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设施农业用地

设施农业用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设施农业用地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灌溉体系;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67(2015)04-0080-03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我市绿化建设规模逐年增大,2010年以来,已投资15.4亿元实施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使西宁的园林绿化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确保绿化建设成果,绿地管护工作是关键,而浇水是管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西宁市城市绿地水利设施建设不足,绿地浇水困难的问题一直影响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建设的绿地面积越大,分布越广,浇水的困难越多。建设城市绿地灌溉管网,解决水源、改变浇水方式,精细化养护绿地是当务之急。引用农业灌溉设施,完善城市绿地灌溉系统就是通过有效地利用西宁市周边原有农业灌溉系统的水源,建设城市绿地灌溉管网,并将其与城市节点、街头绿地、公园景观完美融合,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节水管理体系,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1基本情况

1.1自然概况

1.1.1地理位置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位于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汇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贸中心,也是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西宁市辖区总面积7649km2,其中市区面积380km2,建成区面积75km2。1.1.2地形、地貌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海拔2100—4890m,相对高差达2790m,境内山川相间、沟壑纵横、地形破碎、以山地为主体,山区和丘陵地占总面积的90%以上。1.1.3气候西宁市处于温带草原向温带荒漠的过渡地带,受地形影响,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属典型的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具有海拔高、气压低、日差大、年差小,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高寒、干旱的特点。年降雨量330—450mm,年内分布极不均匀,80%以上的降水集中于6-9月。全年气候温凉,春季多风,夏季凉爽,秋季多雨,冬季干旱。1.1.4水文西宁市处于黄河流域一级支流湟水河中游,境内主要大小河流108条,主要河流湟水河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市区,在西宁市境内的流程为95.9km,多年平均径流量12.5×108m3。市区范围内的湟水河及北川河、西纳川河、南川河和沙塘川河等4条湟水河支流构成西宁市主要水资源。1.1.5绿地状况截止2012年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2820hm2,绿化覆盖率37.6%;人均公共绿地10.5m2。现有公园绿地1180.2hm2,其中综合性公园11个,面积323.98hm2;社区公园9个,面积52.23hm2;专类公园12个,面积530.77hm2;带状公园16个,面积118.7hm2;街头绿地202块,面积154.52hm2;庭院绿化面积902hm2。

2城市绿地灌溉方式和需水量

目前靠近河道的几个公园如西宁市人民公园、文化公园、南山公园、湟水公园、河湟公园、植物园、海棠公园等少数公园具备提灌浇水的条件。西宁市所有的行道树、街头绿地基本上全部靠水车拉运自来水浇水。全市现有的庭院绿地全部依靠自来水灌溉绿地。西宁市因降雨少,蒸发量大,经测算如保证苗木生长良好,每年每平方米绿地需水量4t,以此计算,一年中全市绿地需自来水5.608×107t,约为全市自来水供水量的三分之一多。

3存在问题

3.1水资源浪费严重

街道行道树、街头绿地、庭院绿地每年需水量巨大,不但运行费用高,而且由于是大水漫灌,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浇水效率不高。

3.2与民争水现象严重

虽然西宁市境内有108条河,但西宁市的自来水主要来自6处水源地,除了第七水源地为地表水外,其余全部是地下水,供水管线近900km。由于水资源有限,西宁市设计总供水能力430kt/d,实际供水能力345kt/d[1]。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越来越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市常住人口为220×104人[2],居民生活用水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绿化面积越来越大,绿地用的自来水越来越多,用水矛盾将会更加严重。

3.3用水成本高

目前,西宁市园林绿化部门共有34辆水车,每辆水车购置平均费用28万元,共计支出购置费用952万元,每辆水车每年燃料、保险、修车、保养、司机及浇水人员的费用8万元,共需支出运行费用272万元,每年自来水供水公司收取水费90万元,按照水车使用年限只有15年计算运行费用和水费共需5430万元。15年中用自来水浇水费用共计6382万元。

3.4浇水不足,植物生长不良

由于用自来水浇水成本高、水车浇水不便等原因,无论是庭院绿化单位,还是园林绿化部门在浇水时,在浇水次数、浇水时间、浇水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造成植物因浇水不及时、浇水量不足、水未浇透,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成活率和保存率下降。

4引用农业灌溉系统水源灌溉城市绿地的可行性

4.1农业灌渠的基本情况

4.1.1渠道的位置及灌区面积西宁市周边有北川渠、中庄渠、解放渠,礼让渠,其中北川渠位于湟水一级支流北川河右岸,沿大通县娘娘山东麓南行到西宁市小桥村土巷道退入湟水河干流,渠道途经西宁市的生物园区、城北区部分城区,干渠总长34km,干渠设计流量5.0m3/s,灌区总面积5068hm2;中庄渠位于湟水一级支流北川河左岸,自西宁市城北区双苏堡到城东区韵家口,干渠总长22km,在花园台以上流量4.50m3/s,,花园台以下1.2m3/s,,渠道途经西宁市城北区、城东区,灌区总面积2000hm2;解放渠起源于西宁市阴山堂到平安县小峡口为止,干渠总长38.18km,干渠设计流量2.4m3/s,,灌区总面积5000hm2;渠道途经西宁市城西区、城中区、城东区;礼让渠源于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灌区总面积1132.2hm2,途经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西杏园、马坊等地18个行政村。4.1.2农业用水量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省提出了要把西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制定了“扩市提位”的发展战略。为此,西宁市进一步整合城乡、土地以及交通规划,促进城市街区整体改善,塑造城市特色。城中村消失,村民成为市民,城区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目前仅有260hm2农田用灌渠的水,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大幅下降,造成渠道使用价值不高。

4.2引用农业灌溉水源的优点

4.2.1西宁市城区位于湟水谷地之中,地形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1],周边农业灌渠地势都高于城区,利用高差可进行自流灌溉城区绿地,能节省大量资金。4.2.2农业灌渠水量充足,如合理布置管网,能提高绿地浇水的时效和浇水质量,确保植物生长良好。4.2.3农业灌渠水质能满足生态环境用水要求,如大部分绿地使用灌渠的水不与民争水,将节约珍贵的自来水,确保城区居民正常生活和生产用水。4.2.4利用农业灌渠浇水投资是一次性的,其使用年限最短50年,远远高于水车的使用年限,而且其运行、维修成本与水车比较很低。4.2.5充足的水资源能改善绿地生态环境,形成独特的小气候。

4.3引用农业灌溉水源浇灌绿地的成功范例

2011年开始兴建的朝阳绿岛及配套设施,已于2012年建成,其灌溉用水采用朝阳中庄渠水,虽然因资金缺乏,投资少,建成的管道管径小,管网覆盖面积不大,但它解决了朝阳绿岛公园、祁连路部分绿地近25hm2绿地中1.5万株乔灌木和22万墩地被和6.8×104m2花草长期的灌溉用水,满足了植物生长对水的需求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用水成本。它的建成节约了大量资金,其发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无法估算。2013年在昆仑西路绿地改造中,西宁市林业局投资60万元,建成100m3蓄水池1座,输水管道1764m。检查井22个,设计使用年限50年。现已通过初验,因管网充分利用了解放渠与城区街道的高差,可自流灌溉,而且其供水量较大,如将管网延长至城西区主要绿地景点等,其灌溉覆盖面积将会大量增加,用水成本和管护费用会大大降低。

5建议

5.1在城区绿地中引用农业灌溉水源的设想

5.1.1规划及实施的原则(1)因地制宜,分片实施根据各区重点绿地的分布情况和渠道的位置走向、地势高差等,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注重实效,经济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分步实施。(2)新建重点绿化工程应优先考虑修建引水管网2010年以来,我市投资15.4亿多元实施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开工建设了海棠公园等十大主题公园;完成了柴达木路、祁连路铁路沿线、建国路等61处共39hm2临时绿地建设;更新改造了宏觉寺街、石坡街等35条街道的行道树;对海湖路、同仁路、祁连路等11处街头绿地景观提升改造。然而因各种原因这些绿地中大部分还是采用自来水浇灌,只有个别绿地是园林局筹措一些有限的资金进行了引用农业灌溉设施及水源的建设。因此,在今后我市新建的重点绿化工程中应优先考虑利用周边农业灌溉设施,修建引水管网。(3)管网建设应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节水设施2012年把解放渠的水引入昆仑西路的绿地的工程中,采用顶管技术挖管沟,效果很好,而且施工进度较快。因此,在城区道路、管线错综复杂的地区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节水设施,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5.1.2管网布局按照以上原则,引用农业灌溉设施及水源,完善城市绿地灌溉系统,管网建设应分为10个灌溉片区,即小桥片区、朝阳片区、生物园片区、海湖新区片区、城西区虎台片区、城中区南川河流域片区、城东区建国路片区、火车站片区、韵家口片区、东川经济开发片区。综上所述,引用农业灌溉设施及水源,完善城市绿地灌溉系统的巨大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为了确保我市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提高园林绿化景观效果,今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将其列为绿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各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片实施,先易后难,先近后远、注重实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修建引水管网,管网建设应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节水设施,,并将其与城市节点、街头绿地、公园景观完美融合,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节水管理体系,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周敏.西宁给水管网测压点优化布置及状态估计〔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设 新型 校内 实践教学基地 创新

G647

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校属土地上,设计落后,布局分散,功能单一,经费来源渠道狭窄,建设管理机制陈旧,设施使用率和效益低下,难以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发挥应有作用。建设新型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就要着眼解决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在建设用地、建设机制、运行机制、设施管理、实践教学保障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1、利用政策前瞻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用地紧缺问题

由于农业类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于校属土地十分紧缺的农业高校,基地建设用地不足就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农业高校要勇于创新,提前预测到将要出台的政策,赶在政策出台之前抢占先机,探索在非校属土地上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路子。

2、设计目标智慧化,解决传统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陈旧落后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计落后,布局分散,功能单一,多为学科(院系)型基地,保障对象范围有限,已经难以承担保障农业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的任务。因此,新型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在顶层设计时就要以“智慧化基地”为目标,将基地建成融合绿色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和信息化“物联网”的复合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复合型”要求基地要做到多学科共享、多平台共用,既满足分专业、分学科实践教学需求,又满足学科交叉实践教学需求,同时还满足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共性需求。“循环经济”则要求校内基地要以高效利用资源为核心,以“3R”为经济活动行为准则(3R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在发展上具有可持续性[1]。“信息化”则要求校内基地积极使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农业设施中配置环境监测传感设备,实时监测设施内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情况,再利用信息化“物联网”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2]。目前,北京农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内已多处实现了循环经济示范和物联网应用。

3、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不足问题

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经费来源于财政投资,渠道单一且易受政府部门对农业高校的重视程度制约。建设新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就需要在建设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将投资主体向多元化转变,以缓解建设经费不足问题。例如,建设校内基地可采取高校与企业共同投资模式,或者采取农村、高校、企业和财政多方共同投资模式。前者是将校内基地建设在校属土地上,高校提供校属建设用地,企业提供建设资金,校企对等投入共同建设,由企业进行专业化经营,优先保障高校实践教学,双方共享收益,从而实现高校培育人才、企业获取利润的双赢结果。后者是将校内基地建设在租赁土地上,高校提供租用的农村集体土地,政府和企业分项目提供建设资金,高校负责基地建设,企业负责基地经营,优先保障实践教学,投资各方共享收益,从而实现高校培育人才、企业获取利润、农民获得地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多赢结果。

4、运营主体企业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营经费不足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由高校编制内人员专职管理,运行经费多为财政划拨。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运行机制,加上基地自身“造血”能力有限,最终多会导致基地因运行经费不足而举步维艰。北京农学院提出将校内基地运营主体企业化,探索了“引企入园、产学协同”的高效运行新机制:校内基地为企业提供空间、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撑,提高企业行业竞争力;企业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合作条件,保障学生开展风险性实践教学,并为基地提供管理人员和运行经费,最终实现高校和企业双赢。在基地运行实践中,北京农学院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引入了70余家涉农企业,作为基地运营主体维护各种教学科研设施,在优先保障教学科研和实践实习的基础上,减少基地配备的高校编制内专职管理人员数量,每年为基地提供充足的水电暖、物业、办公等运行经费,极大地缓解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行经费不足的难题。

5、设施管理模块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使用率不高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科研设施多被教学科研人员圈占,教学科研人员相互之间不共享被圈占的设施。这种落后封闭的“四合院”管理模式导致教学科研设施使用率不高,效益低下。为解决此类问题,部分高校探索了基地教学科研设施“模块化”管理模式,即将基地内的各种教学科研设施按照一定规则细分为一个个“模块”,这些设施“模块”不属于任何特定老师或指定院系,而是对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开放共享。平时由具备专业知识且管理经验丰富的入园企业分“模块”进行专业化维护管理,一旦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需要,则优先保障师生开展教学科研和实践实习。待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结束后,这些设施模块继续移交入园企业维护管理,直到新的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再继续使用。

6、实践教学风险化,解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

农业高校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就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练,通过开展可能导致破坏和损失的风险性实践实习活动,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关键技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企业对于这种风险性实践教学缺乏积极性,不愿承担高校学生开展风险性实践教学活动可能导致的破坏和损失。因此,新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必须正确看待实践教学中的风险、损失和收益,让学生在校内基地利用学校自己的教学科研设施,开展带有破坏性的实践教学,由校内基地承担这种实践教学的风险,让学生们做到敢于“动手”,通过风险性实践实习学到“活”的知识,在风险性实践中提高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实施了“3+1”(3年理论教学+1年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学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承担了1年实践教学中的风险性实践教学,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据统计,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参考文献: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3篇

[JP+1]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被削弱,但是农业发展在19世纪中后期所取得的长足进步是不可否认的。在农业的进步过程中,铁路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考验,并成为连接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纽带。国内学界对美国铁路建设与农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铁路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倾向于铁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共性作用,并非针对农业发展而产生的特殊作用。另一类则将目光集中于铁路公司和农场主运动。多数观点倾向于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谴责铁路公司的价格垄断和行业歧视,并未对在铁路影响下发生深刻变化的农产品市场和产业结构予以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充分认识美国铁路建设对农业发展诸多方面的影响,对研究19世纪美国农业的发展过程,分析农业现代化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探索农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JP]

一、铁路与农业的“广度”扩展

[JP+1] 铁路对农业的发展所产生的最根本也最直接的影响是推动农业在“广度”上的扩展。19世纪中后期,西部拓殖是美国农业发展主题之一,也是农业在“广度”上扩展的重要表现。从1850年到1900年,西部的拓殖使包括农场和牧场在内的农业用地面积增加了接近2倍,从29亿英亩增加到84亿英亩。[1](P457)同一时期,美国铁路的总里程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内战结束时的约35万公里,增加至1900年的194万公里,而且并没有出现放缓的势头。[2](P390)从表面上看,农业用地扩张和铁路里程的增加似乎都是一个一往无前快速增长的过程,但实际上二者都存在明显的阶段性,而且存在密切的联系。[JP]

美国曾经掀起三次修建铁路的,第一次出现在1850年到1858年间,第二次出现在1866年到1873年间,最后一次是在1885年到1892年间。每一次筑路之后都会带来农业用地的快速扩张。而当铁路建设的步伐放缓时,农业用地的增幅也随之下降。另外,二者起伏的步调存在5年左右的时间差,而5年时间周期基本上相当于一块产量稳定的农田或管理良好的牧场,从开垦到建设基础设施,从品种试验到形成连续而且稳定的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时间。从1866到1873年,8年间美国铁路总里程增加1倍,受此推动1870年到1880年农业用地的增幅达到315%;此后1874年到1880年是由于经济萧条以及铁路经营不善造成的筑路低谷期,农业用地的增幅1880年到1890年也放缓163%;在1885年到1892年间,年均新建铁路接近6000公里,而农业用地在19世纪最后10年的增幅再次上升为35%。[2](374),[3](xviii)

若从区域的角度观察,铁路建设与农用土地增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1850年到1858年间,第一次筑路推动了农业用地在19世纪50年代的扩张。此后,由于内战的爆发阻断了铁路和农业用地的持续增长过程。这一时期,美国修建的铁路多数集中在北方,而新增的农业用地也多数集中于此,到1870年,东北部和中西部农业用地面积增加了接近30%。但是战争对南部农业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南部的农用土地面积比内战前(1860年)的水平下降16%。[3](xix)二者此消彼长,1860年到1870年间美国农业土地面积呈现负增长的态势。

此外,在第二次筑路的过程中,新修筑的铁路中有52%集中在中西部以及密西西比河上游明尼苏达、艾奥瓦、内布拉斯加、堪萨斯和南、北达科他等州,总长度达到20757公里。[3](xxvii)在此之后的1870年到1880年间,这一地区的农用土地面积增加487%,占全国增加总量的528%。[3](xviii)80年代中后期的筑路热潮则席卷了密西西比河下游和西南部地区。有448%的新筑铁路集中在肯塔基、田纳西、亚拉巴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德克萨斯、阿肯色和俄克拉荷马等州,其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百分比在短短数年间由22%上升为277%。[4](P195~196)1890年到1900年间,这一地区农业用地的增速和绝对增加量都首次超过了全国其他所有的地区,增幅达到647%,占全国增加总量的464%。[3](xviii)

同时,铁路的修建还表现出某些倾向性,在那些获利较丰的农场区,铁路的密度要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例如:1853年,伊利诺伊州小麦和玉米的主要生产县,其面积仅占伊利诺伊州的25%,却拥有全州60%的铁路。又如:1856年,包括密尔沃基在内的7个小麦生产县仅占威斯康星州面积的10%,同样拥有该州铁路总里程的60%。[5](P430)这种倾向性使中西部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铁路网络,对农业发展而言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

[JP+2]综上所述,19世纪的铁路建设,尤其是铁路网络在西部地区的延伸和完善,引领了美国农业从东部向西部的扩展,推动了农业在“广度”上的拓展。铁路建设与农业用地的增加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从总量上看,铁路建设推动了农业用地的扩展,每一次修建铁路的热潮会在随后5年左右的时间内带动一次农业用地的快速增加;第二,从区域上来看,一段时间内某一区域内铁路修建相对集中,往往会成为推动该区域农业用地较快增长的原因之一;第三,铁路的修建也会因为某一地区农业的发展而对这一地区产生倾向性,铁路系统更趋于完善,从而推动该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JP]

二、铁路与农业的结构变化

到1900年,美国的铁路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农业在“广度”上的扩展也基本接近极限。在农业扩张的过程中,铁路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农业结构的变化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农业资源结构,以及专业化分区。

第一,农业发展空间结构的变化。在前铁路时代,美国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多集中在内河航运可以影响到的地区。铁路的建设则改变了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为其提供了向远离河流(包括运河)的内陆地区扩展的机会。著名经济史家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Fogel)曾做出这样的估计,“到1890年,3/4的农产品是在距离可供航行(或可能航行)的水道40公里以内生产的”。[6](P92)直到19世纪末水路运输仍然是单位里程运费最低的运输方式。而在铁路出现以前,大宗运输的农产品对水路运输的依赖,也极大限制了农业发展的空间范围。

铁路的出现至少从三个方面改变了这种状况。首先,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某些天然的水路运输实际上要使产品绕行很远方可到达目的地,铁路则可以直接将农产品的产地和市场连接起来,提高了运输效率;第二,铁路可以替代诸如四轮马车等运费高昂的陆路运输手段,将农产品运至靠近水路运输的地方,从而使水路运输更加有效地被利用;第三,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铁路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运输营建农场的建筑材料,使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成本大幅下降,那些远离水系的农场可以用较低的代价换来农场设施和灌溉系统的升级。从空间上来看,铁路使农业发展摆脱了水系的束缚,如果没有铁路,“农业将不得不局限在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可供航运的河段两侧,或者在运河可以通行的区域谋求发展。而明尼苏达,艾奥瓦,堪萨斯等西部州,几乎没有可以用于航运的河流,它们的农业资源则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7](P222)

第二,农业资源结构的变化。铁路使相对廉价的土地资源得以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尽管事实上铁路使原本廉价的西部土地不断增值,而且很多铁路公司本身也在进行着土地投机行为,但相比于东部人口稠密的地区,其土地的价格仍然很低。按照19世纪的平均水平计算,若要在西部州,建立一座占地80英亩的农场,包括购买土地、开垦、建立基础设施、购置工具和牲畜等等,只需要800到1300美元。而在美国的东北部,建立一个同样规模的农场,仅土地和建设费用就超过2600美元。[8](P667~668)廉价的土地资源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成本以及经营农场的风险,从整体提高了农业生产收益率。如果没有铁路的推动作用,廉价农业资源的使用必将受到限制,农业的发展将不得不在相对局限的发展空间里,通过反复的投资和技术的进步而实现现代化。尽管这同样是农业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但是“因为铁路的缺失,使农民失去了使用廉价的农业资源和土地扩大农业生产的选择权”。[7](P223)农业发展势必会因为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和越来越昂贵的土地和劳动力而受到限制,并付出高昂的代价。

[JP+1]第三,农业的专业化分区。随着农业生产在广度上的扩展和廉价农业资源的开发,铁路还间接地推动了农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重组,农业生产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的分区。19世纪中后期,美国农业资源的改组的趋势,并非是农作物向更适合其生长的地方集中,而是某一地区选择某一种经营项目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由于铁路网的不断扩展,商品可以通过铁路被运往任何一个有需求的地方。全国性的商品流通,使在边疆开拓的农民至少免去了两个后顾之忧:一个是其生产的农产品能够被有效地运往市场,另一个是他们不再需要为实现自给自足而分散太多的精力。因此,农民有机会在土地上有选择的经营农作物。以小麦生产为例,19世纪中期它的生产中心集中在伊利诺伊北部及周边地区,但很快农民们发现在气候更加恶劣,降雨更少的南、北达科他地区,小麦同样有利可图,原有的小麦产区则立即让位,成为获利更加丰厚的“玉米-生猪”产区。铁路使各个农业生产地区之间实现互通有无,也增加了农民对生产项目进行选择的机会。从这个意义来看,铁路推动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这是实现农业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重要步骤,也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须进行的结构调整。[JP]

三、农民对铁路不满的根源

在包括铁路在内的诸多因素的推动下,美国农业在19世纪中后期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自殖民地草创以来100多年间所取得的成就。然而,铁路却并未赢得农民的欢迎。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农业融资的困难,以及各种行业歧视,使内战后的半个世纪成为一个“以艰苦和动荡来定义的年代”。[9](P362)在农民看来,铁路是他们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先后兴起的历次农场主运动中,铁路成为众矢之的。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从各州农场主在历次运动的参与程度来看,在那些对铁路依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铁路公司的不满表达得更为激烈。而且,活跃程度较高的地区也在随着美国农业的西进而不断向西扩展。[10](P842)

然而,农民对铁路公司的指责似乎缺乏根据。有研究显示,19世纪中后期,美国铁路货运平均费率在快速但平稳的下降。“镀金时代美国铁路商务运输的平均费用下降了50%,从1867年的每吨每公里1925美分下降到1895年的0839美分”。[11](P292)从农产品的角度看,1852年至1856年间,每吨小麦从芝加哥到纽约的运输成本是每公里0975美分,到19世纪80年代则下降为0403美分。小麦运费在30年间不仅下降了超过50%,而且大大低于全国铁路商务运输的平均费用。[12](P180)因此,铁路对市场环境的改变才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关键因素。铁路发展带来市场空间的扩大,对于商业化生产正处于发展之中的美国农业,以及正在逐渐适应商业化农业的美国农民来说,与其单纯说是一种机遇,不如视为一种考验。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4篇

    中国国土资源部的一位官员前日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土地冻结期将于11月1日终止。届时,国土资源部将颁布9条规定,对农业用地的转让做出更严格的限制。今年来,以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为首的不少房地产商一直抱怨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土地紧缩导致地价上升。从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字可以看出,上半年土地平均价格增长了11.3%。

    但一些经济学家担心,在经济开始降温之际取消禁令是一个冒险,此举可能会令经济再度升温。

    取消禁令是一个冒险

    今年4月份,中央下令禁止各地政府将农业用地向地产开发商进行转让,这是其旨在防止经济过热所采取的一系列严厉措施的一部分。

    中国许多地方政府从征用农民土地并将之低价出售给地产开发商中受惠,这些土地被地产开发商转作商业或工业用途。

    在某种程度上,取消土地转让禁令是一个冒险。经济学家称,中央目前仍表示将致力于控制经济增长,而取消禁令可能会导致经济活动重新趋于活跃。房地产热潮是促使中央进行干预的首要原因:这股建设潮导致钢铁、玻璃、铝和水泥生产行业的投资激增。

    即便如此,不少政府经济学家表示,禁令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北京放缓经济增长的政策发生了转变。他们说,中央此举旨在解决冻结农业用地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如房地产价格的快速增长。月度统计数据显示,房价上升势头增强。一些官员表示,农业用地冻结导致的房地产稀缺是房价增长的部分原因。

    有助于解决其他问题

    冻结农业用地还导致了其他问题。中国需要持续建设高速公路、铁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以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并将贫穷的内陆与富裕的沿海城市连接起来。尽管这些项目不受土地冻结的约束,但是地方政府由于不能向开发商出售土地,导致缺乏为此类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资金。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驻香港的经济学家陶冬说,中央明显认为恢复农业用地出售的利益超过了风险———这是衡量中央对经济能实现持续增长的信心的一个尺度。“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是其整体信贷紧缩举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冬说,“如果这一部分放松,这就意味着政府相信现在已经或多或少地实现了软着陆。”

    恢复土地转让将考验旨在保护农民权利和避免另一轮低效投资的新规定。

    在中国,农田从根本上归国家而不是个人所有,国土资源部官员表示,新规定将对地方政府将土地转用作商业用途进行限制。

    他说,“对农民的补偿幅度将有一些变化。”当前的规定在许多情况下将对农民的土地补偿数额限制在年粮食产量的16倍以下,这一数额对中国的数千万家庭来说微不足道。

    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高地价是房价高涨祸根

    “从去年开始至今年上半年的土地价格增长和房屋价格的增长,不仅仅是投资与消费增长所造成,最根本的是土地供给制度的改变所造成的。”任志强表示。

    任志强表示,这一轮的所谓房价增长的“过热”,完全是由于土地供给制度的变化所造成的。房价高增长的地区恰恰是土地价格高增长的地区,如杭州、上海、天津等地,“高地价正是此一轮房价高涨的祸 根”。

    任志强指出,地价提高了,开发商绝对不会亏,而是会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所以,“相应压缩的是开发商过去取得的超额利润”的说法不成立。北京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业内人士也对任志强的观点表示附和。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房价上涨才导致地价上涨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近日表示,由于推行经营性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导致地价上涨,从而抬升了房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5篇

发达国家的土地整治技术比较成熟,土地整治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主要包括生态工程技术、环境影响评估技术、信息技术、规划技术、乡村景观保护与重建技术等。德国的土地工程始于13世纪,在土地整治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现已普遍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了土地整治信息系统(LE-GIS),将土地整治的各种数据、图件和权属状况等资料储存于该系统中。俄罗斯的土地工程技术可追溯到15世纪,1996年12月,在莫斯科通过成立“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土地关系与土地整理问题国际研究会”,提出了统一进行研究和判定土地利用与土地整理的理论与标准,研究景观的、生态的土地整理设计理论和技术方法。澳大利亚的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重点是因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土地复垦问题,在土地复垦整治的计算机模拟方面取得了大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重视土地生态系统重建研究。Caya等将模糊专家系统模型(FuzzyEx-pertSystem)应用于土地整治后的土地重新安排中,使土地权属分配得到更多农户满意。使整治前后的所有地块总价值相等,是成功的土地整治工程,因而必须要对地块的价值进行评估,GIS技术在价值评估中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国外土地整治的上述技术已经比较科学、系统、规范,适应了土地整治实践的要求。我国土地整治起步较晚,有关土地整治技术的研究甚少,土地整治实践中非常缺乏技术支撑。我国急需从土地整治技术的工程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等方面构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支撑体系,我国土地整治技术的核心是景观设计与生态化整治技术。胡静等为实现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对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建设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从建设一体化监管信息平台出发,构建了“中央—省级—县(区)级”三级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王金满等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原理,借助GIS软件的统计功能,研究了山地丘陵区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量测算方法和流程,并为测算土地整治量提供了方法借鉴;叶艳妹等设计了农地整治中急需解决的路沟渠生态化技术和灌排沟渠生态化设计技术。2008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了首个土地工程研究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土地整理质量与生态监测关键技术、土地整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技术、东部基本农田优质精细型土地整理技术、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技术以及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等进行了研究,这也充分说明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适应了时展的需要和趋势。

2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目前,土地综合整治包括:

①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如根据需求和现状将未利用地改良为农地或建设用地;

②对已利用地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值,如对农地的改良、配套,进行集约化利用,建设高标准农田;

③对现状土地进行土地市场一级开发支持经济建设,对污染、灾毁及破损土地的整治利用等。笔者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以下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2.1非农用地转化为农用地工程

非农用地是指农业用地和暂时难于利用的土地(如戈壁、沙漠、高寒山地、裸岩、裸土等)以外的土地,通常包括农村聚落,大、中、小城镇,工矿区,交通运输、名胜古迹、旅游、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等占用的土地。我国非农业用地约占国土中面积的22.9%。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如水库、闸坝、堤埝、排灌沟渠等),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非农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功能,有利于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工程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土地的适宜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田、水、路、林、村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治,对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积极整合、有效利用以及资源集中集约化发展,有效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非农用地转化为农用地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土地工程。土地工程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在工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系统性、整体性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成土、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及水利配套、电力、林业、道路等内容。在土地开发工程中应兼顾国家惠农政策,结合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如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

2.2建设用地整备工程

建设用地,是指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通过工程手段为城镇村及工矿等各项建设提供的土地。它是利用土地的承载能力或建筑空间,不以取得生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用地。据土地所用权特点,建设用地整备工程,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企业,对一定范围内的现状土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清表、整治、平整并进行适度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之达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和土地平整)、“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气和土地平整)或“七通一平”(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热力、燃气和土地平整),从而符合建设用地标准的过程。建设用地整备工程中的整治工程,主要指通过一定工程、生物或技术手段,使海域、沼泽或土质难以为建设用地所利用的土地达到建设用地的标准。例如,荷兰、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填海造地工程,将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作为建设用地,需要围堰、基槽清淤、基坑填沙、填砂等工程;沼泽地区的地基承载力较低,当作为建设用地开发时,要注意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积水等措施,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2.3污损土地改良改造工程

污损土地是指由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造成的土地污染和损毁,使土地完全或部分失去原来的使用价值和建设功能,包括污染土地和损毁土地。对污损土地进行改良改造区别于其他废弃地的改良改造,需要根据“因地制宜”原则,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去除污染物、恢复损毁土地,并通过污损土地利用评价,使其达到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使用标准。

2.3.1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污染土地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对空气、生物、水体或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使其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受到影响的土地。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措施,对污染土地进行改造使其恢复到未污染的水平。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按地点可分为原位改良改造技术和异位改良改造技术。原位改良改造技术即对未挖掘的土壤进行改良改造;异位改良改造技术指对挖掘后的土壤进行处理的过程。土地污染改良改造按操作原理主要分为物理改良改造技术、化学改良改造技术和生物改良改造技术[。污染土地的物理改良改造是指通过物理过程的调节或控制,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使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将污染物与土壤分离或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的改良改造过程。主要的物理改良改造技术有客土和换土技术、蒸汽浸提技术、玻璃化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电动力学技术、热处理等。污染土地的化学改良改造技术是指在污染土壤中加入化学试剂,使其与土壤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聚合、沉淀等反应,从而使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转化、降解成无毒或低毒性物质。典型的化学改良改造技术有化学淋洗技术、氧化/还原技术、溶剂浸提技术、施入改良剂或抑制剂等。污染土地的生物改良改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指依靠某些生物的活动和具有某些特的微生物,使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得以清除或降解,使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的过程。它主要是利用土壤特定的微生物、根系分泌物、菌根和超富集植物等降解、吸收或固定土壤中的污染物,从而实现污染土壤改良改造的目的。狭义的生物改良改造仅指微生物改良改造,广义的生物改良改造包括微生物改良改造和植物改良改造,有时也包括动物改良改造。

2.3.2损毁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损毁土地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土地表土丧失或整个土地毁坏而造成土地第一生产力的丧失。损毁土地改良改造工程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对损毁土地进行改良改造使其恢复成可利用的有效土地,包括生境建设和群落建设两大内容。生境建设是对地貌的重塑和土壤改良培肥,其核心在于“造地”,为生物群落建造一个良好的生境。群落建设则包括植被重建和引入土壤微生物及动物,其核心内容是植被。对于凹型地貌的重塑,通常采用填充和客土的方式。对于凸型地貌重塑则采用土地平整、建梯田的方式。目前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地损毁较为严重,对于矿山损毁土地的地貌重塑一般采用“剥离—采矿—复垦”一体化工程技术,实现“边开采,边复垦”的良性循环。

2.4低标准用地提升工程

2.4.1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高标准农业用地可定义为: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耕地,包括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其他高标准农用地。低标准农业用地变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是通过对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的改善和提高,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使其能达到或基本达到:水源覆盖实现方田化,灌溉实现节水化,秸秆实现还田化,耕作实现机械化,施肥实现配方化,种子实现良种化,田间道路实现沙石化,农田林网实现网格化,田间种植实现规范化,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

2.4.2低标准建设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建设用地工程。高标准建设用地可概括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遵循现有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合理布局各业用地,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加强监管,通过科学技术增加对存量土地的各种投入,实现边际投入等于边际收入时土地使用价值最大化的利用状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促使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明显提高。高标准建设用地建设最终是为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而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是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结构的优化完善。高标准城市建设要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城市各业占地布局,严格控制大面积囤地现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标准农村建设可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对原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减少或消除农村大片闲置地,消除空心村,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对旧工矿用地进行考证,对废弃区进行生态修复,拆并不合理采矿区,做好原矿用地生态修复工作。

3未来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世纪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使规划、设计、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信息、监测及标准规范等不同领域进行有效交叉和融合,通过系统集成与自主创新,使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得到全面提升。未来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将以提高土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实现从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并重的方向转变。具体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技术将向的综合化和集成化发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将全面和深入的应用信息化;利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土地整治生态变迁;土地整治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与互操作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化研究;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向生态化、智能化、节水节地型和可视化发展;质量型和生态型土地整治技术将实现针对性、高效性和最优化;土地整治的景观重塑和恢复工程技术;土地整治监测将从注重数量监测向数量、质量、生态和效益监测发展;土地整治的施工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3.1农田建设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传统的土地整治因缺少先进的工程技术支撑,导致农田路沟渠使用寿命短,土地平整质量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部分耕地生态环境质量退化。再加上因不同地区、不同土地类型和不同利用方式对于诸如沟渠、道路设计强度、建设材料、成分配比、施工工艺、使用周期等要求均有明显差异,对一些关键景观断裂点的修复也缺少精细化的工程技术支撑,这些均影响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和工程效益的发挥。因此,研发新的适应农田建设的规划与设计技术,提出专门的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技术,应用激光技术进行土地精细平整作业,自主研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新材料、新产品与施工工艺,增强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能力等领域将是未来农田建设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3.2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把复垦工程作为矿区开采的一部分,十分重视矿区生态恢复、景观重塑、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土地复垦、复垦工程与周边景观协调以及复垦土地的跟踪监测与评价。因此,矿区复垦土壤的地表稳定与侵蚀控制技术、土壤结构破坏与污染的重构与修复技术、防治矿山生态灾害技术、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技术及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集成技术等是未来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3.3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污染土地修复工程主要采用实验室研究—中试或现场试验研究—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基本模式,修复基质由单一的土壤修复过渡为土壤和地下水综合治理,修复技术涵盖了物理、化学及其生物修复类型。因此,研发绿色可持续单一修复工程技术、多种修复方法耦合联用技术、研制专用修复设备和药剂产品是污染土地修复未来发展的趋势。

3.4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标准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