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春期 心理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一、 引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否正常、健康,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严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份报告曾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期,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我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信心不足,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二)独立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

(三)自私狭隘,虚荣心强。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和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越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四)逆反心理严重。中学阶段是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

(五)缺乏意识和毅力。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现在中学生大都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缺乏毅力,在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六)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由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矛盾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主要有:厌学、逃学、说谎、偷窃、打群架、抽烟、酗酒、泡网吧、谈恋爱、焦虑、恐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形成偏激、个人主义等不良的个性。

三、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学生的主观因素。青春期既是高级需要逐渐形成的时期,又是心理逐渐成熟、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一方面他们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非常自信,有时甚至是盲目的自信,它影响了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个性张扬,一切皆以自我为中心。

(二)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孩子的心理素质形成有极大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相反有的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这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行为。

(三)社会负面因素: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在社会大环境下,难免使一些学生产生理想破灭的失落感,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出现一些病态和人格障碍,造成心理失衡,甚至精神崩溃。

(四)学校教育管理因素: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在目前学校教育中,某些地方应试教育十分严重,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高强度的学习要求,高频率的考试,超限度的加班加点,强烈地刺激着中学生幼稚的心灵。

四、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预防和纠正的有效办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呢?

在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采取以下对策:

(一)学校:

1、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2、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有专门的师资,专门的专业教材而非政治课教育,这样才能受到重视。

3、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面对面的关爱,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4、开展积极向上的课余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的课余生活是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的重要场所之一。

(二)引导家长参与对学生心理调适工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最好楷模。

(三)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疏导

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属于发展中、成长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的科学干预和调节,可以消除或避免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的免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终生受益。

1、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实施挫折教育,提高学生耐挫力。

3、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4、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自控。

5、引导学生发展自我。

总之,健康的心理会使学习学生更加快乐,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更加高尚,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加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一、 青春期心理,“花季”中不可避免“雨季”

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会发生质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变化。首先,是身体方面的变化。这时,孩子正由儿童期步入少年期,身体突然地长高了。而与身体迅速成长的同时,第二性征也出现了。其次,由于成长迅速,肌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肌体与环境之间往往出现暂时失去平衡的现象。心智、调节能力的发展比肌体的发育迟缓。这就使这时期少年身心发展极为复杂:一方面,身体的突然长高,使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小孩子”。心理上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对异性同学渐渐疏远,不肯在一起学习和活动。另一方面,自我意识也迅速发展,“成人感”增强,不愿成人对自己干涉过多,也不轻信成年人。但是,他们又往往以成人为榜样,对成人存在依赖性,处理问题片面,容易冲动,显得幼稚。因此,这时期的学生心理会产生许多变化,对许多东西感到新奇、困惑,而又羞于启口,易产生莫名其妙的不安、焦虑、恐惧、抑郁,甚至睡眠障碍。

六年级的孩子,正值十二、三岁,花一般的年龄,可由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的突然性、多样性、特殊性,使孩子们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出现了“花季”中不可避免的“雨季”。这时的孩子,不需要过多的道理或教条,他们需要的是帮助,需要长辈那只有力的手,和他们一起撑好青春这把伞。

二、 学校要开展必要的青春期生理知识教育

虽然少年期是一个复杂的危机期,但一般说来这时期的孩子是天真、单纯和直爽的。教师要因势利导,告诉学生一般的成长规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身心变化是正常的,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青春发育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向他们系统地讲述性生理构造、功能和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懂得女生月经初潮,男孩遗精,都是纯生理现象,如开花结果一样正常,使他们避免产生因身体变化而引起的焦虑、恐惧心理。

云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自从六年级第一学期春节的那次煤气中毒住院后,性格变化很大,易怒,不大合群,成绩也退步了,连作业有时都完成不了。我决定找云谈谈。一节体育活动课,我下去操场找到云。这是个敏感的孩子。听我说要找她单独谈谈,立马变得很紧张,非拉了一女生作伴不可。看这情形,我只好天南地北地随便聊了一下,也试探地说女孩子长大了,会来月经的,不知我们班有没有女生已经来了,她一声不吭,但当我说我女儿是五年级第二学期来的时,她却脱口而出:“我也是。”当陪同的女生问:“你也是什么时候来的?”时,她却掩饰说:“没什么!我是说别人。”后来,我还是将我的青春期发育的经历告诉了她,她被那时那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我逗得哈哈大笑,在笑声中,我看到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以后,她竟开朗了不少,成绩也上来了。

三、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扬起自信的风帆

随着“成人感”的增强,六年级学生的目光不再只是投向自己、家人和要好的小伙伴,而更多的是投向周围和社会。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关注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渴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无论是身高、长相还是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容易把别人当作自己的镜子,拿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引起自卑、焦虑不安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使他们懂得“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正确认识对待自己的不足,不再感到迷茫、困惑,从而扬起自信的风帆。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过程,青春期是身心巨变,成长的关键期。到了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的突变和心理的多变,使得他们有时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有一种恐怖感。多疑、嫉妒、自卑他们的心理被轮番袭击。这个时期,身心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青春期健康的教育显的尤为重要。了解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我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下面是近年来我校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几点做法小结:

一、学年初有计划,学年终有总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有明确的要求和安排,年级组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以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为依据,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班级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则根据学校和年级组的有关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计划。计划体现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总结验证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资源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联动。作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授予的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我们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区街道等社会力量,为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传学习资料和学习参观培训机会。在各类健康主题日之际,积极与社会联合组织“青春期生殖健康图片展”、“防毒防艾主题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画活动”、“拒吸第一支烟做无烟下一代签名活动”等。通过短信平台,家访,校园网络,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三、学校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会、午会广播、校园网络、校报校刊、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橱窗、班会、课堂等多渠道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也注重穿插相关教育。多渠道的宣传也给多形式的教育创造了条件。校医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班主任组织设计开展的“如何看待早恋”、“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爱情与友情”等主题班队课。专职心理老师《考而不死视为神》等考前焦虑心理辅导讲座。《青春期健康》讲座主题教育录像收看等。四、课堂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科德育作用,课堂教学教育中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社会、语文、科学等课,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这是我校在近年来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开拓发展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员德育的切入口。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结合新课改标准,学科渗透德育,应该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体现的有效途径。我校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在全体教师的培训学习会上积极提倡和灌输这一理念,同时经常性向全体教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培训等讲座。促进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师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及时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已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必备的条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备受学校重视,心理专职曾鹏老师本身也是一位钻研兢业型教师。作为在嘉兴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师,在校内多次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心理辅导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联合教科室、德育处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养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等。在心理专职老师的带领下,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应该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识强,见实效。学校心理辅导室给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学生,给家长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给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束手无策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播和帮助。曾鹏老师作为我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多次被电视台,兄弟学校等邀请给家长老师们做讲座辅导,得到大家的认可好评,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辐射作用。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短暂的,只有不断地锤炼和陶冶自己情操的人,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体现出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品质。为了让孩子们愉快的度过一个充满困惑的青春期。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一、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

(一)厌学问题厌学心理是中职生最常见、最普遍的心理问题,由于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而产生学习无成就感的心理,情绪消极、自卑。主要表现在:

1.缺乏学习动机,一些中职生对学习认知的动力不足, 目标不明确,且不重视文化基础和思想道德课的学习。

2.学习情趣不浓, 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基础理论课,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抽象等,使得中职生学习兴趣缺乏。

(二)人际问题人际关系是中职生主要的问题, 许多学生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引起不良的情绪,主要表现在:

1.亲子关系存在一定的隔阂。

2.师生间的信任感缺乏, 朋友关系不能良好处理;

3.异性间的交往存在一定的误区。

4.网络关系不能正确对待。

(三)情感问题情绪和情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良好的情感和情绪是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而当前中职生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主要有:

1.情感心理趋于稳定,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不良影响。

2.感情较为冷淡,缺乏应用的朝气和热情。

3.情感压抑,但不懂得如何正确宣泄。

4.异性间亲密度增强,容易产生早恋。 同时,对两性不能正确看待,而产生性心理问题。

(四)个性问题积极向上的个性是中职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关键, 但是中职生因自身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性格心理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缺乏兴趣特长和爱好,使得他们上进心不强。二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

二、 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加强心理教育,普及心理知识应设立心理咨询和教育中心, 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跟踪监测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开设心理课程,要重视心理教育。 首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 每学期安排心理教育的课程,并要强化心理课程教育的师资建设;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安排相应的心理课程,不同年级的侧重点不同,一年级进行适应心理教学,包括中职校园生活、学习;二年级则开展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情绪调控等;三年级则以就业指导和社会能力培养为主, 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理,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

(二)组织心理课堂,加强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是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 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等要适时的开展心理课堂,实现团体性的心理辅导,比如,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自身的特点,以建立良好的方式平稳度过青春期; 组织开展关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异性关系等人际关系的讲座、网络健康教育讲座、职业生涯规范讲座等,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各种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开展团体活动,强化心理训练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技能培养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种心理训练的团体活动。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从适应能力训练--人际关系、学习动力及情感引导--就业指导这一过程来进行。每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活动,比如,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成长小组及团体心理游戏等,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还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 让师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广播等形式进行心理教育的指导。

(四)结合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效率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 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因此应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首先,父母应营造温馨、有爱、融洽的家庭环境,让子女能够感受家庭的关爱。其次,价值应以身作则, 调整自我态度,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性格水平,因为家长的态度、性格和素质对子女有着极大的感染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的心理。最后,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端正教育态度,不能采取粗暴、打骂等形式来教育,应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的教育模式。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果;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6―0027―01

思想品德课开设几年以来,其以新课程面貌出现,以新颖性、丰富性走进生活吸引广大师生,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涉及许多显性或隐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而心理健康是现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据专业人士介绍,人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环境变了,人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要经历一番努力的,也就是说要经历一些不愉快。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心理保健的原则和措施也就有不同的要求。比如童年期心理保健的原则和措施应包括注意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气氛的和谐、校园环境的优雅、关心学生的劳逸结合、全面发展、消除学生的恐学、厌学等不良情绪,在教材、教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等。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表明,目前本年级学生在家庭、人际交往、学习和诚信等方面心理以健康为主,基本适应目前学习生活。

调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全体被调查学生达到了高度一致,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都愿意接授这方面知识。从上课观察和交往交谈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心理存在偏差的学生,也在努力改善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或不健康心理。也认识到心理偏差不利于自己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调查发现,88%的学生心理正常或基本正常,12%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心理问题。

1.学习方面问题。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厌学是目前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

2.青春期心理问题。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

3.人际关系问题。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从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这一结果表明,存在心理问题还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和进行进一步引导教育,改善他们的心态。

二、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内容新、方法新,而且没有现场的教学模式可共借鉴。因此为了更好地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作用,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在教育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定位心理健康,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心理知识,而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2.善于利用教育资源,敢于尝试、创新;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针对本校学生厌学情况开展一些理想教育;针对学生中出现“早恋”现象,开展一些青春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