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思想品德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会环境;大学生德育;环境优化
大学生的德育过程是不断自主性学习、选择、提高、不断认识、适应、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化过程。根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的状况,研究相关理论、深入现实实践,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价值上讲,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实践价值上讲,研究大学生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指导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道德養成。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
目前,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高校的重点工程已引起教育者的广泛关注。高校的德育存在道德风险,社会环境中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使有些大学生道德丧失、道德观念混乱。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主流是积极的、唯物的,表现出崇尚理性,勤于思考,不迷信,不盲从。但部分大学生偏于个人价值,缺乏为国家利益献身的行动和为社会服务的雷锋精神;只看重结果、行为的实效性,缺乏远大崇高理想和踏踏实实的干劲。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有“知行不一”的倾向。渴望勤劳好学然而一些人受享乐主义的影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含义
马克思的“现实自然界”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关注的始终是“现实的自然界”也就是与人有关的人化的自然。马克思始终在自然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环境是影响有生命事物的所有因素和条件。我们的社会环境就是所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1.社会文化因素。大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下,成才的过程是以高等教育为主要媒介,自觉接受社会教化,逐步成为独立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仅有自然遗传的因素,还有社会“遗传”的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和不同的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的影响非常巨大。家庭教养的三种方式不同。
3.学校教育因素。高校教育是重要环节。个人常常在学校期间设立目标要求自己。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中的同学关系对大学生有直接影响,志同道合、情趣相近的同学互相勉励可以互相促进。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引领着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影响。人们之间发生的人际交往,有的直接对个人产生影响、有的潜移默化影响到个人。其二,教育管理环境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多发生在学校里,所以大学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并具有自己特色的意义世界。大学生除了与授课老师构成直接的师生关系,也会与大学中的各种组织产生联系,这些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意义世界。其三,生活事件的影响。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生活中的变故和生活实践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学业失败、亲人去世。
三、完善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大学里,我们就应该在行为、价值和态度上朝着正确的道德方向成长,第一,在遇到改变社会的力量面前要变得更有影响力;第二,学会抵制你不需要的屈服压力。这需要营造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需要整顿网络文化环境,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最后大学应大力营造学术氛围和良好环境。必须加强主流思想道德的宣传与教育,使大学生切实掌握主流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多维的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环境三个基本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校园里的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师德,校风、管理的建设,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认真研究和创造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无政府性、异质性的网络文化环境下,实现校园文化环境的最优化控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三)构建美好的家园
家长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全面关心孩子成长。人文关怀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实践和劳动教育,深入社会实际。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实践活动,注意深化认识、加强了解、过程监督并坚持总结激励。使孩子有组织地直接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家庭教育永恒的主题,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简介:周洁(1992-),女,浙江衢州人,浙江师范大学2015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姚小泉:《高校德育和人的全面发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杜威:《道德教育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关键词:大学生自治;自治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一、大学生自治概述
自治,其含义包括两点,其一是自我管理和自我问题解决,追溯起自治的起源应该是在我国唐代汉朝开始,经过数年演变,如今自治的含义已经成为了民族、地区拥有自我权利和自我管理。其二,进行自我休养生息。可以看出,二者有着含义上的区别,前者在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后者则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素质培养的一种形式。而两种含义相结合则是笔者近日对大学生自治精神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大学生自治工作可以说是高校培养全型人才、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人文教育理念的表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大学生自治思想应该是教育理论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家陶行知对于学生自治精神颇为研究,他用自己多年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向众人解释了自治所包含的内容和自治本身的精神含义,同时,他明确指出大学生自治能力其实正是对自身的管理、控制的表现。鼓励大学生自治精神的培养不但可以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还可以促进高校更合理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国内外关于大学生自治研究的现状
在我国关于大学生自治精神方面的研究学者包括陶行知、等。如上文所说,陶行知的研究是基于自身多年教育经验而进行的,这使得他在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他强调了自治精神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有要有自治精神,不能单纯依靠教师对其进行培养与训练,若中国教育长期缺乏对学生自治精神的培养工作,那中国教育便不会成功,中国的民主也不会实现;也强调在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治能力培养,同时指出要从行为上去落实学生自治能力培养工作。
在国外有关自治与大学生自治的研究起步比较早,来自美国的布鲁贝克在自己著作中提出大学生自治教育于大学生和学校来说都很重要;来自德国的洪堡认为大学生自治是从平等角度出发,只有做好大学生自治工作引导才能够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等。国外研究切入点大多数是从大学生自治工作做起,使学生通过行使所拥有自治权利对自身进行更好的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也指出了国内外高校应该从鼓励大学生自治精神的培养做起,提升大学生人生观养与道德观,从培养大学生自我担当、自我督促工作入手全面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
三、大学生自治精神的丧失及分析
高校大学生自治精神的培养工作立足于培养学生能够在社会中做到全能发展,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自治精神的工作成效。如果高校没有从大学生成长心理出发进行思想教育工作,难免会在教育工作中漏出一些弊端。众所周知,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乃大学生自治精神教育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学生自身管束方面,还是校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都必须基于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之上进行深入工作。
以马加爵案件为例,可以看出大学生本身心理与素质并不能导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做出丧心病狂的事件,既然如此,就要从大学生自身环境与外部因素分析。作为大学生的一员,马加爵在大学生活中并非没有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但是正是因为被校园忽视,被教育所抹杀,马加爵最终选择以一种最残忍的方式报复学校、报复社会。毋庸置疑,马加爵正是当代教育的一个牺牲品,从一个正常大学生沦为一个杀人狂魔,这个警钟已经敲醒,高校应该重视起来大学生自治精神培养工作,促进大学生个人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大学生整体正确思想,而不仅仅侧重于学业指导,更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引导工作。
四、如何培养高校大学生自治精神
1、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自治精神培养的重要前提
无论任何程度的教育,都应该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出发点,去进行所有教育工作。大学生们身在象牙塔中不知社会险恶,不懂人情世故,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走进社会必须面临着众多诱惑的考验,而个人的思想道德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是否经得起这些考验。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学术与德育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不仅仅要在知识上严格要求学生,更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只有保证了大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以学生未来人生发展大局入手进行大学生教育,才能切实确保大学生不会误入人生歧途。
2、“以人为本”进行大学生自治精神培养
大学生自治精神培养工作的主体对象是大学生。因此,高校应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在保证大学生拥有较高学业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力度。首先,在教育指导工作中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部分学生重新树立信心;其次,不要屏蔽体育、音乐、艺术、实践等素质教育的培养。高校在进行教育工作之前,理应抓好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越是约束的方面,反而越能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将大学生的全能发展空间过多限制,就造成了大学生对高校学业安排、教育方式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当下的教育愈发倾向变相素质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治精神的培养,如何做到自我管理与控制。
五、总结
直至今日,大学生自治精神也是众多学术教育领域较为关注的一个方面。中国高校教育也应该以人为本,从学生自身教育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今后,高校应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与大学生人才教育工作统筹兼顾,才能够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更加科学、更加高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昌宝,徐莹晖.论陶行知的学生自治思想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实践及启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1):1-4.
[2] 李毅红.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140-145.
[3] 唐志文.对大学生自治的思考――基于人的社会化要求[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11):83-85.
[4] 梁莹.公民自治精神与现代政治知识的成长[J].南京社会科学,2008(7):70-79.
[5] 张锋兴.努力构建大学生自治体系[J].文教资料,2009(6):204-205.
[6] 刘志坚.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21-124.
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们在课堂上完全服从教师的安排,所以对学生的个性是一种压抑和阻挡,没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创业教育更加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到学生内部,教育方法不再单一,而是变得多样化。创业教育理念的引入能够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实现教学结构的改善,提高学生的创业水平和能力。
二、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一)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一致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发展的个性,培养学生进行创新的思维和敢于挑战的勇气,因为大学生进行创业主要的素质便是拥有创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和创新性。这些内容都是与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市相互融合的,能够实现两者的真正结合。
(二)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具有融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诚实品德,两者在内容上具有相似性。目前,创业难度很大,必须拥有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和失败后坦然接受的心态。两者都趋向于培养学生的完整性格,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三)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模式上具有相互依托性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很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得到了展开,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比如说理法、实践锻炼法、学生主导法、个体体验法等都是在实践中积累的结果。创业教育更加需要实践方法,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可以通过个案分析、市场调查、专题讨论等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三、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创业教育理念
第一,树立正确的理念,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念宣传,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引导教师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认清学生的社会发展性和个体发展性。第二,要重视创业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重点展开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第四,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展开相应的培养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本身存在的良好品质和能力,加以提炼和培养。第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二)明确创业教育的内容
创业教育应侧重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将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课堂教育应该从创新能力的培养入手,如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教育。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新理念,改变教育方法和手段,融入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教育和创新教育。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很多创业的创意都来自于实践当中的灵感,所以加大实践培养力度能够有效地提升创业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设企业管理课程,开设人文课程,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模拟大赛,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实习机会,让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从而为毕业以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四)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第一,应该注意更新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在办学理念上支持创业教育。第二,大学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健全的组织制度,在组织上应该支持创业教育。第三,大学物质文化建设需要具体的载体,因此学校的一些物质标志应该建立起来,让创业氛围可以充斥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第四,领导加以重视,同时教师作为教育理念的传播者要身体力行。第五,社会上应该形成一种创业热潮或者是支持创业的风气,这样,学生进行创业的过程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兴趣和激情。
四、总结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运用心理教育学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轻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得以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成熟及人生的全面发展。而德育主要以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重在提高个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德育的内容充满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等。两者在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基础、教育实践等方面不相同,但它们都是满足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是为了塑造一个完人。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作用主体。无论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它们都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通过学生主体发挥作用。对一个学生来说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都在于通过教育促使学生主动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本质上都是以提高人的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效应。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1.调节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形势产生深刻变化,这对当代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效能形成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内在因素,由于大学生的某些不良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对教育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是不可避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改善学生的不良心境。指导他们采用自我暗示、适当发泄、转移注意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以达到人格发展与环境和谐统一。目前,许多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产生了各种生理、心理反应,如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一般的医药措施只能缓和症状,采取德育手段也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但如果采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行为治疗方法,则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某些行为障碍,从而进一步改善情绪和消除不良生理、心理症状。
2.互补功能。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向等问题的存在,实际上正是对他们心理问题的某种反映。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含有人格的教育,因此,德育的实施必然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无论是道德品德还是道德行为的教育,都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寻求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指导功能。在对象的研究上,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提供了客观基础。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常见的测试、疏泄、自由联想等手段和方法。掌握学生的“内在冲突”、“心理危机”、‘行为障碍”及人格特点,有利于分析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在方法上提供了理论基础。传统的德育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健康教育中,我们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它强调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人格缺陷。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重新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意义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说要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不断增进高校德育实效性。
1.从理论上说有助于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德育过程中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而是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与自我决定。抛弃传统的德育方法和途径中的弊端,如:传统的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等做法,改变德育教育中学生被动参与的现状,鼓励学生通过心理咨询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素质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实现从经验总结的层次向科学理论层次的升华、飞跃。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它显著的特点就是教育者调动情感的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架起心灵的桥梁,进行情感交流。对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责怪、不呵斥、不张扬、而是循循善诱使学生心悦诚服、主动改正,他们能做到不在办公室和公众场合训斥学生,而是给予耐心的帮助。
2.从实践上说有助于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在日常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道德间题与心理问题,我们要善于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为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帮助。我们要把握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如: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环境、新生活的适应问题,毕业班则以就业问题为主,兼有恋爱问题等。我们还必须了解大学生个体的气质特征、性格特征,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具体的人和具体问题用具体方式进行教育,做到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挖掘和全面发展。这样,既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功能,又要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夸大心理及其教育的作用,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德育。
3.有助于扩展德育工作领域,丰富德育工作方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师德 影响力 特征 途径
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职责。在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过程中,辅导员的师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如何提高辅导员师德,增强辅导员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力,进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是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在担任辅导员工作中的感想进行梳理总结而成。虽然其中的观点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许会对同行的工作有些借鉴意义。
一、大学辅导员师德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大学辅导员师德是指大学辅导员作为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从心理结构角度说,高校辅导员的师德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爱生包容、尊崇公德、廉洁自律、履职尽责、民主公正。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干预作用,是高校塑造大学生品德的基础。大学辅导员师德影响力最终体现在大学生品德和各项素质的提高,体现在人才培养成果与管理意图的一致性程度。所以,学生的身心特征表征与管理意图的符合程度,是衡量辅导员学生师德影响力的直观指标。辅导员为达成管理意图,需要对学生、辅导员自身、管理环境进行全面整合。大学辅导员的影响力,是辅导员多种综合能力的集合,既包括准确识别学生的能力,也包括自身素质、言行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大学辅导员的师德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途径。
影响力是指辅导员改变管理对象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集中表现为对管理对象的干预程度。我们常看到的一些学生对辅导员的号召缺乏响应,就是辅导员影响能力不够的表现。学生厌学和生活颓废现象的出现与辅导员影响力不足,不能够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激情有关。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强制性影响力。大学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强制性影响力主要来源于纪律、习惯和评价(考试和文凭)等等。权力性影响力对学生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辅导员的这种权力性影响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约束是被动的,激励是有限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非强制性影响力,主要来源于辅导员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生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构成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辅导员的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师生情感因素等。提升辅导员的师德修养,是提高辅导员师德影响力不可忽视的手段,也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
二、辅导员师德影响力作用的特征
1.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可控制,是辅导员师德影响的目标。大学辅导员师德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以提高管理过程的可控性为前提。高校面对的大学生十分复杂,如何使辅导员工作有效开展,是摆在辅导员面前十分艰巨的挑战。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力的有效达成,要求辅导员能够克服教育管理活动偏差和环境的随机影响,使教育管理结果与辅导员的预期保持一致。所以,辅导员的影响力实质上是辅导员对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的控制力。通过辅导员师德影响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干预、影响学生的学习,使教育管理活动成为可控的过程。目前,我国大学生管理中存在着某些失控现象,学生的一些学习行为脱离辅导员的管理影响。作为可控制过程,学生管理过程具有明确的预期目标、清晰的范围边界和可操作的调节系统。通过辅导员师德影响力的作用,把握学生管理的主动权,把学生管理过程始终置于辅导员的有效影响之下,使学生管理活动按照辅导员的意愿进行,使学生管理成为信息可掌握、过程可控制、结果可预测的过程。
2.过程性,是辅导员师德影响力有效作用的基础。师德影响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存在于学生管理过程中。实现辅导员师德影响力的有效性,需要在学生管理的各环节和全过程系统化地贯彻辅导员的管理意图。学生管理是一个分时段的连续过程。在学生管理的每一个时段,所面临的任务特征是不同的,管理的阶段性目标也是有差异的。相应地,辅导员需要根据不同时段的具体情景,采取不同的具体策略和具体行为方式。同时,学生管理的各环节又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管理过程。辅导员的师德影响力有效作用的过程,是辅导员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逐次展开过程。这一过程的各环节相互链接,构成高等教育完整的、连续的、动态的、统一的过程集合体。所以,辅导员师德影响力有效性的实现,既需要辅导员在学生管理的各环节上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又需要对管理过程进行整体地把握,保持所有管理执行环节的一致性、连贯性、系统性,最终实现影响学生品德养成的目标。
3.交互性,是学生管理过程的显著特征。由于学生工作的管理对象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管理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具有互动影响。大学辅导员的师德影响力集中体现为与管理对象的互动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辅导员获得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辅导员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持续地主动学习。辅导员对管理执行过程中的随机性偏差的校正行为,只有获得学生的配合响应才能起作用。学生管理过程的互动特征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养成的效果,影响着辅导员的师德影响力的有效性程度。
三、提高辅导员师德影响力的途径
1.充分了解学生,平等互动沟通。了解学生是辅导员师德影响力有效发挥的基础。辅导员师德影响力最终是要落实到管理对象身上,而管理对象是具有能动性的学生。师德影响力的有效发挥,需要辅导员把教育管理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都与学生的要求相互契合。学生管理过程本身也是辅导员与管理对象互动的过程。辅导员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保持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保持师生沟通的顺畅。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和高效率,达到时时沟通、事事沟通。沟通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动向都在辅导员的视线内,以保证通过师德影响力的作用使管理对象处于可控制状态。 2.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师德影响力是基于辅导员主动地、创造性地从事学生管理活动。积极、敬业的心态是师德影响力达成的根本前提。目前,大学辅导员的激励机制更多地是任务型的,是工作纪律的约束。有效达成师德影响力需要多方面的激励:首先可通过学生评教、第三方考核学生品德状况等手段进行考核激励;其次是专业创新激励,鼓励辅导员进行科研和管理创新,特别强调科研为管理服务,强调创造性管理,充分发挥辅导员管理的个人创造性;再次是对辅导员的学生工作进行激励,对辅导员指导学生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并大力鼓励;最后是对辅导员的激励应多元化,分类激励、多层次激励、多角度激励。以经济激励为主,同时尽可能满足各类型辅导员对荣誉、专业兴趣等的不同需要。
3.增进辅导员师德影响能力的有效修炼。根据辅导员影响力的综合性特性,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学生管理工作既是专业技能的发挥,也是师德示范、沟通技巧、亲和力的综合运用。现代学生即要求辅导员具有较高的管理专业水平,也要求具有平和、轻松、有趣的姿态,更注重辅导员老师以身作则,道德垂范的作用。学生把辅导员作为道德楷模和人生范例。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必须有感染力,才能持续地吸引学生;辅导员言行必须有较高的品德修养,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师德影响力的有效达成,要求辅导员至少应具备四方面的素质,即专业素质、沟通素质、品德素质、老师形象素质。教育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为辅导员创造提升素质的条件,辅导员也应提高教育敏感性,增强辅导员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提高师德影响力有效性持续地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朱广兵.师德自我建构的困境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3(4)下半月:16
[2]程德华.高等院校辅导员师德心理结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3):110
[3]唐斌,张淑艳.师德在高校教师工作中的价值与培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1(5):52
[4]杨斐.提高教师师德,保障学生权利[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3):43
[5]和学新.管理策略的涵义、结构及其类型[J].管理与管理,2005(2):5
[6]李枭鹰.复杂性视域中的高等教育研究思维[J].中国高教研究,2010(4):23
[7]梁煜,陈媚林,彭秀珍.高校教师师德与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J].科学教育研究,2007(2):110
[8]林海峰.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J].知识经济,2016(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