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哈萨克族舞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哈萨克族舞蹈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渐成为一门具有独立品格和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当我们对它的内涵与外形,古貌与新颜加以忖度与审视,会自然地涉及到人类活动的诸多方面。此外,哈萨克族舞蹈所具有的直观性、抒情性、形象性、动态性等,决定了人们对于它的感受方式往往从观其形"入门",通过感知、审美过程而得到情绪的感染、情操的陶冶、思想境界的升华,进而引发起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一、哈萨克族舞蹈的特征
哈萨克族的舞蹈艺术生动地反映了哈萨克人民的生活风貌,具有浓厚的牧业生产的各种特点,他们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舒发内心的哀乐。哈萨克族舞蹈轻快有力,刚健苍劲,草原生活气息浓烈,动人的旋律和优美的舞蹈,仿佛使人身临其境。舞蹈多用"动肩"、步法上多用"马步",动律性强,表现风格粗犷G悍。哈萨克族舞蹈词汇非常丰富,富有极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舞姿优美,是中华舞蹈艺术海洋中的一颗明珠,舞蹈具有悠扬的旋律,古老、抒情的冬不拉音乐,优美流畅的声乐,多表现走马优美的姿态,对美好事物的颂咏。
哈萨克族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河和白天鹅图腾,因而形成哈萨克族舞蹈舒展、豪迈、G悍、雄健、泼辣、洒脱的特征。哈萨克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热情欢快的舞步,成为哈萨克舞蹈中独具魅力的特征。
二、试析哈萨克族舞蹈的魅力
哈萨克族人民历来把白天鹅视为公正与圣洁、坚强与美丽、团结与和平的象征。古代哈萨克人把白天鹅作为本民族的图腾,并加以崇拜。过去哈萨克族把白天鹅作为圣鸟,禁捕禁杀。哈萨克族的民间巫婆亦很崇拜白天鹅,常头插白天鹅毛,哈萨克人也把死去的白天鹅挂在毡房圆木栅上,把白天鹅毛插在小孩的胸前。这些都是原始社会时代哈萨克族的祖先崇拜白天鹅的遗痕。关于哈萨克民族起源于白天鹅的民间传说,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汉文史籍中便已出现,说明这一传说在魏晋南北朝时已流传甚广,并为当时的史学家所记述。
长期生活在草原、高山、深林、大漠环境中的哈萨克人以无限丰富的情感、剽悍豁达的气质,融合富饶美丽的大自然的养育,迸发出无穷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草原文化。哈萨克族有着体贴自然、关照自然、保护自然、爱护自然,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谐共处的大自然观。哈萨克族洁白的毡房就像天上的星星,就像洒在地上的珍珠。哈萨克族牧民转场时就像天上的白天鹅一样串串而过,无忧无虑,缓缓走在美好、和平、干净的牧道上。
哈萨克草原上与初雪一样白的炊烟,无法模糊美丽的家园。哈萨克人是纯洁的天使,也是纯洁的化身。哈萨克民族就像白天鹅一样洁白无瑕,从大自然的造化中寻找纯净和洁白。初雪就像一缕烟,它想玉一样润,云一样清洁。它飘飘uu,纷纷扬扬,自天而下。涤荡着黑黝黝的大地,并为他穿上洁白的衣衫。漫天飞舞的雪花像一只只洁白的蝴蝶,累盈地飘荡在人们心灵的花坛上,采集着感情的蜜汁。它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白绒毯,它的洁白令人忆起母亲的乳汁,母亲用乳汁给人们灌输了纯洁和善良。初雪,人们贪婪地望着它,因为它是人类最纯洁的情感的结晶。从它的胸怀到人们幻想的终点,在这条充满憧憬的征途上,正在出现一个纯洁的人类。
(一)舞蹈的动作
哈萨克族舞蹈中运用绕手腕胸腰推腕转,来表现水、月亮、雪花从天空中漂落等等的意境。其中绕手腕推腕等主体动作都是哈萨克民族舞蹈中最古老,一直流传沿用的典型动作。这些动作从中表现出哈萨克民族舞蹈的美柔、灵活和哈萨克族白天鹅似的少女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舞蹈的艺术性。
舞蹈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哈萨克族舞蹈多见形象鲜明、动作流畅、结构凝练的作品。舞姿灵活、流畅,技艺精湛、多富有感人的情节,如白天鹅般的哈萨克族少女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等等。其次在传统哈萨克乐曲伴奏吟唱下,舞蹈多以强烈多变的人体律动,慨叹未来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舞姿有人体大幅度扑伏、扭曲、旋转,容易结合现代舞的技法。
三、哈萨克族舞蹈的艺术价值
时代在前进,人的创造力也在发展,舞蹈的体裁、题材也必然在拓宽、发展。哈萨克族舞蹈已经实现了舞台化、戏剧化、现代化、商品化、国际化的目标。
第一是舞台化。把原本民间的舞蹈搬上舞台,使原生态的舞蹈发生质的变化。它从自娱自乐的参与变成取悦于人的表演,为创造舞蹈商业价值。它的文化内涵也从民族风情的自然流露变成民族主义的刻意炫耀。对舞蹈原有的动作力度、幅度、速度、调度、关系、对比、流畅度等各个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强化与提高,并使原有的舞蹈韵律、特征、风格、属性得到大面积的丰富和发展,例如《阿噶加依》它的社会效应是有目共睹的。
第二是现代化。哈萨克族舞蹈大量的运用"短、频、快"的心理节奏,以及"新、奇、美、"的审美取向,借用多种现代舞蹈的观念、方法和技术,现代舞台的声、光、电技术,把流传于民间动作节奏相对缓慢、审美趣味大相径庭的民间舞蹈,改造成富于现代色彩,与时俱进的现代哈萨克族舞蹈。
第三是国际化。现代哈萨克族舞蹈有铿锵的节奏,能与世界各国观众的心产生共鸣。创意、包装、制作、推广都将哈萨克族舞蹈推向了世界,推向了国际。
哈萨克族舞蹈已经成为哈萨克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可称为哈萨克民族古老的文化艺术瑰宝和艺术精髓。随着社会的发展,哈萨克族舞蹈在不断演进,不断赋予新的表演形式的内容,成为古老的民族艺术,哈萨克族舞蹈以她不断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将继续蔓延在哈萨克民族文化的艺术舞台。
参考文献:
[1]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文化大观[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2]姜崇仑.哈萨克族历史与文化[M].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
[3]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M].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4]宋博年 李强.西域音乐史[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5]胡小杰.中外舞蹈概览[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
[6]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7]哈萨克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哈萨克族简史》编写组《哈萨克族简史》
摘 要:民间舞蹈中的元素教学法,是传统剧目传承创新的辩证体现,因时就需、审时度势地把元素方法运用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传统组合的学习是对元素教学法很好的补充,整体论的方法应得到原有的重视。
关键词:元素教学法;哈萨克族民间舞;黑走马
一、“元素教学法”
“课堂元素教学”学说的出现,使诸多民间舞素材在同一“孵化器”内进行转换、对应、补遗,它既填充了动作层面的风格韵律语言,也为该舞种找到了不断发生与延展的审美支点,使之原有舞汇更加丰富。民间舞蹈中的元素教学法,辩证地体现着科学性与局限性的矛盾。世间万物无不存在矛盾,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人”在文化塑造中的核心地位,因时就需、审时度势地把元素方法运用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才可能尽量避免它的局限性。费鹤立在《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采集、保护与传播》中说到“加工者首要关注的,是把各民族的民间舞塑造成适合于广大群众享受的精神产品,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去分析舞蹈的内容与文化背景。加工者的使命是整理、编辑来自乡野草莽中的舞蹈原型,然后传播这些经过加工的舞蹈素材,满足文化交流的利益”。这就说明在民间舞蹈课堂中,传统组合的学习是对元素教学法很好的补充,学院派的民间舞蹈只有不是不断地从乡野中来到乡野中去来避免“民族肢体语言”被冲散。在哈萨克舞蹈传统剧目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到民族地域中去了解,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2、要真正了解并懂得尊重民族地域的价值取向及宗教(禁忌)习俗。3、要了解熟知某个民族的心态及追求,要寻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情感、思想及传达方式。4、要掌握(也包括准确的判断)某个民族地域的风格化的舞蹈动态,要研究它的舞蹈风格、动律特点等。
二、以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为例
哈萨克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出生在马背上,成长在马背上,驰骋在马背上,战死在马背上。每一部史诗的主人公都拥有一匹非同寻常的神驹,它是英雄的得力助手,是英雄的忠诚伙伴,是英雄的精神支柱。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也叫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族有一句话说“歌与马是这个民族的两只翅膀”。而在哈萨克族中有一种古老的舞蹈叫“卡拉卓尔嘎”,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黑走马”,黑走马是来源于哈萨克族古老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从5岁的小孩到80岁的老人都会跳这种舞蹈,黑走马可以代表哈萨克民族的远古文化艺术。这里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和喜庆活动,比如那吾肉孜节、婚礼、割礼等,在这样喜庆的聚会中男女老少都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共跳黑走马。黑走马是哈萨克族较为传统的表演剧目,在民间有其固定的伴奏音乐,乐器的形制简单,是方便游牧携带的弹拨乐器。流传于新疆地区的蒙古族乐器托布秀尔和锡伯族的东布尔、哈萨克族的冬不拉等民间乐器是“我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中所流传的木质短颈拨弦乐器的后裔。”从乐器源流上可以看出,锡伯族的东布尔、哈萨克族的冬不拉、蒙古族的托布秀尔都是北方古代游牧民族乐器的遗存,而与这些乐器紧密结合的舞蹈形式贝伦舞、卡拉卓尔嘎、萨吾尔登同样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古代舞蹈的遗存。虽然这些民族历经几千年的融合流变,但是在后裔的音乐舞蹈中仍然保留了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遗风,在伴奏舞曲的音乐风格、旋律特点以及舞蹈动作、表演形式等方面有很大的相同之处,我们从中也可以发现新疆游牧民族草原文化舞蹈中表现出对马的喜爱以及自娱自乐的表演方式等共同特点。它作为哈萨克族的经典剧目经常以表演性的舞蹈节目出现在舞台上。而在民间哈萨克族人民称黑走马为卡拉卓尔嘎,是家喻户晓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在传统的《黑走马》剧目中整个舞蹈片段无涉及过多内容,主要偏重于自娱性的表演,这种剧目更适合于我们运用“元素教学法”在舞蹈教学中进行元素提纯、典型语汇的组合训练。舞蹈教学中运用“元素教学法”从纯民间的风格、动态中提取了大量可以单独使用的动作素材,使其“元素化”,成为能够遣词、造句的语素。这样,学院派就可以将这些元素就作为他们文化理想与文化诉求的载体。
《黑走马》相较于锡伯贝伦在动律上稍显硬朗,草原游牧民族的特征更为明显,表演性稍强。它不像锡伯贝伦这样随意性大,动作节奏欢快,更不像萨吾尔登那样端庄、凝重。它有自己的风格特点,随意中又好像带着由内而外的一种力量牵引着,欢快的旋律中又渗透出威武雄厚的霸气感。男性动作具有千匹骏马的野性、绅士的温度以及民族的韵涵,女性动作柔美中不乏冷艳,冷艳中又带有一丝草原的豪气。上身主要动作体现在肩部、手腕、肘部运动。其特点是:手腕动作提压碗动律和蒙古族的提压碗略有不同其方向也不同,蒙古族舞蹈的提压碗重拍在上,因此出力点在提碗,压碗就好像音乐节奏里的附点音符。而黑走马的提压碗重拍在下,手背基本朝向自己,出力点在外,因而如果动作放大做就必须带动肘部的运动向里弯曲提碗,这样压碗的动作才会显的更大气。肩部的动律其重拍在右肩,黑走马和锡伯贝伦与蒙古族舞蹈的还一区别是,蒙古族舞蹈的重心多靠后,是仰面向后倾,而黑走马和锡伯贝伦对这点没有很刻意,对草原游牧民族的这种开阔大气并没有通过重心的后倾来表现。下肢的动律基本上是模仿骑马、套马及经典的走马步。在这里运用对比教学法可以使学员在领悟的过程中掌握不同民族之间细微的差别。在“黑走马”中基本动律与特点的元素运用,可以使动作被极大丰富和复杂化,比如苏联导演普多夫金曾经用三个镜头的不同组接方式来说明一个问题,这三个镜头是:镇静的脸、直指的枪口、惊慌的脸。由于不同的排列组合,语言和意义都被极大地丰富起来。数学的排列组合公式告诉我们,排列的元素越多,排列组合的总数就按乘积增长,反之亦然。对于民间舞蹈创作而言,正是因为基本元素的重新排列组合,极大地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对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亦是如此。
每一个时期的民间舞都具有“现代”意义的时代个性,当民间舞从自娱走向剧场时无论是编导还是舞者,都体现出了创作体征的兼收并蓄,使感性在理性中升华,理性在感性中凝聚,亦使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形象塑造得以放大。哈萨克族作为新疆十三个少数民族的其中,其舞蹈文化是非常丰富的,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去保护,更应该传承与创新避免“拿来主义”。(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古丽娜·阿扎提;《简述锡伯族西迁文化与哈萨克族草原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关键词:哈萨克族;家庭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一、引言
哈萨克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之一,现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地。哈萨克族是新疆游牧民族的主体,由于牧业生产的常年流动,牧民随着季节牧业点的变更而举家迁移,采用流动转场或游牧方式进行生产,这种传统的民族文化和迁移的生产方式,对新疆农牧区牧民流动子女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哈萨克族家庭教育呈现出了哪些独有的特点,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如何应对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冲击的,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居民家庭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查。新疆阿勒泰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共有25个民族居住在这里,总人口19万人,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38.68%。通过调查发现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家庭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大致上可以分居点,但仍乐于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开春后赶着牲畜上阿勒泰山放牧,秋末才返回到定居点过冬。牧民的孩子五岁之前都跟随着父母、祖父母过着传统的、悠然自得的慢节奏的生活。二是农业区哈萨克族家庭。他们有土地、有小型农机具、摩托车、有住房、电灯、手机、收音机、电视机等,与城镇居民生活相似。他们与牧民一样不舍得把幼儿送到幼儿园,基本都是在家庭中接受学前教育。孩子够入学年龄,他们才把孩子送去求学。三是居住在县级、县级以上城镇的哈萨克族家庭。他们从事教师、公务员、公司职员等职业,都会汉语、哈萨克语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化水平相对高于农牧区哈萨克族人,他们主动把孩子送往幼儿园接受机构化教育,孩子进入小学后,支持孩子学习外语、音乐、舞蹈等。但不论居住地在牧区还是城镇,哈萨克族都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并且呈现出了注重家庭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和道德教育等一些共同的特点。
二、哈萨克族儿童家庭教育的特征
(一)注重和谐融洽的家庭教养氛围,重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在家庭结构上,哈萨克族以多子女家庭为主,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少,并且哈萨克族家庭多是祖孙三辈同住在一起,在生活中也十分尊重老人,讲究晚辈要无条件地尊重长辈,照顾老人。历史上,哈萨克族人民大多是游牧民族,所以大多数哈萨克族牧民都有以氏族部落一同迁徙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氏族、部落在哈萨克族家庭中慢慢淡化,但是“一同居住”的哈萨克族特有习俗被很好地延续了下来。哈萨克族家庭成员之间气氛和谐融洽,注重成员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哈萨克族讲求尊老爱幼,长辈爱护小辈,小辈尊重长辈。老人慈祥温和,对很久不见的孙儿会拥抱、亲吻,以此来表示对他们的疼爱。在寒冷的冬天,老人会解开自己的衣服,给孙儿暖手。哈萨克族爱护儿童,从不轻易打骂儿童,更多的是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道德规训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哈萨克族家庭中十分注重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在哈萨克族有着“母亲能一只手摇得动摇篮,另一只手摇得动世界”的谚语,由于母子纽带的生物因素以及哈萨克族的社会结构、家庭关系等原因,因此家庭教育的责任主要由妇女承担。母亲是儿童道德教育和生活习俗教育的主要承担着,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母亲还会以儿歌、故事、民间谚语、寓言诗等形式教导孩子要勤奋、尊敬客人、热爱生活、勇敢诚实等。母亲在家庭中也享有重要的地位和孩子们的尊敬,如哈萨克族人在做“乃玛孜”(重要的礼拜)时,如果父亲叫你,你可以不理,继续专心做仪式,但如果母亲叫你,你必须应答。[1]可见母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许正是这种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母亲辛勤付出的教导,造就了哈萨克族人民团结、友善的良好民风,热情、友善的民族性格。
(二)注重家庭教育中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家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延续和发展人类文明的一种传统手段。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少数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得以保存并延续,家庭教育功不可没。[2]在哈萨克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家庭是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家庭教育是哈萨克族孩子习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途径。家庭通过对后代进行有关本民族历史族源、生活方式、价值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使后代获得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整合,传承民族文化。[3]1.哈萨克族语言和文字的传承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家庭是哈萨克族习得母语的主要环境。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人民有着很强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家长普遍认为作为本民族母语的哈萨克语孩子必须要学会。同时,家长也肯定和支持孩子学习汉语,所以大多数哈萨克族儿童掌握哈萨克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只是在熟练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这与家庭的居住区域和环境以及家长对待儿童学习语言的教育观念有直接的关系。在实地走访中笔者发现尽管大部分哈萨克族家庭都支持哈萨克语和汉语的共同学习,但由于家长教育观念的不同在对待儿童学习哈萨克语和汉语的态度上依然有一定差别。(1)注重汉语学习的家庭。这种家庭一般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去汉语学校上学,他们认为学习汉语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大趋势,因而在孩子教育方面则会更多地教孩子学习汉语及汉字,在家里也尽量会与孩子用汉语进行交流。(2)注重哈萨克族语学习的家庭。这种家庭则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去民族学校或是汉族学校的民族班学习(由于阿勒泰地区大部分学校都已是“民汉合校”),在家庭中与孩子多用哈萨克语进行交流。他们认为哈萨克族不会哈萨克族语言就不能够在哈萨克民族中很好地生存。(3)注重双语学习的家庭。家长一般会将自己的子女分别送入不同语言的学校或班级,以便子女之间能够更好地帮助对方学习语言,从而能够同多民族进行更好地交流。与语言的学习相比,哈萨克族文字的学习就不那么乐观了。在访谈中很多哈萨克族家长坦言,在汉语学校上学孩子虽然会说哈萨克语,但是很多不会认也不会写哈萨克族文字。2.哈萨克族习俗的传承习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有和传承的生活文化。[4]凡是人类社会中从生产到生活、从物质到精神、从心理到口头再到行为,所有形成习惯制世代传承的现象,都属于民俗。[5]哈萨克人常说“我们的礼性很多”,这些“礼性”既包括了哈萨克族人一生要经过若干人生礼仪以及本民族的婚礼、节庆等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包括了待人接物的相关习俗以及对待自然的习俗。这些习俗是融合于家庭生活的,是每一个哈萨克族人成长过程和日常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在待人接物的习俗中,哈萨克族注重尊重老人、热情待客。如家长会教导孩子吃饭时让老人坐在中间显要的位置,饭前由家中老人来进行“巴笪”,老人开始吃饭了,其他人才可以开始吃饭。同时家长会用谚语“祖先留下的遗产中一半是客人的”“如果太阳落山时放走客人,就是跳进河里也洗不清这耻辱”等谚语来教导孩子要热情好客,凡是前来访问和投宿的客人,都竭诚接待,招待客人后,如果已是黄昏时分,一定要留客人住宿。哈萨克族酷爱大自然、爱护动物,有着强烈的环保意识。作为游牧民族,他们对草原、动物、河流有着深刻的生存体验。他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大自然比喻为母亲,认为糟蹋大自然就是糟蹋母亲。[6]因而哈萨克人居住的地方历经百年甚至千年仍然保持着优美的景色。他们崇拜草与火,忌讳拔春天的青草,认为青草是有生命的。禁止打坏鸟蛋和捣毁鸟窝。笔者在实地走访中看到哈萨克族牧民家庭中将老死马匹的头高高的挂在树枝上,以此来感谢马匹对家中所做过的贡献,表示尊敬。3.哈萨克族家庭祖辈事迹的传承哈萨克族有句谚语说:“不知道七代祖先名字的人是孤儿。”哈萨克族家长都会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述家族祖辈的事迹,让儿童记住自己的祖先,热爱自己的家族并为之感到自豪。而笔者在访谈中发现相对于对家族史的传承,大部分的哈萨克族家长并不会给子女讲述哈萨克族起源、迁徙、统一、发展等历史性的知识,除去孩子在学校里所学的历史,孩子对于本民族的民族历史知道的并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哈萨克族一向注重家族的延续,而且家族史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容易以口头相传的形式传承下来,另一方面与哈萨克族家长本身对民族历史知识的掌握水平有关。
(三)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子女精神愉悦
哈萨克族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的民族,有着本民族的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审美标准,以诚实、勤劳、勇敢、宽厚待人、团结互助展现着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情感和性格。其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热爱祖国、尊敬长辈、互济互助、勤劳正直、崇敬自然、节约粮食等内容。哈萨克族家长非常注重对孩子的爱国教育,长辈用“宁为本国的庶民,不为他国的君主”“忘记祖国的人像失去森林的鸟”“祖国是金子般的摇篮”等谚语教导孩子要热爱祖国、家乡和民族。哈萨克族还是一个非常注重勤劳教育的民族,有着“不劳而获的珍宝,不如劳动得来的羊羔”“辛勤劳动的人,双手是万物的父亲”等广为流传的谚语,以教导孩子要辛勤劳动,不能不劳而获,因此哈萨克族才能以“一个没有乞丐的民族”而著称于世。哈萨克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的民族,在他们的谚语中就有“教子一次,胜过施粮一升”这样的古训,但相对于汉族等其他民族,哈萨克族孩子来自家庭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因为父母对他们的要求更多的是勤劳、诚实、正直等品德方面教育,而不是学业成绩的追求。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哈萨克族家长对于学校教育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不论是农牧区家庭还是城镇家庭都会将子女送去学校读书,在哈萨克族家庭里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只要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家长都表示支持。但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大部分哈萨克族家长并不期望自己的子女一定要上大学或是找到一份工资很高的工作。反而,他们更为注重子女道德品行正直、精神自由快乐。这与哈萨克族崇尚自由、热情豪放的性格是分不开的。素有“马背上骑手”的哈萨克民族,对于赛马的热爱,让他们可以一整天甚至花上一周的时间去为赛马做准备。哈萨克族家长对于子女的未来并不焦虑,因为他们对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已远远超过了对于生存的需要。
三、哈萨克族儿童家庭教育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家庭和谐氛围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起始点,是作为人类的每一个个体成员从自然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的基点,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哈萨克族正是一个家庭至上的民族,对于他们来说家庭便是一切,往往进入到哈萨克族家庭中都能够感受到那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他们热爱家庭,敬爱老人、喜爱孩子、爱护动物,这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下一代。正是由于对老人的敬重让他们能够以和谐融洽的气氛世世代代的居住在一起;也正是由于对婚姻的信仰让他们能够以互相包容、理解的态度携手走过一辈子。这样和谐的家庭氛围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的子女,使得哈萨克族人的质朴、善良、热情延传至今。
(二)凸显家庭教育中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性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过:“家,特别是在保存家庭宗教意义方面,是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最为强有力的源泉”。家庭教育有两个特征:“一是具有强制性,即在新生一代家庭成员尚未形成独立思维时期,某些必须进行的教育内容(如语言、规范和生活基本技能等),依靠已经社会化或先期部分社会化的家庭成员强制的灌输。二是潜移互动性,通过已经社会化的家庭成员的情感、情绪和行为去影响未社会化的成员,以实现教育内容的预期目标”。[7]鉴于家庭教育的强制性和潜移互动性的优势特点,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无可替代。在本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哈萨克族家长表现出了很强的教育自觉性,家庭是哈萨克族儿童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哈萨克族儿童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哈萨克族子女获得了有关本民族历史来源、生活方式、价值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教育,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教和学习有利于哈萨克族子女产生民族共同意识,实现民族整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仅各少数民族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更是有着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家庭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组织和渠道,家庭教育中应凸显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父母应加强在教育中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性。
(三)注重子女精神愉悦,肯定学校教育但不过度焦虑
哈萨克族家长对其子女精神上的教育是令人折服的。他们同其他民族一样爱护孩子,期待孩子可以茁壮成长;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又好似与这个事事都要求“第一”的世界“格格不入”。相比较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念,哈萨克族家长更期待的是孩子精神上的愉悦。他们达观豪放、乐天安命。相较于生存,他们对于自由则有着更多的渴望。他们肯定学校教育的作用,也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但他们对于学校教育并不过度焦虑和盲目追求,更关注子女的精神愉悦,而不是被学业压的喘不过气;他们期盼子女自由,而不是被社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他们懂得知足,知足的快乐让他们活得更幸福。
(四)注重对子女进行民族美德的教育和传承
这个素有“没有乞丐”之称的哈萨克族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道德”二字。从古至今,哈萨克族人民总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他们勤劳勇敢,自食其力。与其说害怕,他们更多的是不愿成为上街乞讨之人。在阿勒泰地区,至今也看不到有哈萨克族人在街上乞讨。因为哈萨克族家长在其子女很小的时候便会教导子女要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也正因此造就了哈萨克族儿童不怕脏、不怕累的良好品质,这与家庭对其良好的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另外,哈萨克族人在教育子女时总会提到品德、老人与动植物这三个方面。他们总会将品德排在第一,在哈萨克族看来一个人若是没有一个好的品德,那么一切都没有了意义。相较于子女是否有所作为,他们则更在意于教会子女如何“做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观念能为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做出更大的贡献,这种贡献看似无形却比有形更有力量。
作者:窦全能 单位:石河子大学
参考文献
[1][6]孙其华.浅谈我国哈萨克族道德教育的主要特征[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73-76.
[2]王坤.教育系统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动力因子[J].贵州民族研究,2012,(1):84-87.
[3]范婷婷.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6):169-172.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
[关键词]阿依特斯;阿肯;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2-0050-02
任何一个民族在寻找自己的根时,不外乎口传心授和文献。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各自的特点。草原民族自古以来在草原的世界驰骋游牧,逐水草而居,那里的空间始终在游弋运动,每一顶帐篷下的世界在草原和山里随季节变换而确定生活,由此产生的精神世界单纯热烈。所谓诗歌和骏马是哈萨克人的两个翅膀,生动说明了这个草原民族的文化属性。相比之下,农耕民族更趋向于述而不作,注重文献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汉族以二十四史为代表,向全人类展示了这种人类记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则清晰地用自己的文化把口传心授的草原游牧文化向历史做了另一种表达,这就是活性的原生态记忆。
一、阿依特斯应起源于古老的民歌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历史悠久的一种对唱艺术形式,它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地说,作为古老的哈萨克族民歌,阿依特斯的历史源远流长。不能否认,草原丝绸之路在中亚地域的交流也拉近了哈萨克先民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原文献记载了哈萨克族主要族源之一的乌孙人和西汉的交流。 “乌孙……使使献马,愿得尚汉公主为昆弟。天子问群臣,议许,曰:‘必先内聘,然后遣女。’乌孙以马千匹聘。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此后又在与龟兹的联姻中和龟兹乐进行了对话,不能不说三者之间有着一定的互动。
作为民间的阿依特斯有文字的描述虽然较晚,但是出现的时间应该是民歌开始出现的时候。哈萨克人历来有着把本民族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人物、生活习俗、宗教哲理、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和男女之间的情感等编成诗词填入某种特定的歌调演唱相互交流、交谈的风习,它有可能与古代先民们日常生活中的这种以歌代言谈话、对唱及原始宗教有关的各种习俗和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给我们一种暗示:有关游牧民族的历史和民歌其实密不可分。民歌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简单明了,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由奔放,这和哈萨克人的游牧方式息息相关,也造就出了他们天性乐观、自在、通达的性格。18世纪俄国著名学者毕秋林曾记述:“公元6世纪的突厥人将民歌相互对立、轮流歌唱。”9~10世纪的爱情类长诗(叙事诗)《阔孜情郎与巴艳美人》、《吉别克姑娘》中都有阿依特斯的描述,可见迟至公元9~10世纪已有了阿依特斯这种对唱形式。
阿依特斯的来源和古老的哈萨克民歌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种意义可以说是拓展了民歌的道路。阿依特斯和民歌所选用的曲调在音乐结构、调式、旋律、节拍、内容等方面都没有严格的限制与约定,也没有固定的曲牌或相应的唱腔流传,演唱者一般多弹奏冬布拉为自己伴奏,或不用冬布拉伴奏清唱。每年夏天,哈萨克族牧民转场到水草丰美的夏牧场,相邻的牧民都要聚集在一起举办阿肯弹唱会。阿依特斯艺术源远流长,背景深远,植根于哈萨克民间,充满浓郁的哈萨克口头文学和音乐文化特点。它具有突出历史、世代传奇的特点,在哈萨克民间有着较大的影响。根据内容的不同分为阿肯对唱、传统对唱等。阿依特斯歌词均为即兴创作,没有固定的唱词。因而阿依特斯阿肯必须有敏捷的才思和渊博的知识、出口成章的才华、对事理透彻的了解和较高的艺术修养,要在瞬间对答如流,以理以才服人。
阿依特斯的产生和其生活环境、游牧传统、民族心理是分不开的。地域、气候、传统、生活方式的持久如一也使阿依特斯在草原上历经千年没有消失,牢牢继承在族群里,成为哈萨克族的集体财富。
二、阿肯是阿依特斯的传承者、播种者,同时也是历史载体,记载了民族记忆
阿肯是哈萨克族活着的历史字典。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各种信息在阿肯身上得到了复制,阿肯作为载体几乎发挥了等同于历史文本的作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阿肯的记忆中,把过去的历史、传说以及其他民间文学都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使其得以流传,记忆和记录着自身的历史传承。
阿肯是我国哈萨克族人民对来自他们中间的游唱诗人的一种尊称。阿肯是诗歌的创作者、演唱者、传播者。草原上,阿肯的歌声是哈萨克族人的口头长诗;蓝天下,阿肯的歌声,传达着哈萨克族人最真挚的情感。阿依特斯在阿肯这里,得到了生命的张扬和入世,也成为了哈萨克族精神世界的依靠。
事实上阿肯已成为游牧在天山南北大草原上哈萨克族的灵魂吟唱者,而阿依特斯就是灵魂吟唱者的思想和创作记录,用无字文本把哈萨克族的生活和历史用悠扬的歌声镌刻起来,代代相传,记忆着每一代人的历程。正如哈萨克族的一句俗语:“阿肯活不到千岁,他的歌声却能流传千年。”“草原文化的载体是人,他们走到哪里就把这种文化带到哪里。因为人是载体,单个的人身上就不容易表现得那么完整、那么鲜明,只有群体才会把牧民的心理禀赋清晰地表现出来,也因为牧民的文化不是靠文字记录诉诸于人的理性,而是靠直观直觉激励人的感情,群体形成的文化氛围更显得至为重要。在一个群体中,人们靠着感觉器官可以从别人身上译读这种文化,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观摩、互相监督。在这个群体汇中,还有饮酒、唱歌、舞蹈、英雄史诗、说唱在不断呼唤人的活性精神元素。”??
阿依特斯内容广泛,有神话、故事、诗歌、民歌、谚语、格言等,这些作品经过一代代阿肯们的口头吟唱传承积累下来,并形成了哈萨克族丰富的口头文学。阿肯们则是诗歌的创作者、演唱者和传播者,无论是婚丧嫁娶、宗教典礼、生活习俗等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传统演唱。“这些诗歌对民族发展史、民族关系史和宗教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它又是研究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的重要资料。”??
三、阿依特斯所蕴藏的文化意义
毫无疑问,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的民族瑰宝,也是全面反映哈萨克人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因此,阿依特斯也毫无疑问地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被列入中国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传统艺术的阿依特斯,保持了其“源”的来历,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无数代哈萨克人的心血,始达成今天的成就。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向的迅速转轨,使阿依特斯等在内的文化遗产面临的文化生态危机却是无法掩饰之痛。基层“根”部欣赏群体由于老龄化面临的几乎集体消失,让阿依特斯等千百年来建立的优势几乎丧失殆尽、失语。
现代文明在后工业化时期,各类流行文化形成新的权利话语,掌握和左右着话语权,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趋向,这些对于古典传统的解体是致命打击。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日益凸显出和传统的矛盾与不兼容。传统艺术包括阿依特斯等在内,生存状态形势极为严峻。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生存空间狭小,生存和发展成为悖论,究竟如何生存,找到一席之地,在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框架中,是面临的最大问题。从宏观上看,这也是所有传统文化共同面临的共同命题。
从目前看,现代文明的气息动摇了几千年形成的传承机制。民间聚会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小,都使阿依特斯在内的许许多多的原生态艺术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同时还面临发生着变异的危险。
关键词:哈萨克民歌;音乐教育;课程开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Kazakstan Ballad in Yili Musical School
WU Ji-qiao
为了让广大中小学生熟悉和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部从80年代以来就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文件,规定了音乐课教学内容中民族音乐所占的比例。这为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为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体现各地区音乐教学的特色,各地各学校可自选乡土教材,其比例可以占到教学内容总量的20%。”①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四部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除国家课程以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占有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②然而笔者发现,哈萨克民歌在哈萨克聚居的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令人堪忧!
笔者于2008年9月上旬和2009年3月上旬先后两次,对哈萨克民歌在伊犁州部分中小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先将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希望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来关注哈萨克民歌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伊犁州的20所中、小学(中学7所,小学13所)的30名教师和8所中、小学的52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中学生的调查范围为初二年级、小学生的调查范围为小学五年级,调查主要以小学为主。它们分别是尼勒克乌拉斯台中心校、霍城县清水镇中心小学、特克斯县良繁场学校、伊宁市十五小,伊宁市24小、伊宁市23小、伊宁县敦麻扎镇中心小学、伊宁市一中、霍城县清水镇二中、伊宁市八中、伊宁县敦麻扎镇中学、巩留县四乡中学等。调查学校分别为以上20所学校教师和其中8所学校的部分学生,所选学校和授试对象均具有代表性。
(二)调查方法。1.抽样法、问卷调查法。对上述学校的音乐教师、学生进行随即抽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回收率为93.3%,学生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491份,回收率为94.4%。问卷的内容涉及:音乐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对哈萨克民歌的掌握程度、音乐教师喜欢什么类型的歌曲、学生参加哈萨克民俗活动情况、学生对哈萨克民歌是否感兴趣等等。2.访谈法。对所调查学校的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对访谈结果作定性的分析。3.统计法、分析法。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定量的材料进行统计,用分析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二、研究结果
通过对所发放的问卷进行统计,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哈萨克民歌在伊犁地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师方面:教师素质整体偏低,教育思想观念陈旧
首先,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同时受伊犁州各方面条件和经济、文化的影响,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视野狭窄,音乐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在调查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标》了解程度这一问题上,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熟悉的占所调查人数的25%,听说过但不熟悉和没听说过的占所调查人数的75%;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只占50%,50%的教师学历在本科以下。64.3%教师喜欢流行歌曲,7.1%的教师喜欢哈萨克族歌曲。其次,调查中的75%的音乐教师没有参加过哈萨克族的民俗活动,参加过的教师只占所调查人数的25%,其中,会唱哈萨克民歌5首以下的音乐教师占所调查教师的71.4%;对音乐教材中哈萨克族民歌风格的教学内容熟悉的教师占46.4%,在针对教材中具有哈萨克族民歌风格的作品结合当地本土资源进行教学的仅占32.1%。说明音乐教师主体将哈萨克民间音乐资源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意识缺乏,依赖心理严重。新课程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这种政策上的变革赋予教师课程管理者和课程研制者的角色。但是有很多教师教学思想并没有转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课程的管理者和课程研制者,在课程管理和研制中,还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再次,音乐教师师资水平与音乐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有很大差距。对教材中哈萨克民歌内容掌握的熟悉的教师有46.4%,对教材中哈萨克民歌掌握一般化的教师有53.6%。在教学中,对哈萨克民歌内容的教学,结合当地民歌资源上课的教师有32.1%,而77.9%的教师对教材中哈萨克民歌风格作品无特别关注或没有考虑。从掌握1-5首哈萨克民歌的教师数量占所调查教师的71.4%的数据说明音乐教师对哈萨克民歌的掌握量太少。这说明伊犁州音乐教师职后培训力度应加大。同时也反映出哈萨克民歌在新疆高师声乐教学中还是薄弱环节。
(二)学生方面:学生喜欢唱歌,但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关于伊犁州中小学学生是否喜欢唱歌的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唱歌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93.7%,不喜欢唱歌占所调查人数的6.3%;在学生喜欢歌曲类型的调查中显示,喜欢流行歌曲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75.6%,喜欢哈萨克民歌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6.7%。在调查哈萨克民歌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28.3%,认为不重要或可有可无的占71.7%。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哈萨克民歌的人数只占所调查人数的30.5%,而不接触的占所调查人数的69.5%。在调查中,哈萨克民歌一首都不会唱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48.5%,会一首哈萨克民歌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36.5%。对哈萨克阿肯弹唱感兴趣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24.6%,不知道和不感兴趣的占75.6%。在学校参加哈萨克族特色文化的学生只占到所调查人数的10%。学生一年内没有学过哈萨克民歌的有47.6%,学过一首的占26.9%。而25.5%则是受到家庭影响学习了2-3首哈萨克民歌。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哈萨克民歌已被流行歌曲推挤到边缘,学生们对流行歌曲的喜爱还需要老师来引导。同时也再次警示,在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哈萨克民歌已势在必行。通过以上数据反应哈萨克民歌在学生中并没有引起相当的重视,同时,学生对哈萨克文化并没有形成一种长远而客观的认识,参与本土音乐文化的意识相当薄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③因此,学校相关领导需要重视哈萨克民俗活动。学校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最直接感受哈萨克民歌。才能让学生更爱自己的家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教材方面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教与学的主要载体。教材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训练技能的重要工具;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研究的成果,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就伊犁州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的教材进行分析。伊犁州义务教育所使用的音乐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次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1-16册),其中小学有12册,中学有4册。小学课本每册都有固定的内容44首作品。共11课,每课有4首作品。其中包括聆听、表演和创编与活动三大块内容。按照声乐与器乐来划分(也涵盖欣赏的内容),对义务教育的教材进行分析统计如下表1-4所示:
依据表1-2显示,在小学教材中,共有471首作品。其中声乐作品347首,器乐作品124首。新疆作品有42首,哈萨克族作品4首,且都是哈萨克民歌。占整体教学内容的0.8%。依据表3-4显示,在中学教材中,共98首作品。其中声乐作品有55首,器乐作品43首,新疆作品6首,哈萨克族作品1首,且为哈萨克族民歌。哈萨克民歌占教材内容的1%。由此,哈萨克民歌在教材中所占数量太少,为体现本土音乐特点,则必须对哈萨克民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二)问题分析
1.哈萨克音乐文化生态发生变化
“不可否认,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不同文化的人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流与互动机会。同时人们也优虑地注意到, 对于那些在文化发言权上处于明显弱势的族群来说, 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文化全球化和丧失民族文化认同的威胁。信息技术、全球经济缩短了自然地域所形成的族群之间的距离, 并引发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环境(如:人口密度、医疗卫生、与外界的沟通、教育状况)和人为自然环境(如交通状况、居住状况等的)极大改变。这一改变的结果是少数民族原有的文化体系面临着必然的变迁。”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影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手段以始料不及的速度发展,逐渐成为人们接受和获得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价值取向对广大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形成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伴随全球化经济浪潮而来的西方(主要是美国)文化产品通过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向世界各个角落的扫荡(谢嘉幸,2006)。”如2006年4月17日,中国品牌研究院《2006中国个人品牌价值百强榜》。通俗歌手李宇春则以9620万元的个人品牌价值排在总榜第3位(中国品牌研究院,2006)……。这使得大众传媒商业化操作,流行文化泛滥。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哈萨克族民歌, 其固有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也随之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如目前哈萨克族孩子不会写哈语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会唱哈萨克民歌的哈萨克族也在不断减少等等,这一系列的改变都无疑会对哈萨克民歌在民间的自然生存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从调查中,音乐教师喜欢流行歌曲的18人,占所调查人数的64.3%,喜欢哈萨克民歌占所调查人数的7.1%;学生喜爱流行歌曲占所调查人数的75.6%,学生中喜欢哈萨克民歌占所调查人数的6.7%。这已充分说明流行音乐对哈萨克民歌已有很大的冲击,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民族音乐传承主阵地” ⑤的学校加强哈萨克民歌的传承力度。
2.民族音乐教育亟待有关部门的重视
伊犁州很多学校对音乐教育缺乏重视,这对哈萨克民歌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又进一步加大阻力。周荫昌先生在全国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的总结报告中说过,普通学校里强调“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在本质上它决不是要带着青少年走向过去,而是理解过去,继承和发展传统,更好的走向未来。……横向上,在切实重视和搞好本土、本民族文化的保存、开发工作的同时,自觉地推进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及本国各民族文化的结合;纵向上,进一步搞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是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势。”⑥这段话强调学校音乐教育除了要保存本土传统音乐文化,同时还要推进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据调查中发现,在学校,音乐教育不被重视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位小学教师告诉我,每年期末考试时,相关领导就会让音乐教师停课配合其它学科教师期末考试辅导工作。这足以说明音乐课在学校不被重视到何种程度。究其原因是教育主管领导缺乏对音乐教育客观的认识。音乐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与其它科目的教师相比总是矮半截,音乐课仍然无法摆脱“小三门”的代称。学校只有在组织文艺活动的时候才对音乐教师有所关注。而这些现实严重的挫伤了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音乐教师工作的稳定性存有诸多隐患。另外,大部分学校音乐教师除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忙于兼任其他繁重的工作,如大队辅导员等工作等。这些使音乐教师对哈萨克民歌没有考虑或考虑甚少……。郭声健先生在《音乐教育论》中所论述:儿童的发展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理智成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方面,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成长也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这方面的发展,就难有人的全面的发展。并且将之形象的比喻为:“片面的开发、耕作会使自然界丧失原始的平衡,自然界就会出现荒芜;同样,片面的开发、培养也会使人的心灵丧失原始的平衡,心灵就会走向荒芜。因此,只重理性发展而不重感性发展的教育不能算是全人的教育。”⑦真正的教育“从不奢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⑧而应该使“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⑨。实现理智与情感的全面发展是成功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而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学科教育是开启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健全完善情感的最佳途径。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哈萨克民歌课程资源利用匮乏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来源,在本研究中探讨的是狭义的课程资源。⑩哈萨克民歌来源于民间,伴随在哈萨克族各种各样的节日、习俗之中。可以说,哈萨克民俗活动中包含很多哈萨克民歌课程资源。但在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对哈萨克民歌课程资源的利用明显不足。得出此结论缘于对以下几个问题调查结果的分析。在问及学生对哈萨克民歌接触的情况时,经常接触哈萨克民歌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30.5%;很少接触或没有接触的占所调查人数的69.5%;而对哈萨克传统节日显示喜欢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29.5%;不感兴趣或从不接触的占所调查人数的71.5%;在对哈萨克族阿肯弹唱感兴趣占所调查人数的24.6%;不感兴趣和不知道的占所调查人数的85.4%。在学校经常参加哈萨克族特色文化的学生只占所调查人数的10%;不参加或很少参加的占所调查人数的90%。在所调查的教师中,参加过哈萨克族活动只占所调查教师的25%,而没有参加过的教师占所调查的75%。
依据以上调查结果数据,在伊犁州教师与学生中,很少参加和没参加过或对哈萨克特色文化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至少有80%以上、教师有75%没参加过。而在哈萨克活动中,如阿肯弹唱会、哈萨克族婚礼等活动中就蕴含着很多内容丰富的哈萨克族民歌。以上调查结果足以说明,哈萨克民歌课程资源在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运用相当匮乏,学校音乐教育与哈萨克族音乐资源相脱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哈萨克民歌校本教材开发滞后
教育部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规定音乐课教学内容中民族音乐所占的比例和种类,为民族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如1992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音乐教学大纲(试用)》提出:“要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B11并明确指出:“为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体现各地音乐教学的特色,各地各学校可自选乡土教材,其比例可占教学内容总量的20%”。B122001年,在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四部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比例(15%-20%),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课标》颁布后,各类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一些民族音乐内容,也陆续的编写了一些地方性教材。但在所调查的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发现,目前还没有哈萨克民歌校本教材。据笔者对伊犁州中小学教材进行统计。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按声乐作品与器乐作品划分,教材中一共有471首作品,哈萨克民歌只有4首,占教材的0.8%;以同样标准对中学教材进行统计,中学教材共有98首,哈萨克民歌只有1首,占教材的1.0%;由以上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哈萨克民歌作品的数量在伊犁地区学校音乐教材中的比例太小。出于本研究的需要,笔者对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近十年主要使用的三套的声乐教材进行统计,具体情况为戴莉蓉、冉光彪主编的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简谱版)共包含358首作品。其中哈萨克民歌共6首,占此套声乐教材总数的1.7%;俞子正总主编的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线谱版的《中国作品》(1.2.3.4)与《外国作品》(1.2.3.4),全套教材共283首声乐作品,哈萨克民歌只有1首,占此套声乐教材作品总数的0.4%;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中国声乐曲选集1-4册》(带钢琴伴奏谱)和《外国声乐曲选集1-4册》,全套教材共384首声乐作品,哈萨克民歌共10首,占此套声乐教材作品总数的2.6%。虽然部分教师一直也在使用托汗•斯马古力编写的《哈萨克优秀民歌集》和肖勇、冯之力主编的《新疆民族声乐作品选》,但并没有大面积的在教学中使用,学生对哈萨克民歌的需求还是没有得到满足。以上这些数据说明,无论是伊犁州中小学音乐教育还是哈萨克族地区的高校音乐教育均急需哈萨克民歌校本教材进行补充。因此,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哈萨克校本教材发展滞后,编写哈萨克民歌校本教材势在必行。
5.音乐教师民族文化传承意识薄弱
在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对哈萨克民歌风格的作品时的教学方式调查上,结合当地民歌资源进行授课的教师,占所调查人数的32.1%,无特别关注的教师或没考虑过此问题的教师,占所调查人数的67.9%。可以充分说明,音乐教师对哈萨克民歌的态度冷漠,缺乏传承地方民族音乐、传承地方民歌的意识。同时也反映出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标》中的核心精神领悟的不够清楚和准确。在教师调查中,能够唱1-5首的哈萨克民歌的占所调查人数的71.4%;能够唱5-10首哈萨克民歌占所调查人数的21.4%;能够唱10-15首的教师占所调查人数的7.2%;能够唱15首以上教师一位都没有。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哈萨克民歌的掌握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音乐教师受自身知识体系结构的影响,对哈萨克民歌的知识储备量非常有限。在访谈中,一位小学教师在回答如何看待教材中的哈萨克民歌时说到:“关于哈萨克民歌在教材中所占比例的问题,我很少去考虑,对于我们来讲最为关心的问题是自己所学的各项音乐技能如何用于上课,如何把现有教材内容让学生更好的、更容易的接受……。”而类似的情况非常普遍,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教师仍然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缺乏“教育家”的气质。部分教师总抱以主观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需求,缺乏客观分析学生需求,灵活教学的能力。总之,中小学音乐教师自身的教育意识还亟待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弘扬哈萨克民歌的意识还有待形成。
三、思考与建议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
哈萨克民歌是哈萨克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其中蕴含着哈萨克族内在的情感和精神,体现哈萨克族人民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是哈萨克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对哈萨克族以及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审美趣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有所变化,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哈萨克民歌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发展的空间已逐渐在缩小。如果不将哈萨克民歌从小学时就纳入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传承,那么,哈萨克民歌的明天将没有阳光和希望!因此,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对哈萨克民歌的传承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所调查的情况,哈萨克民歌在文化传承最重要的领域――学校音乐教育中,前景令人非常担忧。其一,目前,在哈萨克聚居的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所使用的教材中所含哈萨克民歌的比例严重匮乏,同时又没有相应的哈萨克民歌教材进行补充。其二,由于多方面原因,现有音乐教师对哈萨克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意识薄弱。在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几乎没有哈萨克民歌的一席之地。面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巨大的变化,面对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哈萨克民歌却几乎被置于文化传承的门外,这将使哈萨克民歌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困境。就目前教师与学生所能掌握的哈萨克民歌的数量就已显示了哈萨克民歌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危机。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哈萨克民歌作为哈萨克文化中的一部分,离开了教育,文化的传承就无法进行。哈萨克民歌在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传承已迫在眉睫!
(二)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师教育内容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独特的文化体系。”B13“民歌是民族音乐的母语, 倘若丢掉了母语, 这个民族的文化也是残缺的, 如同一个残疾的人一样。”B14“正因为我们摈弃了自己并应坚守的民族音乐的根基,而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显得毫无特色。我们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为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本地人民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因此长期实践着一种脱离传统,脱离着地区、民族的音乐教育模式。这种高校音乐教育与实际音乐生活双轨并行发展的现象,一方面把音乐教育脱离了传统、脱离了生活,从而高高悬置起来;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失去了教育的传承,因此也严重的阻碍了其传承发展。”B15面对学校音乐教育中出现的传承哈萨克民歌的危机,应遵循“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自身特征及特有的办学和发展规律”。B16
因此,目前哈萨克聚居地区的高校音乐学专业(民族部)的声乐教学进行改革是解决哈萨克民歌传承的一条途径。第一,加大对哈萨克民歌教学的重视。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扶持,鼓励教学一线声乐教师,特别是哈萨克族声乐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编写适合于哈萨克族学生的声乐教材。第二,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阔学生学习哈萨克民歌的空间,全面了解哈萨克民歌。哈萨克民歌来源于民间,只有在民间,它才能显示魅力。“请进来”是指将优秀的哈萨克民间艺人请到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哈萨克民歌系列音乐会;请哈萨克民间老艺人定期讲述哈萨克民歌中的演唱技巧;请哈萨克文化研究的资深教授来院进行哈萨克相关文化的系列讲座。“走出去”是指多为学生创造参与哈萨克民间习俗的机会,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和体会哈萨克民歌本真面貌。具体可以通过积极联络各地方哈萨克民间艺人和哈萨克音乐传承人,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尽可能的全面掌握哈萨克民歌的相关民俗信息,带领学生参与民俗活动;声乐教师也应加强民间生活体验与实践,走进民间,走近民间艺人,虚心向他们学习。第三,将哈萨克民歌的传承与科研工作结合。探索建设哈萨克民族音乐“教育科研――教育实践――教育传承”模式,并不断地在理论――实践――理论中规范。充分利用地域民歌资源优势,大力提倡本科生对哈萨克族民歌的田野调查,在校园外开设“实践课堂”,让学生多参与哈萨克民俗活动,真实的感受哈萨克民歌。第四,在校内建立哈萨克族民歌实习基地,如建设“哈萨克民歌合唱团”,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和教学一线的教师、民间有威望的老艺人对哈萨克民族多声部合唱进行挖掘和整理。对现有声乐教师资源进行整合,打破民族教师教民族学生,汉族教师教汉族学生的桎梏,进行灵活的交叉教学。实行双教师授课。在哈萨克族学习汉语声乐作品时,由汉族声乐教师把关语言与作品表现,在汉族学生学习哈萨克民歌时,则由哈萨克族声乐教师来进行作品处理和语言辅导。同时,开设哈萨克语音教学课程,用来专门帮助汉族学生学习哈萨克族声乐作品。充分将声乐教师的长处发扬出来。对已有的哈萨克民族乐团的规模进行扩大,挖掘不同的表演形式,进一步丰富哈萨克乐曲曲目量,多方面展现哈萨克文化。让学生在不同的氛围中进一步的了解哈萨克民歌。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有计划的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国家课程因其基础性和统一性,难以顾及学校和学生的具体特点与要求,又因其规定性,使这种课程对教师而言成为一种“接受性”课程,教师变成了简单的“传递”知识的“工具”。B17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用和开发的资源,有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B18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作为开发的基地与主体,真实的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倡导民主原则积聚各方意见与力量,形成开发合力与和谐气氛,激发开发潜力,是“解决问题型开发”,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本质要求不断地开拓与创新,以适合社会生活实际不断变化的情景,增强学校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B19哈萨克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从哈萨克音乐的“根”出发,从基础教育起步,才能得到根本的弘扬和发展。有计划的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第一,鼓励致力于哈萨克民歌传承的一线音乐教师和相关专家共同搜集哈萨克民歌,改编哈萨克族民歌,编写适合学生的哈萨克民歌校本教材。同时,请有名望的作曲家重新编配哈萨克传统民歌,使哈萨克民歌通俗化,推进哈萨克民歌的发展。第二,在基础教育中开办哈萨克民歌兴趣小组班,如哈萨克民歌学习班,哈萨克族阿肯学习班,哈萨克民俗班,哈萨克舞蹈班,哈萨克器乐班等等。第三,聘请有名望的老艺人和资深教授长期在学校开办第二课堂,音乐教师也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活动,既丰富学校音乐教师哈萨克民歌的曲目量,又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第四,多给孩子们提供参与哈萨克民俗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们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哈萨克民歌魅力,加深对哈萨克民歌的了解与对哈萨克文化的理解。第五,在学校之间开设丰富的哈萨克民歌的交流活动。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交流中互相提高。第六,按照不同年龄组别、不同演唱类型举行比赛,推动哈萨克民歌的发展。
“每种文化――不仅仅是非洲文化――有它的“灵魂音乐”。中国学生也需要分享中国音乐文化所赋予的灵魂:正如任何其它文化需要它的灵魂一样。如果一种文化一开始就丧失了表达它的个性――它的性格的音乐, 那么一开始它就可能丧失了它们的个性――它的“灵魂”,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B20环视我国的音乐教育,不正是走在寻根的路上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①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 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④ 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⑤ 金娜《学校应是民族音乐传承的主阵地》,《北京地区民族音乐资源与学校音乐教育结题论文集》,2004年版,第4页。
⑥ 周荫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中国音乐教育》,1996年第3期,第12页。
⑦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02页。
⑧ 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4页。
⑨ 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0页。
⑩ 张廷凯、丰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B11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B12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B13 滕星、王军《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和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页。
B14 文华《黑龙江省蒙古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满族研究》, 2007年第3期,第106页。
B15 贺宇《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与本土音乐资源的结合》,《首届高等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2008年版,第42页。
B16 滕星、王军《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和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页。
B17 刘旭东《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B18 刘旭东《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B19 刘旭东《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