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波动

思想波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波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波动

思想波动范文第1篇

中国青铜镜的范铸技术发展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同步的。青铜镜一般都是两个面,正面较平,是磨光了映照用的面,背面为纹饰面,是起装饰作用的面。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各个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都不相同,因此各个历史时期的纹饰都不一样。所以,一般以纹饰面为依据来判断铜镜的时代。当时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就会体现在当时的青铜产品上。当时有什么样的文化艺术甚至意识形态,也同样会体现在当时的青铜产品上。

春秋战国以前,青铜器的表面纹饰多是在范面手工制作的,这种工艺思想也与时代同步被带到了铜镜纹饰的制作中。因此,在春秋以前的铜镜背纹中,几乎都体现了凸起的不规则纹饰。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纹饰,绝大多数采用了单元纹饰范拚兑技术,使得在战国青铜器表面纹饰中,常能见到方形或长方形的格子线。而这种纹饰的制作技术,也同步被应用到青铜镜纹饰的制作中。所以,在战国青铜镜的背纹中,常常可以看到地纹中有方形或长方形的格子线。

西汉以后,青铜时代早已彻底结束,制作青铜器纹饰的技术也基本随着青铜时代结束。西汉社会铸造量最大的铸件是在全国流通的钱币。由于西汉以后再也没有了战国以前的纹饰制作技术,西汉的纹饰包括铭文的制作都与战国前的范铸工艺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是:战国前的青铜器铭文多是阴文,而在西汉后的铜镜上基本都是阳文。与铜镜一样,除王莽的一刀平五千需要错金而铸成阴文铭外,其余钱币皆铸的是阳文铭。钱币制模设计的主流工艺,是采用圆规制图的设计技术。所以,圆规制图技术也被同步应用到了西汉铜镜的背纹中,成为当时以几何造形为主的纹饰。如文景至武帝时期的日光镜、昭明镜、草叶纹镜、星云镜等,皆是采用了圆规技术设计制作的模。

王莽时期,其货币政策虽然是失败的,但其钱币的铸造质量却较高。如王莽的“六泉十布”,都是公认的好,钱纹清楚;又如“大布黄千”字体一丝不苟。铜镜的纹饰就是在这个时期从简单的几何造形,逐渐过渡发展到了线雕纹饰。如四虺镜、四乳纹带镜等,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四神博局镜。在四神博局镜的背纹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圆规制模技术留下的特征,更可看到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镜背纹饰中的体现。下面,就四神博局镜纹饰中的制图技术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论述。

四神博局镜在民间一直被称之为规矩镜,是因为镜背纹饰中有TVL纹饰。其中V纹及L纹,完全可以看作是规和矩的形状。规和矩,本是两种不同的仪器。规,就是今天画圆用的圆规;矩,即是今天的角尺。但这两件仪器上古的人们就已经在使用,并非现代的发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早已是中国人用来形容做事情要遵循章法的常用语。生活在战国早期的墨翟,在《墨子》中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司马迁曰:“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墨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做方形器物需要用矩测量,画圆形需要使用规。如果没有这些仪器,要想做成这些事情是不可能的。而司马迁所说的“规矩”,显然不是指规和矩这两样工具,已经将“规矩”的含义演化成人们的意识形态,即人们在农业的劳作中必须遵守节令,在生活中需要遵守各种法令,在生产中需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在技术操作中需要遵守各种工艺流程等等,诸如这些都可以称之为“规矩”。这就不难理解在四神博局镜的制模过程中,既采用了圆规技术进行了机械制图,又按照意识形态的规矩,将传统文化中的四神、五行及十二支进行了配置、定位与布局。

图1为鄂州一位杨先生收藏的一枚普通的四神博局镜,此镜黑色泛绿。可看到此镜为半圆钮,圆形钮座,钮座外有小方框。框外为十二支铭文间以十二个乳钉,铭文外为大方框。V形纹饰的角与大方框的角对立。以V形纹饰将镜背分为四区:左区的主纹为青龙,代表着东方;右区的主纹为白虎,代表着西方;上区的主纹为朱雀,代表南方;下区的主纹为玄武,即蛇缠龟的形象,代表着北方。纹饰区外为铭文带,其铭曰: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山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乐未央。其中“山”字应是“仙”的减笔。铭文带外为一周辐射线纹,镜缘上有二周锯齿纹间一周复线纹。在十二支中,“子”属北,“午”属南,“卯”属东,“酉”属西。而在此镜纹饰中,我们可以看到卯、午、酉、子都分别处在东、南、西、北四个正位。在方位中,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中国处在北半球,人们多是看到太阳在南方。天下万物多离不开阳光,所以,自古以来中国就形成了坐北朝南的概念。甲乙丙丁等为天干,金木水火土为五行。如果用天干配五行,就会形成东方甲乙木配青龙,南方丙丁火配朱雀,西方庚辛金配白虎,北方壬癸水配玄武,中央戊巳土。因为人们无法生活在金木水火中,只能生活在土地上,所以在东汉的博局镜中,常能见到“子孙备具居中央”的铭文。我们可以把这个铜镜的纹饰理解成天下,那么镜钮就是大地的中心,人们站在大地上,就会看到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地理方位。这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概念。在西安城中,朱雀大街就是南大街,而唐初秦王发动的玄武门,就是今天的北门。铭文中的“尚方”属于汉代的一个官方机构,凡真正尚方铸造的四神博局镜,其钮孔多是朝着铭文中的午与子,即南北方向形成子午线。再看镜缘是圆形,似乎说明四天地运行周而复始没有穷尽。在这小小的神博局镜的纹饰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天圆地方说,又可以看到干支地支与四神的配合,是严格按传统文化的概念设计配置的纹饰。四神博局镜的纹饰如此规整,其模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显然靠手工绘画设计是无法做到的,应该是用圆规进行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在四神博局镜的纹饰中,凡对称的乳钉,与钮都是等距离及等角度,这是手工绘画做不到的。如果采用圆规机械制图则是不成问题的。图2为我们采用圆规绘制的四神博局镜图,对于手工无法完成的设计,圆规制图就简单多了,可以绘制得较为规整,并可将方框、20个乳钉及12个TVL纹都准确定位。

西汉镜留下了许多圆规痕迹,为证明四神博局镜的纹饰也是用圆规设计制图,除用圆规绘制出四神博局镜的图外,还需要在东汉的四神博局镜纹饰中找到绘图的痕迹,才能说明问题。经对大量博局镜进行观察,发现在一些同类镜的纹饰中,可以找到一些圆规留下的痕迹。但这些痕迹都相对较少,大多是在作模后被打磨掉了,留下的痕迹很少,拍成图片也不足以说明问题。后在黄石市收藏家杜博先生处,找到了一枚禽兽博局镜,其镜背纹饰中留下了相对明显的圆规制图痕迹。从正面看,这些痕迹是不容易发现的,需要将镜背纹饰倾斜些方向,才能看得相对清楚。

图3是杜博先生的藏镜,此镜通体黑漆古,圆形钮,柿蒂纹钮座。大方框外的四角,都与V纹的角对立,将纹饰分为四区,每区中铸有两个禽兽,都被L及T纹隔开,每个T纹的两侧分别铸一个乳钉。纹饰区外一周为铭文带,其铭曰: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山人不知老,口口。铭文有减笔及反字,铭文带外一周为辐射纹。镜缘为二周锯齿纹间复线纹一周。

与前述四神博局镜相比,此镜的纹饰区里少了玄武。铭文带中虽然铸有“尚方”,显然不是尚方造的镜。如这种铸有“尚方”铭而并非尚方铸造的铜镜,在出土的东汉博局镜中不在少数,显然为当时的民间铸造。制作镜模的工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可能都是同一个水平,在纹饰的设计上就可看出高低。制作镜模涉及到三个问题:其一,圆规技术的应用;其二,纹饰的设计;其三,雕刻纹饰。但不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少,不论雕刻技术如何,采用圆规机械制图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制作不出规整的博局镜。相比之下,圆规制图技术应该是最简单最容易掌握的技术。所以,不论纹饰的设计怎么样,也不论雕刻的技术怎么样,其圆规制图的原理都应是一样的。

此镜的纹饰中虽然少了玄武,但此镜的纹饰布局仍然是规整的,说明此镜的模同样是采用了圆规机械制图技术制作的。在此镜纹饰区中,就可看到制模时留下的圆规制图痕迹。图4为此镜的局部,凡白色箭头所指之处,皆可看到明显的凸线。这些凸线的结构,与我们绘制的四神博局镜的线图是完全一样的原理。所看到的三排横向凸线,是为设计T及L纹留下的。看镜背纹饰,虽然属于线雕,但可清楚看到凸起的纹饰是上面窄下面宽。如果观察这种镜体的断面,可看到其纹饰的断面基本呈三角形。这些现象说明,纹饰是在阴模上用刀具向下刻制出来的。其阴模的材料,可以是泥料,亦可以是滑石料,因为西汉时期大量使用了滑石料制作钱范。雕刻往往都是向下挖,这就应该可以理解凸起的圆规线,也是在阴模上画出的阴线,翻成阳模后就成为凸起的细线。应该是先用圆规设计纹饰的定位,再行雕刻。将纹饰刻制成这样的几何形状有两个好处,其一是纹饰斜度大,便于雕刻;其二是由于刻出的纹饰斜度大,既便于翻阳模,也便于在阳模上翻范。

图5为此镜的另一处局部,可看到大方框的一角对着一个V形纹饰的角。两个相向的白色箭头所指的线,为大十字线通过大方框的角,与V形纹饰贯通。还可看到四个同向白色箭头所指为同一条弧线,与大十字线行成交点。这两条线应该是给镜背四个V纹角的定位线,其交点就是V形纹的外角处。

在以上二镜的纹饰中,TVL纹的名称,是西方学者的命名,中国人则多将其称之为规矩纹,因其中的V可以看作是规,L纹可以看作是矩,T纹则被有些学者推测为大地的门户。因此,民间一直将此镜种称之为“规矩镜”,是有道理的。学界之所以称其为“博局镜”,是因为在战国、秦及汉的墓葬中,发掘出土了许多当时赌博用的筹码以及博盘,其盘上都画有这种博局纹,其布局与博局镜上的博局一样。因此,将此镜种称之为“博局镜”,是有考古依据的。

思想波动范文第2篇

本文对跨国公司如何应对外汇汇率波动进行分析研究,为跨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笔者分别从避免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的意义、外汇汇率波动风险概述、跨国公司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避免外汇汇率波动风险,三个部分进行阐述,为跨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

跨国公司;外汇汇率波动;风险分析;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获取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也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其中以汇率波动风险为主。汇率波动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起到一定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企业相关部门必须采取多种有效途径来避免外汇汇率波动风险,提高企业对抗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避免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的意义

经研究表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外汇业务发展越来越快,对经济损益的贡献度也日趋上升,不仅成为跨国公司拓展业务、提高效益的新领域,而且已经成为影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跨国公司经营过程中,其外汇业务的发展渐呈多元化趋势,经营品种与服务功能日益增加,服务竞争日趋白热化,外汇汇率波动风险不断增加,风险管理压力也不断加大。再加上,国际政治经济走势的影响因素增加,国际外汇市场变化加剧,汇率波动更加频繁,外汇市场稳定性下降,全球范围内金融风险不断显现,跨国公司的安全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外汇业务风险管理也面临巨大压力。而风险管理能力不仅影响跨国公司外汇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影响着金融体系的稳定,可以说,未来跨国公司在外汇业务方面的竞争,主要体现在风险管理能力上。尽管近年来我国对于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跨国公司外汇业务风险管理理念滞后、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风险控制模式不完善、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缺乏、风险管理手段不足等固有缺陷,极大地影响了风险管理的成效。跨国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外汇汇率波动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来制定相应措施,帮助跨国企业更好地避免外汇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二、外汇汇率波动风险概述

外汇汇率波动风险主要是由于外汇汇率波动引发的风险,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的发生通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国际收支平衡、物价水平及通货膨胀、利率水平等。这些因素都会带来外汇汇率波动,从而导致风险的出现,笔者将就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进口产品的需求便会扩张,一旦扩张,外汇的需求也会逐渐扩大,最终影响到人民币币值,导致外汇汇率波动。国际收支平衡也会影响到汇率,当国际收支大于进口,那么国际市场对于该国货币的需求量会增大,反之亦然。物价水平及通货膨胀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汇率波动现象出现,当该国物价水平过高,其通货膨胀率也会相应增加,那么该国的购买力便会下降,反之亦然。利率水平对外币波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套利资本流动实现的,当利率水平高时,外国资金流入量变大,国内需求得到抑制,进口减少,币值则升高。除此以外,影响外汇汇率波动的因素还包括央行干预及政治因素。央行的主要职责是落实货币政策,维持货币汇率的稳定,一旦汇率未达到央行的预期值,并对国家经济利益有影响,央行便会采取干预手段,来使汇率达到合理状况,使汇率恢复稳定。政局的转变对于该国的汇率稳定也会产生一些影响,也就是说当该国发生战争、工人罢工或者时,其汇率的波动会异常剧烈。综上,笔者对引发外汇汇率波动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跨国公司若想避免外汇汇率波动对其造成的影响,就必须先从自身进行分析。

三、跨国公司存在的问题分析

所谓跨国公司,主要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组成的企业,跨国公司的经营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单一资源型、生产效率转移型、多元产品跨国经营型、国际化市场战略发展型等等。现阶段,部分跨国企业以资源类企业居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跨国企业在经营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管理未体系未形成现阶段,跨国公司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科学、有效的内控制度,工作重心主要集中于外汇业务风险的事前管理,事后风险防范和预警、稽核、内审机制尚未建立,个别跨国企业甚至尚未将外汇业务风险管理提上日程。

(二)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管理方式手段滞后跨国公司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企业依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信息技术的运用和系统建设相对落后,缺乏科学、有效的量化分析手段,金融创新能力有限,对外汇业务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方面缺乏客观性与科学性。

(三)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经调查,在许多跨国公司中,其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等现象,部分企业从管理层到操作层的人员防控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弱,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一方面外汇交易市场发展滞后,市场约束机制不健全、同业竞争也不规范;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监管体制存在缺陷,外汇汇率波动的针对性不强,外汇业务信息披露也很不规范和完备。综上,跨国公司在经营中呈现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其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笔者将会根据这些问题来为跨国企业提供一些相关有效建议,帮助企业飞速发展。

四、如何避免外汇汇率波动风险

为避免外汇汇率波动风险,跨国企业应采取多种方法,本文从加强外汇风险意识、健全风险管控体系、合理地调整负债结构、全方位共同应对汇率风险、选择合适的结算币种、充分实施合同约定保值等六个部分来阐述。

(一)加强外汇风险意识跨国企业要避免外汇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一旦出现较多的资金流动现象,企业内部应通过提前支付或者延期支付的方法来调整外汇风险,要降低外汇汇率波动风险,企业还可以在从事出口的同时寻求一些进口业务机会,采用国际分散化经营方式,根据企业特征对各地区的经营方式合理确定,充分减少结付成本。对于跨国企业来讲,外汇汇率波动引发的风险是较为严重的,企业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在实际的发展运行过程中要加强整个行业的自律性,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对整体战略进行规划,将外汇汇率波动风险降到最低。

(二)合理地调整负债结构跨国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应该谨慎地利用多种筹资渠道,合理地调整负债结构,尽量使筹资成本降至最低,以规避筹资风险。还可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形势,适当地提高人民币短期负债比例,降低人民币长期负债比例,以达到降低人民币长期负债的情况,此外,跨国企业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借债或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多种途径结合的方式,来达到安全筹资融资的目的。合理调整负债结构是跨国企业降低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应给予重视,将外汇汇率波动风险降到最低。

(三)健全风险管控体系加强企业内控,不断完善跨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便进一步提高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打好基础;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针对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客观性等特点,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加强财务风险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控;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对于在职财务管理人才进行严格培训,待考核通过后才予以上岗机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与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对金融、法律、财政、税务、管理等相关知识熟悉,为防控财务风险奠定基础。跨国公司要想充分避免外汇汇率波动风险,应及时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四)全方位共同应对汇率风险跨国企业应时刻关注汇率走势,当某种货币汇率趋于下降应尽量减少该货币资产项目,增加负债项目;反之,若某种货币汇率趋于上升,应尽量增加该货币的资产项止,减少负债项目。货币市场套期保值。跨国企业应从各个方面来制定应对措施,将外汇汇率波动风险降到最低。

(五)选择合适的结算币种要降低外汇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应选择合适的结算币种,据研究,与美元相比,欧元的汇率一直保持在稳定状态,但欧元自2008年后一直在下降,且前景不明确。人民币结算能帮助跨国企业节约一定成本费,使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也变得愈来愈便利,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得到逐渐增加,对于跨国企业而言是一个好消息。据此,要降低外汇汇率波动风险,跨国企业还可以选择适当的币种进行结算。

(六)充分实施合同约定保值跨国企业要避免外汇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还可以通过合同约定保值,所谓合同约定保值是指利用合同来对交易中出现的汇率风险进行管理,合同约定保值方法的应用虽然不一定能杜绝汇率波动风险的出现,但能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风险的发生。跨国企业在采用合同约定保值时应对合同中的条款仔细阅览,企业领导应用严谨的态度去对待,通过合同约定保值的方法来确保本公司的利益。

五、结束语

跨国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跨国企业的发展状况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这种形势下,更应该重视外汇汇率波动给我国跨国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问题。各跨国企业应积极采取多种可行策略来共同应对随之而来的风险问题,以便能尽可能地降低与规避风险,为自身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文蔚.跨国公司如何应对外汇汇率波动[J].会计师,2014(10).

[2]袁志明,周敏辉.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风险管理[J].铜业工程,2014(05).

[3]凌小玲.汇率波动对跨国公司经营风险的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4(34).

[4]何凡.我国跨国公司汇率风险管理研究[J].商,2015(10).

[5]何静洁.关于企业如何规避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的几点建议[J].中国外资,2013(02).

[6]胡元木,林雯.汇率变动与风险规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04:64-67.

[7]崔佳丰.浅谈跨国公司的汇率风险管理——根据对宝马和沃尔玛的汇率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22).

思想波动范文第3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2-0116-02

一、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大国之一。然而近年来一些制造业工厂的发展却不如人意,诺基亚在北京和东莞的工厂面临倒闭,东莞和苏州两地数家制造企业宣布破产。针对这种现象,不久前我国工信部了“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此规划将“智能制造”作为重点扶持领域,强调将信息技术与我国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机器人等智能产品进入智能化生产。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来说,实现这种智能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还要依靠投资者。而投资者则是通过观察分析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来决定是否投资该公司。因此,本文以制造业为突破口,结合相关的财务数据,对股价波动与财务业绩的相关性展开研究,以期为提升制造业财务业绩提供政策建议与理论支撑。

二、实证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偿债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偿还长期与短期债务的能力,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企业偿还债务能力的大小,与企业能否健康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说明公司有较低的经营风险,反映出公司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即偿债能力越强股价越高,所以偿债能力与股价波动应该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提出假设1。

假设1: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与股价波动呈正相关

营运能力大小对于企业而言,就是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效率高低的体现,这也就说明营运能力与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为了让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投资者得到更多的回报,要不断提高企业资产利用效率,加速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企业营运能力越强,企业对各项资产管理的效率越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越好,即营运能力越高股价越高,所以营运能力与股价波动应该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提出假设2。

假设2: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与股价波动呈正相关

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投资者,都十分关注企业的获利能力。然而在企业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任何一项资金都存在使用成本,资金使用成本的大小关系着投资者投入资金的高低,上市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就指的是盈利能力,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说明投资者可能获取的投资收益就越高,所以盈利能力的大小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股价就越高。因此提出假设3。

假设3: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股价波动呈正相关

上市公司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就是发行股票,企业如果想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只有通过不断增长净利润,企业的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这样就能保证投资者拥有更好的投资回报,所以成长能力越强股价越高。因此提出假设4。

假设4: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与股价波动呈正相关

现金流量就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现金的流动情况,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企业一段时期内的资金流动情况。企业控制现金流动的能力越强,公司应对经营、投资及筹资活动中突发状况能力就越高,就可以抓住好的投资机遇,所以现金流量能力越强股价越高。因此提出假设5。

假设5: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能力与股价波动呈正相关

(二)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经过将搜集的理论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研究假设。并依据提出的假设,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实证检验,找到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影响的主要因素,总结出财务业绩与股价波动的相关性。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2014年年报数据为基础,利用回归性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年报中的财务指标及数据来自于新浪财经网,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和Excel软件完成。

2.变量设计

依据对影响股价波动因素的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因素众多,比如国内外经济市场、居民收入水平等。但从财务业绩的相关角度来分析,可以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这五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都可以找出具体数据。本实证研究对指标变量的设定和预期符号见表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相关性检验

在本文进行股价波动与财务指标回归性分析之前,首先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具体分析如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净利润增长率X8和总资产增长率X9的相关系数在0.5以上,说明这两个指标与股价波动是完全正相关的,所以假设4成立。而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和应收账款周转率X4的相关关系系数在0.2以上,关联程度不是很高,只能说明与股价波动可能是正相关。而资产负债率X3、总资产周转率X5、总资产收益率X6、净资产报酬率X7、现金流量比率X10这五个指标都为负数,说明这些指标与股价波动呈负相关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所以接下来进行回归性分析。

(二)回归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本文假设的各个财务指标与股价波动的相关性,将股价Y命名为因变量,将本文所选取的10个财务指标作为自变量,构建下面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β10X10+ε

其中:βi为回归系数,ε为误项差。

对2014年20家上市公司股价及相关财务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回归性分析,计算结果如以下相关表格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回归方程的R值为0.872,均方为7.281,模型的f值为0.00,说明模型整体通过检验,线性关系是成立的。由表7可以看出,本文选取的10项财务指标的标准系数全部大于0,说明本文的回归性假设是成立的。

在本文选取的偿债能力的三个指标中,流动比率X1,其Sig值为0,说明该指标与股价波动呈完全正相关。流动比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速动比率X2的Sig值为0.092,大于0.05,不符合要求,所以不通过检验。资产负债率X3的Sig值为0.012,说明资产负债率与股价波动也是呈现正相关的。通过这两个指标的回归验证,与股价波动都是呈现正相关性,由此可得假设1成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时,首先都会关注该企业的负债状况及资产状况,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值也尤为关注。

在本文选取的表示营运能力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两个指标中,进行回归性分析后,发现总资产周转率X5的Sig值高于0.05,不通过检验,所以应该要剔除。应收账款周转率X4的Sig值为0.024,低于0.05,所以该指标与股价波动是呈现正相关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高低,也是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的快慢,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该公司的平均收账期就越短,也反应出企业有较高的资金回笼率。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大小,得出企业财务安全性的高低,也可以分辨企业是否拥有较高的资产收益能力,决定是否购买该企业股票,由此可以验证假设二也成立。

在本文选取的表示盈利能力的两个指标中,总资产收益率X6的Sig值为0.034,小于0.05,所以通过检验,即总资产收益率与股价波动为正相关。总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净资产报酬率X7的Sig值为0.003,小于0.05,所以通过检验。净资产报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率也越好,也能反应出企业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综上所述,假设三也成立。

在本文选取的表示成长能力的两个指标中,净利润增长率X8的Sig值为0.023,小于0.05,所以与股价波动为正相关。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与企业经营效益直接相关。投资者可以直接通过观察企业的净利润,来分辨企业经营效益是否良好。总资产增长率X9的Sig值为0.541.大于0.05,不通过检验,所以应该剔除。综上所述,可以验证假设四成立。

本文选取了现金流量比率X10来表示现金流量能力,它的Sig值为0.023,小于0.05,所以与股价波动为正相关。现金流量比传统的利润指标更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质量,现金流量表示的是公司实际上发生的现金流,不存在弄虚作假的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现金流量以直观地了解企业资金的实际去向,所以假设五也成立。

四、结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我国2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影响股价波动因素的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得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与本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都是正相关的。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提升财务绩效。

(一)合理进行财务分析,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企业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经营中的漏洞,并针对这些漏洞提出策略进行有效改正。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快最有效地了解该公司的方法就是分析该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通过报告可以直观地获取企业各能力的水平。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而言,经过专业的财务分析,可以准确地判断出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经济活动是否正常,运营资金是否充足,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及时分析了解经营情况,促进公司全面发展,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思想波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汇率;西北五省;涉外实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4)-0087-06

一、研究背景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截止2014年11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九年来已累计升值34.35%。2012年至今,央行两次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最初的0.5%扩大至目前的2%,显著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弹性。在此背景下,2014年人民币汇率走势超出市场预期,一改过去数年的单边升值状态,双向波动明显,上半年最大贬值593个基点,贬值幅度为汇改以来之最。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人民币汇率长期持续升值或短期快速贬值,均会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国内理论界对人民币汇率传导效应、人民币汇率波动理论、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出口和利用外商投资等方面研究较多,但大都是研究汇率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的长期影响,而对一定时期内汇率波动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比较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研究2011年至2014年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自治区)与全国经济影响,深入探讨在汇率市场化进程中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就欠发达地区如何适应和利用好今后常态化的汇率双向波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一)文献综述

近些年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汇率形成机制、汇率传导机制、汇率波动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卢向前、戴国强(2005)用自回归方法研究了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低附加值产品的冲击效应要显著高于高附加值产品,同时还证明了“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成立。谷宇、高铁梅(2007)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口、出口的影响显著不同,长期看对进口表现为正向冲击,对出口表现为负向冲击。金雪军、王义中(2008)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取决于产品市场的长期供给和需求,而短期波动则更多地表现为资产市场的货币现象。刘亚、李伟平、杨宇俊(2008)对汇率波动与国内通货膨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存在有时滞效应的不完全传递,并且这种冲击主要通过食品价格冲击完成。陈平、李凯(2010)通过货币模型、泰勒模型、随机游走模型、非抛补套利模型等比较,预测了长期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长期通胀的关系。国外学者的研究多数基于其本国情况,如Dixit和Pindyek(1994)考察了汇率波动对企业投资影响并进而研究对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但也有例外,如Takatoshi Ito和Kiyotakal Sato(2006)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汇率变动对各自国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发现汇率升值会普遍减轻各国国内通胀压力。

(二)汇率传导机制与影响汇率传导因素

目前公认的汇率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价格渠道、需求影响、市场预期。

价格渠道,即指汇率波动首先会影响进口要素(或产品)价格,然后影响到批发物价和企业成本,最后传导到消费品价格,并且每次传导过程都体现出非完全的价格转嫁效应和一定的滞后效应。

需求影响,即指汇率波动改变了本国货币购买力,进而影响一国进出口需求和商品替代性需求,最终影响到对劳动力要素和生产材料要素的总需求。

市场预期,是指当一国货币出现升值或者贬值后,市场情绪会加强这种汇率变化趋势,并形成持续升值预期或贬值预期。汇率预期一旦形成,则短时间难以改变,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国内资本大量外逃或者热钱大量涌入,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各国货币急遽贬值。

影响汇率传导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汇率制度的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传导会显著有效于固定汇率制度。二是一国外向型经济规模,越是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的国家,汇率变化对国内经济的传导越有效。三是一国汇率政策改革机制,通常渐进的、连续的汇率改革会有助于一国宏观经济稳定;而激进的、一次性的汇率改革,不仅会扭曲正常的汇率传导机制,甚至可能对一国经济造成不可逆转的长期冲击,如上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在短期内升值一倍并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

三、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和全国的比较分析

(一)数据描述

根据本文研究对象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自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恢复弹性以来的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共44个月的数据进行分组比较,来讨论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和全国的不同影响。其中汇率价格统一选取国际清算银行每月公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西北五省平均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5)、西北五省平均物价指数(cpi5)根据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五省自治区(以下简称五省)统计局每月公布数据取算术平均,西北五省进口规模(im5)、出口规模(ex5)根据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银川海关每月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加总;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全国进口规模(im)、全国出口规模(ex)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当月数据。为消除季节性影响,所有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均选取同比数据。为消除各时间序列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以上九组数据均取自然对数,经过调整后所有变量分别记为lnreer、lnppi、lnppi5、lncpi、lncpi5、lnex、lnex5、lnim、lnim5。

(二)全样本数据实证分析

1、模型选择

本文统一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进行分析,因为研究对象为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和全国的比较分析,因此选择通过建立若干各自独立的向量自相关模型来分别研究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及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进口规模、出口规模的影响。

2、数据平稳性检验

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经过ADF检验得知:lnex、lnex5、lnim、lnim5均为零阶单整的时间序列,lnreer、lnppi、lnppi5、lncpi、lncpi5均为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并对lnreer做一阶差分,记为redi,其经济学意义为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月度变化。

3、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

因为本文分析结论由四个彼此相互独立的VAR模型比较得来,出于篇幅和对模型论述的考虑,模型论述仅以汇率对西北五省及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例。在此VAR模型中,利用AIC准则和SC准则、并通过LR检验法,确定当最大滞后阶数为2时,模型效果最好。即建立VAR(1nreer■、1nppi■、1nppi5■)2阶模型如下:

Y■=α+A■Y■+A■Y■+ε■

其中,Y■是由三个内生变量组成,即Y■=(1nreer■、1nppi■、1nppi5■),α为常数项,ε■为扰动干扰,A■、A■为参数矩阵。

4、平稳性检验

利用AR根图形对该VAR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被估计VAR模型所有根模倒数都小于1,即都位于单位圆内,则模型是平稳的。验证结果显示,该VAR(1nreer■、1nppi■、1nppi5■)模型所有根模倒数都在单位圆内,模型是平稳的。

5、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该VAR(1nreer■、1nppi■、1nppi5■)模型做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实际有效汇率方程中,不能拒绝西北五省和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不是实际有效汇率的Granger原因原假设,而且两者联合检验也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实际汇率外生于系统;且实际有效汇率对西北五省和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方程均有显著影响。

6、协整检验

对该VAR模型进一步做Johanson协整检验,Trace统计量检验和Max-Eigen统计量检验均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该VAR模型变量之间最多接受一个协整方程。

7、另三个模型简要概述

为研究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及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进口规模、出口规模的影响,按照上文思路分别建模分析。因为VAR模型要求是对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故三个VAR模型分别为VAR(1nreer■、1nppi■、1nppi5■)、VAR(1nreer■、1nppi■、1nppi5■)和VAR(1nreer■、1nppi■、1nppi5■)。经验证这三个VAR模型虽然都能通过AR根检验,但只有VAR(1nreer■、1nppi■、1nppi5■)能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本文所有模型的汇率波动Granger检验结果如下:

8、脉冲响应函数

根据Granger检验结果,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及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具有显著影响,且VAR(1nreer■、1nppi■、1nppi5■)和VAR(1nreer■、1nppi■、1nppi5■)各自脉冲响应函数如下:

图1显示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会给西北五省和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带来负向冲击,二者当期冲击几乎一样;实际有效汇率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西北五省最大脉冲影响(-0.01%)要略显著于对全国(-0.008%),且二者同在第6期左右达到最大,在滞后程度上不存在明显的时间差。

图2显示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会给西北五省及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样带来负向冲击,实际有效汇率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全国及西北五省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最大影响均为-0.002%左右;但对全国而言在第3期时达到最大效应,而对西北五省则经过缓慢传导直至第10期才显现最大效应。

四、研究结论和分析

(一)基本研究结论

综合第三部分各模型输出结果,汇率波动对欠发达地区和对全国经济的影响,有共性相同的地方,也有个性差异之处。

共性主要表现在:我国现行固定汇率制度和当前较为僵化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共同决定实际有效汇率是一个系统外生变量;无论全国还是西北五省,汇率变动均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构成负向冲击;汇率变动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的影响要显著于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和全国进出口规模影响不显著。

差异主要体现为: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方面,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的整体影响要略显著于对全国的影响,但二者的传导时效几乎是同步的;在消费者价格指数方面,汇率波动对全国和西北五省的最终效果一样,但在传导时效上,西北五省明显滞后于全国。

(二)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与全国影响共性原因分析

本文汇率选取国际清算银行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该指数越大,代表人民币汇率越高,当人民币汇率升高时,会有助于减轻我国国内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物价压力,因此表现为负向冲击。

模型中汇率变动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的影响要显著于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这跟本文第二部分所述汇率传导机制的价格渠道是吻合的,且这一传导过程是滞后、逐级递减、非完全的价格转嫁;此外,汇率的需求影响也主要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影响表现出来。

本文模型实证结果还表明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和全国的进出口规模影响不显著,与一般研究结论略有不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本文数据以近三年月度数据为准,主要考察短期效应,而汇率波动对一国或地区的进出口影响主要是长期效应;二是汇率的短期市场波动往往表现为资产市场的货币现象,与经济基本面相关不大;三是过去十年人民币升值已倒逼我国进出口企业完成了部分产业结构升级,伴随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总量中占比逐渐增多,出口规模对汇率波动的弹性也就越小;四是自2011年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地区扩大至全国以来,全国人民币跨境收支结算量累计增幅9倍以上,且今年人民币跨境收支占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约24%,微观企业主体有了更多的外贸结算选择和汇率避险途径。

(三)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与全国影响的差异化原因分析

西北五省与全国相比,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西北五省近年来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过去西北五省区域经济外向型特征不明显,相对于全国50%以上的外贸依存度而言,西北五省平均外贸依存度仅为10%左右。但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西北省份承接了大量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短时间内带动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近几年西北五省共先后成立六个综合保税区,在层次和规模上显著提高了本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外贸增速下台阶背景下,西北五省区域外贸活跃度显著增强,也容易造成本地区经济指标尤其是工业生产指标易受汇率波动影响。

第二,西北五省产业附加值低。西北五省经济发展主要体现为投资拉动型,消费贡献占比较低,服务业不发达,主要经济结构以重工业、高耗能产业为主。在外向型经济方面,出口产品中农牧食品加工、纺织皮革等一般贸易和地区特色产品占比较多,工业附加值较全国平均水平低,在全球贸易中处于产业链初级阶段;而进口产品中国际大宗商品类的原材料占比又较高。因此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本地区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更容易受到汇率波动影响。

第三,西北五省对外汇政策反应滞后。受历史沿革影响,西北五省地方企业主动利用外汇工具套期保值和参与贸易融资占比较低,且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受内陆经济制约,西北五省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拓展乏力;因相关金融人才短缺,西北五省各行业对新出台外汇政策和外汇市场各种创新工具运用较慢。在面对汇率波动时,企业缺乏外汇风险意识和操作经验,不能通过有效手段来减少外汇市场波动对本地区经济造成的影响,涉外经济缺乏前瞻性和开拓性。

五、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论述,结合西北五省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本文认为欠发达地区只有加快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健全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才能适应汇率市场化双向波动,用好用活汇率政策,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中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借助国家层面外交新格局,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报告在论述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时提到要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主席提出“一路一带”战略新格局,总理也多次施展联接欧亚大陆的“高铁外交”,这些外交新框架都为我国与东盟、俄罗斯、中亚、东欧等国家深化了在交通基建、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对西北五省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有效把西部大开发和周边国家外交政策结合起来,既有走出去又有迎进来,既有人民币国际化也有产能升级转移,是西北五省探索外向型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应利用传统的科教、人文、技术优势,发挥其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有效促进本区域产业互融发展;宁夏作为全国唯一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走廊,在加强中阿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和向西开放的唯一边贸口岸,应凸显自身地缘优势,成为连接我国与欧亚大陆政治经济的重要桥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上,各省应协同发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和载体,借鉴PPP、BOT、SOT、股权众筹等新型融资方式,解决本地区融资缺口,通过道路连通推进区域贸易畅通,扭转内陆地区交通物流劣势,实现资源、产业的优势互补。西北五省在向西开放进程中,应积极向国家争取更多的政策试点,通过促进地区实体经济发展,提高在贸易价格定价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减少汇率波动对本地区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立足我国经济新常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014年上半年,在全国经济增速和外贸增速双放缓背景下,西北五省反而呈现双高速增长,这既符合落后地区经济后发优势的基本特征,也与近年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关。但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和产业的转移虽短期内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地方就业,但如果盲目沉迷于粗放式、低附加值的增长,将不利于西北五省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部均衡。为此应立足西北五省地方经济特征,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产权保护、开放民营资本准入领域、化解过剩产能、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等途径,继续培养特色第一产业,扭转第二产业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现状,全面推动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调整西北五省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提振西部经济的整体水平。

(三)完善综合保税区功能建设,带动区域外贸整体协调发展

西北五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民营经济不活跃,集中体现在外向型经济过于集中在各省会城市,经济资源过多集中在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中小涉外企业数量与进出口规模倒挂,与东南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形成鲜明反差。建议西北五省可通过完善综合保税区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和周边卫星城市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变目前城市产业集群现状。西北五省现有六个综合保税区,但各综保区内主要是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物流运输等企业,世界五百强企业、电子信息化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较少,区内出口产品工业附加值较低,产业种类单一,无法对周边城市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作用。相比于东部发达省份,各综保区对地方经济质的贡献有待提升。因此,西北地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是采取有力措施将国家对综合保税区的各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加紧优化和完善综保区功能,在招商引资时注重产业间协调互补,形成区内、区外上下游产业链结合,以此辐射周边城市,形成新的外贸经济增长极。

(四)强化金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

健康的区域金融体系是防范汇率风险的重要防线,相比于东部沿海省份和全国整体水平,西北五省仍显得金融普及度不广、开放度不够、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建议可从以下五点着眼:一是加强金融组织机构建设。充分利用国家金融政策,借助中阿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的设立,加快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加快引进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建立国际担保公司和外资金融租赁公司,填补西北地区金融业态空白。二是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尤其要倡导金融信息透明和金融教育,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提高本地区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要紧密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加快提高直接融资在地区社会总融资中的比例,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和新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欠发达地区利用后发优势提升本地区金融深化程度,有效降低欠发达地区金融交易成本。五是要加强地区金融风险防控,妥善化解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尤其关注企业为逃避汇率风险选择在贸易融资和转口贸易上进行非法跨境资金流动。

(五)加大宣传和辅导力度,引导市场主体主动应对汇率风险

伴随着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今后人民币汇率会逐渐趋向均衡合理水平,有升有贬的双向波动态势料将成为外汇市场的新常态。一直以来,西北五省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为主导,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建议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对本地区市场主体的政策宣传和窗口指导,培养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市场主体正常看待汇率波动,摒弃过去形成的单边升值预期;鼓励市场主体选择更多元化的外币资产配置,增强区域外汇市场整体流动性;稳步推进外汇保险业务,设计更灵活的外汇衍生品,利用套期保值工具规避风险,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Dixit A,Pindyck RS.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2]Takatoshi Ito,Kiyotaka Sato. Exchange Rate Changes and Inflation in Post-Crisis Asian Economies: VAR Analysis of the

Exchange Rate Pass- through[Z]. Faculty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Tokyo. 2006.CIRJE F-Series .CIRJE-F-406.

[3]陈平,李凯.人民币汇率与宏观基本面:来自汇改后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0,(9):28-45。

[4]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2005,(5):31-39。

[5]谷宇,高铁梅.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10):49-57。

[6]金雪军,王义中.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失调、波动与调整[J].经济研究,2008(1):46-59。

[7]刘亚,李伟平,杨宇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汇率传递视角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8(3):28-41。

The Reflection on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on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Economic

―― A case of Five-northwest Province

BAI Xuedong BAI Jinian

(Yinchuan Provincial Capital Sub-branch PBC, Yinchuan Ningxia,750001)

思想波动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资产剥离 企业业绩 事件研究法 超额收益率

引言

随着经济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在多元化扩张热潮之后出现了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于是通过资产剥离的方式再次回归到核心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所以,资产剥离作为一个可以回归核心的资本运作方式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国外学者对资产剥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他们主要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资产剥离后企业股东财富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出资产剥离对公司财富创造具有积极的效应。Boudreaux(1975)使用月收益率对剥离活动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此后,Alexander(1984)、Jain(1985)分别使用每日收益率和标准事件研究方法对资产剥离的市场绩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Haynes、Thompson与Wright(2003)对英国公司资产剥离后的企业业绩变化作了实证研究,以实际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业绩的指标发现,资产剥离能给企业带来虽然很小但是在统计上却显著增加的收益。

我国学者也对资产剥离进行了不少研究。干春晖(1997)比较全面的鉴定了资产剥离。张卫国等(2009)从交易成本的视角探索企业管理者如何选择不同的资产剥离方式,发现交易成本与资产剥离方式之间存在相关性。赖斌慧等(2009)汇总了国内外对企业资产剥离绩效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并介绍了这些方法的主要特点。严复海等(2010)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我国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短期价值效应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资产剥离能否为企业带来短期价值效应。顾丽娟(2011)对资产剥离、分立、分拆上市和追踪股票四种资产收缩型重组方式在创造价值动因方面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归纳。通过文献整理发现,学者们对关于企业资产剥离动因与绩效的关系等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资产剥离动因对绩效的影响。

研究假设

Duhaime与Grant,Coyne与Wright以及Scherer所进行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被出售业务的主要特征,其中之一是这些被剥离资产的业绩都十分糟糕。Mary与Thomas研究了1976-1979年间发生65起自愿资产出售事件的财富500强公司,重点分析了它们的财务健康状况,发现这些公司在剥离之前,其业绩水平要明显低于没有进行资产剥离的公司。Ravenscraft与Scherer发现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首要原因,就是该业务部门的盈利性。综合以上结果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1:出售盈利能力状况差的资产的剥离动因会使企业产生正向超额收益。

增加企业现金流,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的剥离动因可以使企业增加现金来满足企业其他业务对现金的需求,为企业的盈利增加砝码。针对这个动因提出以下假设:

H2:增加企业现金流,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的剥离动因能使企业产生正向超额收益。

Alexander、Benson与Kampmeyer系统研究了资产剥离原因,他们综合了以前的相关文献,认为企业资产剥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使企业能减少多元化程度,集中于核心业务。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3:战略调整,回归主业的剥离动因可以使企业产生正向超额收益。

企业为了改变资产的流动性和获利能力,会采用资产剥离方式调整资产的类型和比重。这种调整改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使得资源能更好地配置和利用,一般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因而提出以下假设:

H4: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动因会给企业产生正向超额收益。

研究设计

(一)指标选取

1.事件窗口期的选择。通过以前学者用事件研究法的方式发现,较短的窗口期则能较好地反映事件的显著影响。由此本文选取资产剥离公告前后各15个交易日为事件窗口期,即W=[-15,15]。

2.正常收益率的估计。本文通过市场模型方法估计正常收益率。该模型要求在使用时需要一个“估计期”,估计期为事件窗口期前的一段时间,本文选取了前100天为估计期。这段时间是为了得出个别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间的线性关系,故这个时间选的长点可以更好地反映这个关系。关系式表达如下:

Rjt=a+

bRmt

其中,Rjt表示股票在第t日的正常收益率,Rjt=(Pjt-Pj,t-1)/Pj,t-1(Pjt表示在第t日的股票收盘价),Rmt表示市场在第t日内的正常收益率,Rmt=(It-It-1)/It-1(It表示第t日的市场指数收盘价),a、b表示回归系数,分别对应模型的截距和斜率。

通过对各个样本公司在估计期的市场收益率和该企业的正常收益率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a、b的值。根据Rmt=(It-It-1)/It-1(It表示第t日的市场指数收盘价)计算出事件窗口期内各天的市场收益率,代入得出的个别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的模型中,即可得出事件窗口期内各天样本公司的正常收益率ERj。

3.超额收益率的确定。 超额收益率就是企业实际的收益率Rjt减去企业的正常收益率ERj。即:

ARjt=Rjt-ERj

4.计算AARt并进行显著性T检验。对事件期内样本公司每天的超额收益率求平均数,即得到事件期内每天的平均超额收益率AARt:

AARt=(1/N)∑Nj=1 ARjt(t=T1,T2……)

5.计算CARt并进行显著性T检验。从事件窗口期内-T日到第t日内各天的AAR进行加总,得出CARt:

CARt= ∑tT1 AARt(t=T1,T2……)

CARt代表了剥离事件对所有样本公司的总体平均影响。

6.分析CAR的检验结果。对CAR的T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如果CAR通过T检验,则说明市场对资产剥离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

(二)数据来源

剥离事件的统计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新浪财经;采用Excel2003和SPSS18.0分析处理数据。本文收集在2008-2011年间发生过资产剥离行为的企业,剔除数据不完整、关联交易等事项,最终选择了63家有效样本公司,按本文研究将这些企业分类。分别是:以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为动因的有11家,以调整资本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为动因的有18家,以战略调整、回归主业为动因的有21家,以增加现金流为动因的有13家。

实证分析

针对四种不同的资产剥离动因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分析如下:

(一)以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为动因

以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为动因发生资产剥离行为的11家样本公司在事件窗口期的AAR与CAR,结果如图1所示。

图1中,在剥离日前,AAR值在0的上下小范围的波动,正值多于负值,而公告后波动的幅度则比较大,最高达到了2%多,而最低也降到了将近-2%。CAR在事件日前也是在0的上下波动,但在事件日后的几天内却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第23日最高达到了5.43%,之后又降了下来,维持在了2%-3%之间的水平。AAR、CAR进行与0的显著性T检验(单边检验,a=0.05),如表1、表2所示,从对出售盈利状况差的资产剥离动因的CAR的T检验结果可看出,0.008

(二)以增加企业现金流、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为动因

计算以增加企业现金流为动因发生剥离行为的18家样本公司在事件窗口期的AAR与CAR,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反映的结果看,AAR的值一直在0的上下浮动,正值要多于负值。CAR的值在剥离日前负值要明显多于正值,在第11天降到最低-4.30%,但在剥离日之后的第5天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直到第25日达到了最高的2.03%,之后一直维持正值。

AAR、CAR进行与0的显著性T检验(单边检验,a=0.05)结果如表1、表2所示, 从对增加企业现金流,为企业提供资金的CAR的显著性T检验可以看出,0.003

(三)以战略调整、回归主业为动因

计算以战略调整为动因发生资产剥离行为的21家样本公司在事件窗口期的AAR与CAR,结果如图3所示。

图3所反映的关于战略调整,回归主业剥离动因的AAR与CAR值,对于AAR值来说,无论在剥离日前还是后,所有的值基本都在0的上下波动。CAR值在公告日前全是负值,在第14日达到了最低的-3.26%,而在公告日后CAR值开始上升,到第28日达到最高的1.03%。

AAR、CAR进行与0的显著性T检验(单边检验,a=0.05)结果如表1、表2所示, 通过对战略调整,回归主业剥离动因的AAR的T检验,由于0.05远小于0.98,可以看出该动因对AAR的影响很不显著,而对该动因的CAR的T检验则可看出,0.000

(四)以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为动因

计算以调整资产结构为动因发生剥离行为的13家样本公司在事件窗口期的AAR与CAR,结果如图4所示。

图4中所反映出的AAR值一直在0的上下波动,在第7天达到最低的-2.93%,在剥离公告日达到最高的3.92%,在公告日之后一直在0的附近微小波动。CAR在剥离前波动的比较大,在剥离公告日的前两日开始上升,到剥离日基本达到最高的7.87%,说明信息在公告前有可能被泄露。之后开始在3%左右波动,较剥离前有所提高。

AAR、CAR进行与0的显著性T检验(单边检验,a=0.05)结果如表1、表2所示, 在对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剥离动因的AAR值T检验中,由于0.808>0.05, 可看出这个动因对AAR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对CAR的T检验中,0.000明显小于0.05,所以该动因对CAR的影响非常显著,因而该动因对企业可产生正向的超额收益,H4成立。

(五)不同剥离动因的对比分析

通过将不同的四种剥离动因的CAR值放到一个图里进行对比分析(见图5),可以发现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的剥离动因对企业的绩效影响是最显著的,市场对该种动因的认同度最高。接下来依次是: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增加现金流;战略调整,回归主业。

结论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四种主要动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市场对不同企业资产剥离的动因的反应:

一是通过计算在剥离这个事件期内的平均超额收益率AAR与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CAR,再通过分析得出四种主要的资产剥离动因对企业都可产生正向超额收益。

二是在这四种剥离动因中,市场对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和调整资产结构两种剥离动因的反应要强于另外的两种,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市场认为这两个原因是主要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对这两个进行剥离将解除这个瓶颈,因而CAR在剥离发生之后发生很大的提升。而战略调整,回归主业和增加现金流这两个动因同样会使企业产生正向超额收益,但反应不及前两个大。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GJ,Benson PG,Kampmeyer JM.Investigating the valuation effects of announcements of voluntary corporate sell-off[J].Journal of Finance,1984,39

2.Haynes,Thompson&Wright.The impact to divestment on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UK firm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es,2003

3.干春晖.资本经营的若干基本问题—资本经营研讨会综述[J].财经研究,1997(3)

4.张卫国.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资产剥离方式选择[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4)

5.赖斌慧.企业资产剥离绩效实证研究综述:方法与成果[J].生产力研究,2009(5)

6.严复海.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短期价值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9)

7.顾丽娟.资产收缩型重组创造价值的动因研究[J].财会月刊,2011(2)

8. Duhaime TM,Grant JH.Factors influencing divestment decision-making:Evidence from a field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

9.Ravenscraft DJ,Scherer FM.Divisional sell-off:A hazard function analysis[J].Managrial andDecision Economics,1991,12

10.雷辉,陈收.基于长期超额收益率的不同资产重组方式绩效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6(5)

11.吴晓静.基于资产剥离的收缩性资本运营价值效应的实证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2.王天.资产重组对ST 公司改善盈利能力的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1(2)

13.窦国鹏.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经营绩效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4.孙春晓.公司治理、剥离决策与剥离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