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水日手抄报

世界水日手抄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界水日手抄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世界水日手抄报范文第1篇

【3.22世界水日活动方案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为了宣传我国水资源现状及节约用水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影响家庭,并影响和带动身边人加入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行列中来。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系列节水教育和环保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珍惜水节约水的观念,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学生的宣传和行动,辐射家庭及社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三、活动时间:xxx年3月20日~3月27日

四、活动对象:一到六年级

活动人数:x人

五、活动内容:

1、节水教育和宣传。

升旗仪式上进行节水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激发师生自觉保护水资源的热情,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节水活动中。

2、节水主题班会。

各班级举行节水主题班会,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水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保护现有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做到节约用水。

3、利用学校小广播播报宣传。

校广播站搜集与水有关的故事、成语、诗歌、新闻报道,中午进行诵读,让全体师生认识当前水问题的严峻形势,形成自觉关心水的意识。并要求学生当好传递员,把这种意识告知家长,渗透到自己的家庭中。

4、学生借阅朗读节水小故事。

5、在学校大厅屏幕上打出标语,在学校围墙上拉出横条标语。

6、“家庭节水故事”画画、拍照、征文。

世界水日期间,通过家庭实践活动增强每个家庭的节水意识,学生参与家庭用水的管理,观察、分析浪费水的现象,通过调查、收集、思考得到家庭节水方法,进行至少一周的节水实验,做好至少一周的观察记录表,低年级创作节水主题的漫画,中年级拍摄生活中的节水场景,高年级写节水故事,表达真实感情。

【3.22世界水日活动方案范文二】

一、活动简介

通过此次活动使我们的学生了解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现状,从小树立珍惜水资源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教育学生注意节约用水。

二、活动目的

深入宣传水法规,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调查分析思考能力,从中切实认识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并且能够从自身做起。

三、活动过程

1、少先队大队部向全体师生发出《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倡议书,唤起全体学生对水的危机意识,让全体学生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并让学生发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关爱水资源。

2、各班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介绍3月22日世界水日的来历,地球有限的淡水量和目前我国受水荒威胁的现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水资源是短缺的。通过学习认真思考如何有效的节约用水,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3、通过学习请学生搜集生活节水小知识制作成小资料卡。

4、美术老师结合“世界水日”开展以《珍惜我们身边每一滴水》为题,办儿童画和手抄报展。(各班挑选5幅优秀作品上交)。

5、征集有关水的儿歌童谣若干,开展“节水小标兵”知识卡片展。

6、综合实践和生活教育课的老师布置学生做一次“我家月用水量”调查。进行观察记录,完成调查表。

四、活动安排

3月16日全校红领巾广播宣传世界水日的由来;

3月18日针对学生开展水资源小调查;

3月21日升旗仪式节水总动员;

3月23日发放节约水资源的宣传单

世界水日手抄报范文第2篇

一、加强立体宣传,营造低碳氛围

首先,学校应在办学思想,办学特色中体现出低碳环保,绿色学校的理念,并以醒目标语呈现出来。其次,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利用国旗下讲话、学校集会活动等重要时机发表相关精神的讲话,积极倡导全校师生树立环保理念,人人响应“低碳环保从我做起……”再次,将低碳理念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从学校设立“分类回收垃圾箱”开始,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宣传教育,使低碳文化深入人心。如拉横幅、贴标语,并在走廊过道的宣传栏、黑板报、校园速递、文化长廊等处开辟低碳专栏,通过图片、文摘,向学生宣传低碳的相关知识和理念;校园广播站、校园曝光台每天更新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低碳故事;评选“校园环保之星”,表扬先进,树立标兵;校园环保小卫士,监督巡视员每天轮值检查;班主任利用每日晨会开展常规宣传教育、等等,使学生在浓厚的低碳环保宣传氛围中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低碳共识

1.结合特定节日,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如3月12日中国植树节,让学生了解植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知道植树种草在低碳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学生开展“我为校园添绿色”植树活动,在校园绿化区亲手种上一棵小树,引领他们从日常爱护花草树木,植树造林开始,建立起爱绿护绿意识;3月22日世界水日,组织开展“节约用水手抄报”评比活动,号召学生寻找学校、家庭生活中浪费水源的“漏洞”,增进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的意识;4月的某一周为全国各地的爱鸟周,号召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种创意鸟窝,人人争鸟、护鸟好少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2.开展低碳环保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各班级利用队日班会时间组织师生共上“低碳”班会课、开展低碳演讲比赛、手抄报黑板报比赛、征文比赛,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通过照片、图片、视频,以及生动的讲解,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倡议大家开展节能减排尝试,做到平时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吃肉、多吃素食,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等,掀起以简单节约的生活方式为荣的风气。3.组织学生开展低碳行动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家校互动”、“小手拉大手”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向父母、亲戚和身边的人进行宣传,共同收集、挖掘低碳绿色生活方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共建绿色家园的风尚;通过开展低碳调查体验活动,带领学生利用课间、活动课、放学等时间了解附近河流、白色垃圾污染情况,调查分析造成污染的根源,从而渗透治理“三废”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节能环保科技竞赛活动,增强师生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使低碳生活成为每个师生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组织学生开展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制作生活用品、玩具的创意评比活动,形成保护资源,变废为宝的理念。

三、创设长效机制,养成低碳习惯

1.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渗透低碳理念,培养学生的低碳习惯。要从“品德与生活”、“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材循环使用开始,培育学生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良好品质。教师将这几门课程中低碳环保的相关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整体设计课程时序,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学生全面、系统、扎实地掌握低碳知识,增强学生的低碳生活技能;语、数、英等其他学科也要善于创设低碳环保方面的教学情境,善于处理与低碳环保相关的课堂生成性资源,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另外,学校还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老师开发低碳校本课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特色化教育。

世界水日手抄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生活实践 结合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地理课程在“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方面是有所作为的。教师要转变观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地理课程,从教材里走向生活世界。

一、从生活中走进地理课程

1.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大量的与地理有关的现象或问题。例如,寒来暑往,四季变化;日出东方,月落西山;道路交通;商品购买等,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这对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概念会有极大的帮助。在学习“地球的形状”时,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出证据说明地球表面是个曲面。学生除从卫星照片直观看到地球的形状外,还回答了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体;电影电视中看到大草原上奔跑的马群,从远方跑来,先看到前面的马,再看到后面的一大群马等方面进行论证。对于抽象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学习地理知识,引发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2.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生活体验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地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地理知识,又能为学习新的地理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体验的方式包括小实验、小制作、调查访问等。例如在学习“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时,要求学生用一盆水和一盘沙同时受太阳照射一个上午后,用手分别去试,感觉如何?然后放在阴影下散热,到晚上还是这一盆水和一盘沙,再去试试,感觉怎样?学生有了这方面的亲身体验,对“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氏;冬季则相反”这一知识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对学生有关的气候知识帮助甚大。再如,开展“垃圾不愁嫁”调研活动,学生以自豪的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每天对垃圾进行分类、称重、定量分析研究,提出各种如何减少和利用家庭生活垃圾的可行对策。直观地认识环境问题,并提高自己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探究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善于观察是学生获得“生活中有用的”、“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重要保证。很多地理知识就在学生的身边,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疑会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教学“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前,布置学生收看晚上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观察天气预报过程屏幕上先后出现的图像,每个图像上有哪几种颜色或哪些符号,并思考这些图像、符号表示的各是什么天气内容?又如教学“水资源”内容时,组织学生课后观察调查并思考:学校西侧小河的水质状况,分析其水质变化的原因及对周围的影响,为其发展前景提出设想和建议。这样,通过观察发现未知的问题,对这些未知问题进行探究时又可以通过观察而得到答案。

二、从教材里走向生活世界

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学生利用已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能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又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学生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老师善于把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把地理课堂教学引向广阔的生活世界。

1.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情境

巧用地图、播放影像、欣赏乐曲、演示模型、自由辩论、角色扮演、社会探究等,都是创设情趣性教学的好方法。其中,社会探究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怎样对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对于初中生,我们可以以课堂为舞台,创设小社会环境,让学生从小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培养社会责任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学习“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内容时,在学生根据污染指数判断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实际讨论,列举我们周围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污染空气的实例;大气污染对于们的危害,近来有哪些改善或加剧危害;你对净化大气,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有何建议等,从而让学生对空气质量形成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这类活动中将逐步学会如何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利用材料支撑自己的见解,如何发挥讲演的感召力、鼓动性和幽默感。

2.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是学习地理要达到的目标。教师应努力激发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乡土实际,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教学“聚落与环境”可布置课后作业:你根据学校现有布局设计一个绿化美化方案,并说明理由。这样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又如教学“中国的交通”后,让学生制订一个暑期旅游计划,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多个旅游景区的游玩,以节省经费和路途时间为前提选择交通工具且根据各景区气候特征准备衣物和必备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又是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地理的用途,更自觉地在生活中应用地理。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世界水日手抄报范文第4篇

1.口述型作业——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此类作业的设置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时间安排不能太长,可选在刚上课的3~5分钟让学生进行交流,内容为最近一周国内外媒体中有关地理方面的文章和信息或自己的生活体验。人人参与、形式自由,特别是鼓励学生讲出自己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新闻或者是课堂地理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以地理的观念和思维关心社会、关注生活,应用地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生活地理”的学习观念。

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时,可安排如下口述型作业。

时间安排:每节课刚上课的3~5分钟

内容选择:世界或中国的某个区域,该区域可以是教师规定,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每天一个区域。

准备工作:学生收集该区域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知识整合,整理出提纲。

口述过程:学生对照地图册把该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口述给全班同学。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利用地理术语表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牢固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

2.分析型作业——培养学以致用能力

分析型作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所学地理知识对生活是非常有用的。设计作业时,此类题型的素材主要来自“社会热点新闻”和“乡土地理”。社会热点新闻分析与正在发生、发展的国内外新闻相联系,对课程、学生、教师各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平时教学应把当下的时政热点引入课堂,让学生展开分析。

例如,以2011年3月日本的大地震为材料,让学生分析地震多发原因、带来的危害、如何防御等。以2011年冬季欧洲的暴雪为材料,让学生分析全球变暖如何增加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以2011年12月的月全食为材料,让学生探讨月食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影响。

通过热点新闻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与原理,正确认识地理现象,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热点新闻分析的重点在于分析,而搜集热点新闻要做到主题集中,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思维材料。设计思考题既要依据教学目标,又要贯彻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引导学生认清地理现象的本质并分析其来龙去脉。

乡土地理的材料具有时空上的近距离性,同时也是学生最熟悉的地理环境,能引起学生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以其作为作业设计的素材,其效果事半功倍。如在学习“城市热岛效应”时,可给学生展示石家庄市区和郊区的温度数值,通过数据让学生分析“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城市功能分区布局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积极参与分析与讨论,课堂教学很高效。

3.研究型作业——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合作探究,各班都成立了地理学习小组。地理研究性作业必须建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调查题目由师生共同研讨确定,调查分析结果由地理小组所有成员合作完成,调查结束后写出调查报告。

研究性作业具有主动探究的特点,要求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此类型的作业可以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热点问题,其答案不是简单从课本中寻找,而是通过学生调查分析、独立思考后获得。如学生曾做过“在农村地区如何实现低碳环保”小课题,利用假期时间走访到户,详细记录生活用能情况、使用交通工具情况、农业生产现状等,从而发现问题,找出实施低碳环保的可行途径。学生还做过“从石家庄的三年大变样看城市化发展”小课题,学生通过调查石家庄交通线路的变化、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等方面,了解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措施。通过这些研究型课题的开展,学生真正主动地深入了社会,走出书本和课堂,最大限度地收集资料并认真分析和归纳,把获取的资料融为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例如,讲授完“交通运输与聚落”内容后,让学生做如下调查:把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石家庄东、南、西、北4个方向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情况,结合石家庄的人口分布、主要功能分区、城市未来发展等资料,为该城市设计更为合理的交通线路和站点布局。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更加清楚地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开放型作业——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多设计高质量的答案不惟一的作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

例如,讲解“德国鲁尔区”时,可把中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鲁尔区进行对比,然后给学生设置如下题目:我国东北地区有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有人提出“这些城市转型的根本途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你是否同意,请说出理由?问题一出,学生就积极地讨论起来,有的同学同意这个观点,有的同学马上提出反对意见,答案各异,呈现许多创新点,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这类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话题,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培养他们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的能力。

5.实践型作业——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增加一些动手实践的活动。如让学生制作简单的地理教具、模型,包括地球仪模型、褶皱断层模型、中国政区拼图等;还可以让学生制作地理手抄报等。这类型作业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如学习“地球运动”时,可让学生自制教具展示昼夜长短的变化。学生回家收集废旧材料制作简易教具,通过自主实践,巧解难点,培养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再如,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时,可让学生利用中午时间到操场上进行测量,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为了让学生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在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的时候,可让学生以相关的主题绘制手抄报,学生会很认真地收集材料,还手绘了许多思想深刻的插图和漫画,优秀作品在教学楼走廊进行了张贴展览,有效地进行了环保思想的宣传教育,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积极性。

6.总结型作业——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体系性。一节或一章内容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总结方式不限,形式多样,可以是本节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是学习技巧和学习心得。

在最初阶段,教师可以把知识设计成填空式或框图式,让学生在学案上直接填写。随着总结能力的提升,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如在学习“地壳物质循环”时,笔者让学生自己绘制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图,学生的潜能再次被释放,有的绘制三角形框架图,有的绘制嵌套式框架图,有的还运用了彩笔绘制,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超乎意料。笔者把部分作业在教室进行展览,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世界水日手抄报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贵任教育 责任心 责任意识 课堂教学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080-01

1 适时引导,让责任之心动起来

1.l营造氛围,创造“责任教育”环境

创设校内“责任”氛围。构建以“礼、学、博、仁、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处处宣传责任意识;利用主题班团会、教师会、家长学校等各种场合宣传责任意识,创造氛围,加强社会舆论环境建设,形成大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1.2躬亲示范,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言传身教中体会责任感

教师的言谈举止,在学生责任心养成的过程中起着示范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张、整理班级图书角……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会影响学生责任心的形成。

2 把责任感的培养融汇到教学各环节,让责任之泉活起来

2.1把责任心教育寓于常规教育之中

2.1.1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剂。

班级集体中采用班干部管理制度,调动其积极性,把管理班级的“大权”放给更多的学生,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能增强每个同学的责任意识,争做集体的主人。

2.1.2人际关系,培养集体协作精神,是增强学生团队责任感的基石。

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集体成员的协作完成任务,积极建立团结、友爱、互助、民主的人际关系,把班级成员组成有机整体,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寻求合作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尊重他人,团结同学,以民主的方式与他人合作,养成集体协作精神。

2.1.3促进教师责任感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成立“名师工作室”,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以责任教育为重点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带动教研组建设:把责任教育渗透到常规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责任感的高度来看待常规的落实,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此外,还可以责任教育课题带动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渐进式的培养机制,完善长效性的激励机制。

2.2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使其成为主渠道

2.2.1围绕学科主渠道进行责任渗透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肩负着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品格的重任。而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2.2.2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责任感

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践行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2.3责任感的培养融汇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其成为重要载体

2.3.1寓于“五心”教育活动之中

学校系列活动如“信心留给自己、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的五心教育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培养了责任感。如开展“校园之星”评选,“在家做好儿女”;“爱心捐助”,参观军营和祭扫烈士陵园等开展,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3.2寓于主题班团会之中

召开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主题班团会。如《环保在我身边》;《感谢父母感谢师恩》,《安全是生命的保证》。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懂得:我们身边的事虽小,但小事非小,事事有责任,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就是负责任的道理。

2.3.3寓于系列活动之中

(1)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团员中,以“跨世纪发展与青年责任”为主题教育,开展“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团员能树立团组织的良好形象,成为班级的模范,学习上的标兵。

(2)选准突破口,立足本校实际。如开展“心语相连——贺卡展”,“迎祖国华诞,做幸福师生”诗歌朗颂会、“爱我中华”知识竞赛,以“魅力校园,炫动青春”为主题的科技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为学生树立自信,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3 责任感的培养融汇到家庭教育中,让责任之帆扬起来

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学生对家庭也应有责任感。只有从家庭的体验教育入手,才能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为了提高家长责任,学校一是成立学校,定期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二是设立校长信箱,倾听家长心声。三是制定接待家长制,听取家长合理意见。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又密切了家校联系。

4 责任教育向社区延伸,以社会实践作为责任教育的重要渠道,让责任能力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