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文观止作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文中“又弗如远甚“ 的意思是:更觉得自己(的美貌)远不如他的。
又弗如远甚“ 出自古文观止之中的作品《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下: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又弗如远甚“作者采用省略句,省略了主语(的容貌)”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原句解释: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三字经》;启蒙读物;传统文化引言:《三字经》是传统蒙学的经典读本,在历史上经久不息,具有巨大的影响。《三字经》相传为南宋大儒王应麟所作。王应麟对经、史、子、集四部都有精深的研究,其《困学纪闻》被视为清代考证之学的先导。他对蒙学极为重视,著有《小学绀珠》、《姓氏急就篇》、《小学讽咏》等。以他的学力来写《三字经》,使此书成为宋代最优秀的蒙书。《三字经》思想醇正,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既是涵养德行的谆谆教导,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导图,更是励志劝学的杰出之作。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浅析一下《三字经》中蕴藏的传统文化。
一、涵养志向,树立人格
“性相近,习相远”,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看到了的这一点。似乎不必去为人生下来是性善还是性恶争论不休,总的来说是一张白纸,在本性上不会有大的差异。但后天的作用不可小视,人会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上个人的经历和努力,形成自己的处世态度和方法,养成自己的性情和爱好。“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邻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其实这个道理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就专门指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认为选择仁爱的邻居才是明智之举。宋代朱熹曾在《四书集注》中注之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就是说,不仅要择邻里而居,而且还要择贤邻与仁邻而居,因为孔子认为:“贤者辟世,其次辟地”。这一思想与孟母三迁这个典故著称于世。
除了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外,还要重视自我的发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将人学习个过程比喻为玉的琢磨过程,人也是如此。人只有经过不断刻苦的磨练,通古达今,明晓事理,才有可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怎样才算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大思想家孔子将人放置于家庭、朋友与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因此他提出了人们要“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爱众,而亲仁”。孔子重视孝悌之道,认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自然的情感,是“仁”的萌芽点。反思现在,不可否认的是孝道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家庭内部矛盾重重,人与人之间情感淡漠,不尊重父母,遗弃老人的事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孝道意识以至于做出各种出格的事情。强化孝道教育势在必行。一个人只有在内心深处发生了孝悌观念,才会体验到一种最纯真、温煦、亲切的感情,唯有这种非功利的情感才值得加以培育,并推广到社会。也就有了后代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等等。这不仅给孩子树立了榜样,同时也让孩子能从小培养理想的人格。
二、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
《三字经》是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中国社会众多儿童读物里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孔子《论语 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说,在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三字经》从“首孝弟,次见闻”到“通古今,若亲目”开始走进一个传统的文化世界。首先是为儿童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常识,“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按照一定的顺序拓展见闻,这一部分包含了自然常识、人伦常识和生活常识,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孩子的生活教育。其次就是儒家经典。从“凡训蒙,须讲究”到“经既明,方读子”,《三字经》全面涵盖了儒家经典的相关信息,从十三经到五子,介绍作者,说明篇目,知识信息非常大,在这些基础上,又以精炼的语言说解经典大义,明确要旨。第三是由经入史,《三字经》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知识,把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勾勒出来。这些实际上是对传统“经史之学”的发蒙。
经史之学是国学的正宗,清代大儒钱大昕说:“为学当自经史始。”在儒家经典中,蕴含着中国文化基本的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在中国历史中,古人用生命印证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经验与借鉴。我们翻开《唐才子传》,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已经会些写诗文了。当时的诗,就是古诗、律诗、绝诗,当时的文,即古文、骈文。六岁怎么就会写这样的诗文呢?再看《骆宾王》传,称“七岁能赋诗”;《李百药》传,称“七岁能文”;《刘慎虚》传,“八岁属文上书”,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换言之,在唐朝,七八岁的孩子不仅会读懂古文、骈文、旧体诗,还会写古文、骈文和旧体诗。是不是当时的人特别聪明呢?不是的。我们再看近代人,如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可见古今人的聪明是相似的。不论是唐代人或近人,他们从小就能读懂古文,不仅会读,还会写古文和旧体诗。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在传统文化里汲取了营养。
当代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在他具有自传性质的著作《去日苦多》中写道,他自幼在自家私塾接受传统儒家的发蒙教育。杨先生回忆说:“基本读完了‘四书五经’,只有《易经》没读,后来又读了‘十三经’的一部分,还读了《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古文释义》、《龙文鞭影》等。熟读的还有《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楚辞’”。他还说道:“十岁出头时,我还读了大量的笔记小说和传说故事,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行的明清传奇、话本等。”在国学的浸润与陶养中,少年杨宪益的颖悟与才思逐渐显露出,诗人气质与情怀亦现出端倪。充分说明通过传统文化给予蒙童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内在价值取向与精神认同。
三、劝学励志,树立理想
在《三字经》的结尾,胪列了大量古人勤苦求学的事迹,从不同的角度勉励人们努力读书治学。且不谈古人,大家知道,民国时代的文人艺人个个满腹经纶,他们的本事从哪里来?从刻苦的阅读,艰难的背诵中来。当年茅盾能背诵《红楼梦》,郑振铎能背诵《左传》,巴金能背诵《古文观止》,范文澜能背诵《文心雕龙》……文人如此,艺人的努力也毫不逊色。余振飞小时学《闻铃》一戏时,每个黄昏都要将台词念唱上五十遍,哪怕会了,也还是要照旧念唱。经过这一番功夫,他的咬字、换气、放音纯纯正正。
如果我们今天肯像民国文人艺人一样去下这样的苦功,我们的知识也一样会更准确,学样也会更深厚。
四、小结
随着时代的不同,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大不相同。《三字经》这部书成于封建社会,所以他的目的也是服务于那个社会,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是他们的最高理想,我们不能说这就是糟粕的东西。时过境迁,事易时移,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我们今天可能做不到古人那样的深度,但我想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多地读一些经典,因为经典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经过了时间的淘汰,它能够流传下来毕竟有它的道理。
参考文献:
1.“若望仆不相师”之“若”作何解释
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若望仆不相师”句,教材释为“如果您责备我不听您的劝告。”显然,“若”释为“如果”,表示假设关系。
作为新课程标准的粤教版高中教材,释“若”为“如果”,这本来也无可厚非的。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与之相配套的,编者也完全是相同一套人马的《教师参考用书》,其译文中又将“若”译为“好像”了。作为教科书,如此作为,是有失慎重的。
此处的“若”,到底是“好像”还是“若果”呢?
参考其他教材可知,此处的“若”的确有多种解释。
其一:释“若”为“好像”,此句译为“好像是抱怨我没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
整段文字译为: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再拜。奉告少卿足下:前不久蒙受屈辱写信给我,教导我谨慎地与人交往,并要着力利用自己的条件向皇帝举荐人才,这情意是十分诚恳的。您好像是在责备我没有采纳您的意见行事,而把它当作一般世俗庸人之言,其实我是不敢这样做的。请允许我大略地陈述一下我的鄙陋之见。久未复信,希望您不要责怪。
持这种观点的有: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5年3月第二版),朱东润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第一版),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亦作“好像”。
王力等编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解释“若”字时,也只有“好像,如”义项,却没有“如果”义项。
其二:释“若”为“如果”,此句译为“如果是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指教”。
整段文字译为:少卿足下:以前,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顺应时世来处理事情,把推举贤人、引进才士当作责任。来信的辞意和语气诚恳而真挚,如果您抱怨我不听从您的指教,却随着一般人的意见而改变主张,我是不敢这样做的呀!
持这种观点的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1980年1月第一版),《古文观止》译文(岳麓书社1987年1月第二版),《高中语文 必修五》(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其三:释“若”为“但是”,此句译为“但是你抱怨我没有遵从你的意见去推荐贤才”。
整段文字译为:少卿足下: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谨慎地接人待物,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但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意见去推荐贤才,而去附和俗人的见解。其实,我并非敢这样做。
第四种:释“若”为“你”, 此句译为“你抱怨我没有遵从你的意见去推荐贤才”。
这种译法似乎也不很顺畅。
经综合分析,笔者比较认可第一种释义,即将“若”释为“好像”。因为它较符合原文意思,即是因为任安来信,其辞意和语气诚恳而真挚,司马迁从中推测出来的,是有任安文字作铺垫的基础上的推测,而不是随意性的假设。再则,从上下文的语义来看,释为“好像”也较为通畅,读起来不会别扭,其它几种译法似乎有些牵强。
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种文字有多种释义的现象,如果不加以甄别,就盲从一家之言,往往难以自圆其说。
2.“意气勤勤恳恳”释义该如何表述才完善
原文:“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意气勤勤恳恳”,教材释义为“情意诚挚恳切。”这样释义,就忽视了“气”之义了。其实,这里的“意气”是辞意和语气之意,因此,此句可以这样翻译:辞意和语气诚恳而真挚。
3.“丘失明,厥有《国语》”之“厥”那种释义更准确
原文:“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其中“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一句中的厥(jué),由于教材没有加注,其义如何理解,令人困惑。
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厥”有多种解释,取何种义,可谓莫衷一是。
其一,释为“句首语气词。”如《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古代汉语》,朱振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
其二,释为“连词,因而,于是。”如《高中新课标文言文全解》,张杭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2版。
其三,释为“副词,乃,就。”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而作为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却干脆不加注(详见新课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P140,2004年第一版,2011年7月第14次印刷)
“厥”,取哪一种义更为正确呢?先让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厥”字作“句首语气词”解,似乎缺少典籍依据。再则,由“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可知,“厥”可与前句之“乃”构成对称义,是有一定意义的,作“句首语气词”解似乎不妥。
其次,“厥” 作“连词,因而,于是”解,不合语法规律。
可见,“厥”作“副词,乃,就”解较为准确。因为动词前一般为副词,“厥”放在动词“有”之前,作副词较合理。
作为语文教科书,我认为“厥”字很有必要加注,因为学生对其义不好理解。
4.“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注释令人费解
原文:“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一句,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将“左丘失明”注释为“左丘眼睛失明。其事未详。”
笔者认为,这种注释很值得商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注释的词义不当,令人费解。将“左丘失明”注释为“左丘眼睛失明。”等于没有解释,因为“失明”二字不需解释,其意自明。或者解释为“眼睛失去视力。”或者“眼睛坏了。”且失明,自然是眼睛失明,不会是耳朵,也不是嘴巴的失明,注释为“眼睛失明”,实在没有必要,“眼睛”二字纯属多余。我们可以说“你吃饭了吗?”,完全没有必要说成“你嘴巴吃饭了吗?”作为教科书都可以这样累赘嗦地表述,我们就很难要求学生说话作文用语简洁。
其二,注释的内容不详,令人误解。“左丘失明”之“左丘”没有注明为“左丘明”,令人误解为“左丘”就是“左丘”。或者将之释为“称左丘为左丘等于后世称司马迁为马迁,诸葛亮为诸葛。”(上海古籍出版社,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篇第二册)。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司马迁在此这样表述,很可能是为句式整齐的需要,因为前后几句均为四字句。“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其三,注释的位置不当,避繁就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一句,没有必要注释“左丘失明”,而应该注释“厥有《国语》”句。可以注释为“厥,副词,乃,就。”因为“厥”字的含义较为特殊,也较为陌生,不仅学生因为见得少而不好理解,就是老师也不一定拿得准,故而解释很有必要。
此外,也可以把“《国语》”注释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通过以上分析,“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可以这样注释:“左丘,即左丘明。厥,副词,乃,就。《国语》,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作。”
这样的注释,用语简洁而其意明朗,不会令人费解了。
5.关于“乃有不得已也”中“乃”之释义
原文:“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教材将“乃有不得已也”译为“因为他们有不得不如此的缘故”。
我认为,教材这样的注解可能是没有直接解释“乃”的含义,也或许是将之译为“因为”了。总之,这样的注解就很容易被学生误解为:“乃”作“因为”解。其实“乃”并非解释为“因为”,而是作判断词,解释为“是,那是”。因此,教材这样注释更好:“那是因为他们有不得不如此的缘故”,或者译为“那是由不得已的形势造成的。”
6.关于“故述往事,思来者”之“思来者”如何解释
原文:“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思来者”句有多种译法,哪一种更符合原意呢?
其一,偏重于人,即强调的是将来理解他的人。如,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五注释为:“期望将来有理解他们的人。”这是对原文的直译,与前一句“述往事”译为“记述过去的事迹”句式一致。“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整句的意思是:“这些人都是心中有忧郁苦闷,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史实,期望将来有理解他们的人。”
其二,偏重于事,即强调的是将来有人理解自己的心意。译为:“希望将来的人了解他们的志向(抱负,思想)。”或者“想让后世之人看到并了解自己的心愿。”
“思”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认识、了解”,“来者”为“未来的人”或“后世的人”。
这种译法似乎更为普遍,如颜师古注:“令将来之人见己志也。”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注释“思来者”:“意思是想让将来的人知己之志。”吴楚材、吴调侯选《古文观止》注:“思来者以作戒也。”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关心未来的人,以书遗之,使见己志行。”
其三,译为:“想使将来的人作为鉴戒。”
上述三种译法,哪一种更加符合作者的原意呢?
通过分析可知,作者之所以列举的孔子、屈原等人,是为了证明一个实事,也就是司马迁的一个最大的心愿:人有磨难并不可怕,只要有理想和信念,就可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以至实现自己的夙愿,完成自己的大业。而并非证明将来有理解自己的人。
此外,有人将原文“此人皆意有所郁结”句译为“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之处。”笔者认为欠妥。“此人”应该是前文所列举出来的孔子、屈原、孙子等人,即这些人,且作句之的主语。这样理解才与后面的“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史实”语意连贯。如果将“此人”译为“这些都是人们……”,“这些”作主语,就不能与后文“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史实”这一陈述内容相连贯了,成了明显的病句。
7.关于“思垂空文以自见”句的解释
原文:“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思垂空文以自见”句,教材注解为:“意思是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现,通'见'。”
这样的注解由于太笼统,很令人费解。尤其是何谓“空文”,把握不住。不如这样注解更好:“想让文章流传后世以表现自己的志向(表露自己的本心)。垂:流传,使动用法。空文:即指文章著作。当时还不能以文章建立功业,故称空文。”
8.关于“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一句的两处困惑
原文:“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此句有两个问题引发出争议,令人困惑,难以定夺。
一是“仆诚已著此书”句中的“诚”怎样理解。由于教材没有注释,而其配套用书的注解又很不一致,令人莫衷一是。
如有释为“如果”的,有释为“副词,确实,的确,真的”的。
“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及《现代汉语词典》都有三种义项:真心,不虚伪;确实,的确;如果。
“仆诚已著此书”之“诚”该取那种义项呢?
首先,我们还是要从上下文整体意义入手来考虑。
司马迁之所以不够忍辱负重,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其愿望是十分强烈的。而不是一般的假设,而是一种渴求,故将“诚”译为“确实,真的,的确”较好,这样更加符合司马迁当时的心情:之所以能够在"肠一日而九"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下来,是为了完成《史记》,作者意志坚定,非要现实夙愿,几乎没有什么假设的了。
二是此句的意思存在两种相左的译文。
其一是表已然状态,如译为“我现在真正的写完了这部书,打算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进都市之中,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让我千次万次地被杀戮,又有什么后悔的呢!”
其二是表将来状态,如译为“我确实想(如果)写完了这部书……”
这两种译文哪一种更接近实事呢?
综合多种史料分析,《报任安书》应该写于征和二年。《汉书》的作者班固和《昭明文选》的编者肖统等,都主张司马迁作《报任安书》是在任安从益州刺史任上因罪下狱之后。隋、唐、宋、元各代学者均未对比说提出异议。而当时的《史记》尚未成书。
由此可知,《报任安书》是在《史记》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写的。即是说,此句的原意应该表示将来状态,译为:“我确实想写完这部书,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到都市之中(社会上)……”
9.原文“通邑大都”如何翻译更好
原文:“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其一,教材注释“通邑”为“四通八达的大城市。”显然,此处之“通”,作名词,四通八达。
其二,“通邑”释为“流传与大小城市之间。”通,作动词,流传。
如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42页)注:“通,流布。通邑大都,意谓能使己书流传于邑与大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82页)“通”条目③注:“畅通,没有阻碍。司马迁《报任安书》:'通邑大都。'(邑:城镇。都:大都市。)”吴楚材、吴调侯选《古文观止》注:“广之邑都。”
以上都将“通”作动词解,理解为“畅通、流传”,“邑”与“大都”并列,意为“大小城市”。这种释义,我们可以找到依据,如苏洵《六国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邑”有“小城市、小城镇”之义。再如《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邑,小城市;都,大城市)。“邑”常与“都”相对。
故而“通邑”如何翻译好,很值得商讨。
依据原文句子的结构特点,此种注释十分令人费解。因为原文“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其中“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三句均为四字句,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分析其句式特点,“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均为动词短语,其中的“藏”“传”是动词,据此“通邑大都”也应该是动词性短语,“通”作动词用。但依据教材的注释“通邑大都”却是并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通邑”与“大都”同义,均为“大的城市”,就缺少了支配它的动词。联系上下文似乎也补不出一个相应的动作性词语,这就造成了前后句式的断裂和理解上的含混。可见,为使这种解释使整个句子的结构前后一致,还是将“通邑”释为“ 流传与大小城市之间”更好。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理解。如王力先生将“传之其人”与“通邑大都”合为一句,并在“通邑大都”前补上介词“于”,使之成为介词短语置于“传之其人”之后。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即传之其人于通邑大都。通邑,大邑。”从文意上看,这种解释也是恰当的。教材的注释与王力先生的注释是一致的,只是教材的注释没有作相关的详细说明,太笼统,因而极易造成阅读者理解上的困惑。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的注解为“四通八达的大城市。”显然,此处之“通”,作名词,“四通八达”。然而,其配套教学参考书的译文为“流通到四通八达的大城市”,很是令人疑惑,“通”是动词“流通”还是作名词“四通八达”?
中国很多编选家就是大学者,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在沙子中发现珍珠不难,可在一大箩筐的珍珠中再选好的穿起一串项链就难了。就像在繁华的街头,我们扫上几眼就能发现谁是美女,这是简单的事儿,可是在选美大赛的“美人窝”里,再选出进入决赛的美女就需要专家认真评选才能完成,也就成了难事儿。
六十年间,写过杂文的人要比参加过选美的美女多,写出的杂文篇数要比几大箩筐的珍珠个数还多,编选出二百人的四百篇作品这本身就是个浩大“工程”。
选本是选家个性化的文学审美体验,它是选家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再度的创作,所以,文学的选本都会因编选者的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象。
由刘成信担纲的《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从时间的跨度上就是中国当代杂文作品的编年史。他不是从大众阅读的视角捕捉杂文作品的,而是着眼于时代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人的精神、思想的变化来捡拾杂文作品的,是用“感应的神经”存盘了一个时代的“灵魂软件”。
每一个文学选本都代表一种价值认可,都体现着编选家心中的审美维度,鲜明的人文关怀与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精神是《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选本的特色。这个价值尺度不仅是知识分子自己的信念,也是大众心中的声音,同时也是普世价值观念的彰显。
在这上、下两册的四百篇作品中,有一百篇以上我都阅读过,多数作家、作者的名字我也不陌生。编选者在选准名家、名篇的同时又不漏普通作者的佳作,足见选家拥有足够的“杂文资源”可供精选。拥有了这套选本,就拥有了中国当代杂文;读透了《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就读透了中国时政、文化六十年的变迁。
苏轼: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古文观止》: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起,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漂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的噩耗。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痛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正音:
闻汝丧sàng 衔xián哀 抚fǔ汝
省xǐng坟墓 不省所怙hù 妻孥nú
遽jù去 辍chuò汝 万乘shèng 嗣sì
几jī何 几jǐ时 颍yǐng水 尚飨xiǎng
字词:
幸 皆不幸早世 幸运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希望
省 不省所怙 知道
汝来省吾 探望
其 请归取其孥 代词,他的
其能久存乎 副词,表反问,难道
其信然邪,其梦邪 连词,表选择
曷其有极 副词,表反问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副词,表揣测,大概
死而有知,其何离 副词,表揣测,大概
虽 以为虽暂离别 连词,表转折,虽然
虽万乘之公相 连词,表假设,即使
始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副词,刚,初次
汝之子始十岁 副词,才
重点难点句子:
1、遇汝从嫂丧来葬:遇见你护送嫂子的灵柩来安葬。
2、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
3、其能久存乎:难道能长活在世上吗
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是确实的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5、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了后呢
6、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你(那么)纯正明智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
7、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
8、其信然也:大概是真实的了
9、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说的苍天确实难以推测,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
10、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花白的头发全要变白了,松动的牙齿,也像要脱落了
11、吾实为之,其又何尤:这都是我造成的,又能抱怨谁呢
文章结构:
叔侄深情: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三别三会
抱憾终身
噩耗传来:信然邪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
其梦邪 东野之书
耿兰之报
信然矣 天难测 神难明
理不可推 寿不可知
己 身 未老先衰
将从汝而死
冀孩提成立
死 因 软脚病
祭奠亡灵:吊慰家属
改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