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训校风

校训校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训校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训校风范文第1篇

孝友理念不与同,立身处世贯始终。

曾经百年看今朝,走遍天下自校训

校 风

诚实守信春意浓,共铸辉煌携手中。

先致其知力践行,务实创新好校风

教 风

三尺讲台桃李中,师道尊严德高重。

教学不倦英辈出,恪守天职好教风。

学 风

勤勉自律不放松,成功尽在努力中。

暑往寒来还坚劲,不枉孝友好学风。

常熟市孝友中学初一(10)班  陈春宇

校训校风范文第2篇

[资讯]被简化成“0”或“1”后无限繁殖、空前泛滥,信息超载至人类器官接受的极限,导致失眠、忧郁、胃溃疡等疾病。

[大话]对信息权威的颠覆,甚至连新闻都被娱乐化,均为信息超载后人脑本能的反应。

[犬儒]cynicism,指看透一切后愤世嫉俗或玩世不恭。跟古希腊那个温和的木桶怪人已无关,当代犬儒不知廉耻且敢咬敢斗。

《新闻联播》大家都看过,居然有人提案说要撤换主持人。这倒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看了二十多年联播、听了二十多年“当一当一当!”开场音乐,不是审美疲劳而是审美麻木了。这里并非专对邢奶奶那冷面杀手的样子有意见,什么东西不变样看个二十年都忍不住要恶搞一下。我是说,这符合当下心态。

到广州这种岭南小城,晚七点整你可能听不到“当―当―当!”的音乐,因为央视《新闻联播》在这里的收视率只有百分之几。倒是一款凤凰卫视梁冬的《娱乐串串SHOW》颇有人捧场,每周“八”一次,乐此不疲。这小子去了百度后凤凰台倒是安静了许多。

主持人换不换、跳不跳槽非我辈关心,资讯娱乐化才是我们关心的。记得梁冬节目的策划定位在“资讯产生焦虑,何不娱乐处之”,颇到痒处。资讯爆棚,传媒借势成为继经济、政治和法律之后主宰世界的第四种力量,现跃升第二。1844年,世界上的第一封电报摘自《圣经》:“上帝,你究竟创造了什么?”这预示着,上帝创造了一个世界,传媒制造了另一个。

21世纪,电视、报纸、广播、网络、手机为世界造就宏大景观。在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中,各种真新闻、假新闻、有偿新闻包裹着真知灼见一齐蜂拥而来,“只有的才能生存”。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邮箱,这种强迫症让我们失去了惯常的沟通习性。博客上更是评论泛滥,多数帖子只是找岔子、挑毛病、没事找事。有比喻为公共厕所和粪坑,没事找事的“韩白之争”分明是小帮菜玩了老帮菜一把,“文坛是个P,都TM别装B!”

我们变得富裕安逸而肥胖,对一些会引起不快的事情会产生固有的抵触。什么事情,只要一粘上娱乐就会热卖,我们沦为娱乐至死的物种。这个世界不再有新奇,不再有崇高,只有不断的解构。《雷锋的初恋女友》将榜样人物翻出来恶搞,各类“戏说”、“大话”、“胡写”,成了当今紧张社会的必备解压之道。

广州最新一款新闻网邀你参加“牛客大赛”(newsblog),称“猛牛”头奖可获30万元名车。本次大赛作品追求体现“非新闻从业者的新闻态度”的牛客精神,欢迎像《馒头》和《春运帝国》这样的作品“恶搞”。照此下去,必将新闻娱乐化推向新的高峰。

忽然之间,广州的几份报纸都变成了小报。小报主编得意地说,小报化体现电脑电视一代的视觉习惯。远的还有《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窄报化、小报化,都纷纷向《太阳报》看齐。

校训校风范文第3篇

众所周知,高二学生逐渐熟悉了学习环境,学习压力也随之减少,高二年级也是高中阶段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阶段,学生难管,教师头痛,家长心焦。管理者怎么办呢?

2005年秋期,我校的高二年级在期中考试前,学生的分化还不算明显;期中考试后,学生的学习、纪律等方面放松下来,政教处的每周量化评比、通报,高二各班大都在全校的后几名,自然,年级评比,在三个年级中也是最后一名。一连数周如此。高二年级的老师议论纷纷,再这样下去,这一届算完了,高二学生虽然贪玩,可是看到这个结果,心里也不好受,在全校的学生中也抬不起头。

我当时任年级副主任,年级主任和我商量,怎样才能扭转这个局面?我思考一会儿,说:“现在社会上实行‘治安联防巡逻制’,对社会治安防范效果较好,我们把它借用过来,起个名字叫‘班主任联防巡逻制’。我带单号班的班主任巡逻,值周一、周三、周五;你带领双号班的班主任巡逻,值周二、周四。巡逻时,各班主任处理自己班的违纪的学生,我俩处理跨班级违纪的学生。并制订学生违纪档案,记录学生违纪的经过和处理结果。违纪严重的学生登在年级简报上,在每周的晨会上通报,并在大会宣读。并给学生说明:违纪档案装在学生毕业档案袋中,这样,对违纪学生的升学、参军、入党都有影响。(其实老师也不想那样做,无非是震慑学生罢了。)我们采取了惩前避后、治病救人的态度,违纪的学生被处理后,若不再违纪,学期末可以提出申请,经年级研究可以撤销处分。

商量过后,说干就干。当周的年级晨会上,我们就把上面的内容公布给学生。学生哪知我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在这样的”高压“形势下,大部分学生收敛了许多,把心回归到学习上。开始处理的违纪学生还比较多,一个月后,违纪的学生大大减少,班风好了,学风浓了,政教处量化评比中高二年级排第一。势头扭转过来,我们又辅助以学风指导,每次的月考、期中考试总结会,全年级的班主任也是齐上阵,分析、诱导、培优转差等等。此后,班主任联防巡逻我们一点也没放松,一直坚持到高三毕业。那一届学生刚入学时成绩一般,可是2007年高考中升入本科的人数,是学校发展史上最多的一年。

校训校风范文第4篇

只是让一条生产线服务于一件产品未免有些浪费了。如何将现代化大生产的规模经济要求与各个顾客对同一产品的不同需求结合起来,同时兼顾批量生产与个别需求?简单地说,就是生产者分别为不同的顾客生产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在商业上,这便是古老而长青的定制营销模式。

所谓定制营销,就是指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将每一位顾客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每一个人的特定需求来安排营销组合策略,以满足每一位顾客的特定需求。 “定制”即量身定做,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早期市场上,许多手艺人为顾客加工制作产品时,都采取“定制”这一做法。例如,裁缝根据顾客的身高、体型、喜欢的式样来为顾客定做服装;鞋匠根据顾客脚的尺寸及喜好设计制作鞋样;糕点作坊为顾客定做生日蛋糕。即使在今天,仍有许多顾客定做西服、衬衫等产品。

区别于传统定制营销,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一方面沟通渠道的便利使得企业了解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企业越来越多地将生产、管理的过程数据化、网络化也使得在经营中有可能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生产。这些都使得定制营销成为可能。

定制营销大趋势

1.大规模生产

企业首先应明确一个原则,定制营销不一定就是高成本的单件生产。以服装业为例,高级定制服务于这个领域中顶级的客户,这可以是一对一的服务。但当服装公司在分析这些客户的需求之后生产出的高级成衣系列,就是服务于中产阶级的系列化产品,满足的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阶层,这完全可以看做是面向一个特定群体的定制化生产。在过去,这个过程需要约3个月,而应用互联网之后,这个过程目前已经被缩短到3个星期。

精准化的分析使得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重新组合,最大合理性地整合营销资源,更好地满足顾客日益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又不失规模经济效益。

目前,在国外流行的个性化家电同样是规模化定制的绝好例子。特别是发达国家,消费者非常关注家电功能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逐步淘汰大批量生产一种产品的家电生产方式,在生产布局、技术工艺管理、组织流程上实行柔性化,进行小批量生产,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几十种型号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这种互动式个性化营销正在成为市场营销的主流模式。

2.数据库营销

目前在定制营销中,最常用的营销工具是顾客信息数据库。数据库信息来源于企业与顾客发生的每一次联系记录。通常包括了顾客购买的数量、价格、采购条件、特定需要、性别和年龄等详细的顾客信息。这些信息组合的结果就是企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的基本依据。传统渠道中,这个营销步骤通常发生在销售阶段,客户是被动参与的。而现在互联网上已经有鼓励消费者自主进行定制的网站,如T恤、情侣衫、钥匙扣、挂坠、马克杯和抱枕等所有你能想得到的可以个性化的物品。

中国秀客网可以实现图片和产品的无缝连接,用户能直接体验到真实的线上设计。这个过程中网站利用平台收集的客户自主上传数据,就能够了解究竟哪些产品和服务才是真正吸引客户的,接下来推出的产品才可能有针对性。同时,客户自主上传的数据相比传统渠道的问卷或其他方式获取的数据信息业也更确切,这些都能够帮助企业利用数据库信息把营销环节提前到生产时就开始。

3.顾客参与性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允许顾客在网上通过公司的相关导引系统,自己设计和组装满足适应自己需求的汽车。顾客所要做的只是:首先确认能接受价格的范围,然后系统根据定价范围从中显示符合要求的汽车式样,这个过程中,顾客甚至还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与自行设计。公司的最终出品显然就能满足顾客对价格和性能的要求

这是企业定制营销中相对高端的阶段。很多企业未必能够模仿,但其中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在定制营销中,为了确保顾客的满意度,必须鼓励顾客的积极参与与合作。

互联网的应用,使得远隔千山万水的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低成本信息沟通成为可能,使得传统的网下营销模式向定制营销发展成为可能。

首先,Web2.0技术的普及应用,为产品的网络个性化设计提供了积极的技术支撑与保障,促使网络定制营销的范围大大扩展延伸,网络定制营销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

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制造商是产品分销的起点,消费者是产品分销的终点,消费者只能在店铺中挑选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而网络营销条件下,通过企业的网上定制营销系统,消费者可以自行设计自己喜欢的手机铃声、冰箱款式、房屋户型结构、衬衫款式。

对企业而言,能够进行个性化设计、定制定做的产品范围,走出了传统手工作坊可供的产品的小圈圈,定制营销的目标市场也跨出了“个别高贵人物”的焦点市场,走向了碎片化的大众长尾市场。消费者已经可以介入到产品的设计、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之中。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将“YOU”评选为当年的年度人物,对于市场营销而言,“YOU”不仅仅只是一个年度人物,而确确实实应该是个永久的人物,网络营销永远是一个服务于“YOU”的营销模式,而网络定制营销无疑就是无限度接近“YOU”的最佳路径。

结合个性化消费需求与网络时代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两方面,网络定制――这种全新的营销方式打破了传统供求关系,并且将生产的价值体现出来。

校训校风范文第5篇

企业经营有风险,企业的培训活动同样也具有风险。培训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关系到企业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中小企业的特性,导致了中小企业培训风险的独特性。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没有自己的培训团队,不能进行规模化的人员培训;中小企业人才缺乏,如果在培训后出现培训员工离职的现象,就会造成人才流失、自有技术外泄和培养竞争对手的多重风险;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中的个人主义特征,使得企业集权程度较高,管理不科学,所以企业管理者容易做出错误决策。这些都导致了中小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比大企业面临更多的风险。

二、中小企业的培训风险

(一)培训理念风险

培训不仅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理念。培训的理念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或者受训员工对企业培训的错误认识或错误定位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个人主义特征明显,集权程度较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企业对培训的认识不足。

当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仍然在企业用人上面缺乏一定的科学前瞻性,未能高度重视企业人才的积累,也疏忽对员工的培训开发。多数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注重对人员培训的投入就会增加企业的人工陈本;还有些管理者认为培训员工是在对其他企业做嫁衣;也有管理者认为企业效益好的时候人员不用培训,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根本没钱培训,这些错误的管理观念都会让管理者忽视对人员培训的投入。进而导师培训理念风险的产生。

(二)培训对象选择风险

企业选择和确定培训人员,加大对人力开发的投入,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进而帮助企业提高效益,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不过,对人员培训的投入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在投资回报期内受培训的员工不愿意为企业在继续服务,或者直接跳槽到另外一家企业,这就使得企业事前的愿望不能得以实现,企业投入进去的培训成本也有去无回,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培训作为一种投资,除了具有投资的客观风险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培训对象作为人力资本所具有的不可分割性、个体的不均衡性等特性带来的风险。由于个体的智力、思想、体力、知识、技能的差异,每个人力资源所产生的效用是不相同的,这使得培训效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不同的员工进行培训会获得不同的效果,这就容易导致用人的不当。

(三)人才流失风险

人才流失风险是指接受培训的员工得到提升后不愿继续留在本企业,选择离职或跳槽而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根据企业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把风险分为:培养竞争对手的风险,自有技术外泄的风险,组织风险。

人力资本的流动性。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本质区别表现在人力资本的主动性。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会根据环境的变化,或者自身综合能力的改变而去选择不同的市场,以便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另外,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会使得企业缺乏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可度、忠诚度、归属感也会下降,这就会造成培训后的学员因为自我综合能力有所提高而又缺乏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就会造成他们的流失。

(四)培训贬值风险

培训贬值风险是指培训价值会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导致之前培训内容的价值降低,从而降低培训为企业带来效益的风险。在当前的社会中,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知识也在不断的变化,各种新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的产生,市场需求更加多元化,新技术投入的风险和转化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都为企业培训投入带来了诸多的风险。譬如:为了研发一种新的工艺技术而对部分人员展开的培训投入,在科技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出现了更先进更科学的技术,使之前的工艺变的落后陈旧,那么之前的人力资本投资将会变得毫无价值可言。滞后性是培训效果的典型特征之一。培训效果的滞后性是指培训活动结束后,培训效果不会很快就显示出来,而是需要学员在投入工作中后,在实际的运用中不断的对培训内容进行转化来实现,这就容易引发培训的贬值风险。另外一个方面,针对培训后如果缺乏一定的环境和机会,那么受训员工就没法开展培训中所学的内容,就会对培训内容部分遗忘或生疏,从而培训效果就没办法如预期取得一致。

三、防范培训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要转变培训观念,提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

风险规避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培训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企业要认识到培训是一种投资行为,这种投资可以使企业获得长期的综合的收益,是企业获得长远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二)严格挑选受训对象

首先明确培训对象的选择标准和培训内容。企业要根据培训目标挑选合适的培训对象。在选择培训对象时,不仅要重视受训者的个人能力,还要注意受训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工作态度。其次要明确培训的要求。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也要协调一致。

(三)运用合理手段维护企业的利益,限制不合理的人才流失

相关期刊更多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3-6个月

湖南省教育厅

江淮文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政协

荆楚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