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之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 “创业者之家” 协会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185-02
2009年1月,教育部提出,中职学校要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要求各地在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指导中加强创业教育,突出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中职校都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做好创业教育也已成为众多中职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但是创业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一是在中职校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少,并且创业教育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创业教育多是以理论和讲座的方式进行。二是中职校学生年龄结构多为15~19岁青年,社会经验缺乏,心智不是十分成熟,对创业缺乏激情和抱负,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提升创业教育质量,丰富和拓展创业教育内容,搭建创业教育平台,本文以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为例,阐述“创业者之家”协会的实施过程,讨论实施“创业者之家”协会取得的成效。
一、“创业者之家”协会的创建及开展工作的过程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创建“创业者之家”协会的目的是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创造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为此,学校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引领和指导。
(一)开设SYB创业培训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学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送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或讲师资格的教师作为创业教育的骨干力量,结合创业教育的要求,开设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提供严格按照SYB创业培训要求配备的4间创业培训专用教室,并由这些骨干教师分期分批对以下对象进行培训:校内有志于走向创业道路的学生;校内将近毕业的学生;已经毕业但还没有理想工作的学生;已经毕业但有志于创业的学生。2011年至今,学校已经举办了10多期的SYB创业培训,培训学员近400人。通过培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创业理论知识,对创办企业有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实际的企业构想,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创办企业的技巧和方法,知道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
(二)精心指导,成立“创业者之家”协会。在每期SYB培训结束后,学校都认真收集学员的信息反馈。针对学员普遍反映的实践机会太少,收效不大的情况,学校经过讨论和反思,觉得创业教育应更大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结合学校的实际,2012年下学期,学校成立了学生社团“创业者之家”协会,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特聘请优秀企业家作为创业指导师。“创业者之家”吸收的会员主要是接受过SYB培训,并且由SYB培训教师推荐的优秀学员。这些学员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较高的创业热情,有较可行的创业项目计划书以及较好的综合素质。
(三)围绕创业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为了使“创业者之家”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并成为具有创业梦想学生的乐园,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业者之家”协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建立“创业小影院”,观看“致富经”等创业视频。为了进一步消化与吸收SYB培训班上教师讲授的创业理论知识,学校为“创业者之家”协会创建了一个“创业小影院”。在每周二下午课余时间,协会会员组织经过SYB创业培训的人员、有志创业的学生观看CCTV2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CCTV7农业频道《致富经》等节目。观看后,会员组织观众进行讨论、交流,畅谈心得体会。最后,指导教师结合SYB创业培训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交流,学生增强了对创业的机遇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明白了创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创业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创业认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
二是搭建创业平台,增加实践机会。为了解决学生实践机会偏少、实践能力不足、体会不深的问题,学校搭建了以下平台:(1)创建“创业之家”QQ群。针对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网和聊QQ的习惯,协会创建了“创业者之家”QQ群,群成员有创业教育教师、协会会员及有创业想法的学生。QQ群的创建进一步拓展了交流和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同时QQ群克服了面对面交流的害羞和胆怯心理,更方便学生就各种问题畅所欲言。(2)举办创业知识讲座。由协会组织开展知识讲座。邀请学校职业指导教师,帮助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根据自身的性格特征、爱好特长、所学专业设计职业发展取向;邀请学校创业教育教师开展创业个案分析或创业专题讲座;邀请企业家到学校讲座;邀请创业成功的历届学生回校与应届毕业生座谈,介绍创业心得。(3)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实践。协会根据“创业之家”会员所学的专业,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训练他们创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如组织机电专业的学生在校园内、学校周边社区进行“家电义务维修”活动;组织服装专业的学生进行“义务缝纫”活动;组织汽修专业的学生不定期进行“汽车维护”知识宣传活动,并把周三定为“汽车义务清洗和保养”日;组织酒店管理的学生参与学校的义务接待工作,并负责接待室、会议室卫生清洁工作,等等。(4)创建创业实践园。为了便于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开创了以下实践园:创业教师和专业教师指导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开设网店;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建立“创业园”,在校园空地提供“小摊位”,让学生进行创业体验;与校园周边的粉店、小超市、理发店、小炒店等老板建立联系,把这些店作为会员创业见习、实习基地,在周末和节假日轮流派学生义务帮忙,让学生感受创业的艰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校企合作,共建创业基地。为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学校除创建“优秀企业家进校园”、“校友会”等平台,利用“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创业教育外,还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学校积极引进和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与江南经济开发区合作,利用双方的优势,大力推动“让想创业者敢于创业,让已创业者成功创业”的理念,共同打造中职生创业基地。创业实践基地的成立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环境、企业运作模式及岗位工作流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二、成效
“创业者之家”协会虽然创建时间短,但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改变了创业教学对象的主客地位。以前,学校的创业教育以在课堂上教师讲授创业理论为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创业者之家”协会实施后,从观看创业故事后的讨论交流、QQ群里的交流到学生主动创业,学生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导者。通过观看创业小电影、听讲座等活动,创业教学有了“第二课堂”,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体验。通过开网店、摆地摊、店铺经营等有形的、真实的、具体的创业实践,创业教学不再是空洞的纯理论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拓宽了学校创业教育的空间。一是扩展了教学对象。由于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校的创业教育往往由就业指导科负责,仅仅属于就业教育的一部分,对象是毕业班学生。有了“创业者之家”,除毕业班学生外,还有部分有创业激情或者对创业感兴趣的非毕业生也参与其中。二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创业教育受限于客观条件,安排时间少。通过“创业者之家”这个平台,许多想学习创业知识的学生有了“第二课堂”,大大增加了学习时间。三是提供了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创业者之家”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创业者之家”会员都具有想创业、欲创业的思想,学生在“创业者之家”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和朋友。
(三)搭建了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业活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创业教育的成效得由实践进行检验。“创业者之家”组织引导学生围绕义务维修、开网店、摆地摊、店铺经营等活动,使学校的创业教育由单纯的教师讲授转为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创业教育活动的效果。
(四)创业构思物化为创业成果。一是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创业者之家”成立后,通过开展活动及学生的口耳相传,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学校营造了创业学习的氛围。以前,开设SYB创业培训班要班主任反复做动员工作,学生主动报名的少。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要求参加培训。二是部分会员尝试创业。“创业者之家”协会会员杨雪婷、农红燕、周军等几个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创业教师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开网店。在他们的带动下,目前为止,共有40多名在校学生开了属于自己的网店等,开启了创业之路。虽然成交量不是很理想,但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才能,体会到了创业的艰苦和喜悦,锻炼了创业能力。三是学生创业学习的质量有了提高。由于有了自己的亲自参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产生了感悟和体会。在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之“创业之路在脚下”征文比赛中,由学校党委副书记蒋祖国指导的吴小晴同学的作品《随梦飞扬的舞台》获全国三等奖;廖善维教师指导的樊荣建、潘礼遇同学的作品《我的未来不是梦》、李民江同学的作品《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成功》获全国优秀奖。
“创业者之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成立时间短,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工作开展的各方面还欠缺经验,还存在不足之处,如涉及的面不广、参与人数和参与对象有所限制,实施平台较少,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下一步,学校将不断地尝试,进一步完善“创业者之家”,真正把它打造成学校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学校创业学生的梦想家园,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不断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教师的素质修养,直接影响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从业务能力、思想品德、管理水平等三个方面,谈谈医学实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修养。
1 业务素质修养
1.1 作为实验教师,在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准备及实验指导等工作中,应具有全面、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是实验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实验试剂的管理和准备工作中,各种试剂由于其结构和性质不同,管理不当,或受到外界的影响,会使其发生氧化、潮解、发霉等变化。试剂的变质,会使实验造成误差,甚至导致实验的失败。因此,实验教师要根据各种试剂的结构特点以及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采用适当的保存方法。配置和使用试剂前,要根据各种试剂的结构特点以及所具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鉴别其是否变质。配制时,正确选择适当的溶剂和配制方法。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在进行实验以前,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实验原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或与书中所述不同,实验教师要能从理论高度给予解释和指导。
1.2 实验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操作技能是实验教师的基本功。实验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严格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熟悉课程理论前沿,还要熟悉常用的实验仪器设备以及各种实验技术和手段,同时,要及时了解实验教学的新进展、新方法,并能运用于实验教学之中。实验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具体操作,规范化的演示能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模拟样板。如在化学实验中,强酸强碱的中和滴定,指导教师必须从滴定管的洗涤、使用,到终点的判断,给学生进行熟练而规范的操作示范,否则,大多数的学生将难以完成实验,或出现终点判断不准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以至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3 实验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1)随着医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验室逐步向综合性、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实验教师既要有明确分工,又要求相互合作,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必须做到一专多能,首先要精通本专业实验技能,又要掌握相关专业的实验技能。(2)随着实验设备的更新,一些精密仪器的使用方法都要求学生练习掌握。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日常维护常识、故障排除、结果分析等知识。实验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
2 思想品德修养
2.1 对待学生要充满爱心:爱护学生是教师首要的职业道德。是否充满爱心,是教师道德素质修养评价的标志。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师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实验中应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实验教师应全力保护学生,这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
2.2热爱实验工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而耕耘:做任何一项工作,只有热爱这项工作才能有全心全意地投入,才能把工作做好。如果仅凭应付,不安心于本职工作,那么要想有较好的工作成绩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热爱本职工作是实验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
2.3 要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
2.3.1 实验教师的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不尽相同,常常接触的是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甚至是毒性试剂,这一点,在基础医学实验工作中尤为明显:(1)由于试剂的挥发,实验室内常含有较多的NO2、Br2、H2S、SO2、Hcl等,长期接触或大量吸入这些有毒气体,对人的皮肤、鼻粘膜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和器官的健康,有着较大的危害;(2)在实验过程中,常要用到具有腐蚀性的试剂,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有机溶剂等,稍不小心,轻者灼伤皮肤,重则危及生命;(3)多数试剂需要配制成各种不同的浓度,用于配置的仪器,用前用后都需要洗涤干净。在寒冬,手被冻得红肿、麻木,有时还会被碎玻璃划伤。面对这些,实验教师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2.3.2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明显得到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课时比例增大,学生实验操作机会增多,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开放时间明显增多。这就加大了实验教师的工作强度和管理难度,实验教师要有勤于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才能保证实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 高度的责任心和管理的科学性
3.1 实验室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师担负着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的带教工作,责任重大,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仅要管好实验室水、电、试剂、仪器以及各种实验设施,做好实验课后的清扫整理工作,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积极配合教学,利用现有设备,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
关键词:认知价值 情意价值 应用价值 物质的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148-02
在应试教育中我们对于知识的教育教学价值是非常忽略的,导致老师更多的停留在纯粹知识的教学上。例如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一节,学生只知道物质的量的定义、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以及与物质的量相关的几个公式,在计算题中会应用。然而我们却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概念,学习了这个概念对学生的认识会有什么发展。实际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独立于认知主体而存在的各种规则、定律和理论的集合,它是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索和研究过程,其中蕴涵着特定的科学过程和科学精神。因此任何知识都具有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教育教学价值。这种多重价值具体表现为知识具有认知价值、情意价值和应用价值。
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化学学习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拟以物质的量为例,分别从知识的认知价值、情意价值和应用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知识的教学在发展学生的科学认识方面具有的重要价值。
1、知识的认知价值
1.1 认知价值的涵义
心理学认为,一般地,人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或已有的知识来做事,而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形成(积累)新的认识(知识),因此我们认为知识具有认知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加工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和情意品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科学知识的认知价值主要是指科学知识在个体的认知结构的完善和认知过程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促进作用。科学知识在认知过程上的价值并不只是在知识本身,而是指学生在主动接受知识过程的中,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未知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断丰富、拓展和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
1.2 物质的量教学中的认知价值分析
作为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物质的量”起着联系微观与宏观物质世界的重要作用。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等化学量概念构成了联系密切的完整的概念体系,我们称之为“物质的量”概念系统。该概念系统是一套全新的量度物质量多少的系统。学生明确“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新接触的一种物理量,可以利用它来度量物质,这在学生的认知上是一个发展。“物质的量”在宏观物质和物质微粒数之间搭建起了一架桥梁,使学生能够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思考化学问题,使化学与实际结合得更紧密。物质的量与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物质的量浓度建立起的联系,我们可用下图表示出来:
从上图可以看出宏观的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可通过“物质的量”这一“桥梁”与微观的微粒数建立起联系。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的教育教学价值在知识的观念取向方面扩展了学生度量物质的新视角,定量认识化学物质的微观组成的新视角。学习了物质的量浓度使学生对于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另外物质的量的学习完善了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视角,之前学生已经可以从质量和微粒数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现在又可以从物质的量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例如,对于化学反应2H2+02=2H20的认识: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从质量和微粒数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知道4g氢气和32克氧气反应生成36克水,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可生成2个水分子。但很难将分子个数与质量之间建立起联系。学习了物质的量之后,学生可以从物质的量的角度来认识该反应:2mol氢气和1mol氧气反应生成2mol水。利用公式n=N/NA(n表示物质的量,N表示微粒数,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将物质的量与微粒数建立起联系,通过n=m/M(m表示物质质量,M表示物质的摩尔质量),n=V/Vm(V表示气体体积,Vm表示气体摩尔体积)与宏观的质量、体积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样就使宏观、微观和化学符号三重表征有机融合起来,是学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化学反应和化学学科。
2、知识的情意价值
2.1 情意价值的涵义
学习既是一种认知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熏陶的过程。知识对人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启迪人的智慧,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熏陶人的情感。当然,有些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启迪智慧、熏陶情感的作用。而有些知识虽然本身不具有启迪或熏陶作用,但是个体在习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会受到极大的启迪和熏陶。我们将知识本身或知识习得过程中所具有的这种能够启迪人、熏陶人的作用界定为知识的情意价值。
知识之所以具有情意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每一种理论、观点都体现了科学家的智慧、思想和观点,也展示了他们的情感和态度,对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学习者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会带给他们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所以,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情意内容。
2.2 物质的量教学中的情意价值分析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为大量和堆集。早在本世纪40至50年代,就曾在欧美的化学教科书中作为克分子量的符号。1961年,化学家E.A.guggen-helm将摩尔称为“化学家的物质的量”,并阐述了它的涵义。同年,在美国《化学教育》杂志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化学家发表文章表示赞同使用摩尔。直到1971年,在由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宣布了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必须定义一个物质的量的单位的提议,并作出了决议。从此,“物质的量”就成为了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根据摩尔的定义,12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就是lmol,即摩尔这个单位是以12g12C中所含原子的个数为标准,来衡量其他物质中所含基本单元数目的多少。摩尔跟其他的基本计量单位一样,也有它的倍数单位。1Mmol=1000kmol,1kmol=1000mol,1mol=1000mmol。
这样通过“摩尔”一词的来历介绍将我们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的化学概念还原到当初产生它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使学生意识到知识是在怎样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学会用历史的观点辩证地看待科学的发展帮助
学生建立科学发展观。同时让学生获得了理性的、情感的深层次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其科学精神品质。
通过物质的量这一联系微观与宏观的物理量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如何分析、联想、类比、迁移、概括和总结,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引入“物质的量”概念时,很多教师都采用了非常巧妙的方法,例如,从“曹冲称象”到“数一篓一元硬币的个数”;从“化整为零”思想,到“聚零为整”的思想。让学生思考如何建立“模具”来度量“一大堆”微小的原子、分子、离子等。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把人类已经建好的模型进行还原,让孩子们自己去建立模型。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另外,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总之,“物质的量”概念教学,不仅为其它化学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同时还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等起着积极的作用。
3、知识的应用价值
3.1 应用价值的涵义
知识不是独立于认知主体而存在的,知识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从科学知识的基本属性而言,任何知识总是为人所用,总必然地具有某种效用性,正是由于这种效用性,人们才试图通过接受和掌握知识去提高社会行为或个体行为的质量,并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不断超越知识本身的目标,追求更高的价值。知识的应用价值是与指导个体的具体行为相联系的一种价值,指知识的的学习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产生的影响。
3.2 物质的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物质的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物质的量的引入,将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实现了化学的微观研究到宏观应用的飞跃。对学生而言。从最初的对分子、原子等微粒的定性认识上升为借助物质的量这一工具,从量的层次上理解、分析宏观与微观概念并加以运用,既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路径,也是学生思维方式从以感性认识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转向的具体表现,更是学生将来学习其他相关概念、进行化学计算以及相关实验的基础。
我们可以来做一个简单的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CI2+2NaOH=NaCI+NaCIO+H2O,实验室里有配制好的NaOH溶液,一瓶所贴标签为4.0mol・L-1,另一瓶所贴标签为14%(密度为1.14g・mL-1),问这两种溶液各多少升才能分别2.24L(STP)的氯气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过程略)其实这两种溶液的浓度一样大,但是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却给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样更凸显了将“物质的量”作为一种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的应用价值。
学生在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方法的基础上理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意义,实现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有机衔接,体会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任何科学知识都具有多重教育教学价值。物质的量知识如此,其它知识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去认真思考、深入挖掘,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就可以实现知识的多重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华林,亓英丽,化学课程编制中的知识价值观[J],化学教育,2002。(7)20-22
[2]孟献华,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说课的理论视角与实践[J],化学教学,2008(1)49-52
由于受“左”的影响,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认为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与个体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故无须特别强调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价值问题。由此造成对教育的个体发展价值的一定程度的忽视,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消极的后果,使所培养的人缺乏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的活力。
学校素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价值应主要在如下几方面得到落实:
首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其打开“学会做人”的基础。学生个体的发展,极为重要的是思想品德的发展。基础教育中重科学知识与发展智力的价值是远远不够的。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必须使学生分清是非、真伪、善恶、美丑,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劳动态度,与人为善,富于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格,为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石。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价值的基本体现。
其次,满足个体求知成才的愿望,使学生“乐学”、“会学”,为其以后继续学习打下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艰苦而有趣的脑力劳动。“苦学”是有限度的,“乐学”的力量是无限的。仅要求“苦学”而忽视“乐学”,只满足于“学会”一面而忽视“会学”,都会带来学生探求精神与能力的枯竭。儿童少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育者应根据特点、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使学生“乐学”、“会学”,注意发挥其主动性,不断满足其求知成才的愿望,使其终生受益。“学会”并非教学的唯一目的,若学生未能学会学习,那么,基础教育就未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既能“苦学”,又能“乐学”;既能“乐学”,又能“会学”;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既懂科学,又会创造。
其次,培养和发展个体的各种能力,使其学会做事。成长中的个体,只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懂得如何做事。这是个体未来生活的基本需要,是个体“走向生活的通行证”。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应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目前基础教育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忽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着审美能力弱化的现象,致使基础教育的价难以充分体现。
最后,培养个体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的心理,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人是身心和谐的统一体。学生处于身体发育、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对学生成长和未来生活的完满都至关重要。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心理的健康,也是基础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更全面的要求。
1、高尚的师德。要求教师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师德中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主要体现在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三方面。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
2、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要有着重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打基础的新的基础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整体协调的人才观;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观;注重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创造教育观;全面提高素质的质量观;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观。
3、合理地知识结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改变单一、狭窄的知识结构,形成多层复合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即要求有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较系统的教育学科知识。
4、较强的多种能力。教师的观察力、判断力、组织能力、教育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顺利地从事教育活动所必备的条件,从实施素质的角度来看,如下能力需加以强调。
情感交往能力。即教师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理解他人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学习的能力。要给学生传授新知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首先要学会学习,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
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按教育目的的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其次是作为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能力。
操作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能熟练的运用教育工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如电化教学、计算机、电脑的使用方法等。
教育研究能力。教师既是一个实践者,又是一个研究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科研是先导,这是人们的共识。
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科学研究的对象,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
创造能力。主要是指解决教育教学课题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第一,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和教育对象设计与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采用不用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第二,有分析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教育经验,即不迷信盲从,也不一意孤行;第三,不断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有所创新,对工作精益求精,向着更完善的目标前进。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个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完满人性,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于学生幸福地生活。此次新课标的一个最伟大之处,便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本理念。特别是当前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应试的功利意识所屏蔽,呈潜在状态;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的迟钝和贫弱,审美能力还待提高,审美情趣有待提高。加强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审美活动有一个规律:即阅读是作家——作品——读者双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越高,就越能释放更多的审美信息,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心理张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包括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各心理因素在内的、对作品进行完形、对意味进行充分体验的能力。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张力成正比,审美心理引起的张力越大,审美能力的提高幅度就越大。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心理因素如果能经常得到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就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就会衰老,会迟钝或萎缩一样,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接受一定强度的审美实践活动,诗歌阅读便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审美实践的有效锻炼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教师虽然也可以采用艺术方式请学生欣赏图像文本提高审美能力,但是这些直观性、浅白性、受控性很强的表现形式留给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创造的空间明显要小得多,主体审美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要小得多。当电视屏幕直观而又固定化地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之时,一种规定性的现实存在替代了无数个心灵的创造,审美能力的提高因而受限。尽管表面看来,声、光、色、乐样样都有,似乎具有很丰富的审美信息,但它给予人的精神自由度是有限的、狭小的。诗歌以其浅白性、直观性、受控性特点成为一种最高的艺术,而诗歌教学这一以最高艺术为教学内容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路径。
(二)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审美意识与一般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一种自觉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的客观性,但是审美需要并不总是浮现于人的意识上层,很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实用、科学、伦理的领域,忽略了审美活动。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它所展现的美恰恰是通过学生的审美实践付出一定的审美劳动得来的,所以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从而使学生“嗜美上瘾”,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诗歌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教精致。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走向高雅、由低级走向高级、由麻木迟钝引向敏锐丰富、由悦耳悦目的低级层次走向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高级层次。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是最好的途径,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二、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诗性智慧作为一种具有整合性的精神能力,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使之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风貌,但是一直以来贯穿始终的想象性、创造性却亘古未变。诗性智慧是一种以想象为形式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形式是想象,其结果是创造。想象力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因为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是物体的复现,而是对物体进行重组与再造。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在想象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头脑中表象的未定性、模糊性,所以会生发出许多新的变化,这直接带来思维的创新。
(一)从诗歌的本体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离不开想象,情感性、音乐性、想象性是诗歌的三大本体特征。想象是诗歌的本体,必不可少。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这指的就是诗歌的想象。要是有一首诗歌把生活表现得过于实在,太像生活的实际,这种照搬现实、缺乏想象的作品是称不上诗歌的,比如说“这个少女很美丽”就不是诗,“少女如花”这一带有想象性的言语便具备了诗歌的质素。因此,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创作出激情澎湃、瑰丽多姿、光焰万丈的诗篇。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等名篇都充满了优美、奇异、丰富的想象。
(二)从诗歌的阅读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欣赏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展开想象的过程。诗歌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是其基本构成单位,上至原始诗歌,下至当代诗歌,都离不开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主导性成份,意象成分越多,诗味的成分也就越浓,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没有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也就不成其诗。读者阅读诗歌,也就是阅读这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要闪现、组合,都必须依赖于读者的想象。因为意象的存在形态是人脑中的一种情感表象,它不同于绘画、雕刻、舞蹈、戏剧等艺术所塑造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外在的,直接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人们无需想象,只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就可以直接获得审美感受。诗歌中的意象,无论是人神鬼怪、飞禽走兽,还是鸟鱼花香、湖光山色、人间仙境等等的呈现都必须借助于人们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映现出来。通过想象,诗歌中的意象得以舒展和叠合,直至成为意境。所以,要欣赏到诗歌的内在意象、意境之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的意象美、领略到诗歌的意蕴美。
(三)从诗歌的语言特征看诗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感性是诗歌语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感性语词是指表述人的感官经验和感官感受的那一类语词,是对人类五种感官所领受到的内容的描述,这些语词以形象战胜抽象的方式,强化语符本身的信息刺激,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唤起能力的媒介物,诱导读者展开想象去把握可感性语词所代表的感性世界。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一可感性语词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芳草萋萋、繁华似锦的一派喜人景象。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让人想象出杏花争先恐后开放的情景,还让人想到芳香扑鼻、蜂飞蝶舞之类。总之,诗歌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诗歌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教学是培育学生诗性智慧的肥土沃壤。(论文)
三、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一)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诗歌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首先,国身通一是诗歌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情感大动脉。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这也就是平常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由奋起而抒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其次,诗歌中还渗透着浓浓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就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世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却让人动心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烈歌颂和赞叹之情。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
诗歌内蕴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著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诗歌是一种理想,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入超越之境,扬弃旧我,走向新我,使自己向更美好的生存状态发展,逐渐抵达理想。它使人确信,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理想和信念一旦在耳边铿锵作响,它往往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即使身处严酷的现实困境,也能升腾起生活的信心,奋起追求心中的目标。诗歌中包含的这种超越品格,使人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