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青蛙游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一天,小青蛙和小乌龟,还有小猫、小羊在池塘边玩游戏,突然天空中下起了大雨。
小青蛙的朋友们都躲进了家里,只有小青蛙一个还在池塘边。忽然刮来了一阵大风,风把池塘里的荷花吹断了,小青蛙跳进水中把折断的荷花做成了一把伞,回到了岸上。
小青蛙大声说:“哇、哇、哇……你们快回来,我给你们送伞了!”小青蛙先来到乌龟家敲了敲们,乌龟打开们说:“我不需要,因为我有乌龟壳,谢谢你了!”小青蛙来到了小羊家敲了敲门,小羊说:“咩、咩、咩……我不需要,我的毛一回就干了,谢谢你小青哇!”小青蛙来到了小猫家敲了敲门,小猫打开门说:“喵、喵、喵……我要、我要。”小青蛙高兴得跳了起来,把伞送给了小猫。
广州市番禺区富都小学三年级:梁昱华
关键词: 田间资源 幼儿音乐游戏 教学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笔者尝试创造或组织一些具有农村田园特色的田间音乐游戏活动,将适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地运用于幼儿园的音乐课程中,拓展幼儿音乐学习的空间。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大胆利用田间资源,文章选取田间资源成功地将音乐游戏巧妙融入其中,形成一种新的幼儿音乐游戏案例。
一、大自然资源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对幼儿来说,大自然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是生动的课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田地里,有许多自然材料可利用。”为此,孩子们可以在草地上追逐,追赶着花丛中的蝴蝶,倾听着嗡嗡的蜜蜂,也可以到小溪边玩水摸鱼……笔者利用本单位周边乡土资源,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努力开发幼儿教育所需的各种大自然资源。在安全前提下,让孩子们到田野上散散步、看风景、采野花、看青蛙、摘果子……
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往往把配套的文本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来源。其实,基于地方区域特色资源,教师结合教学可行性,完全可以走一条适合地域特色的幼儿园教育课程――区域校本幼儿课程。比如以“乡土”课程的开发为切入口,设计一些贴近农村幼儿生活的教学活动;以某一内容为主题,依幼儿年龄特征,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方案,涵盖各科领域。
二、田间资源运用于幼儿音乐游戏的实践
游戏是儿童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幼儿喜爱游戏不单单是其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其身心发展的需要。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大胆利用田间资源,巧妙地融入音乐游戏,让幼儿音乐课程回归田间。
(一)田间动物类――音乐游戏活动《快乐的小青蛙》
作为“乡土课程”系列中田间动物类的音乐游戏活动,歌曲《快乐的小青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歌词的内容是幼儿很喜欢的故事。教师在选择使用这个音乐游戏活动时,融活动性、知识性、体验性、趣味性为一体,可以如下安排。
第一环节――导入活动,多角度了解青蛙
幼儿猜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猜猜它是谁?”教师问,幼儿可以举手回答,然后告知谜语答案。接着,了解青蛙习性是什么,教师题问:(1)青蛙生活在哪里?(2)喜欢做什么事情?根据上面的谜语,幼儿不难理解青蛙是生活在田地间的益虫,喜欢捉害虫,所以教师告诉幼儿要保护它们。最后,了解青蛙的叫声,教师让学生学一学青蛙是怎么叫的,看看谁模仿得像?这个模仿让很多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小青蛙的“呱呱”叫,引导学生练习“呱呱”的节奏。
第二环节――欣赏并学唱《五只小青蛙》
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准备多媒体设备,因为需要播放FLASH、《五只小青蛙》歌词及节奏卡内容。
首先,看《五只小青蛙》歌曲FLASH。教师问幼儿这个动画片好看吗?里面的儿歌好听吗?想不想学习呢?通过这些提问,再次激发幼儿兴趣。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学《五只小青蛙》的儿歌。这里幼儿跟着老师唱儿歌几遍,歌词内容:“小青蛙呀小青蛙呀/在池塘里游玩/东边跳跳西边跳跳/多么快乐逍遥……”最后,为了更好地让幼儿记忆这支歌曲,教师可以用节奏卡练习记忆儿歌内容。
第三环节――《五只小青蛙》表演活动
根据歌曲内容,教师需要让幼儿在一定理解的前提下让幼儿参与《五只小青蛙》表演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将教室场地布置成岸与河的场景,先邀请几位幼儿演示表演,教师做一些指导,然后将幼儿分组,每组8到12人,自由创编表演。
在小组自由创编表演过程中,为了增强表演的趣味性,需要设置一些游戏规则,可以这么设置:(1)一名幼儿组织,其余幼儿全部参与创编表演游戏。(2)青蛙向下跳的顺序可以随机的,但是不能追求快,需要保持一定的秩序。(3)小组与小组之间要进行比一比、评一评。
比一比、评一评问题如下:(1)哪队创编表演最棒?(2)哪队儿歌唱得最棒?(3)哪队儿指挥得最好(不会乱)?队员自评问题:“你们对刚才的表演感觉怎样?”小组互评问题:“你觉得那队最好?好在哪里?”
请为这三个问题中表现好的奖励一颗,最后大家一起在愉快的儿歌中结束课堂。
(二)田间劳动类――音乐游戏活动《捉螃蟹》
作为“乡土课程”系列中田间劳动类的音乐游戏活动,游戏《捉螃蟹》是用来锻炼音乐中的韵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孩子爱动、爱表现的特点,在寓教于乐中让幼儿仔细观察解螃蟹的生活习性。下面节选自一份教学设计(流程稿):
第一环节――倾听A段音乐,创编螃蟹跳舞的动作
首先,谈话导入活动。教师问:“你们见过螃蟹吗?你们怕螃蟹吗?”边说教师可以边演成一只大螃蟹,目的是吸引幼儿关注本课学习主题。
接着,教师创编螃蟹跳舞的动作,学生跟着学习。
第二环节――倾听B段音乐,创编螃蟹吐泡泡的动作
第三环节――倾听C段音乐,创编螃蟹挠痒痒的动作
第四环节――完整地练习螃蟹各种动作
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创编螃蟹的各种动作,因此这一环节教师要带领幼儿学习躲闪的动作,教师问:“一群小螃蟹在河边玩得很高兴,突然一个人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螃蟹网?看他是来捉小螃蟹的,小螃蟹怎么办呢?”教师话音未落,一群小螃蟹们已经向四处逃窜,根据刚才表演的动作重新演绎一遍。这个音乐游戏环节让幼儿明白,一旦有捉螃蟹的人来,小螃蟹们就需要找地方躲闪。
此外,有很多适合的音乐游戏活动都与大自然田间资源分不开,例如音乐《蚕豆花》、《风中的小鸭》、《放风筝》等,教师只要认真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大胆把田间资源融入音乐游戏中,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感知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体验性的音乐游戏活动。
三、结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应用田间资源融入幼儿音乐游戏课程中,进行基础教育的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合理创设幼儿所需要的游戏活动内容,充分发挥教师内在潜力,一定能让幼儿音乐教育开出灿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钱建良.音乐教学乡土资源的开发[J].中国音乐教育,2007(03).
一天一只小青蛙跳呀,跳呀,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呀!小青蛙不见了。一只小鸭子走来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呀!小鸭子不见了。一只大河马疲沓疲沓走来了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呀大河马不见了。
你看,小青蛙上来了小青蛙在的背上,小鸭子在大河马的上面,他们上了岸,开开心心的玩游戏。
尚西小学二年级:赵嘉旋
幼儿体育活动合作技能角色
学龄前儿童是以发展同他人之间的合作使之社会化的,表现在幼儿体育合作学习活动中则是合作技能的进步。合作技能制约着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水平,尤其是小班和中班幼儿,缺少合作技能的训练,往往是想合作而方法却不知该怎么做。合作技能的培养可以分为以下维度:动作的合作、语言的合作以及思维的合作。
一、合作技能具体化,便于幼儿理解
教师在教授幼儿合作技能的时候,尽量做到具体化和形象化,这样也符合了幼儿的认知特点,抓住了幼儿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做出一些语言上的引导,将幼儿的合作行为和合作意愿激发出来。幼儿喜欢拟人化的情境,也喜欢扮演一些动画角色,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游戏情境,把合作技能融入到情境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合作技能。
【案例1】大班《小青蛙跳荷叶》
教师将体育合作学习活动的情境设定为:森林要举行运动会了,小青蛙也要参加。在讲明要求后,教师让幼儿扮作小青蛙跳荷叶,可是每个荷叶上要站好几个人,这样就需要幼儿之间进行合作才行。教师说:“小青蛙都很聪明,大家想想,怎样才能3个人或者4个人站在一片荷叶上呢?”这时,小青蛙都说,“我们要互相抱在一起,大家不挤也不抢。”教师又说:“老师知道,小青蛙是最喜欢合作的了,咱这些小青蛙能一起合作进行游戏吗?”活动中,每当小青蛙要与同伴商量时就会先学青蛙“呱呱”叫一声,才说自己的想法。活动进行的非常有趣,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到了协商、动作配合等合作技能,同时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师创设的这个情境非常有趣,幼儿一听到自己要扮演小青蛙时,马上都开始学青蛙的叫声,幼儿在学青蛙跳的时候都学得惟妙惟肖。当教师要求4个人站在一个荷叶上时,小朋友们都很配合紧紧抱在一起还不断的“呱呱”叫,拥抱是一种身体上的协调合作,本活动中,教师将合作的技能细化成拥抱等友好的动作,并且小青蛙在交替取放荷叶的时候都表现出非常好的协调配合行为。
二、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反复练习合作技能,及时强化并找出榜样示范
强化是幼儿教师常用的手段之一。强化还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这里所提到的就是正强化。在幼儿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从多角度去发现幼儿的积极行为,多评价幼儿好的方面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哪些方面是对的可以继续保持。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该将合作效果好的小组或者幼儿提出来进行表扬,教师在表扬时要明确说出,这个小组的哪些行为时教师所期望的,这就为幼儿以后的努力明确了方向。
【案例2】大班《编花篮》
教师给幼儿示范了编花篮的动作并讲明了编花篮的要点之后,让幼儿4人一组进行合作编花篮。可是只有一个小组成功了,其他3个小组都没有成功。这时,教师让成功的小组给大家示范一下自己是怎样合作成功的。4个幼儿没有说话,只是很默契地由第一个小孩抬着另一个小孩的脚,其他3人依次把腿放在前一个幼儿的腿上,最后一个幼儿把手里抬着的脚放在自己的腿上,然后4人喊“预备起”,大家同时拍着手跳起来。然后,老师让几个幼儿说他们是怎样合作成功的,幼儿就开始介绍自己的方法,有人说:“我们一个接一个地把腿放上来。”还有人说:“我们一起喊节奏。”教师总结了他们合作的技能说:“你们合作成功是因为你们都互相配合得很好,你们做得非常棒。”老师让其他小组的幼儿按照成功小组的方法再来玩游戏,结果全班幼儿都成功了。
编花篮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合作活动,会运用到很多合作技能,这需要幼儿具备良好的合作素养才能成功。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运用协调配合的合作技能使活动成功了,教师强化了幼儿的合作技能,并且让其他人都通过对成功小组的认真观察来模仿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对习得的经验进行小组内部自我加工,最后大家都取得了成功。教师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该反复强调合作技能,使幼儿加深印象。
三、在有多个角色的活动中,提倡幼儿互换角色,促进相互理解和换位思考
在幼儿合作学习活动中,为了使幼儿更好地发展,一个活动往往会为幼儿提供好几个角色,越多的角色越能体现任务的价值、体现出异质小组的优越性,同时能让幼儿通过感受和观察对合作学习形成更直观的体验。活动中所有的角色都围绕着一个目标来进行,让幼儿有机会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审视合作,提高合作技能。幼儿之间互换角色可以很好地促进幼儿自我中心意识的下降,让幼儿换个角色体会其他角色的责任,这对于幼儿学习合作技能的提高大有裨益。
【案例3】大班《钓鱼》
在钓鱼活动中,设置了3个角色:钓鱼者、运输员、整理者。这3个角色的分工各有不同,所以角色的任务也有所不同。钓鱼者要负责把鱼儿钓上来,运输员要把鱼儿送到整理员那里,整理员最后要把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摆放好,这个活动才算完成。起初大家都喜欢当钓鱼者,因为钓鱼的乐趣要远远大于其他两个角色,可是钓鱼者只有两个人,大家在为谁当钓鱼者的问题而发生了争执。教师给大家出了个主意:大家可以先商量角色怎样分配,如果大家最后都没有商量出来结果的话,那么大家都用“石头、剪刀、布”的形式来决定。但是,大家在商量的时候一定要明确一个问题,游戏的角色是要轮换的,这次当了钓鱼者的小朋友下次就不能再当钓鱼者了,大家不仅要商量好谁当钓鱼者,更要商量好角色怎样轮换。当教师说出角色可以轮换后,有两组幼儿马上就商量出来结果了。但是有一个小组,每个人都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当钓鱼者,大家互不相让,最后就以“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决定。钓鱼虽然好玩,但是却不好钓,比赛毕竟是有输赢的,龙人组的进度落后了。于是,其他两个角色的人就开始埋怨他们影响了比赛的结果,钓鱼者不仅没有受到同伴的鼓励,却落下埋怨,两个钓鱼者很沮丧。第二轮角色轮换了,龙人组的两个轮换上去的钓鱼者也钓得很慢,但是却没有被其他两人埋怨,因为整理员和运输员刚才已经钓过鱼,他们知道钓鱼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他俩会在旁边指导钓鱼者的动作。龙人组还是成了最后一名。
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幼儿换了一个角度去理解别人的角色的工作,使幼儿明白,并不是每个人的工作或者能力都是一样的,所以第二轮时龙人组没有再发生互相埋怨的事情,因为整理员和运输员已经体验过了钓鱼者的工作,虽然输了比赛,可是却赢得了友谊,这体现出了角色互换的魅力。需要注意是的是,教师每次教的合作技能不可过多,每次可以只以一项技能为主,其他技能的训练次之,在体育活动中合理安排合作技能的内容,让幼儿的学习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黄忠.幼儿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6,(07).
课间,透过体育组明净的玻璃窗,我看到一年二班的孩子正在做着什么,周围聚集了好大一群学生。下节是他们班的体育课,我信步走去,原来他们刚刚学完《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按照老师的要求,他们正分小组排练课本剧。看那个高高瘦瘦的小男孩是体育委员,现在正扮演青蛙妈妈,他把女同学的围巾系在头上,引来同学们的一阵笑声。几个男孩、女孩在扮演小蝌蚪,做着游泳的动作非常投入。
上课铃声响了,学生纷纷排好队。
扮演青蛙妈妈的体育委员马上扯下头上的围巾,一本正经地组织队伍,而其他同学似乎还对刚才的“剧情”意犹未尽,连走路都学着小蝌蚪和小青蛙的样子。我心中一动:这节课正好是教立定跳远,我何不……
我走到学生面前,拍了拍体育委员的肩膀,笑着说:“青蛙妈妈,找到你的小青蛙了吗?”体育委员红着脸看我,其他同学已经笑得前仰后合。我对所有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排练‘小蝌蚪找妈妈’好不好?”
“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好,大家就随张老师一起到池塘边看看吧!”
“耶――!”学生们兴致高涨。
我绘声绘色地问道:“在清清的小池塘里,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他们是谁呀?”
“小乌龟!”“小螃蟹!”“小青蛙!”“小鲫鱼!”……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气氛热闹又活跃。
“好了,孩子们,大家知道我是谁吗?我是青蛙阿姨,快和我做早操吧!”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同意了,我带领着他们顺利地做完立定跳远前的热身运动。
借着学生的热情,我继续说:“孩子们,刚才不是有小蝌蚪在找妈妈吗?你们找到了没有?谁能说说青蛙妈妈是什么样子呢?”
“鼓眼睛,嘴巴,雪白的肚皮……”
“身上穿着一件绿衣服……”
别说,这些小家伙把语文课上学到的东西一股脑全抖了出来,我高兴地说:“大家说得真好,现在我就看看谁学青蛙学得最像?”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做起了青蛙跳跃的动作――有的双脚原地起落,有的双脚起单脚落,有的助跑……形形.我不置可否,用粉笔在地上画了一条线,又在不远处画了几片大大的苘叶,说:“现在哪只小青蛙跳得最远,跳到荷叶上,就选谁做青蛙妈妈,大家都来试一试吧!”
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沿着白线起跳,随机挑选了几名成功跳到荷叶上的学生。我对他们说:“你们是最聪明的小青蛙,模仿得最像,谁愿意讲一讲你们是怎样跳的?”
几名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讲自己的“秘诀”,加上我的讲解,同学们都明白了要想跳得远应该怎样做,我又继续让这几名同学按照我补充后的要领跳一遍让大家学习,同学们不禁纷纷喝彩。我又趁热打铁说:“同学们跳得不错,现在张老师做一次青蛙跳到荷叶上的动作,好吗?”“张老师跳得真好!”看到我轻松地跳出好远,学生们情不自禁鼓起掌来。然后我又让孩子们说一说怎样像老师一样跳得远。“蹲下,把臂伸直……用力起跳……像青蛙一样跳……”孩子们仰着笑脸,争先恐后地抢着说。接着,我在操场画上许多绿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小青蛙”们愉快地跳来跳去,无论做运动,还是做表演,始终都兴致勃勃,笑脸比阳光还灿烂……
下课了,操场上的荷叶荷花在对我微笑,望着意犹未尽的孩子们,我陷入了深思:这节课是跳远教学,这是典型的运动项目,真正的跳远运动是要求单脚起跳的,但是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迅速发育时期,应特别注意使两腿都得到锻炼。教学时通过游戏蛙跳,鼓励学生尽量跳得高,跳得远,给予学生充分跳的时间和空间,而没有过分教动作的细节,把重点放在提高和发展学生弹跳能力的练习上。学生在反复跳跃练习的过程中,加上同伴的互助,老师的示范,逐渐感受找到最佳的跳跃姿势,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看似不经意,实则轻松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