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能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范文第1篇

石元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虽然目前石油价格有所下降,但随着全球石油储量越来越少,未来的石油价格肯定会越来越高,寻求可再生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已刻不容缓。生物燃料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固体成型燃料等都属于这个范围,其中一些技术和设备相对成熟,投资少,见效快,宜于分散生产和农村中小规模生产,比如固体成型燃料。

林伯强(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大规模发展第二代生物燃料,面临的困难还是比较大。就拿秸秆来说吧,秸秆是向农民收购的,当没有生产纤维素生物燃料时,秸秆是农业废弃物,可以轻易获取,但是一旦开始生产,农民就会向你要钱了,原料的价格很可能会随之上涨。生物燃料的监管也很困难:我国规定,用固体生物燃料发电的生物燃料电厂使用生物燃料比率须大于80%,而煤的比率必须小于20%,但掺杂更多煤炭可以获利更多,这样一来许多电厂就会掺杂40%或更多的煤。因此国家在审批的过程中必须非常谨慎,不然就会变成小煤电。当然,随着技术的改进,可再生能源的价格还都有下降空间。

在哪里种植生物燃料作物?

皮门特尔(美国康奈尔大学生态与农业科学教授):美国每年会生产6亿吨草料,用于喂养1亿头牛、7亿只羊、4亿匹马以及大量野生动物,比如鹿、麋鹿等。据美国农业部称,这已严重超过美国草原的承受力,因此根本没有多余的草料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乙醇。

林伯强:我认为土地问题是发展生物燃料最大的瓶颈。尽管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原则是不与粮争地,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困难:因为作为生物燃料的植物种植起来比其他作物简单,只要这些植物能够卖上好价钱,农民想要在土地上种植什么东西其实很难监管。这就需要有力的地方性监督和合适的经济措施。石元春:绝大多数能源作物是纤维素植物,生物能源不都是柴油。原料主要来源有二,有机废弃物和边际性土地上种植的能源作物,贡献约各占一半。前者不需要额外土地,我国每年产生各类作物秸秆6.5亿多吨,除去秸秆还田、养畜饲料和其他竞争性用途,尚有1.7亿吨秸秆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边际性土地包括非粮低产农田及可垦荒草地,这些土地种不了粮食。

李十中(清华大学核研院新能源研究所教授):中国本身有很多可以用作生物燃料的资源,比如秸秆,很多是被烧掉了。按现有生产水平,大约六七吨秸秆可以生产出1吨燃料乙醇,今后技术进步,产率还可以提高10%左右。新疆、内蒙古的草原荒漠等种植的防风固沙的草本植物和灌木等也是生物燃料的很好原料。还有石院士提到的边际性土地也可以种植一些很不错的能源作物,比如甜高粱,它对土地肥力,气候等要求都比较低,对旱、涝、盐碱的抗性都很高,从东北到海南都可以生长。甜高粱含糖量高,所以加工起来也比较容易,是非常理想的生物燃料原料。

生物燃料真的清洁吗

蒂尔曼(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生态演化及行为系教授):在巴西,人们开垦草地,种植甘蔗,再用甘蔗去生产乙醇。我们经过仔细调查和分析后发现,这些生物乙醇要抵消在种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要等17年。而用生长在热带泥炭地上的棕榈生产生物燃料棕榈油,要抵消棕榈油整个生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甚至需要长达数百年的时间。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至少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生产生物燃料是得不偿失的。

雅各布森(美国斯坦福大学环境工程学教授):为生产生物燃料而改变土地使用方式,的确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最新数据显示,与玉米乙醇相比,生产第二代生物燃料,比如纤维素乙醇,可能需要更多的土地。其他一些技术,仅需要1/30~1/150的土地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比如风能、太阳能等。而生产纤维素乙醇,如果考虑土地使用面积、使用方式的改变,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可能仅是略微降低甚至有所升高。

皮门特尔:我也认为,如果把森林和草原都转变为生物燃料,很可能会造成环境大灾难。

美国农业每年都要生产9亿吨生物质,其中400吨将用作食物,500吨成为农业残留物。但这些残留物不能被收集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因为这会使土壤侵蚀的程度加剧100倍,破坏农业生产根本。

在美国,森林每年能出产5亿吨木料,其中两亿吨可用于制作木具或其他用途,剩余3亿吨或许可以用来生产生物乙醇,但如果不能赢利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许就得不偿失。

在很多人看来,第二代生物能源――纤维素生物质在环境友好性方面明显优于第一代生物燃料玉米乙醇,但事实是否如此呢?与玉米乙醇相比,每生产1个单位的纤维素生物质,就需要种植、采集、处理两倍的纤维素原料,而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土地、灌溉用水与化石能源。

在生产纤维素乙醇时,原料必须要经过强酸处理,以从木质素中去除碳水化合物。经过酸处理的原料还要接受碱处理,目的是中止酸化过程。被水浸泡之后,木质素会被水稀释,不能直接用作燃料。除非人们把木质素与水分分开,但这个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能源。从总体上来说,生产纤维素生物质并不能赢利。

李十中:采用干发酵法来处理纤维素,就能够避开上述过程,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其实也与技术有很大关系。

对生物燃料在种植、收集、制造和运输的全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一般采取“生命周期评价法”进行计算,这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直至产品使用后的处置,对环境影响的技术和方法。

现在,纤维素生物燃料生命周期能效水平还不是非常理想。但采用不同原料,不同处理方法,纤维素生物燃料整个生命周期的排放是不一样的,我们就是要找到最佳的原料和处理方法。

生物能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能源;实验技术;垃圾处理;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S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6-010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但是受到特殊的历史因素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等领域,还有较大的差距,而在食品、医疗等领域中,如果应用生物技术,将会极大的提高技术水平,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专家和学者对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进行了研究。生物技术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一门学科,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目前自身还不是很完善,其中生物能源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项目,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生物能源技术能够利用废物等资源,代替传统的石油和煤炭能源,从而达到安全环保的目的。

1 生物能源实验技术分析

1.1 生物能源实验技术的概念

生物能源实验技术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由于出现的时间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对于生物能源实验技术的概念,不同学者提出的看法也不同,通过大量的分析知道,大多学者认为,生物能源技术就是利用农林、工业和生活垃圾等作为原理,通过添加一些可燃物,从而可以燃烧提供能量,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型能源。而生物能源实验技术,就是对如何将垃圾转变成能源的过程,进行具体实验研究的一门技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各个领域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如何处理这些垃圾,成为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问题,而生物能源技术不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还能够达到开发新能源的目的,因此各个国家都很重视生物能源实验技术的研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据垃圾的组成不同,添加的助燃物等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地域面积较大,不同地区产生的垃圾量较大,而且成分的差异很大,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生物能源实验技术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我国生物能源技术发展的初期,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助燃物,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垃圾的成分不同,助燃物的效果会有一定的差异,而生物能源实验技术,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最佳的助燃物,使垃圾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最低,同时产生的能量

最高。

1.2 生物能源实验技术的特点

通过生物能源实验技术的概念可以知道,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将没有的垃圾,转化成有用的能源,在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减少煤炭等传统资源的消耗,对于经济和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看似简单的变化,却有着非常复杂的过程。在以往处理垃圾时,主要采用燃烧的方式,而受到当时经济水平的限制,垃圾的数量较少,其中的有害物质很少,燃烧后对环境的影响很小,进入到21世纪后,世界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加,生物垃圾越来越大,工业水平的提高,导致工业废料越来越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发展,使得生物和工业垃圾中,有很多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这些影响越来越大,如近年来酸雨、雾霾等灾害频发,都是由于垃圾的处理不当导致的,如果能够根据垃圾的实际情况,利用生物能源实验技术,添加适当的助燃物,在燃烧的过程中,对产生的气体进行处理,就可以很好的将这些垃圾转化成为能源。

2 生物能源实验技术的应用

2.1 垃圾处理

对于生活和生产中的垃圾,传统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土埋和燃烧,如果垃圾中没有污染物质,埋到土壤的一段时间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会转化成土壤的一部分,但是垃圾的成分不同,转化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而燃烧需要的时间很短,但是在燃烧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些有害的气体,进入到大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在化学工业水平较低的时代,这两种方式可以很好的处理垃圾问题,但是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生活和工业垃圾中,经常会参杂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果选择土埋的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化,甚至会影响周围的土壤,造成更严重的污染,而燃烧虽然不会对土地造成污染,燃烧产生的气体会对大气产生污染,因此近些年来,如何处理垃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垃圾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生物能源实验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在实际的垃圾处理时,通过采集一定的样本,然后添加不同的助燃物,观察燃烧的效果,然后选择一种燃烧产生污染气体最少、热能最大的助燃物,这样在解决垃圾的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的问题。

2.2 新能源开发

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石油和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终有用尽的一天,这些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寻找新的高效、清洁型能源,成为很多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问题,近些年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风能和太阳能等,是利用自然能源的方式,虽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少,但是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因此只能在一些特殊的地区开发,而生物能源受到的限制很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物能源技术是在生物循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以利用垃圾制造生物燃料,也可以利用桉树制造生物柴油等。由此可以看出,生物能源实验技术的前景更加广阔,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着循环,不同物质之间可以进行转化,而生物能源技术正好利用了这个特点,只要分析出能源的成分,就可以利用其他的物质,提取出这些成分,从而制造出这种能源,目前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的生物能源与实际的能源相比,供给的能量较低,相信随着生物能源实验技术的发展,生物燃烧生产工艺的提高,这些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也会越来越大。

3 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生物能源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垃圾问题,同时可以达到开发新能源的目的,因此各个国家都很重视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而生物能源实验技术,是研究垃圾转化成能源过程的一门技术,是实现生物能源技术的基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发展重工业,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治理环境成为了重要问题,而生物能源实验技术,不但能够很好的解决生物、工业中的废物,还可以生产出生物燃料,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良才.论中国生物能源发展的根本出路[J].华

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6.

[2] 杜祥琬,黄其励,李俊峰,高虎.我国可再生能

源战略地位和发展路线图研究[J].中国工程科

学,2009,(8):4-9+51.

[3] 马春红,李运朝,刘旭,及增发,李晓煜,何晓

棣,崔四平,王立安,贾银锁.生物质能源研究

进展与前景展望[J].河北农业科学,2011,

生物能源范文第3篇

采样与分析方法

浮游生物资源采样和计数按《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淡水SC/T9102.2—2007)和《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技术规范》(SL167—1996)进行。浮游生物种类的鉴定主要依据文献[21–23]进行。1.3数据处理每1L水样中浮游生物数量N=PnV/v,式中。为1L水样经浓缩后的体积(mL);v为计数框的容积(mL);Pn为每片计数框物种个数(ind)。参照文献[24]计算生物量。优势度Y=ni/N,式中,ni为第i种物种的个体数;N为所有物种个体数。以Y>0.02作为优势种。2结果与分析

1浮游植物

1.1浮游植物的种类

因浮游植物个体较小,在显微镜下观察种类特征不容易分辨,一般种类仅鉴定到属。仅鉴定到属的按1个种计算,个别特征明显和优势种类鉴定到种。下同。4次采样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27种,其中,绿藻门44种,占34.7%;硅藻门38种,占29.9%;蓝藻门l3种,占10.2%;裸藻门9种,占7.2%;甲藻门5种,占3.9%;金藻门5种,占3.9%;隐藻门7种,占5.5%;黄藻门6种,占4.7%。具体浮游植物种类名录见表1。

1.2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与优势种类

浮游植物密度平均为2.91万个/L。由表2可知,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为0.15mg/L,以硅藻门、蓝藻门和绿藻门占优势,其中,硅藻门生物量平均为0.06mg/L,占41.8%,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针杆藻和舟形藻;蓝藻门生物量平均为0.04mg/L,占24.0%,优势种为巨颤藻和螺旋藻;绿藻门生物量平均为0.03mg/L,占19.7%,优势种为纤维藻、集星藻、小椿藻;裸藻门生物量平均为0.01mg/L,占7.3%,优势种为裸藻和扁裸藻;黄藻门生物量平均为4.90×10–3mg/L,占3.1%,优势种为黄丝藻;甲藻门生物量平均为2.80×10–3mg/L,占1.9%;隐藻门生物量平均为2.58×10–3mg/L,占1.7%,优势种为隐藻和蓝隐藻;金藻门的平均生物量最低,为0.70×10–3mg/L,占0.5%。

2浮游动物

2.1浮游动物的种类

4次采样共检出浮游动物91种,其中,轮虫最多,有38种,占41.8%;枝角类有19种,占20.8%;原生动物有18种,占19.8%;桡足类有16种,占17.6%。具体浮游动物种类名录见表3。

2.2.2浮游动物的密度与生物量浮游动物数量平均为13.94个/L。由表4可知,浮游生物平均生物量为0.24mg/L,优势类群为桡足类、枝角类。其中,原生动物平均生物量为0.10×10–3mg/L,占总量的0.4%,优势种为砂壳虫和中华拟铃虫;桡足类生物量平均为0.11mg/L,占总量的47.7%,优势种为剑水蚤和哲水蚤;枝角类生物量平均为0.10mg/L,占总量的42.3%,优势种为长额象鼻溞、长肢秀体溞和僧帽溞;轮虫生物量为0.02mg/L,占总量的9.6%,优势种为前节晶囊轮虫和囊形单趾轮虫。

3浮游生物的季节变化

湘江各流域段浮游生物量及种类组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来看,硅藻门在夏季生物量出现高峰,优势种为缘花舟形藻、绿舟形藻和颗粒直链硅藻;绿藻门在夏季生物量出现高峰,优势种为镰形纤维藻、针形纤维藻和集星藻;裸藻门和甲藻门生物量在秋季相对较高,优势种为裸藻、扁裸藻和裸甲藻;隐藻门生物量在秋季出现高峰,优势种为隐藻和蓝隐藻;黄藻门在春、夏、秋季生物量变化不明显,冬季没出现,优势种为黄丝藻;蓝藻门生物量在夏季和秋季变化不明显,优势种为巨颤藻和螺旋藻;金藻门在夏、秋、冬季少量出现,生物量很小,优势种不明显。

从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来看,原生动物高峰出现在夏季,优势种为冠砂壳虫;轮虫生物量在春季相对较高,优势种为前节晶囊轮虫;枝角类夏季相对较多,优势种为长肢秀体溞和长额象鼻溞;桡足类在夏季较多,优势种为剑水蚤和哲水蚤。从浮游生物的生物量来看,湘江各流域段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年变化均呈单峰式,高峰出现在夏季。从表1~4可以看出,调查期间湘江的浮游生物量及种类组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湘江浮游植物生物量出现高峰,达到0.24mg/L,浮游动物量也同时出现高蜂,达到0.54mg/L。

结论与讨论

a.湘江浮游生物资源状况及特点。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湘江浮游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共计218种。浮游植物组成以硅藻门、蓝藻门、绿藻门等为主,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0.15mg/L,密度水平较湖泊、池塘(平均生物量0.3~0.5mg/L)低。整个水域中主要是硅藻门、蓝藻门、绿藻门种类,这3个门类的生物量占总量的85.5%。硅藻门常见的种类有变异直链藻、颗粒直链藻、巴豆叶脆杆藻、肿胀桥弯藻、尖针杆藻和窗格平板藻等;绿藻门常见的种类有针形纤维藻、镰形纤维藻、普通小球藻、绿球藻、集星藻和盘星藻等;裸藻门常见的种类有绿裸藻、尾裸藻、扁裸藻和囊裸藻等。从种类组成来看,湘江浮游植物属于典型的河流型浮游植物群落。

浮游动物主要由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组成,其中,种类最多的为轮虫,占总种数41.8%;分布较广泛的种类有曲腿龟甲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前节晶囊轮虫、多肢轮虫、椎尾水轮虫和囊形单趾轮虫等。桡足类只检测到16种,但其生物量却占了总数的47.7%,成为湘江流域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从检测结果可知,湘江流域段轮虫种类资源丰富,但其生物量较低,而轮虫是许多鱼类的最佳开口饵料,其生物量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鱼和仔鱼的大量生长和繁殖。桡足类和枝角类的生物量尽管较高,但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湘江渔产力偏低。

b.浮游生物优势种群的季节变化。湘江浮游生物各季节的种类数不同。秋季浮游植物种类数最多,冬季最少。春季、冬季硅藻门占绝对优势,夏季以绿藻门和蓝藻门占优势,秋季以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占优势。研究结果显示,春季、冬季湘江的浮游植物属于硅藻型,夏季、秋季属于蓝藻–绿藻–硅藻型。由湘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可知,春季主要由原生动物和轮虫类组成,夏季、秋季主要由轮虫和枝角类组成,冬季主要由桡足类和轮虫类组成。优势种群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季节水温变化和水质营养状况变化所引起,从浮游生物的生物量来看,湘江各流域段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年变化均呈单峰式,高峰出现在夏季,符合南方大多数河流水域浮游生物的生物量特点。

生物能源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可再生能源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生物能源作为其中一个正在兴起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型能源产业对各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SWOT和PEST两种战略分析工具,探讨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两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生物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物能源 SWOT-PEST模型 发展模式

生物能源指蕴含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生物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和资源储量丰富等方面的优势。目前,生物能源是世界上第四大能源,发展生物能源产业不仅利于解决能源危机、保护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SWOT-PEST模型及其在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一)SWOT-PEST模型的基本结构

SWOT分析:是将企业内外部条件等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该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S(Strength)是指组织内部的优势;W(Weakness)是指组织内部的劣势;O(Opportunity)是指外部环境的机会;T(Threat)是指外部环境的威胁。在完成内外部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构造后,可以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此来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利用机会、化解威胁。

PEST分析:是对企业所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用来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进而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评价这些因素对组织乃至整个行业产生的影响。

SWOT侧重于内部微观环境的分析,而PEST侧重于外部宏观环境的分析;SWOT-PEST模型是从一种综合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组织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对的机会和威胁,从而形成SWOT-PEST分析矩阵(见表1),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以此来获取决策方案。

根据SWOT-PEST模型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画出SWOT分析图(见图1),据此来制定组织应采取的战略。

基于PEST的SO战略是依靠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遇,寻求快速发展,属于增长型战略;基于PEST的WO战略是面对外部机会,组织内部缺乏优势条件,应充分利用外部机遇改变自身弱点,属于扭转型战略;基于PEST的ST战略是利用组织的优势,减轻外部威胁的打击,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属于多种经营战略;基于PEST的WT战略是克服组织的劣势来避免外部威胁,属于防御型战略。SWOT-PEST模型分析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单个组织的战略管理分析,作为一种整合创新的方法更被广泛应用于行业、产业的规划发展分析。

(二)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SWOT-PEST分析

基于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通过构建SWOT-PEST模型,对影响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归纳(见表2)。

通过上述SWOT-PEST模型的分析,不难看出从内部因素来看,国家政策支持、料源丰富、生产技术进步较快等优势非常明显,而劣势如成本、技术等问题均可以在今后生物能源开发中采取相应的策略改善。从外部因素来看,则是机会与威胁并存,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或将增加。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应采取SO战略(增长型战略)或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加大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当面临严峻的外部威胁时,不断完善市场环境,使能源产品生产、销售环节更加规范化,让更多的人认同生物能源,接受生物能源。

若将横向的环境分析与纵向的产业链分析相结合,从内外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布局角度,可作如下分析:

横向分析。从SWOT-PEST模型进行横向分析可以看出,政治上,国家政策既有优势又存在劣势,某些大型国企得到了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使其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而一些民企则因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最终经营不善,消失于市场。但随着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规范,政府也将逐渐减少扶持,实现企业间的公平竞争。经济上,经济环境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快速前进,该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会吸引大量的国企、民企及外资企业参与其中。社会层面上,我国生物能源的原料丰富但也很分散,无疑加大了运输成本,因此鼓励了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自行建设能源林基地,开发多品种能源植物。技术上,我国生物能源虽然取得了部分自主创新的成果,但整体技术水平还较落后,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纵向分析。我国生物能源产业链主要表现为纵向的产业关联,具体结构是:上游主要是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包括种植能源作物的农民,油脂厂、地沟油回收企业,油品经销商等;中游则是生产制造商,包括大型国有能源公司,国家批准设立的生物燃料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小厂等;下游是能源产品最终的消费者和用户,包括加油站、使用燃油动力的企业和一些化工企业。

基于SWOT-PEST模型的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一)“政策扶持型”模式

“政策扶持型”模式的核心主体是大型的国营企业,主要依托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政府的财政补贴。该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国营企业强大的资金优势建设能源原料基地,完成生物能源产业链的上游布局;通过参股或控股生物能源生产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改进,在政府优惠补贴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增强企业实力,争做生物能源的龙头生产企业,建立稳固的中游生产布局;而产业链的下游则主要通过行业垄断等手段把能源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形成完善的销售渠道;通过上、中、下游产业结构实现生物能源产业链完整资源的整合。

强大的资金实力使大型国有企业能够投资建设能源作物林,解决了收购原料及运输成本的问题,且自种树木价格低廉,同时又可以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

(二)“自主发展型”模式

“自主发展型”模式的核心主体是民营企业,主要依托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生产规模和技术条件,然而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在资金、规模、技术等方面差距较大,各个生物能源民营企业发展差距较大。仅有少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能走出一条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最终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道路;而大多数企业由于国家扶持政策的缺失和原料危机的制约而最终停产倒闭;此外还有一小部分自主发展的“非正式”企业,包括一些个体“作坊式”的小厂,他们与当地地沟油的收购人员合作或者自行收购,具有强大的原料和价格优势,因此很容易绕过国家的严格控制而找到市场,若政府不强制关门有可能长期存在。

原料危机使得民营的生物柴油企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其中小部分技术实力比较强的企业通过应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来降低成本;还有一些产能较大的企业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还有一些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斥资培育建设生物能源原料基地。然而其他大部分技术和资金实力均有限的民营企业只能因原料问题而陷入亏损甚至停产倒闭的境地。

(三)两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对比

将上述两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概括加以对照,得到表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种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各有利弊。国企模式在国家政策的“庇护”下短期内稳定性较强,而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资金与政策的制约自身难以形成规模化,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在未来发展中,生物能源产业若想真正发展壮大,成为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依靠的是全球资本市场,而不是单靠国家的政策支持。我国目前还处在生物能源的推广阶段,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但这种支持只是暂时的,业界应提前做好政府逐渐减少扶持的准备,不断规范自身体系,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进行调控,最终实现“纯市场化”的生物能源产业发展模式。

加快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健全生物能源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2005年2月28日我国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我国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快生物能源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设。通过与生物能源产业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确定该产业相关主体客体的权利和义务,审核批准和监督管理模式,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式、途径和措施,违法行为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等。

加大生物能源技术的研发经费投入。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这也是阻碍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加大划拨生物质技术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生物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研究与自主创新,集中力量解决重大的关键技术转化问题,接下来国家推动已实现的研究成果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进而加速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能源市场化发展模式。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本身具有政策性强、难度较大的特点。该产业与市场发展关系紧密,涉及多个环节,组成了一个农业、林业、工业、消费相结合的多元化产业链。我国政府要协调处理好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制定好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消除国有大型能源企业的市场垄断行为,让越来越多的有发展前景和强大优势的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进入生物能源领域。基于健全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加强对生物质产品研究,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原料基地,最终使生物能源产品聚焦于市场开发,让最终的消费者认可生物能源。

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只具备初步的产业规模和市场基础,仍需要依靠国家的强大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努力争取将政府强制性的行为在政策扶持下转变为市场机制下的企业行为,使生物能源企业在市场机制下按经济规律运作,以此来促进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望.基于SWOT-PEST分析范式的中国“走出去”战略环境研究.经济论坛,2006(22)

生物能源范文第5篇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发生物柴油技术并积极推进其产业化进程。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由政府大力推进生物柴油产业,在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上给予大力支持,使生物柴油价格与石油相差无几。欧盟是全世界生物柴油发展最快的地区,2004年生产能力达225万吨,规划2010年产量达到800―1000万吨,占柴油市场份额的5.75%,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纷纷加大生物柴油的发展力度。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发展生物柴油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处于初级研究阶段,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装置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原料供应不足,质量标准不一,市场流通不规范,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国内年产万吨级的生产企业有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西安兰天生物工程公司等。另外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石家庄炼化股份公司正在筹建采用多种原料的一套5万吨/年生物柴油生产装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也拟在四川建设10万吨/年生物柴油项目。

近年来,在生物柴油开发和生产领域,我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及国外的技术力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如四川大学完成了对生产生物柴油的优质木本油料作物麻疯树的基因技术控制油含量、碳链长度等研究,建立了基因库、种植标准和育苗基地。另外,四川、贵州等西南地区积极与欧美、东南亚相关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在种植基地、技术研讨等领域进行研究开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