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场舞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广场舞蹈是近年来兴起且快速发展的一种现象,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广场舞蹈和其他舞蹈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参与人员,其参与人员基本上是中老年妇女即“大妈”。那么,广场舞蹈到底有哪些特征呢?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表演的特殊性
广场舞蹈和其他舞蹈最大的不同就是其表演的特殊性。人们对于美的欣赏和享受是在于对它的直观感受,即直接性。广场舞蹈之所以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也是因为广场舞蹈能够给人带来直观的感受。广场舞蹈的参与者,既是表演者又是观赏者。而广场舞蹈的舞台也是和观众融为一体的,这都使观众有一个特殊的感受。
(二)集体性
广场舞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集体性,人数很多且没有限制。无论男女老少、会跳舞的还是不会跳舞的,都可以参与其中。集体性还是广场舞蹈主要表现手段。由于广场舞蹈一般都是在广场上进行表演,而广场一般都比较宽阔;因此参与的人数很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有时甚至会达到上千人,场面异常的火爆。
(三)参与人员的自发性
参与人员的自发性是广场舞蹈的主要特征之一。参与广场舞蹈活动的人都是自己自愿去参加的,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发动。而且也没有任何规定和要求,人们可以随时参与、随时离开。现在有很多中老年人去广场公园散步时,都流行带一个小型收音机,在碰到同是舞蹈爱好者时随时都可以来一段舞蹈。
(四)随意性
随意性是广场舞蹈与其它舞蹈最大的区别之一。在舞蹈编排中,广场舞蹈没有专门的编舞人员。在舞蹈训练方面,广场舞蹈也没有制定一套方法。在舞台方面,广场舞蹈也没有固定的跳舞场地。而且其舞蹈动作也很随意,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个舞蹈动作该怎样做才是规范的、正确的。除此之外,广场舞蹈在时间的选择上也很随意,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这也是广场舞蹈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社会作用
(一)广场舞蹈具有满足群众自娱自乐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群众对业余文化生活也会随之产生更高的要求。广场舞蹈是从群众自娱性开始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抒发喜怒哀乐的时候,就会伴随着舞蹈的存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了,电影、电视、戏剧等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更愿意参与到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中来,而广场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人们更容易参与到其中,舞蹈所独有的审美情趣,是其他娱乐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参与意识更加强烈,希望从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情怀,并从中获得审美价值和生命情趣,群众喜欢上了自娱自乐的舞蹈活动。为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焕发精神,他们自觉地步入了自我娱乐的舞蹈当中,在舞蹈中人们不再只是观众了,而更多的是“表演者”。他们通过舞蹈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个性,舞蹈已逐渐成为群众乐于接受的艺术活动,满足了群众自我娱乐的需求。群众需要舞蹈,离不开舞蹈,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具备重要的作用。
(二)广场舞蹈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居住面积大了,环境好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邻里间的相互接触越来越少,邻里间的情感交流也随之淡漠,邻居之间相互不认识、在园区里形同路人。街道、社区的群众舞蹈活动,客观上为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架起了桥梁。早晨,在城市里不论公园、广场、街道、社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大多是以广场舞蹈为主,广场舞蹈尤其以妇女居多,她们几十个人一个队伍,有跳东北秧歌、健身舞、拉丁舞,交谊舞,百姓健康舞等等,这些别具特色的广场舞蹈,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居民百姓,他们在工作之余、茶余饭后,纷纷走出封闭式的高楼庭院,参加到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中来,既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打破了居民之间互不相识、互不往来的沉闷局面,使那些有着相同情趣、相同爱好的社区居民相聚在一起,抒感,建立友情。广场舞蹈所表现的形式是一种群体活动,人们是通过这种群体的表现,来展现舞蹈集体美,所以人们在相互配合之间产生默契,进而增加彼此之间的友谊,在追求美的同时,促进了邻里间的了解与和谐。
(三)广场舞蹈具有强身健体、美化心灵的作用
舞蹈浅析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李 敏摘 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舞蹈艺术是一项受到广泛认同和参与性极强的活动形式,在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它是以群众为主体,群众自愿参加的一项的活动,通过舞蹈活动可让群众掌握和学习丰富的舞蹈语汇,并运用多彩的的艺术手段去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群众自身的思想感情,从而满足群众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活动的需要,最终达到群众自我娱乐的目的。本文先简单分析广场舞蹈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主要论述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是人的肢体语言。舞蹈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畅性动作来表达情意。舞蹈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活动,它融音乐、美术等艺术元素于一体,是高雅的全身性的文化活动,它即能健身、娱乐、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也可以使人精神焕发、身心健康,在优美节奏中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并不受场地、器材和锻炼者年龄、性别的限制,动作的繁简、难易可以根据舞者自身的需要而编排,是易于接受,易于开展的大众健身的最佳方式。现在舞蹈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项极受欢迎的艺术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身心常常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跳舞能够消除多余脂肪,改善人体心血管循环和呼吸系统状态,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人体四肢与躯干及全身的协调能力。舞蹈是一种比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为高级的运动,在身心两个方面都达到调试和发展,尤其对中老年人保持一颗年轻心,延缓衰老,延长青春是大有意义的。在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舞蹈作为一种欢快、节奏感强的群众文化形式,健身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人们通过运用形体自由地表现心灵,抒发内在情感,可以使人们在美的愉悦中充分发展,使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重力、节奏、人体平衡得到训练,可以培养人们对人体美,对时间、空间的感受,使舞蹈成为锻炼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想象力的一种极好的形式。人们在不断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体强身也愈加重视,以各种形式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而舞蹈恰恰是强身健体的载体,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人们有节奏的运动着全身。而音乐在广场舞蹈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编舞者对音乐的欣赏不同,而编排出的舞蹈也不同,所以,给广场舞蹈带来了各种风格的各个领域的音乐,而音乐所表现的都是各国、各民族最优秀、最美好的语言,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人们在跳舞的同时净化和美化了心灵。
(四)有利于舞蹈文化的大众传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广场舞蹈其实就是一种广场文化,由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创作、参与并传承。现在,我国的舞蹈文化只掌握在各地的歌剧舞院、舞蹈教练以及高校的老师与学生的手里,离广大人民群众很远。而广场舞蹈正好打破了这一局面,它将高雅的舞蹈艺术、舞蹈文化变得雅俗共赏,让广大人民群众能真正接触到舞蹈文化、感受到舞蹈文化。
三、结束语
【关键词】民族舞;广场舞;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33-01
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相关资料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广场舞自兴起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之后,已经成为了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对于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1]。我国自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广场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民族舞有其独特的艺术文化表现形式,加入到广场舞形式中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将民族舞融入到广场舞当中,能够不断地丰富广场舞的形式。现阶段来看,如何将民族舞和谐地融入到广场舞中是急需研究的问题[2]。
一、民族舞和广场舞的基本概念
(一)民族舞。我国有56个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基于此,民族舞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指的是表演风格不同于其他民族形式,如汉族的七盘舞、傣族的孔雀舞、苗族的芦笙舞以及藏族的牦牛舞等。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对生活的喜怒哀乐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民族舞蹈代表的是一种民族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其一,情节生动形象;其二,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其三,表演形式不拘一格。
(二)广场舞。广场舞的历史较为悠久,广场舞一方面是舞蹈艺术系统中最庞大的一个部分;另外一方面也是舞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广场舞就是在广场上跳的一种舞蹈形式。广场舞的根本目的是娱乐舞者身心,将表演形式和自娱自乐结合为一体,充分体现出民间艺术的感染力。广场舞的兴起在最近几年非常火爆,因此,广场舞也被称为是健身舞蹈或者现代舞蹈。总而言之,广场舞具有以下几种特点:其一,自发性;其二,集体性;其三,自娱自乐性[3]。广场舞的发起非常自由,不需要有正规的场地和舞台以及灯光等,只需要有广场就可以自行跳舞;广场舞都是以集体为单位的,少则几十人,人数多时有上百人,不分男女老少,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参与进来;广场舞主要是为了娱乐舞者自身,不求名利,只求身心健康。
二、民族舞在广场舞中的价值和作用
舞蹈是一种能够娱乐舞者身心的有益活动,广场舞作为吸纳阶段最为受欢迎的舞蹈形式,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将民族舞蹈融入到广场舞中,不仅仅能够增加舞蹈效果,而且还能够具有空前的艺术美感,具体表现如下:
(一)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将民族舞融入到广场舞中,能够让人民群众更为全面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如我国的蒙古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展翅,因此蒙古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节奏快且舞步轻。蒙古族人民在跳跃和扬鞭挥手中均洋溢着勇敢和热情,将其豪放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广场舞中将蒙古族的豪放气质融入其中,势必会被蒙古族整个族群的文化所感染,继而影响自身,将自身体内的豪放英勇气质逐渐释放出来。
(二)渲染广场舞的气氛。广场舞一般是在较大的空场地上进行表演,因此涉及的人数比较多。基于此,加入一些民族舞的基本动作以及民族舞蹈所用的基本道具等,可以使得广场舞的现场气氛变得更为浓厚,让舞者更为愉快。例如,傣族舞中以孔雀舞为代表,模仿的是孔雀的一系列动作,如展翅、追逐嬉戏以及开屏等,舞蹈表现形式非常优美多姿,每一个舞步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步法也有着固定的要求和定位。将孔雀舞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舞步融入到广场舞中,能够不断烘托现场的气氛,加大艺术感染力和创造力。
(三)使得广场舞的内容更为丰富。在广场舞中加入各种不同的民族舞蹈元素,可以丰富广场舞的表达形式,与此同时也能够为广场舞注入新的活力。如我国北方地区的扭秧歌。秧歌舞具有优美旋律和热闹的氛围等特点,恰好广场舞就需要这种欢乐的气氛。在广场舞中充分利用好秧歌的十字步、丢手绢以及丢扇子等基本工作,能够使得舞者的心情变得更为愉悦,对于广场舞的基本节奏掌握也更为轻松。
参考文献:
[1]崔亚楠,张予云,孙轲等.关于广场舞蹈中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运用[J].体育时空,2015,15(16):42.
[2]包玉莹.浅析民族舞在广场舞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6,15(3):223.
[3]李珊,郑建国.城市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以成都市广场文化发展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3,15(4):214-217,9.
关键词:广场舞蹈;雅俗观念;大众审美;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1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品种,可以为群众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增进群众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有利于群众的身心健康以及情操的陶冶。在舞蹈的发展过程中,富于创造的民众自发地创作出广场舞蹈这一新兴的民间艺术样式,它不仅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而且它作为一项公益性文化活动,吸引到广大群众、民间文艺团体、社会机构的广泛参与,并逐渐形成全社会文化自觉的发展态势,成为城市的社区、广场、公园、河畔等区域的一道美丽的风景。本文着重从雅俗文化观念的角度探讨广场舞蹈,希望对广场舞蹈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剥析广场舞蹈
对广场舞蹈的理解可参考作家文章中的见解,例如颜晓双的《中国现代社区新文化景观――群众舞蹈》一文中对广场舞蹈的描述,概括为“群众舞蹈以群众为主体,在群众中进行,并以群众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进行的舞蹈活动。群众自己掌握和应用舞蹈手段,通过舞蹈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来表现群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再如秦雪亮的《浅谈广场群众舞蹈中民族民间舞元素的应用》一文对广场舞蹈的描述则为“广场群众舞蹈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特殊表演形式,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以集体舞为主体表演的舞蹈形式。”综合两位作家对广场舞蹈的见解,我们可理解为广场舞蹈以群众集体为参与主体、舞蹈表现自发性、创造性及渗透性,舞蹈旨在锻炼身体,达到运动健身目的,于公共场所进行的群众舞蹈艺术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二、“雅”与“俗”的含义
“雅”与“俗”是两个对立面,在我国文化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的蕴意能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为发展指明确切方向,但两者的演绎则与文化同步发展。具体分析,雅文化是我国高雅、具备经典价值的文化,其旨在描述人文内在品质与由内而外呈现出的韵味,是由漫长的历史与岁月通过洗礼、沉淀而凝聚。雅文化对于各国而言,不仅是本国历史长期积累下的文化瑰宝,更是民族发展凝聚起的精神力量,能反映本国国民的文明水平与文化程度,是艺术家们经社会考验对创作历练出的深层境界,具有高度的创造精神。俗文化浅显易懂,多为通俗或粗鄙的文化,富有原生态,理念直观,较为自然朴实,具有我国传统的人文价值取向,既独到又朴实,满足我国广大群众的大众化思想,具有显著的适应性。虽然俗文化相对于雅文化未免粗糙,但依然属于人们精神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雅”与“俗”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我国文化相互融合依存的特点,才能彰显我国文化的魅力。深入分析,如若“俗”源自生活,那么“雅”则是对“俗”的感悟、深化,可以理解为“雅”是人们粗糙思想的发展,它的存在旨在引导“俗”,成为“俗”的指导思想。从另一角度出发,“俗”是为“雅”浇灌“养分”,为“雅”提升自身精华奠定基础。因此,“雅”与“俗”的结合能体现双向运用的过程。
三、“雅”与“俗”视角下的广场舞蹈
(一)“雅”与“俗”的相互交融,使广场舞蹈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广场舞蹈属于社会公众活动,呈现了文化与艺术的交融美,经历史的传承,舞蹈本身不仅传达出健身目的,且呈现我国内涵丰富的文化,是我国人类文明、文化相结合下的精神产物。
广场舞蹈始于人类生产劳动初期,表现了我国国民的文化情趣、生活情态及娱乐趣味。我国各民族均有属于自己独到风格的广场舞蹈,形式多元化,特色经典,是我国各民族广场舞蹈的魅力所在。广场舞蹈历经历史的沉淀与当代冲刷,既保留着古代文化又融合现代文化,继续发展。“雅”与“俗”间的转化与融合成为广场舞蹈发展与传承的保障。
(二)广场舞蹈的“雅”与“俗”关键在于顺应社会发展
1、群众参与广场舞蹈的意识不断提升。群众思想境界的提高离不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随着文明的更新,经济水平的提高,群众生活理念有所提升,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精神上的需求是时展的趋势,是我国文化必将继续成长的依据。群众文化意识的提高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其一,将自己看做社会群体中一员,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众活动,历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其二,正视自己的沟通能力,内心渴望得到社会群体的支持与认同。其三,渴望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2、广场舞蹈成为了群众审美的有力依据。文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群众在这些文化中欣赏美,感受美。随着文化的传播力度逐渐加大,群众试图创造文化的美,如本文阐述的广场舞蹈。群众对文化的审美因时代不同而出现观念上的差异,从而导致文化主流方向随时都极有可能转变。文化中的美通常经过一系列活动进行表达与宣扬,我国广场舞蹈不仅体现了文化的美,且美具有历史传承性,随岁月累计,群众的文化审美水平有所提高,主观意识得到提升,由此勇于创造文化中的美。我国自从步入改革开放时期,人性得到解放,束缚的精神回归自由,探索一切能释放心灵的方式,因而广场舞蹈得以诞生,通过舞蹈重塑自我。广场舞蹈是我国群众自行组织的集体活动,它没有固定的场所,是心灵回归自然的途径,展现自我风采与对文化美的感受。
3、广场舞蹈的目的有别于其他场所里的舞蹈。广场舞蹈不仅释放群众的身心,且能通过舞蹈无声的交流实现民情与民意的沟通,展现自我风采,集体中各成员对广场舞蹈的审美与兴趣大致相同,这就促使各成员的认同意识与道德感的结合,不再仅仅满足于锻炼身体,更多的是那一份纯净、净化心灵的作用。业余时间,身心得到满足、释放,精神上获取愉悦,提升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平。
(三)“雅”与“俗”关键在于广场舞蹈的意义
文化的传承决定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广场舞蹈历经历史的见证与冲刷,至今依旧是我国众多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经济水平的提高必将促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逐步提升,群众的人生态度因精神生活的提高而转变,如广场舞蹈。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离不开广场舞蹈的支持,舞蹈的魅力促使参与者互相团结、共同获取豁达的人生态度从而让心灵与精神文化相交融。
1、群众文化生活因广场舞蹈而焕发亮色。文化生活随国际间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多元化,广场舞蹈作为众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其具有独特的优点,不仅达到健身目的,同时获取娱乐,是业余时间休闲活动中较为活跃的集体文化生活。具体分析,其一,广场舞蹈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没有专业舞蹈的束缚与限制,是人们自由参加的集体活动,通过活动的娱乐释放工作上的压力,消除紧张情绪的有力手段。其二,满足于中老年人对运动的渴望。广场舞蹈动作较为简单,运用量不大,适宜不同年龄层次的运动者,尤其是中老年人,不仅收到健身成效,而且改善身心状况。其三,该舞蹈没有舞种限制,形式多样,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2、广场舞蹈中群众的凝聚力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集体室外活动,通过舞蹈塑造自我,进行彼此间的交流,从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心无隔阂势必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保障。在广场舞蹈的推动之下,群众彼此间增进感情,以舞会友成为了交友的一种新形式,统一的动作、统一的节奏,不断培养整体的意识、团结的理念,为构建和谐的集体文化生活奠定基础。
3、“雅”与“俗”关键在于普及与提高
“俗”是对“雅”的普及,即广场舞蹈的娱乐性与趣味性,因此,文化应“通俗”以满足各年龄层次者的需要。“雅”实质是文化生活的深化与提升,简而言之为“经典”。虽然“俗”与“雅”按字面上的理解属于对立的关系,但实际运用中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广场舞蹈通过比赛的形式能突显“俗”与“雅”,从而让“雅”的经典带动“俗”的粗糙,引导“俗”不断提升文化的质感与美度。比赛旨在发现广场舞蹈的亮点,评定“雅”文化,从而为“俗”文化的发展提供推动力。比赛如同寻找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高层次,自我突破,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与人文情操、艺术欣赏力等,从而提高自己精神生活的水平。
四、结论与思考
广场舞蹈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产物,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也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因此,在广场舞蹈的发展历程中,政府及社会团体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提供更多舞蹈的场地及设施,争取广大群众、民间文艺团体、社会机构的广泛参与,以实现文化资源的合理共享,从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夏帜红. 论广场舞蹈在社会和谐文明发展中的作用[J].群文天地,2013,(04).
[2]秦贺. 民间舞舞蹈表演的雅俗共赏原则[J].大众文艺,2013,(17).
关键词:广场舞;和谐社区;娱乐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39-01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在我国各大中小城市都出现了一股广场舞蹈的活动热潮。由于广场舞蹈拥有独特的功能,它能让人们在跳舞中享受乐趣,具有娱乐性,还能够强身健体,因此被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所接受并热爱,普及广场舞蹈的知识和教育对和谐社区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广场舞蹈的起源与特点、功能及作用来论述广场舞蹈的发展与和谐社区建设间的关系。
一、广场舞蹈的起源与特点
广场舞蹈语义就是在广场上跳舞,其实不止广场,只要有一块空地就可以跳出优美的舞蹈,在草地上、大街上都可以跳。广场舞蹈的舞步简单易学,经常重复,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下到几岁的小孩子,都能快速的学会,广场舞蹈的动作和舞步又具有灵活性,想怎么跳都可以,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跳法,跳出自己的个性。广场舞蹈中聚集了多种舞蹈的风格,嘻哈风格、摇滚风格、流行风格等,因此也受到了世界各国每个人的喜爱。
广场舞蹈的特点:
(一)雅俗共赏性
广场舞蹈简单易学,可以单人或团体一起跳舞。它让每个舞者都可以跳出自己的风格,更能增添跳舞人的魅力,因此广场舞蹈因具有雅俗共赏性而受到男女老少每个人的喜爱。
(二)群众广泛性
每一首舞曲都有32拍的,46拍的或64拍的不同的循环节奏,广场舞蹈也是,这样能使每一首舞曲的舞步都能随着循环节奏重复。不断出现的新舞步和新舞曲,也给广场舞蹈增添了新鲜感。广场舞蹈能够风靡全中国的原因就是具有群众广泛性。
二、广场舞蹈发展与和谐社区建设
(一)促进人际交往
广场舞蹈的特点就是参与性强。每个人都能亲自参加广场舞蹈的娱乐,人们在享受美的同时,也可以纠正赌博等恶习和歪风斜气,让人们不在无谓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人们在跳广场舞的时候,互教互助,认识更多的良师益友,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人们的关系更加和谐,同时也可以使社区邻里之间相处更加和谐。广场舞蹈是舞蹈的一种,也是一种表演,观众和演员打成一片,亲似一家人,给群众带来了欢乐。广场舞蹈似有节奏的散步,有一定的自由性,怎么跳都可以,也很容易学习,每个人可以在广场舞蹈中进行娱乐,得到快乐。广场舞蹈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能让各个年龄段的人在一起跳同一首歌舞曲,人们自己的情绪也能得到宣泄。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让人们感受到欢乐祥和的气氛,从而达到了休闲娱乐的目的。
(二)营造和谐社区
和谐社区建设的主体就是社区成员,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的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就没有了意义。广场舞蹈使人们在茶饭之后的时间有了好的去处,在社区广场上跳跳舞能使社区更热闹,更加文明,更加和谐,能够更好地构建和谐社区。广场舞蹈是在广场上由多人共同舞蹈,期间必定少不了人际交往。跳舞的人来自各个层面,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聚集,人们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有一个愉快的环境,也容易联络感情,并建立友谊。广场舞蹈汇聚了很多种舞步的风格,它是在人们的劳动中产生的,展现了劳动人民对美的喜爱及欣赏。人们在跳广场舞时能听到悦耳的歌曲,从而跳出优雅的舞步,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从中吸收美的真谛,能够感受出生活的美好,医治人们的心灵创伤,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三)营造健康社区
广场舞蹈能健体美型,强壮体魄。经常参加广场舞蹈锻炼,能改善体形,使体态丰盈,匀称,符合健美标准,男士四肢有力,体格魁梧,尽显阳刚之美;而女士身体柔软,苗条,又不失妩媚,尽显阴柔之美。长期从事广场舞蹈训练,能锻炼人们的心脏,使心脏跳动健康有力。同时,参与广场舞蹈训练还能使人心态平和,延年益寿。当前,人们的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各种疾病的发生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了较大困扰,而通过在社区开展广场舞蹈,促进老年人的运动与健身,更加能促使其身体循环,从而营造健康社区,实现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在城市和乡村普及广场舞蹈,能够让人们强身健体,休闲娱乐,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对于和谐社区的建设是有很大好处的。广场舞蹈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及功能作用能让人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广场舞是刚进入中国民间的一项舞蹈运动项目,因此它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希望相关国家部门及广场舞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能加大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使它能够蓬勃发展,遍及全国,从而加快构建和谐社区,构建和谐中国。
【关键词】广场舞大妈 “科斯”定理 权利分配
一、科斯定理解析
科斯定理是科斯的一N构想,其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可以通过谈判而得到缓解,从而使社会效益最大化。笔者认为关于科斯定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其明确了各自的产权,即更有效的消除了影响的外在性。明确产权,可以有效的实现用市场交易方式进行赔偿。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与它不仅适用在狭小的范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科斯定理来解决,科斯定理的出现使我们对社会的解释更加深刻。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时候,如果进行交易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人们可能会考虑采用付出较低的交易方式甚至放弃原有的交易方式;而当同一个事情的结果类似时,人们一定会采用付出较低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从科斯定理的角度分析广场舞大妈事件
那么就广场舞大妈跳舞扰民的事件来说,广场舞大妈是否应对广场周围的居民负责呢?如果“获得安静”的产权没有被界定,广场舞大妈认为可以随便跳舞,居民则认为不能随意跳舞,那么矛盾便会激化。此时,需要政府出面界定产权,假如把“获得安静”的产权划归于居民,可能会有以下三种结果:一是广场舞大妈们被迫解散;二是广场舞继续,但要给居民安装隔音装置;三是广场舞大妈自己修建活动室,把广场舞改成室内的。如果把“获得安静”的产权划归于广场所有者,那么在广场上活动的人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广场舞大妈也就可以尽情跳舞,其他人无权制止,这种情况下又会产生何种结果呢?也是三种情况:一是居民搬家,去没有广场的小区居住;二是自己安装隔音装置;三是居民在经过广场舞大妈的同意后为其修建活动室,让广场舞大妈们去室内跳舞。但是居民会为广场舞大妈建造活动室吗?实际上,这是一个交易成本较高的事件。假设政府将权利赋予了广场舞大妈,附近居民会出资为广场舞大妈们建造活动室。居民难免抱怨,但免受噪音侵扰对他们似乎更加有益。但是,居民能与广场舞大妈能达成有效协议吗?事实上可能性很小,因为交易会被高昂的成本隔断。究竟哪些成本会隔断交易呢?
首先,调查成本,在该事件中,调查不会成为障碍,因为附近居民清楚相对人是哪些大妈。其次,缔约成本,是指在与对方谈判过程中所支出的误工损时成本,以及法律咨询费用,在该事件中,缔约成本微乎其微。再有,不履约风险成本,在这个事件中也不太可能成为障碍,因为居民们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广场舞大妈是否在活动室里跳舞,进而根据现实中的情况决定交易是否要继续,或者是钱款是否结清。最后便是搭便车现象,这是会阻断交易的主要问题所在,我们可以想象,交易的双方分别是广场舞大妈和七八十家甚至更多家附近的居民。要想交易完成的话,居民们需要聚集到一起然后每家凑一定数额的费用来建造活动室。尽管该交易对每家居民都有益,但是人类自利的本性很有可能会阻断该交易。假设大家聚集在小区的一个会议室中召开一个会议,然后每家凑相同的金额来建造活动室。这时,一户居民提出自己家的房子与广场的距离比较远,因此他建议根据居民楼与广场远近的距离来确定应缴的金额。而另外的一户居民因为家境贫困,本来生活就很拮据,于是他便主张根据每家的富裕程度来确定应缴金额。如果这样,交易成本就会很高,导致交易便无法达成。
那么产权的归属到底该怎么分配,在交易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产权的分配具有配置效应。在高交易成本的案例中,是由法庭而非市场制定配置社会资源的规则。这样就要寄希望于法官。而从历史来看,法官设计规则并无不妥,因为法官设计的规则跟法官的利益无关。科斯认为有一条规则可以确定分配方向:在交易成本较高时,应将权利分配予在交易成本较低时愿意购买该权利的一方。从刚刚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不是搭便车的问题,居民们将会为广场舞大妈建造活动室,也即该问题的受害方更愿意购买该权利。因此根据“科斯”定理,应将权利分配予受害方,就广场舞大妈事件来说受害方是附近居民。
三、结语
以上便是当广场舞大妈遇到“科斯”时候的一些分析以及分析结果。但在实际中需要更多的是互相理解。如果两个群体之间要做到和谐共处,那么需要做一些折中处理,即可以让政府出资建造活动房,由于政府的支出来自税收,本质就是广场舞大妈和附近居民共同建设了活动室。科斯定理,本质上就是在强调一些外部性问题,所以如果大家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在公共场合为所欲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