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化企业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煤炭 企业 信息化 建设 数字 矿山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4-0253-01
随着我国的煤炭能源的加工、利用技术的日益成熟,煤炭在清洁能源技术利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使得其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的地位不可动摇。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沁水鑫基煤业有限公司在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下,必须及时进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探索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矿山的发展,引进生产自动化、安全监测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
1 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学基础
信息化应用的经济学基础是边际成本法则,即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之下,边际成本随着分工专业化的程度而降低;拓展信息化是指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改变交易范围,观察到的成本变化,或者是改变成本观察的交易范围变化。对于信息化的建设与研究,要通过效率与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反应出信息化的1+1>2这一“倍增器”的本质特征。
2 数字矿山的简要介绍
数字矿山又称为智慧矿山,它是建立在矿山数字化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它以能够完成矿山企业所有的信息的准确整理和采集、智能化服务、自动化的操控、可视化的发展、规范化的集成、网络化的传输为主要的工作目标。(1)智能化的服务。智能化的服务是针对人工服务所提出的。(2)自动化的操作。(3)可视化的展现。(4)规范化集成。
3 煤炭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矿山的发展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3.1 建立矿井数据自动采集和更新系统
矿山数据的基本特征是动态变化和多源异构,因而,必须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建立起不同的数据采集系统。对于固有信息的采集,可以针对矿井测量、地质勘探所产生的基础数据,如钻孔、水文、测量、地质等,进行图纸矢量化的处理,建立起信息化的地测管理系统3DGIS数字矿山系统支持下列几种基础数据的采集:(1)根据采掘工程平面图,手动采集数据生成三维图形。(2)根据地测数据库,自动生成三维图形。(3)自动识别CAD图纸,生成三维图形。
3.2 煤炭企业要加大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
煤炭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矿山发展方面,要注重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比例,力求保证企业在数字建设方面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撑。企业单元技术投入应该向着集成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煤炭企业在技术投入方面,应该由过去的注重短期效益、单元技术方面,向着全局的、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倾斜,尤其是关注信息集成与整合方面的投入,应该由单纯的战术层面的投入,转向决策层、战略层、战术层的重点综合。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软件系统优化控制
一、引言
近年来,传统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加快了其进程,IT技术快速进入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各个层面,并改变了自动化系统长期以来不能与IT技术同步增长的局面。基于Internet技术的IT包括:Windows PC、Web Technology、Ethernet、Security等技术,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会推动工业自动化系统新的发展。美国一家电气公司顺应市场,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推出了IT动力自动化系统,从而推动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快速发展。
二、自动化软件发展历史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诞生至今,自动化软件已经有了20年的发展历史:: 80年代的组态软件,像On spec、Paragon 500等早期的FIX等都运行在磁盘操作系统(DOS)环境下,图形界面的功能不是很强,软件中包含着大量的控制算法,这是因为DOS具有很好的实时性;90年代,随着微软的Windows 3.0风靡全球,以国外某家公司为代表的人机界面软件开创了Windows下运行工控软件的先河。
2.1工业自动化软件的网络化
由于工业自动化软件间的信息交互越来越多,需要在单台机器上实现对多台机器上的软件系统进行集中远程管理的功能,因此网络化的管理也是自动化软件的发展方向。更随着网络的多样性与数据的分散的性质,工业自动化软件正朝着信息总线的方向发展,信息总线的方式改变了过去需要将数据集中采集和处理的观念,类似于在数据监控层上铺设一条信息总线,再由各个子系统链接在该信息总线上,这样就能够实现各个系统间的相互通讯,实现了监控系统的全分布。
2.2从集中自动化到分布式自动化
传统的工业自动化系统都采用具有集中运算能力的中央控制器,按照传统的软件技术,软件程序是面向过程的,编制面向过程的程序十分复杂,需要做大量程序编制的开发工作;同时,微软公司的Windows平台也提供了COM/DCOM技术,为实现分布式自动化提供了技术基础。COM提供了一种软件架构,它是可复用的二进制软件组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并共享数据。一个完整的应用软件可以用这些组件适当地组合而成。DCOM可以使COM组件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并通过网络相互连接,相互交换数据,就像在本地一样。这样一来,系统应该允许程序不一定集中常驻在单个硬件设备中,允许软件对象模块分散于不同的硬件设备中,这些对象模块通过网络通信方式互相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控制程序。这就意味着分布式设备、工具和应用所具备的性能起着与集中式应用一样的作用,因而系统中的所有对象和数据在任何时间都能被任何设备访问(2)。分布式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一致性和适用性,使系统具有统一的工程和数据模型,从而大大降低了工程项目从系统设计、系统集成、交付投运、开车运行直至技术维护阶段的成本。
三、自动化软件全球及国内市场发展状况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工业自动化软件技术的很多发面都有了不错的发展,而其中系统开发环境和系统构架方面也特别受到关注。集成开发环境通过应用组件可实现工程重用Industrial Application Server的组件对象体系结构可以显著地提高生产力。组件对象模型有利于开发代表工厂设备的可重用的应用对象。而其自动化软件在国内市场可细分为高端和中低端。高端市场基本上由国外品牌的软件占有,像一些国家级的大项目、大型企业的主生产线控制等,高端市场的特点是装机量小,但单机销售额大,目前国外品牌的软件年装机量没有一家能超过1000套。中低端市场基本由国产软件占有,亚控的组态王独占鳌头,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年装机量5000套左右,但单机销售额只有国外品牌的1/10~1/2。国内有近10家自动化软件公司,与国外软件相比,国内自动化软件最大的差距并不是在技术和品牌上,而是在企业的经营策略上,比如国内不少自动化软件厂商不懂差异化经营,主要竞争手段就是低价和免费服务;许多厂商还抱着“只要有市场占有率,利润自然来”的产品时代的观念,不惜代价扩大市场占有率,这使得国内虽然厂家众多,但大多处于亏损或维持状态,不能健康发展,也不能够保证给用户带来长期的利益(3)。
四、自动化软件的发展趋势
在自动化软件赖以普及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技术层面的,也有商业层面的,但制造业的需求是决定性的。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对自动化软件需求的提升;也决定了自动化软件将由过去单纯的组态监控功能,向着更高和更广的层面发展。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有生存的空间,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自动化软件亦是如此。所以,未来自动化软件的发展将主要表现为以下一系列特征:
技术性信息
自动化软件正慢慢成为协作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核心系统,无论是用户还是硬件供应商都将自动化软件作为全厂范围内信息收集和集成的工具,这就要求自动化软件大量采用“标准化技术”,如OPC、DDE、ActiveX控件、COM/DCOM等,这样使得自动化软件演变成软件平台,在软件功能不能满足用户特殊需要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比如组态王6.0中提供了4个开发工具包,就是使用户可以进行二次开发。自动化软件采用标准化技术还便于将局部的功能进行互连。在全厂范围内,不同厂家的自动化软件也可以实现互连。
(2)构造信息化的平台
ERP是国内炙手可热的话题,但目前的ERP主要应用在商业企业的财务、销售、物流等方面。在国内外的企业生产中,还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将生产信息和ERP系统整合到一起,使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在工业现场和ERP之间存在着鸿沟,如何使实时历史数据能够进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信息工厂迫在眉睫的需求。随着大型数据库技术的日益成熟,全球主要的自动化厂商已发展了相关平台,使自动化软件向着生产制造和管理的信息系统的方向发展。自动化软件已经成为构造全厂信息平台的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自动化软件将成为中间件,因为自动化软件厂商在既了解企业工艺、控制、生产制造需求,又能完成现场历史数据的记录、存储及为ERP提供生产实时数据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成为全球供应商
WTO给国内商家带来巨大的改变,因为国门对外打开,这样国外的市场对国内的自动化厂商也打开了。因为目前中国的市场份额只占全球的3%,所以成为全球自动化软件供应商对于国内自动化软件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另外,国内越来越多的系统集成商和设备制造商在未来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向全球销售时,他们更需要世界级的软件厂商向他们提品和服务,国内不少组态王的用户已向亚控购买了英文版即证明了这种趋势的发展,亚控将发展远景锁定为未来5年成为世界级的自动化软件服务商就是基于这一原因。
五、结语
对于工业自动化系统来说,其关键技术是工业网络,而在自动化领域,软件技术与IT的联系最为紧密,所以,其发展也是最为快捷。20年前自动化软件面世,与最开始相比较,其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展,所以当我们展望未来,对其发展趋势的展望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究竟是“对”还是“错”,在若干年以后才能得以证明。尽管现如今工业自动化系统已经变复杂,对自动化软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工业自动化系统软件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未来会用更先进的技术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并成为实现管理的扁平化的强大后援团,激励人们去解决面对到的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 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10~132
关键词: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F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应运而生,并获得长足的进步,有效推动了我国钢铁、冶金企业的发展,为冶金行业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把握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形势,深刻分析其优势和存在问题,掌握其发展趋势,对于顺应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提升应对行业问题的主动与自觉性,有效解决行业问题,推动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既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和重要作用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冶金电子控制系统上,使冶金电气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冶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这正是冶金电子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目的所在。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承担监控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发出的报警信号、自动执行操作和自动控制等。在实际的冶金生产过程中,运用电气和电子自动化设备,按事先预定好的程序进行生产操作、监控,使生产设备在无人或者少人的情况下,能够按照事先预定好的程序,进行自动化运转。
(一)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适应冶金企业生产需要,技术涵盖面很大
冶金企业的生产基本属于流程型,生产过程工艺环节多、连续性强,而且包含有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生产流程存在着各种突变和不确定因素,包括原燃料成分和生产技术条件等都经常发生波动。为确保冶金生产的稳定顺行,需要根据物料、能量、质量要求等,制定最优的生产作业计划,并进行动态的调度。为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需用在生产过程中,推行自动化管理,在方方面面引入电气控制设备,这样,就需用用到电气自动化技术,以满足各个方面的生产控制和管理需要。
2.技术程度高,应用复杂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比较复杂,既有软件,又需要有硬件,而且不同的环节、细节,要用到不同的技术控制方案,这样才能适应冶金生产设备种类多、工艺过程长、产品质量要求高等状况,真正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就需要工作人员熟悉这些技术,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娴熟的技术技巧。
3.对电子技术依赖性强
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整个过程都需要用到电子技术机技术,否则无法提升其自动化程度。从采集信号的传感器,到信号处理运算的控制器,从监控运算,到结果执行,都与电子技术紧密相关。每个环节都不能离开电子技术的进步。
基于这些特点,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别强调与时俱进,既要加强冶金企业的基本建设,引入高新技术,又要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借以管好用好这些高新技术,提高冶金生产绩效。
(二)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作用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更是非常明显的,至少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大幅度提高运行效率
冶金生产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后,可以在很多环节和细节,变人工操作为自动化操作,使得钢铁生产、工具机制造等,能大幅度地减少人工,从而不但有效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机械设备的影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增强了管理的科学和规范程度,综合性地提高冶金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此外,应用高新自动化技术,还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有效提升设备运作效率
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主要引入电子计算机技术,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实现了对冶金生产设备及其各项控制的自动化操作,从而使主要的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这就极大地节约人力资源,减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流程及其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电子自动化技术,既能直接干预生产操作,实现无人操作,还能对整个工作系统进行局部和综合监控,实施定位分析,得出生产的电能负荷、机械负荷、过程规范程度、原材料数量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监测数据,提供报警和管控信号,或者自动实施相关调整,以保证设备和过程都能在最佳状态下运行,这样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设备运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3.推进冶金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冶金生产过程包括了复杂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只有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才能促进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随着冶金生产的改革和发展,许多设备、流程,都需要引入高新技术,才能推进提高其电气自动化水平。例如,钢铁动力厂生产中,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其他冶金生产环节也需要大量的继电保护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DCS 系统集成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被引入冶金生产,有效地推进了冶金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继续发展,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也更为广泛和深刻,其功能作用更为显著,顺应科技发展和应用的潮流,借以促成冶金生产的现代化,这正是广大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使命所在。
二、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状
随着我国冶金企业的发展,冶金生产越来越强调高新技术的应用,以推进其现代化进程。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许多方面取得了创新与突破。
(一)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
冶金生产过程引入自动控制,许多技术被应用到冶金生产的基础控制方面来,特别是以PLC、DCS、工业控制计算机为代表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取代了常规的生产模拟控制,目前已经基本上在冶金企业得到普及。近年发展起来的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技术,也逐步在冶金生产的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分布控制系统结构替代了集中控制,成为自动化发展的主流。
(二)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测
生产过程的监测,也大量应用了自动化技术。例如,各种流量、鸭梨、温度、重量等数据检测,用上了自动化仪表设施,保证了回路控制、安全生产、能源计量等方面的监测的准确和规范。生产过程的各种预报、报警等,也都引入最新的监管、测量技术和设施,保证了管理、进程的需要。
(三)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我国冶金生产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使得整个行业的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国内外知名的钢铁企业,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控制精度、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生产成本及智能化企业管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基本的炼铁工序、炼钢工序和轧钢工序等,大体都采用了生产管理计算机技术系统。在生产控制领域,智能仪表、高性能控制器、模型技术、集中管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增强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大型冶金企业如宝钢、武钢等,都建成了主要生产线的MES[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即生产执行系统,是面向离散制造企业(如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航空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和流程生产行业(如化工、制药、石油化工、电力、钢铁制造、能源、水泥等)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的软件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推广。]和产销一体化系统。宝钢更在建立生产经营数据仓库和知识获取等方面,走在了国内冶金产业的前列,开发了数据挖掘系统、基于数据挖掘的质量分析技术、基于数据仓库的客户服务知识库,创建了智能质量设计知识库等,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从总体上看,我国冶金行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引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自动化进程,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水平,逐步拉近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前景
虽然我国的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各地的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还很不平衡,许多方面亟待改进、优化和提高。这就使得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深化改革,优化进程,力取更为丰硕的成果。因此,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一)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形成日新月异的格局
由于受市场影响,我国冶金工业生产,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因而只能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来提升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于是,信息技术必将继续得到重视和强化,相关的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更日新月异。特别是在钢铁企业的生产控制领域,智能仪表、高性能控制器、模型技术、集中管控等,将获得更为广泛应用,以增强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未来,在ERP、MES等系统深化应用的基础上,商务智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系统,将全面铺开,广泛应用,这将极大地提升钢铁企业应对危机、迎接市场挑战的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将更加普适应用,形成“无处不在”的格局。未来,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为钢铁等冶金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进一步提高冶金生产集成控制水平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面临着进一步更新和发展的挑战,未来将通过冶金生产的系统控制、系统数据挖掘与应用、提升生产效率等方面体现出来。特别是,冶金生产系统的控制要向实时控制方向发展。这需要冶金行业与时俱进,密切关注高科技发展形势,适时引入最新技术,在高端钢铁产品生产中,引入实时控制系统,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快速判断、准确诊断和迅速处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冶金生产自动化水平。同时,拓展数据挖掘。通过改善冶金生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力求对冶金生产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更大方为的自动控制。数据挖掘主要倾斜于把数学模型、控制算法等,运用到冶金生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再是推进机电一体化。在控制、测量等方面,逐步去除传统的分离做法,而把机电一体化提上日程,力使生产过程控制、数据测量等,进一步提高其效度和精度。
(三)促成生产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整体的冶金生产自动化程度,包括了生产环节和流程的全部,每个细节都有继续深化技术改造和创新的必要。例如,加强质量检测,需要发展和引入特殊仪器,例如质量在线直接检测仪;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对冶金生产进行系统化管理。例如对高炉冶炼,引入数学模型技术、系统可视化技术等,保证冶炼过程全程、全细节的自动实时监控;引入信息和系统工程技术,不断优化操作流程,提高技术性能指标;引入节能技术,建立能量、物料综合优化模型,确定合理化学能输入比例、顶底比例、优化电功率曲线和废钢、铁水比例,以提高冶炼强度,缩短冶炼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引入高精度预报模型技术,针对铁水预处理和炉外精炼的发展要求,要建立化学成分、纯净度、钢水温度等的全线高精度预报模型,并对合金化、造渣、成分调节等,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控制。还要继续优化高效连铸和近终型连铸技术,借以提升电磁连铸自动控制技术。开发新的浇铸技术和铸坯质量保障系统,以实现浇铸技术的接近凝固温度、高均质、高等轴晶化、薄板坯连铸、薄带连铸等浇铸的现代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
(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以往的电气自动化,有相当部分是局限于机械化和电子化,而计算机技术才是新世纪以来主导引入电气自动化程序的。这两者的结合和融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既是增加产品数量所需要,更是节省劳动力资源,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的需要。通过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主导的实现进一步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就可以从整体上改善生产,提高质量。只有电气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起来,才能促使生产过程进一步机械化和自动化。特别是,PC客户机、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促进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张振华:《创新——电气自动化深化改革的灵魂》,科技与生活,2010(14):80.]。
特别是,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更趋向于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实现深度融汇,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提高,纵向一体化逐渐深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逐渐整合,工艺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向精细化管理、集约化运营转变。
总之,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程度和水平,也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冶金电气自动化发展好坏和程度,决定着我国冶金工业发展的快慢和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新,要继续坚持走自主研发,消化吸收相融合,把集成创新、初始创新、综合创新统一起来,加大整体创新的力度,借以促成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的更新和发展,实现冶金工业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彦广: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J],自动化博览, 2008(2).
人文大众期刊十年记录,奠定行业数据挖掘基础
该书副主编张立代表出版方首先发言,他说:本书的出版,不仅是人文大众期刊十年的记录,也是龙源十年发展的记录。在互联网信息泛滥的情况下,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化、商业化历程艰辛,目前国外还没有类似的案例,从这一层面来讲,《中国人文大众期刊十年数字化发展报告》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所体现的“数据十年”,从最初的杂志排行数据,到后来的篇章排行数据,再后来是类型期刊的数据分析,再到城市阅读排行数据,从数据挖掘角度的创新和细分,我们看到了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路径。龙源完成了数据的统计分析,为我们下一步真正做大数据挖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补充说,《中国人文大众期刊十年数字化发展报告》从数据的角度,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需求分析。这个数据其实可以引导出商业模式。将数据建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输出――数据应用打造一个链条,在这个链条上进行更有意义的价值挖掘,也许商业模式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将继续深入合作,以该书的研究成果作为新起点,结合互联网+、全民阅读以及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开拓“产学研”研究的新空间。
该书主编汤潮介绍了该书的特点和龙源以人文大众期刊作为发展方向的缘由。他认为,除了人文大众期刊是中国主流的优质内容代表外,期刊的特点是最符合互联网发展生态的,比如期刊的精品权威特征、分众个性化特征,连续出版的更新特征。每一本刊物都有其特定精确的定位,也就是一个精准服务的社区圈子,这与今天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几乎都是完全重合的。他介绍,《中国人文大众期刊十年数字化发展报告》主要进行了2005-2014这十年期刊数字化阅读数据分析,由国内外机构和个人用户数据构成。用户的阅读行为留下了中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较全面和清晰的足迹,这是该书的价值所在。未来,龙源的数据研究需要上升到一个更深的层次,不仅要使用大数据的工具和理论,也要符合当下数字出版、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个性化、智能化和精品化的方向。对于出版业来讲,要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联系起来,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将对我们的用户端、社会端和商业化的发展端提供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该书编委会成员李频说,该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龙源的发展,记录了我们国家大众人文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它为我们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传播逻辑和传播规律提供了一个样本。这两个价值是很鲜明的。或许我们现在说龙源的价值、龙源的地位可能还真的早了,在人类期刊传播史上可能还真难找到一个机构,为中国的人文期刊传播做到这么大规模的数字化传播。这里又关联到两点:前不久有学者提到其实在人类传播史上,互联网发展最好的就是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这一点真的很值得我们去思考。龙源正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这本书是从侧面记录了龙源;还有一个侧面是记录了龙源的期刊研究,记录了龙源十年的发展和记录了龙源所组织的人文社会期刊传播的研究。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该书编委会成员陈丹对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写的序里关于龙源的评价表示赞同,就是龙源是一个“忠于使命、勇于承担、乐于奉献的企业”。关于这本书的意义,她说,该书是期刊数字化阅读的第一手数据记录。做传播学研究,一手数据的记录更为难得。该书收纳的研究者在2005年、2006年写的文章,现在看起来有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但那是按当时的视角去看的,在那个时间节点上至少是一种记录,是一种原生态的记录和观察。这本书十年梳理下来,其实也是对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的反观。数字内容产业的内容形式,包括技术、终端以及它所涉及的领域甚至包括它的商业模式都在不断完善、不断多元化,此书的价值不可小觑。
作为本书的参与者,陈丹也对下一步的数据研究工作提出了思考和期待。她指出,针对目前数据的静态特征,还需要在动态性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动态数据的价值,另外,可以将相关的企业、相关的研究机构都联系起来,在数据的开放性上多做文章。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挖掘数据更多的商业价值。
为传统期刊转型提供参考
《中国期刊年鉴》主编段艳文说:龙源用十年的时间磨一剑,为期刊业界献了一份厚礼。我们的传统期刊人在办刊的时候更多应用传统办刊思维,缺少对读者阅读的数字分析,往往关起门来办刊,凭自己喜好办刊,缺少来自读者反馈的数据。龙源的这份报告通过十年的时间从单刊到单篇,从PC端到移动阅读端,从个体到群体再到城市阅读,为我们展现了读者在线阅读付费阅读的大数据分析,解读了十年付费阅读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我们科学办刊提供了一个参考。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新媒周刊》主编马雪芬说,龙源在国内做数字人文大众期刊的平台本身就填补了一个空白。人文大众期刊相对来讲比较分散,单刊力量薄弱,制作数字传播或者是经营移动产品的开发都很困难,而龙源却将这些人文大众期刊汇聚形成了一个优质内容的集散地。另外,传播的研究是定量与定性并行,如果能够用数据来解决定性的问题,就能够用科学印证主观化的内容,这是龙源数据下一步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工程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课题组办公室主任张凤杰对《中国人文大众期刊十年数字化发展报告》的出版和龙源的社会责任表示高度肯定和赞扬。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期刊和传统期刊是相生的关系,因为在传统时代成为“过刊”的内容,在数字渠道上还可以无限延伸,为期刊内容提供无限的长尾效应。未来大数据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把产、学、研各个方面的渠道和力量充分结合起来,将这一研究深入下去,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参考价值。
刊社代表《军事文摘》副社长唐耀说,我们算是龙源TOP00活动以及这本书的受益者,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我们的刊物是小众刊物,正是因为数字化的传播,才让我们找到了信心,让我们看到小众期刊在网络上也有受众人群。对我们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精确的人群,帮助我们更好地为这类人群服务,这是我从中获得的启发。
为全行业数字化探索进行总结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将档案信息数字化。所谓档案的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有两个不同层次:一是档案目录信息的数字化,二是档案全文信息的数字化。
1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然性
企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线,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档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OA办公软件的应用及各种电子设备的投入使用,诸如文件的起草、核对、签发等工作全在网上办理,形成档案的形式已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所以说档案的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终极目标是建立数字化档案室。
企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加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应用面越来越宽广,企业管理面临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变革,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资产和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信息化程度直接左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档案检索方式是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系统中通过模糊查询、分类查询档案题名或题名关键字等方式检索到档案的档号,然后按照档号去库房相应位置调阅相关档案,占用大量时间和人力。信息化后,可直接在档案管理系统中通过查阅关键字后查看档案全文信息。据统计,信息化后档案管理人员的查档时间可节约40%,档案利用率将比传统档案管理的利用率提高5~10倍。
保护原始档案。档案信息化后,档案管理者可以向档案利用者提供电子版或打印稿供其查阅,这就减少了多次复印、翻阅对原始档案纸张造成的腐蚀和损坏,有效保护了企业的档案资产。
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的时效性和服务效率。信息化后档案资源在一定权限内可实现共享,并能远程服务,时效性强,从而能为企业生产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档案服务,企业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能提升档案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脱离了过去单纯的档案保管模式,转而成为企业的信息中心。
3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