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以风景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拟题要注意融化话题
话题作文的写作自然也可把话题信手拈来做文题,但这样的文题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因此,写作者很有必要掌握拟题的主动权。拟题要力求独特,但也不能出轨。这就要在吃透话题、融化话题上下一番工夫。如何巧妙地融化话题呢?这里列举几种方法。
其一,依傍话题,化大为小。话题一般涉及范围较广,内涵较多。乍一看,往往无从下手。此时,可先对话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析,在话题前后添加限制语,紧缩话题的范围,落实话题的意向,然后再撷取其中的一点一面,自主命题写作。比如,以“欣赏”为话题来写作,首先要全方位地对“欣赏”审视一番,然后在拓展、限制的基础上多拟几个文题以备选择,如“欣赏的力量”“学会欣赏自己”“我最欣赏的人”“小草也值得欣赏”等都是融合话题的文题。
其二,活用话题,巧出新意。话题作文的拟题特别要在“新”“巧”两字上做文章。运用修辞、化用成语、借用歌词、妙用诗句等,都有助于生成文题的创意,增添文题的魅力。比如,以“微笑”为话题来写作,可以拟出“笑里藏‘刀’”“蒙娜丽莎的语言”“一张美丽的名片”“送你一枝含笑花”“给点阳光就灿烂”等文题,新颖别致,引人注目。
其三,整合话题,融为一体。话题作文的拟题,还可恰当地运用副标题、小标题等来配合文题,与话题勾连起来。比如 ,以“做人”为话题写作,有一位同学自拟了“做人实习记”的文题,又辅以三个小标题:“难道做人就这样虚伪和懦弱?”“难道就这样粗鲁和野蛮?”“难道就这样狭隘和奸诈?”这些小标题由文题衍生而出,又与文题紧密联系,层层深入地反思了“做人”之道,无疑深化了话题的内涵。
二、选材要注意紧扣话题
话题作文因其话题的宽泛性增加了习作选材的自由度。不过,选用具体题材,还是要紧扣自拟文题的取向,突现所给话题的内涵。
首先,要把握一个“中心”。一旦确定文题,就要以此为中心,四面发散,搜索可以入文的具体素材。选用的题材一定要最能突出文题的含蕴。比如,以“长辈”为话题来写作,若题为“爷爷的心事”,则可选取关注老年人身心问题的题材来写;若题为“回来吧,外婆”,可揭示家庭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总之,所选的题材一定要同文题契合,与话题沾边,让主题显现,这样才能算选材到位。
其次,要落实一个“基本点”。这个基本点,也就是话题提示语的具体要求。选材时,一定要立足话题,瞻前顾后,看看“话题”导入语和提示语中的有用信息以及附加要求。比如“联系你自己的实际”“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实情感”“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等,都规定了选材的具体范围。选材时,要是忽略了这些限制语,选择了与“你”无关的内容来写,也就偏离了话题的要求。
三、行文要注意点击话题
依据自拟的文题来写作话题作文,固然可以写得含蓄一点,但字里行间应有意识地体现话题之意。如何不失时机地呈现话题之意呢?以下列举几种方法。
第一,首尾回应话题。在自主命题之后,可以开头入题,也可以结尾点题。例如,以“新”为话题来写作,有一位同学以“新语文老师印象”为题来写,开头是这样的:“上初三后, 我们换了一位新语文老师,他的到来给我们一种新感觉。”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新老师”“新感觉”,紧紧扣住了文题,点明了话题。又如,以“从我做起”为话题来写作,有一位同学以“永远的康乃馨”为题来写,结尾是这样的:“维护珍贵的亲情,从我做起。”仅一句话就从“康乃馨的故事”中提炼出了深刻的主题,点明了文题的含义,同时也照应了话题,可谓画龙点睛。
一、据“体”拟题,展示优势
话题作文淡化文体,但不是不要文体。同学们应紧扣话题,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来写作,这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如以“理解”为话题,可以记叙为主――《理解是桥》,可议论为主――《理解与误解》《如此“理解”》等。总之,我们要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表达方式来确定文章的标题,以展示自己的优势。
二、依“题”增补,化大为小
在宽泛的话题前后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的范围加以限制,可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种拟题方法是最常见的快速拟题方法。如以“理解”为话题,可拟《如此“理解”》《理解的自述》《理解――撑起一片蓝天》等。这样,从各个角度,不同文体缩小了写作范围,使选材范围也更加集中,极利于同学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顺利展开。
三、巧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让主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可使文章锦上添花,给人一种含蓄美。
四、精心“改装”,含蓄传神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句及成语、俗语等精心点化,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标题,可取得典雅大方、魅力陡增的效果,是考生快速拟题的一种高明之举。
五、反弹琵琶,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同学们克服思维定式,逆向思维,追求创新效果,拟出新人耳目的题目。如《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100分,我恨你》等,这些题目视角新、思路新,可产生一种摄魄的想象力,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
六、巧用符号,标新立异
用特殊的标点符号修饰文题,可以使文题在表情达意上产生一种修辞美。如《奶奶・槐花・我》《心心》《你宽容他》等,给标题一个恰到好处的标点符号,起到文字难以替代的作用,能够立刻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误区一】只取局部,忽视整体
2013年湖南卷,两则材料讲述了人生当中的两种生活态度:一种是在外追逐梦想,搏击风雨;一种是选择在家守望亲情,享受宁静。两则材料,一动一静,一虚一实,但都寄寓了一种人生态度。前者寓奋斗之美,后者写平凡之美。两者都是在追求幸福,只是选择追求幸福的方式各有不同。“写作时,必须要顾及两则材料的共同点,联系一个来写另一个。有的考生单一写追逐梦想,如为理想而拼,其乐无穷,或写守望亲情,如爱,需要付出,甚至单论“我愿意”,所提炼的论点偏离材料的整体内涵,属于偏题,最多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究其原因,这些考生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式思维错误,对材料片面和错误的读解,只能导致偏题甚至是跑题。
2013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惟愿此心无怨尤》开篇: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无论如何抉择,只要心中无怨无尤,一句轻描淡写的“我愿意”便有了九鼎千钧之力,不容他人置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惟愿本心充实满足,无悔自己的决定,便是无憾。开篇便用一组对偶句,分别取意于第一则材料和第二则材料,展示两种不同的生活取向和价值选择,然后道出中心论点,“惟愿本心充实满足,无悔自己的决定,便是无憾”。可谓水到渠成,自然流畅。
审题时,阅读视野不应局限于一棵树木,而应该是整片树林。只有对材料进行宏观上的理解、整体上的把握,才不会偏离主旨。所谓“全面理解材料”,就是把握材料的“整体”,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不能只选某个词语做角度,否则很有可能论点游离于材料的范围与意义之外,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013年江苏卷,考生可根据“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一关键句,联想到“微”与“大”的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这一立意要侧重从“影响”的角度来写,才最切题,否则靠题就有点松了,甚至离题有点远了。
尤其是多则材料并列在一起,说法不同,观点不一,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方能得到一个全面的观点。
2014年上海卷:“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材料①强调“自由”,材料②强调“约束”。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如果轻率地单纯地肯定或否定其中一者都不会取胜。审题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内涵,尤其要注意这两个分句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谈“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受约束的”,还可以谈“道路可以选择,目的必须明确”。若只单纯地谈论“自由”“约束”“选择”“责任”等,而不能将它们内在的关系结合起来谈,则有失妥当。
【误区二】不辨真伪,褒贬失当
2014年北京卷: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此题很应景,有时代感。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出题人是肯定“老规矩”的。“老规矩”指的是传统价值观,是传统美德,这些“老规矩”“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据此可立意为: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可是有些考生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褒贬不分,反向立意,批判“老规矩”,就明显偏离题意。
当然,“老规矩”可能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必须辩证分析;“老规矩”也必须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这样“老规矩”才能为焕发出持久的活力。
具有感情倾向的材料作文,材料中一定会有一些关键词表明其感情倾向,可以通过抓住评价性关键词的方式,挖掘出材料中隐含的情感倾向。2003年新课标Ⅱ卷:“即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此句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
2014年湖南卷,审题时如果能抓住两个关键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一个关键句“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是根本跑不了题的。“心”在这里就应该是一种“信念”,应该是一种“执着”。“风景”一词显然在这里是喻体,要写好这篇文章,就首先要还原“风景”的本体,诚如一考生所言:“游子的风景在家乡,雄鹰的风景在云端,种子的风景在土里。”但是不管哪一种风景的实现,都离不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的确,“风景与所处之地无关,只与心息息相关。”“信念” “执着”是前提,“风景”是结果,行文的时候要注意二者的辩证关系。
因此考生必须紧盯着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理解其感彩,进而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在其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行文立意,这才是材料的最佳立意,切莫忽视这些细节而与材料的本意南辕北辙。
一、让素材成为巧妇手中真正的“米”
1.积累与点评相结合
无论所积累的素材是人、物,还是景,都要求学生在所摘录素材之后写出自己对这一段文字的感悟。这段感悟必须做到主题明确。如果积累的素材是人――司马迁。你的主题可以是赞其不屈,可以感悟择生的意义,也可论人生价值在屈辱中绽放。如果积累的素材是物――沙漠中的那条河。你可以想象其生命的轨迹,可以论其无谓的抗争,也可感悟其生命的延续。如果积累的素材是景――夕阳西下。你可以叹其“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可颂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主题的单一明确,增强了实际运用时的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不知所云。
2.素材的魅力在于个性绽放
任何一个素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作文素材运用得精彩,往往是在趋同的世界里绽放其个性的光亮。如“生命中的苦涩”话题作文,学生分别选用司马迁、苏武、贝多芬三个人物事例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人生因苦涩而精彩。他的三个分论点分别是:(1)司马迁的人生是苦涩的,就是在这份苦涩中绽放出司马迁生命的精彩。(2)苏武的人生是苦涩的,就是在这份苦涩中绽放出苏武生命的精彩。(3)贝多芬的人生是苦涩的,就是在这份苦涩中绽放出贝多芬生命的精彩。
面对这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就论据中人物事例的运用,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1)你怎么理解司马迁、苏武、贝多芬三人生命中各自的苦涩?(2)你怎么理解司马迁、苏武、贝多芬三人生命中各自的精彩?集中讨论后,最终形成下面的三个分论点:(1)“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这是屈辱碾压下的司马迁最大的苦涩,也正是在这份屈辱苦涩浸泡中,他用如椽巨笔书写出华章――《史记》。(2)天地之间所有的孤寂似乎都凝聚在北海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苏武人生的苦涩,就是在这份孤寂苦涩的阴霾之中,他高举突兀的节鞭挥舞出一个大汉忠魂。(3)屹立音乐的神圣之巅,却感受不到一点光亮,这是贝多芬人生的苦涩,就是在这份无声无息的苦涩笼罩之中,柔柔弱指弹击出旷世绝响。
结合人物个性特色的分论点,不仅仅是在文采上更胜一筹,更关键的是为每一层的具体论述暗示出清晰的思路。
二、让立意与年轻的生命共飞扬
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立意不是问题,问题是一心向往深刻,却无从下手。其实,作文的“意”根植于年轻的生命里。如以“声音”,或者“色彩”,或者“阳光”,或者“见证”为话题。无论写什么主题,都试着与自己年轻的生命相联系,明确一个年轻的生命与“声音”、“色彩”、“阳光”、“见证”之间的关系,然后展开立意。
如年轻的生命需要用什么来见证?首先考虑:年轻的生命最应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前方人生的旅程?经过讨论汇总,有这样一组结果:(1)蓬勃的朝气,远大的志向。(2)无畏的斗志,坚韧的努力。(3)一份淡定,一份从容。这是一个在人生旅程起点的跋涉者的生命姿态。
同样,年轻的生命最应以怎样的一种色彩绽放?这样的立意方式与学生的现实紧紧相连,不仅仅拓展了学生的行文思路,还必然会深化学生立意的深度。
以此类推,将学生年轻生命的独特姿态与各个命题方向相衔接,寻找立意方向,意趣自然油然而生。
三、思想的巨人也可以是行动的超人
作文的兴趣最忌理论上的花哨、嘴皮子上的技巧,特别是文章的构思。不能让学生云里来雾里去地构思作文。教师可以采用学案教学的方式,最终把所有的训练内容以一个完整、清晰的学案形式,展现于学生眼前。在作文构思这个环节,首先选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分别讨论其结构形式,给出修改建议,最终形成典型搬上学案。如以“窗”为话题的一次作文练习后形成的一份构思提纲:
1.依托主题(中心论点)巧写主旨句(分论点)+结尾点题句
(1)当你的生命桎梏于屈辱的铁壁铜墙,上苍没有忘记面向滔滔的历史长河给你开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望到你用鸿椽巨笔挥洒出的铮铮铁骨、炎黄脊梁。
(2)当高高的庙门朝堂对你已是紧闭巨闸,青山绿水,清风明月向你敞开了那扇窗。……透过这扇窗,我望到倾泻苍宇的月光中,你如水般飘逸的豪放。
(3)
2.围绕中心,雅致举例+扣题生发(哲理段)
(1)他在阵阵驼铃中渐行渐远,他在漫漫黄沙中踽踽前行。回首东望,何处是他天朝之都,只有如霜冷月照彻镂蚀身心的孤独;低头驻足,哪里有他生长的土,只有穷秋塞草抚乱漫漫征途的愁苦。他的心里,早有塞外的苦寒,有边陲的飘摇和胡虏的不近人情,但更有那片异域,风情鲜明的繁荣――这就是张骞从那虚掩的窗中看到的世界,于是他顾念前行,他笃信,窗外风光无限。虚掩的窗,没有阻住张骞的脚步,反而如灯,点亮了追索,照出了一条不朽的丝路。(点题深化)
(2)实验室里的清瘦身影,不曾停止忙碌。任岁月如沙,磨去了与她并肩作战的人坚实的生命,任满鬓乌丝早换了华发,朱颜零落,徒留憔悴与哀愁。那个奇女子,用刻骨的坚强在科学的领域走到了前人未及之远。伴着镭元素明明灭灭的蓝光――这就是居里夫人从那虚掩的窗中看到的世界,于是她投身其中,义无反顾。虚掩的窗,没有遮住居里夫人的实验,反而如图,指引着他探究,找出科学最原初的本质。(点题深化)
(3)
3.用修辞使各段主旨句表达形神兼合,拉紧全文结构
四季之中我独爱夏。
……
我爱夏,既爱其阳光,又爱其张狂。
……
我爱夏,既爱其张狂,又爱其情趣绵长。
……
4.巧妙化用诗词,依托原有构思,拉紧全文结构
主题:每一个生命的窗外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景,绚丽而多彩。(1)少年的窗外,有一缕怅惘,有一丝轻狂,然而更多的,是对激情的渴望、对远方的向往。(2)中年的窗外,有一路漂泊,有一番酸甜,然而更多的是君临天下的豪情、海纳百川的情怀。(3)老年的窗外,有一世的沧桑、有半世的落寞,然而更多是夕阳西下、漫天流光溢彩的晚霞。
积累一些观点鲜明、内涵丰富的名言,深入体会其哲理和寓意,并在写作时巧妙地运用到文章中去,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写作方法。具体运用中,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简单改装,抑或合理想象,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丰富文章的内容,展示深厚的文学素养。具体写作中,名言类素材的运用可借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以名言引出话题
写作相关话题时,合理选择与之契合的名言,并以这一名言引出后面的分析与事例,从而形成一种严密的论证结构。这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论述方式,能够充分表现名言类素材的作用。
【示例】
托尔斯泰说:“是的,爱,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却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所体验到的爱。”
为此,我们曾苦苦寻觅爱的所在,一转身,月华如水,光影重重,人间确有大爱在。
风轻云淡,老月青山,平平淡淡的爱弥足珍贵。我们曾因“小悦悦”事件而对社会失望至极,也因更多人的真情解冻我们冰封的心。在远离了城市,远离了繁华的边远山区,那里的孩子上学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甚至没有像样的课本。为了让他们读上书,无数人来献爱心,书包、课外书、文具盒等物品通过不同方式送到这群渴望知识的孩子手中。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立意要回报这些用爱帮助他们的人。这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爱涌到孩子们的身边,让祖国的新一代更加茁壮地成长。这爱,像一纸飞机飞到希望的田野上,不再苍凉。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片段)
【分析】以“爱心”为话题进行写作,开头先引用托尔斯泰的名言,对“爱心”这一话题进行生动而鲜明的解读。然后自然引出后面对这一名言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联想到社会上一些缺少爱心和渴望爱心的现象,整个论述一气呵成,逻辑严密。
二、将名言合理嵌入文中
每一个写作的话题,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名言或名作素材来表现。因此,在对话题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恰当地选取一些名言为素材,直接嵌入到论述中去,通过这些素材的运用使文章的内涵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示例】
善,凝成晶莹的琉璃,光域之下的梦幻,通透轻盈,用岁月的线将它们一颗颗串起来,垂成生命的重量。
轻盈碰,纤蝶梦
有人说,善为佛之泪,落于心,便使人通彻明达,纯真美好,才有了“人之初,性本善”之说。人世俗寡,人心幽深。浮世里,又有几人不沉醉于功名利禄之中?谁又能回忆起古人之训:“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世风俗浊旋流不息,而若定以清心涤魂抗之,纵使世风浑浊不堪,又能奈之何?身处飘飘浮世,能以善自戒自省,以善修养身心,便可以摒弃世俗,成就自身,流芳于后世。人的德行恰如琉璃珠,离开了灵魂的救赎,触之即散。纤弱的蝴蝶以善量心,方能化茧成蝶,留给世人美丽的身影,人亦如此。
(2014年高考重庆卷优秀作文片段)
【分析】以“善”为写作中心,在对此话题进行分析时,以生动的表达对善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具体理解时,自然嵌入了屈原的名言,表现了屈原高尚的品质,突出了话题的内涵,也使整个论述显得更加充分,更具真实感。
三、以联想实现素材拓展
每一个话题,都可以运用很多名言来展示。这时,就可以通过丰富的联想,精选一些相互之间能够联系在一起的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的合理安排,来表现写作中心。
【示例】
古语曰:“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续了一把断弦的琴,复了一页泛黄的谱,此语已化作一曲泠泠长调,在指间缓缓淌出。农民工自愿在医院打工抵债,便是这琴音的开端……
《弟子规》有言:“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他说:“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班长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他是昔日的筑路战士陈俊贵。一个馒头,挽救了一个生命;一句嘱托,开启了一次守望。班长和战友牺牲了,他和部队得救了。誓言在心,恩情在怀,他从未止步。二十多年的苦苦寻觅,他无悔无憾;这一生的坚定守护,他不悲不怨。很难想出一个比知恩图报更适合的词语来形容他,因为他已经把感恩演绎到极致。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几十年来的每一次扫墓,他都在用心清扫出一方净土,岿然坚守着一种美德。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片段)
【分析】写“感恩”这一话题,作者先以古语引出材料内容,然后以《弟子规》中的名言对这一内容进行总结,并由此联想到陈俊贵的名言,再进一步引申到陈俊贵的事迹。这样,几个名言之间就形成一种关联,条理清晰地展示出写作的中心。
四、阐释名言内涵
名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也能挖掘出丰富的内涵。因此,在引用名言素材时,也可以将名言内容进行阐释。具体阐释时,需要结合话题中心,提炼出名言中的核心思想,最终使名言充分体现写作的话题。
【示例】
我们行路,并不仅仅是为了打开门;我们开门,也并不仅仅是为了行路。我们要的不仅仅是结果,更是过程。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谈及获释出狱那天的心情时,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和怨恨留在身后,其实我仍将在狱中。”多么大彻大悟的一番话!这监狱之门到底是走向深渊还是通往自由,则要看你如何去走未来的路。
曼德拉也曾狂妄不羁,他所走过的每一条路都留下了自傲的影子。而在这27年的牢狱之中,他的棱角已被磨平,他学会了理解与宽容。
27年的牢狱之路,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打开了南非新世界的大门。
倘若曼德拉出狱后满怀悲痛与怨恨,那他所领导的南非将永远关上消除种族歧视的大门,而他,也会止步不前。
(2014年高考全国浙江卷优秀作文片段)
【分析】对“门与路”进行思考,选取曼德拉的事迹为素材,具体分析时,以他出狱时的名言作为分析对象,由对这一名言的理解,展示出这一人物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引述言简意赅,有很强的概括性。
五、名言与事例相融
对写作中心进行分析时,可以精选典型的名言素材。在具体运用时,可以在素材与事例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关系。这样,就使名言与事例巧妙地融为一体,进而更充分地表现写作的内涵。
【示例】
村上春树曾有言:“我不能抛弃初心,我想。无论它多么沉重,有时是多么黑暗,但它还是可以时而像鸟一样在风中曼舞,可以眺望永恒。”追逐本心,不被他人左右,我们就能登上心灵的高地。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说过:“我满心承认常规生活的社会价值,也看到了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我的血液里却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人生是更为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浅田真央就是这样一个敢于追逐本心的勇者。在索契冬奥会上定格下最后一个舞步时,她泪光盈盈,赢得全场掌声雷动。作为第一位两次获得世锦赛冠军的亚洲选手,她一直在追逐冰上的红日,尽管偶有阴雨,但光芒永不褪散。每场比赛,她都坚持使用男子比赛的高难度动作――阿克塞尔三周跳,仿佛那是她的太阳。在追逐本心的路途上,即使有万千人阻挠,她也从未退缩,更从未因他人的只言片语而动摇。她用艰苦而快乐的追逐,换来山顶无人能领会的壮阔风景。
(2014年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片段)
【分析】以“山顶上的风景”为写作中心,作者在具体分析时,先以村上春树和毛姆的名言引入,然后以一句“浅田真央就是这样一个敢于追逐本心的勇者”,自然引出浅田真央在索契冬奥会上的表现,表现出她在明知失败时仍能够追逐本心,将最美的自己展示出来的精神,充实了文章的内涵。
六、对名言进行借鉴模仿
一些名言,在表达上很有韵味。这样,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借助这种名言的语言风格或者哲理意蕴,仿写一句与话题相适应的句子。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还能够增加文章的新颖性和生动性。
【示例】
我是我自己,一个情感的编织者,一个开心就会大笑,伤心就会哭泣的自己,每时每刻都在编织着我那梦幻的王国。沈从文曾说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也会说:“我喜欢美好自然的景色,钟情友情世界的纯真,羡慕成功人生的品质,而更憧憬一份悠然恬淡的田园气息。”人的每一种情感都从心灵传递。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感受春去夏至的躁动,触及秋末冬来的寒冷,这时,获得的往往是一种温馨与慰藉。好想将心放在一处楼阁,静静地体验“轻罗小扇扑流萤”的闲淡;好想将心放在一叶扁舟,轻轻地感受江南烟雨的朦胧;好想将心放在一片古原,默默地领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惬意。
既然有了想法,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让我们将一颗赤子之心,融入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去笑览山顶无限风光。
(2014年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