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餐的礼仪

中餐的礼仪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餐的礼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餐的礼仪

中餐的礼仪范文第1篇

2、点菜,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当然如果感觉吃得有点腻,可以再来一点餐后甜品,最后上水果。在点菜时还应该顾忌到客人的口味。

3、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辈动筷。吃饭喝汤时声音小一些,不要打扰到同桌人。特别是有的人吃饭喜欢吧唧嘴,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礼貌的。

4、进食时,有骨头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往桌上吐,也不要往地上吐,影响同桌的胃口。最好是用手把骨头放到自己的碟子里。

5、夹菜,为客人夹菜,一定要用公筷,卫生又礼貌。

6、敬酒主人敬主宾,陪客敬主宾,主宾回敬,陪客互敬。为别人倒茶倒酒,要记得“倒茶要浅,倒酒要满”的原则。

7、取食物的时候避免挑三拣四,在用餐的时候,不要在餐盘中挑三拣四,将食物翻来覆去。这样对别人来说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别人也会觉得你没有修养。

8、公共场合禁止剔牙、打嗝、打喷嚏、吸烟,在公共场合时,剔牙要特别注意,在剔牙的时候请以餐巾纸掩口,吐在纸巾上。牙签用完放在盘中即可。在用餐期间,若想打喷嚏可以以餐巾掩口方式,将污染减至最低。若喷嚏不断,最好立刻离席出外处理,没有任何人会介意的。在用餐过程中打嗝是非常不礼貌的,也是不雅的,若真是无法控制,则可用喝水,屏息方式使症状减轻。喜爱吸烟的可以在用完正餐后,到餐厅划分的吸烟区吸烟,如此既不算失礼亦不会伤害别人的健康。

9、合理使用餐具,用餐时要端起碗,用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在用餐的过程中严禁身体伏在餐桌上,这样的用餐姿势非常不雅。

中餐的礼仪范文第2篇

咀嚼食物时张嘴人们在咀嚼食物时总是会不自觉地张开嘴巴,但这在西餐中是十分不雅的。下次用餐请务必记住咀嚼食物时要闭住双唇,不要让别人看到你的食物或牙齿。而且,张嘴咀嚼食物很容易发出吧唧声或嘎扎嘎扎的咀嚼声,这会影响到别人的用餐。

囫囵吞咽食物用餐时应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助于克化食物,也能让你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美感。不得不说这是西餐的一大特色了,精致,从容,还有旁边的客人跟你一起享受悠闲的用餐时光。小口进食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当别人猝不及防向你提问时,嘴里还嚼着一大团的食物就不美了,小口的食物可以让你快速地吞咽下去,不让别人多等。

嘴巴里有食物时交谈嘴巴塞满食物时谈话很不雅观,也很难让别人听清楚你的声音。即使是嘴巴里只有一点点的食物,也不要说话,等你把食物全部咽下去后再开口也不迟。同样,当别人嘴里有食物时也不要发起对话,需等 TA 咽下食物后再开谈。

嘴巴里塞满食物不要大口大口地进食,嘴巴里塞得太满,两颊鼓起也很不雅观。也不要用一边的牙齿咀嚼所有的食物,这样一边脸颊鼓成球,就更不好看了。

咀嚼食物时喝汤在咀嚼食物的时候最好不要喝汤或喝水,除非食物太烫或太辣不能适应,可以喝汤或喝水以做调整。

用嘴吹凉食物很多人都有用嘴巴吹凉滚烫食物的经历,但是记住,在西餐中这样做是万万不行的!可以小口小口慢慢地吃,等食物自然降温就行了。不过,在非正式的宴会中,你可以用冰块将热饮降温(如果有冰块的话)。

叉子上的食物只咬半口叉子或勺子里的食物不能只吃半口,要一次性全部吃完。

挥舞餐具手里拿着餐具的时候不要做任何手势。

摆弄餐具或衣饰在自己的位置坐下之后,不要玩领带、珠宝、手镯等衣饰,也不要摆弄刀叉、盘子、餐巾布等餐具,不要左右摆动身体或动来动去,整个用餐过程中要保持仪态。

用错餐具左叉右刀,当不用餐刀时,也可以右手拿叉。当吃面条是,要用叉子卷一卷再送入口中。

用餐完毕后推开餐盘用餐完毕后不要随手一推把餐盘挪开,也不用向整个餐桌的人宣告你用餐完毕。用餐完毕后,把餐巾布放在餐盘左侧(无需折叠),礼貌地离开餐桌即可。

用餐时坐姿散漫用餐时坐姿要端正,不要没精打采地靠在椅背上。此外,要注意用餐时不要俯身或低头去吃食物,要用餐具将食物送入口中,其间要保持端正的姿势。除非是在用餐前或用餐完毕,否则不要将手肘放在餐桌上,用餐过程中手肘要挨着身体。

在公共场合剔牙如果牙齿上粘有食物,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用手指或牙签剔牙。需礼貌地跟旁边的客人说一声“不好意思”,再起身去洗手间清理牙齿。当然,也不能在用餐完毕后坐在餐桌边用舌头清理牙齿。

在餐桌上打扮或整理衣饰在任何情况下,打扮或整理衣饰都要在私密的场合,应避免在公共场合进行。

用餐时发出声响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如果用餐的时候刀叉将盘子弄得嘎啦作响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对西餐不怎么熟的人,因在私底下多加练习,在宴会上才能熟练地使用所有的餐具。喝汤时要避免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除了与旁边客人的轻声交谈,整个用餐过程要尽量做到无声。

随意取食每位客人的位置之间都有条无形的界限,如果公共餐盘在你的位置范围内,则食物可以自取。如果是在别人的位置范围里,应礼貌地请别人把餐盘递给你再取食。当公共餐盘中只剩最后一份食物时,应先询问下别人是否还需要食物,若别人不要才可将最后一份食物取到自己的盘子中。公共餐盘中的食物最好一次性取好合适的份量,不要再去取第二次。

进餐时食物掉落如果将食物撒在餐桌上,很不雅观。如果酱汁掉落在餐盘上,用面包片将酱汁吸干是个不错的注意,但要记住,需用叉子叉住面包片,不能直接用手拿。如果酱汁掉落在餐桌上,快速地用纸巾清理干净,以免留下印记。如果固体食物不小心掉了,在用餐完毕离开餐桌前将掉落的食物捡起放在盘子里。

离开餐桌时不打招呼不管你是暂时离开餐桌还是用餐完毕需离开,都要向旁边的人说一句“不好意思”之后再离开。但是不必向他人说明你要去哪,当然,别人要离开的时候也别去问 TA 离开的原因。

打嗝用餐时控制不住地打了个嗝怎么办?不必太过在意,不要觉得尴尬得想找个地洞钻下去,向旁边的人轻声道个歉就行了。

中餐的礼仪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WTO与世界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作为饮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本文以中西餐桌礼仪为出发点,主要对比了中西餐桌礼仪在就餐礼仪方面的差异性,希望通过此对比可以让英语学习者了解更多关于跨国文化交流中的餐饮文化知识,以达到更好的跨国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中西文化,餐桌礼仪,就餐礼仪,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7-0163-01

现在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餐桌礼仪在中西方人们的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西餐在吃的方面都有两方面的礼仪,一是来自自身的礼仪规范,比如说餐饮适量、举止文雅。另一个是就餐时自身之外的礼仪规范,比如说菜单、音乐、环境等。尽管有许多不同,但还是有许多规则是大多数国家通用的。有一种说法,不懂得吃西餐的礼仪,就不算是正宗的现代人。那么中西就餐礼仪终究有些什么差异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预定

在中国吃饭很少有预约的事,一般在大型的,重要的场合才会预约。而在西方越高档的饭店越需要事先预约。预约时,不仅要说清人数和时间,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的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是基本的礼貌。

二、着装

中西方在这方面都很有讲究。但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会穿得隆重些。而吃饭时穿着得体、整洁则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上餐厅。此外最重要的是手一定要保持干净,指甲修剪整齐。进餐过程中,不要解开纽扣或当众脱衣。

三、入座

入座时如果有主人或招待人员,那么座位应该听候主人或招待人员指派,不要过于礼让。如未定座位,应由尊长坐上座,自己捡低档的座位坐下,不必过于谦恭。当你快要坐下时,切记要用手把椅子拉后一些才坐下,如果用脚把椅子推开,这样就表现出你是一个很粗鲁的人。小姐们若有男友同行时则不必自己动手拉椅子了,因为这是男友的责任。入座时,要坐得端正,双腿靠拢,两足平放在地上,不宜将大叠。双手不可放在邻座的椅背,或把手搁在桌上。

进入西餐厅后,需由侍应带领入座,不可贸然入位。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记得要抬头挺胸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四、餐巾

中国的餐厅一般会在客人上桌前在每位客人的水杯里插上一朵用纸制成的小花,便于美观。而西餐餐巾一般用布,餐巾布方正平整,色彩素雅。经常放在膝上,在重礼节场合也可以放在胸前,平时的轻松场合还可以放在桌上,其中一个餐巾角正对胸前,并用碗碟压住。餐巾布可以用来擦嘴或擦手,对角线叠成三角形状,或平行迭成长方形状,拭擦时脸孔朝下,以餐巾的一角轻按几下。污渍应全部擦在里面,外表看上去一直是整洁的。若餐巾脏得厉害,请侍者重新更换一条。离开席位时,即使是暂时离开,也应该取下餐巾布随意叠成方块或三角形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暗示用餐结束,可将餐巾放在餐桌上。

五、取食

在中国,大多数餐馆、家宴都使用圆桌,大家围着菜肴而坐,这样不仅体现了团团圆圆的气氛,也取食方便。而在西方国家,大多数是采用的长桌或T型桌,那么难免遇到取食不到的状况。西方的“小盘式”避免了这一点,但有时候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下取食时不要站立起来,坐着拿不到的食物应请别人传递。有时主人劝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礼,相反主人会引以为荣。对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当参加西式自助餐时,另一次就把食物堆满整个盘子。盘子上满满的食物让人看起来认为你非常贪得无厌。每次拿少一点,不够再去。

六、就餐的方式及禁忌

在中国,筷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餐具,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在就餐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敲筷、掷筷、叉筷、插筷和挥筷。

而在西方多使用刀叉。其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若有两把以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刀叉的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但更换频繁则显得粗野。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较软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进餐途中想要休息或取面包时,应是刀摆在盘上右侧,叉在左侧,两者呈八字形。要注意的是,刀尖端搁在盘缘不可滑落,而且,刀柄后端碰触到桌面也不行。另一个要注意的是,叉背必须朝上放置。因为,不管进食时叉子如何拿法,叉子内侧朝上放置是用餐完毕的表示。

餐桌礼仪更是一门不可轻视的学问,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才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餐桌礼仪更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礼仪,本文以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与对比为出发点,在参考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基础上,对中西方餐桌礼仪进行了充分的描写。希望通过此对比可以让英语学习者了解更多关于跨国文化交流中的餐饮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赵红群.编著.世界饮食文化.时事出版社.2006

[2]熊经浴.现代商务礼仪.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3]许力生.跨文化交流入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P48-50

中餐的礼仪范文第4篇

吃有骨头的肉时,可以用手拿着吃。若想吃得更优雅,还是用刀较好。用叉子将整片肉固定(可将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压住肉),再用刀沿骨头插人,把肉切开。最好是边切边吃。

必须用手吃时,会附上洗手水。当洗手水和带骨头的肉一起端上来时,意味着“请用手吃”。用手指拿东西吃后,将手指放在装洗手水的碗里洗净。吃一般的菜时,如果把手指弄脏,也可请侍者端洗手水来,注意洗手时要轻轻地洗。

吃面包可蘸调味汁

吃到连调味汁都不剩,是对厨师的礼貌。注意不要把面包盘子"舔"得很干净,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面包,再蘸一点调味汁来吃,是雅观的作法。

用餐巾内侧擦拭

弄脏嘴巴时,一定要用餐巾擦拭,避免用自己的手帕。用餐反摺的内侧来擦,而不是弄脏其正面,是应有的礼貌。手指洗过后也是用餐巾擦的。若餐巾脏得厉害,请侍者重新更换一条。

凡事由侍者代劳

在一流餐厅里,客人除了吃以外,诸如倒酒、整理餐具、捡起掉在地上的刀叉等事,都应让侍者去做。在国外,进餐时侍者会来问:"Howiseverything?"如果没有问题,可用"Good"来表达满意。

聊天切忌大声喧哗

在餐厅吃饭时就要享受美食和社交的乐趣,沉默地各吃各的会很奇怪。但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也是极失礼的行为。音量要小心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别影响到邻桌。

中途离席时将餐巾放在椅子上

万不得已要中途离席时,最好在上菜的空档,向同桌的人打声招呼,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再走,别打乱了整个吃饭的程序和气氛。吃完饭后,只要将餐巾随意放在餐桌即可,不必特意叠整齐。

任意选择乳酪

高级餐厅上甜点之前,会送上一个大托盘,摆满数种乳酪、饼干和水果,挑多少种都可以,但以吃得下的范围为准。

用叉子和汤匙吃甜点

上甜点时大都会附上汤匙和叉子。冰淇淋之类的甜点容易滑动,可用叉子固定并集中,再放到汤匙里吃。大块的水果可以切成一口的大小,再用叉子叉来吃。

如何招呼侍者

侍者会经常注意客人的需要。若需要服务,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会马上过来。如果对服务满意,想付小费时,可用签帐卡支付,即在帐单上写下含小费在内的总额再签名。最后别忘记口头致谢。

点西餐菜对许多人来说都还较陌生,以下是西餐上菜顺序,以供学点西餐菜者参考:

1.头盘

也称为开胃品,一般有冷盘和热头盘之分,常见的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鸡尾杯。奶油鸡酥盒、局蜗牛等。

2.汤

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品种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葱头汤。

3.副菜

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均称为副菜。西餐吃鱼类菜肴讲究使用专用的调味汁,品种有鞑靼汁、荷兰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国汁和水手鱼汁等。

4.主菜

肉、禽类菜肴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肉类菜肴配用的调味计主要有西班牙汁、浓烧汁精⒛⒐街啄崴恐取G堇嗖穗鹊脑先∽约ΑQ肌⒍欤磺堇嗖穗茸疃嗟氖羌Γ芍蟆⒖烧ā⒖煽尽⒖删迹饕牡魑吨锌о⒛逃椭取?

5.蔬菜类菜肴

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与肉类菜肴同时上桌,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称为沙拉。与主菜同时搭配的沙拉,称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番茄、黄瓜、芦笋等制作。还有一类是用鱼、肉、蛋类制作的,一般不加味汁。

6.甜品

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作是第六道菜。从真正意义上讲,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

7.咖啡

饮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

如何上酒?

这个问题在现在的普通家庭中较少或更少运用,但从愈来愈多的年青人接受新生活变化来看,还是有必要研究一下的。正确方式为酒杯只倒二分之一满。

....不论宴会是在住家或餐厅举行,如果你提供的是珍品佳酿,务必把酒瓶拿出来给客人瞧瞧。

....如果你提供的只是普通酒类,请事先把酒倒在有塞子的玻璃瓶内,玻璃瓶不用放在垫子或银盘上。

....许多品酒师都觉得,加重酒精浓度的葡萄酒,应先倒进有塞子的玻璃瓶,再端出款客。

....款客的红酒温度应相当于室温。如果你的红酒太冰,可建议客人用手暖酒。

....宴会前请先把白酒摆在冰箱至少两小时,或放人装着冰块和冰水的冰酒器20分钟。记住,白酒品质愈好,降温所需时间也愈短。如果忘记预冰,请把酒瓶放进冰室15分钟。不过,不管你将它放在哪儿,千万别忘了取出来!

....许多人偏好整晚只喝自己喜爱的某种酒,所以一个用心的主人会同时准备红酒和白酒。虽然隔热器放在桌上不好看,但在盛夏夜晚用来保持白酒冰度却相当实用。

....第一次上酒时,作主人的可以亲自为所有客人倒酒不过记住,依逆时钟方向进行,从坐在左侧的客人开始,最后才轮到主人自己。客人喝完一杯后,可以请坐在你对面的人(也就是二主人)帮忙为他附近的人添酒。如果你同时准备了红酒和白酒,请把两种酒瓶分放在桌子两端。

....绝对不要让客人用同一个杯子喝两种酒,这是基本礼貌。

....除非技巧炉火纯青,否则倒酒时请在瓶颈垫上一条毛巾防滑,而且瓶口尽量朝上,免得酒洒出来。

....有时你需要一个装酒瓶的篮子,酒瓶以近水平的斜面放置,这样瓶中沉淀物就不会和酒混在一起。

吃法国菜的礼仪:

(一)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

(二)假如吃多过一道主菜,吃完第一道(通常是海鲜)之后,侍应会送上一杯雪葩,用果汁或香槟造,除了让口腔清爽之外,更有助增进你食下一道菜的食欲。

(三)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应该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进食时身体可略向前靠,两臂应紧贴身体,以免撞到隔壁。

(四)吃法国菜同吃西餐一样,用刀叉时记住由最外边的餐具开始,由外到内,不要见到美食就扑上去,失礼死人。

(五)吃完每碟菜之后,将刀叉四围放,又或者打交叉乱放,非常难看。正确方法是将刀叉并排放在碟上,叉齿朝上。

法国名菜——芦笋浓汤(这道菜做法比较简单,调料也好找,所以介绍给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

材料:

芦笋1000克,鸡清汤400毫升,鲜奶油100克,蛋黄2个,土豆2个。精盐、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1.芦笋去硬皮,洗净,煮锅内放清水500毫升,放芦笋煮15分钟,捞出。

中餐的礼仪范文第5篇

关键词:菜单英译,命名特点,变译理论

 

一、引言

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众多西方大国更多的将眼球锁定在这个金融危机后仍能厚积薄发的亚洲大国——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的涌入,素来享誉全球的中国美食在这一趋势下更显灼灼异彩。往昔有,“不到长城非好汉”,想必今日更须加上品尝中国之美味矣。然读书欲先观其目录,而各种美味的食录则当属菜单了。也因此餐单翻译之地位日益突出。而今多数餐单的英译可谓良莠不齐,其间不乏诸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餐单,令人瞠目结舌。论文大全,菜单英译。虽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感召下最终出台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手册,但其中的命名之法仍缺少理论的支撑与创新。加之,餐单因其本身的特殊性文化性,存在着较强的不可译性,为翻译增加难度。本文将在承认其不可译的前提下,以黄忠廉教授提出的“翻译变译”理论为指导对餐单的翻译特点策略等方面进行剖析。

二、 菜单翻译的特点和不可译性

语言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思维交际手段,它的复杂性首先表现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不同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背景,特定的语言的特定的结构形式以及这一语言的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往往导致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形成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即语言中的表达法。其中,语言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表达法的种种差异是造成语言可译性障碍的基本原因。因此,翻译中的可译性只能是相对的,绝对的可译性是不存在的 (刘宓庆,2000)。论文大全,菜单英译。而英汉两种语言恰恰是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其繁衍地也横跨大洋,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等。单就其语言来讲,已为两种语言的传递烙上了些许障碍,然餐单却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元素,可谓集语言、艺术与文化精髓之大成。因此,在大量的中国菜名翻译实践中,始终存在着一个突出的不争事实:无论一个菜名翻译得多么完美,这个译名都不可能全面完整地传达出汉语菜名本身所承载的语言文化信息与功能,都明显地存在着没有译出来的成分(林红,2009)。论文大全,菜单英译。基于此,我们若想在不可译中寻到可译性则必先研究餐单的特点。

1、频繁使用修辞手法

这点符合中国人一直以来对美的追求。中国菜素来以色、香、味、形俱全而为菜之上乘。而菜名也力求生动形象充分的表达如菜色般魅力。在这种追求下,修辞手段俨然在餐单中广泛应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借代、夸张、用典、拟人等。

比如,“蚂蚁上树”则为明喻,主要用来描述菜品的形态和外观;“它似蜜”是一道用羊肉片做主料的甜食,也应用了明喻来表达如蜜般甜美的味道。“凤凰趴窝”系借喻,是一道鸡和鹌鹑蛋置于盘正中,四周摆放蔬菜的菜肴,该名将鸡比做凤凰,将鹌鹑蛋比作凤凰蛋,四周摆设的各式蔬菜则看作凤凰的巢。而“贵妃鸡”为借代,意指鸡肉之滑嫩媲美杨贵妃的白嫩。

其中,“用典”在菜单中也极为常见。因中国菜肴中的很多菜不只是菜肴本身,其身后更有着一段故事、历史和一则佳话、传说。论文大全,菜单英译。因此,自然要在菜名上得以体现一番(马淑霞)。比如,“佛跳墙”的得名还有一则故事,相传当年有几位秀才相聚春园,名厨郑春发便把早先学做的一坛菜端出来,请秀才们品尝。坛盖一开,满堂荤香,秀才们闻之陶醉,尝之津津有味,无不拍手称奇,于是便趁兴吟诗作赋,其中有“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蝉跳墙来。”大家齐声叫好,遂命此菜名为“佛跳墙”(朱晓媚,2002)。

2、频繁使用省略语,常用一个简短的名字来代替所有原料或香料(海娜,张锦帆,2008)

由于餐单的特殊性,餐单往往要求其用字凝练。用最少的字表达最美的菜名,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记忆。

比如,八宝豆腐。“八宝”和“豆腐”便表明了这道菜的配料与主料。

3、 频繁使用四字成语

中国自古便是一个有着颇深的文化内涵的国度。为了提升菜肴的文化深度,品出菜色的文化气息,菜名中也常常使用成语作为其命名特色。比如,“金玉满堂”、“出水芙蓉”等。

4、频繁使用人名地名

人名和地名的使用便于人们记住此菜肴的最初创始人和出处。有着“品菜思人(地)”的效果。论文大全,菜单英译。比如,“宋嫂鱼羹”中的“宋嫂”;“麻婆豆腐”、“ 东坡肉”中的“麻婆”和“东坡”皆为人名。再如,“西湖醋鱼”中的“西湖”为地名等。

5、频繁使用表达美好祝愿或象征吉兆词语

表达美好祝愿和祝福是人们内心的渴望和需求。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又赋予菜肴以美好的祝福更是双重的享受,不仅赏心悦目又娓娓动听且吉祥如意,大大符合了人们味觉及身心的品味。类似的命名比如,游龙戏凤、花好月圆,全家福,年年有鱼等。有的借助意象,有的则借助谐音。

6、频繁使用数字

数字的使用在菜单中的命名也极其频繁。比如,三元牛头、四喜丸子、五谷丰登、七星豌豆、万寿无疆等。

三、“变译翻译理论”指导下的菜单翻译策略

研究中餐菜单的特点,实质是要透析如何规范的将其译为相应的英文,而精巧的指导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黄忠廉教授“变译翻译理论”则为餐单的英文翻译指明了方向。变译,通俗的讲就是变通加翻译。根据黄忠廉教授的定义,变译即“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摘要求改变原作形式或部分内容乃至原作风格 (黄忠廉,2002)。

㈠ 摘译——去浮存实

根据分析的菜单翻译的特点,餐单中虽多使用诸如省略语、成语、数字等成分来体现餐单命名的写意与优雅,然作为旨在品尝中国美食的诸多外国食客更多关心的是菜肴本身的实质,即菜肴的材料、作法等。因此,根据这一需求,我们在翻译餐单时则摘译外国人所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有效翻译,还原菜肴的写实命名,使人一看便大致了解菜肴的构成和特色。

2、摘译菜肴主料为主、配料为辅

菜肴的主料和配料:主料(名称/形状)+ with + 配料

如:番茄牛肉Beef with Tomato

海米白菜Chinese cabbage with dried shrimps

菜肴的主料和配汁:主料 + with/in + 汤汁(Sauce)

如:蚝油豆芽Bean sprouts in oyster sauce

沙茶牛肉Beef with special seafood sauce

2、摘译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

菜肴的做法和主料:做法(动词过去分词)+主料(名称/形状)

如:炸鸡翅膀Fried Chicken Wing

软炸里脊Soft-fried pork fillet

菜肴做法、主料和配料:做法(动词过去分词)+主料(名称/形状)+配料

如:鸡片海参Fried sliced chicken with sea cucumber

地瓜烧肉Stewed Diced Pork and Sweet Potatoes

菜肴的做法、主料和汤汁:做法(动词过去分词)+主料(名称/形状)+with/in+汤汁

如:清炖猪蹄Stewed pig hoof in clean soup

红绕牛肉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

3、摘译菜肴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

菜肴形状或口感以及主配料:形状/口感 + 主料

如:香酥排骨Crisp fried spare ribs

玉兔馒头Rabbit-Shaped Mantou

菜肴的做法、形状或口感、做法以及主配料:做法(动词过去分词)+ 形状/口感+ 主料 + 配料

如: 小炒黑山羊Sautéed Sliced Lamb with Pepper and Parsley

时蔬鸡片Sliced chicken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

㈡ 阐译——释义传情

虽然在菜单的翻译中,我们更多的集中于菜肴本身,然也不可忽视了中华菜单文化传承之意义。在菜单的特点分析中,菜单命名中存在很多的人名、地名、祝福语、比喻(用典)命名方式,如果对于这些成分,我们仅保存摘译其中的做法、原料等,无疑会将其间中国的文化精髓大打折扣。介于此,我们附加变译中的阐译原则。为保存原菜名的风姿和文化寓意,对这类菜名我们均首先采用将菜名直译或音译成对应菜名,然后将其中人名、地名、美好祝愿的菜名采用阐译其菜名本身做法配料部分;其中用典的菜名采用阐译其典故来源部分。

1、阐译人名、地名、美好祝愿或象征吉兆菜名

如: 麻婆豆腐 Mapo Tofu (Sautéed Tofu in Hot and SpicySauce)

重庆毛血旺Chongqing Style Poached Jelly——likePig Blood Cubes with Tripe and Cabbage in Chili Soup,

全家福HappyFamily———A combination of shrimps, pork, beef,chicken and mixed vegetables with brown sauce.

狮子头Lion'sHead———Pork meat balls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有必要对比如“麻婆豆腐”中的“麻婆”作义说明的话,可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对麻婆本人进行阐译。

2、阐译用典菜名

如:蝶恋花 Butterflies Falling Love with Flowers (Butterflies Shaped Eels, Carrot and Other Vegetables )

带子上朝Taking the Son to the Imperial Court (Duck and Pigeon)

八仙瑶池聚会: Eight Immortals Gathering at Yaochi(Fried Eight Delicacies)

㈢ 改译——感同身受

改译是一种地道的归化处理手段。这种手段可以巧妙的将外国人不熟悉的中

餐菜名转化为其了解的欧洲菜名,所谓不言自明。译文也更加地道明白,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鸡肉串Teriyaki Chicken Stick

盖浇面Chinese-style ravioli

Teriyaki一词是从日语来的借用词即“烤”的意思,该字用语英译在美国的餐馆

十分流行。ravioli源自意大利语,其含义与吃法恰巧与我们的“盖浇面”很相

似,外国人都非常熟悉(张 锐,2008)

当然,由于这里提到改译这种归化手段,与之对应的异化手段在菜单翻译中

同样适用。主要体现中国餐饮文化,同时这类餐饮也如同西方的KFC、pizza等

洋餐一样根植于外国人的用餐中。比如:饺子Jiaozi油条、Youtiao粽子、

Zongzi、豆汁儿 , Douzhir等。

四、 结语

中华餐饮自古博大精深,文化底蕴厚重。在肩负着传播中华饮食文化的新时

期,更应明确餐单翻译特点与翻译准则,在研究中不断创新深化。论文大全,菜单英译。黄忠廉教授的

“变译翻译理论”便是翻译研究中一盏明灯,为餐单翻译提供了更广泛明晰的翻

译准则。

参考文献:

[1]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海娜,张锦帆(2008),菜单汉英翻译的顺应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9):80。

[5]马淑霞(2008),解读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翻译价值取向[J],《文化科研》

[6]林红(2009),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错位与翻译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张锐(2008),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中餐菜单的英译[J],《现代商贸工业》(7):276。

[8]朱晓媚(2002),浅释饮食文化中菜名的翻译技巧[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3):72。(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