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计分析的步骤

统计分析的步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分析的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统计分析的步骤

统计分析的步骤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流通方式 货物周转量 计量经济学 OLS回归分析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1990—2010年共21个我国货物周转量及不同运输方式下线路里程的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得出铁运、公路、水云以及民航等不同运输方式对我国货物周转量的影响程度,对提高我国货物流通效率提出一些规范性建议。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的收集

本文数据均通过我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的查询获得,选用1990—2010年我国货物周转量以及铁路、公路、内河航路和民航运输线路里程数据对上述建立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三、模型分析与调整

1.模型的参数估计

利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OLS估计。

(1)经济意义检验

(2)统计意义检验

2.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

3.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

(2)异方差的修正—WLS

4.序列相关性的检验与修正

5.模型最终分析

四、总结及建议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不同运输方式对我国货物周转量的影响程度,通过OLS回归分析可得,对我国货物周转量影响程度最大的是铁路运输,其次是公路运输;水运方式在α=0.05水平下对货物流通效率呈现负影响,因为本文被解释变量为货物周转量,衡量的是货物流通效率,而不是货物量,水运以其容积大,在货物量上的影响很显著,但由于其运输线路的特殊性以及运转的复杂性,所以水运方式呈现负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结论,对提高我国货物周转效率提出一些建议:

1.综合调度最佳的配送线路和运输方式

在流通配送中,要达到高效率流通,做到时间最少、距离最短、成本最低,必须综合调度最佳的配送线路和运输方式。只有合理完善调配运输线路与运输工具,才能不断加强产销衔接点,缩短运输线路,节省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2.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传统运输工具

由回归方程可知,对我国货物周转量影响最为显著的主要是铁路与公路运输方式,在一定的运输距离下,运输工具要充分快捷、迅速。因此建议要加大货物运输工具的投资力度,积极改善传统运输工具的装备配置,提高传统运输工具的运转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及运输风险。

3.提高“节约历程法”在货物流通中的应用水平

“节约里程法”的基本思想即是几何三角形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定理,在运送货物时,首先要估计各目的地之间的距离,计算连接各目的地到同一线路上的距离节约值,之后确定初始运输方案的运输线路及运输费用,合理安排运输方式以达到节约里程的同时节约运输时间,减少运输环节及成本。

参考文献:

[1]庞浩.《计量经济学》[D].科学出版社.2010(6)

[2]庞浩.《计量经济学学习辅导》[D].科学出版社.2011(3)

[3]李如姣.“节约里程法”在某物流公司配送中心的实际运用[J].科技资讯.2008(11)

[4]戴群艳.对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中国商界.2010(7).第202期

[5]于航.基于节约里程法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车辆路线的最优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4)

[6]王珊.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9)

[7]童光荣.《计量经济学实验教程》[D].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6)

统计分析的步骤范文第2篇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 年5 月-2016 年8 月期间的1578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周,分为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首先,均给予二维超声检查,针对高度怀疑畸形孕妇,再予以四维超声检查,最终,以分娩结果为标准,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结果:1578 例孕妇中,娩出1627 例胎儿,41 例合并畸形(2.51%),共涉及58 处畸形部位。同时,孕中期胎儿检出率比孕早期、孕晚期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检查,可提高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检出率。

【关键词】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孕周;胎儿畸形;诊断价值

胎儿畸形,易导致新生儿残疾,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胎儿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是造成畸形的常见病因。胎儿畸形,导致新生儿机体缺陷,出生后,即使存活,仍会对新生儿生存质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加重社会及家庭的负担,影响人口质量[1]。因此,产前筛查胎儿畸形,十分有必要。在此,本文以1578 例产妇为对象,探讨了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 年5 月-2016 年8 月期间的1578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3-41岁, 平均(27.9±3.05) 岁。1047 例初产妇,531 例经产妇。孕周11-40 周,平均(30.8±2.74)周。另外,1529 例单胎,49例双胎。根据孕周,将孕妇分为3 组,即孕早期(11-17+6 周)、孕中期(18-27+6 周)、孕晚期(28-40+6 周)。所有对象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同时,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578 例孕妇,均接受二维超声检查,对于高度怀疑畸形者,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其中,所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S2000 彩色超声诊断仪。(1)二维超声检查:取平卧位,暴露腹部,使用3.5MHz 凸阵式探头,追踪扫描,羊水、胎盘、四肢、头颅部、腹部和脊柱等均属于扫描范围,详细记录胎儿情况。(2)四维超声检查:针对高度怀疑畸形者,进行四维超声检查,切换为四维容积采样框,使用2.5-7.0MHz 经腹容积探头,缓慢探查扫描可疑部位,扫描时,详细记录、分析畸形部位。

1.3 统计学处理

在EXCEL 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 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X2)检查,用( )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 检查,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1578 例孕妇中,共分娩1627 例胎儿,其中,41 例合并畸形, 畸形率为2.51%(41/1627),共涉及58 处畸形部位,分别为2 处四肢骨折、19 处泌尿生殖系统、12 处消化系统、11 处循环系统,5 处皮肤水肿,6 处胸腹腔积液,3 处胎儿肿瘤。针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检出情况,相比孕早期与孕晚期,孕中期检出率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检出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3 讨论

胎儿畸形(fetalanomaly),指胎儿于子宫内,出现的结构或染色体异常现象。导致胎儿畸形的病因,主要包括母体或环境因素(如放射线、感染、化学剂、孕早期高热、饮食关系、孕期高血糖等)、遗传因素等。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1- 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唇腭裂等是常见的胎儿畸形类型[2]。如今,胎儿畸形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临床医师十分重视胎儿畸形筛查诊断的研究。

统计分析的步骤范文第3篇

>> 档案工作“有法必依”期刊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档案管理体制研究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分析(2000年~2012年)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彝族文化研究现状分析 浅谈统计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科技与经济》文献计量与研究热点统计分析 2006-2011年比较方法在我国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分析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法的石墨烯研究文献可视化图谱分析 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针刺穴位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文献计量法对近六年我国自动标引研究的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的应用 数字(化)档案室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证券投资中多元统计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数据统计分析法在市场调查中的对比探析 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 档案法操作性相关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对我国档案学核心期刊电子文件保护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08年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档案法》“软法”说文献统计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肖彦花.统计学理论与方法[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4-5.

[3]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

[4]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

[5]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0.

[6]袁山.统计分析工具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88-93.

[7]邱均平,王曰芬等.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57-158.

[8]丁牧羊,王Q淇.《周礼》文档名词再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5(6):32-39.

[9]李,胡燕.影响公众档案利用行为的个体特征因素分析――基于苏州市居民的调查[J].档案学研究,2015(4):94-100.

统计分析的步骤范文第4篇

Abstract: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a branch of statistics,which is rich and have a ver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many disciplines of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researchers are likely to deal with data that has multiple variables. In this paper,we will discuss the concept,models and analytical steps of the factor analysis.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因子分析;模型

Key words: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factor analysis;model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28-02

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解决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科研生产的迫切需要,多元统计分析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气象、水文、医学、工业、农业和经济等许多领域,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寻找公共因子的模型分析方法,它是在主成分的基础上构筑若干意义较为明确的公因子,以它们为框架分解原变量,以此考察原变量间的联系与区别。其基本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寻找影响或支配变量的多变量统计方法。

对因子分析模型可以做如下描述:①X=(x1,x2,…,xp)是可观测随机向量,均值向量E(X)=0,协方差阵Cov(X)=∑,且协方差阵∑与相关矩阵R相等。②F=(F1,F2,…,Fm)(m

称为因子分析模型,由于该模型是针对变量进行的,各因子又是正交的,所以也称为R型正交因子模型。

其矩阵形式为:x=AF+ep

我们把F称为X的公共因子或潜因子,矩阵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e称为X的特殊因子。A=a(ij),aij为因子载荷。数学上可以证明,因子载荷aij就是第i变量与第j因子的相关系数,反映了第i变量在第j因子上的重要性。

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目的不仅是找出主因子,更重要的是知道每个主因子的意义,以便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应用因子分析模型去评价每个样品在整个模型中的地位,即进行综合评价。

在上面的分析告一段落后,就可以确定因子分析的步骤。因子分析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构造因子变量;二是如何对因子变量进行命名解释。因此,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和解决思路就是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的。

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即考察我国各省市社会发展综合状况。

以下是对我国各省市综合发展情况做因子分析。数据表中选取了六个指标分别是:人均GDP(元)X1,新增固定资产(亿元)X2,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X3,农村居民机家庭纯收入(元)X4,高等学校数量(所)X5,卫生机构数量(所)X6。原始数据见表1:

分析过程如下:①将原始数据标准化;②建立六个指标的相关系数阵R;③公因子方差;④总方差解建立因子载荷阵;⑤建立因子载荷阵;⑥对因子载荷阵施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得正交因子表矩阵,由此有:X1=0.947F1+0.178F2-0.115F3,X2=0.940F1+0.105F2+0.261F3,X3=0.893F1-0.0747F2+0.404F3,X4=0.0364F1+0.967F2+0.09455F3,X5=0.212F1+0.830F2+0.345F3,X6=0.222F1+0.493F2+0.806F3;⑦输出因子成份得分系数矩阵。最后,由上述表可见,每个因子只有少数几个指标的因子载荷较大,因此可根据上表分类,将6个指标按高载荷分成3类,列于表2:

由此,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我们对国内各省市综合发展情况有了一个了解。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

在实际问题中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需要对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收集相关资料,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建立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诊断和优化处理,并应用于生产实际。

参考文献:

统计分析的步骤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71

0引言

多元统计分析是从经典统计学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它能够在多个对象和多个指标互相关联的情况下分析它们的统计规律,很适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多元正态分布及其抽样分布、多元正态总体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多元方差分析、直线回归与相关、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Ⅰ)和(Ⅱ)、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Shannon信息量及其应用。

多元统计分析是一门研究多指标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统计学科,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软件的迅猛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广泛的用到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如在经济、金融保险、生物医学、环境数据、管理工程等相关领域。尤其是多元分析方法在处理多维数据时,它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作为统计学的主要分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正在向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其分析理论也在实际应用中逐步的完善和发展。多元统计分析也可以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并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宏观经济建模,为经济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所以,作为讲授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程的老师,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为学生进入理论研究部门和实际应用部门打下夯实的基础。培养应用型统计学人才,应当是既能够胜任企事业和行政职能部门的统计人才,又是能从事市场调查与分析、经济统计与预测的经济人才。于是本了如下的践与探索。

1《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1.1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不足

《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多指标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一门统计学科。它是一元统计分析在维度上的推广。同时,《多元统计分析》也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数理统计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而数理统计学基础偏理论一些,不会有太多的应用题,抽象的概念很多,之所以感觉抽象是因为忽略了定义的来源和下定义的出发点,这样就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运用就更谈不上了;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各种定理的来源和证明,其实这些定理的证明过程也是必须要理解并能掌握其证明方法的。整个几门数理统计学基础课程线性代数基础、矩阵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知识的不牢固,更何谈融会贯通了,而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程是建立在有一定数理统计学基础上的,尤其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因为教材中都是一些联系很紧凑的理论,而且有些推证简化了过程的证明和计算,如果没有一些数理统计学基础,就不知道定理结论的来源,这样只能是死记结论,导致不能很好的应用所学知识,如果没有这些就不能更好的掌握多元统计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也不能更好的理解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基本概念。

1.2重传统的数理逻辑的推证,轻统计思想的讲解

我们在整个实施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是强化传统的数理逻辑的推证,简化对统计方法适用性的变别能力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能力的练习,这是老师们在讲授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程时经常会忽略的问题。学习多元统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于现实,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老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往往侧重在数理方法的推导上,这也导致很多同学把重点放在反复推敲理解这些证明过程上,而对于分析方法和公式在现实中的应用并不重视。因此学生只是被动性学习,没有主动去探索问题,最终也不知道如何使用统计分析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还是照搬我国传统的理科教学方法,即“重点知识+例子说明+技巧解题”,这种固定的教学过程,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得到保证,这些技巧大多情况是学过之后很快就会忘记,所以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当前多元统计分析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是一味的强调怎样运用技巧解题,不去教学生如何用方法处理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失误只注重理论上的教与学,既缺乏探究性和开创性,又缺乏实际运用训练。很多学生反映总是有种学到的不能用到实处的感觉,学习也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应用技术型统计学人才,与其他先进的学科教育相比缺乏生动性与普遍性。

1.3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的采用给多元统计分析学科的教学实践带来很多好处,然而,如果运用不适当,其好处和作用就不能真正体现出来。但是如果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重视案例的学习,此类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例如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建议少讲理论知识,多增加案例分析的情况。在学生们看来,理论性的概念和统计原理太单调乏味,然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牢固的基础,不能积极参与到具体案例分析的讨论中来,听而不思考,思维过程就难免具有依赖性,即被动的接受学习,这类学生普遍缺乏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而且,目前大多数高校统计学科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素材也有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能很好地结合教学目的选择案例。任何学科案例教学所使用的案例都应该服务于教学目的,若是不能明确案例教学要解决的是统计领域内什么层次的问题,要提高的是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水平,案例教学就无法达到预计的效果。第二,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案例时效性较差。没有结合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难以被学生理解、接受和认可。在这种传统教学案例中,我们只看到知识的积淀而感觉不到对求索的追求;只看到记忆与理解而感觉不到质疑与批判;只看到“学会”的成果而感觉不到“会学”的收获、“乐学”的体验。

2应用技术型统计学人才培养中《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

我们要以统计学思想的培养以及统计学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作为本R到萄У幕本目标,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指出了多元统计分析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进多元统计分析学科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2.1以我国经济真实数据编写案例,结合社会热点开展案例教学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多元统计分析要注意以我国现行经济运行中的真实数据为素材编写案例,并结合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比如“以我国2013年-2015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真实数据为样本建立统计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15年-2017年进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预测分析”;“以我国2013年1季度至2016年4季度的GDP季度真实数据,建立统计预测模型,估计与检验,然后预测2017年1季度至4季度的GDP。”如果我们准备这样的案例进行教学,就能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

作为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只能作为一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工具,对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在案例教学实施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任课老师需要及时掌握案例教学的进度,把握住同学们课堂讨论的内容和方向。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学习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程就是要学会处理数据并能进行定量分析,如统计预测法、核算的方法、指数模型方法、经济计量方法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需充分利用案例法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们进行统计方法适用性的识别能力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分析数量经济数据能力的训练。而在选取教学案例方面则应该注意把握选取案例的目的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即要使所选取的案例既符合理论知识一致,服务于教学目的,又能紧跟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还一定要选择教师自己能够把握,学生便于理解、掌握和认可的案例。

2.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实验教学是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能够加强对各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解,并从中探索出一些新问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具体的来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些脱离,理论教学的原理及其步骤的推导与实验基本脱节,使学生感到理论推证的没必要,实验教学中,使用统计MATLAB软件、SPSS软件、SAS软件、R软件等的缺点是只求结果不论原因和运行环境,理论的学习得不到实践环节的练习和巩固,使学生难以琢磨,就像“雾里看花”,这样实质上没有达到课程教学真正的要求。作为一套可以提供一些集成的统计工具,统计软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数学计算、统计计算的函数,并使使用者能灵活机动的进行数据分析,甚至还可以创造出符合需要的新的统计计算方法。例如MATLAB软件就是借助软件的统计工具箱中计算的函数完成,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训练对实验结果详细的统计分析能力,要学生根据所学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论步骤,分步骤编程独立完成。这样不仅使学生确实掌握各个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而且也有针对性的使学生学习了MATLAB软件中相关基本的操作方法,真正地做到掌握该软件,在实验环节又一次巩固了学生对理论问题的学习,在实验完成后要求同学根据自己的亲自体验写实验报告。这样在每次实验中,大多数学生在实验中都有收获而且会有更深刻的思考,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2.3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师资建设

除了从实践中寻求帮助外,还应尽可能给学生们提供与统计学专业相关的、教师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学习多元统计分析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适当吸纳优秀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相关科研活动中,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潜力,这样不仅注重了学生的“学”,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不仅是学的过程还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这样不仅优化了教学质量,还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统计学教师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经济统计领域相关的实务操作,因此学校可适当安排教师分批去企业培训和锻炼,以此提高教师自身在统计实务方面的处理能力,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定期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提高教师在统计实践方面的水平,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统计专业相关的技术资格考试以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聘请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知名教授做学校的兼职教授来指导青年教师,通过与本专业知名专家学者的亲身交流和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方面,学校可以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如聘请公司、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实践能力强的专家或青年教师担任学生专业实践的指导教师,开阔学生们的眼界,帮助提升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

2.4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方法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在实际问题中庞大的信息数据量往往在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从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发现和提炼出有规律性的结论,必须要掌握必要的统计分析工具,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建模实例,成为多元统计学分析应用的经典材料,这正是多元统计分析的“用武之地”,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这也正是多元统计分析解决了数学建模问题,即所谓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也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多元统计学分析课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结合元统计学分析中基本概念、公式、统计理理以及分析方法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统计软件和工具,对现实生活和产生的真实现象和数据等信息加以整合、归纳,经过演绎、求解以及推断,从统计学专业角度给出分析与预测,再经过翻译和解释,返回到实际生活中,用实践来检验这些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让学生采用数学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掌握多元统计分析。

3结束语

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一方面,可以理清今后统计类专业建设的方向,即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统计人才培养改革与专业建设的导向。另一方面,通过对统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可以使该专业的课程实验、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与统计实际工作联系较密切的环节既按照教学要求实施,又能有针对性地增强教学效果,这对提高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具有关键的教学研究意义。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教学创新的探索,能够充分体现该专业产学研结合的统计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推动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也更加拉近该专业学生与经济管理部门、相关企业的距离,进一步消除学生对统计工作的陌生感,缩短毕业生进入统计工作岗位的适应期,这对扩大毕业生就业面,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该专业以及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也具有现实意义。此外,统计学是作为我校学科整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推动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将给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一定的示范和启发。

参考文献

[1]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王静敏.多元统计课程的创新改革研究[J].统计教育,2007,(10):2425.

[3]丁立旺,黄娟.对财经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