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宾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1998年成立了抚顺红升香菇市场,成为当时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多次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表扬。1995年全国最大的食用菌会议安排在我县参观学习。目前,全县在15个乡镇均有食用菌生产。其中发展比较好的乡镇有红庙子、永陵、红升、苇子峪等乡镇。2014年红庙子半熟料香菇生产779棚、黑木耳生产70亩;永陵全熟料香菇生产39万棒、黑木耳生产112亩;红升全熟料香菇生产60万棒、半熟料香菇生产28棚;苇子峪全熟料香菇生产82万棒、半熟料香菇生产11棚、黑木耳生产38亩、平菇5万棒。食用菌生产比较好的企业有红升闻玉成,全熟料香菇生产30万棒;上夹河大堡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红木耳生产100万棒;木奇房申村灵芝生产350棚、苇子峪小堡村黑木耳生产70亩;永陵胡凯平菇生产20万棒。全县规模化种植食用菌面积超过3000亩。
新宾县食用菌产业由到低潮,由小家、小户到规模化生产,由单一生产到储存到加工。经历了复杂而痛苦的过程后,已逐渐走向了成熟阶段。一是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在发展食用菌的种植户,都是经历了多年的挫折甚至遭受沉重打击的精英者。他们懂技术,会管理,经验丰富,而且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和发展的资金。二是生产模式多样化,有半熟料生产的也有全熟料生产的;有家庭式生产的,也有工厂化生产的。三是既注重生产,也注重加工、销售。四是规模化生产发展加快,联户和生产合作社逐渐占主导地位,工厂化生产已经展露出它的强劲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五是生产单位已实现原始积累。现在发展食用菌的大都是这么多年积累了一定资金的成功者,他们抗打击能力加强了,并且对食用菌这个产业充满了信心。他们是新宾县未来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主力军,食用菌产业必将朝着规模化、现代化的时展。
随着食用菌市场的发展,各种产品价格稳中有升,食用菌生产效益也越来越好,一亩(棚)食用菌生产所需支出成本0.5万~1万元,但产值可达3万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食用菌生产中,从做棒、接种、发菌、倒棒、打眼、进棚管理、采摘、加工等操作,技术简单,男女老少均可从事生产,充分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另外,食用菌生产的废料可以制作有机肥供有机农业的发展或直接做燃料,还可以重复利用生产草腐菌。由此可见,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建议:一要引进适合新宾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优良菌株。二是创新栽培模式,改变以往出菇质量差、价格低的问题。三是完善县、乡、村食用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规模化、集中化、智能化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resources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use industry with each use for control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party market mod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olicy guidance how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make use of geothermal energy industry to shallow market scale, management centralization, products such as intelligent.
Key Words: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scale, centralization, intelligent
中图分类号:P314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利用的战略
浅层地热能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环保、清洁的新型能源。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是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必然趋势。
2009年5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王骏司长就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定位等五个领域的热点话题时谈到:我国2050年可再生能源战略定位是主导能源。其中,供热将以太阳能和地热能为主;交通燃料应以生物液体燃料为主,并辅以电力供应;电力系统将从目前的集中电源转向分散电源,特别是太阳能发电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2009年8月30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浅层地热能与地热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说:今后五年内,中国将在建筑领域加大对地下200米以内的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汪民表示,中国将加快在各省市的浅层地热能勘察评价速度,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浅层地热能数据库,通过合理布局、多级利用实现总量平衡,同时在采矿许可、编制规划、开发审查等环节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
2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
全国各地区都在大力推广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截至2009年底,我国浅层地热能应用面积达到1.39亿平方米。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折合6.62亿吨标准煤,可供暖面积达9.59亿平方米,能满足北京市2020年规划供暖面积的全部需求。根据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建筑面积有望达到3500万平方米。
到2011年年底,沈阳市实现新增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面积累计达到6000万平方米,已占全市供热总面积的1/3。
3、当前浅层地热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是一件极具节能减排效益的好事。但正是由于这一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发展又十分迅猛,导致了整个地源热泵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
3.1缺少政策引导、行业指导、技术保障
3.1.1、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政府管理主体还不是很明确,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在开采利用浅层地热能过程中,除了水源热泵由当地水务部门进行前期审批外,土壤源热泵系统也需要进行备案,但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只要投资方认可,就可以直接在建设用地上挖井埋管,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3.1.2、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并缺乏有效的引导。由于每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因此,是否适合使用地源热泵、适合使用哪种地源热泵(水源、土壤源)具体工程如何实施,需要进行前期的勘察、评估和论证的。但目前行业内却恰恰忽略了这个基础工作。项目建设不经过前期论证、勘探等技术程序,造成后期出现运行不良等问题。因此,如果能够对所有的项目都要求出具可行性报告,严格审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行业的现状。
3.1.3、设计、施工过程不规范。目前一些地源热泵工程的设计都是根据经验数据估计土壤的换热能力,并在设计上直接确定埋管的数量和井的深度。但实际上,不同的土壤资源情况并不不同,根据估算的结果来设计施工安装会导致系统运行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取热(冷)效果差,热泵机组停机。而对于由此引发的问题,进行工程修复将是非常困难的。
3.1.4、另外,由于行业的门槛不高,相关企业较多,对隐蔽施工的监理机制也不够健全,执行力度较弱。造成了施工质量不高、设计不合理、运行不科学、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地源热泵行业的健康发展。
3.2、行业特点造成的规模小、分布散、产品乱、管理差
3.2.1、开发利用规模小、分布散、资源浪费较多。
根据天津市浅层地热能资源调查报告中的有关数据,截止至2010年初,天津市有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174个,利用面积约为294.79万平方米,平均每个项目1.7万平方米,规模较小,分布也很零散。
在设计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时,投资方大多根据自身需求和自家的场地情况进行建设,投资规模往往较小,并且分布较为零散。同时,由于场地大小的限制,造成场地充足的投资方会有大片剩余资源没有开发,场地不足的投资方却只能放弃,从而形成地热资源的闲置浪费。
3.2.2、设备品牌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水地源热泵企业至少有50家以上,每个生产厂家都会有几个系列和几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在开工建设时,每个投资方会根据使用目的、资金情况以及不同的进货渠道,自行选择热泵的品牌形式,从而造成进入市场的水地源热泵机组设备品牌多样、形式万千,产品质量和技术等级也千差万别,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3.2.3、设备后期运行管理不专业。
在地源热泵设备投入运行后,大多数投资方都是自行管理,只是让操作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即上岗作业,很容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这些人员对于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数据、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大地温升情况等专业问题都不是很重视,等到情况恶化到机组不能运行时再发现,已经很难解决。
4、对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几点新思路
对于因行业自身特点方面而造成的问题,应从行业本身的发展趋势和特殊性上去找改进和解决的办法。我国的浅层地热能利用行业应该走市场规模化、管理集中化、产品智能化产业发展道路,这样不但能摆脱自身的痼疾,而且还能为地源热泵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4.1、市场规模化
建议根据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情况,改变以每个使用方为操控主体的市场模式,对地热资源统筹规划、分区域大规模统一开发利用。
4.1.1、根据浅层地热资源量,规划新城区。
对于新开发区域,首先根据该片区域内的浅层地热能合理利用总量,计算出能够满足使用的建筑物面积,再结合其他能源方式综合考虑,提出整片区域内的建筑规划,确保浅层地热能的最大化利用。具体执行时,可以用区域内建成后的建筑设施中浅层地热能的利用量占全部冬季供热量(夏季供冷量)的百分比来进行考评,对于达不到指标的区域,严格进行整改。
其次,打破由使用方为市场操控主体的思路,由政府委派的专门机构主持,将整个区域内的水、地源热泵项目统一向外进行开发利用招投标,包括可行性研究、勘查设计、建设施工、后期运行维护管理等内容,工程量较大时可分期分批进行。具体执行时,可以采取将整片区域内土壤源热泵的换热孔或水源热泵的抽、灌水井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并且用管道集中起来,通过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泵站按需提供给使用方,并收取一定的资源使用费,用户委托开发部门统一建设(或自建)室内末端、热泵机组等设施。
4.1.2、结合市政供热管网,合理改造老城区。
目前,老城区内新建的建筑物大多优先考虑水、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冬季供暖。但是,由于水、地源热泵系统受场地限制的先天性特点,往往使一些项目只能望地兴叹。没有足够的符合要求的场地就不能建设水、地源热泵系统,这使许多单位依旧选择了传统的供暖方式。而一些单位的场地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还有部分剩余,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地热资源的浪费。
在今后的老城区建设中,必须避免或减少把这些现象的再次发生。具体解决思路如下:
建设城区内专门的浅层地热能综合利用管道系统,与传统的集中供热管道系统并存。对于老城区内新报批的建设项目,必须在其场地内最大化设计布置合理数量的土壤源热泵的换热孔或水源热泵的抽、灌水井。对于场地充足的项目,可以把满足自身需求后以外的地热资源作为备用并入专门的城市能源管道系统,利用管网调配给附近场地不足而又有所需求的项目,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实现地热资源的互补,使城区内的地热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对于那些只具备部分场地而又不能就近调配地热资源的项目,只能先期结合市政集中供热管网予以短期内提供保障,其场地内的建设的土壤源热泵的换热孔或水源热泵的抽、灌水井可并入能源管网运行,待今后附近新建改造项目的浅层地热能资源充足后再进行调补。
对于工程建设费用的分摊和过程管理,可由政府出台专门的政策予以解决。
4.1.3、市场规模化的意义
首先,能够使地热资源的利用实现最大化;
第二,能够借此整合市场,打造出一批从事浅层地热能利用方面的勘查、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项目的大型优秀企业,提高水地源热泵行业的整体素质。
第三、能够结合传统供热行业的部分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4.2、管理集中化
以天津市为例,天津市的174个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平均每个项目1.7万平方米,规模较小,分布也很零散,并且,基本上这174家单位都独立进行了地源热泵系统勘查、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全过程的管理,即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又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可以预见,随着浅层地热能利用行业继续大规模、跳跃式的发展,就必须鼓励、引导出现一批专门从事地源热泵行业全过程或部分项目的大型专业化企业,来推动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4.2.1、首先,规范管理和建立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建设期的大型专业化企业。
大力开展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研究。其主要工作内容是:(1)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分工;(2)制定政府鼓励政策;(3)建立项目登记和场地勘察、工程设计、环境评价审查制度;(4)制定从业队伍资质准入制度。同时,应根据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市场规模,合理确定从业队伍准入标准,使即能够淘汰掉那些弱小的能力不足的企业,又能够确保那些优秀的、高成长性的本地企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4.2.2、结合城市集中供热系统,针对日常运行管理,建立大型水地源热泵+传统供热方式相结合的专业化服务公司。
从发展的方向上看,虽然新兴能源供热系统必然会取代传统的集中供热方式,但这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渡过程,尤其在老城区,这个时间还会更加久远。
目前,如何协调日益增长的浅层地热能利用产业与传统的城市集中供热行业之间的发展空间,使水地源热泵系统与传统供热方式有机结合、共同补充发展,已经是一个必须面临的紧迫课题。
首先,在新城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政府应鼓励引导传统供热企业逐步介入,重点参与城市新能源管网建设,建立大型综合式能源建设管理体系。在前文“4.1、市场规模化”一节中,已经提到过一些解决思路。
第二,参考城市集中供热换热站的管理模式,把分散的地源热泵机房及室内末端系统纳入到集中管理上来,形成专业化的日常运行服务管理体制,具体的处理办法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前,已建成的水地源热泵系统,在日常运行管理模式上基本采取的都是是每个用户都自建一套维护管理机构的方案,极为分散和浪费。而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早已实现几百座热力站无人值守、调度室远程监控、少量值班人员定期巡查、热力站和用户室内出现故障统一报修处理的模式。热力站的设备和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机房设备运转流程基本相似,大多数以组态王程序编写的热力站自动化控制软件经过简单修改就可以应用到水地源热泵系统。
单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无需太大的技术投入,传统的城市集中供热企业完全可以吸纳现有的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服务项目。在这个方向上,政府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大力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成立专项机构,参与到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服务项目上来,相互竞争,使整个行业良性发展。
同时,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管理能力缺乏的那些水地源热泵系统的用户逐步交出管理职能,交给上述那些专业化的服务型企业进行日常维护管理。这样不但能有效提高全市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减少运行故障,并且还能通过对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的集中管理,加强政府部门对于如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土壤源热泵系统中大地温升等内容的有效检测,使浅层地热能的综合利用步入一个良性循环。
4.3、产品智能化
在水地源热泵的生产厂家和机组等设备的具体要求方面,由于生产水地源热泵机组设备的厂家众多,良莠不齐,设备型号多种多样,技术水平相差悬殊,生产的产品质量也各有高低。如果不对这些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不但会阻碍浅层地热能利用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为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的日常运行服务管理增加无尽的隐患。
4.3.1、建立设备生产厂家准入制度,明确产品技术要求
各地区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特点,优选设备生产厂家,制定和规范产品技术标准,限制落后产品,使进入浅层地热能利用行业的各种设备质量可靠、技术先进、价格合理,这是保障浅层地热能利用行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其中,每种设备的生产厂家以10家左右为宜,定期公开评选;每种规格的机组设备要明确COP指标,对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坚决限制使用。
4.3.2、大力开展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产品的智能化建设
重点支持和推广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发建设,不断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源热泵系统中的水量水质监测、水温监测、回灌流量监测,土壤源热泵系统中室外换热装置中的供回水温监测、流量监测、换热测试孔内及周边一定范围内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监测,水地源热泵机房内机组运行参数监测及根据室内末端系统参数变化智能调节运行功率,各种水泵等耗电设施根据系统需求自动调节使用功率,室内末端系统的温度监控、自动启停和远传控制。
通过智能化系统的推广使用,逐步实现水地源管道设施、热泵机房设施、室内末端设施三大系统的智能调配,可以使整个系统在日常使用时能够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使机房内的机组、水泵等设施耗电更低,使室内末端系统的运行管理更加合理,使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的全部设备的实际能耗比COP值更上一个台阶,使整个行业的节能减排效果更加突出。
5、结束语
5. 1、政策引导是行业发展的前提
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陆续出台了大批鼓励采用节能环保型新能源的政策,指导和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实施和相关配套政策的不断推出,浅层地热能利用行业必然会更加迅猛发展,拥有光明和广阔的前景。
5.2、企业是行业发展的主体
“十一五”产业出现拐点
“十一五”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强国的战略起步期。这期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出现拐点的趋势逐渐明显:
从产业规模增长速度来看,增速从“十五”期间平均增长超过35%,到2006~2008年已经分别下降到23.6%、17.9%和12.5%。
从投资来看,投资重点由家用视听、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产业链下游向电子元件、器件等上游转移。
从投资主体来看,由外资企业向内资企业转变。
从企业发展来看,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型。
“转型”特征的出现,具有深刻的产业背景,是产业发展到这一历史阶段,产业自身发展规律使然。
长期以来,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两股重要力量:一个是国际产业转移,使得产业投资长期保持快速增长,产能迅速扩大;另一个重要力量就是出口。但是,这种以投资驱动、加工贸易为主体、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了几个突出问题:第一,外贸依存度过高,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第二,核心环节缺失,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附加值偏低;第三,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十二五”要转变发展方式
展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其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内生增长。促进产业内生增长包括几方面内容: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自主创新,拓展内需市场。其目的旨在优化产业结构,突破产业链核心环节,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近期,国家也为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各地方政府必须主动出击,密切关注国家战略方向,仔细研究产业发展规律,准确分析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十二五”产业规划研究与制定,打造“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即:抢位发展、本位发展、换位发展、定位发展。
抢位发展:
率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也深刻改变着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环境。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新形势下,我国提出要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这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战略。
电子信息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专用电子设备和材料、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网络、基础软件都是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以微电子、光电子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是新能源产业、物联网、新材料产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基础和核心,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和高渗透性也决定了生命科学以及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开发技术与电子信息产业密切相关。
以物联网为例,基于物联网与互联网相融合的信息网络产业,是这轮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也必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引擎之一。
本位发展:
推动两化融合与产业升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式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推动两化融合,有利于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也为地方政府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振兴地方经济提供了有力抓手。
目前,各地方政府正积极将两化融合战略落实到本地优势工业领域。广州、上海、重庆、南京、青岛、珠江三角洲、呼包鄂乌地区、唐山暨曹妃甸等地区率先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这不仅激活了产业存量,同时创造了产业增量,培育出汽车电子、数控机床、医疗电子等新兴产业形态。
此外,还有更多城市基于本地传统产业特色,打造区域特色行业信息化标杆,落实有区域特色的两化融合,带动区域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
换位发展:
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
从全球来看,目前正在经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第四次重大产业转移,中国中西部地区成本比较优势逐步显现,承接国外、沿海电子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成效日益显著,一批重大电子信息产业投资项目已陆续落户中西部地区。但同时,我国中西部面临着东南亚、南美等区域的竞争。把握产业转移趋势,做好“筑巢引凤”工作,努力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成为中西部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2009年至今,我国已经陆续批复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等12个国家级区域建设意见或规划。众多区域发展规划的密集出台旨在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区域协调、集约式、可持续发展。
定位发展:
确保“十二五”产业规划落地
地方政府在制定“十二五”产业规划时,既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又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立足于区域比较优势,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制定激发产业活力的产业政策,落实可操作性强的重大专项,打造服务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确保“十二五”产业规划落地。
产业政策的制定有两种主要思路:一是利用核心问题分析法,充分调研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核心问题,分析制约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面向产业发展政策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二是利用对标比较分析法,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经验,甄别出对产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的产业政策。
重大专项的安排,必须围绕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定位,明确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市场推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或重大工程建设作为重大专项。重大专项的实施,要根据本地区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逐项论证启动。同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大专项进行动态调整,分步实施。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加强农业产业化用地管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20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试行意见。
一、农业产业化用地的范围标准
依法成片经营农用土地50亩以上,农业产业化用地是指符合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且集中用于发展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规模化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包括生产农用地、设施农用地和附属建设用地。
一)提供初级农副产品的用地。生产农用地。指不需要修建建(构)筑物只在农用地上进行农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
二)或使用建筑材料但不破坏地表土层并易于垦复的温室大棚、附属绿化隔离带以及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池塘、沟渠)畜禽用水设施、畜禽圈舍等用地。设施农用地。指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服务配套的设施用地。具体包括:凡不需使用建筑材料硬化地面。
三)修建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等建筑用地;规模化生态农业区内,附属建设用地。指设施农业附属的管理和生活用房等建筑物用地。具体包括: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内。修建管理用房、生活用房和农业生态休闲、旅游设施等建筑用地。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的农业产业化附属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经营土地总规模的3%以内,总面积不得超过20亩;规模化生态农业区附属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经营土地总规模的5%以内,总面积不得超过100亩。
二、农业产业化用地的管理要求
一)实行分类管理。生产农用地和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
附属建设用地按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所需用地指标由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指标调剂解决)理。
二)应选择在城镇规划区规划范围以外,严格规划控制。集中发展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区。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要求,应尽量占用荒坡贫瘠土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原则上两江新区规划范围内不再发展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场、规范化生态农业区。
三)严禁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名圈占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设施农用地和附属建设用地上修建的所有建(构)筑物一律不得转让。加强用途管理。严格农业产业化项目用地用途管理。
四)必须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流转土地。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转包等土地流转合法方式取得农业产业化用地。流转年限不得超过本轮土地承包剩余年限。
三、农业产业化用地的审批程序
一)生产农用地按照“三不变”原则经营农用土地。通过出租、转包等形式取得生产农用地承包经营权的由区农业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土地流转登记手续。
二)设施农用地和附属建设用地按以下程序进行报批
1.项目申请。项目业主向所在镇政府提出农业产业化项目申请和选址意向。
2.项目选址。镇政府根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市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控制实施方案》以及城镇规划等提出选址意见。凡申请使用农业产业化附属建设用地的还应单独向区规划部门申报出具农村建设用地选址意见。
出具审核意见。申办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的企业或个人,3.项目审核。区农业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布局审查和核准。报区农业主管部门审核前,应先向区环保主管部门申报项目环评审查,由区环保主管部门出具环评审查意见。
申请用地审批。4.用地审批。项目业主向区土地主管部门提交用地申报审批表、土地流转合同、农村建设用地作价入股协议、设施农用地复耕协议、项目区1500地形图(标注流转土地红线和平面布置)勘测定界报告等资料。
按耕地开垦费标准缴纳复耕保证金。复耕保证金由项目所在镇代管,1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由区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区政府审批。设施农用地涉及占用耕地的项目业主须与被占地村社签订复耕协议。实行专账专户管理。土地流转合同到期后,由项目业主按要求组织复耕。复耕完成并经镇政府验收合格后,由镇退还所收复耕保证金;若项目业主拒不履行复耕义务,或未按要求完成复耕的由镇使用代管的复耕保证金组织复耕,复耕完成后交还原集体经济组织耕种。
2附属建设用地。附属建设用地由区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后
报区政府审批。具体操作程序按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指标管理使用有关规定办理。
四、农业产业化用地的监管工作
一)各镇街负责指导、监督农业产业化项目选址、农业产业化设施农用地复垦等工作。
二)区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区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准入审查。
三)区环保主管部门负责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环评审查工作。
四)从严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区土地主管部门负责农业产业化项目中设施农用地、附属建设用地的审查工作。
关键词:流通企业;规模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近几十年来,全球化经济发展态势繁荣,流通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未来产业链的核心也逐渐转至商品研发与商品流通的部分。可见,要获得一条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发展流通产业已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就当今中国而言,正确引导国内流通企业的规模化,能够促进中国流通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
一、流通企业规模经济的来源
1.单店规模扩大的经济性
单店规模扩大,是发展规模经济最常见的方法。经营者通过扩大单个店面的面积,能够有效地分摊固定成本,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适当扩大单店面积以增加销售商品种类,能够使单店的营业面积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使得单位面积商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减少,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另外,单店规模的扩大,店内商品的种类势必会增多,而消费者的需求处于多样化,所以,扩大单店规模会带来单位面积的商品销售额的增加,从消费者的立场来看,单店规模的扩大能够减少消费者对所需商品的搜寻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单店规模的扩大更是增强了流通产业中各零售店对供应商的控制能力。商品要实现本身的价值,必须通过商品流通来实现,而商品流通又必须以合适的流通渠道为基础,就当今供应链的结构而言,仅仅只有一小部分企业选择以直销的方式贩卖商品,而大部分的企业在商品流通方面仍会选择与流通企业合作。所以,单店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流通企业的经济实力,从而使其能够对供应商实现更好地控制。
2.分店规模扩张的经济性
分店规模扩张,是降低流通企业物流配送成本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除此之外,分店规模的扩张,能够分散流通企业的经营风险,涉及投资学领域的学者都知道,所有的鸡蛋不能装在一个篮子里,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分散投资,而分店规模扩张所达到的经济性也是同样的道理,是企业自我保护意识的一种体现。
同时,分店规模的扩张也能够促使流通企业形成品牌优势,从而降低品牌打造过程中的宣传费用。总所周知,品牌优势是任何一个产品永葆青春的根源所在,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优秀品牌的打造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的,而分店规模的扩张,能够在流通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减少品牌打造费用,从而使流通企业的盈利性增强。
二、中国流通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经济从总体上来说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大多数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已趋向于服务化。虽然中国流通企业的发展态势良好,但要实现流通企业的规模化,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首先,中国流通企业的整体规模偏小,区域性较为严重。就中国流通企业而言,除了苏宁与国美等少数流通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国内大部分流通企业的发展还未形成规模,虽然每个省份都有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流通企业,但在国内很难看见全国性的大型连锁流通企业,中国市场割据的现状,严重地阻碍了国内流通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其次,我国流通企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的程度普遍偏低。沃尔玛几乎风靡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但唯独在中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在于中国落后的信息科技。众所周知,沃尔玛是利用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与供应商建立自动订货系统,而中国供应商很少使用EDI,这样导致了在信息技术方面,沃尔玛在失了其核心竞争力,所有在中国沃尔玛的发展态势可以说不是太好。这个案例例证了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落后性,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泉,更是现代流通企业进步的动力。
三、中国流通企业的规模化路径
1.加强区域之间流通企业的合作
严重的市场割据格局是中国流通企业规模化发展缓慢的障碍之一,立足中国的不同省份,流通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几乎都被本土流通企业所占据,而立足一个特定省份,本土的流通企业又趋向于多样化,没有区域内发展形成规模,这样以来,省份内的小规模经济不能形成,就更不用提发展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的规模经济了。针对这一情况,就政府而言,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在维持规模经济不变甚至递增的情况下强制促进区域之间流通企业的合作,通过这种强制性的合作使不同的流通企业形成一个利益集团,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针对这一状况,站在流通企业的角度,企业应该主动加强和其他相关企业的合作,不应该成为井底之蛙,而应心怀更大的市场,争取将流通领域这块蛋糕做大做好,当然,将蛋糕做大的同时,流通企业也应该争取得到更大的份额,增加流通行业的集中度,进而使流通产业的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视品牌创新,增加品牌投资
与其说二十一世纪的市场是商品竞争的市场,不如说是品牌竞争的市场。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大部分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择品牌商品,所以,中国流通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过程也是其实现品牌化的过程。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证,人们购买可口可乐,已不再是简单地购买那瓶碳酸饮料,而是享受美国文化的沐浴,享受可口可乐公司巨大的品牌价值,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总曾经说过,就算可口可乐公司破产,这个品牌的品牌价值也能在一夜之间使公司起死回生。这个例证可见品牌的力量所在,所以现在暂时处于弱势的中国流通企业更应该重视品牌的发展,增加品牌的资金投入,这也是中国流通企业规模化过程的关键所在,更是组建中国流通帝国的重要战略。
3.加强物流管理,发展现代化物流配送机制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化已成为任何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就中国流通企业而言,企业现代化普及的程度还是远远落后于国际大企业的水平,可以说,中国流通企业发展现代化是十万火急。流通企业发展信息科技,能够实现物流的高效配置。物流是“第三利润的源泉”,同时,物流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产业。中国地大物博,中国流通企业要在全国范围内规模化发展,物流的信息化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总所周知,分店规模的扩张是以发达的物流为基础的,如果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普及程度不够,必定带来商品运送成本上的损失,导致时间的浪费,这种弊端对要实现规模化发展的企业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说,实现物流企业的信息现代化已成为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