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中国民营房地产企业的翘楚――万科集团的董事长,王石从1999年就开始退居二线。不过,他可一点都不清闲,因为他早早就找到了自己的“挚爱”:登山。
在先后完成了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以及穿越北极和南极的探险后,2006年,51岁的王石为自己定的下一个人生角色是社会活动家。自此,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以及NGO组织,就成为王石生活中的一个新组成部分。
在过去5年中,王石将个人收入的1/3都用于公益活动。王石认为,企业家走向成功的三个阶段,第一是创业,第二是管理成熟,第三是承担广义的社会责任。“现在应该是所有企业都迈向第三阶段,做企业公民的时候了。”
今年7月28日,王石从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手中拿到“交接棒”,被阿拉善生态协会选举为第二任会长。治沙这个过去似乎只属于环保主义者的任务,落在了他的肩头。
“山在那”
王石的博客叫“山在那”。
王石喜欢登山,众所周知。关于他登山的原因,最早人们知道的版本是他的身体一度出现了问题。1995年,王石的左腿突然剧烈疼痛,后来诊断为腰椎骨长了个血管瘤,因其压迫神经引起左腿疼痛。
医生警告他,“什么运动都不能进行,从现在起必须卧床,准备动手术!一旦血管瘤破裂,会引起下身瘫痪!”听闻此言,王石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手术之前一定要去一趟。因为一旦坐上了轮椅,就再也实现不了自己从小的梦想了。
打点行李,王石进入,从此开始了他的登山传奇。
从1999年5月,登顶海拔6718米的玉珠峰,到2003年5月登顶珠穆朗玛峰――王石从一名登山爱好者到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有人问王石为什么喜欢登山,他的回答是:“很多人以为我是为了健康而选择登山,其实不是,登山只是我选择的生活状态,但我想我应该在命运的挑战前做些事情。”
至今,王石仍保持着国内登顶珠峰的最年长纪录。在先后完成了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穿越北极和南极的探险后,王石又将目光投向了飞伞、帆船。这样潇洒,在中国的企业家中,又能有几人?
按照王石自己的说法:“特别是2003年之后,我出席一些场合,一般主持人都会这样介绍:现在请著名的登山家王石先生进行讲演,顺便提一下,他的企业也办得不错。”
2004年,王石就宣布万科已经完成了第一代管理层向第二代管理层交班的过程。其在企业中的具体驱动作用已慢慢减弱。王石曾自嘲地说,过去他一爬山,万科的股票就跌,而现在,他在旅行之前又看了下股票,发现万科的股票不跌反涨。
对王石而言,登山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中不能缺少登山,登山也在改变着王石:“登山改变了我的很多思考方式,让我过着有质量的生活。”在登山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很多:要对山敬畏,对登山教练尊重,进山不能个人英雄主义。
尽管登山是艰苦和危险的,不断攀登的王石也不止一次有过“我要是能活着回去,再进山我是王八蛋”的念头,可每当他攀上峰顶,他的想法就变成了“下一座山是哪座山”。
企业公民
王石不只会“玩”,年过五旬的他正在转型。他要从一个传统的企业家、户外运动爱好者过渡为一名社会活动家。从去年起,“企业公民”这个词一直伴随在王石左右,其重要程度已与登山不相上下。
在2005年王石第一次到北京领取企业公民奖项时,曾很坦白地说,“对我来讲企业公民这个词很陌生,但是万科却站到了最佳企业公民的领奖台上。”
后来,通过上网查资料、请教企业专家,王石才知道企业公民是什么――广义而言就是承担企业对于社会的责任。
尽管知道企业公民这个词晚了点,但王石却认为,“万科本身的企业文化、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观与企业公民的要求不谋而合。在万科对企业公民还一无所知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做企业公民该做的事了。”
2006年,万科的年度主题是“变革先锋,企业公民”。在王石的力推下,万科着力于体现企业公民责任的工作――推广廉租房建设、设立专门用于居民旧村落保护的基金和推进节能环保运动。
万科计划在未来3年,每年提取人民币1000万元作为“企业公民”专项建设费用,用于中低收入者居住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和实践、和谐社区的倡导和建设、环境保护和其它公益活动等“企业公民”行为。
作企业公民,不仅意味着付出,也会有收获。“万科自身首先是一个受益者。虽然我们从来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但是调查后却发现自己首先是受益者。做善事的首先是得益者,做恶事的首先也是受害者。”王石说。
作为企业公民的领头人,王石也越来越热衷于公益活动。从被动参加到主动组织,王石的转变仅有两年时间。
2004年,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给王石打电话,说要发动100位企业家,每人出资100万元,成立阿拉善沙漠整治的公益组织。出于面子,王石答应了对方。
加入其中,王石才发现,这是一个由三部分人员构成的NGO组织:大陆本土派,即刘晓光、王石等在国内创业的企业家;大陆海归派,即张朝阳等有海外求学背景的青年企业家;海峡派,即投资内地的台湾少壮派企业精英。
尽管在第一天的成立大会上,各路商界精英为协会章程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但王石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崇高。“企业家们对章程的重视,让我第一次上了民主程序的一课。这让我感觉,这次参加公益活动并不是仅仅治疗沙漠,也是治疗自己心灵的荒漠。”之后,王石就主动参加公益活动。
在王石的眼中,“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是中国NGO的一个孵化器。”正是在这个协会中工作了两年后,王石才开始在万科成立“万科公益基金”,同时还以他个人的名义成立了公益基金。
“这些事情以前没做,很大程度上因为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做,但有了阿拉善的民主程序的训练,有了对协会管理的认识以后,情况就不同了。”此后,王石还主动“拉拢”一些企业家加入到阿拉善生态协会中来。
2007年7月28日,阿拉善生态协会的第四次理事大会在北京举行。继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之后,王石高票当选了阿拉善生态协会的第二任会长。
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给老师组织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孩子对活动内容感兴趣,他们就会非常投入,积极思考,能给教学过程带来活力。小班幼儿带有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只有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使幼儿的听觉、视觉、嗅觉积极地捕捉信息,激起幼儿要听、要讲、要做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我设计了“啊呜啊呜”这节社会活动,通过故事“小老鼠”的形象让幼儿产生共鸣。故事的语言简单,情节有趣,能吸引幼儿。让幼儿通过故事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丰富其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闻闻、摸摸、听听、讲讲、说说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
2.让幼儿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丰富其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故事《啊呜啊呜》
2.魔术袋:内装有食物(一个面包、一小袋大米、一盒糖果、一个能吹的气球。)
3.各种物品和食物卡片
教学重难点:
让幼儿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变变”
通过游戏“变变变”,让幼儿运用感官,闻一闻、摸一摸、摇一摇猜测物品。
1.闻一闻: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呀?
师: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呀,让我们一起来“变变变”。
老师变变变,变出一块小面包。
师:变出来什么呀?你们吃过吗?
师:你们吃的面包有什么味道的?(甜的、咸的)
2.摸一摸:这一粒粒的是什么呀?
师:盒子里面还有东西呢,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请一位小朋友猜猜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我们一起把它变出来。教师拿出里面装有大米的透明的口袋让幼儿观察。
3.摇一摇:听听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师:听听这里面装的是什么?让我来摇一摇,请小朋友们伸长耳朵听好了,听听这里装的是什么?
老师引导幼儿认识糖果盒子的形状,通过观察糖果盒子的图案,说说可能是什么味道的糖果,让幼儿对糖果充满兴趣和期望。
4.老师结合食物卡片进行总结。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一个小面包。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一口袋大米。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一盒小糖果。
师:哈哈。真好玩!让我们再来瞧瞧还能变出什么来吧。
师:哇,变出了一只可爱的小老鼠。请小朋友来说说小老鼠长什么样子呢。
师:小朋友真棒。小老鼠好饿啊,吃了好多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贪吃的小老鼠吃了什么东西、怎么吃的吧。
二、教师讲故事
1.教师讲述前半段故事。
一个面包,好香啊!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啊呜啊呜吃了起来。
一袋大米,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啊呜啊呜吃了起来。
一盒糖果,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啊呜啊呜吃了起来。
提问:
(1)小老鼠吃了哪些东西?
(2)小老鼠是怎么吃的?(孩子模仿小老鼠“啊呜啊呜”的动作,并模拟声音。)
(3)小朋友真聪明,想知道小老鼠刚才还吃的什么吗?那就请跟我一起看看吧。
2.教师引出后半段故事。
(出示一个气球)
提问:
(1)小老鼠发现什么?
(2)气球可以用来做什么?
(3)小老鼠想知道气球是什么味道的,它咬了一口,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
继续讲述后半段故事。气球是什么味道?小老鼠张大嘴巴咬了一口――啪!气球爆炸了!
原来,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吃的呀!
3.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配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坐神气了,听老师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三、谈经验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讲讲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
教学详案
[课时建议]1课时
[活动目标]
1.体验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激发幼儿学习残疾人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
[活动准备]
录像、图片;水彩笔、纸;花生、勺子、碗、可乐瓶制成的小动物;小朋友的衣服;木珠、绳子。
幼儿收集残疾人如何战胜困难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趣,体验不易。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用脚来玩几个好玩的游戏:画画、叠衣服、穿项链、喂小动物。要求每五人为一组,只能用脚,不能用手。” (由于小朋友都是第一次用脚做事,一开始感觉新奇、兴奋。做了一会儿后,都感觉很难。特别是用勺子舀花生喂小动物的小朋友脚抖抖索索,很多花生洒到了地上。)
师:“请小朋友说说用脚感觉怎样?”(有的幼儿说平时用手画画很容易的,用脚画画时心里想画个什么脚却不听指挥。用勺子舀花生喂小动物也很难,勺子很不容易夹住,一不小心花生就泼了。叠衣服也难,衣服总是不容易叠整齐,穿项链也很慢。)
二、录像导引,交流感受。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体验到用脚做事不像用手做事那么方便灵活。而有一位叫刘伟叔叔会用脚弹琴呢。他钢琴弹得怎样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视屏一:脚弹钢琴,令人惊叹。
师:“刘伟叔叔用脚弹的钢琴听上去怎样呢?”(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感受,都认为刘伟叔叔弹的钢琴非常优美动听。)
视屏二:原因追踪,让人同情。教案备注
活动一开始以游戏导入,让孩子用脚来做一些平时看来十分简单的事情。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用脚做事很难,为下一环节感受刘伟叔叔勇敢地克服困难做了铺垫。
这一环节由于幼儿有了用脚做事的较多体验再加上直观形象的录像。使得小朋友非常投入,因此小朋友的发言十分踊跃,很多幼儿还留下了感动的眼泪,真正达到了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效果。
师:“一般人都是用手来弹钢琴他为什么要用脚呢?”
师:“是的,刘伟叔叔没有了双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录像。”(解说:我十岁的时候,有一天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的游戏,不小心触到了高压电,失去了双臂。当时我非常痛苦真想死了算了。妈妈对我说:“孩子,你一定要勇敢地活下去,妈妈是那么爱你。我们一起想办法克服困难。”一开始,妈妈天天喂我吃饭、帮我穿衣服、洗澡。后来妈妈对我说:“孩子,你一定要学会自己克服困难。虽然,妈妈现在能照顾你,但以后我老了谁来照顾你呢?”我想,我没有手了,那就学着用脚来做事情吧。)
师:刘伟叔叔为什么没有了双臂?开始时,他是怎么想的?
师:后来,妈妈对他说了什么?他又是怎么想的?
视屏三、刻苦练习,催人奋进。
而刘伟叔叔为了练会用脚做事,吃了很多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解说:穿衣服、刷牙别人用手只要一会儿功夫,而我一开始却要用一个多小时。就这样我练呀练呀,终于学会了用脚穿衣服、刷牙、写字。十九岁的时候,我开始练习用脚弹钢琴。别人用手两个小时能练好的,我却要练整整八个小时。冬天的时候,我的脚上生了冻疮,经常会流血,很疼很疼。可我硬是坚持了下来。就这样我练了好几年的钢琴,琴弹得越来越好。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达人秀的比赛,我用脚弹钢琴这个节目感动了评委,感动了很多观众。我获得了全国达人秀的比赛的第一名。)
师: “刘伟叔叔在练习用脚弹钢琴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三、资料分享、升华情感。
师: “其实,在这世界上有很多像刘伟叔叔这样的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他们都十分勇敢顽强地克服困难。前几天,我请小朋友收集了这方面的资料。现在,就请你们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小朋友收集的资料很丰富:英国科学家霍金、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中国作家张海迪、奥运火炬手金晶、聋哑舞蹈家邰丽华、残奥会冠军等。值得一提的是婷婷小朋友还带来了一段肢残舞蹈演员玛丽和翟孝伟的录像)
师:“刚才,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收集来的图片资料。婷婷小朋友还带来了一段残疾人舞蹈演员玛丽和翟孝伟的录像,我们来欣赏欣赏。”
(解说词:我叫玛丽,从小就想当舞蹈家,我每天都坚持练舞。可是,一次车祸后,我失去了一只手臂。我很伤心,以为自己再也不能跳舞了。后来,我遇到了翟孝伟。翟孝伟也因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我们俩就一起练舞蹈。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舞蹈越跳越好。我们排练的舞蹈参加了。全国舞蹈大赛还获得了一等奖呢,下面就请欣赏我们的舞蹈《我的梦》)
本环节让小朋友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拓宽了孩子的视野。特别是舞蹈演员玛丽和翟孝伟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战胜困难的精神让孩子深深感动,有的小朋友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舞蹈结束后情不自禁起立、鼓掌,他们的精神再次得到升华。
师:“玛丽阿姨和翟孝伟叔叔的舞跳得怎样?他们是残疾人,舞蹈为什么能跳得那么好?”(到了这里活动掀起了又一个,小朋友十分佩服玛丽和翟孝伟,认为他们太了不起、太棒了。翟孝伟叔叔只有一只脚,走路都要拄拐杖,却能把玛丽阿姨举起来;玛丽阿姨只有一只手却能转那么多圈。)
师总结:“像刘伟、玛丽和翟孝伟这样的残疾人有很多。他们虽然残疾了,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梦想和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克服了很多我们正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他们有的没有手,用脚或用嘴写字,成了书法家;有的盲人成了音乐家;有的人没有手却苦练游泳,结果,获得了残疾人奥运会的冠军。”
四、绘画表达、迁移经验。
1.教师谈感受
师:“张老师知道了这些残疾人的故事以后非常感动。去年暑假,我学习游泳,学了几次没学会,我就不学了。今年,我想有些残疾人没有手,还学会了游泳。我们正常人一定能学会。我不怕苦不怕累,天天去游泳池练习,终于学会了游泳。”
2.幼儿绘画并交流
师:“那我们小朋友在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你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呢?”(先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画下来,画好后贴到黑板上互相交流,再请一两个小朋友在集体面前说说)
总结:嗯,我们小朋友真是勇敢的人,都能克服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玩两人三足走、蒙眼绕椅子等游戏,鼓励小朋友要勇敢,摔倒了摔疼了能咬牙坚持住。
最后这个环节教师先讲述了自己勇敢克服困难的经历。然后启发幼儿画画谈谈怎样勇敢克服困难。小朋友互相交流、集体交流时十分积极,很自然地将活动推向。
反思:
一、创设了温馨的环境
活动中没有言语说教,而是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使他们感到接纳、关怀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注重培养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他们主动学习,不断调整原有的经验,启发他们经过自己的思考、操作将社会规则技能逐步内化。
二、提问富有启发性
教师的提问具体明确,提问后给予幼儿充足的思考时间,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将情感传递给幼儿。教师鼓励孩子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大胆发表想法,教师做好倾听者和观察者。
当下社会,生二胎成了热门话题,我园在四个大班做了一次微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生了二胎。很多家长生二胎的最初想法就是给第一个孩子找个玩伴,有了二宝,兄弟姐妹就可以一起玩,一起乐,一起成长,一起相互扶持。但是这仅仅是爸爸妈妈的想法,大宝们也是这样想的吗?他们也和爸爸妈妈一样真心希望弟弟妹妹的到来吗?从客观上来说,不论孩子们内心是何种想法,我们需要做的,是疏导孩子的情绪情感,使他们获得初步的归属感,知道家人间的爱、家人间的幸福。因此,本次活动的设计思路,期望通过讨论、选择等方式,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弟弟妹妹。
活动目标
1.通过多轮选择,大胆表达自己关于弟弟妹妹的真实想法。
2.借助讨论、视频观看、记录对比,初步感受手足情的珍贵。
3.学习接纳自己的弟弟或妹妹。
活动准备
动画PPT,配乐视频(视频1:《果果的故事》,妹妹抱着哥哥,亲哥哥;互相喂吃的;哥哥帮助妹妹穿衣,给妹妹讲故事、梳头,哄妹妹睡觉等。视频2:怀孕二胎妈妈的独白。视频3:《幸福童年,有你陪伴》,童声配音,反映从一家三口到一家四口的神奇变化),自制图书(内容同PPT)。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1.第一次站队。
师:还记得我们玩过的“Yes or No”游戏吗?
出示怀孕妈妈图,师:如果妈妈给你生个弟弟或者妹妹,你是Yes or No?(幼儿选择站队)
2.分享对弟弟妹妹的看法。
师:请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小结:有了弟弟妹妹可以相亲相爱在一起,但是有时候也会有不愉快。
(设计意图:没有任何准备和梳理,让孩子进行第一次选择,这是最真实的选择。之后简单让孩子讨论“要”或者“不要”的理由,引出后续的情感话题。此处,孩子的理由不宜铺陈过广,避免与后续环节撞车)
二、矛盾出现
1.观看动画PPT,了解苗苗不喜欢弟弟的原因。
师:有一个小朋友碰到了和你们一样的难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动画PPT)
师:苗苗喜欢弟弟吗?他担忧什么?(教师示范记录苗苗的担忧)
师:你的担忧呢?请把你的担忧记录下来。(幼儿自己决定记录的方式)
小结:有了弟弟妹妹,好吃的、好玩的,甚至爸爸妈妈的爱都会被弟弟妹妹分走吗?(分别出示代表担忧的PPT标记,为下一次选择做铺垫)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图符记录的方式呈现担忧,既是帮助孩子由苗苗的情况联想到自己,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也是为下面的环节“记录幸福对比”做铺垫,更是通过记录,提升大班孩子设定和解读图符的能力。应注意的是,小结时呈现的担忧数量应有所控制,避免负面情绪过多)
2.第二次站队。
师:如果妈妈给你生个弟弟或者妹妹,你是Yes or No?现在请你做选择,第二次站队。
师:你为什么改变主意了?你为什么坚持你的选择?
小结:今天的选择没有对与错,很高兴你们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三、情感转折
1.观看配乐视频,感知果果的幸福。
师:有弟弟妹妹真的这么烦恼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果果的故事》。(播放配乐视频)
师:原来,有了弟弟妹妹还会有这么多幸福的事。请你记录下兄妹间幸福的事吧。
(设计意图:教师帮助梳理视频内容,让孩子感受兄妹亲情,进而联想更多手足间幸福的事。同样以图符记录的方式呈现,是为了与之前的担忧进行对比,突出幸福的事)
2.第三次站队。
师:之前苗苗的担心怎么办?(共同讨论、解决)有了弟弟妹妹,到底是幸福还是烦恼呢?请你做第三次选择。(简单采访坚持选“No”的孩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孩子如若坚持自己的选择就应该给予其思辨的机会,让孩子明白今天的选择没有对和错,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了弟弟妹妹后,幸福的同时一定也会有烦恼)
小结:原来,有了弟弟妹妹,虽然有小麻烦,但是幸福快乐的事也很多呢。
四、尾声
1.情感升华。
师:有一个人,有一些话想对你说。(播放怀孕二胎妈妈的独白视频。妈妈:宝贝,你知道吗,你马上要有弟弟或妹妹了,妈妈知道你有些小担心,担心妈妈可能会因为照顾弟弟或妹妹,陪你的时间变少了,担心你的爱被弟弟或妹妹分走了。其实,有了弟弟或妹妹一点也不会影响你在妈妈心中的地位,反而,因为有了弟弟或妹妹,爸爸妈妈会更爱你,你的爱不会少,反而多了呀,因为多了一个人爱你,多了一个人陪你,你也多了一个相亲相爱的家人。妈妈还希望,在很久很久的以后,爸爸妈妈都不在了,但是你还有弟弟或妹妹,弟弟或妹妹也有你,因为你们是一家人!是爸爸妈妈留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
2.第四次选择。
(设计意图:第一次随意选择,第二次“知难”后选择,第三次思考比较后选择,听了妈妈的独白后再让孩子进行第四次选择,意在帮助孩子彻底打消对“爸爸妈妈不爱自己”的顾虑)
小结:宝贝们,不论是现在或者将来,不论你有弟弟妹妹或者没有弟弟妹妹,学会了分享,懂得了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呢。
3.经验迁移。
观看《幸福童年,有你陪伴》视频。
小结:有了弟弟或妹妹,你就多了一个人陪伴,多了一个人爱你,虽然也有眼泪也有烦恼,但我们学着一起玩、一起长大,因为我们是永远的亲人。
4.延伸活动。
[关键词]技术的社会性;技术活动;技术存在;社会活动过程
早在1981年,东北大学远德玉在中国第二届技术史学术研讨会上就提交了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在该文中,远德玉明确提出“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认为技术存在于按照人的目的将自然界人工化的过程之中,因而技术乃是过程的存在,并一直将技术过程论作为他研究技术现实问题的基本的指导性原理。在1986年出版的《技术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书中,远德玉对技术过程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并强调指出:把技术看作是一个系统或动态的过程。并不是给技术下定义,而是对技术作整体研究方法上的根本转变:认为只有把技术如实地看作是一个系统或过程才能揭示技术的本质和特征。2003年11月,远德玉在《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原载《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一文中重新审视了技术过程论,并希望能够在技术过程论同各种技术观点的论战中发展技术过程论。本文将在秉承技术过程论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技术社会中技术给人类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的现实,就技术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的问题进行思考,并给出我们自己关于技术的认识——技术是一种社会活动过程。
一、对“技术是什么”问题的梳理与认识
思考技术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首先就涉及到对技术是什么的认识问题,这是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从对各种关于技术认识的历史考察中我们可以得出关于技术是什么问题的结论。因为分析现有的各种关于技术的认识,将有利于我们发现其认识中的不足和缺陷、有助于我们揭示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技术作为人类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能力的标志,它本身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就人们对技术的认识过程来说。也是一个逐步深化的历史范畴。从古希腊时期到现在,人们一直不断地在思考和研究技术是什么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技术的本质,给出了各自关于技术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尽管当时的技术发展远没有达到今天的水平,但在早期的自然哲学大家们的思维中却充满着对技术(技艺)的哲理性认知。亚里士多德从存在人工自然的角度论述了技术的存在,他认为,在自然界中除了自然的存在状态以外,还存在由外在于自然的偶然原因引起、由人来完成的存在——即由技术而导致的人工自然的生成。那么,这种导致人工自然生成的技术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一般说来,技术有些是完成自然所不能做到的事,有些则是模仿自然。所以,如果按照技术的东西所为,那么显然,按照自然的东西也就所为。因为不论是在按照技术的产品里还是在按照自然的产物里,后继阶段的关系都是一样的,他还将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进行了比较,认为在技术的产品中,是我们以自己作为目的而制作质料,但在自然产物里,质料却是自然本身所具有的。另外。亚里士多德还指出了技术的局限性,认为任何技术的工具都决不会没有局限,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大小上。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技术服务于生产或以制作为目的并以规范化的形式展开。其作用在于改变“质料”客体的性状。这里,亚里士多德看到了技术在改造自然中的作用及其性质,是从实现人们目的的手段的角度来认识技术的,重点在于对技术物的认识。我们认为这种对技术的阐释是不全面的,毕竟技术物并不能等同于技术,正如苏格拉底所认为的那样:“当你用刀整枝的时候。花匠的技艺就更有用了。”也就是说,技术的存在离不开人的活动过程。
中世纪(5~15世纪)的欧洲处于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期,但技术的发展却没有中断。“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是由相互有着密切关联的一系列技术创新组成的。其中包括一场农业革命、许多新型军事技术以及利用风力和水力作为动力的技术”。在这种技术进步的背后,蕴涵着对技术的形而上学的理解。奥古斯丁认为技术受人的意念的支配,“一个木匠在要制作一个实际的箱子的时候,在他的技术活动中总是先有这个箱子……一切产品在未产出之前,就预先存在于他的灵魂之中”。这无疑具有技术先验论的色彩。同时,在基督教神学的支配之下,技术被看成是人工制作程序中起完善和促进作用的因素,加速着上帝的创造,渗透着上帝对人的部分意旨。由此可见,中世纪人们对技术的理解,总体来说。实际上比古希腊时期要落后。
近代(16~18世纪)思想史和哲学史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学哲学或自然认识论的兴起,在这个时期。技术哲学几乎没有什么进步。但处于这一时期的英国唯物主义学者培根关于技术的论述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培根认为技术是以自然和经验为基础的。为大众所需要;并认为技术有活力,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墙根看来,技术是对自然过程的改造与变革,自然的奥秘也是在技术的干扰之下比在其自然活动时容易表露出来:并指出人类最大的利益就是拥有各种技术。可见。培根是以一种乐观的态度、从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的角度来看待技术的,但这种单纯地把技术从社会系统中抽象出来的方法,就认识的初期阶段来说。可能是必要的和有效的;然而,认识思维又不能少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这种思维中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把技术从社会中抽象出来后,还得重新将其放回到社会中来加以认识。
尽管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研究技术的传统,并影响和激励着后人。但把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来加以系统的研究,本质上乃是一种现代现象。技术哲学的创始人卡普认为。工具乃是人的器官的投影,提出了技术的人体器官投影说。卡普对技术的认识的重点在于技术人工物,将技术视为一种手段。海德格尔则认为,“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一点。那么,技术本质的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就会向我们打开”。此外,还有技术的“体系说”、“应用说”、“能力说”、“生产手段说”等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有着不同的认识。尽管每种认识都看到了技术的某一个方面的特性。但我们认为每一种认识又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有一定的片面性。当然。我们并不能说某一种认识是错的,因为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社会过程,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把握就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他们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合理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技术的特征。
在对技术认识的简单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点显而易见却被忽略了(尽管也有人提起过。但并未受到应有的注意和重视),那就是首先应该从根本上把技术看作是一种社会活动过程,看作是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基于上述理解,我们认为,技术是按照人们的目的、借助于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时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在这个关于技术的理解中,无论是目的论、能力论、手段论还是过程论等。历史上均有较充分的论述和见解,这里不再赘述,而需要突出的是“社会活动”,即技术的社会性和活动性。当然。我们这里把技术看作是一种社会活动过程。也不是给技术下定义。正如尼采所言,只有非历史的东西才能下定义。而技术却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这里只是表明我们在对技术作研究时方法上和研究视角上的转变,毕竟不同的技术观会影响到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等工作的进行,影响到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影响到人们对待技术的态度以及技术本身的发展等等。
二、技术是一种社会活动过程
技术是一种社会活动过程,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但从平常中看出不平常,可能正是哲学思维的特点所在,正如海德格尔在谈到存在问题时所说的那样:“当你们用到‘是’或‘存在’这样的词,显然你们早就熟悉这些词的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以为自己是懂得的。现在却感到困惑不安。”对于什么是技术的问题,我们有了答案了吗?没有。所以现在要重新提出“什么是技术”的问题,并给出我们对于“技术”问题的更符合现实、更符合技术史和人类文明史的解读和诠释,正是本文的意图。
1、技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
技术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为一切人类社会所实践,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技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只有经验的自然的认识。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理论自然科学。但技术却与人类社会相始终。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伴而出现。有意识地去利用自然物并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成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物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代考古界推定人类产生的最早年代就是现在发现的早期人类的打制石器距今的年代。我国技术哲学家陈昌曙认为。技术与生产劳动同样悠久。人类的劳动是从石器的制造和应用起步的。美国科技史专家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与哈罗德·多恩认为:从一开始,在史前期的200万年间,科学和技术走的就是分离开来的两条道路。技术——手艺。无论对于旧石器社会需要四处漂泊采集食物的活动,还是对于新石器部落生产食物的活动,都是至关紧要的东西。另一位美国技术史专家乔治·巴萨拉也有同样的认识:技术与人类同样古老。在科学家开始着手积累可以用来改造和控制自然的知识之前,技术就出现很久了。石器制造这种已知的最早的技术,在矿物学或地质学出现之前就已繁荣兴盛了200多万年。美国后现代学者弗里德里克·费雷在《走向后现代科学与技术》一文中也认为早在所谓的科学来到地球之前,这种广泛意义上的技术就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技术(而不是科学)直接地影响着生活和自然。它是人类最基本的文化现象。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近现代以来人类逐渐进入一个如法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所说的“技术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技术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所有的一切都出自技术,为技术而存在,任何东西也都是技术,技术成了人类不可或缺的新环境,“由于技术已经成了一种新环境,一切社会现象便居于其中。说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受到技术的影响是不正确的,倒不如说它们都处于技术环境之中,在这里有着一切传统的社会观念都在改变的新局面”。
总体而言,关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我们赞同美国科技史专家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与哈罗德·多恩的提法:“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技术的文化传承,乃是人类生存模式的要素,而且为一切人类社会所实践。另外,人类似乎是能够制造出工具来制造另一些工具的唯一生物。没有工具,人类就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物种,也没有一种人类社会可以没有技术而得以维持。人类自身的进化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幸掌握了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并使之传承下去;因此,人类进化史的基础是技术史。”不存在没有技术的人类社会,也不存在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的技术。
2、技术的活动性
其实,突出技术的活动性并不是什么首创或新颖的东西,在技术哲学的历史上也有人持这种观点。技术哲学家卡尔·米切姆认为“技术的基本范畴是活动过程”㈣:麦克吉恩曾把技术看作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或类型”;埃吕尔也认为“技术是合理的、有效的活动的总和”:荷兰技术哲学家E·舒尔曼则将技术定义为“人们借助工具,为人类目的,给自然赋予形式的活动”:当代美国技术哲学家约瑟夫·C·皮特将技术定义为“人类在工作(Technologyis humantity at work)”,而且,“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从前活动中所获取的知识只有当它有利于达到某种特殊目标时才被看作是新知识和新活动”。应该说,这种把技术看作是一种活动的思想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它把我们研究技术的目光引向人类自身,重现技术本来的面目,突出人的主体性和技术的社会性。
但上述这种对技术是活动的理解与我们的理解还是有区别的。人类的活动传统上分为两类。即创造性的活动(属于劳动层面的)和交往性的活动(属于行为层面的)。技术活动只能是指前者。对此,东北大学包国光博士有过评价。他认为:“技术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它以发明技术或使用技术为其内容。这仍然是劳动活动。并不是活动本身。在发明技术的活动中,技术是有待获得的东西,在应用技术的活动中,技术是这种活动的条件和内容,在这两种情况下,技术都不是活动本身。人类活动之间有区别,每一种活动都有特定的方式,但是把所有活动方式都理解为技术,这使技术的所指范围过宽。”
转贴于
事实上,不是人类所有的活动都属于技术范畴,技术也不是技术本身,但我们却认为技术存在于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正如法国技术哲学家让一伊夫·戈菲所言:“没有一项活动是技术的活动,但是,技术存在于每一项活动之中:技术与活动是同时存在的。”这里实际上就涉及技术存在论的问题。虽然技术有各种构成要素,有其相对独立的、静止的内部状态,但任何技术都要在一定的客观性活动中体现出来。没有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客观性活动的存在,也就没有技术的存在。即便是在科技一体化趋势越发明显的现代社会,技术的活动性依然没有改变,只是其活动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代技术首先勾勒出一个活动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由脑力(理论)决定。现代技术只位于实施这一计划的第二等级。这两个活动的分离形成了现代工业化了的技术的最鲜明的特征”,而且,“即便在现代,技术活动仍然是人类活动。这一事实对我们真正洞见技术的局限性和可能性是决定性的”。不论技术的要素和结构等从古到今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它所具有的活动性、它是人类的活动这一客观事实却没有改变。这是我们认识技术时所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正如马克思认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
正是由于技术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和社会体现。所以技术是可消耗的。无数技术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地失传,就反映了技术的可消耗性;而某一项技术的失传,同时也就意味着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消失。始于2001年的故宫修缮是故宫自1911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复工程,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找不到会修的工匠”。这实际上就意味着中国某些传统建筑技术的失传,在社会上再也找不到类似的技术活动,也没有人再从事这样的技术活动。也就是说,技术存在于特定的人类活动之中,技术与活动是共生共存的。当然,这种技术的活动是一个整体,包括活动的主体、活动客体和活动的中介,任何单独的一部分都不能称之为技术,如就技术活动的中介物——工具而言,单独的工具存在并不是技术而只是技术物。
因此,尽管关于技术的存在方式有不同的说法,如以经验形态存在的、实体形态存在的、知识形态存在的或是以这几个方面综合形态存在的,但无论以哪一种方式存在,它都离不开人类活动。一个有经验的工匠,在他未从事任何相关的活动时,谁也看不出他有特定的技术。一个以实体形态存在的工具,它仅仅是人工物,而不是技术本身;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该人工物内涵有技术因素,但即使是这样。它也是人们以前活动的结晶;而且,工具也只有配合以人的活动才能显示出技术的象征。同样,单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技术经验总结或技术原理,我们也不能认为它就是技术,因为如果它不经过人类的掌握并转化为自己的活动或转化为实体存在的工具并在人类活动中发挥作用,那么它也就仅仅是经验总结或技术原理而已,并不能对自然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正如舒尔曼所说:“物理功能是技术客体最后的主体功能。其余功能即客体功能,它们是潜在的,只有在与人类活动联系时才会实现出来。”而且,技术发明、技术创造、技术应用、技术革新、技术引进等等任何一个技术环节都离不开人类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在当今技术越来越系统化、复杂化的时代,技术的活动性也变得越来越社会化、越来越具有社会性。法国技术哲学家戈菲也认为“技术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见”。“在承认它的无处不在时,应避免把一切现实都看作是技术的现实。但是,它又无处可见,因此,还必须避免忽视技术现实的基本要素的倾向”。技术的活动性就是我们不应忽视的技术现实的基本要素。对此,我国技术哲学界也有相似的认识:“技术的本质就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3、技术的社会性
技术是按照人们的目的、借助于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时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它具有社会属性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道理,而且关于这一点学界探讨得也比较多,但在技术乐观主义、技术悲观主义、技术恐惧主义、技术决定论以及技术自主论那里。技术的社会性似乎被忽略了。他们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技术的自然属性上,描绘着技术世界的景象。突出了技术力量的强大,似乎技术就是一个超然于人类社会之外的独立实体。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转向技术赖以产生、发展和壮大的土壤——社会。追寻技术的社会性。给出我们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此,加拿大著名技术哲学家费恩伯格认为:“本质主义把技术从社会中抽象出来谈论技术的本质与意义,这是一种初级工具化:而技术及其功能的实现,即第二工具化被忽略了,不仅技术哲学,而且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思维基础应该从本质主义走向建构主义。”
当然,技术的社会性问题也不是什么新问题、新领域,技术哲学界对此论述也很多。远德玉、丁云龙就认为“技术的结果满足了社会的人的需要,为社会的人所消费,许多技术还会产生它的发明者和首创者所未能预料到或充分预料到的重大社会后果,更显示了技术的社会属性”。恩格斯对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也给予了客观的评价:“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陈昌曙先生在阐述技术的基本特征时认为“技术有社会属性”,并从技术创造了人工自然、技术和技术目的受到社会的制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上述这些思想都是从技术的社会后果或技术的社会效应方面来揭示技术的社会性,这当然是正确的,而且这也是技术社会性的一个方面。但这却不是我们所要认识和侧重论述的技术社会性。我们认为,技术不是独立于人和社会的干预而自我决定的。技术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技术的社会性是认识技术本质时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总的来说,我们还是倾向于技术的社会形成观的。
技术的存在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技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那仅仅是从宏观上将技术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看待。这里我们将就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进行分析。技术不是什么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力量。而是社会存在的一个方面,而且是借助于一定物质载体的社会存在。我们知道,社会存在是作为社会主体——人的一种物质活动,其本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社会存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作为社会活动过程的技术,它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物质性和动态性。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作为社会存在的技术它不仅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它要受到社会规律的制约,毕竟社会存在不同于自然存在。这就为我们对技术进行社会控制提供了认识论上的前提。
技术产生、发展的社会性。在史前人类和原始部落中,机会的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的发明只是个人偶然的事情,并不是有意识地进行的。但即使是这样也并不能说明当时的技术不具有社会性,因为“技术发明是一种建立在许多微小改进基础之上的技术累积的社会过程”。到现代的工程科学的技术阶段。没有社会性,新兴技术则很难产生。如果说某项科学原理的发现可以是个人的杰作,那么某项技术的发明却很难标以个人的名义,尤其是在当今技术越来越复杂化、系统化的社会。因为在技术日益专门化的今天,任何技术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要与其他一系列技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这就需要社会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集体进行技术攻关,才有可能取得技术创新方面的突破和进展。如美国从1961年开始、为期10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就动用了2万多家公司和120所大学,组成了42万人的庞大科技攻关队伍,才实现了航天技术的突破。技术的社会化是技术具有社会性的一个突出表现,也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趋势。
技术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技术对象的产生和使用总有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而这些具体条件又有自己的历史背景。特定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它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活动的实际后果在不同时期是如此不同,以致于使人说它们是“不同现象间的‘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语)而不是同一现象的不同表现”。也就是说,技术活动从来就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任何具体的技术活动都有着明确的社会目的,并且同其他社会活动相联系。技术来源于社会,在社会中成长,最后又总要产生一定的社会后果。
技术的社会性还表现为技术是人后天在社会中获得的,而不是天赋的。发明和发现总是一个累进发展的过程,技术发展过程具有累积效应。技术的累积发展在时间上都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表现出顺序相承的特点。任何技术发明创造都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继承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对此,马克思论及机器工业的物质基础时曾认为:“在工场手工业内部为机器工业做好准备的有两种物质基础。即钟表和磨(最初是磨谷物的磨。即水磨),二者都是从古代继承下来的,水磨是在尤利乌斯·恺撒时代从小亚细亚传人罗马的。”技术的这种社会获得性反映了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说明了技术的社会传承性。历史上,中美洲的玛雅王国曾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和高度发达的技术,但随着玛雅社会的神奇消失,玛雅社会所特有的高度发达的技术也就随之消失了。失去了社会的载体,技术也就失去了立身之所和传承之道。尽管有技术异化现象的存在。但却不能因此而否定技术的社会性。由此,我们认为,技术并不是自主发展的,它受制于社会、受制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技术即使具有自主性,那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毕竟社会是人的社会,整个社会的历史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是通过人类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出来的。这种技术的社会性使得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有了现实的依据,更是否定了技术自主论和社会决定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