业化"方面做文章,在"管理服务上"求实效,努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精干、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实现这一工作目标,我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就是创新两个办法,强化三个机制,完善两个监督,凝聚三方面力量。
一、创新两个办法。就是创新公务员管理办法,着力在公务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上有新的突破。也就是在现有的公务员管理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建起公务员微机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使我市公务员"进、管、出"三个环节的管理更加有序、科学规范,根除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
二、强化三个机制。就是强化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廉政约束机制,着力在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方面有新的进展。一是在抓好考录、考核、奖惩等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竞争上岗,使竞争上岗成为公务员职务晋升的主要形式;二是在抓好执行辞职辞退等制度外,积极推行末位警示制、末位淘汰制,积极探索部分职位的聘用制;三是在抓好公务员义务与权利、惩戒、轮岗、回避、申诉控告等制度的同时,重点抓好公务员队伍纪律行为规范的实施,从政治立场、勤政廉政、职业道德和依法行政等方面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树立我市公务员的新形象。
三、完善两个监督。就是完善公务员管理内外监督,着力在民主监督方面取得新的起色。一是扩大公务员管理的公开性、透明性,做到制度公开、程序与条件公开、结果公开,把管理工作置于广大公务员和社会各界的公开监督之下,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民主程度和公正性。二是建立执法检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各行政机关公务员制度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坚决维护公务员法规的严肃性。
一、加大对全县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力度,努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
1.继续加大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文件的力度。严格按照规定,在编制和职数限额内,合理确定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加强对非领导职务的设置与管理。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严格执行配套政策法规,做好新的制度衔接。
2.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坚持“凡进必考”,完善公务员考录机制,建立公务员下基层锻炼制度。继续抓好各种主体班次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转变公务员工作作风,大力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表彰奖励工作的管理引导。
3.逐步推进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登记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摸底调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加大对登记工作的前期宣传力度。
二、稳妥实施规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4.继续推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加强对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培训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做好机关离退休人员待遇的完善和离退休费的调整工作。
5.严格执行工资正常晋升。逗硬执行工资制度,严格按程序对全县3万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和工资的正常晋升。
6.切实加强工资和各类津补贴管理。待相关政策下*后,稳步推进地方津补贴工作。
三、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的监督管理
7.全面推进乡镇综合体制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乡镇人民政府职能,创新乡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乡镇机构设置,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8.扎实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根据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运行状况,严格按照核定的人员编制数额配备相应的人员,切实实行定编到人,将编制数额和配备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通过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体系,形成机构编制与人事管理、财政预算、社会保障相互协调配套的控制约束机制,从而强化对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的监督,严格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经费使用和财政经费核拨,规范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序列的秩序,从源头上杜绝“吃空饷”现象的发生,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促进全县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
9.做好深化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深入开展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注重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注重亟带解决又有条件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重点解决机构编制部门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10.切实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管理。会同其它职能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监督擅自增设机构、超编进人和机关岗位人员混用等违规行为,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四、认真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11.加强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兴县、人才兴村、人才兴农”战略,研究建立高层次人才定期考核制度,调整管理期限,实行动态管理。修改并完善各类专家选拔的范围、标准、条件、程序等政策规定。着力抓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
12.重点抓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以职业教育培训为重点,抓好技能型人才培养。围绕民营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开发民营经济组织中的技能型人才,合理配置和使用好技能型人才。研究制定加强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人的管理办法,重点探索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的考评方式。
五、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13.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不同类型事业单位聘后管理制度,重点研究制定事业单位人事监督办法等政策措施,并做好指导实施工作。
14.加快职称制度改革。坚持分类改革,区别不同职业,探索实行评聘结合的办法、社会化的职业水平评价办法和依法实行职业准入制度。进一步规范全县职称评审、资格考试工作制度,推行职称评审和程序化管理。进一步做好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进一步做好扩大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结合试点、建立职业水平评价制度试点等项工作。进一步贯彻好《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抓好教育培训的监督检查。
六、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和管理,提高人才市场的公共服务能力
15.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区域合作,整合县乡及周边地区人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完善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的协调机制。加强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完善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信息定期制度,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认真贯彻《四川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加强全县人才的有序流动。
16.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加强对现场招聘会的组织管理。继续开展人才中介从业人员培训。全面落实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工作。
七、落实安置任务,进一步做好部分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17.全力做好安置工作。加强宣传和引导,鼓励和支持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完成全年干部安置任务。完善干部自主择业管理服务体系。
18.做好部分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进一步抓好解困政策的落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典型宣传和督查工作力度,建立解困和维稳工作的长效机制。
八、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人事人才工作
19.组织实施好“十一五”人才规划。继续加大对“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十五”人才规划研究成果,推动“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全面实施。
20.加强人员计划和工资基金管理等工作。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计划、工资基金的管理,积极探索适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需要的人员计划、工资基金管理方法。做好全县人才资源、工资统计和人事统计考评、正常晋升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的审核等工作。
21.加强人事法制建设工作。深入贯彻全县人事系统“五五”普法规划,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人事行政复议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
22.进一步做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创新仲裁工作培训方式。继续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调,建立完善仲裁与司法接轨的工作机制。
23.做好来信来访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新《条例》,健全人事人才工作突发事件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实行领导包案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着力抓好集访和重复来访案件,避免越级上访或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及时化解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24.加强人事调研和宣传工作。围绕公务员法贯彻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人才开发、企业干部等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强调研,注重发挥调研成果的作用。
九、加强自身建设,狠抓工作落实
25.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强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培训,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责任制,提高人事部门的执行力。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进一步改进管理和服务方式,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建立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人事干部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