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尾巴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形形的“尾巴”
人们一般把生在身体后端的器官都称为尾,所以很多小动物,如蠕虫、蚯蚓等,似乎都有一条细长的“尾巴”,而尾端有毒刺的蝎子,更有“蝎子尾巴毒(独)一份”的说法。与蝎子同属节肢动物的对虾,尾节的末端很尖,还有一对宽大的尾肢,同尾节合成扇形,称为尾扇。而龙虾的尾部宽大,形成更为发达的尾扇。多棘蜈蚣更是独特,其最末一对是向后延伸,看上去就好像是具有两条“尾巴”。
有些动物甚至需要利用它们的“尾巴”来辨别雌雄,例如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蛔虫和蛲虫。蛔虫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雄性尾部向腹面弯曲,雌性尾部呈圆锥形,不弯曲。蛲虫身体细小,呈乳白色,像白棉线头一样,雄性尾端向腹侧卷曲,呈“6”字形,雌性尾部长而尖细。
但事实上,上述的这些无脊椎动物的“尾”,并不是真正的尾巴,而是体腔(消化道等)的一部分,它们的开口在尾的末端,这与真正的尾巴――脊椎动物的肛后尾完全不同。
脊椎动物的尾巴是脊椎的延伸部分,即尾椎,紧接在躯干部之后。尾椎数目变化很大,一般来说,尾椎的数目和尾的长度成正比。由于躯干与尾巴的分界处就是,因此脊椎动物的尾巴被称为肛后尾,是其外形的主要特征之一。
某些脊椎动物的尾巴,在外部形态上还有一些特殊的形式,例如鱼类的尾鳍和鸟类的尾羽。
鱼类的尾鳍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支撑薄膜构成。就形态而论,尾鳍大体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第一种称为原尾,脊柱的末端平直,将尾鳍分为完全对称的上下两叶,见于鱼类的胚胎期及刚孵出不久的仔鱼。原尾内外均对称。第二种称为歪尾,脊柱的末端折向上翘,伸入尾鳍上叶,将尾鳍分成上下不对称的两半,一般上半较大,见于鲨、鲟等鱼类。歪尾内外均不对称。第三种称为正尾,脊柱的末端仍向上翘,但仅达尾鳍基部,尾鳍的外形是对称的,内部则不对称,见于大多数硬骨鱼类。
就鱼尾巴的外部形态而言,又可分为六类:金枪鱼类为半月形或新月形;鲱、鲭鱼类为叉形;鳟、鲤、鲈等鱼类为凹形;嘏虎鱼为尖形;菱鲆、舌鳎鱼类为圆形;鲽鱼为截直形。
鸟类的祖先――始祖鸟的尾椎数目多达18-20块,而且皆未愈合。但现代鸟类不仅尾椎的数目大为减少,而且后面的4-10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综骨,用以支持扇形的尾羽。
鸟类的尾羽十分强大,左右对称,一般为10或12枚,多者可达24枚,见于野生鸡类。尾羽的背面、腹面都生有覆羽。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尾羽的形态也多种多样。尾羽的长短相等,而末端成一直线者,称为平尾;如果外侧尾羽较中央尾羽为短,依长短相差程度的不同,形成圆尾、凸尾、楔尾和尖尾;反之,如果中央尾羽较外侧尾羽为短,依凹入的深浅不同而形成凹尾、叉尾和铗尾。
除了尾鳍、尾羽等特殊的变化形式外,动物的尾巴还有大小、肥瘦、粗细、长短、被毛多少等很多方面的不同,不仅形状万千,而且妙用无穷,因而成为它们身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的运动器官
肛后尾在水生的脊椎动物别发达,如圆口类、鱼类、两栖动物的蝌蚪和有尾类及无足类的成体、水生的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等。对于它们来说,尾巴主要是一个重要的运动器官,其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推动身体前进,并在前进中起舵的作用。对于鱼类中的跳高“冠军”――裸鲣来说,那条弯弯地呈月牙形的尾巴更是作用非凡。由于其尾易于弯曲,而又坚硬如铁,所以只要轻轻一甩,它的身体就会像发射的火箭一样,一下子便窜出数十米。
通常,从鱼尾的形状就能看出它游泳的速率和活动能力。一般来说,具有半月形尾或深叉形尾的鱼,能维持长时间的快速游动,有方形尾或圆形尾的鱼,虽然可作短距离的快速游动,但以游泳的全过程来看是比较慢的。
鲸类的尾巴也退化成鳍,末端的皮肤左右向水平方向扩展,形成一对大的尾叶,但和背鳍一样,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狭长的尾干部逐渐变细,最后在进入尾鳍之前消失。尾鳍的内部也没有肌肉,而是由结缔组织构成,整个尾鳍像一块大硬板,所以也有人称它尾片。鲸类的尾鳍可作上下摆动,就像船橹一样,用于拨水,借水的反作用力而推动身体前进。
为什么鱼的尾鳍是垂直的,而鲸类的尾鳍却是水平的呢?原来,鱼类虽然可以在水中呼吸,但为了追逐食物或逃避敌害,常需要急速左右拐弯,这种运动以垂直尾鳍为最有利。鲸类却必须到水面换气,再潜水觅食,水平尾鳍对这种快速上下运动最有利。当尾鳍上下等量摆动,身体就可以直线地前进,若往下的摆动大于往上,它们就上升,反之就下沉。
陆生脊椎动物主要的运动器官是四肢,尾巴一般已不执行运动的功能,所以一般在形态上就显得细弱,但也有很多种类的尾巴非常发达。蜥蜴类的尾巴都比较长,通常等于或长于头与躯干长度之和。鳄类更是具有粗壮如钢鞭的长尾,以及露在口外的两排锋利的牙齿,所以看上去常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蛇类是从蜥蜴类中分化出来的,当它们的四肢退化后,其尾巴便替代了部分四肢的功能。蛇的尾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生活在丛林中的蛇尾巴又细又长,生活在丘陵山区的蛇尾巴相对粗短,生活在荒漠中的蛇尾巴短而钝,穴居的蛇尾巴大都已退化,生活在海洋中的蛇尾巴均呈侧扁状。
蛇在运动时。尾巴起平衡身体、协调运动和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纤细的蛇尾巴就像人的手指一样,非常灵活,特别是银环蛇、眼镜蛇、灰鼠蛇等。灰鼠蛇还由于能用尾巴缠住树枝,再将身体窜到另一棵树上,因而得到了“过树龙”的美名。树栖的绿瘦蛇,尾巴的长度几乎相当于头和躯干的一半,它经常在树冠中穿行,当它起跳时尾巴可以起到弹簧的作用,着陆时又可以起到抓握的作用。
很多蛇,如金花蛇等,在攀爬陡峭的岩壁时,身体不时呈“倒立”姿态,用尾巴向上摸索,只要抓住微小的突起就可以引体向上,反复运动,步步为营,攀援直上。
沙蟒的尾巴短而粗,尾椎骨结构呈棒状。在疏松的沙漠中运动时,它可以用身体的前端和尾部支撑地面使身体向前侧向移动。五步蛇尾巴终端的鳞片变成了一个尖尖的大刺,俗称“佛指甲”,在爬行中戳在土里,也主要是起推动身体前行的作用。
袋鼠的尾巴粗而长,末端没有长毛,看上去好像棍棒似的。这是一种多功能器官:休息时,尾巴
与后肢一起支持着身体,成了一只“三脚香炉”,显得十分稳定;奔跑时,尾巴翘起,就像“秤杆”一样,能保持身体平衡,起舵的作用。
树栖的树袋鼠的尾巴虽然也像地栖袋鼠一样又粗又长,但整条尾巴从前到后的粗细大体一致,而不似地栖袋鼠那样前粗后细。另外,尾巴下面的毛甚少,甚至完全,从而有利于紧紧盘握树枝,并且当其在树上攀援时起一定的支撑作用。
许多树栖哺乳动物的尾巴都能不同程度地卷曲,其中生活于南美洲的蜘蛛猴的卷尾最为完善,将诸多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热带树栖动物对雨林里茂密的藤本植物的一种适应,因为在相对开阔的森林中,树栖动物容易在树林间进行跳跃,平直的尾巴具有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而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树栖动物的跳跃受到限制,卷曲的尾巴则可以协助动物进行移动和采食。
蜘蛛猴的尾巴长达63-92厘米,不仅比身体和四肢都长得多,而且末端腹面有20厘米是光秃无毛的,上面有一道道皱褶,似胶鞋底上的花纹那样的指纹状皱纹,能够增加摩擦力,而且感觉非常灵敏,很管用,实际上起了“手”的作用。当蜘蛛猴在林间向前攀行时,它的这条尾巴总是跟着一只前肢先抓住一个树枝或一根藤蔓,飘荡过去,蹿到另一棵树上,从不会失手。蜘蛛猴的尾巴时而盘卷尾尖,时而又散开,像手一样灵巧自如,当前肢攀援不及时,它就迅速伸出尾巴去采摘或拾取食物。它们的尾巴十分灵敏,甚至能够捡起一粒花生米大小的东西。蜘蛛猴在休闲的时间,常常把长尾巴的前端缠绕在树枝上,将身体稳稳地悬挂着,手脚并用地进餐。休息时,它们也往往倒挂着身体,即使睡着了,尾巴也不会脱落。蜘蛛猴在热带雨林中跳跃游荡的时候,它的尾巴总是朝后翘起,起着舵的作用。依靠长而有力的尾巴,它还能够站着紧紧抱住树干,因为它前肢上的拇指已退化,缺乏抓握能力。通常雌兽把幼仔背在身上,东跳西跃。幼仔为了安全,常将自己的尾巴缠绕在雌兽的尾巴根上。有时候,雌兽用尾巴当作手臂,怀抱着自己的幼仔。此外,蜘蛛猴的尾巴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天气炎热时,尾巴成了散热器,仿佛大象利用耳朵、家狗利用舌头散热一样,天气转凉时,它的尾部动脉血可以不流过小血管直接回到体内,使它们免受风寒。
在能够飞行或滑翔的动物中,尾巴也能起到辅助的作用。鸟类的尾羽在飞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翼手类是唯一一类真正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其独特的飞行器官――皮膜,也需要由尾巴来支撑。飞鱼能“飞”,虽然主要凭着一对长大的胸鳍在空中滑翔,但如果没有尾巴的帮助,也是“飞”不起来的。飞鱼具有宽大而强硬的尾巴。靠它左右急剧摆动,产生一种后助力,使身体迅速前进,直至冲出水面,“飞”向天空,并且用尾巴控制飞行的方向。就连在树上活动的松鼠,也能利用那条蓬松的尾巴,像降落伞一样,从树上跳下来。
盾尾蛇是穴居生活的,它们的尾巴末端变形呈“盾”状,以适用“冲刺爬行”的需要。爬行时先使尾部“盾尖”插入土中,然后全身弯曲用力,伸开时猛地一冲将身体向前推进。穿山甲在挖洞时则用它那粗大的尾巴钉住后方的地面,用前肢上的利爪挖土并推向后方,再由后肢把刨出的土向后推出。它还会用后肢和尾巴支撑地面,直立起来一边行走,一边四处观望。上树时用四肢上那些尖锐的爪子钩住树干,并用强大的尾巴作支撑物,较为灵便。啄木鸟的尾羽也呈楔尾状,羽轴粗硬坚挺,外侧一对甚小,中央1-3对尾羽羽端呈叉形,啄木时有支撑身体的作用。
固着是动物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海马鱼游泳的姿势很奇特,是一种“站”着游的鱼,也能依靠尾部的屈伸呈弹跳状前进,但很容易疲劳。而它的尾巴像一条鞭子,能伸能屈,异常灵活。如果碰到海藻的茎枝、珊瑚枝等海中固定的东西,它都能用尾巴卷住进行休息。因此,海马鱼的尾巴又是一个“攫握器”。有趣的是,如果遇到海中的飘浮物,它就用尾巴钩住,倒挂在上面,搭乘免费“公车”在大海中漫游。
避役也叫“变色龙”,尾巴很长,能像发条一样蜷曲或将尾端缠绕在树枝上使身体稳定,起到“第五只手”的作用。蝮蛇常将尾巴紧紧地缠在树枝上,捕食小鸟时身体后半段如同弹簧的一个支点,蛇头与前半段弹射出去后,尾巴牢牢地固着在树干上,使自己不至于掉下树来。如果猎物距蛇较远,它的尾巴则变成了力的支撑点,使整个身体都弹射出去。
攻击与摄食的工具
除了运动功能之外,动物的尾巴还具有攻击、摄食、驱敌的功能以及其他特殊的功能。
长尾鲨是一种海中的“强盗”,其尾鳍的上叶特别长,约为身体全长的一半,成为它最得力的捕食工具。当它遇到别的鱼群时,便用长尾狠命击水,发出一种可怕的声响,迫使鱼儿聚在一起,然后它再冲过去,用尾巴准确地将鱼一条条拨到自己口中从容吞食。
营底栖生活的赤虹等鱼类,身体又扁又宽,近似圆形,但细长的尾部成鞭状,末端尖,整个尾巴像一根细长的铁针――一根带毒的尖棘。这根棘非常硬,能像箭一样穿透铠甲。每当鱼工与其他动物搏斗时,它就用这根铁针左右横扫,使对方无法招架,轻者受伤,重者丧命,得胜后它还能把俘虏卷缠起来,成为自己的果腹之物。
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夜行性毒蛇。由于它的角质皮肤酷似熟透的菠萝蜜皮,因此被叫做“菠萝蜜皮蛇”。它有一手用尾巴猎杀动物的绝技,当发现猎物时,立刻将其紧紧箍住,并将生在尾部的一对大毒螯深深地刺进猎物的腹部,注入致命的毒液,待动物中毒死后再将其吃掉。
这次比赛竞争更激烈了,小动物们都想取代孔雀成为新一届冠军。森林里唯一一家美容店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狐狸老板娘忙得不可开交,小动物们正在忙着装扮自己漂亮的尾巴。瞧,松鼠在自己毛茸茸的尾巴上戴了一串漂亮的花环,看上去非常醒目;小白兔的尾巴虽然短,不显眼,但她也戴了一个美丽的夹子;孔雀在自己的尾巴上点缀了几颗亮晶晶的水钻,这下,开起屏来,五颜六色中夹着一闪一闪的光,更加迷人了……
比赛地点定在森林学校操场上,担任裁判的是山大王老虎,它庄严地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个上台的是松鼠,他从高高的松树上跳下来,尾巴像一支船舵把握着方向,帮助他准确轻盈地落在台上。这个漂亮的登场引来了一片叫好声。
松鼠把自己的尾巴高高地竖起,大声地说:“我的尾巴又大又漂亮,毛质好,不光美丽,还有很多功能:可以当降落伞,从树上跳下来,不会受伤;还可以当棉袄,有保暖作用,冬天不会受冻。谁能跟我的尾巴比?”
第二个上台的是响尾蛇,他从离擂台老远的地方“嗖”一下就射上了台,把观众们吓了一大跳。他昂着头骄傲地说:“我的尾巴功劳可大了,可以引诱猎物,我靠着尾巴捉到了好多食物,每次都吃得饱饱的;还可以吓唬敌人;而且我的尾巴还会唱歌,更是独一无二呢。”
孔雀高傲地登场了,他展开漂亮的尾屏,摇摇摆摆,像绅士一样走到台上,不可一世地说:“我的尾巴是最美丽的,一旦开屏,谁能跟我比?”只见他那尾巴五彩缤纷,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中间镶嵌的水钻闪闪发亮,真是无与伦比的美。小动物们都看呆了,难道孔雀要蝉联本届冠军了吗?
这时蜥蜴和小白兔匆匆地赶到了,只见他俩神情疲惫,毛发凌乱,小白兔尾巴上的夹子不知去哪了。蜥蜴更惨,身上有不少伤口,连尾巴也没有了,浑身是血,好像刚刚进行了一场战斗。
动物们都惊讶地问蜥蜴:“你的尾巴呢?你跟谁打架了?”蜥蜴喘着气说:“刚刚我和小白兔在来的路上碰见了一只大灰狼,凶恶的大灰狼捉住了小白兔,我赶紧帮忙,去打大灰狼。大灰狼放下小白兔,抓住了我的尾巴。我的身子用力一脱,挣断尾巴,和小白兔乘机逃了出来,可是我的尾巴却……唉!”蜥蜴叹了口气,小白兔流着泪说:“谢谢你,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小动物们议论纷纷,有的赞扬蜥蜴大无畏的救人精神,也有的叹惜它失去了尾巴,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这时只见老虎大吼一声,台下顿时一片安静。老虎高声地说:“现在我宣布本届尾巴秀的冠军是蜥蜴,它牺牲自己的尾巴救了小白兔的性命。蜥蜴见义勇为,精神可嘉,本届尾巴秀得主当之无愧!”
老鼠的尾巴被稀疏的毛和鳞片所履盖,鳞片是由表皮的角质层变化而成。老鼠的尾巴平时起平衡作用,必要时能缠绕在绳索或物体上。在攀登或跳跃时,鳞片撑开向后使力,尾巴就起到了“撑杆”作用。尾巴也能在垂直的墙壁上支撑老鼠的体重,使之可以紧贴墙壁向上爬。
宛如“手掌”
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卷尾猴的尾巴长达50厘米,功能极强,被称为“第五肢”。 卷尾猴的尾巴可以使之悬在树上,身躯凌空,腾出前肢抓取野果、鸟蛋等食物,而且还能捕捉昆虫,与同伴“握手言欢”。卷尾猴外出时,母猴与幼猴的尾巴紧紧相连,宛如手牵手一般。同时,卷尾猴的尾巴还能调节体温,天热时把尾巴伸长散热,天冷时把尾巴卷成一团保温。
“自卫”逃生
非洲有一种叫山鼠的啮齿动物,它有舍弃尾巴自卫逃生的本领。山鼠的尾巴上有许多“节”,每两节之间相距8毫米左右,一旦被猛兽抓住尾巴,它尾巴上的肌肉会迅速收缩,节的地方就断开了,山鼠便借此逃生保住性命;又如草丛里的蜥蜴,如果不留神被老鹰抓住了尾巴,蜥蜴便猛力一挣,使尾巴撕开一节,慌忙逃脱,老鹰最终只抓住了一节蠕动的尾巴;大森林中有一种叫林鼠的小动物更是“聪明”,如果天敌抓住了它的尾巴,它会立即来个“金蝉脱壳”,将自己的尾巴尖从皮中褪出来,接着便飞也似地溜走,只留给天敌尾巴尖上的一层皮。
方便“被褥”
食蚁兽长着一条大尾巴,犹如一床方便、暖和的“被褥”,当它要睡觉时,将大尾巴往地上一铺,就睡在上面;小松鼠也是如此,要睡觉时,把身体蜷缩成一团,然后再把毛茸茸的大尾巴在自己周围铺将开来,随即进入香甜的梦乡。还有很多动物也和小松鼠一样,睡觉时用毛茸茸的大尾巴把自己围起来,以抵御风寒。
度荒“粮仓”
在马达加斯加,有一种如松鼠般大小的狐猴,在雨季,它们特别活跃,尽力多捕食,并在尾巴里贮存脂肪,积累养分。到了旱季,捕捉不到食物时,小狐猴便在树洞或野草丛里做个窝,然后把身子蜷缩成一团,睡起觉来,靠尾巴中积累的养分“度荒”。
师:小壁虎在哪里捉蚊子?
生:在墙角。
师:谁咬断了它的尾巴?
生:一条蛇。
师: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情怎么样?
生:难过。
师:它会想什么办法呢?
生:问别人借。
师:对呀,小壁虎想到了去借一条尾巴。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了哪儿?(师一边问一边点击课件)
生:小河。
师:对了,它看见——?
(小鱼出现在小河的背景图上)
生:小鱼!
师:壁虎会怎么跟小鱼说呢?
生: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
师:我们一起把小壁虎与小鱼的话来学一学,演一演,看谁学得最像。
(师生合作扮演壁虎和小鱼,边做动作边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二、案例分析
实践教学中,此类“活跃”的课堂为数不少。真的是活跃吗?是学生的兴趣高吗?是老师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吗?都不是!这样的“活跃”是一种没有经过深层思维和想象的活跃,充其量只能算是热闹。这样的课堂只见热闹,不见思想。究其原因,这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不到位有关。不少教师把文本解读等同于翻阅教参,抄写教案,对语文价值的挖掘没有经过认真细致的思考,教学设计时只凭感觉浮光掠影地罗列几条,然后照本宣科。结果是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框架如出一辙:遇到对话就提问,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遇上对话就表演,这样就“发展了学生大胆表现的能力”。殊不知,这样的课堂只是老师的“演艺剧场”,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多半无缘。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则经典的知识性童话,文章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这一故事主线,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文中三种小动物尾巴的用处及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读这一类型的童话,目标有两个:其一,认识童话所渗透的科学知识;其二,感悟文章如何以生动有趣的情节、活泼形象的语言来展现科学知识。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对于此类知识性童话,在科普价值的显现上,教师应凸显文本所蕴涵的语文价值,重点完成语文教学目标,为科学和语文之间搭起一座桥,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对策建议
1.“面对面”初读文本,获取“第一印象”。
初涉教材,首先要通览整体,以获得“第一印象”。当前,教师对文本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教参和网络,教什么,怎么教,如“龙门阵”现成摆在那儿。离开这些,教师几乎不会“赤手空拳”地解读文本,更谈不上对文本“语文价值”的挖掘。事实上,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极为重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直面教材,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挖掘文本内涵,然后才能与学生进行对话。教师较为可行的做法是:先认真阅读一遍文本,整体通览,然后合上教材,回顾哪些内容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细回味文本,这些留下“第一印象”的内容就是作者写作出彩之处,也是编者编排意图体现之处,更是学习语言表达的落脚点。通过思考,把握整体,抓住重点,方能驾驭文本。教材中反复出现“向谁去借?怎么借?对方怎么回答?”其实这就是故事发展的主线,教师要引导学生手捧教材,亲历文本,通读全文,在与文本面对面接触的过程中理清故事情节,了解文本所传递的科学知识。
2.“细嚼慢咽”再读文本,把握文本重点。
知识性童话以生动活泼、鲜活有趣的内容吸引儿童,文本以童话的形式传递渗透抽象、枯燥的科学知识,语言形式、表达方式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在细读文本时,除了要看文本所传递的科学知识外,还要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语言,铺设了什么样的细节,用了什么描述方法,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从中深层次把握文本的语文价值。例如,案例中的小壁虎“借尾巴”是事件核心,为借尾巴,它分别向小鱼、老黄牛、小燕子求助。文中反复出现“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一则是通过对话,向学生介绍文中三种小动物尾巴的用处以及小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这一特点,二则隐含着小壁虎因借尾巴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与情感体验,由难过、焦虑、矛盾、失望转而欣喜,具有浓郁的感彩。教师要抓住具体的情景,摸清小壁虎拥有完整的尾巴——掉尾巴——长尾巴的情感变化,诱发孩子自主表达的意愿,尽可能根据不同动物、不同身份、不同心情读出不同语气、语调,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容的单一复述和机械表演上。
3.“旁征博引”丰富外延,凝练文本内涵。
经典的故事作品总是蕴涵着丰富的信息内容。因此,教师需借助各种工具和途径进一步了解文本的信息,旁征博引,丰富文本外延。例如,老师对文中提及的和教材以外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和功能需要一定的积累。文中明确提到壁虎的尾巴除有“再生能力”以外,还有三个特点:一是能自切,二是再生需要一段时间,三是平衡、吸附功能。如此就不难理解,故事中反复出现小壁虎“爬呀爬”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小壁虎挣断了尾巴而使身体失去平衡,影响爬行,故而爬得慢;二是因需过一段时间才能重新长出尾巴,所以爬的时间比较长。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多年前,斯霞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我提个问题,请你们想想,为什么写“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连用几个“爬”字,而不是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
生:说明小壁虎爬了较长的时间,尾巴不是断了立即就长出来的。
生:小壁虎爬啊爬,说明爬的路很远。
生:小壁虎爬的时间很长。
师:对了,所以课文上写了“爬啊爬”,而不是写“爬到……”。你们可以去调查调查,还有什么动物的尾巴、腿、脚,弄断了又会慢慢长出来。过去学过哪些类似的句子?
生:《燕子飞回来了》一课,燕子飞呀,飞呀。
一、借助多种媒体手段,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大量的、可操作性的、有趣的活动材料,把幼儿带进了如醉如痴的探索轨道。幼儿年龄小,具有直观形象思维,应尽可能利用实物和多种科技媒体综合呈现出来,刺激幼儿感官,如鲜艳的色彩、美丽的造型和悦耳的声音等都会给幼儿的感官带来直接而强烈的刺激,使幼儿一下子被吸引,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如在《有趣的动物尾巴》教学时,幼儿都非常喜欢动物,但对动物的某一部位,比如说,“尾巴”的了解就非常少,为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活动前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为幼儿的科学探究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支持。其次我为幼儿精心设计了可互动的游戏课件,让幼儿亲自扮演动物做游戏,请幼儿看动物尾巴作用的录像,讲述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最后请幼儿自选动物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幼儿们轻松愉悦地在玩玩、做做、说说、讲讲中主动学习,掌握知识。从而激发幼儿感官,在操作及游戏中保持浓厚的探索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二、借助多种媒体手段,激发引导幼儿的好奇心
好问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爱提问,是其强烈好奇心的表现。幼儿常常会问“天为什么会下雨”“我为什么没有翅膀”等类似的问题。有的容易说,有的则难以解答,有的则显得幼稚可笑。作为幼儿教师要尊重和耐心地对待幼儿的发问,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引导幼儿的好奇心。我们经常更换活动室的材料,不断丰富幼儿环境中的科学信息、如自然科学用的奇形怪石、声控感应玩具、地球仪、电脑室、发现室、科学实验室、植物角、动物饲养、金鱼缸等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幼儿由此不断提出疑问,报告新的发现,鼓励幼儿自己去读书、观察、实验、思考,尝试自己寻找答案,使好奇心得到满足。
三、借助多种媒体手段,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使幼儿乐于参与固然是良好的开端,但教师指导幼儿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也极为重要,它关系着结果与结论的正确与否。在乐此不疲的实践中,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应有相应的提高。如在《沉与浮》的教学过程中,幼儿猜想什么东西在水中浮起来,什么沉下去,并作出标记;之后幼儿在亲自玩水游戏中寻找答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当对每一个物体做过一次实验时,幼儿便及时地做一次记录,在浮的物体图像旁打对号,在沉的物体图像旁打错号,幼儿还可以自己制作物体图像的标志,当发生误差时反复试验,更改标记,探索最终结果。那么如何将沉的物体浮上来,如何将浮的物体沉下去,这就要求幼儿思维活跃外,还要动手添加或删除物体的零件,从而在水中反复验证,最后上升为感性经验。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点击鼠标和键盘而进行的教学操作活动,也会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四、借助多种媒体手段,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获取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现代教学中不容忽视的。自然角、饲养角、种植园、科学角都是幼儿良好的学习场所,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花生从哪里来》教学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主题网络活动,收集、猜想、种花生,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种子发芽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是一个较长的系统的观察过程,难免有个别幼儿坚持不下去,所以多媒体课件就解决了以上弊病,可以让幼儿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例如,在《挖红薯》活动中,我没有先投放挖红薯的工具,而是让幼儿先空手尝试,引出幼儿自己寻找适宜的多样工具来,红薯秧在挖之前还长在地上,也是幼儿发现有障碍时自己拽掉的。在挖红薯活动中,幼儿又发明了多种挖法,比如,用小棍转圈撬又快又省力,用小铲更快,露出大半截红薯时用手左右摇,看到须儿时顺藤摸瓜,个人挖费劲时寻找伙伴几人合作解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