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形式美是最直观的美,一个在形式上标新立异的题目,是惹人注目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在给作文拟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体态美观:

即在拟题时注重题目的形态美,像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亭亭玉立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以“前不见古人”的全新感觉。

①题目中运用间隔号或连接号:例如《母亲?黑土地?小石磨》、《自卑?自负?自强》、《神鞭——母爱》、《对手——榜样》等。

②题目中运用外文字体:例如《从“Made in China”说开去》、《卡拉永远OK》等。

③题目中运用对偶句:例如《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等。

④借用新闻标题:例如,有的题目像新闻题一样,正题之前有引题,之后有副题。

⑤题目中运用数学公式:例如《“1+1>2”》、《“7—1=0”》、《“1>6”》等以等式或不等式的方式化抽象为浅近,收到了纯语言文字难以达到的特殊表达效果。

⑥运用留白:即留出艺术空白让读者去思考、填补。例如,《用你的温柔马屁和背影……——写给阿Q同志的信》,其中的空白,以虚映实,藏而不露,但读者又可以根据文意在会意的一笑之中把握主旨。

2.形象活泼:

如果说体态美观只体现了题目的“身材”,那么,形象活泼就体现出了题目的气质与性格。就像一个人一样,性格好,气质高雅,往往是惹人喜爱的。

形象活泼的题目容易引起人的兴趣,令人好奇地阅读全文。

①运用修辞格。例如运用比喻手法的《诚信,交往的桥梁》、《机遇是一条鱼》、《朋友就是生产力》等;

运用反问的《诚信过时了吗》、《“卖狗肉”何必“挂羊头”》等;

运用拟人的《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粉笔的自述》、《星期天的面孔)等;

运用双关的《生命“诚”可贵》等;

运用夸张的《花瓶能装下春天》等;

运用对比的《“小人物”与“大道理”》等;

运用词语回环而意义相反的《防盗门不防盗》(以“门”为话题)。

②套用、加工或改造成语、诗句、歇后语、文章标题、影视片名和歌曲等。例如运用成语加谐音的以“棋”为话题的《乐在“棋” 中》等;

改造成语的《“雾”里逃生》、《“战痘”青春》、《“官”念前提》,讽刺某单位几任领导贪污腐化行为的《前“腐”后继》等;

改造歇后语的以“清白”为话题的《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等;

化用诗句的以“诚信”为话题的《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等;

化用歌词的以诚信为话题的《我诚信,我美丽》、《贪宫“着”字歌》等;

仿拟名言名句的以“诚信”为话题的《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诸葛亮有名句“静以养德,体以修身”)等;

仿拟文章标题的《“吾”邦惊诧论》等。

③颇具讽刺意味的《拿错讲稿》、《“豆腐匠”与“包工头”》等。

3.文采浓郁: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色彩浓的文章常被视为精品而受人青睐,文采浓郁的题目更是耐人寻味,魅力无穷。

①借助古今中外的诗词、名句、歌词、优美散句等或引用,或套用,或改造等。例如以“月”为话题的借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拟题为《儿女共婵娟》、以“楼”为话题时借用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拟题为《小楼昨夜又春风》,还有像《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化用诗句的《色彩广告色彩风》等。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一、要写本真

话题作文不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要写自己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亲眼看到、深有感触的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作是“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如课文《背影》、《风筝》等,无不是作者形于心而成于文。

二、拟题要精彩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可以帮助写作者更好地表情达意。郑板桥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在讲课文时,遇到诸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山中访友》、《爸爸的花儿落了》、《土地的誓言》等好题目的文章时,要让学生注意学习。要让学生牢记,写作文时,题目要紧扣材料中心,通俗易懂,简洁流畅,谈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让题目先声夺人。

三、从事件中提炼升华主题

文章不是为了某件事而写,即正确的构思应是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化大为小,以小见大。这就是说,要在平时分析课文时训练学生从一件事中提炼主题。如,课文《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便是这篇课文的主题句子。

四、细笔描写,突出主题

文章若没有细笔描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只见骨头,不见血肉,显得单薄,不具体。《背影》一文中对父亲先作外貌描写,然后是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

五、文末深化主题

作文应该从深处反映时代的脉搏,要引导学生关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人与教育。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春》《风筝》等课文,都运用各种方式,使主题在文末得到升华。因而在平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培养他们观察社会、感受生活、思考人生的能力。

要做到以上几点,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

(一)写作本真训练

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真话、诉真情;开展课前1~3分钟的说话训练,让学生说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趣的、深有感触的事,也可以让学生推荐好文章、好书,并结合自己切身体验作精彩点评。

(二)化大为小的审题训练

让学生在话题前后加上限制性、修饰性的词或短语。如以“读”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变化为读书、读报、读信、我的读书故事、品读名著的滋味、读沧海、读夜空流星等。还可以让学生将话题换成隐含有这个话题的短语或短句,如以“幸福”为话题的文章,可以化为《淡淡核桃香》、《阳光下的点点滴滴》、《爱的春天》等。

(三)拟题的训练

可以让学生为某些学过的、看过的文章换题目;可以给学生话题,训练学生拟题;还可以先进行同题作文训练,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写作的实际内容,更换能表现写作主题、思想感情的题目;还可以巧妙化用诗句、名言、广告语、歌曲名等。如写“母爱”时,以《寸草心三春晖》为题目,是化用了诗句;写“自信”时,以《天生我才必有用》为题目,化用了名言;写“友谊”时,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为题又化用了广告语;写“磨难”时,以《阳光总在风雨后》为题,是套用了歌曲名;写“诉说”时,以《我本善良》为题目,是化用了电视剧名。

(四)小中见大的提炼训练

给学生一个故事,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主题。如,从东汉陈藩不扫庭院,朋友批评之事,让学生概括出“难由易始”的道理。可以让学生根据所读过的寓言故事,用一句话说出它的寓意。如讲《白兔和月亮的寓言》,让学生体会一个人遇事如果斤斤计较,贪图利益,就会生活在焦虑之中。还可以让学生叙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并由此生发感悟。

(五)精描细写的训练

可以找些好的描写段落让学生练习仿写。如《背影》一课的描写很精彩,让学生仔细品味后,模仿《背影》描写一个人的背影。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扩写练习。在把某句话扩写成一段话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描写。还可以让学生对平时的生活进行描写。

(六)深化主题的训练

可以让学生对某件事情进行较深入的评论;可以让学生对能突出各类主题的句子进行仿写;可以让学生对某件事情进行续写,要求有抒情、议论,突出主题。还可以让学生将文章的题目扩写成一句话,并且对这句话进行仿写,构成排比句。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的说,就是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自由地写作,学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新颖。“自主”“真实”“创新”“健康”是作文个性的基本的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达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释放,我们每位教师要用心地培养每颗稚嫩的心,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个性化的教学。

1 自主

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重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如我布置了以“蜡烛”为话题进行写作,有很多同学首先想到的是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角度来立意,但是有位学生看到蜡烛的火焰总是随风摆动,他认为人不应该象蜡烛一样,让别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应该学会自控。这位学生在思想品质上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同样,在以“春天”为话题的写作中,不必要都是赞美春天的风细雨、花红柳绿,也可以从春天细菌繁殖旺盛、蚊虫滋生、易患感冒等方面去构思。写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2 真实

即要求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而每个人又都是一个真实的有个性的独立的个体,他存在于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人,不论是思想的,还是行为的,内隐的,还是为显的,都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那一面,即个性。学生也是这样,尽管他们多数时间在校园里,教室里度过,学的是同样的课程,面对的是同样的教师,但是于先天的、家庭的、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不相同,表现出显著的个性差异。这种个性差异是形成个性化作文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实准确的表现人、事、物,使其必真的再现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2.1 关于写人的真实。首先要对人物进行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不仅要了解这个人的外表,还要洞悉这个人内心世界。其次,在写作时,要恰当对人物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2.2 关于叙事的真实。第一,是注意选材,选择感受最深的材料,选择的材料要蕴含主题需要的因素,选择真实典型的材料。第二,行文时要以小见大,有人认为,只有写大人物或惊险的事,文章才生动,才能吸引读者。

2.3 关于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我们知道:作文是可以虚构的,生活却不能杜撰:“小说是可以虚构的,散文必须真实。”这是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所谓“真实”,也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对具体生活毫不走样的摹写,而是指所描写的故事、情境符合生活规律,符合人之常情,可被人们理解和认可。

总之,逼真地再现人、事、物,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需要靠真实的感受和生活的描写来实现,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3 创新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即言别人之未言,发别人之未发,想别人之未想,写别人之未写,要不断追求新鲜的东西,人无我有是创新,人有我变是创新。

创新首先讲独特。对学生作文来说,就是要求观察事物要有独特的视角,思考问题要有独特的方式,表情达意要有独特的手法。比如《仰望》多数人见到题目就想到“天空”。怎样才能避免雷同呢?变换视角,力求独特,从仰望的客体“天空”发散开去,就会找到无数个仰望对象,从中找出一个独特的对象去写,不就可以做到求异创新了吗?除了变换客体,还可以变换主体。这一变又能变出无数个新视角,写出无数个新内容。这样去写还会“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吗?

创新还要讲究深刻。深刻是一种思维品质。具备深刻思维品质的人,其思想比别人更深邃,见解比别人更独到。人云亦云,只是一种现象,其实质是思想不够深刻。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追根求源,或层层剥笋,或逆向反推,总之,要的就是一个“深刻”,有了这个“深刻”就有了个性。

4 健康

所谓健康就是要求追求品位、追求格调。在个性化作文中,仅有了前面的三点要求还不够,个性化作文还要求健康。如果说自主是解决个性化作文的动力。真实是对作文的材料要求,创新讲的是多样性,那么,健康就是追求品位,追求格调,真实的内容也许是恶的、丑的,而多样性地并不仅仅是图个五光十色。前面这三个特征还必须有健康这一条来约束。否则,个性倒突出了,可写出的东西为人不齿,令人作呕。那么教师如何用心去开垦学生的心田,让这里长出不同的桃李,让个性化的作文在这里结出硕果呢?

首先,教师必须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教师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境界。“不拘一格”就是包容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观点,各种风格特点采取包容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观点和风格更要宽容一些,使其有一席之地,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当然不是提倡怪异,但个性往往和叛逆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有独立见解常常伴随对传统的否定,教师与学生常常维护传统与否定传统上产生分歧。如果教师不采取宽容的态度,学生的观点就很可能被教师扼杀掉,如果对其宽容,哪怕学生的观点有点偏激,我们也还是要宽大为怀的话,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教师应该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事物,尤其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了解学生喜欢什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21世纪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和自己做中学生的时候究竟有什么不同,这种变化是进步还是倒退。我个人认为,现在的学生,他们在很多方面比老师强,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思想,要看到教师自身的先天不足和思想生活空间的狭窄,我们要拓展自己的空间,要与时俱进。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一 了解话题作文的构成

话题作文由话题材料、提示语、话题和写作要求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材料帮助我们明确写作意图;话题确定写作中心;提示语提供写作思路;写作要求是规范化的要求。

二 审题要准确,作文要切题

1.先审话题

要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分析话题的构成,抓住关键语素、修饰语,明确话题范围;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抓住关键字词句,挖掘材料隐含的信息;要盯紧提示语,理清命题思路导向。

2.审提示语

提示语是命题者对所给材料的阐发,目的是帮助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内容,引发考生展开想象与联想,构思文章。

3.审提示要求

要逐条看清命题要求,不要看到一点就写,应按照命题者的要求去写。审题的过程,就是考生与命题者交流对话的过程。懂别人的话,是交流的基础。准确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正确理解题意,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前提。考生面对话题作文,要反复研读所给的材料,实现与命题人的心理交流,尽管这种交流是不见面的。在考场作文的交流中,考生首先是一个应对者,被要求按命题者的意图来作文,也就是说,考生是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明白这一点,就应该学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学会“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不能丝毫不顾命题者的意图,那就纯粹成了自言自语,不能形成有效的交流。要认真审题,按要求作答,不另起炉灶,不转移话题。

以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为例。既然命题人说:“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选择的事情。”考生大可不必非要说:“我就没有遇到、见到、听到这样的事情。”这就不是善意的对话了。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抬杠。考场作文千万不能设想去指挥命题人,让命题人顺从考生的意思。

当然有的考生写得文不对题,属于临场的失控。例如,2004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以“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意见”为话题。有的考生开头一段写的是:“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他人的意见,既不能全听,又不能不听,要有所选择。”接下来,内容又抛开了原话题,大谈“选择”,讲“人生会面临很多的选择,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显然这是中途转移了话题。

考生要从命题人所给的提示性材料中,找准话题的切入点(即沙里淘金),然后找准自己的感触点。生活就像一个洋葱,一层层地剥,总有一层会让人流出眼泪来的。找准切入点,写出自己的感触,写出自己内心感触最深,最想说的话。化虚为实,化一为万;拓宽思路,多角度观察和立意;化概念为万象,然后万中取一。只要从生活中选取一点、一事、一种现象,写深写透,给人以启悟就行了。写作视野要开阔,由家庭、学校扩展为思考生活,探讨人生,以及崇尚美德,探寻知识。作文要求不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应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展现独特的创新能力

“世上没有联想,社会将会怎样?”这句话强调联想和想象的重要作用。事实上,中学生的想象力,由于受知识、阅历水平限制较少,反而显得广阔而瑰丽。这种想象力本身就具有魅力,往往是逻辑缜密的成年人的语言所无法比拟的。走进生活,用心体会,与生活真诚对话,就会有独特的发现。例如,“冰雪融化后会变成什么?”学生最动人的回答是:“冰雪融化后就会变成春天”。话题作文早就把联想和想象、创新作为立足点、着眼点。话题作文着意引导学生把目光从封闭的课堂投向广阔的社会,诱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抽丝剥茧地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引领考生学会思考,运用自己的文化积淀,正确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四 突出个性,写出真情

作文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写出个性。无论从题目、体裁,还是构思立意或者语言的审美角度,作文总是要求作者写出个性,真正能体现文如其人,如见其面。个性与真情实感相融,有个性的文章,总能给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五 注重锤炼精美的语言

古人对语言的锤炼,可谓苦心孤诣,如“推敲”典故的由来。我们虽不能做到“著一字而闹翻整个心情”,但也要做到精心于语言的锤炼。话题作文的命题原则是淡化文体,不设置审题障碍,并追求作文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倡导个性作文及有创意的作文,分值为60分。这意味着作文的成败将决定语文学科的成绩。在考场作文中,写记叙文最大的误区便是以叙述代替描写。有些作文素材较好,角度也较新,整体结构都不错,但就是因为缺乏生动传神的描写而被判低分,非常可惜。

写好话题作文,还需要考生厚积而薄发,平时多积累、多练笔,才能水到渠成写好话题作文。

六 挖掘话题内涵,选准切入点,拉近与阅卷者的心理距离,做好预设交流

考生还有一层交流,即是与阅卷教师的对话。考生与阅卷教师的交流更直接,更关键。如果考生的作文不能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阅卷教师,阅卷教师不明白考生的意思,那么,这样的作文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许多考生的失误,就在于不能很快地有效地跟阅卷教师进行交流。说起话来答非所问、不着边际,让人不知所云;或者吞吞吐吐、闪烁其词,让人如坠雾中;甚至使阅卷教师感觉该考生总在回避,不情愿与别人交流,致使交流产生障碍,这些当然不会得高分。

七 考生在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要单刀直入,不绕弯兜圈

高考作文的字数有限,要求阅卷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作出评判。这就需要考生的话题作文最好简洁明快,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意思传达出来。可是有同学总想把作文写得与众不同,一门心思想在开头给人耍个花样,希望能送阅卷教师一个惊喜,认为这样才能吸引住人。于是费尽心思,在开头大做文章,倒叙、铺垫、悬念,欲擒故纵,啰里啰嗦,就是不入正题。结果常常弄巧成拙,不仅没能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反而让人在短时间内很难把握文章主旨,令人不胜其烦。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体验式教学不仅需要深化对于学生的有效引导,通常也需要一个有效的积累过程。要杜绝学生习作中情感的矫揉造作。同时,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知也非常重要。体验式教学还可以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中 体验式作文 有效 模式

体验式作文是一种非常好的作文教学的模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也会让学生积攒更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进而写出更多质量更好的文章。体验式教学不仅需要深化对于学生的有效引导,通常也需要一个有效的积累过程。教师要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看问题的角度与视野给予更多的引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写出更多充实且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也是提升初中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成效的核心所在。

一、拒绝情感的矫揉造作

很多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真实情感的缺乏,要么整篇文章空洞乏味,要么就是刻意的进行情感的矫揉造作。这些都不是好的写作方式,这也是体验式教学中首先需要更正的学生的一个不正确的观念。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各种情感有更为直观的体验,只有丰富自身的情感积累才能够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出更多触动人的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范畴,尤其是让学生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增强理解与感受。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好的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本的写作技巧,让学生能够对于正确的在文章中表达情感的方式形成良好认知,这样才能够体现体验式教学的效用。

学生在作文中情感表达的空洞或者是情感的矫揉造作非常普遍,这也是体验式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改善的一个问题。如在让学生以“亲情”为话题作文时,很多学生不约而同地写自己生病了,父母怎样地心急如焚、不分昼夜地照顾,或者是写父母顶风冒雨送自己去医院看病,累得身体瘦了或者是头发白了等等,几乎没有学生写父母生病的时候自己怎样去照顾父母。另有一些学生的作文,感情泛滥却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小题大做或者是无病,这种矫揉造作的作文归根结底也是由于学生缺乏体验、缺乏情感的正确定位造成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在文章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性。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教学引导,要让学生在文章中表达更多的真情实感,拒绝情感的矫揉造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这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教学过程所在。

二、结合文本,丰富自身体验

体验式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知也非常重要,这是帮助学生积攒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的一个有效过程。很多学生都缺乏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感受能力,无论是生活中那些触动人的瞬间,还是生活中一些美丽的细节,学生对这些都熟视无睹。这是教师很有必要改善的一个现状,教师要透过积极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养成观察与感受生活的习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加丰富。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特定的文本来丰富学生自身的体验,让学生结合文本来回忆自身的生活经历与生活感受。这给学生的体验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能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与感受生活的习惯。

以朱自清的《春》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从多角度细致观察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充分调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活泼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描写春天,你会从哪些角度,抓住哪些代表性景物,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进行描写?如果让你写秋天呢,你又会抓住哪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呢?这便给学生的观察与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首先思考体验的方向。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力,进而让学生从生活中积攒更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三、深化体验,注重语言积累

体验式教学还可以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的积累来加强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勤练笔的习惯,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式的写作训练内容。在具体的写作任务的指引下学生会有更明确的体验与观察的目标,也会更自由的进行写作。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是帮助学生建立写作兴趣与写作信心的重要前提,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更愿意表达,进而促进其体验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深化体验式教学的方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专用的体验日记本,规定好每周要完成的体验日记篇数。可以给他们规定体验的主题,如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类,或者让学生自己在体验日记本当中分不同栏目。这样会使积累眉目清楚,可以在写作时迅速而充分地搜索到相关的生活体验。“真实再现”是体验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与目标,这就是要求学生如实记录每次的生活体验经历,写出自己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做。而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又会是对于学生生活感受能力的一种积累,这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能力,进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习作素材都得到有效积累,这样才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 语】

体验式作文教学对于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有效的教学引导,要杜绝学生习作中情感的矫揉造作。同时,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知也非常重要,这是帮助学生积攒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的一个有效过程。体验式教学还可以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的积累来加强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受,这样才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宏丽.初中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