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苛政猛于虎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觳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
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尤;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
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苛政猛于虎”。信哉!
――苏轼《记先夫人不残鸟雀》
乡先贤坡的《记先夫人不残鸟雀》,开篇就说:“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桃、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色彩绮丽的繁花雀鸟图。他接着写他的母亲武阳君讨厌杀生,影响所及,“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以至鸟雀亲近,纷纷筑巢于低矮的树丛,人们低下头就看得见巢里刚出生的小鸟。他接下来描绘了一种叫桐花凤的小鸟,“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性情驯良),殊不畏人(一点也不怕人)”。这幅鸟雀图就更为珍异奇特。也更加生动活脱了。
(选自《艾子杂说》)
注释:
①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②坑:活埋。③邯郸:赵国都城。④列壁:陈兵营垒,坐观双方成败。壁,古时军营周围的防御设施。⑤垂:将近。亡:灭亡,指沦陷。⑥平原君:赵胜,赵惠文王之弟,号平原君,任赵国相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顾:回头看。⑦对:回答。⑧新垣衍:即辛垣衍,辛垣是复姓,衍是名。战国时曾在魏国做将军。⑨火:同“伙”。尔:用法同“耳”,可译为“了”、“罢了”。
导读:
《艾子杂说》是一部寓言集,共收入三十九则故事。艾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滑稽多智的人物,贯穿故事始终。本书旧题宋代苏轼撰。本文描写了一群昏官庸吏的形象,他们钻营讨好,粉饰太平,对大事毫无主见,在小事上却抢先发言,一副阿谀奉承的丑态。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秦破赵于长平 破: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以兵围邯郸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壁而不敢前 前: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府有何未了公事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唯城外一火窃盗未获尔 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秦破赵于长平②苛政猛于虎也
B.①诸侯救兵列壁而不敢前②眈眈相向,不敢前
C.①平原君无以为策,家居愁坐②策之不以其道
D.①邯郸垂亡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B.唯城外一火窃盗未获尔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D.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4.翻译下列句子。
(1)诸侯救兵列壁而不敢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府有何未了公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唯城外一火窃盗未获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下列句子中提炼成语。
(1)诸侯救兵列壁而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原君无以为策,家居愁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觉得新垣衍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看法。
关键词:煤炭;资源整合;兼并重组
在《礼记·檀弓下》中,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在过往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不管朝代如何变迁,不论帝王如何更替,即便是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清明盛世,即便有短暂的休养生息,“苛政猛于虎”依然是对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最精准简短的概括。1949年,中华民族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57年以后的2006年1月1日,农业税被全面取消,从此以后“苛政猛于虎”的时代被尘封进历史,幸哉!而近些年,不绝于耳的声音“矿难猛于虎”,悲哉!
2008年5月4日,郑州市,遇难16人
2008年7月10日,济源市,遇难11人
2008年8月01日,平禹市,遇难23人
2008年9月07日,禹州市,遇难18人
2008年9月13日,洛阳市,遇难10人
2008年9月21日,登封市,遇难37人
……
2010年3月15日,新密市,遇难25人
2010年3月31日,洛阳市,遇难46人
2010年6月21日,平顶山,遇难47人
2010年8月02日,郑州市,遇难16人
2010年10月16日,平顶山,遇难37人
……
触目惊心,血淋淋的数字,每一个数字都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在倡导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煤矿企业的整改迫在眉睫。而矿难,虽不是唯一的诱因,确是现有行业状况最尖锐的矛盾体现。
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一、煤矿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是于国家、企业、私营矿主三方有利的行为
能源无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命脉,通过煤矿资源的整合和有效的企业兼并重组,于国,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其一,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国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国。连年频发的矿难让无数个家庭毁于一旦。而矿难多发于业内小规模的企业中。有数据显示,百万吨的死亡比例,非法开采的小规模企业和规模型企业的比例是11∶1。更有无良矿主在灾难发生后逃之夭夭,避各种责任于不顾,造难者和受难者都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也是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对政府的监管和执行能力的可信任度也是一种损害。
其二,煤炭的不可再生性必定带来其稀缺性,而这一特点也使能源成为各个国家奋力力争的财富,因为它能扼住国民经济发展命脉,在发现占有现有资源的情况下能有效的开发利用也是能源处理问题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欧美发达国家,煤炭企业的能源回收率高达70%~80%,我国目前的资源回收率约为40%,而小煤矿更是只有15%。乱开滥采,无计划开发,对煤炭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其造成的社会消耗也是触目惊心的。把能源开采集中到有实力、有技术、安全有保障的规模性煤炭企业手中,对提高能源回收率和使用率无疑是有效的、可行的。
其三,作为国家,追求的是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不是GDP的暂时性漂亮的数字。2009年中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净进口达1亿吨,2010年上半年进口达8,000万吨。这也成为推高国际煤炭价格的重要因素。而煤炭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刺激了煤炭的开采。随着全国煤炭产量的大幅增长,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已加剧了矿区生态环境恶化,治理力度远落后于开采强度,又加重了环境破坏程度。煤炭开采的同时,煤炭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泥等伴生矿物也未能有效利用,只有集约化开采,把开采的主体集中化、规模化,才会最大可能的处理好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其达到一种均衡。
其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形成规模化企业,有利于国家基本政策的实施。种种数据显示,小煤矿的资源回收率只有大型煤矿的1/2不到,小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是大型煤矿的11倍之多。
其五,税收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煤炭企业作为重要的能源部门,在其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而不规范的小煤矿,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大量税收流失。以煤矿大省山西省为例,最近两年山西煤炭实际产量在8亿吨左右,而每年的报表产量却只有6.5亿吨左右。仅此一项,全省每年流失税费百亿元以上。 转贴于
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是对资源的再次分配,大型的成为兼并主体的煤炭企业无疑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其一,通过资源整合,有实力的大型煤炭企业将占有更多资源。大型煤炭企业,基础良好、设备齐全、技术先进、制度完善,通过引进资金和自筹资金,通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运作”,实行“一个矿区以一个主体开发为主”和就近适量的原则,通过采取企业并购、转让、联合重组、控股等多种方式进行兼并重组等,进一步扩大自身资源,提升产能规模,为长期发展建立良好的资源基础。业内人士认为,河南省煤炭资源已经进入枯竭期,近五年从煤炭产销历程来看,省内成熟矿井的扩产能力已经十分有限,现有矿井日益老化,开采成本增大等问题日益突出。现状资源的匮乏成为潜能型、规模型煤炭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而此次资源的再次分配,无疑再次把市场这块大蛋糕摆在了有实力的煤炭企业面前。
其二,实现攥紧拳头闯市场,争取行业话语权。煤炭工业主体太多、力量分散,难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整体煤炭工业“多、小、散、乱”的粗放发展格局和模式对于资源型行业的发展无疑是非常不利的。按照河南省政府对于这一轮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要求,河南将力争建成3个年产5,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骨干煤炭企业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量的85%以上,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单个矿井生产规模不低于年产15万吨。同时,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在所兼并重组煤矿中所占股权比例不得低于51%。对于煤炭这种资源类企业而言,能源本身的唯一性决定了行业本身并无需过多的竞争主体,而应加大提高规模性产业的整体作业水平,减少恶性竞争,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真正体现能源产品唯一性和稀缺性的特质。
相对于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这一政策对国家以及煤炭大企业的种种益处,小矿主似乎成了利益的牺牲品,实则不然。
第一,以15万吨数字为例。政策规定,兼并重组的死活线是15万吨年产量,为什么在这个数字上画上一道线?事实上,经由业内人士核算,就像任何产出都是需要成本一样,煤炭也不例外,低于15万吨产品的小煤矿利润是非常有限的,在有限利润的前提下,设备投入必然受影响。因此,兼并行为实际上是为不具备长期发展能力的企业上了一把安全锁,为其提供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投入,在确保少事故、无事故的前提下才能去计算利润。
第二,被兼并的小煤矿主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以河南省为例,在兼并开始进,政府提供了大约30多家评估机构,可以由被兼并方选择认为可信任的机构进行资产评估,以保障小煤矿主的现有利益。而兼并完成之后,被兼并方可以通过联营并购以参股的方式获得收益,相对于风险投产来说,这种收益无疑更安全、更长久。
二、诸多益处无法掩盖工作中的诸多困难
第一,资金问题。河南省计划兼并466家小煤矿,而兼并的主体主要是业内的五大企业,兼并过程中需要投入的大量资金对于兼并方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且不说许多小矿主漫天要价,就是双方真正坐下来洽谈评估之后所需要的资金链也是非常巨大的,数以亿计的巨额资金虽然政府九大职能部门都已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但是很大一部分是需要兼并主体自身去筹集的,这个是摆在面前大家都看得到的数字。事实上,一些原本没有多少开采价值的小煤矿也得收下,也许收下不久就会被关闭,而更多的是一些原始投入不足的矿井,可能还要从头扩建,以达到安全生产,这些都是隐性的但确实存在的投入。
第二,在兼并过程中的问题。大规模的煤炭资源整合必然要以被整合煤矿关停为前提,只有关停之后,整合与被整合双方才能坐下来商谈整合事宜,也只有在关停基础上的整合才能切实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既要关停小煤矿又要保证整体产量这是其一。在兼并过程期间,已经被政府部门叫停的小煤矿偷着生产,因此也造成不少安全事故,被叫停的小煤矿责任已经被划归到兼并主体,这种行为也给兼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楚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所以为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其所宝者异也B.见一丈人,刺小船
C.吾不受也D.去郑而之许
2.下列各句中,暗换主语的一项是()
A.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
B.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C.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D.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
3.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过于荆,至江上②苛政猛于虎也
B.①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
②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①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②宋何罪之有
D.①知不以利为利矣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一项是()
①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②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③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④去郑而之许⑤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⑥为矣,而无所以为之
A.①②⑥B.③⑤⑥C.②③④D.①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法为五员指路,五员心领神会。
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
快人快语的A抢先说:“我学到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方法。文章结尾这一番议论,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力地揭示了‘赋敛之毒甚于蛇毒’这一中心。”
我马上给予了肯定:“A同学说得很好,请大家向他学习,大胆地交流,不要怕说错。”我发现A坐下时,眉宇间闪出一丝笑意。
B站了起来,她的表达一向很流畅,只听她说:“我感到本文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可以说全文处处是对比:六十年来蒋氏和乡邻存亡的对比,悍吏来乡时蒋氏‘弛然而卧’和乡邻‘虽鸡狗不得宁’的对比,一年中蒋氏和乡邻受死亡威胁的次数的对比……鲜明的对比,集中到一点,就是作者用捕蛇之利来反衬了赋敛之毒。”B带着一脸的自信坐下了,我看到好多同学都在会心地点头。
教室里稍稍安静了一会。C接着发言:“我觉得文章对蒋氏这个人物的描写也是很有特色的,尤其是他自陈心曲、不愿‘更役复赋’的一段话,十分的生动传神。既有昔日刻骨的记忆,又有今日难忘的见闻i既讲述了自己一家人的不幸,又诉说了乡邻们的痛苦生活……这段语言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在统治者横征暴敛下的百姓生活画面,也让人感到蒋氏忧伤的面容宛在眼前,哀伤的话语犹在耳边,真是非常的精彩。”一向内向的C说完这段话时,已经是满脸通红了。我不禁为她精彩的见解鼓起掌来,赞赏了她独特的想法,也再次鼓励其他人也要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来。
“刚才几位同学都说出了自己学习的收获或感受,说得都挺不错的。”稍稍总结了一下,我又抛出了下一个问题,“蒋氏说自己‘甘食其土之有’、‘熙熙而乐’,他真的是‘甘’和‘乐’吗?文中还有类似给人深刻印象的细节吗?”
D回答说:“蒋氏所说的‘甘’和‘乐’是不幸中的自我庆幸,其实是无乐可言的,他是相对乡邻们‘非死则徙’的遭遇来说的。”
“‘甘’字和‘乐’字中实质上包含了辛酸和苦涩的味道,”E补充说,“这样写是用了以乐写悲、以乐衬悲的写法,更反衬出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主旨。”
“第一段结尾句‘永之人争奔走焉’中的一个‘争’字也是给人深刻印象的一个细节,蛇是这么的毒,可是永州人却要争先恐后地去冒死捕蛇,可见他们是深受重税之苦的。”F说。
此时,我想是到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时候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入了一个有点思维深度的问题:“《捕蛇者说》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它主旨深刻、人物传神、细节突出、词锋犀利。如果把文章反映的内容浓缩成一个词,你们觉得应该是哪个,说说你的理由。”
大家陷入了沉思之中。“是‘苛政猛于虎’中的那个‘猛’字吧?”有人在底下低声地猜测着说。
G马上提出反对意见:“不对,应该是一个‘毒’字,因为文章既写了蛇之毒,又写了赋敛之毒,并且用蛇毒来衬托赋敛之毒的。”
这时B反驳说:“我觉得是一个‘异’字……”
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说实话,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