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教师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节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1《默默的蜡烛》
您没有雄健的体魄
却给我们撑起了一片无雨的天空
您没有建筑师的双手
却给我们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
您没有艺术家的眼光
却给我们建起了一座座雄伟的大厦
您那渊博的知识
让我们感受文明与希望
您那高远的胸怀
让我们懂得宽容与忍让
您那高尚的人格
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心灵
感谢您老师
我们真诚的感谢您
您就像那一支默默的蜡烛
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有您的光明的指引
我们不会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感谢老师,
是你们赐予我们知识。
假如你们是园丁,
我们就是那温室里的花朵,
在您的浇灌下一点一点的成长。
假如您是蜡烛,
我们就是蜡烛旁无尽的黑暗,
是您照亮了我们,
帮助我们找到了通往光明的道路。
假如您是白云,
我们就是天空,
天空没了白云就会失去光彩。
老师真的很感谢您,
谢谢您对我们的一点一滴,
这些您对我们的好,
我们都铭记在心。
您花费了一生的时间来教育我们,
您是无私的,
您把您的知识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我们。
在那百花盛开的春天,
我愿化作明媚的阳光,
为您增添几分光彩。
在那烈日炎炎的夏季,
我愿化作一把遮阳伞,
为您遮住那酷热的阳光。
在那树叶飘落的秋季,
我愿化作一件大衣,
为您取暖。
教师节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3《老师,我想对你说》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我们一起时的一切,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
老师,我想对你说:是你给了我学习的自信;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发奋发图强的动力,是你给了我奔向好前程的希望。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我开启智慧的敲门砖;你是我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你是我生活航程中的引路人;你是我奏响人生乐章的指挥者。
形容教师的成语
百世之师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减师半德 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
良师益友 能给人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诤友 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教无常师 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能者为师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青出于蓝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师道尊严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无师自通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研桑心计 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老师宿儒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桃李之教 指老师的教诲。
误人子弟 指误导别人的孩子,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老师
学无常师 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林,老江何必派我来帮助你?” 【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示例】你们年轻人真是~【故事】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
青过于蓝 〖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一字师 〖解释〗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赞美老师的成语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日礼赞》。同学们,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oū)歌我们的老师;我不是歌手,也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颂老师们崇高的职业。然而,我却要由衷地向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记得刚进附小的时候,我认识了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她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笑起来显得特别可亲。那时,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是杨老师一点一滴地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课堂上,杨老师用她的睿智,让我心中满载着无比充实的愉悦,激励着我努力学习。训练场上,杨老师用她的执着,让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鼓舞着我的斗志。下课时,每当我看到杨老师疲惫的身影,我真想给她送去一丝温馨,能让她立刻精神百倍。训练结束时,每当听到杨老师嘶哑的嗓音,我真想给她送去一股清泉,能让她立刻发出银铃般的声音。正是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
各位老师、同学们,在我们附小,正是有无数像杨老师这样为了教育事业而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老师们,才有一代代附小同学的茁壮成长,才有今天师大附小的繁荣昌盛。
今天,在母校七十周岁的生日之际,我要骄傲地向全世界大声地说:“师大附小,我爱你!”
大家好!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我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第22个教师节。22个今天,鲜花让早晨的阳光更灿烂;22个今天,奖章映红了洁白的衣衫。在这幸福而又温馨的时刻,我代表师专二附小的全体师生,向在坐的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教育沃土上的老师们,道一声:老师,节日快乐!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孩子,生命因你而精彩》。
童心世界是一弘清泉,虽然没有浓郁的芬芳与香甜,但却请纯,透明而晶莹;童心世界是一首牧歌,虽然谱写的音符简单又简单,但却隽永,温馨而深情;
六年前,带着对这片净土的向往与渴望,带着我儿时的梦想,我迫不及待地投身于这个多彩的世界;六年来,为实现理想,我不懈努力,渐行渐深,感触更深:孩子,我的生命因你而精彩!
讲台虽小,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每天简单重复的工作或许使我们忽视了身边的小事,忙忙碌碌间错失了许多生动。作为老师,我们要用温柔和细腻呵护那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一次小考试,王伟同学抄袭被我看个正着,当时我什么也没说。下课后把她叫到走廊,她红着脸,低着头,紧张地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到来。我说:"这是个小问题,老师上学时也有过这样的错误,相信你,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抬起头,惊讶的眼神分明充满了感动,她控制住盈眶的泪水,重重的点了点头。后来她在一次题为《对我影响最大的人》的习作中写到:"就是这次认错,在我的心中搁下了这位年轻老师的位置。"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是学生的爱,让我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就感;是学生的爱,让我收获了心理上的满足感;是学生的爱,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富有朝气。
孩子是花朵,我要作辛勤的园丁默默耕耘;孩子是幼苗,我要将心血和汗水化作春雨细细滋润;孩子是太阳,我就要做托起太阳的人。
至此
敬礼
一、学会“关注”学生
美国的一位教育专家曾做了一项实验:她把两小束一样的常春藤分别栽在两个相同的花盆里,给两束常春藤相同的阳光、相同的水,但保持不同的注意力。她把一束常春藤放在厨房里的柜台上,让它远离师生的注意,而另一束放在大教室的壁炉架上,然后对她的学生说:“在今后的每一天,我们都将告诉它我们多么爱它,它是多么的美丽,我们将用我们的善意和关怀来滋润这束常春藤。”
四个星期后,实验的结果令老师和孩子们都大吃一惊。厨房里的那束常春藤长得又长又细,病蔫蔫的,一点都不精神,但是大教室里的那束则完全不同,它在歌声和语言的滋润下,长得很旺盛,叶子黑油油的,汁多而肥美,比原来大了三倍之多。每当听到孩子们的歌声和说话声,它仿佛就能感觉到孩子们的关怀,叶子就兴致勃勃地摇曳起来。
为了把这项实验更推进一步,同时也为了使孩子们不再为厨房里的那束常春藤流泪,这位专家把厨房里的那束常春藤也搬到了大教室,和壁炉架上的那束放在一起,不过是放在壁炉架的那一头。不到三个星期,第二束常春藤就赶上了第一束,到第四个星期时,它们就分不出彼此了。
实验的结果也同样让我们感到意外。在同等条件下,不同的关注竟引起如此大的差异。连常春藤的成长都渴望善意的关怀,更何况成长中的孩子?
在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上,有人问校长,哈佛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说,最值得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和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给以每位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块金子都闪闪发光。
刚刚毕业就参加工作,而且是受人无比尊重、羡慕的教育行业,这让我感到特兴奋。但不是因为教育行业的待遇,更非能够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而是我的喜爱、热忱让我如此。当我几次进出课堂,发现每一个班级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几名学生沉默寡言,不少的老师、同学甚至于班主任也只当他们不存在,他们特殊吗,在刚刚升入平行班时,就是如此吗?不!也许是他们的某些方面没有获得大家的认同,也许是自己的才华、智慧没有表现的机会。因此,周围的人或多或少迷失了自我,完全忘记了他们的存在。面对这一切,我的内心深处受到无比的震撼,我年轻,因此我完全理解这些被漠视学生的心态――他们不希望如此,发自心底的不情愿!从惊悸、困惑中清醒的我逐渐冷静下来,我想改变他们,也应该改变他们!从那一刻起,只要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都会抓住所有的时间、机会与他们进行适度的沟通,探讨人生、学习、生活……时间在无情地流淌,但他们各方面的进步却让人难以想象,用飞跃来形容也不为过。
我相信,“关注”中的“生命”,一定会不断地茁壮成长。
“关注”一词从字面上简单理解,就是对某人或某事的关心重视。而从上面的事例来看,“关注”并不难做到,但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它的内涵,却需要用心去体味。只有你用自己诚挚、热忱的心灵去探索孩子的内心,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才能获得他们的欣赏。
二、学会“赞美”学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心理和生理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让我们换一个视角来关注孩子:先放过学生的缺点,转而关注他们的优点。我们发现,学生会更加努力,为了证明他们是优秀的,也为了不辜负老师的信任。赞美使人温馨和感激,能让人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学生需要这种善意与美好的表达。莎士比亚说得很好,“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我们的孩子是新生的花朵和树苗,他们渴望“阳光”。赞美的阳光撒入孩子的心田,就能催生出真善美、激发出他们的潜能。
三、学会“尊重”学生
在我们发自内心深处尊重学生的同时,也会获得学生无比的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曾语重心长地说过,如果你想使学生愿意好好学习,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们身上的自豪感。不要让他们感受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受到自己低人一等。诚然,如此浅显的道理任何人都再明白不过,但要想真正做到心无杂念、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能一视同仁,却又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从1999年毕业至今,我已经带过4届毕业班。在这4年中,我自身和学生双方面都获得了莫大的收获每每让我回忆到自己作为学生时的往事,那段时光的确让人无限留恋、怅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学生经历,而那一段光阴对我们一生的影响是难以用笔墨来形容的。在那段时光内,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空间、独特的气质,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但无论他们多么复杂,也有着需要被人尊重的权利和强烈的被尊重的意识,他们只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才能有勇气面对漫长、布满荆棘、坎坷、竞争且充满情趣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