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轴对称图形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密切数学与生活联系的主要内容。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教材通过立交桥、交通标志、天安门、剪纸(窗花)等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而关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关键点是让学生理解这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一种位置关系,即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能够重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研究、发现、归纳、比较、运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这对今后学习数学是有帮助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义;
2.能辨别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轴对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并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轴及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及轴对称的性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和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欣赏图片,将生活中的对称美牵引到数学中来(先不提轴对称现象)
教师: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利用图形的某种特征我们想象和创造了许多美丽的事物。(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飞机、窗花、蝴蝶、交通标志、天安门等图片)
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能再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类似(对称)的物体,并与同桌交流吗?
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一)轴对称图形
1.做一做:老师把一张长方形的彩纸对折,折痕处不要完全剪短(先对折,再多次对折得出不同的图案),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图形?(教师多演示几遍)
2.结合先前观看的图片,请大家想一想: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提出对称现象)
3.前后或同方同学议一议:再引导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归纳: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对折),直线两旁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练习:
试一试: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吗?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轴。
(二)轴对称
1.出示教材第59页图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讨论: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概括出来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共同总结每对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学生可能发现:沿某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就能够重合。
2.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归纳出轴对称的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能够和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练习
(1)找出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小明站在镜子前,从镜子中看到对面墙上挂着的电子表,其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刻是多少?
(三)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特征
观察、类比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讨论交流,加深
理解。
1.思考: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学生归纳: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全等,并且也是成轴对称的。
2.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
区别: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图形。
联系: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有一条直线,都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将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练习题。
四、归纳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3)你能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五、作业
例1 图1是机器人的“两只手”,小明说这“两只手”都是轴对称图形.这种说法对吗?
【错解】对.
【剖析】判断错误.如果把“两只手”看作一个图形,那么说图1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没错,但说图1中的“两只手”分别是轴对称图形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图1中的“两只手”成轴对称.
例2 对于图2的“雪花折线图”,小新说它成轴对称.这样说可以吗?
【错解】可以.
【剖析】判断错误.如果把图2看作是由两个相同的一半组成的两个图形,那么就可以说这“两半图形”成轴对称.但对于整个图形,说它是成轴对称就错了.正确的说法是:图2是轴对称图形.
【剖析】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是未能正确理解图形成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含义.看完下文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了.
概念:(1)轴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两个图形中相互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图形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完全重合,我们把具有这样性质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区别: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指的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它不仅与两个图形的形态、大小有关,而且与它们的位置有关.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而言,反映了一个图形的特征,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具体地说,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后能重合,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能完全重合.
相同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沿着对称轴对折后图形都完全重合.
联系: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反之,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部分图形就成轴对称.
由以上概念的分析理解,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轴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指的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二、错将轴对称与全等画“=”
例3 小刚说图3中的两个“欢快小女孩”成轴对称.你认为小刚说得对吗?
【错解】对.
【剖析】图3中的两个“小女孩”的确是完全一样的,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也是完全相同的,但除此之外,对于成轴对称的两图形还必须能够找到它们的对称轴,即把两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它们能够互相重合.图3中显然找不到这样的直线.因此,图3中的两个“欢快小女孩”不成轴对称.如果把第二个“小女孩”翻折180°(如图4),那么两个“小女孩”就成轴对称.但也要注意,如果其中一个“小女孩”再“跳”高一点(如图5),那么“小女孩”又不成轴对称了.
三、镜子里的轴对称顾此失彼
例4 小强站在镜子前看见镜子里的墙上电子挂钟的读数如图6所示,此时实际的读数是多少?
【错解一】15:20;
【错解二】05:21.
【剖析】物体在镜子里的图像关于镜面成轴对称,镜子改变了物体的左右方向.一行数字中不仅每个数字被镜子改变左右结构,而且整行数字的左右顺序也被改变.0和1在镜子里仍然分别是0和1,2被改变成5,5被改变成2;其次,02:51的顺序被改变成15:20.因此,正确的答案是12:50.
解决文字映在镜子里的题型,不仅要考虑到每个字被改变,同时还要考虑到整行字的顺序也被改变.
四、对于无图问题,考虑欠周全,造成漏解
例5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成的夹角为45°,求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错解】答案为45°.
【剖析】就此题而言,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既可以在等腰三角形内,也可以在等腰三角形外,需分类讨论.
【正解】①当高在等腰三角形内部时,顶角为45°;
②当高在等腰三角形外部时,顶角为135°.
故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5°或135°.
对于无图问题由于表述的不确定性,常需分情况讨论,尤其是高,要分形内、形外.
五、利用轴对称变换求最小值
例6 如图7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
【错解】连接AB,并延长AB与直线l相交于点P.
【剖析】理解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忽略了要在直线l上找一点,到两点的距离和最短这个条件.
[关键词]轴对称图形;数学活动;信息技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67-0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能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些图形你们一定都见过吧?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图1,并显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
生:沿着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边的部分都能重合。
师:数学上把它们叫作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评析】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美观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图形迅速引出新课“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二、 探究活动
1.利用投影演示剪纸
师:这里有一张卡纸,我先将卡纸对折。猜猜看,老师剪的是什么?(快速地剪,然后展开)哈哈,是一棵小树。请观察这棵小树,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一条线。
师:这是一条折痕,它左右两边的图形是怎样的?
生:是相同的。
师:现在我沿着折痕对折,两边的图形怎么样啦?
生:完全重合。(师板书:完全重合)
师:这条折痕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评析】教师利用投影直播剪纸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利用格子图找对称点
师:为了便于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老师把小树请到格子图里。(如图2)
师:仔细观看动画,看一看、数一数,你有什么发现?(动态演示)
生1:点A和点A′的连线与对称轴相交且垂直于对称轴。
生2:有个画面中点A和点A′重合。
师(课件再次演示点A和点A′重合):将小树沿着对称轴对折,点A就会和点A′重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两个点称为对称点。
生3:点A到点A′的距离是6小格。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几小格?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几小格?
生3:点A、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
师:再来看一看点B,它的对称点在哪里?(请学生上来标出点B的对称点)
师:他找对了吗?点B和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1小格,这说明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师:下面大家也来动手找对称点吧,看看一分钟内谁找得又多又准。
师:对称点是不是很多,找也找不完?确实是这样的,轴对称图形有无数组对称点。(教师指着对称轴上的点E)难度加大啦!点E的对称点在哪里?先讨论,再举手说一说。
生4:在旁边。
师(点左右两边问):在这里?请看点E的动态演示。
生5:在原来的位置上。
师:是的,对称轴上的点的对称点在原位。
【评析】教师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准确地找对称点,把学习的自交给了学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实现了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3.利用格子图补全轴对称图形
师: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其中一半(如图3),请你猜一猜,补全之后它是什么图形?
生1:五角星。
师:太棒了!要快速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办法?谁来说一说?
生2:用尺子画。
生3:数出相同的距离。
生4:把对称点标出来再连线。
(以上回答,教师没有立刻点评,而是先播放一段微课视频)
师:我把李××同学补全这个图形的过程拍了下来,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学生观看视频)
师:你看懂了吗?你明白了什么?
生5:找对称点。
师:对称图形有无数组对称点,所有的都要找吗?
生6:找角上的点就可以了。
师:角上的点,我们称为关键点。你还看懂了什么?
生7:找对称点要数相同的距离。
生8:要依次连线。
师:哪位同学能把补全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完整地说一遍?
生9:确定对称轴后,第一步,找线段端点作为关键点;第二步,数出相同的距离;第三步,定对称点;第四步,依次连接对称点。
【评析】教师利用微课,通过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画图步骤,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个教学环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加了实践操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畅所欲言,分享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我们今天学得很棒,为自己鼓掌吧!加好油了,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四、实践操作,提升能力
1.任务一:猜一猜,谁是我的另一半(如图4)。请4位学生到屏幕前拖动脸谱,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连线。
师:这4位同学操作对了吗?如果老师这样拖动,可以吗?
生1:不行。
师:它们的形状也是对称的,为什么不行?
生2:脸谱的颜色也要一致。
师:真棒!脸谱左右两边的颜色、形状、图案都要保持一致。
【评析】教师利用相关软件制作了能随意拖动的脸谱,让学生拼接。利用脸谱不仅要求图案、形状对称,还要求颜色也对称的特点,深化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
2.任务二:判断,下列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对了吗?(如图5)
师:①号图形哪里画错了?请你指给同学们看。
生1:右下角的对称点找错了,应该是距离对称轴4小格的位置。
师:你为什么判断②号图形画错了?
生2:对称轴如果是竖的就对了,现在是横的。
师(小结):对称轴不仅有横的、竖的,还有斜的,画图的时候首先要看清楚对称轴的位置。
【评析】教师设计的任务二中,3个图形的判断难度越来越大,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强化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很多举世闻名的建筑都运用了轴对称的知识,一起来欣赏吧。
【评析】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使学生对数学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俗艺术,现在就用我们的巧手折一折、剪一剪,看谁剪得又快又美。一边剪,一边思考:剪纸中蕴含了什么数学规律呢?(出示下表)。
师:谁剪好了?把你创作的轴对称图形举起来。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
【评析】学生在剪纸活动中剪出了精美的图案,既复习了轴对称的知识,又运用了轴对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总评]
[教学课例]
(一)让学生拿出事先用纸画剪出的右边两个图形。出示问题:
右边的左图是由4个一样
的小正方形组成的,请你添上
一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右图),
使左图变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你能设计出几个?
分组讨论、动手操作、汇报交流。教师将学生设计出的三个轴对称图形在黑板摆出来:
(注:图中“?”是对称轴,“■”是添上的正方形。)
师:大家设计得很好!下面请说一说,你看到或想到了些什么?
生1:我看到对称轴有横向、纵向和斜向的。
生2:我感到只有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才能设计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
生3:以上三个图形都是由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它的对称轴两边的图形都各有两个半小正方形,且形状相同。
生4:设计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先试画对称轴,使它的一旁有两个半小正方形,然后再添一个小正方形,使两旁图形完全一样。
生5:检查拼出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只要沿对称轴翻新,看两边图形是否重合。
……
师:同学们讲得很对!一定要在解题时会运用。
(二)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印有右图的纸片,让学生把三个图形剪出来,然后出示问题:
你能将三个图形拼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吗?一共可以拼出几种?
同样先分组讨论、动手操作,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段进行交流。
1.师:大家准备从何处入手思考?
生1:我想先从试画对称轴入手。
生2:先画对称轴没有目标,不易画准,如果先算出三个图形面积和的一半,它是轴对称图形一半的大小,这样画对称轴就心中有数了。
(生2的看法得到大家的赞同。)
在计算中出现两种简便算法:
算法(1):把三个图形拼补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和一半为:
[(2+8)×(4+2)+2×2]÷2=32(平方厘米)
算法(2):把三个图形等分成16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和的一半为:
2×2×16÷2=32(平方厘米)
2.师:根据拼成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是32平方厘米,你打算把对称轴试画在何处?并从算出对称轴一旁图形的大小来确定画得是否妥当。
同学们发言十分踊跃,首先分别从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斜向试画出四条对称轴,并且算出①、②、③条对称轴总有一旁图形面积为32平方厘米,而④条对称轴两旁图形的面积都是24平方厘米(算法略)。
师:④条对称轴两旁图形面积都是24平方厘米,能拼成轴对称图形吗?
生:能!只要在对称轴的两旁各添上一个虚线长方形就行了。
师:上面试画的四条对称轴都能满足拼出图形两旁大小相等,那么是不是就一定能拼出轴对称图形?
生1:一定能!因为对称轴两旁图形大小相等。
生2:不一定能!因为还不知道拼出图形在对称轴两旁形状是不是相同。
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分四种情况拼图,然后组织讨论、交流拼图的方法及拼图结果。
生3:我是凭感觉拼凑成轴对称图形的。
生4:拼图时要看准对称轴一旁已有的图形,再在另一旁拼出形状相同的图形就行了。
生5:我们几个同学想了一个简便方法,只要把图形按对称轴翻折,如右
图,空白部分就是对称
轴下方拼补的位置。注
意:按对称轴④翻折后,
情况有所不同,两旁不重合的部分是各补一个长方形的位置。
师: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想得真妙!
同学们用翻折法很快拼出四种轴对称图形:
师:按照试画的四条对称轴,通过计算、拼补,的确能得出四种轴对称图形,至此,才说明我们开始试画的对称轴是正确的。
师生共同小结,……
[教学后的思考]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以上新理念要贯穿于新课教学之中,同样也要体现在练习的过程中。“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就是在“对称”教学内容单一、难度不大的情况下,教者选编了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求解题的途径,不仅巩固强化了有关对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者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方法。这堂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简单的情况出发,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探求较复杂问题的解决办法。如出示简单的拼轴对称图形的问题后,教者并不满足学生得出的三种答案,而是启示学生说出看到或想到些什么,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思考的方法,并集思广益为解决第二个问题作好铺垫。
(2)教者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放手让学生合作讨论交流,经历猜想试画对称轴――计算验证――拼图确认――解决问题的过程;又如先满足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旁图形面积相等的条件,再满足形状相同的条件……可见,在“授鱼”的同时,还着重“授渔”,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08-02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在整个初中学习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对于初中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不仅直接关系着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优化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赖于我们教师观念的改变。本文是笔者就自己的一点经验,以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为例,说明一种有效、科学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一、分析所授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初步学习了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基础之后,对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进行学习,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独立,教材在设计上富有美感,是一堂培养学生数学审美情趣的概念课。本节课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个大范畴,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认识方位与简单的平面图形。这一课为以后学习简单图形旋转90°打下了基础。本节课中,提供了很多民间剪纸、脸谱图案、天安门城楼等图片,教师可以在课外收集到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图片,为本课创设了一个具有强烈美感的氛围,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引出疑问,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本课内容比较重视实践活动,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在解读教材和初步的教学设想之后,研究出以下教法。
二、教学方法初探
根据对所授内容的特点与地位,笔者确定用以下教学方式对“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进行教学。本课是节概念课,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因此采用直观教具辅助,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设置激趣法、讨论法等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全过程地参与教学的每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步骤做起。
1.欣赏,感受对称。师:欣赏生活中收集到的具有对称性质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请仔细观察,发现他们身上共同的特点。生:对称。师:你真了不起,还知道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呢?生:两边一样。师小结: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他们是对称的。
2.认识对称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够认识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问题开始做起。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呢?它们又是怎样对称的呢?我们又怎样来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教师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小组讨论分类。师:判断自己的分类,并引导学生用“折”的办法证明图形轴对称。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把对称图形都来折一折,说说他们自己的发现。生1:我发现,对折后边上齐齐的,不多也不少。生2:两边合在一起了。师:也就是说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了。
3.认识对称轴。师:现在把我们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生:有折痕。师:折痕的左右两边是“完全重合”的吗?对称的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同学们,这些对称图形,通过对折,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们叫做“轴对称图形”。
4.练习巩固。(1)学生判断轴对称图形。师:在数学上对称轴还可以画出来,我们一般用虚线表示。(2)判断几何图形中有没有我们今天认识的轴对称图形呢?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一般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生:取出平行四边形,动手折,判断是否轴对称?(3)游戏。教师出示轴对称的字母图形的一半(CHENG XIANG),学生猜出是什么字母,请同学们连起来拼一拼――城厢,这就是同学们生活、学习的地方――城厢中学。(4)老师给出图形的一半,学生画出它的轴对称图形。
5.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在以上教法中,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学会想象,学会与人有效交往,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探索学习方法;既突出了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在具体施教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以及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他们积极探索、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感受数学的美。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意识,并且具备刻苦钻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