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贫困山区的孩子

贫困山区的孩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贫困山区的孩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贫困山区的孩子

贫困山区的孩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贫困山区文化;农村教育;支教;性格

近年来对中国当前农村教育的研究确实不少,许多教育界一线的老师不断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论文阐述中国农村教育的不堪现况,同样也有不少教育家在社会上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把眼光投向中国贫困山区。本课题继承了前人的一些科研基础,并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些比较贴近解决农村教育和山区孩子性格缺陷的具体方法。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首先,中国农村的教育是中国教育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占有的分量不可低估,城市的教育给人的是华丽的色彩和丰硕的果实,但是,农村教育背后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动力确实是所有中国教育界人士所不可忽视的。那些孩子们的性格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他们的健康成长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健康成长。每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的父母都希望他们能理解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那一个个山沟。

其次,贫困山区的文化对孩子们性格的影响已经到了不能不去关注的地步,在外界人士的眼中,山区孩子们身上就贴着这几个词:贫穷、落后、自卑、孤僻!是的,不少从山区走出来的孩子身上确实伴随着这些名词的影子,而且大多在贫困山区生活的孩子自始至终就没抛弃过这些。这些不是关键,关键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如果只用“文化”二字去概括这些因素,那么还有什么不能被称为文化。一点一点地去挖掘、去剖析,然后一点一点地去纠正、去改变。

再次,中国的贫困山区何其多,如此多的爱心人士在花费了相当大的心血后,但仍然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达到期望的效果。看到了并不代表做到了,所谓的精神支持不仅让在贫困山区为数不多默默耕耘的老师麻木,更让那些终年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麻木。而我们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过客,一个暂时可以给他们温暖与快乐的过客。相信所有的爱心人士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想法:同在一片蓝天下,给孩子们同样的阳光吧!

还有,对贫困山区文化对孩子性格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虽然不能确保改变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区域的教育现状,但是我们相信,这是有必要的。成功与希望的背后都是一排排坑洼不平的脚印。做好现在的一点点,就是在为以后的改变努力,让孩子们不再自卑、不再孤僻、不再落后、不再贫困,至少在精神上不再贫困。

最后,贫困山区是一个趋向永恒的代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地点,都有它的缩影。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才士俊杰努力过,最好的结果都是暂时的美好。贫困山区的文化是我们任何人都无法彻底改变的,在贫困山区,有时候物质文化真的可以改变精神文化。贫困山区文化对孩子们性格的影响已经成了一个循环,他们是互相影响的,又在互相影响的前提下逐渐改变。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点

1.贫困山区孩子性格的普遍性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经过一些先行者的总结与我们的亲身经历,我们总结出贫困山区孩子性格的普遍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相对的内向。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内向并不是现行性格学上所定义的内向,他们的内向有哪些表现呢?面对陌生人,他们可以与你保持绝对的距离,无论你怎么努力,一旦孩子们从心底拒绝你,你所有的努力都是无用的。然而,一旦孩子们接受了你,他们则会把你当作他们的亲人,而不是形式上的老师或者朋友。孩子们接受了你,也不意味着他们就会向你展现他们活泼的一面,因为在贫困山区,他们没有活泼的源泉,另外,孩子们更喜欢用情感的一面与你进行外向型的对话,如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八步镇化处小学一年级学生李玲和二年级学生汪兰。

(2)变态的成熟。这方面主要表现为在孩子们身上往往体现出与之身份、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用这句话来形容他们的成熟似乎还不够,他们的成熟绝对会让我们这些见识了太多现实的城市学生震惊。另外,部分孩子们的成熟有走向极端的趋势,甚至走上了与正常学生格格不入的发展道路,如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水口小学五年级学生胡克超和四年级学生陶苏。

(3)歪曲的价值观。这一点近年来在贫困山区孩子们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许多贫困山区孩子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什么理解,然而他们在言行上体现出极其歪曲的价值观。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及极度自尊感等这些本来不会在那些花季少年身上出现的东西已经逐现端倪,如水口小学六年级学生李希惜和三年级学生陶文思。

另外贫困山区孩子还有不少性格上的缺陷,比如妒忌、攀比心强、自卑等。

2.性格缺陷具体分析

(1)性格内向从一定方面来说,这并不是缺陷,顶多算是不足。如果孩子们一直待在他们的祖辈世代生活的山沟里,这对于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好,然而一旦他们走出大山沟,性格内向则会直接制约他们以后的发展,确切说是贫困山区孩子们身上的那种相对内向。贫困山区孩子们性格的相对内向主要与两个环境有关。首先是复杂的家庭带给他们的环境,在贫困山区,孩子们基本没有接受什么新鲜事物,对于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更是知道得极少,每天陪伴他们的除了山还是山,不少贫困山区孩子连学校都上不起;其次是那些根本称不上学校的学校带给他们的环境,贫困山区学校物资奇缺,很多小学负债严重,一个生源不到一百个学生的小学可能负债数十万,学校的老师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尽如人意,能够上学的孩子们在那样的环境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贫困山区孩子身上的那种变态的成熟主要与两种文化有关。一种是伴随着支教老师和外界资助者而来的外界文化,这种外界文化对那些相对活泼的孩子而言,是一种新奇的挑战,他们在这方面的接受能力远远超出学习上的接受能力;另一种文化则是与贫困山区逐渐融合的边缘文化,这种边缘文化介于贫困山区文化与外界文化之间,它与贫困山区贫瘠的边远文化融合后,造成了一种生不生、熟不熟的效果,孩子们却在不经意间就吸收了这种文化。如水口小学四年级学生陶苏,如果不是生在贫困山区,她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城市学生,从她嘴里你可以听到“心碎”“拍拖”等词组,但有时她在你面前表现出来的那种“睿智”又不得不让人佩服,仿佛一眼能看穿你心里的想法。五年级学生胡克超身上的成熟有时候让我们这些支教老师都难以置信,胡克超一般情况下属于绝对意义上的好学生,遵规守纪,但若遇到矛盾冲突等情况,他所表现出来的冷静和睿智让我们老师都自叹不如。

(1)留守儿童或抱养子女大量存在,家庭环境极差,对贫困山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带来极坏的影响。

(2)环境闭塞、交通不便,与城市或一般城镇相比,形成相对文化边缘区。

(3)地区相关政府机构对地区教育重视度严重不足,教育资源极度缺乏,包括教学物资、教学设施和学校教师资源等,且教师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4)随着社会的进步,贫困山区边缘落后文化与相对城区中心文化交融冲击,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极坏的影响。

2.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性格的形成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孩子自身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要解决山区孩子的性格缺陷的问题,也是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解决的,我们就通过自身的支教的经历提出以下方案:

(1)对整个山区的教师队伍进行重整和不断的培训,这种培训可以是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即从小范围的培训开始,让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和教学水平,根据每个学校的规模为每个山区的学校安排一个心理老师,其实人们都会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有能力的人又都很少愿意到山区去工作,但其实可以通过两方面来改善这个问题:一是通过志愿者的短期或中期的支教、专家的短期帮扶,二是通过就地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来满足需要,通过在当地选拔,再通过专项培训以提高其个人专业素质。由于山区孩子们生活的特殊性,他们注定要面临很多自己的年龄解决不了的问题,为了避免造成他们性格上的问题,心理学老师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2)应该集合社会和国家的力量在山区小学里建立图书馆,图书馆并不要求规模多大,但是应该有适合孩子这个年龄段的读,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要实现这点,就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书,二是管理图书。其实看看我们每个人家中闲置的书就知道有很多资源未被利用起来,应该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即通过募集捐赠的方式将每个人闲置的书或是儿时看过的书集合起来。我相信这个数量是巨大的,同时在各个学校之间建立书籍的流通机制,充分利用资源。另外,由于各个图书馆的规模肯定很有限,所以管理起来应该不会太困难,只要加强对孩子们爱惜、按时归还图书的教育即可。

(3)在中国有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这就意味着有千千万万个留守儿童,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国家为农民工提供更加保障的保护和就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生活水平,减轻他们的压力,同时为农民工和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创造更多的机会,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工懂得如何和孩子们沟通,如何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更好的教育,让山区的孩子们能真正学会爱与被爱,让他们能够有尊严、开心地成长。

(4)虽然我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民间慈善机构和志愿者,但是对于数量庞大的山区儿童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而国家的福利和救助也是不到位的,所以应建立一个持续的、长久的救助方案,应让山区的教育具备造血功能,从自身的各个角度提高和改善。

除了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和对策,我们许多大学支教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大学支教生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因为意志不坚定,或者抱着前往贫困山区体验生活的目的等,在支教过程中,他们也对贫困山区孩子带来了一些影响。对于这些因素,我们尚未做全面的调查,只是在支教过程中遇到了才略微提及。我们希望在以后的支教岁月中对这些问题进行完整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努力克服自身因素,为贫困山区教育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让贫困山区孩子能从小在正确方式的引导下形成属于自己的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心地希望同一个国度的先进科学教育理念能沐浴到同一片蓝天下的每一个孩子。

参考文献:

[1]黄雅格.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广西教育,2008(10).

[2]管存生.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设想.徐特立研究,2002(1).

[3]孙丹.新的教育实习形式下“乡村支教”模式的探索.黑龙江科教信息:科教文化版,2010(22).

[4]刘秀良.贫困山区教育亟待转变学生观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

贫困山区的孩子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贫困山区 心理特征 环境 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200-02

贫困山区不仅是经济的贫困,更在于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生活方式及低下的教育水平,而导致“因愚致贫,因贫致愚”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着当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以往的生活模式就形成了相应的心理定势,物质上的匮乏和精神上的穷困使其形成了不良的心理素质。如焦虑、自卑、固执、嫉妒、缺乏自信心、心理调控能力差,适应能力不强等,这些都成了他们后天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和探讨贫困山区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便找到有效的改进措施。

一 贫困山区的社会环境教育

1.口头流传是主要的信息来源

在贫困山区,大多数地理地形处于“说话听得见,握手需半天”的纵深切割状态,气候多变,土质低劣,交通闭塞。正是由于这种地理条件,使其社会环境几乎处于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原始社会形态,由于生活空间十分狭小,缺少必要的人际流动和信息的传入。据调查,有的山区农村50%以上的地区没有电影和电视,有线广播入户率也很低,平均几千人拥有一部电话。80%以上的人从不看书报,所以信息的传播,主要靠的是一种最原始的方式――“口头流传”。当今社会的巨大变化对他们影响不大,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不可能通过多渠道的大众传播媒介吸取必不可少的营养,从而造成他们知识面的狭窄和目光的短浅,对其心理影响使他们形成了固执、自卑、性格内向、孤僻等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2.地方风俗习惯是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现代文明对贫困地区的渗透和影响极为有限,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那么当地约定俗成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就不可避免地成了儿童和青少年接受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些习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简单的劳动、卫生、休息(如长期不换洗衣被,不洗澡刷牙,人与牲畜同住,村民们一年到头不进城,生了病更谈不上打针吃药。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受到很大影响,身高体重都不如城市儿童),到复杂的宗教意识、封建思想等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品质影响极大,自然形成了妒忌、不合群、自以为是等对人的正常心理发展不利的因素,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引导青少年走向愚昧和无知的教科书。

3.社会教育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欠缺

贫困山区青少年的社会教育主要依靠各级党团组织和政府力量。但是由于贫困,优秀干部的缺乏也极为严重,特别是干部来源渠道不畅、党团组织的力量不济、干部素质不高等。据调查,在贫困山区,乡以下的绝大部分本身就是农民,乡干部中50%是初中以下文化。他们当中很多人把传统中固有的很多不良成分加以继承和发展,比如专横和懦弱掺杂。儿童和青少年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所产生的不良心理品质是焦虑和敏感,不难想象具有如此素质的干部,又如何能承担贫困山区青少年的社会教育这一重任。

二 贫困山区的家庭教育

1.家长制教育是主要的教育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家长的权威就越是起支配作用。特别是在贫困山区,这种现象具有决定性的稳固地位,一直到孩子成年成家后,他们又彻底地完全脱离家庭(贫困山区有的“风俗”),成为新的家长。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子女的自我意识非常淡漠,有的人甚至连姓名都没有,一切都是听其父母的。另外,由于贫困山区人口密度很小,居住分散,闭塞的环境遏制了青少年的交往活动,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在家庭内部,特别是父与子的相互模仿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这种教育实质上就是小农意识的示范和传授。而新的、进步的思想意识和事物很难渗入,一代代传下来的封闭、狭隘、自私和原始的野蛮却根深蒂固。所以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往往很难冲破家庭观念,由此而形成自私、胆小、自卑、依赖、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心理特征,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贫困山区的这种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极为有害的,使他们完全忽视了自身的存在,对其良好个性心理的形成起着极大的阻碍作用。

2.近亲结婚造成智力发育低下和人格发展畸形

在贫困山区,近亲结婚与其说是一种风俗习惯,不如说是经济关系的体现。在那里,由于家庭贫寒,许多家庭只好用姐弟或哥妹易嫁作为成家的方式,特别是亲戚间的相互联姻更普遍。那么,此种繁衍的结果,自然会产生严重的遗传病,从而造成当地孩子的智力低下和人格的畸形发展。

三 贫困山区的学校教育

1.严重缺乏合格师资

贫困地区最薄弱的教育环节是严重缺乏合格的教师。据调查,师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大中专学生的毕业分配,二是高考落榜生。也是由于贫困,前者都不愿意到贫困地区任教,即使是本地出生的大学生,绝大部分也不愿再回到原地去工作。因此贫困地区的师资就主要靠后者了,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抱有不安心工作的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极为落后,教育的内容也显得贫乏和简单,甚至有的是错误的。老师在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方面主要是告诉学生要读好书,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困境、面对挫折,这种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在贫困山区学校是常见的教育内容。由此不难想象,这里的学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教育,这种教育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坚强人格和意志品质的人才呢?

2.办学条件艰难

据调查,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停滞与落后,既是经济落后的根源,也是经济落后的结果,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很多地方的学校用危屋做教室,教师无住房,工资也长期拖欠。当城市儿童已广泛接受现代化教学手段时,特别贫困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却连学习用的桌椅等基本条件都不具备,有的甚至用树枝作笔。如此现状就更不要说教学条件怎样与教学内容配套了。

3.教学质量低下

在贫困山区,由于严重缺乏合格的师资和基本的教学条件,教学质量较低。学生想在学业上获得成功,往往需比城市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由此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即使他们刻苦用功,勤奋学习,每年通过国家高考上线的贫困山区学生的比例也极少。调查结果表明,有许多贫困地区近十年没有考上一个大学生,而乡小学每年毕业的几十名小学生,也仅只达到脱盲标准而已。长期以往,由此而逐渐形成的不良心理只能是缺少见识、缺乏魄力,更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 结束语

性格不是遗传的结果,而是在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性格还反映了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一个人所给予的影响。通过调查讨论得出: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因素造成了社会的不平衡发展,形成了贫困地区。而经济的不发达,制约和影响最大的是人的发展。他们处在狭隘自私、经济落后、愚昧和野蛮交织的社会环境中,缺少必要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以及现代信息的交流,因此相对于城市学生,他们知识面较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较强,从而影响到他们后天的创造性,形成了贫困山区孩子特有的个性心理特征。

另外,贫困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它扼杀了这些地区青少年许多美好的憧憬和希望,残酷的现实在他们心灵上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在漫长却又短暂的心理成熟过程中,由于贫困带来的沉重心理负荷,是形成贫困地区学生自卑内向、自信心差、听天由命、安于现状等不良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因素。当然,贫困山区的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固然有着许多不良个性心理特征,但在他们身上也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如诚实、谦虚、坚韧等,这些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傅荣.行为、心理、精神生态学发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贫困山区的孩子范文第3篇

影响学生辍学的负面因素

有研究显示:近几年来,我国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高达6%。这已成为摆在当地政府及全社会面前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经济贫困、教育落后、学生辍学已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农村教育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贫困山区中学生及小学高年级学生辍学的负面影响很多,最明显的后果是新增大量文盲和半文盲,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同时,还会使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生源锐减,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甚至出现有的山区中小学一个教学班“零学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为纸上谈兵。而辍学的学生过早步入社会,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且容易沾染上一些恶习,有的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为严重的是,极易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在校生的厌学情绪。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值也将大大降低,学生家长失望,甚至仇视学校。

学生辍学成因分析

导致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生大量辍学的因素很多,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主客观方面的因素。

“读书无用论”思想的抬头 “读书无用”思想在农村地区的泛滥,是造成贫困山区农村中学生及小学高年级学生大量辍学的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国家就业形势极为严峻,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甚至有几年也找不到工作的。对此,有些人就热嘲冷讽地说:“花了几万元读大学,最终还是没工作,还不如打工的,房子早修好了。”一部分学生家长目光短浅,从而放松了对子女学习的督促,抱着一种“认得自己名字就行,学多了也无用”的消极态度;他们对辍学和即将辍学的孩子不加引导,甚至干脆让孩子外出打工或学手艺,大大助长了辍学之风。

部分贫困山区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较低 俗话说:好的教师才能教出优秀学生。学生的大量辍学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低是分不开的。目前,农村教学在编岗位上,大多是政府为了“普九”达标,而招聘的非师范类学生及转正的民办教师。这部分教师往往固守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早已脱离实际需要。个别教师表现为职业道德差,专业素质低下,缺少爱心和事业心,不是用心和学生沟通,而是完全没有耐心地教训甚至体罚;有时甚至成为一种动力定型,认为教师的权威好像不从体罚中表现出来,就难以取得自己满意的教学效果。于是,学生的自尊心在棍棒下一次次受到摧残,身心疲惫,便往往以逃学或出走应对,最后导致辍学。要想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只靠对他们的蜻蜓点水式的培训是行不通的。

撤点并校的后遗症 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配置,许多山区农村教学点被撤并。有的学生由于路途遥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加上疲于往返,无心求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习成绩,致使学业往往不求上进。多数山区学校受诸多条件的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导致学生形成“厌学――逃学――辍学”这样恶性循环,后进生特别是双差生的辍学就在所难免。

家长对孩子照顾和监管缺失 学生家长忙于外出打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对孩子的照顾和监管缺失,无法满足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缺陷家庭孩子的辍学。留校寄宿的孩子,衣食可以无忧,但无法保证学习成绩。也有些在义务教育学龄期中途辍学。时下,又兴起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县城读书的择校潮。大多由爷爷奶奶陪读,隔代监管难以到位。加上这些孩子手中有钱,部分人吸烟酗酒,打架斗殴,厌学逃学,之后又转学回农村。由于恶习已形成,最终辍学。

家庭经济贫困,家长观念落后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多家长没有办法担负多个孩子的费用,这是导致学生辍学的客观经济因素。在边远贫困山区的许多农村家庭,人们观念落后,广种薄收,缺吃少穿,无力让子女上学。观念的落后是直接因素,有的家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让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外出打工,供其弟妹继续上学识几个字。甚至有个别家长相互攀比、跟风,虽然家庭并不贫困,但仍向校方索要资助;如果校方不给资助,就借口让自己的孩子辍学来威胁。

解决辍学问题的策略

贫困山区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多渠道积极实施解决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解决山区中小学生辍学问题主要应采取以下解决策略:

第一,各级人民政府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用法律手段强制减少辍学。利用多种渠道,加大《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规的宣传实施力度,对不入学的学龄儿童可依法强制家长送其入学。同时,要加强正面宣传,让重教兴学的春风吹遍山区农村大地,抑制厌学、辍学、读书无用等不良风气,倡导全社会倾全力办大教育的文明新风。

第二,实施精准扶贫,也就是俗语讲的“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选择扶贫对象时,要更加倾斜于缺陷家庭,要尽最大可能减少这些家庭的自卑情绪,为他们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对无监护人的学生,组织要及时介入,确定合适的监护人,明确监护职责,督其入学,促其上进。同时,加强引导,减缓其心理压力,防止他们滑入泥潭,引导其奋发向上,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人才。只有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才能减少缺陷家庭学生辍学。

第三,拓宽渠道,大力提高农民收入为治本之策。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智力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要理性地看待目前的就业,谋求人的综合全面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上,更体现在一个人日后的生存能力及幸福能力上。现如今,农村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而富于人群都是有共同点的:学历较高,接受新事物越快,致富越早。目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针对本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使广大农村家庭不会因为经济压力而让子女辍学。比如:笔者所在的甘肃省礼县系寒凉山区,为此,可在高海拔山区重点发展养殖业,中海拔区重点发展苹果,低热河谷地区重点发展经济林果及蔬菜。各级政府则更要加大智力扶贫力度,使广大农村家庭在面对孩子的义务教育问题时,不会因为经济压力而退缩。

第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留恋学校。同时,做好学校陈旧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跟上时代潮流。只有这样,山区中小学才能最终留住学生。

第五,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要建立推动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公开问责的责任机制。对教师的考核要广泛征求社会的意见,督促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从而能有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每学年可按照实际情况制作一份考核表格,随机选择一些学生和家长填写问卷表格;通过调查汇总后,对教师进行有效考评。对考核优秀的教师予以鼓励,对考核成绩较差的教师予以严厉的通报批评。

结束语

贫困山区的孩子范文第4篇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时,许多和我们一样大的同学却在破房子里读书;当我们趴在书桌上懒洋洋地听老师讲课时,许多和我们一样大的同学却坐在砖头做成的椅子上认认真真的听老师讲课;当我们把一张没写过多少字的白纸丢掉时,许多和我们一样大的同学却在一张薄纸上用铅笔擦了做,做了擦,以至于这张纸皱皱巴巴了也舍不得丢掉。他们就是贫困山区的孩子。当我们走进学校时,你可知道有多少双渴望的眼睛在望着学校的大门啊!他们渴望学习,但是,因为他们没有钱,所以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可以上学的孩子蹦蹦跳跳进入学校……

记得湖南卫视有一个节目叫做“勇往直前”,讲的是节目组请几位嘉宾,让他们完成一件不可思议的任务。如果完成了,一些爱心人士就会捐款给灾区孩子们,节目组用捐助的钱在贫困山区建一所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孩子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虽然每次嘉宾们都非常害怕,但他们一想到那些孩子,就忍着泪,咬着牙,最终超越了自我,完成了以前不敢做到的事。于是,一所所希望小学屹立在了贫困山区。

每次看到嘉宾们的所作所为,泪水总会爬上我的脸颊。嘉宾们为了那些孩子,不惜面对自己心中的恐惧。他们哭了,泪水不是软弱的象征,而是他们心中的坚强!

我们和那些孩子相比,真是太幸福了。虽然我们的学习环境很好,但是我们的成绩远远不如他们。我们应该献出自己的爱心,节约每一分钱,每一张纸,这虽然对我们不算什么,但是对他们却是一个激励,一个温暖。把这些在某一天寄给他们,给他们一个美好的回忆……

我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心,世界就会非常美好!

贫困山区的孩子范文第5篇

2月,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被选派到忙怀乡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机会难得,到任后,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就在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进行了调研。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异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村的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据实地调查,村全村共2019人,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中专的只有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06人,小学文化程度1390人,文盲102人,未读书的儿童199人。贫困山区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同时,农民培训机制在贫困山区难以建立,有培训点也是流于形式,使农民的发展技能、思想水平与新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争取政府下拨资金踊跃,自己出资出力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对村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村自然经济成份较重、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贷困难、农资价格高质量低的市场调控不力等原因,农民增收仍然十分缓慢。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有513户2019人,可耕地面积3749亩,其中:水田只有522亩,多数为旱地(山坡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和人口素质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上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配套,交通状况极差,雨天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村民缺乏教育,整体素质偏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虽然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300元,但发展不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的达1373人,占68%,这一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

二、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三)抓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树立“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民教育责任制,改进教育方式,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村(户)评比等,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制文明教育;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农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力作用。二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机制。要以村小学为依托,运用农民技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术培训,使年满16周岁的山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守护型”农民中的种养大户、个体经营者、产业化带头人、返乡创业等进行重点教育,着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从现状来看,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下一代,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山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都能受到最基本的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