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关联理论;交际意图;最佳关联对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珍贵文化遗产,是汉文学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也对周边国家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翻译唐诗传播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则是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翻译诗歌却是翻译界公认为“攻坚难题”,不仅要求通顺忠实,还要保留原文独特的风格和唯美的韵律,以达到最大限度传播其优美有韵味的特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是一首送别友人,情感真挚,寓情于景的佳作。

一、文献综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用学已经成为语言学学科体系中一个独立的学科,它包含的理论,例如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语言礼貌理论等,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范式中。

在翻译活动中最佳关联(最大限度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的努力;最大限度上增加话语的语境效果)也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译者的责任就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将翻译和关联理论结合到一起。关联理论关照下的翻译,无疑能让接受语读者能更加轻松领略源语言文化内涵,让文化间的交流更为流畅自然。

二、诗歌赏析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该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春,当时李白正游历于汉口一带,恰逢落第而归的孟浩然要东游吴越,李白为之送行。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浪漫气息的离别。这是两位好朋友,也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是孟浩然即将下扬州,去体验一个繁华的城市,风流的生活的别离。此次别离是愉快轻松的,承载着诗人李白对扬州的无限想象,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寓离情于写景中,以景物写离愁,是本诗的最大特色。

三、译本的关联理论分析

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直奔主题,将作诗的目的,对象点名。对“故人”的处理,庞德采用日语单词“故人”的罗马发音“Ko-jin”,王诺译文采用“My old friend”,许译文采用“My friend”。从最佳关联角度来看,毫无疑问,对于英语读者来说,王诺译本和许译本最大限度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的努力,交际意图保留更加,直接点名诗人李白与孟浩然好友关系,许译本则更胜在简洁性。在专有名词的处理上,“黄鹤楼”到第二句中的“扬州”,这都是具有浓厚中国文化气息的词汇,笔者认为在翻译成英文时,应当加注解共参考。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则是对诗歌时间地点的描述。“烟花三月”无疑包涵了多层次关联性。并不像表面那四个字所承载的词汇意义。诗人李白在这显性关联传递了时间信息,但是暗含隐形关联便向读者传递了在他送别之时,对友人能去扬州那等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城市的羡慕之情。译本中,庞德译本采用“smoke 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和王诺译本“while blossoms curl like smoke on the river”则不如许译本“veiled in green willows and red flowers”匠心独具。许译本通过“veil”勾勒出一幅朦胧的江上水雾轻漫之境,红绿交替的繁茂花木则暗示诗人内心的欣羡之感;使用鲜艳的色彩词,无疑能让英文读者认知时生成强烈的画面感。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是诗人情感与眼前之景交织酝酿到最高处的表达。“碧空尽”“天际流”似是在宣纸上染上一幅水墨画,一种和谐自然之美,水天交融,寓情于景。从交际情感和认知美学两个角度分析,是孟浩然的孤舟消失在了碧空之下,还是二者和谐相融,共存于画面之中?笔者认为后者更具画面感。许译本在此处用“lost”体现“尽”,没有水天相接的画面感,反而给人一种生硬之感。相比之下,庞德译本和王诺译本的处理更具中国国画“朦胧”特点,分别使用“blots”“fading into”。“blots”则刚像是诗人构图时点上去的一个墨点,更像是视角里突出的一笔,略显突兀;而“fading into”则体现的是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东去,承载着友人孤舟,在诗人的目送下视野交融的景象。在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处理上,许译本“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则是强化了目送别离的送别关联。

四、结论

诗歌时高度精炼的文学语言,每个译者在翻译时都有一定程度上自我的处理。从关联理论视域下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三个译本进行分析,从认知语境、最佳关联对等等方面进行探讨比较,指出译本的优点和不足,减少英语读者群体花费人之努力寻求理解中国诗歌文化的最大关联,从而达到传播更多更好优秀诗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Ezra Pound.(2007)Cathay(1915)[M]. Kessinger Publishing,LLC.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第2篇

一、知――感知友情

在引领学生理解送别诗中蕴含的离愁别绪前,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写诗背景和诗人的处境,也就是知人论诗、知时论诗。

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相投相知相惜的情谊是学生必知的。当时李白大概28岁,诗名尚小,而孟浩然40岁左右,早已名声在外,这让生性洒脱的李白格外倾慕。于是他不远千里,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孟浩然,两人第一次见面便习性相投,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于是,相约共游江夏,饮酒作诗,相投相知后,李白对孟浩然的人品与学识更是满怀敬仰。后来,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依依惜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从此两人之间的友谊成为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了解了友人间深厚的情谊,才能帮助学生在景物描绘中、在字里行间里体会出诗人在朋友远离自己而去时的惆怅与留恋。

二、读――感悟友情

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汇的桥梁。诗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灵动的意境美,需要吟诵;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需要涵泳。因此,古诗教学需要读,使诗情画意灵动地闪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教学伊始就让学生自由地读全诗,读准字音,如指导“朝”“舍”的读音。在初读时,也可任由学生配上各种身体姿势,抒发内心的感受。在学生大致理解了诗意后,教师可对学生说:读,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方式。你准备通过怎样的朗读来表现王维对元二的感情呢?在诵读与讨论中,学生纷纷认为:诗的前两句风光如画――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应该读得轻快明朗些,表达出此时诗人内心虽因离别有些伤感,但色调清新的环境透露出了一种明朗且富于希望的情调。然后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那雨后空气清新、绿柳如丝的意境,体会诗人的心情。学生还认为:虽然风景如画,但一想到元二此番西去路途遥远、危险重重,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以王维的不舍与伤感都溢于言表。而且,出了阳关,不仅没有了故人,也没有了这风景,因此后两句应该读得低而深沉。在情绪铺排足够后,可带领学生进行多种形式有感情的诵读,感悟王维内心复杂的情愫。

通过吟诵、品味,读出那些字的韵和味,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就信手拈来了。

三、释――补白友情

诗的语言高度凝练,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都是学生赏析诗文、体会情感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帮助学生明了诗意、补白感情。

如学习《别董大》这首诗,初读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讨论开篇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交流:黄云千里,日暮昏黄,北风狂吹,孤雁哀鸣,大雪纷飞。教师又问: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有的说:阴冷的天气,加上分手时的依依不舍,很容易让人伤心。有的说:与其说是天冷,还不如说是心里冷……教师补充道: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肃杀凄凉的环境渲染了离愁别绪。接着教师又让学生读读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问学生:理解意思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没有了前面的那种凄凉,反而给人一种很乐观的感觉。教师又问: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出乐观?学生交流:从“莫愁”的意思体会到高适的细心与乐观,他不愿看到好友带着伤心离去,所以坚定地说“不用担心……”;“识”的意思是“赏识”而不仅仅是“认识”,从中感受到高适的话语很温暖,天气虽然寒冷,但董大定会自信满怀,浑身充满力量。教师马上启发道:如果你就是董大,听到朋友这样真诚地勉励自己,你会怎么说?学生纷纷补白:你的话如同春天的阳光照进了我的心房,很温暖;还有学生说:有你这样的朋友真好,我不会因为离别而悲伤了……这既是对诗文的补白,更是学生们的移情体验。

通过这样的情境补白,诗中人物的情感不再局限于“依依惜别”,而兼具“赏识”“激励”“奋进”;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更加清晰、丰满起来。

四、悟――凝聚友情

古诗教学的重点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笔者认为抓住“意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联想,由此及彼,就能情通古人了。

如教学《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告诉学生,其实要真正领会诗中的情味和意境,还需好好地读一读,抓住诗中的词语好好体悟。教师问:为什么是“寒雨”?学生诵读后说:因为雨是“夜入吴”的,深秋的夜晚,秋雨绵绵,让人感觉寒冷;有学生说:听着细细的雨声,诗人难以入睡,想到即将要与朋友分离,心里十分难过。教师补充:是啊,寒意不仅弥漫在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好朋友的心头上。此时,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请你们用词语来描绘一下。有的学生说,依依不舍;有的说,难舍难分;有的说,孤独寂寞。教师又问:这种感情还体现在哪里?学生答:“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孤”字。教师肯定道:对。第二天清晨,辛渐即将登船北归。诗人伫立江边,遥望远处孤独的楚山,心中会默默念着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楚山啊,我的朋友走了,你知道我内心的孤独与不舍吗?有的说:朋友,祝你一路平安,我会想念你的;有的说:楚山,你知道我和辛渐的情谊有多深吗?有的说:楚山啊,你站得高望得远,一定要帮我陪伴辛渐平安回家……

以“寒雨”为发散点,引发学生思考,与诗人对话。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目光去凝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五、拓――铭刻友情

古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甚远,加之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对古诗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受篇幅的影响,与诗文、诗人相关的资料、内容不可能齐全,所以学生单靠仅有的教材内容和原有的知识体系,是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开发资源,适当拓展学习范围。

如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此诗整体基调亲切快乐,从“踏歌声”可以感受到汪伦人未到而声先闻;从“忽闻”可推断李白离开时,汪伦可能不在家中。热情爽朗的歌声,不辞而别的随性,诗中直呼姓名的坦率,无一不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那种没有烦琐礼节的情谊,教师可进行相关故事的补充。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请他去泾县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汪伦是泾县的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于是李白问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通过拓展材料的阅读,学生脑海中有关洒脱不羁的李白、豪放热情的汪伦的形象,顿时丰满、鲜活起来,李白和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也铭刻在了学生的心中。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第3篇

而又因为其情景交融,故不仅可以使人见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谓是世上最划算的旅行了。

在这里有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恋恋念情;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风光;有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疾济喜情;有青莲《论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情雅韵;有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离情;有李商隐《晚情》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珍老惜时;有张继《风桥夜泊》中“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绵绵旅情;有俞文豹《清夜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天然哲思;有柳宗元《渔翁》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乡村剪影;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中“白鸟飘飘,绿水滔滔”的冶情佳境……

面对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诗词中“情,思,景”的关系。明代的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说:“情随境变,字逐情生。”同时代的学者袁枚也说:“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那么,在对古代诗词的管中窥豹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情,思,景”的这样的结论:以情观景或因景生情,然后又由景而思。这或许是大多数作品的写作模式,我们把这种写作模式叫做“即兴写作”。那么,在“即兴写作”中应偏情呢,还是偏景呢?

清代的吴乔这样说:“古诗多言情,后世之诗多言景。如《十九首》之中:‘孟冬寒气至’,建安中之子建《赠丁仪》:‘初秋凉气发’者无几;日盛一日,梁陈大盛,至唐末而有清空如话之说,绝无关于性情,画也非诗也。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唐诗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如子美之:‘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沈下贤之:‘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严维之:‘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祖咏之:‘迟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景中哀乐之情宛然,唐人胜场也。宏嘉人依盛唐皮毛以造句者,本自无意,不能融景,况其叙景惟欲阔大高远,于情全不相关,如寒夜以板为被,赤身而挂铁甲。”

这其中便揭示了诗的创作原则:“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融景入情,寄情于景”。至于孰轻孰重,不言而明。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诗意;主体地位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加强古诗词教学指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在提升语言鉴赏能力的同时,使他们更好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前很多古诗词课堂教学缺乏一种诗意的流淌,教师机械地教,学生机械地背诵,结果学生感悟不到诗意。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不仅是积累,更需要的是打造诗意想象的天空。

一、找准赏析点,孤帆远影并不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教学中,针对“孤帆”二字,两位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不同的练习:

教师一:

根据诗意结合自己的理解填空:孟浩然坐在船上,顺着江水东去,而李白却站在江边,久久地凝视,过去孟浩然与他的交往情景在其眼前一一呈现。他们曾一起 ,一起 ……那是多么快乐!而现在,孟浩然却要离开,在眼前有的只是孤帆,哎,想想与他再也不能 ,再也不能 ,无情的“孤帆远影”把我们的快乐都带走了……

教师二:

根据自己想象结合诗意进行填空:李白孤独地站在江边,眼前的孤帆逐渐离去。这里的“孤帆”,并不是说宽阔的长江里只有一条帆船,而是说李白眼里 ,从这里可见李白目送时间之长,与友人之间的感情至深。这时,李白心里想到很多,有 之情,有 之情……

对于这首诗来说,“孤帆”是一个赏析重点。认真品析,仔细回味就会发现这首诗中有着特殊的情感基调。王勃送别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有着一种豪情,但过于刚性;王维送别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的是一种“自此一别知音少”的伤感离别,而在李白这首送别诗中,则更多的是一种浪漫,一种愉快,乃至充满诗意的想象。

这也许更多的是与诗人的个性有关。李白与孟浩然都是生性洒脱,经常到处游览风景山水。李白也曾写诗赞过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而对于这次离别,到烟花三月的扬州去,这同样也是李白比较向往的地方,因而他此次送别孟浩然,其实心也在跟着一起飞翔,跟着到扬州去,跟着心潮澎湃。对于李白这个充满浪漫的诗人来说,其心境是开阔的,送别的心情是热烈的。与其说这种相送是离别曲,不如说是一首畅快的抒情曲。

站在这个角度进行赏析,李白的心情绝不是那种惆怅,更不是“无情的孤帆远影”,因此教师一设计的课堂练习中的“忧伤”与之不太适合;而教师二的课堂设计比较合理一些,相比起来也豪放一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过程中,重点理解“孤帆”,并不是说整个长江上只有一艘帆船,而是说诗人眼里只有“故人”的那艘帆船,诗人的注意力和情感全部汇聚在“孤帆”上,可见这里“孤帆远影”其实并不“孤单”。

二、推敲延伸点,删繁就简是正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教学中,有的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堂教学流程:

1.多媒体呈现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华山之东”相应位置。

2.多媒体呈现“茱萸”图画以及相关百科知识,让学生了解茱萸的植物属性以及药用价值,解释相关古代风俗,即登高佩戴茱萸布囊。

3.品读古诗,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品读古诗内容,理解具体诗句着重意思,其中“异乡”“倍”“逢”是理解品析重点。

4.多媒体呈现《静夜思》,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品析两首诗之间的异同点。

5.课堂小结,播放《九月九的酒》这首歌曲,引导学生跟着哼唱,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说说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一教学流程设计,对古诗外延进行了一点拓展,在丰富学生知识容量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古诗词教学更多的是强调品析、领悟和体验,因而对于古诗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抓住关键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架设时空桥梁,走近诗人,与诗人进行对话。而在此案例中,第1、2乃至5点,某种程度上讲可以摒弃。毕竟短短一节课,时间有限,容量更有限,应该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感悟体验,而通过图画呈现,歌声嘹亮,表面上看课堂热闹非凡,但是效果却不佳。

对于该诗来说,虽然有很多意象,但是真正核心、关键的内容,仅仅是一个“独”,两个“异”字。唐朝交通不够发达,人的交集圈子不广,不同地域、风俗差异较大。诗人作客他乡,一切都会感到陌生,都不够自然,这种隔膜的感觉,就是一种“异乡”“异客”的体验。而在传统的佳节时,更容易激发人的这种思乡之情,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

另外,“少一人”也是该诗中品析的关键。“遥想”一次有点曲折,出乎常情。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不说不能与兄弟团聚,反而从兄弟们角度考虑,想象兄弟们因登高少一人而产生的遗憾。这种换位思考,不仅出乎常情,同时还能反衬出诗人思乡之苦,可见笔力深厚。

三、赏析关键点,看似平常最惊奇

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秋思》的赛课中,有两位教师同时扣住三个关键词进行品析,其内容如下:

教师一:确定的关键词分别是“秋风”“意万重”“又开封”。

教师二:选择的关键词分别中“见”“欲”“匆匆”。

同样的一首诗,不同的教师,不同的体验,其选择的关键词也不同。但是究竟哪位教师更能触摸诗人诗句背后“平常最惊奇”的情感呢?

在常人看来,秋风是无形的,可以触摸,可以听到,甚至可以感受到,但是却无法看见。在古诗中,诗人却一反常态,偏偏用了“见”这一字,究竟从那些地方可以“见”到秋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甚至可以发挥想象,进行填空:“树叶 、小草 、旗帜 、 ……”这样在学生眼里,原来无形的秋风,却可以随时看见。作为诗人,一个流落在外的游子,面对萧瑟的秋风,往往有着一种孤苦,一种寂寞,乃至一种思念。

对于第二个关键,两位教师分别选择的是“意万重”与“欲”。“欲作家书意万重”。虽然“意万重”表达了诗人很多的想法,见到秋风,自然也会想起很多,这令那种强烈的乡思中有带着更多惆怅。一个“欲”字则值得品析玩味,不仅能够表达出诗人患得患失的矛盾心情,同样也让这种惆怅却无法说起,无法表达。在这里,“欲”与“意万重”成了一对矛盾结合体;对此进行比较品析,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该诗最后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里“匆匆”一词值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毕竟诗人“意万重”,有话却无法表达,结果匆匆下笔,但是到了临走的时候,又想起遗漏什么,结果匆匆开封。但是真的这样理解,那么这两句倒成了实录,自然其意境也平淡了许多。其实,认真品析一下“复恐”这一词,可以发现诗人并不是真的要添加内容,而是验证诗人内心的疑惑,说明了这时诗人内心的复杂,生怕遗漏什么。这里其实与李白的“疑是银河落九天”效果一样,李白的“疑”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而张籍的“复恐”则是在“疑”而不是“必”。这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品析,才能深入诗人心境。由此可见,“匆匆”一词更值得学生去品析。

古诗词博大精深,细微之别,诗境却不同。当然,具体辨析还会因古诗词不同而不同,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真正让课堂呈现诗意,最根本的还需要教师认真研读古诗,认真推敲古诗词中的每个字,引导学生跨越时空进行辨析,在提升学生语言鉴赏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其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淑娟.浅析小学古诗词的欣赏[J].新课程(上),2016(01).

[2]潘茂魁.浅谈古诗词的有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07).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诗词 理解 记忆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094-01

进入中学,古诗词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七至九年级六册书,课文及附录累计收录达上百篇。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丰富了知识,还可用来怡情悦目,陶冶情操。但许多学生只是停留于机械记忆,考试中默写甚至可以获得满分,但一旦涉及理解、赏析就出现问题,更别说在交流写作中灵活运用了。学以致用是学者的最高境界,古诗文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在审美中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并在写作中根据需要巧妙引用,定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古诗词教学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教学。古诗词讲究的是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创造渲染,文字简洁,跳跃性强,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力,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在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前提下理解、审美、记忆。学习古诗词如果脱离了这些,仅停留于机械记忆,那么,最终结果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说到底也只是为应付考试罢了。因此,笔者在教学古诗词时,采取了一些方法,旨在让学生学得牢、用得活。

一 贴近自然,构筑意象

意象的选择是诗歌创作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组合意象,把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继而创造出“意与境和谐”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在教学盛唐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时,全诗描绘的是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由于笔者任教的学校地处苏北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利用课余时间,接近自然村落,采集农村风光。不同季节,景致殊异,于是选取了深冬、初春、盛夏、深秋四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时段,分别拍摄了一组照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农村特有的美景,尤其是初春和盛夏这两组,充分展现了绿树环绕村庄的诗意美,让身处其中的农村孩子眼睛为之一亮,不相信这就是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就在这眼睛为之一亮的时刻,老师顺势推出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句,学生由衷感叹,似乎这诗句道出了大家心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限赞叹。

但凡涉及自然景物或寻常之物的诗作,教师都可先尝试构筑意象,再引导发挥想象,接着道出机关奥妙,学生豁然开朗。例如,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有以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学中,通过一组画面的展现,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二 对比拓展,生感

通过对比,有利于记忆的加深、理解的深刻。在学生欣赏了家乡美景、感触了绝佳诗句后,再向大家推出一组城市的画面: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空气污浊,绿树稀疏,与农村风光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引导学生课后搜集积累有关家乡、城市的诗句,课上交流,教师总结。经过比较,学生对农村、对家乡的感情有所加深,对描写家乡的情绪油然而生,从小溪写到绿树,从景美想到人美,从写景再到抒情,原本熟视无睹的家乡风光在孩子们的笔下焕发生机。在一次描写家乡美的作文训练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借鉴了古诗名句,而且运用得恰到好处。

三 发挥想象,学习模仿

古诗词言简义丰,有很强的画面感,笔者常常提醒学生,品析诗歌时,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语言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地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这样的色彩美、构图美都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否则很难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和无穷意蕴。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建材科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土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安徽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