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性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俗话说“字如其人”,文言道“书乃心之画”,讲的都是书法与个性心理的必然联系,我们的书法教学如果能和学生的个性心理产生良性互动,势必为书法教学带来一线生机。
一、“赏”字学会欣赏书法,寻找形质美感
书法艺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其核心是用线条构成不同的艺术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就是线条的艺术。线条在纸上体现了起收、方圆、藏露、轻重、疾涩等等。中国书法,抽象了天地万物之形;融入了古今圣贤之理,简单的线条其实蕴涵了深奥的玄机,它在纸上形成的形质,反映了人的心理情绪。(如图1的线条反映轻松、兴奋、痛苦、烦躁)
诚然,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选帖。在选帖方面,传统的书法教学由于偏重实用性,都是以法度森严的楷书为临摹范本的,很少有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对学生的束缚性很大,学生很难产生兴趣并坚持下去。个性心理的差异,导致人们对于书法的欣赏是有个性倾向的,有些人喜欢秀丽多姿,有些人喜欢苍劲豪放,有些人喜欢厚重丰满,有些人喜欢瘦巧挺拔(如图2至图4)……所以我们大胆打破了学习书法从“欧颜柳赵”四大家入手的传统,甚至也打破了学习书法从正楷入手的“规律”,更不主张学生走临摹教师作品或当代名家作品的“捷径”,而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选帖,在选帖之前,让学生充分体会书法笔画形质体现出的心理情绪,具体做法如下。
1.宗旨:以古代经典作品为范本,取法乎上,弘扬传统。
2.让学生先观摩,再试写,体验自己比较喜欢哪一种碑帖,最后再作出选择。
3.避开法度森严的唐楷,以汉隶和魏碑入门,如《张迁碑》、《曹全碑》、《史晨碑》、《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这些碑帖用笔技法难度不大,结构匀称美观但要求又不甚严谨(相对于唐楷),整体字形收放空间较大,容易上手,对于体会书法线条的形质,理解汉字结构的规律有很大的帮助(如图5)。
4.对于个性张扬的学生,允许他们选择结体开张、风格突出的碑帖,如《石门颂》、《石门铭》,或清代金农的隶书。这些碑帖笔法提按明显,线条高古,整体字形个性强烈且开阔张扬,对于体会书法线条形与质的韵味,理解整幅章法的跌宕有明显的效果(如图6)。
5.在学生用笔、间架结构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只对于少数个性心理适合学习楷书的学生(如文雅的、安静的、内向的学生),再推荐法度森严的唐楷供他们选择学习。例如我校高中学生黎政斌同学(获广东省第二届青少年书法大赛二等奖)性格文雅沉着,在学习魏碑有了一定基础之后,转入唐楷的学习,收效明显(如图8)。
二、“析”字游戏笔墨线条, 奠定书法基础
书法艺术的百花齐放是由于书法形质的不同,而线条(笔画)又是书法形质的重要体现,因此,线条(笔画)的训练是学好书法的基础,我们尝试做法如下。
游戏1:手捏乒乓球比赛写字。不比谁写得好,比谁写得时间长。以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握笔技巧(如图9)。
游戏2:立姿悬肘书写大字。同样不比谁写得好,而是比谁的姿势美(标准是肘要悬,手不抖)。以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写字姿势,为下一步写大字奠定基础(如图10、图11)。
游戏3:临摹长线条(长笔画)比赛。选择有长横、长竖、长撇等笔画的字,比谁写得好(标准是有明显的起笔行笔收笔过程)。以这种方式训练学生对笔锋的调节能力,同时这些长线条是汉字的支架,又可以训练学生对间架结构的把握能力,为下一步的临摹练习做好准备(如图12)。
游戏4:比眼力、找异同。把不同风格碑帖字并列放置,利用多媒体放大在教室前的幕布上,让学生观摩并找出线条形质的区别,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以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自己选择碑帖的特点的理解。例如《张迁碑》方严古拙、以方笔为主,有雄秀之气。《石门颂》放纵舒展、开张瘦劲,以圆笔为主,有飘逸自然之态。《张猛龙碑》严谨秀丽、方圆并用。《石门铭》结体宽舒变化,用笔豪放自然,撇捺伸展开阔,楷中兼行,有飞逸跌宕之意味。
以上的游戏在值日班委的裁判下,采取记分式进行活动,在这一阶段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书法形质的了解学习在快乐有趣的游戏中得到加强,并且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临”字尝试大字教学,初探个性心理
传统的书法教学是由小楷打基础的,其实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多少科学性,主要是当时书法有极强的实用性。今天,书法的实用性微乎其微,活泼的中学生面对激烈竞争的中考、高考,也没有几个愿意静下心来,严谨工整地去临摹蝇头小楷,我们干脆实行“大字教学法”,其所谓的理论依据如下。
首先,从教学目的看,现在的书法教学重在传统文化熏陶与继承并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不应该把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一点一画的雕琢上(其实现在的学生也不可能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此)。其次,写小楷的难度最大,小楷要求笔笔精到,而今天的学生平时写字已经不用毛笔了,要他们用蘸满墨汁的毛笔在小格子里写楷书,其难度可想而知。写大字时的情况就好了许多,这时的毛笔在纸上的运行时间加长、运行空间加大,笔画加粗,学生从起笔、行笔到收笔,可以清楚体会书写的过程与方法,并可以比较从容地练习和理解。
对于临摹的准确度,不作苛刻的要求,我们认为学习书法,能够掌握原帖的六七分即可,关键能够掌握原帖的风格特征和神韵,不要压抑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流露出的个体心理特征,鼓励学生在临摹阶段就显露自己的个性,便于从临摹向创作的顺利过渡,也利于在创作中展现自己对书法形质的大胆处理。例如我校初中学生李佩芬同学(获广东省首届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第二届青少年书法大赛进步奖)和叶铼洇同学(获广东省第二届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临摹的都是《张猛龙碑》,但是她俩的个性开朗大气,在魏碑中也都喜欢《始平公造像》笔画形质的丰厚且包含力度之美,开始是无意识地将二者融合,我们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不断鼓励她俩大胆、有意识地坚持这样临摹。如果当初只是强调临摹的准确度,不了解她们的个性心理,就会完全磨灭了她们的创造力(如图14、图15)。
Abstract: The paper theoret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P.E and students` training of personality,and realizes P.E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human cultur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plays a great role in training pualified personel,which will develop in an all-round way. P.E not only teaches methods of physical exercises for a whole life to every student,but also provides him with conditions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his positive personality.
关键词: 体育教育;培养;个性
Key words: P.E;training;personality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220-0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大学本科1-4年级学生。
1.2 研究方法调查访问法(发问卷600份,回收率100%,组织学生座谈数次);资料法(参阅有关文献资料,如个性心理学、高等教育研究、体育学院学报、国外资料等);分析讨论法。
2个性概念与认知
2.1 概念个性是在一定的遗传因素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的态度和所表现行为的综合特征。个性心理学在其发展历程中,曾有以下几种定义:①个性及个人特征;②强调个体总体性的定义;③强调对社会适应并保持平衡的定义;④强调个人独特性的定义;⑤对人行为系列的整合技能的定义。
2.2 个性分层个性属心理层面,个体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层次。
能力层次通常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包括观察力、思绪能力、语言能力、想像力和记忆力等智力因素,后者则为从事某种活动的专业能力。
性格层次:分为对现实的态度、性格意志特征(能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3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个性特征在能力方面毋庸置疑目前学校教育普遍存在重专业能力培养而轻视其他能力培养的倾向,表现为一般能力较薄弱。在气质层次和性格层次普遍表现出个性特征。
不同气质层次所表现出的一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①感受性,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较为敏锐、知识量大。对一些非热点领域的感觉不敏锐;②耐受性,人在经受外界刺激作用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条件反射随着刺激量正向变化;③反应的敏捷性,一般语速较快,动作的灵活程度也较好。部分不太喜欢运动者反应较差;④行为的可塑性,一般情况下因为其知识面宽,成长环境好。一部分人动手能力较差;⑤情绪的兴奋性,一般易兴奋。由于经历原因,部分人缺乏冷静。
不同性格结构的一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①对现实的态度,集体主义感强,富有同情心,能够做到正直和自信。存在一些自私、懒惰和浮华的现象;②意志特征,主动性较好,能够做到一定的独立与自制。易冲动、依赖性较强、比较怕吃苦、犹豫,自制力较差③情绪特征,情绪波动较强。情绪的稳定性不成熟。④理智特征,具有较好的知觉、思绪和想像能力。存在着套用现成、不爱思考与想象的现象。
3.2 运动偏好、运动成绩与个性结构的关系①田径成绩良好的同学其综合能力素质的总体水平明显较高;②运动成绩良好、喜欢运动而且在运动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大学生比相反的群体,一般具有较敏锐的感觉能力,相对耐受性强,运动的灵活程度好,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好;③喜欢竞技比赛的大学生比相反的群体具有更积极的性格。
3.3 不同运动项目对个性培养的关系①一些相对缓和的运动有助于培养自制力;②田径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能力;③激烈的球类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个性。
4分析讨论
①体育运动会提升大学生的体能,有助于改善一般能力。体育运动是促进身体机能的最有效手段,而身体机能的提高,给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改善;②体育运动对个体气质层次的改善的着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培养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而且会建立良好的刺激反应机制,即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强,个体的感应也超强,有效地改善人们的动作灵活程度和反应的敏捷性;③体育运动对综合提升个体的性格素质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运动竞赛有助于提升运动员整体的性格意志品质;运动竞赛对于个体性格的情绪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运动竞赛培养学生拼搏精神,增强其紧迫感和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
5结束语
①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个性问题,如在能力层次上对一般能力素质重视不够;在气质层次上存在耐受性较差:在性格层次上有懒惰、自私、浮华等现象。应有针对性地推出个性培养的体育教育举措;②体育教学活动与个性的培养具有直接、有效的作用关系,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基地这个道理;③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担负起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重任,大胆解放思想,坚持体育教学改革,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设计、优选教学方案(教材内容、方法、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④个性培养是通过学校体育的各种途径实现的。必须切实重视课外体育环节,大力推行体育俱乐部的各种竞赛制度和办法,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玉祥.个性心理学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Allik etc.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J]Inerlligence,academic abilities andpersonality,1997(23):809-814.
[3]宋晓红.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03).
[4]余强基.个性发展与个性化教育[J]天津教育,2003(02).
【关键词】体育课;发展;个性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323-02
个性的特征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对个性下了定义:“决定了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和动力组织。”
1 个性的本质特征为
第一,个性的整体性,即个性是全面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个性的独特性,即个性的差异性。个性不是芸芸众生的品质,而是活生生的各不相同的人格;
第三,个性的多面性,即个性是由生物因素、心理,社会经验和人性倾向等结构组成的;
第四,个性的动力性,这是由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推导出来的特性,即个性是人体的一个内在的动力因素,即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动。
2 体育课发展学生个性的理论依据体育运动在培养青少年个性方面起着独特作用
这是因为:
第一,体育是人的独立行为活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个性不能离开活动”,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体育课中,青少年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可以在一个较为广阔的领域中尽情游戏、运动、竞赛,他们的个性即可以充分地显示出来。可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在体育课中,青少年有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个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学调查证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青少年比一般学生要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组织,而在这些活动中,青少年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第三,体育运动是陪伴青少年终身的一项活动。体育运动与人的密切程度往往超过其它活动,因此它对人的个性的塑造是长久的和起稳定作用的。一方面个性有选择活动的作用,另一方面运动又在改造着个性。尤其是对人的性格意志、情感等心理特征和观察判断、思维等智力都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四,体育运动给青少年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机会,它使青少年可以从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和得到尊重的心理满足。而在众多的体育运动中,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供他们选择,“合理的位置”,从中扮演一个“角色”,这种方式上的差异,可以加深个性的差别。
3 体育课中几种发展学生个性行之有效的方法
3.1 准备活动是发展个性的极好方法。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准备过程,传统的沿袭了几十年的准备部分和教学过程具有比较稳固的特点,这些特点,几十年来为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尤其
是在促进体育课教学的规范化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且其中还有许多方面至今对我们的教学仍具有指导意义。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中小学体育课,以及课中准备部分的教学过程已经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准备部分的教学不应该单纯地为基本部分的主要教材服务。其自身具有教育、教学和教养的因素,因此现代教学的基本思想如智能的培养,个性品质的发展以及实施体育课的任务等,应该从课的一开始就得到较好的体现。培养具有优良个性品质的一代新人,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它要求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中,能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基本要求的约束下,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充分的表现。过去我们准备部分的教学形式比较单调,包括活动的组织,量的安排等方面都比较呆板、保守,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而目前准备活动的组织形式。已经逐步改变了单一的教师统一指挥的状况,开始出现了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运用自己已经获得的基本知识、技能来进行准备活动的锻炼的做法,准备性练习的内容不仅仅有统一给定的练习,学生也可以在给定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练习,这样既能弥补在集体练习中的不足,同时在准备活动运动量的安排上也能体现出区量。对待的原则,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在一定阶段上满足其运动欲望,最主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2 培养自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刚才提到了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练习,这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锻能力。所谓自锻能力,就是指学生能够动用所学的科学锻练身体的方法进行独立锻练的能力。我们知道人的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能力与活动紧密联系着,人闪只有通过不同的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各自不同的个性,自锻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培养才能产生的。因此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极为重要。
自锻能力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①认识能力:包括学生对学习、锻练的进取动机,以及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②实践能力:即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独立进行体育锻练的能力。
③调节能力:即在独立锻练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包括对练习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姿势的调节能力。
④检查能力:即在锻练效果的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能力。
以上四个要素相互沟通,有机联系,我们在实践中不能忽视其中一点。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兴趣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3.7
对抽象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推理水平要求较高的高中物理课程在很多学生心里似乎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甚至是谈物理而色变,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信心和兴趣。试想,没有兴趣这个内在动机的推动,又何谈学好物理呢?因此,要改变高中物理难学的困境,教师就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情绪和饱满的斗志加入到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奥妙,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进而爱上物理课。那么,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该如何开展“兴趣教学”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就此问题谈几点个人有益的看法和做法。
一、密切联系生活,趣解现实中的物理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有着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如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的物理原理,自然现象、生活现象背后隐含的物理规律等等,因而生活素材是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将实际生活中变幻莫测、形形的现象或实例引入物理课堂不仅能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使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以生活为契合点的物理教学是开展“兴趣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高效而高质的物理课堂的生成。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生活中典型而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这个难点问题,如:快速使劲蹬几圈时间自行车后停止蹬车,自行车仍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冰壶比赛中,球员击打冰壶后,其仍将朝着目标点前进;射出枪膛的子弹会飞行较远的距离,最终射中目标等等。这样,学生就被引导到其熟知而真实的物理环境中,不自觉地对研究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来了,其接下来的学习也就不再枯燥和无趣,教师的教学也必将更加顺利而且富有成效。
二、有效创设情境,化解理解上的难点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一大闪光点,其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还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为新时期的高中物理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情境的引入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制胜“武器”。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与其相适应的物理情境,既可以是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情境,也可以是吸引眼球的实验情境,还可以是充满活力的游戏情境,只要情境设计的合理、有效,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极高的兴致进入到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学习中来,从而帮助学生巧妙地将物理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各个击破。
例如,在教学《曲线运动》这一课的引入环节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个具象化的情境,通过播放投掷标枪、高台跳雪、篮球投射等的视频,让学生反复观察和深刻总结这些运动项目的轨迹特点,从而从感性上增强学生对曲线运动的认识,进而为接下来系统研究曲线运动的性质及其速度方向等问题做好铺垫。实践证明,在多媒体情境中通过直观、形象的感官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学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善于运用实验,促进知识点的内化
物理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特点随手做一些相对简单,现象明显的小实验不但能将抽象的理论以具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思考行为与实践操作的相互作用中加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形式多样、生动趣味的实验还能将学生的眼球紧紧勾住,使他们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最终和教师一起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将教学推向,取得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超重与失重》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进行一个实验活动:将事前准备好的两瓶装满水的塑料饮料瓶靠近底部的地方分别开一个小孔,然后让一个瓶子自由落体,让另外一个向空中上抛,待实验进行时让学生观察瓶中的水会不会溢出来。通过这样自制的简单实验不仅让教师摆脱了枯燥文字的讲述,也让学生在生动的实验中加深了对失重和超重的形象认知,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到了物理学习的魅力。
四、结语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中物理这门科目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兴趣教学”摆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同时e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物理课以更加新奇、趣味而又富有内涵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课堂引人入胜,充满活力,从而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终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收获知识,增长能力。可以好不夸张地说,在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兴趣教学”无疑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诚诚.关于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的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06).
[关键词]新形势;管理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DOI]10.13939/ki.zgsc.2016.36.208
1 “管理心理学”学科概况及教学现状
“管理心理学”是高等院校中经济与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中的一门课程,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在“人性假设”之上,以心理学理论为中心,以组织管理中的案例和实际管理经验为载体,对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目前,我国高校在“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的单一死板,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高;二是教学内容陈旧、针对性差,有悖于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三是课程考核方式不够科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使得企业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在新形势之下,我国的各行各业对现代管理人才的需要大大增加。因此,“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应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能力的人才为导向。笔者认为,要在高等院校中推进“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重点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层面的改革。
2.1 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管理心理学”课程研究的是在组织管理的场景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所以其教学内容需要在组织管理实际和心理学理论之间取得平衡。目前,我国管理心理学教学中,却往往出现失衡现象,这种失衡现象是过于重视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强调以心理学为中心而忽视了管理学案例作为心理学理论的载体的作用。这种情况对于学生在实际工作和企业过程中运用管理心理学是不利的,导致学生清楚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却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中去。因此,需要对“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内容结构进行改革,提高管理学案例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应围绕管理学案例与现代管理中的前沿研究成果和企业界发展新动态来安排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与经济和社会实际发展方向相适应。
2.2 教学方法多元化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较高实用性的学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其理论体系,还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管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活动,以实现学以致用。而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很多时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古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变得很低,容易走神开小差,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反之,如果授课教师的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方法灵活多元,学生就容易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基于课程自身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的考录,“管理心理学”课程在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上,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化、理论化的格局,充分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视频、音频等现代化网络和信息教学工具,倾向于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多元化、新颖化和现代化。
2.3 考核方式更加科学
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学生考核体系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优化,主要通过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等取得不错的改革成果。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学理念和考核方法的惯性,高校学生考核体系改革的阻力和困难仍然不少,仍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管理心理学”课程在考核方式上,针对课程的考试,应该在考试试题中大幅度增加管理学案例,并确立通过以管理学案例为中心考核学生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管理学问题的考试模式。在平时的考核中,应加大学生课堂参与和实践能力在平时成绩的比例,达到以成绩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探讨出更加科学的考核方式,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
3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基于以上的改革方向,在高校中实施“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笔者预期能够实现以下教学效果。
3.1 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在教师的简单教学之下,他们能较容易地掌握“管理心理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但要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转化,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上,则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做到。通过对“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通过科学的考核体系对教学成果和学生实际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在这样的一套改革方案之下,学生能够逐渐把管理心理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管理问题解决上面。学会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践矛盾的成因,透过现象看清楚本质,使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3.2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激发
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社会中,他们有着各自的鲜明个性,他们的生活经历、兴趣特长以及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进行“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多元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多元化并发展学生的鲜明个性。在多元化环境中,学生的兴趣、阅历和差异等都能够得到尊重和鼓励,学生的鲜明个性受到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逐渐把自身的特点融入到学习中去,这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十分有利。
3.3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能够在他们走进社会后持续地进行终身学习,能够构造并且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能够不断提高自我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依靠一定的先天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十分依赖,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较低。通过对“管理心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多元的教学方式以及贴近学生的教学手段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科学的考核方式,则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通过提升学习能力和不断地学习来获取真实有用的知识。
4 结 论
综上所述,可见“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现实迫切性,高校需要重视并积极切实推行课程改革。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出更为科学和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围绕培养实用性人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为改革的实施探明前路,使学生真切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