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预防保健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妇科疾病;中医;预防保健;生活质量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保健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妇科疾病一直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有些疾病治疗过程复杂,且较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笔者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妇科疾病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妇科疾病健康教育预防与保健,丰富了妇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断加深了中医知识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和理解的能力,自觉地在健康教育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宣教和普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有效降低了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现小结如下。
1.应用中医理论进行女性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的意义
中医学在数千年医疗护理妇科疾病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保障母子健康、防治妇女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理论与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符合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至今仍为人们乐意接受。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等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导,结合预防学、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的框架下,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过程,使妇女更好地自我护理和保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获取中医妇科相关健康、疾病及预防的知识,使之能正确理解自身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觉地在情志调理、生活起居、饮食调整、疾病防治等方面积极配台,在促进妇女健康、防止发病、疾病痊愈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2.1体现中医的整体观,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竞争压力、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女性的妇科疾病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反复流产、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是以整体观、辨证观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现代先进的诊断技术,根据疾病不同的证候、个体的体质、不同的时令、地域等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选用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全面调节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流通,脏腑功能协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体现治未病的预防观,开展女性妇科疾病保健教育指导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笔者通过对不同疾病不同证型患者具体的生活起居、生活调摄、饮食护理,精神养护,服药护理等方面指导,使之掌握防治妇科疾病就要避免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使患者从被动治疗变为向未病先防,预防为主的方向努力。平常注重保健,在疾病初始阶段,积极治疗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范,防止疾病的恶化和传变。发病后期,以扶正的方法增强体质,提高对机体的抗衡能力,使机体完全康复,并预防疾病复发。
保健教育指导主要有:(1)加强妇女健康知识的教育,定期进行妇女健康的专题知识讲座,增强妇女的健康观念和意识;(2)要注意合理的饮食,日常要保证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各种物质的摄入要适量,以保证机体健康正常的营养状态,可以减科疾病的发生;(3)加强妇女的保健,要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卫生,内衣要经常换洗,在经期要勤换卫生垫,如有感觉异常,要早期就医和检查诊断,以早期弄清楚原因,对症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重要的保健措施。(4)根据不同女性的年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求知的需求,不同疾病阶段,不同治疗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
2.3普查普治与专项查治密切结合
开展针对女性妇科疾病的普查,要抓住计划生育指导、疾病普查普治、产前检查、医院门诊等一切有利时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结合计划生育指导和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多式多样,如面对面的卫生知识教育和行为指导,开展专题讲座讲解妇女的普遍性问题等。结合产前检查,可进行孕期卫生保健、用药知识、胎教、母乳喂养等指导。还可利用妇科、儿科等门诊或病房对就医或带孩子就医的妇女进行健康咨询。
全面普查普治常受人力物力条件所限,故可以针对高危人群进行。例如性传播疾病可对职业有关人群,如舞厅工作者,保幼人员进行全面严格查体。有症状者,如白带多、外阴痒患者及年纪大绝经后出血或出血者等也应作为危险人群。普查结果并不能只以防癌为主,一般性妇科病的治疗也深受女性的欢迎。治疗要注意患者的承受能力,不要使治疗成为过重负担,只有这样,常见病防治才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保健内容,并且才能有利于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病率。
3.结语
加强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在针对疾病治疗的同时,定期做体检,学习保健知识,进行妇科保健,不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可以防治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饮食保健;骨科病人;术后;便秘预防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骨科病人在术后便秘症状的发生率高达90%以上,对于病人术后恢复极为不利。一般而言,骨科病人在进行骨科手术后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活动量大大减小,肠道蠕动受阻,特别容易出现便秘,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多见。我们发现,很多病人术后出现便秘症状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进食量,对术后伤口的愈合和身体功能的回复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保证病人术后排便通畅的紧迫性也就显现出来了。基于此,笔者选取了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10例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6年2月,经我院骨科手术病人110例,其中男性57名,女性53名,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在33岁,下肢骨折32例,上肢骨裂20例,胸腰椎骨折34例,髋关节置换16例,其他5例。将上述患者分别纳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符合可比性的要求。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纳入标准进行考查后,为了不影响实验结果,最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剩下52例,男性患者54例,女鞋50例,平均年龄不变。我们根据实验组患者不同的身体情况对他们安排恰当的饮食,考虑到病人日常活动量较小,容易发胖,所以主食较术前有所减少,基本控制在术前的80%,但增加富含粗纤维、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供应量。另外,针对术前本就排便不畅的给予适当的通便药物,并在他们饭后加一个苹果以促进排便。对照组饮食情况照旧,不做饮食保健处理。
连续一周对两组患者的排便次数、排便时间以及排便性状等进行跟踪记录 ,观察他们术后便秘发生情况。
1.3观察指标
便秘的标准基本可以通过大便性状、排便次数以及排便的通畅度上判断出来。一般而言,一周排便次数低于三次即可视为便秘,排出的大便含有较多硬块,排便时间过长以及排便后有很严重的不完全排空感等皆可视为便秘。当然了,如果排便时需要外力或药物辅助,也应该认为是便秘。
2.结果
通过一周的跟踪观察,发现实验组术后第1-3天的便秘发生率为18%,大大低于对照组的41%,;实验组术后第4-5天便秘的发生率为22%,同样低于实验组的48%;实验组术后6-7天便秘发生率为25%,反观对照组便秘发生率高达55% 。可见,饮食保健确实起到了很好的通便作用,应在病人术后较长的恢复期内继续进行饮食保健,有助于病人的身体机能恢复。
3.讨论
便秘是骨科病人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一般来说骨科病人术后出现便秘症状有多种原因导致的,因而具有发生率高的特点。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骨折造成某些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在相应的病理生理的变化下,使得病人更加容易发生便秘;第二,骨科病人主要是肢体骨折,活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肠粘膜的刺激减弱,肠道蠕动速度减缓,很容易造成病人排便次数减少,每次排便时间过长,引发便秘;第三,骨科病人在术后一般会服用抗生素,在抗生素的作用下,使得肠道内促进消化的有益菌的活性下降,甚至发生局部移位,肠道内菌群系统的功能就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便秘也就紧跟着发生了;第四,笔者认为是外部其他因素,比如说,病人骨折一般都因意外事故造成,所以术后病人的情绪就会抑郁,没有食欲,身心疲惫,原来稳定的内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身体机能也会大大受损,这时很容易导致便秘的发生,该病人带来难以启齿的痛苦。
结合对实验组进行饮食保健的效果看,针对病人骨科术后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饮食保健,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有效调节病人术后各项身体机能的恢复,进而有助于术后伤口和软组织挫伤恢复,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行动不便、进食量较少可能引起的便秘发生率,能够促进肠道蠕动,缩短粪便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针对骨科病人术后大便不通情况,笔者提出两点饮食保健建议:一是尽量在术后多摄入粗纤维较多的蔬菜,这类粗纤维很难被人体吸收,形成网状结构,有效促进大肠的蠕动速度,对预防便秘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二是骨科病人术后会流失很多的水分,需要及时补充,保障人体的水循环,因此为了能够保持充足的水分来促进排便,应该经常多喝白开水。结合笔者长期以来的骨科临床工作经验看,术后进行适当有效的饮食保健措施,能够起到术后快速恢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段月兰.骨折患者卧床期间便秘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1(21):51-52.
[2]陈淑媛. 粗纤维饮食及健康教育在预防骨科卧床病人便秘中的效果分析[J].青岛医药杂志,2013,(07):68-69.
[3]石敏.骨科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J].护理杂志,2004,21(5):21.
[4]杨秀香,王秋莲.饮食教育对骨科手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3(09):80-81.
[5]张大会.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西南军医,2009,11(6):1039-1040.
[6]罗毅君.综合护理干预对解除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2010,(18):66-68.
关键词 报关实务 案例教学实践
一、《报关实务》教学现状
伴随我国外贸进出口业务的增加,尤其是天津滨海新区的蓬勃发展,报关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都重理论而轻实践,因此国际贸易专业有必要开设报关实务等实践类课程,以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海关报关实践能力,从而能够成功获得报关员资格认证。报关员是技能型的岗位,除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外贸进出口、报关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外,更需具备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然而,我们发现目前的报关实务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的知识繁杂,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而讲授《报关实务》的教师则感到由于知识点较多,手中的教材缺乏实际案例,通过相关网络资源也难以找到适合教学的案例,所以备课难度较大,我们结合报关实务课程的特点,深入分析,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报关实务相关课程知识之间缺乏联系和交叉,导致学生知识条块分割,难以融会贯通,统筹利用。报关实践操作需要综合运用所学到的国际贸易知识、国际货物运输知识以及报关知识,而目前的教学按照书中固定的章节进行,海关监管货物各自独立,难以系统化,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差。
(2)报关实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涉及众多的复杂的货物报关流程,有其不同的特点,而目前的教学仅仅是书本中报关程序的再现,没有直观的形象的信息,很难使学生掌握实际的报关流程,而且过于理论化的教学,也使得很多学生虽然学完报关实务,仍然不懂实践操作。
二、《报关实务》课程案例教学研究思路
提升学生的进出口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对国际贸易本科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保障。本研究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构建了重要知识点,案例库和实景流程课件为主体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重要知识点是实景课件和案例库的理论基础,案例库综合了海关监管货物的特点及报关流程该体系,启发学生理解进出口报关的操作实践,最后通过实景课件和习题集巩固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从而成功提升学生报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报关实践操作能力。如下图所示。
三、《报关实务》课程案例教学研究内容
(一)《报关实务》重要知识点总结
本课程具有知识点多、知识关联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实践经验缺乏,感性认识不足,知识面狭窄等原因,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困难较多,成为课程学习的难点。重要知识点是实景课件和案例库的理论基础,结合历年报关员考试真题和实践操作,课题组总结了所有的海关监管货物报关流程(包括一般进出口货物、保税加工货物、保税物流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境货物和其他海关监管货物)的重要知识点,这样便于学生系统的掌握海关监管货物的报关流程,启发学生基于重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式学习、从而对海关监管货物的报关流程有初步了解。
(二)《报关实务》案例库
报关实务课程重点介绍不同海关监管货物的特点及报关流程,内容繁琐复杂,目前的教学按照书中固定的章节进行,不同的海关监管货物是完全割裂开的,使得学生难以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差。因此,有必要引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结合理论和实践展开的,而且一个案例往往包含众多的知识点,与书本理论教学相比,较易为学生接受,并且一旦学懂之后,将比传统教学得到的知识更加牢固。传统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案例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报关实际流程的分析,发现案例中蕴含的报关相关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笔者基于重要知识点广泛搜集海关进出口监管过程中具有典型代表的报关实务案例资料,为《报关实务》案例库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案例库的具体内容。对案例素材等资料进行分类汇总,精心斟酌、去粗取精,选择综合性强,包含众多海关监管货物知识点,并且较为典型的案例素材,加入案例描述和案例解析,制成贴近海关监管货物报关实践的PPT形式,共完成35个案例的编制。
(三)《报关实务》实景课件及习题集制作
报关实务课程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报关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应从原有的重理论概述,逐渐转变到对学生技能培养。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落实到“实务”上。本研究构建了重要知识点,案例库和实景流程课件为主体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案例库综合了海关监管货物的特点及报关流程该体系,启发学生理解进出口报关的操作实践。为了进一步巩固案例教学的效果,强化学生的理解,课题组编辑制作了针对海关监管货物报关流程的习题集。搜集、拍摄并整理了海关监管货物的相关图片,系统归纳总结了不同海关监管货物报关流程,完成了PPT形式的实景课件。通过实景课件的展示,便于学生形象地掌握报关实务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报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报关实践操作能力。
四、结论
本研究已经在我校《报关实务》课程中进行了推广和应用,成功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在近年的学生评教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后,笔者将会根据海关监管的新变化,继续补充完善实景课件和案例库。近年来,国际贸易专业开设了大量以提升学生进出口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专业课程,比如《报关实务》、《国际货物运输实务》、《进出口单证实务》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同样可以应用于上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去,构建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案例库和实景课件为主体的教学体系,以切实提升学生的进出口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龙江.普通本科院校报关实务教学中的困境与化解之道[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11).
文/张健
青光眼是常见的一种眼病,也是最易造成失明的眼病之一。为预防青光眼的发生,在生活中做好眼部自我保健非常重要。
保持愉快的情绪 不良情绪以及精神受刺激,很容易使眼压升高,甚至引起青光眼。所以,平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要生气和着急,更不要为家务琐事焦虑不安。
保持良好的睡眠 睡眠不好也容易引起眼压升高。所以,睡觉要有规律,不要熬夜。
少在光线暗的环境中工作或娱乐 在暗室工作的人,每1-2小时要走出暗室或适当开灯照明。晚上看电视时,最好也开灯。
避免过劳 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导致的过度劳累,都易使眼压波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到劳逸结合。
不暴饮暴食 尤其是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做到饭吃八分饱,不吸烟,不喝酒,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多吃蜂蜜及其他利水的食物 蜂蜜属于高渗剂,口服蜂蜜后,血液中的渗透压就会升高,把眼内多余的水分吸收到血液中来,从而降低眼压。此外,西瓜、冬瓜、红小豆也有利水降压的作用,可适当多吃些。
防止便秘 便秘时,由于过度用力排便,会有眼压增高的现象。所以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并多吃蔬菜、水果。
坚持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能使血流加快,眼底瘀血减少,房水循环畅通,眼压降低。
加强监测 平时可以进行自我监测,包括常摸自己的眼球、看灯光。如果摸眼球发硬,或看灯光有虹圈,应及早到医院就诊。此外,35岁应到医院做一次排除青光眼的全面检查;40岁以上则每年要做一次,尤其是高度近视及有青光眼家族史者。
午睡八注意少犯冠心病
文/罗伟 李菊香
人人都知道午睡有益健康,是对人体生物钟的一种科学调剂,它对冠心病患者特别重要。
据研究报道,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冠心病发生率减少30%,也可降低冠心病死亡率。不过,冠心病患者午睡要讲究科学方法,否则不但无益,还会带来危害。那么,冠心病患者午睡如何才科学呢?
患者午睡前不宜食得过饱、油腻 因为食得过饱使胃膨胀,膈肌升高,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饱餐之后胃肠道的血液需求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心脏需氧量上升,增大冠状动脉的负荷。太油腻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
患者午饭后不宜立即午睡 因为饭后大量血流流向胃部,血压降低,大脑供氧明显减少,此时午睡易致大脑供血不足。因此,应先休息20-30分钟后再午睡。
患者午睡时要注意睡姿 冠心病患者睡觉宜采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以减轻对心脏的压力,并防止入睡打鼾。有些患者喜欢坐着或伏案午睡,这是不科学、不健康的,因为它会减少头部供血,使脑部缺血缺氧。
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午睡前忌服降压药 因为人体入睡后的血压比醒时下降20%左右,午睡前服降压药易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促使血小板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导致缺血性脑卒中。
患者午睡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宜 医学研究发现,午睡时间最好在30分钟左右,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
患者午睡时要注意室内温度。重视保暖,预防感冒,以免加重冠心病病情。
【关键词】环境保护 公选课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01-02
【Abstract】According to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ptional course i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his paper make a deep discussion about teaching intention,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 and som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 in this course.
【Key words】Environment protection Optional course Teaching method Exploration
环境保护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妇联等六部门联合编制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规定:“推进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已开设了环境科学类的校级公共选修课,如《环境保护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河南理工大学校级公共选修课《环境保护概论》的实际情况及笔者的教学体会,对《环境保护概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一、明确课程目标
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环境保护概论》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因为各学科及其发展都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在机械加工及制造行业,机械加工及制造会对环境产生多方面的污染。首先,机械及其原料在加工中(尤其一些化学处理)会将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第二,机械加工中的酸洗车间会排放出酸性工业废水,而电镀所产生的重金属离子等污染更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第三,机械加工中切、削等工艺会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第四,机械加工及制造所用原料加工制造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第五,机械设备加工产生的切削液污染也很多。再如,在能源行业,热电厂会产生SO2、烟尘等污染物,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同时排放出CO2造成温室效应。核电厂会产生大量核废料,而被人们认为是清洁能源的水电,在建设过程中会破坏自然遗迹和生态平衡,同时还会引发滑坡甚至地震。也就是说,环境问题涉及面非常广,在很多产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讲,《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学习,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有意识的减少和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尽可能地采取不污染环境的工艺和方法。再者,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会在不同行业或部门成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如果缺少环境意识,他们很可能沿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工作,这非常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后,这些学生若干年后也会为人父母,他们自身的环境意识也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观念。因此,对于非环境专业的本科生,树立环境意识,使他们拥有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的知识、态度、动机、承诺和技巧是重中之重,所有的教学改革都将为这一个中心目标来服务,而这个中心目标决定了如何科学地优化教学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法。
二、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关于在公选课《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安排上,存在两个实际问题:其一,学时数很少,只有16学时,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显得非常重要。其二,作为非环境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上课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下午3、4节课或晚上,而这时学生们大部分已上了一天的课,精神上已较疲惫,如果此时再按照传统的章节按部就班来讲述的话,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公选课“混”学分的思想。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上述情况,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进行优化改革。
1.教材的选择
一本好的教材对于教学来说非常重要,目前虽然《环境保护概论》、《环境学导论》、《环境科学基础》等教材较多,但一方面大部分教材更适合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另一方面授课学时数有限,较难找到合适的教材。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再单纯依靠教材,而是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每次课讲授一个专题,如“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环境问题与人体健康”等专题,在选择授课内容时除了兼顾全面系统外,更要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