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种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S16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057-01
现阶段,观堂镇的农业种植主要受土壤、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其中一个因素没有合理运用、科学管理就会导致整个农业种植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在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种植的现代化程度,推动观堂镇的农业发展。
一、影响观堂镇农业种植结构的因素
1.土壤
观堂镇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底潮淤土和黏盖石灰性砂姜黑土两种。黑底潮淤土的种耕层质地为重壤,耕性差,生产潜力大;黏盖石灰性砂姜黑土的种耕层质地比较轻黏,土壤比较瘠薄,耕性不良,低洼易涝,但潜在肥力较高。
2.水资源
鹿邑县是河南省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之一,春秋时节极易发生干旱现象,夏季多雨时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虽然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00毫米左右,但是降水时间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在6-8月,夏季降水集中时地表水来不及下渗就汇聚成径流流出境外了。因此观堂镇的水资源也相对比较贫乏,适合种植干旱、半干旱类型作物。
这是上述两种农业种植因素对观堂镇的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阻碍了观堂镇农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现状,观堂镇主管农业的领导和部门不断重视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改造,探索合适的农业种植结构,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全县和全省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观堂镇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为了追求农业的快速发展,就开始盲目地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对土壤、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破坏,虽然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农业发展,但是破坏了农业资源,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对此观堂镇主管农业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根据本地区的实际自然情况对农作物进行合理选择,使的农作物能够适应本地的水土条件,有效提升本地区的粮食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对本地区的水土条件加以改造,提升土壤的稳定性和肥力,对土壤进行保健处理;改善本地区的水资源环境,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这样就能提供一个良好的种植环境,保证在观堂镇种植的作物越来越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不断提升观堂镇农业发展水平。
三、改善农业种植因素的措施
现阶段,观堂镇的有机农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为了进一步改善观堂镇的水土条件,为农业种植结构的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就需要对水土资源和种植作物进行适当改善,使之不断适应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
1.改善土壤条件
由于观堂镇土壤以淤土为主,土壤的耕种性较差,抗旱能力不足,土壤自身不能应对旱灾、洪灾等自然灾害,因此就要对本地区土壤进行改良,使其更符合农作物种植的需要。可以在土壤中增施秸杆等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提升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改善土壤贫瘠的状况,能够增加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或者通过掺砂掺粘的方式,改良种耕层质地,使本地区土壤适合耕种。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农作物的产量和地力科学计算施肥的用量,这样才能减少化肥对土壤的腐蚀,防止土壤出现板结、结块现象。
2.改善水资源环境
要想改善水资源环境,首提升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使人们提升水资源危机的意识,这样才能使农民主动地节约用水,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其次,水利部门要加大对水利工程的改造,促进水利工程的改造升级,淘汰落后的水利设施。推广节水灌溉设施的使用,提升农业节水的效果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3.合理选择农作物
为了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要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农作物,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不断改善本地的种植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因为本地降水量时间分布不均,干旱现象比较严重,所以要选择耐旱、产量高、易管理作物进行种植。通常情况下,选择玉米或者小麦作为主要的农作物,同时配合种植棉花或者果蔬,这样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多种种植选择,改善农业种植结构,还能利用不同作物对本地的水土条件进行改善。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普及和扩大食用菌的种植面积,逐渐形成种植基地,建立农业示范区,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集约化,逐渐形成本地区的农业品牌,推动观堂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提升种植科技含量
为了不断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就要提高农作物种植的科学技术。通过对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使农作物符合当地的生长环境,不断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利用先进技术对土壤和肥料进行改良,不断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种植科技含量的提升有利于增加本地区农作物的市场竞争力,保证本地区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样才能不断扩大本地区农产品的市场范围,赢得更多群众的口碑。
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种植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各种农业种植因素的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根据当地的农业种植环境,对农业种植因素进行合理改进,根据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环境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改造升级,推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辉.台湾农业发展态及其对福建农业的影响[J].农业信息探索,2000(07).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业种植业;作用
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就是对农村人力资源服务性工作进行有效的开发。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蓬勃发展,我国农业受此影响已经有很大程度的创新与发展,使得农业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但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农业,还要将目光集中在农业推广工作上,使之可以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让广大农民群众都能够运用先进的、有效的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如此不仅可以利于新农村建设,还可以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1]。但现阶段所实施的农业推广体系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为严重,并不适用于市场经济环境之中,如此其作用将大打折扣,不利于更好的推广农业。所以,优化建设农业推广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针对农业推广对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展开研究。
1农业推广工作的概念
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展现不同的形式,就当前广大农民的自身发展来说,对自身知识储备或技能的转变对农村社会发展脚步进行提升,所以,在当前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就需要对农民传统意识进行转变,从而对农业技术操作水平进行提升。所谓的农业推广指的就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将相关的技术和种植方式的推广,从而促进先进的技术和种植方式得到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社会的农业推广过程中,由于受到个人对社会影响的影响程度不同,农业推广人员就需要充分对个人发展水平为工作开展的重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还应该积极的开展合作学习工作模式,通过这种形式对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改善,从而达到最佳的社会性效果,为建设新型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2]。
2农业推广与农业种植业的关系
在传统的农业推广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农业发展进行促进。但是在现阶段的农业推广工作中,已经发生较大的转变。当前,我国农业推广工作主要包含了农村发展、教育和咨询等内容。可以说,当前我国的农业推广工作,对于农业行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指导意义。但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不是单纯的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种植业发展,而是也发挥了很大的教育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农业推广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种植业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推广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作用,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中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3农业推广对农业种植业进行促进的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笔者建议从市场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角度入手,优化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整、健全。(1)革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出于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使农业生产迈向先进化、高效化的考虑,在优化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应当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革新,使之适用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并利于新农村建设。为此,对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更新,应当详细分析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市场经济体制特点、新农村建设需求,在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情况,进而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之可以精简机构、优化机构,对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内实行岗位责任制,让有责任的、有能力的人员上岗,尽可能的杜绝裙带关系;对合作推广体制进行改革,改革传统单一的推广方式,实施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广。(2)构建优秀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考虑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能力、知识水平、素质、经验等方面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为了构建完善的、健全的、适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积极构建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构建,应当根据农业技术推广需要及岗位工作要求,定期向社会及学校进行人才招聘,积极引进优秀的、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根据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学习、素质教育等,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水平。(3)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为了使农业技术推广在各个地区有效落实,在优化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之际,当地政府还要大力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如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推行绿箱政策等,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财力支持,促使农业技术推广良好落实。
4结语
通过上文的研究,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科学技术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科学技术也更加重视。而农业推广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知识的传播,通过对广大农民群众团队和组织能力的培养,良好提升农村人口素质,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同时,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农业技术,让广大农民群众都能够运用先进的、有效的农业技术来农业生产,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发展也将起到十分有效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娜.农业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36(8):121.
关键词 种植因素;农业种植结构;影响;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085-02
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与社会都有着重要作用,国家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前提。然而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形势下,自然生态坏境的破坏情况十分严重,资源过度使用、环境遭受污染,甚至个别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季度破坏的严峻情形,对农业种植产生了严重不利影响。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影响农业种植的各因素进行有效掌握,充分利用积极的种植因素,优化种植技术与水平,以此减少消极种植因素的不利影响,最终实现农业种植事业的优化发展。现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当前影响农业种植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力求找到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水平,实现长远发展。
农业和民生息息相关,因此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切实需要[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类污染的加剧,农业种植的土地、环境都受到极大破坏,然而土壤、肥料、环境以及植物营养等方面都会对农业种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农业种植的因素对于农业乃至整个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多是十分不利的,为确保国家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于这些农业种植因素的控制力度[2]。
1 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于农业的发展需求
农业种植对于土壤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极大,因此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农业也遭受十分巨大的影响,制约着农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当前亟需利用现代科技构建全新的有机农业发展模式,以应对如今的环境形势[3]。有机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必然趋势,为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在有机农业的种植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污染较小且不会对周边种植环境造成影响的化肥与农药。
此外,众所周知随着现阶段农业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农业种植可不通过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就能实现农业产量的提升。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也决定了农业种植必须朝着低污染的水平发展,并在种植过程中强化监管,真正为百姓提供绿色健康的农产品[4]。在优化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植物影响因素,提高产量,增强土地的生产力。除了通过无毒害低污染的有机化肥、农药的使用外,还应强化植物抵御天灾的能力,在保证不减产的前提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种植理念,利用生态管理技术,以维护生态环境为基础提升产量。
2 影响农业种植的不利因素
城市化建设与工业化发展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但这一进程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就因此对农业种植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带动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优化完善,我国农业种植在机械化、现代化、总产量等方面更是较改革开放初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但与此同时农药、化肥以及除草剂等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也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现阶段农业种植受到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板结的情况严重,而土壤板结可能会造成农作物营养不良等情况。二是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土壤残留,影响农作物的种植质量与产量。三是化肥使用不当或是过量,则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使生物多样性与土壤中的营养成分骤减。
因此,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会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还会影响我国的农产品安全,造成严重不良社会舆论,危害极大。从种植结构角度来看,各类种植因素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其中不仅有制约农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同时也有促进农业发展的积极部分,农业种植户可借助这些积极因素来不断提升土壤生产力,利用有机化肥、农药与先进的土壤和种植技术,发掘农作物的生长潜能,弱化消极因素的不利影响。
总而言之,为保障我国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结合现代农业技术与绿色生态理念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现。
3 基于种植因素影响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的对策
当前我国的农业种植中,为了提升产量,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虽然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增产,但也严重破坏了土壤生态平衡,弱化了土壤肥力。久而久之,造成了农作物对于化肥与农药的依赖,形成恶性循环。土壤的肥力因农药、化肥的影响被大大弱化,如果不使用农药与化肥,则无法治理病虫害,同时也不能为农作物种植提供充足的养分,而采用农药与化肥则会加大农作物的依赖,加重土壤负担,进一步增加对农药化肥的依赖[6]。但最终造成成本越来越多,但产量却难以提升。因此,农业种植必须充分利用种植因素对于农作物的影响,合理运用新型技术,摆脱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利局面。
3.1 土壤及植物保健
土壤对于农作物种植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要想提高农业产量,不断发掘土壤潜力十分关键。充分利用新型农业技术强化土壤生产力,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并尽量采用污染小的化肥。通过土壤保健,提高土壤性能,进而使土壤调节机能不断增强,以此为农作物提供一个营养物质丰富的生长环境。
土壤保健技术的核心是优化土壤结构,而土壤结构也正是培养土壤无机有机胶体的重点。利用土壤保健,通过有机胶体复合体的培育,促进土壤中已经结板的结构能够恢复稳定的土壤团粒结构[7]。实现此种技术的重点在于先要提升土壤中的无机胶体与有机胶体的含量,并以阳离子等土壤调节剂作为搭桥物质,促进有机无机体的复合。除去以上功用,土壤保健对于土壤动植物及微生物的改善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在土壤保健的同时还应结合相关化学技术,起到提升净化的作用。
农业种植过程中,通过植物保健技术可开启植物的次生代谢途径,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农作物获取次生代谢中所需要的各类营养元素,从而使农作物的防御灾害能力得到大幅强化,提升作物抗逆性,促进农作物加快成熟,增强免疫力,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及副作用[8]。除此之外,还可以改进传统农业技术,如多次收割以及育苗移栽、微生物非豆科以及豆科的固氮农业技术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有效氮,加快新陈代谢,并通过施用有机肥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总之通过植物保健以及各类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不但可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还能使土壤结构改善,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一举多得,真正为社会提供绿色放心农作物。
3.2 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种植结构优化
水资源在农业种植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效利用水资源不但可实现节水节能,还可促进种植结构的优化。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种植结构的合理配置可以通过科学计算来实现。以安徽省某县为例,当地总面积约为78 km2,耕地面积约为4 260 hm2,当地耕地率约为54.2%。共管辖25个行政村、7 426户,水资源主要以坝塘供水与小水库等为主,平均年供水量约为1 290万m3。此外,降水也是当地灌溉的重要水资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本着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应当先通过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设计灌溉计划。以保证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环境用水等为前提,结合当地实际环境,先计算出当地农业灌溉的目标函数,见式(1)、式(2)。
max f1=810A1+766.92A2(1)
min f2=430A1+84.5A2(2)
其中A1是水稻的种植总面积,A2是旱作物的种植面积,A1+A2≤4 260,当地种植区域42%为岗地,不适合种植水稻,因此A1≤4 260(1-42%)。计算时先把多目标函数向单目标函数进行转化,构建评价函数:
maxQ(x)=α1 f1(x)-α2 f2(x)(3)
仅对灌溉区的最大净效益进行考虑,对式(3)进行求解,基于LINDO语言的求解结果为:
f1=49 126 516元,f2=15 251 124 m3
A1=1 902.6 hm2,A2=2 350.7 hm2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明确当地水资源优化利用与种植结构的优化设计规划,并根据以上结果,实现当地种植结构与水资源供给的合理配置。
3.3 引入高科技手段,强化农作物科学管理
要想改变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先进技术不但能改变农业种植结构,还能实现土壤、肥料等外界因素的优化调整。为使我国农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技术,实现技术创新也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手段,力求利用高新技术将农作物的遗传潜力最大化挖掘出来。
农业技术的创新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的结构,包括种植成本、土壤成分、植物营养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优化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这也就需要不断强化生产技术水平,在倡导高科技应用的同时,还应强化农业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做到以人为本,以此为农业种植的高科技方向提供群众基础。这样才能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运用到先进技术,实现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农业种植对于土壤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极大,然而现阶段在我国的农业种植中,为了提升产量,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虽然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增产,但也严重破坏了土壤生态平衡,弱化土壤肥力。但农作物种植并非是只能通过有毒害的农药、化肥才能保证生产质量与产量,而有机农业必须保证生产环境的无污染,因此必须严禁采用有毒有害的肥料化肥,种植过程一定要做到全程监控,保证农产品的绿色生产,让农作物可以在无污染的土地中健康成长。
4 结语
首先,应当明确地了解农业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民生的基础保障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强化农业种植影响因素控制力度的重要性。在农业种植期间,会受到各类种植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则可能会使得种植结构难以维持平衡,对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保障我国经济与社会民生的持续发展,必须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减少农业种植中各因素的不良影响,确保国家稳定长远发展。
5 参考文献
[1] 刘青.试论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2,3(1):17-19.
[2] 周旭升.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4,12(7):27-28.
[3] 李超,潘忠芬,代萍.试论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3,12(6):258-259.
[4] 王玉宝.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5] 郭永奇.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1.
[6] 徐万林,粟晓玲.基于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的农业节水潜力分析――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5):1-5.
一、果树种植的核算方法
果树的分类:果树的分类很多,按地域分,如南方果树、北方果树;按可挂果分,如挂果树、未挂果树;按树势大小分,如幼龄树、成龄树等。
果树的核算分割点(核算周期)是按可挂果树及未挂果树的分类作为核算的分割点,在分割点之前的投入作为“在建工程———果树”核算;在分割点之后的投入作为“生产成本———果树”核算。
“在建工程———果树”主要构成为:开发费用、种苗、地租费、人工费、农用物资、折旧费、其他等。
(一)“开发费用”是指种植果树开发费用,如土地勘测费、财产补偿费、土地征地费、修理梯田、修路、修沟、挖穴、其他等。
(二)“种苗”是指种植果树所使用的苗木费用,包括补苗费用。
(三)“地租费”是指种植果树的年土地使用费,如以征地方法使用土地,则地租费应包含在征地费中。
(四)“人工费”是指种植果树的人工工资,包括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
(五)“农用物资”是指种植果树使用的农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其他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六)“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折旧费,包括交通工具、机械用具、仓库、厂房、水井、蓄水池、水管、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工具及灌溉设施等折旧。
(七)“其他”是指种植果树费用中除以上项目外的间接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的转入。
“生产成本”主要构成为:地租费、人工费、农用物资、折旧费、其他等。
(一)“地租费”是指种植果树的年土地使用费,如以征地方式使用土地,则地租应包含在征地费中。
(二)“人工费”是指种植果树的人工工资,包括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
(三)“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折旧费,包括果树(挂果树)、交通工具、机械用具、仓库、厂房、水井、蓄水池、水管、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工具及灌溉设施等折旧。
(四)“农用物资”是指种植果树使用的农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其他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五)“其他”是指种植成本中除以上项目外的间接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的转入。
“在建工程———果树”根据果树生长及挂果情况,在挂果的当年把“在建工程———果树”一次性转入“固定资产———果树”,果树按生长及挂果情况,参照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计提折旧。笔者认为,果树计提折旧的期限,最长不宜超过20年,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产品生产周期性,虽然有的果树能挂果30年,但果树到了后期果质会变味,果实会变小,所以需要更新换代。
“生产成本———果树”成本的结转。果树生产成本按果树的品种及批次进行成本的归集,在采收时(成熟季节)根据技术部的估产产量报告,按估产单位成本进行生产成本的结转。在采收结束时进行一次性调整,也可根据采收产量情况,随时调整。在采收结束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归集在下一批次的成本核算中。
“制造费用”是种植分摊的间接成本费用,其归集的对象是那些不能直接分清使用对象的费用归集,其分摊的方法可按果树的种植面积及种植株数来进行。当存在挂果及未挂果的情况时,也可按使用工时来进行分摊,或按比例分摊。
二、蔬菜种植的核算方法
“生产成本———蔬菜”的成本构成为:地租费、人工费、农用物资、折旧费、其他等。
(一)“地租费”是指种植蔬菜的年土地使用费。
(二)“人工费”是指种植蔬菜的人工工资,包括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
(三)“农用物资”是指种植蔬菜使用的农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其他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四)“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折旧费,包括交通工具、机械用具、大棚、仓库、厂房、水井、蓄水池、水管、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工具及灌溉设施等折旧。
(五)“其他”是指种植成本中除以上项目外的间接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的转入。
“生产成本———蔬菜”成本的结转,蔬菜的生产成本按蔬菜的品种及批次进行成本的归集,在采收时根据技术部的估产产量,按估产单位成本进行成本的结转,在采收结束时进行一次性调整,也可根据采收产量情况,随时调整。在采收结束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归集在下一批次成本核算。
“制造费用”是种植分摊的间接成本费用,其归集的对象是那些不能直接分清使用对象的费用归集,其分摊的方法可按种植品种在地的天数乘以亩数来进行。因蔬菜的种植天数较短,一般一年内都能复种二至三茬,所以分摊有些因难。
关于种植蔬菜基地“空地成本”的归集处理,空地成本是指未种植农用作物,但还需要使用农用物资、人工费用、还有地租的支付等。根据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如果费用较小,可直接归集到生产成本;如果费用较大的,要具体分析处理;如造成空地是自然原因不能种植,如休耕期、天气干旱缺水等,记入“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如是生产必须的,可直接进入“生产成本”。
例如:某基地种植面积为500亩,其中西兰花种植250亩、甘兰种植200亩,空地面积50亩,西兰花、甘兰的在地天数1个月(30天),空地的天数1个月,本月的“制造费用”归集为30000元,每亩每天分摊的制造费用=30000/(250×30+200×30+50×30)=2(元)/亩,本月西兰花应分摊的制造费用=2×30×250=15000(元),甘兰应分摊的制造费用=2×30×200=12000(元),空地应分摊的制造费用=2×30×50=3000(元),如空地未种植是天气干旱的原因,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西兰花
(制造费用转入)15000
生产成本—甘兰
(制造费用转入)12000
营业外支出3000
关键词: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073
1 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现状
1.1 重化学农药的使用,轻农业综合防治
据了解,在我国农业中,化学农药的使用率超高,每年有25万t左右。局部地区农业化学农药泛滥,严重破坏农业生态平衡,生物的种类不断减少,病虫害的抗药能力增强,加强病虫害防治的难度。
1.2 防治技术不到位
我国农业前期虽然已建立了保护体系,由于缺乏后期的经费维护,许多技术在农村的继续推广及普及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这导致农民在病虫害识别、防治技术方面的知识匮乏,比较依赖化学农药,把其作为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
在农业种植中,要推广多样化种植理念,于其中不断进行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的生态体系模拟,这对于病虫害防治、生态平衡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在1种作物种植的条件下,其资源和生态条件都差不多,为病虫的滋生提供了好条件。而对于益虫而言,可提供的食物减少了,可用的栖息空间变得有限,不利其生长及繁殖。所以,多样化农业种植可以有效的实现病虫害防治效果,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平衡状态。
时间重要性和空间多样性是多样性种植的2大特性。时间重要性侧重对农业种植、收获时间的把握。空间的多样性侧重农业种植品种、地理空间、土壤的多样性。生态的多样性,为益虫的生长和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益虫增加了,相反地,病虫害就会减少。
1.3 强化生产管理,降低病虫害发证率
在农业生产选种时,要优选抗病强的品种,尽量不选转基因品种。播种前,种子一定保证晾晒充足合理,用温水泡过后,及时处理那些带有虫病的种子。播种要遵循灵活性原则,对于病虫害的高发阶段要避开,尽可能选不适合病虫生长的时间播种,并及时做好虫害药物的撒播,减少病虫的发病率。在树苗种植时,要在树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及时修剪枝杈、定花定果等,从而减少虫害的栖息空间。同时,也要做田园的卫生,保持良好的种植环境。
1.4 对有机农业进行综合的治理
加强病虫的综合防治工作,特别是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有利于实现农业种植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社会的良好运转。可以通过计算机,算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对病虫害的最大控制限度,进而作出相应的防治病虫害的预警措施。一旦病虫害出现超过预警值范围现象,及时采取超越的防治措施;如果病虫害的值较少,则尽量通过生态的自我调节防治即可,减少不必要的花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遵循“生物和物理结合”的原则,生物、物理法优先考虑,尽可能在少使用化学农药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虫害防治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效果,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研究投入,特别是在种植品种、土壤的选择、种植方法的使用方面,减少由于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对于土地环境造成污染。
1.5 加强农业种植人员的技术指导
农业科技人员要遵循深入群众、深入田间、深入研究的“3深入”的工作原则。对于农业科技人员,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深入广大农村群众基层,展开定期的农业问卷调查,针对存在的农业病虫害问题,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讨相应的对策,汇编成册,分发给相关的农业种植人员,加强对于农业种植人员病虫害防治的指导工作。农业科技人员应该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问题,对种植人员进行多层次的培训,根据农业病虫害体现出的特点,实施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促进农业种植人员真正掌握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及最为先进的农业技术。
1.7 采用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一般情况,农作物一旦出现病虫害的危害,农民基本都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害虫多是在出现病虫害的农作物上,撒播大量的农药进行虫害的消杀,长期以往会爆发出很多的问题,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作物种植的最终目的是供人们食用,由于化学农药中含有大量不利人体健康发展的物质,其在农作物的防治过程中必然会存有一定的残留,人类食用了具有化学残留的农产品,将会影响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
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长期采用化学农药,农药除了会对害虫产生杀害作用,还会通过土壤,流到河流中,对于土壤、河水等环境都存在一定的污染,并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的失衡,不利农业可持续发展。而通过生物物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能够将化学方法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比如,在有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利用家禽类食虫的特点,将鸡鸭等禽类在种植地进行定期散放,将极大减少田间的病虫害的数量;灯光能够吸引昆虫,可以通过定点放光,并在灯光的周边布置纱网措施,形成昆虫飞行的障碍,既能防治昆虫进入作物区造成作物灾害,又将极大促进虫害的消杀工作。
2 小 结
农业是我国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息息相关。在农业生产中,应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研究力度,不断地探寻和创新病虫害的最新方式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技术的推广及普及工作,在质量和产量上实现农业产品的创举,进而朝着我国农业强国的伟大目标前进,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文雄,陈婷,周明明.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