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节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由于春节过后不久,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载歌载舞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联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5年3月~2011年2月收治青春期乳腺增生症患者150例,年龄16~20岁,平均18岁;病程3个月~2年不等,月经未来潮者16例。所有患者均未婚未育,并由彩超检查证实。
诊断依据:疼痛呈周期性,且月经前加剧,经后缓解或消失,肿块常呈双侧对称性发生,可分散于整个乳腺内,亦可局限于乳腺的一部分,尤以双乳外上象限多见,触诊可呈结节状,大小不一,质地韧和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可以推动。肿块大小随月经变化而变化,该病具有自限性和重复性,可不治自愈,但时有反复。伴随症状有心烦、易怒、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梦等症状[1]。
治疗方法:采用自拟青春消解汤治疗,方药组成:当归10g,丹参15g,川栋子8g,青、陈皮各6g,延胡索6g,赤、白芍各6g,三棱6g,川山甲6g,橘叶6g。1剂/日,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服药,7天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对月经未来者连续服药2个月。
疗效判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其疗效[2]。①治愈:肿块及疼痛消失;②好转: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③未愈:治疗后肿块及疼痛无改善。
结 果
150例患者中治愈69例,显效46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达92%。
讨 论
乳腺增生病中医学称为乳癖,认为本病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瘀滞,阻于乳络,经络阻塞不通,不通则痛等而引起的肿痛、肝气郁久化热、热灼津夜为痰、气滞痰凝及血瘀等即可形成的肿块。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卵巢内分泌状态密切相关。有资料表明,当卵巢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相对减少时,刺激乳腺实质增生,使末梢导管上皮呈不规则增生,而引起导管扩张和囊肿形成[3],因此乳腺增生多伴有月经不调。青春期乳腺增生病的辨证治疗不同于一般乳癖证的辨证分型,是因其有青春期病机特点。青春期女性体态多为稚阴或稚阳状态,治疗不可一味攻伐,过于肃杀,犯虚虚之禁,耗泄阳气,徒伤气血,亏损。所以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病只要不在于调其经血之变,而通过清热、降火和行气,达到化瘀、通络、止痛散结之目的;用药轻扬开散为主,不要妄加滋补,亦不伤及阳气,灵性活法,化有形之痰浊结块,畅无形之瘀闭经气[4]。
青春消解汤以当归、丹参为君药主活血;川栋子、青陈皮为臣药主行气;延胡索为左,赤芍为使加三棱及川山甲补血、活血、止痛散结为功效。以中医的君臣佐使科学配伍,效果显著。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可有助于促进乳腺增生组织及纤维的吸收[5]。因此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病和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在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本组150例患者经过治疗,不仅乳腺疼痛症状明显改善,而且月经周期规则、经量改善、痛经减少。故对青春期乳腺增生病患者,除了适当心理疏导和调节情志外,可给予青春消解汤,该治疗既方便、简单、安全,又无激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祥德,董守义.乳腺疾病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社,1994:45.
3 颜卫华.中医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76.
[关键词]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03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c)-089-02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是青春期少女常见病之一,这类患者的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无全身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初建,尚不成熟,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子宫异常出血[1]。出血严重的可导致重度贫血,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中医学“崩漏”范畴。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71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妇科门诊接诊青春期功血患者71例,诊断标准均符合第7版《妇产科学》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1]。患者年龄11~19岁,平均14.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平均4.3个月。全部病例均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的年龄、初潮年龄、病程、出血时间及血红蛋白含量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及经期紊乱,呈不规则出血或短时期停经后出血,出血量多少不定,崩漏交替或淋漓不净。血色鲜红或淡红,血块少或无,无痛经,伴神疲乏力、头昏自汗、气短懒言、面色恍白,有不同程度贫血,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脉细滑。
1.3 治疗方法
1.3.1 止血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激素结合中药治疗。激素治疗方法同对照组,观察组在出血量较多时, 加用补肾益脾的中药,固冲止血,补肾健脾。处方:党参50 g,黄芪20 g,白术15 g,煅牡蛎20 g (先煎),菟丝子15 g,鹿角胶15 g (烊化),杜仲15 g,小蓟45 g,棕炭25 g。夹热加地榆30 g,黄芩10 g;夹瘀加三七粉5 g (冲服),茜草10 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激素服用方法:妈富隆2片,每日1次,口服21 d。
1.3.2 调整月经周期,促进卵泡发育基本方:熟地、生地、山药、枸杞子、山萸肉、生黄芪、菟丝子、白芍、川断、女贞子、旱莲草各15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0~20 d。全部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30例均单纯用安宫黄体酮6 mg于月经第16天开始口服,10 d后停用,撤退出血。
1.3.3 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疗效评定,治愈: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好转:经量、经期、周期虽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未愈:阴道出血无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数据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3 讨论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生多与下丘脑功能不成熟有关。青春期出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卵巢虽有雌激素分泌及卵泡发育,但未形成正常月经周期中的FSH及LH峰状分泌,卵泡不能成熟,因此无排卵及黄体形成,没有孕激素分泌以致月经紊乱[3]。中医学认为其发病根本原因是肾气未充,冲任失调,有“经病之由其本在肾”之说。同时,后天的营养摄入,对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发育甚为重要。女子的性情变化,常易导致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加上青春期少女多为初、高中学生,常受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如精神刺激、过度紧张、学习负担过重、经期活动量过大、环境气候的突然变化等,影响了肾-天癸-冲任-胞宫的平衡关系而发病[4]。其治疗主要是止血和调整月经周期两个阶段。
对于青春期功血,止血只是治其标,更重要的是建立具有规律的正常月经周期,所以当出血得到控制后,笔者在治疗上即采用具有补肾健脾固冲的补肾固冲汤,并根据月经周期阴阳气血的消长转化而调整用药。根据月经周期阴阳气血的消长转化,因势利导调整用药[5],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20.
[3]黎洁颜,何秀湘,何洁云.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278例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9):539.
[4]刘宪鸣.补脾益肾法治疗重症青春期功血63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2):35.
开封市中医院妇科,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治疗效果明显,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b)-0164-02
[作者简介] 杜鹃(1978.8-),女,开封市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不孕症,功血,习惯性流产,卵巢早衰,多囊卵巢。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青春期少女常发病、多发病,主要原因是青春期女性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调节机制没有发育成熟,FSH水平较低;临床表现主要为子宫不规则出血、血量不稳定、时间长短不一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单纯西医治疗具有较大的副作用,疗效不显著,中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2]。该研究选择2011年8月—2013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年龄最大为19岁,最小为12岁,平均年龄为(15.252.36)岁;病程最长为78个月,最短为4个月,平均病程为(12.364.25)个月。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12~18岁,平均年龄(15.172.21)岁,病程最长78个月,最短5个月,平均病程(13.215.23)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为13~19岁,平均年龄(15.432.32)岁,病程最长77个月,最短4个月,平均病程(12.524.1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服用倍美力0.625 mg/d,口服,连续服用3周,在治疗第17 d开始,要加服黄体酮胶囊10 mg,连续服用5 d;之后等月经来潮后第5 d加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50 mg/d,连续服用5 d。若在此治疗周期内还未排卵,则在下个治疗周期内加大药量,服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100 mg/d,1次/d,连用5 d。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配方为白术、大枣、肉苁蓉及茯苓各15 g ,当归12 g,五味子、益母草各20 g,枣仁、党参及黄芪各60 g,炙甘草6 g,熟地黄10 g。对于小腹疼痛患者要加用炒蒲黄和炒灵芝各15 g;对于腰痛患者要加用炒杜仲15 g;对于血块较多患者要加服5 g三七粉;阴道不规则出血不止患者要加用棕桐炭15 g,黑芥穗13 g。1剂/d,加400 ml水,分两次煎服,连续服用1周。对服药6 d后出血仍未停止的患者,要加用雌激素予以治疗。服用倍美力0.625 mg/d,1次/d,连用10 d之后,要加服醋酸甲氢孕酮8 mg,1次/d,连用21 d。
1.3 疗效判断标准
若阴道出血停止,月经量及周期恢复正常(月经量<80 mL),即为痊愈;若月经量、周期恢复正常,但维持时间不超过6个月,或者经期缩短、经量减少,则为好转;若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阴道出血无改善,则为无效[3]。
1.4 统计方法
所有临床数据经spss 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又称青春期功血,是青春期少女常发病、多发病,发病原因是青春期女性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调节机制没有完全发育,FSH水平比较低;临床表现主要为子宫不规则出血、血量不稳定、时间长短不一等,由于青春期少女心智不成熟,易感到惊恐、担忧等,继而为其学习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并无形中加重了青春期少女的心理负担[4]。
中医认为,青春期功血属于中医学“崩漏”的范畴。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涉及到气血、寒热、脏腑以及阴阳等多个环节,主要分为血寒、痰湿、虚、热、瘀等多个方面[5]。这几个方面会引起冲任损伤,胞宫蓄溢异常等,临床特征主要是月经周期、月经量及月经色质等多个方面出现异常。临床治疗时,通过疏肝理气、养血调经、滋肾调经、温经和血调经等多个方法调理月经;止血时主要采用治崩三法,即澄源、塞流及复旧[6]。为本组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中医配方中的白术、党参及甘草等中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益母草当归以及三七等具有养血、祛瘀的功效,地黄、五味子具有调节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五味子还能够加强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进而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7]。再辅助西药进行治疗,可诱发排卵,起到调整月经周期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整体功能,促使体内紊乱状态逐渐恢复平衡[7]。不过,由于激素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易产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本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以获得显著地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这与余姬文等[8]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更进一步说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非常理想。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治疗效果明显,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晓冰,刘立民,唐文贤,等. 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 29(3): 255-257.
[2] 王培锋,李战.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1例[J]. 广东医学,2010, 31(16): 2187.
[3] 孙梅.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 天津中医药,2011, 28(3): 200-201.
[4] 林铁柱,周健,王艳,等.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伴双侧先天性青光眼一例[J]. 中华眼科杂志,2010, 46(6): 556-557.
[5] 张辰星,谢汉平. 先天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迟发型脉络上腔出血一例[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9): 1049-1050.
[6] 刘玉萍. 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 2013, 29(7): 30-31.
[7] 曹娟. 粘性小管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围术期护理[J]. 江苏医药,2012, 38(21): 2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02-0035-02
【摘 要】目的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青年。约80%未经有效治疗在1~4年将发生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损毁[1]。早期预防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预后的关键所在。寻找有效的早期治疗方法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方法 通过MRI检查,早期发现和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Ⅰ、Ⅱ期)。将4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单纯髓芯减压术,B组采用自体骨髓细胞加自体髂骨结合髓蕊减压术治疗。结果 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18.8个月。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行评定。A组18例33髋中,显效:9髋(27.3%),有效:15髋(45.5%),无效:9髋(27.3%)。B组24例39髋中,显效:16髋(41%),有效:22髋(56.4%),无效:1髋(2.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体骨髓细胞加自体髂骨结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髓芯减压术。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自体骨髓细胞 髂骨移植 髓芯减压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成年患者20~68岁,男:女=2.5:1
1.2 症状与体征 髋部疼痛,以内收肌起点处为主,髋关节活动和行走受限,以内旋、外展受限为主。
1.3 影像学检查 X线,MRI未见股骨头密度改变。(ARCO分期Ⅰ、Ⅱ期)
1.4 治疗方法 将42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行单纯随芯减压术。B组行自体骨髓细胞与髂骨移植结合髓芯减压术。A组手术方法:仅用3mm斯氏针对股骨头行多方向减压。B组手术方法:行坏死的股骨头内坏死骨刮除,切取自体髂骨的松质骨并抽取新鲜自体髂骨骨髓。将骨髓与松质骨充分混合,送入股骨头内并适力夯实。全部患者术后行患肢牵引2~周。术后第1天开始行股头肌舒缩活动。术后1个月扶双拐部分负重下地活动。患肢避免完全负重三个月。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周。所有患者手术后每3、6、12个月、24个月行X线检查正位及蛙或侧位。术后1年行MRI检查。
2 疗效评定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2]:显效:行无跛行,髋关节无疼痛,下肢无短缩,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影像学予股骨头死骨区塌陷。骨坏死及骨增生硬化现象基本消失。有效:症状减轻,髋关节功能改善,下肢短缩在1cm左右,影像学示股骨头变大或扁平。但骨坏死及骨增生硬化现象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影像学征象无改变。A组18例33髋中,显效:9髋(27.3%),有效:15髋(45.4%),无效:9髋(27.3%),B组24例39髋中,显效:16髋(41%),有效:22髋(56.4%),无效:1髋(2.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早期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目的是防止股骨头塌陷。髓芯减压手术一直是早期无塌陷的ANFH的传统治疗方法。目的是通过减压降低骨内压力,促进骨坏死的修复[3]。但是减压以后的重建修复常不能令人满意。往往是因为没有有效地爬行替代。同时,骨坏死区的干细胞数量少和活性均较正常部位低,影响死骨替代的过程。在与单纯髓芯减压的对比观察中表明MSCS的移植对股骨头骨坏死的治疗效果有效好的作用[4]。根据研究表明,在儿童全身的松质骨特别是干骺端均是红骨髓。到了成年,骨的生长与造血功能达到了一个平台,多数部位骨髓腔发生脂肪变。但是在髋嵴部位始终保存着红骨髓。也就是更多的保留了骨髓基质细胞。这也是B组手术取髋骨为骨髓采集部位的依据[5]。
早在1968年Friedenstein就发现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在不同诱导环境下可以分化为骨、软骨、脂肪、纤维等多种结缔组织。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成髓能力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6]。
静脉淤滞与骨内压力的增高是普遍认为的骨坏死发生的病理基础[7]。髂骨骨髓与松质骨悬液注入过程会造成一次性骨内压力增高。一次性的压力增高有利于改善股骨头内坏死区周围的静脉淤滞状态,在观察到的患者中手术后即刻症状的改善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髓蕊减压降低了骨内压力使患者症状改善;另一原因是细胞悬液注入时的机械疏通作用改善了骨内血液循环淤滞状态的结果。
塌陷多发生在骨坏死的第1年[8],一方面在平均18.8个月的观察中可以反映出对于早期的疗效。但是长期结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另一方面在手术后骨修复的过程中并不会改善股骨头的机械强度,因此在术后保护下负荷或减少负重是主动预防塌陷必要措施。这种保护性措施应该持续从发生骨坏死后的2年。
自体骨髓细胞加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Ⅰ、Ⅱ期)手术创伤小,方法不复杂,疗效肯定,住院费用较少,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Lu cberman JR,Berly DJ,Mont MA,et al.Osteomecrosis of the hip:Manag ment in the twenty first(entury[J].J Bone Jojint sua(Am),2002,84:834-85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3.
[3] Cheng EY,Thongtrangan l,Laorr A,et al.Spontaneous resolution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J Bone Joint Surg Am,2004,86-A(12):2594-2599.
[4] Gangji V,Hauieur JP,Matos C,et al.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with implant ation of autologous bone-marrow[J].Cells J Bone joint surg Am,2004,86-A(6):1153-1160.
[5] Hernigou P,Beaujean F.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with autologous bone marrow grafting[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2,405(I):14-23.
[6] Kuen TS,Seung WK,Hyoung LR,et al.Decreased of teo 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in alcohol-induced osteonecrosi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5(431):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