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分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创新教学,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在进行创新教育时,教师要把握教学新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新颖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语文素质的提高。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时,教师要发挥对教学的组织作用,使课堂教学能加快节奏,提高效率。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学习兴趣;探究性
创新教育观念是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始终坚持创新的教学观念,根据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任务在学生的积极学习中顺利完成。在创新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还要发挥对学生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并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在创新观念下高效进行。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形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不敢质疑教师讲解的内容,按部就班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在压抑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失去了活力,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和活跃性,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低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主抓创新教育。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有效提高他们的探究积极性,让他们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能从多个方面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开展创新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通过和教师共同讨论以加深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在主动思考、探究、质疑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刻领悟课文蕴含的深意。随着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二、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入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由于他们的知识和认知能力有限,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把多媒体引入到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能直观展现的特性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进行探究,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让他们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探究,能有效突破重难点,促进语文思维的深入发展。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随着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不断加深,有利于把直观认识转化成抽象理解,促进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渔夫的故事》时,教师可以把课文内容设计成趣味的动画模式,把文字内容以动态的动画视频播放出来。在观看过程中,学生被多媒体播放的内容所吸引,进入到了积极思考状态,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实现了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能夸大多媒体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免让多媒体教学方式占领课堂。而是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合理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师的引导和多媒体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提高,让学生学得开心,收获更多的知识。
三、运用问题激趣,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会促进他们思维的积极运转,促使他们从已有的语文知识体系中寻找和问题有关的知识,通过分析有效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他们迫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因而就会主动思考和分析。在设计问题时,教师既要注重问题的趣味性,通过问题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问题还要有梯度,由简到难逐层递进,让学生在解决完一个问题后,顺利进入到更有难度的问题探究中,从而让他们把解决问题作为学习活动中的挑战,不断刷新自己的学习记录,享受强烈的学习成就感。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哪个学生钓过鱼,在钓鱼时候的感受是什么?在生活化的问题提出来之后,有过钓鱼经验的学生会主动发表自己的钓鱼感受。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解读,并提出问题:作者的父亲在钓上鲈鱼之后为什么又让作者把鲈鱼放到湖里?作者在放鲈鱼时是怎样的心情?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反复阅读和深入分析,深刻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感受。通过逐层深入的进行提问,让学生理解父亲要作者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了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从而更深刻全面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四、注重写作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想法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了《假如没有灰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假如……》为题进行写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优秀的作文。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让他们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印象深刻的事件进行描述,并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观点。除了在语文课堂和写作之间建立联系,教师还要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结束之后把阅读感受写下来。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打好了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实施创新教育,就要把握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真谛,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学组织和指导作用,使课堂教学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焕发活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在主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课文内容的探究,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实现高效的创新教学。
作者:郑利春 单位:河北省邢台经济开发区青介学区善南小学
参考文献:
一、找准问点,循“点”而问
课堂提问,问题要精当。教师应细读文本,找准提问的切入点。比如,文本的重难点、空白点、点睛点,作者的动情点,还有学生理解的模糊点、疑惑点,体验的冲突点……把准问点后,教师便可循“点”而问,以问促思,以问促悟。通过“问”,除了引导学生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揣摩文本行文思路、体会遣词造句的匠心、把握作者情感基调外,笔者以为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问——思辨互动,激活课堂。
通过“巧问”,促进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思辨,可创设出一种灵动的课堂氛围。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在《将相和》教学中有这样精彩的片段。
师:请大家找出比“理直气壮”更勇敢的词?
生■:撞。
师:这儿为什么用“撞”,而不用“磕、碰”?
生■:“撞”的力量是很大的。
生■:这说明蔺相如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用“撞”更能表现蔺相如的勇敢。
师:那么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
……
由“撞”字切入,问点小,但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却十分广阔。“真撞”和“假撞”,学生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联系前后文。这就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问——激发想象,深化认识。
提问设计,应当特别关注文本中具有培养想象力功能的“点”,可利用文中插图引导或文本的空白点提问。如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教师可抓“四处”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文字,想画面,你都看见谁了?他们也许去了哪里寻找燕子?也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贝蒂小姑娘是怎么寻找小燕子的?而后,创设情境,想象:如果你是小贝蒂的爸爸、妈妈,看看到这一切,你会怎么说?小贝蒂又会怎么说?……如此,循“点”而问,不仅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
(三)问——整合资源,读写结合。
教师的提问设计,不仅应着眼于提高学生信息存量,更应当促使他们重组信息,整合资源,读写结合。请看课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处。
师:当我们学完本文后,回荡在我们耳边的是那充满爱的声音——
生■:“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师:联系我们学过的文章,你还听到哪些关于父母爱的语言呢?
生■:《钓鱼的启示》……
生■:《落花生》……
……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用心感受,你又听到哪些关于爱的声音,或理解了父母哪些爱的举动呢?
如此提问,从文本出发,步步推进,层层拓展,为本单元习作的思路打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读写结合。
二、合理变通,转化提问
同样的目的,同样的问题,如能变通发问方式,可以更加吸引听者,不至于让人产生听觉疲劳。
(一)变“直问”为“曲问”。
如《白鹅》一课,根据小泡泡提示,应引导学生感受过渡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在全文中的作用。如教师这样问:“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即是直问。如改为曲问,就可以先从“这只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里呢?”入手,再请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所在的片段,然后再问学生:“是否可以把第二自然段去掉,为什么?”
相比较,教师变直问为曲问,不仅激发孩子的兴趣,且降低孩子对新知的理解难度,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品质。
(二)变提问为圈画批注
教学中倘若是要引导学生找准课文重点词句的问题,可以转化为阅读时的圈画、批注训练。如教学《山中访友》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一读课文,画出文中含有“朋友”一词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发现。
二快速读文,圈出作者在山中拜访的“朋友”,再谈自己的发现。
(三)变提问为动手操作。
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的提问,可转化为阅读教学中的操作训练。如教学《詹天佑》一文:“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子的?火车怎样爬上“人”字形线路?怎样上坡?上了坡以后又如何北上?对上述问题,可让学生借助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拿双笔帽的圆珠笔代替火车,作上坡操作。这样既生动形象,又简单有效,学生在乐学中理解了课文,掌握了知识。
(四)变“师问”为“生问”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根据是围绕课本内容展开的,而语文教学又是多种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但是我们很多同行都为了受到领导的表扬和所谓的成绩,都很违心的奉行 “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思维,从而形成了以考试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经不再是“教”与“考”之间简单的关系,而是考察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结合我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心得如下。
一、文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新课标的实施,对陈旧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的学,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烦,而新课标倡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它要求我们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教学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梦想时,一个小男孩怯怯地举起手,站起来说:“每当皓月当空,夜深人静时,我总想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变成一只老鼠,偷走……”没等他把话说完,全班同学便哄堂大笑。老师说:“我们的梦想应该是崇高的、美好的……”小男孩听后哭了,哭得很伤心。十年后,小男孩长大了,在写给老师的信中,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并把他当年作的诗补全:“我想变成一只老鼠,把冬日的光辉偷回,还给迷人的金秋;把春季的鲜花盗去,装扮夏天的风流。我想成为一名大盗,把世间的黑暗统统偷走,哪怕闪电划破云头,哪怕寒风把心刺透,我也决不缩回已伸出的‘黑手’……”。
新课程要求师生关系是民主和谐而且是“双向型”的,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课堂上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不是老师教的,而更多是自己学的,当然教师并不是是课堂中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的,教师则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习惯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些有创造力,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只等着老师喂知识的鸭子,新的课堂教学策略指出让老师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有效的调动学生全部的积极性。所以我在课堂上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行与行之间的、排与排之间的、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各种比赛的形势,来增加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有就是适时地鼓励表扬,“你真棒,你回答得很到位,你理解得很正确,你的思维总是那么与众不同……”这些鼓励性语言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另外,对学生的表扬应根据对象、场合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语言,对优生应适可而止,对差生则要多慷慨一些,适当的表扬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而不适当的鼓励只会导致学生骄傲。新《语文课程标准》是提倡以积极的评价为主,但并非有错不改,而是方式应委婉一些,委婉的批评,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我认为这样才是真正领会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精神。
三、分清主客体,还给学生主体的权利
我们部分教师经常犯的一个毛病那就是不注意引导学生,而是给学生讲的太多,就怕学生不知道,就不停的给学生讲,结果,在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发现,我讲的越多的东西学生反而学得不好,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天地中,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总结了有关“看”的成语,最后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学生学到的东西大多数都是自己主动学的,由此我渐渐的悟出了课堂策略中什么是“自主”,所以我采取了以下方式:首先,凡是学生能做的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做。我每次讲生字的时候,都花费的时间很多,学生学的效果也并不是很好,现在,对生字的学习,我不再用大块的时间,只讲一些易混易错的,其他的自学,学生学得确实也不错;其次,能说得让学生自己去说,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在讲《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先自己说说对规则的看法,再来评价一下爸爸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学生一下子对课文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最后,凡是自己能写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写。在北师大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说明指出本学期要培养学生做批注的能力,于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注意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做批注,写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这些我从不给学生标准答案,只要求学生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就行。这样学生就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既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也显得更轻松一些。
四、注重创设情景,运用合作
无论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还是在中、高年级的课堂上,这样的情况都不鲜见:学生站起来,嘴里蹦出一两个关键词,或者拿起课本,把含有答案的那个句子或那段话朗读一遍,便信心满满地站在那里。教师呢,心满意足地挥手示意:“说得对,你真聪明!请坐。”然后自己把完整的、确切的答案说一遍。说白了,答案其实完全出自教师之口,学生只是稍作提示而已。有时,学生给出的答案是不假思索的简单臆测;有时,答案只是教师在提问之前不断强调的知识点的简单重复……总之,学生能系统地说上一段话,能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观点的场面相当罕见。即便在一些名师的课堂上,我们也遗憾地发现:有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纵横捭阖、挥洒才情,但学生只是简单的应答和反复的说读,精彩只属于教师。
早在1973年,美国人Gall,M.D.就发表了一份列表,列举了评估学习者回答的七个标准,它们是:
清晰性:学习者回答问题时所用的语词完全可以理解,不带丝毫含糊,也不存在说话不完整或者思维混乱的现象。
精确性:学习者的回答不存在事实性错误,以正确的信息为基础。
适当性:学习者回答的问题正是提问者所问的问题。
确切性:学习者很明确他(她)在跟谁说话及在谈论什么话题。
支持性:学习者提出各种理由、事实或例子来支持他(她)的陈述,或者他(她)会解释构成自身观点的标准或假设。
复杂性:学习者的回答表明他(她)意识到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正在讨论的问题,而且在达成一个令人信服的看法之前,他(她)必须考虑多重观点的影响。
原创性:学习者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创造或发现了新观点。
用这七个标准来评估我们现实课堂上学生发言的品质,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在课堂中,学生是上帝。我们的课堂教学所刻意追求的,不是教师的精彩,而应是学生的精彩。所以,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能否成功地引导学生建构大量高品质的回答,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笔者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实践,一致认为:使用“加工性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穷追不舍,是引导学生建构高品质回答的有效途径之一。
这里所说的“加工性问题”,就是指那些能“促进学习者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进而能帮助他们理解被自己隐藏在表面观点背后的思想”的问题,也称“元认知问题”或“追根究底式的问题”。
加工性问题不属于主干问题(或者说核心问题),而是由主干问题衍生出来的、以学生的回答为基础的后续问题。主干问题提出来了,教师在积极听取学生回答的同时,根据情况,及时将获得的回答融入后面的问题,这样就构成了后续问题。这种后续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解释、验证或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者进一步生成新的观点,从而促使学生的思考和回答能够向纵深发展。
加工性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六类:重新聚焦的问题、解释性问题、验证性问题、限定焦点的问题、支持性问题和重新直接询问的问题。
重新直接询问问题,是为了从尽可能多的学生身上得到更多的回答,从而使生成和引出的观点更趋多样化。典型的问题常常是:关于(正在讨论的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观点(或资料)?这种问题在课堂上很常见,早就被广泛应用了。下面重点说说其余五种。
一、重新聚焦的问题
重新聚焦的问题,就是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教师把一开始提出的原始问题再重复一次,以提醒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教学内容或讨论主题上来。
例如:人教版国标本第九册《钓鱼的启示》
师:放掉鲈鱼,“我”是一百个不愿意。请你仔细读读课文,说一说“我”不愿意放鱼的理由,要求说明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生:“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师:你只是把一个句子读了一遍,没有说明理由是什么。请你再考虑一下,我们正在讨论的主题是“我”不愿意放鱼的理由。
生:“‘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出这么一个不愿意放鱼的理由:这么大的鱼,能钓上来的机会很少。
(注:为方便说明,本文案例中所有的核心问题均加粗显示,相应的加工性问题则用下划线标注。)
提出重新聚焦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回答的适当性和确切性。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提出重新聚焦的问题时,一定要将学生的回答作简要叙述,告诉学生这个回答的哪些方面不合适,然后再重新陈述原始问题,这就叫反射镜技术。这种反射镜技术的好处是:既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哪里出错,又无需担心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解释性问题
这是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就自己回答中的某个关键词语进行解释,可以提高学生对这些关键词语所代表的概念的理解程度,从而找到使这些概念变得清晰准确的契机。
例如:人教版国标本第九册《鲸》第二节教学实录
师:读了课文,你发现课文第二节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生1:是讲鲸的生活习性。
师:你说的“生活习性”是指什么?
生1:“生活习性”是指喜欢生活在哪里,怎么吃,怎么睡……(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不自信,然后自己摇头)噢,不是……
生2:我觉得这一节是在讲变化。
生3:应该是鲸的进化过程。
师:(板书:进化)你居然知道这个!是怎么知道的?
生3:应该是从电视上知道的吧。
生4:我也知道。《人和自然》这样的节目经常会提到这个。
师:很好。那么在你们的印象中,什么是“进化”呢?
生4:是变化。
师:前些天,你们把一粒绿豆放进泥土里,浇上水,过了几天,绿豆发芽了,变成了绿豆苗,又过了几天,绿豆苗长得很高了。从绿豆到豆苗再到长得很高,这是变化吧,可这是进化吗?
生5:不是,进化是慢慢地发生的变化。
师:你从一个只会哇哇乱哭的小毛头,长成一个活泼能干的小男子汉,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这变化够不够慢?
生6:这是长大,不是进化。进化是要经过成千上万年,经过很多很多代才发生的变化。
师: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到证据来说明这一节的内容的确是鲸的进化吗?
生7:“在很远的古代”――“后来”――“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这些词语证明鲸的变化是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面发生的。
师:不错。你说的是时间上的证据。
生8:“陆地上”――“浅海里”――“海洋”,鲸生活的地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生9:“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这说明为了适应海洋生活,鲸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学生在使用一个词语的时候,他是否真正懂得了这个词的含义?不一定。上述案例就证明了这一点。“生活习性”、“进化”都属于相对专业的词汇,这几个词语学生听说过,但显然未曾深入地思考其内涵。“生活习性”是指什么?什么是“进化”?这样的解释性问题要求学生直面概念,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生活习性”的内涵表达相对容易,然而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因此,自动地否定了自己的答案。“进化”的概念内涵比较复杂,为了弄清这个概念,师生颇费了一番周折。但这一番周折能让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在学生心中变得清晰与准确。而且,经常这样追问,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回答保持警觉,关注确切用词,有利于提高答问的清晰度与确切性。
三、验证性问题
在提出验证性问题时,教师就是在等着听学生举例子、叙述个人经历、引用教材或参考资料,从而证明自己提供的信息或观点的精确性。
四、限定焦点的问题
如果正在讨论的问题信息涉及面比较广,为了使讨论不至于松散而无序,或者为了把讨论引向一个还未曾引起学生注意的新的角度,教师需要提出限定焦点的问题。
五、支持性问题
支持性问题要求学生能抓住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也要求学生为自身的判断陈述理由。
例如:人教版国标本第九册《太空清洁工》
师:你发现课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你所了解的说明方法?
生:“辽阔的太空,有许多人造航天器围着地球运行。有的卫星帮助飞机和轮船确定方位,有的卫星观测气象变化,有的卫星维持四面八方的通讯联络。”这一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师:你根据什么判断这一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生:围着地球运行的航天器有很多,这里举了3种卫星做例子,它们分别是定位卫星、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
生:“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的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立刻就会遭殃。”我发现这一句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太空垃圾比作“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来说明太空垃圾的危害。
运用支持性问题,能促使学生在生成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自觉地寻求能支持这个观点的依据,也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及时地陈述自己的理由,从而使发言显得有理有据。
加工性问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较深入的思考,提炼并重新塑造学生的回答。而通过加工性问题,教师则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怎样生成自己的回答,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帮助,提高他们构建高品质回答的能力。
应该指出的是,提出加工性问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反反复复地追问自己:学生对我的核心问题会有哪些可能的回答?我将如何处理这些可能出现的回答?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耐心倾听、快速思考、灵活应变。这样的要求使教学设计和课堂调控显得更具挑战性。另外,加工性问题往往不是单独使用,通常是以组合拳的形式连续出击的。至于如何组合,如何以最合理的顺序出示,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反复实践和不断反思。
有一点毋庸置疑:在课堂中经常使用加工性问题,“学生实际知道的东西比他们认为自己知道的要多得多,他们知道的也比教师认为他们知道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