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死者的亡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鬼村”米斯基
米斯基镇位于首都墨西哥城东南,有“鬼村”之称,这里并不闹鬼,因传统的“鬼节”而闻名。米斯基镇得名于掌管生命和死亡的印第安女神米斯科,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1403年,此镇成为当地印第安人的祭祀中心。
人们对“鬼节”的祭品讲究颇多。水是生命之源;盐是智慧之物;火象征光明、信念和希望;点燃的熏香使空气中弥漫着好闻而神秘的味道,将生者的祈祷带给亡魂;白色的紫罗兰象征纯洁和娇嫩,墨西哥人称为“金子花”的黄色万寿菊象征财富;席子,可以做床、桌子,可用来裹尸;玩具献给死去的小孩;用陶土制成的“伊苏归特莱”瘦狗,能将死者带到所谓的“亡灵世界”;甘蔗是重要的祭品,古代印第安人将俘虏的头骨与甘蔗穿成一串,那是胜利的象征。
骷髅糖巧克力棺材
“鬼节”的祭祀活动10月31日中午12点就拉开了帷幕。小镇教堂的大钟敲响12下,这是通知人们:死去孩子的“亡灵”到了。人们准备一个小祭坛,用黑色和橙色的皱纹纸装饰一新,旁边还贴有骷髅图案的剪纸,再摆上水、盐、玉米糊和玩具,点燃熏香和小蜡烛,准备迎接“亡灵”。11月1日中午12点,教堂的12响钟声表示“幼灵”已经离开,随后又响起的12下钟声则表示“成灵”来了。于是,人们把原先家中从门口到祭坛处洒下的白色花瓣换成黄色的万寿瓣。祈祷后,人们在祭坛上摆放时令水果、玉米粽子、用龙舌兰酒浸过的面包、死者生前爱吃的东西等。如果祭坛桌已经堆满,余下的祭品就摆在席子上,包括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使用过的花毯和镰刀、锄头等。
晚上7时,教堂响起了提醒孩子们去要“鬼节”糖果的钟声。一群群化装成“恶魔”、“巫婆”、“小南瓜”的孩子手提大口袋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索要糖果。“鬼节”的糖果与众不同。糖果铺、面包坊的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骷髅糖”、“巧克力棺材”等精美甜品,其中一款蜜制小南瓜最受欢迎。
幽默的态度对待死亡
“鬼节”活动的出乎常人预料。米斯基镇的人夜半时分装扮成“亡灵”,打着灯笼划着小船,船上载着空棺材在湖里游荡。然后,人们抬着棺材上岸,走到墓地里。印第安人信奉水神。人们从湖里抬着棺材上岸,意味着从水里带来了生命。
一、古代苗族葬俗
苗族的丧葬习俗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苗族的丧葬习俗实际是属于原始崇拜的范畴,是原始宗教中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混合形势,而且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形式。可以说,苗族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宗教的活化石。
古代的苗族丧葬,主要有悬棺葬、岩棺葬、土葬3种。悬棺葬、就是想法把灵柩悬架到崖壁上;岩棺葬,是想法把灵柩放入溶洞中。放置灵柩的悬崖岩洞,通常都是一个家族、氏族的公共葬所;土葬,即八士埋葬,其中,又有用木棺、石棺之别,也有不用棺木埋葬的。在唐代,苗族盛行悬棺葬,至清代土葬逐渐增多。那时的土葬不用棺木,也不垒坟。
葬式有横葬、顺葬之分。将尸体头东脚西埋葬叫横葬:将尸体头北脚南埋葬则叫顺葬。横葬是苗族一种极古老的葬式,采用这种葬法以示意苗族祖先是从东方迁徒而来,让亡灵也归到东方故土与祖先亡灵相聚。直至清光绪年间,横葬才逐渐改为顺葬。但一直到解放前夕,也还有部分苗族实行横葬。尤其独特的是,在死者尸体停放期间,孝子贤孙要举行巡逻守夜仪式。
一切仪式办毕,按择定的吉日发引、埋葬。埋葬三天后要做“回煞”。“回煞”时亲戚朋友都参加,要吹芦笙、吹唢呐、敲牛皮鼓。芦笙和牛皮鼓是苗族举行丧葬的主要乐器。祭奠用的芦笙调,都有歌词,其大意是讲祖先原来生活的地方及后来迁徒的路线等等。在超度亡灵时,芦笙声、鼓声不断,凄凄惨惨。超度完毕,将“亡灵”送出门外,仪式方告结束。
二、各个地区苗族不同的葬俗
营族历史悠久,是我国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如在贵州凯里的舟溪一带,不论男女老幼,死后都实行土葬,只有患麻风病或产妇难产的既非正常死亡的人才用火葬,但是这种火葬还是要把骨灰埋入地下。
例如在四川南部的葬俗保留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观念,主要是祖先崇拜观念。这种观念表现为活者对死者的哀思寄托于整个葬俗活动中,因而葬俗很繁杂,前后可分为三次大的祭奠:1、安灵,或称葬前祭奠。其内容有三部分,其一“坛内歌”,即人一断气,先鸣三声炮响,将尸体横放在堂屋正中。头朝东,然后请掌坛师主持“安灵”仪式。其二是“指路言喉”,即为亡灵唱“指路歌”。其三是“吊鼓”,这个活动与“指路言喉”连贯进行,即一人在中间敲着鼓点周围有七人围绕着随鼓点、芦笙旋转跳芦笙舞,同时,“掌坛师”不断诵词――指路歌。2、除灵,或称除灵祭奠,它分为还灵,祭灵,送灵三个过程。3、翻尸,或称抄建祭奠。所谓的“翻尸”,就是另建新坟,又称为“换房换屋”,实则是二次葬的遗风。这一般五到七年举行一次,事先择期,也有迎、祭、送三个过程。
三、贵州纳雍苗族的葬俗
贵州苗族共360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在贵州纳雍境内,苗族操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分为四种土语。各个土语区的丧葬习俗在个别环节上略有差异,但基本形式是相同的:
(一)老人寿终时的沐浴、修面、穿戴、入殓
老年人在弥留之际,亲生儿女都应在身边服侍,以体现敬孝之道。死者气尽时,亲属或祭师要把一只小鸡捏窒息(称为“落气鸡”}后,置于堂屋后壁的右上角,发丧时才能丢掉。随后为死者洗浴、剃头、修面、剪指甲,再给死者换上衣裤、鞋袜等。然后由子女将死者扶咸半立状态,祭师交代完随即王前后左右洒牛角酒三次,同时门外地炮三响告知寨邻。
入殓时将棺木置于堂屋中间,头朝东方,经祭师献过粮盐后,就盖上棺盖。之后,将弩挂于壁上,按男八女六砍长约三尺得主棍放在大门后,还要砍一根约四尺左右的木棒,顶端套上一把刀子,置于棺木后面。
(二)组建管事、筹办丧事、通知亲戚
入殓结速后,死者家属、家族、寨老等要共同商量如何办丧事。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和通晓丧事习俗、组织能力较强的几个人组成一个管理丧事事务的临时机构。孝家要将丧讯通知死者的所有亲戚,如果死者是男性,则姑妈家是主客,如果是女性,则娘舅家是主客,通知主客有一套特别的礼规。
去娘舅家报丧的人要带上一壶酒。快到娘舅家时要用表示死者亡灵的树枝等插在路旁。到娘舅家门前,先要净身。进屋后请娘舅端坐,行跪拜礼,敬上酒,然后才告之某某人已辞世。娘舅家则要杀一只鸡招待报丧的人。返回孝家时,要将所插标记拔走,表示死者灵魂随返。
(三)祭祀出孝、舅家盘问、诉姑妈话
祭祀活动自始至终都由祭师主持。一般来说,在纳雍苗族中,一个宗族有一位祭师,该宗族的丧事活动都由他来唱主角,祭师市一代一代地通过身教言传继承下来的,不仅要熟悉本宗的丧葬规矩,还要熟悉本宗族的人际范围,因为在祭奠刚去世的人时还要连原来死去的本宗族的上几辈人~道供奉。
祭祀开始后首先要供食。供用的食品有部分要专门准备。祭师供过食后,一些主要客人也要给死者供饭。各家供完饭后,一般都已半夜。这时,祭师打火把在前,背弩的长男和拿竹棍、长刀的孝男随后,从棺木旁依次跪拜后出门。鼓、笙、地炮、牛角齐鸣,一行人绕房屋后又才苦入灵堂,一般一晚三次,这称之为出孝。相传是由于一位首领的尸体被野兽叼走所形成的风俗。
苗族特别是,在舅家供完饭后,在孝家安排的住处,管事的这时要拿一壶酒来给舅家人喝了后,舅家代言人和管事各执木棍,进行对歌。从形式上看对歌中,舅家是占主动,用质询口气盘问孝家,如死者如何死,丧事是否准备齐全等。馆是代表的孝家则一味解释、谦让。这可能是古代孝家和舅家的一种对立谈判的遗迹,其中包含着苗族舅权制的内容。
(四)打牛、指路
纳雍苗族的牛祭分为家祭和外祭两种。家祭即在家中堂屋进行的祭奠活动:外祭要在外面平坦的地方搭一个棚子作为祭房,把灵柩抬到里面祭奠。在老人过世后,孝家一定要打牛祭奠,婿家也可同时打牛祭奠,打牛这种习俗的历史在苗族中可能已非常久远。任《述异记》卷上载,苗族先民的著名部落首领蚩尤被古代民间描述成牛的模样。这证明牛和苗族先民的密切关系。《路史・后纪四・蚩尤传》又说,蚩尤死后,“祭蚩尤不用牛头”,证明当时还是实行牛祭的。
指路是通过唱路词的形式进行的。从内容上看祭师的指路词有几个特点:一是叫死者灵魂带回去做种的东西,都是些生产生活的必须品:二是死者灵魂都是走路返回祖先居住的“阿略城”,并不是像其它宗教有“升天”“轮回”的内容:三是返回祖先处的路标有真实的,也有抽象的。它有具体的地名也有抽象的地名,如山冲、蚂蚁山、龙潭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苗族的丧葬习俗虽然具有原始的宗教性质,但它也是苗族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历史上,苗族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显然,路词反映的内容可能是苗族对迁徙的追忆。
(五)埋葬、解簸箕
在祭奠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埋葬。挖墓要先在墓穴处的四角及中间奠酒,然后挖中间奠过酒处的土,挖墓穴时把第一锄土要单独放好,入葬后祭师对死者进行交待,然后把卦放在坟前的石缝中。在藏好后的第三天要复山,孝家及亲友要上山供奉并将竹卦插在坟上,用挖墓时的第一锄土盖住。
在死者去世满一个月的时候,按习俗要接死者的灵魂回家和亲人团聚,也就是解簸箕,经过一系列仪式后死者的灵魂从此与阳世人家分手,踏上返回祖先住地的途程。至此,整个丧葬习俗全部结束。
偌大的一片墓地,一眼望不到边,开阔、整洁、寂静,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走进这里如同走入了一个僻静的大花园。高高的围墙将安息的人们与世隔绝开来。公墓和许多公共场所一样,管理健全严格。门口写着开放时间和入内须知,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耐心地回答人们的询问并提供一些服务。
我放眼望去,大部分的墓碑、坟冢和题词都很考究,通常用高级石料做成,形式格局多种多样。有的像缩小的屋子,有的状若教堂尖顶,有的塑有雕像,也有的颇具现代派造型的韵味。每座坟墓都编上了数码和街号,区与区之间隔有小路,就如人们住宅的地名门牌。
在这块墓地里,伟人和平民同样地静卧,思想家和凡夫俗子一样成了若有若无的幽魂,成为永恒、凝重的墓地里的一个标记。
我不时驻足凝眸于那些引人注目的碑文和题照前。
在一个普通的墓碑上,镶嵌着一帧照片,一位年轻姑娘,金发卷曲,清纯的大眼漾着笑意,这样美丽可爱的姑娘失落了生命的蓓蕾,实在让人慨叹人生的困惑,生死的无常。
有几座高高耸立的墓碑,镌刻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者英勇献身的战士的名字,其中有的年仅二十一二岁。这些墓碑是死者家属立的。与法国各地建造的许多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碑文不同的是,墓碑上刻有死者生卒年和立碑者身份。
一个带有白色人头塑像的墓棺,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法文标出的名字怪不得那么眼熟,原来这是巴尔扎克的安息之地。在中国,巴尔扎克是个很有名气的人物,法国人也以出了这样的文学巨匠自豪,但他们认为左拉才是人民的儿子,因为他真正反映了人民的生活,而巴尔扎克主要反映的是没落贵族的生活。
在墓地的另一边,聚起了几个人,走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座18世纪哲学家的铜像。年深日久,铜像呈青黑色,但铜像头部却光滑铮亮。一位法国妇女虔诚地伸直右手触摸铜像头部,双目微合,表情肃然,旁若无人,好几分钟后才庄重地离去。随之,后来的人又接上去以手触头,状复如前。这倒令人想起佛教信徒的顶礼膜拜。
在数不清的墓碑丛中,有一座造型别致、盖得像小房间模样的纪念碑,由光洁平滑的赭红色高级石料砌成,里面挂着一位老年男子的彩色照片。七八盆鲜花安放在遗像前,小屋里里外外纤尘不染,死者像下面亮闪闪一排金字:“我的心,我的心已经与你一道埋葬,你等着我啊,我将随你而去。”短短两句话,充满了爱心与哀伤。这是死者遗孀把内心的苦痛深深地刻在墙―Lo
我们边走边看边想,鬼使神差地,我们在一块墓碑前驻足。莫不是看花了眼7怎么会有中国隶书体大字?定神一瞧,面前确是正宗的中国式坟墓和铭文。一帧中国妇女的照片:朴实、本分、庄重。墓边刻着挽联:“哭吾母风华正茂英年早逝,哀游子葬身异国翘首望乡。”铭文上写着这位妇女是中国江苏邗江县人,卒年39岁,两个儿子尚未成年,由华侨们捐资安葬。这位妇女是什么身份,如何来到大洋彼岸,又怎么会香消玉殒?墓碑上没有记载,可是那颗思念故土的心,那条割不断的炎黄子孙的血脉却与坚固的墓碑同在。
藏传佛教认为人体由“四大”元素构成(地、水、火、风),死亡是四大元素分离,不能容载灵魂的生命现象。灵魂离开肉体之后就要进入往生之路,德钦藏族丧葬形式有天葬、水葬、火葬和塔葬四种。
火葬 出葬的日期是由活佛和高僧占卜算卦定的,死者断气后,先要净身、超度,再将尸体用布或腰带捆缚成蹲式,从竞棺背面抬进去,姿态取坐禅台掌样,再把板壁封死.两根长长的木杆作为抬杠绑在两侧.起葬那天,女人焚香诵经送到大门口或村边上,由几位僧人在前诵经开路,象征着佛门引导亡魂走向正确的归宿,同时意味佛法庇护亡魂不受鬼妖的诱惑和欺诈.其后是盒棺,再后才是送葬的人群。到了火葬场,将兔棺搁在已架好的柴堆上棺面向西方,表示佛门信徒对佛的愿望和对西天极乐世界的向往一切停当后,大小僧侣聚集在完棺周围诵经祈祷,举行祭祀仪式,时辰一到,便在遗体、棺木上浇酥油汁,随之点燃柴火.这时,僧人们大声诵经,送葬的人众高声附合念诵“嘛呢叭咪”。
火化后的骨灰由至亲小字辈收回,或到高山顺风处抛散,或到江边、桥头抛洒河中,或装入罐子埋于地下。
天葬 佛教认为人们死后将自己的躯体施舍以喂鹭鸟,利益众生,可赎毕生罪孽,善莫大焉天葬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在死者即将咽气时,将一切饰物掏下,按头西脚东安放好,清理秽物,备好酥油灯断气后,用布收脸,并开始点燃酥油灯保持49昼夜不灭,以便让酥油灯的光芒指引死者灵魂尽快轮回转世死者去世当日,要请喇嘛诵经,析祷、超度,并卜算出葬时间出殡前,由喇嘛再念一次经,由家中小辈手执三根点燃的藏香,在门口守候,送殡的队伍上大路后就将藏香递给他人持藏香者要在前面引路,扛抬棺掉.队伍在其后,此意为死者消罪去孽,积德扬善,减轻死者生前罪孽,在阴间少受痛苦抵达天葬场后,将死者的头紧系在一根木桩上,然后由天葬师按严格的程序进行肢解,捣碎,拌以格耙,然后点燃荤香(拌有血肉的香料)招引鳌鸟。尸骨能被鹜鸟食净是祥兆,若食而未净,则被认为不祥,要将剩余烧成灰撒于葬场。葬毕,送殡的人净手用柏树枝在身上轻轻拍打或熏香,再清扫天葬场。至此,天葬仪式就算结束。
水葬 在德钦,所有的下葬方式基本上是由活佛喇嘛根据卜算而定的,宜水葬便水葬,水葬与天葬的仪式墓本相同,只不过一个喂秃鹫,一个喂鱼而已,实际上殊途同归,都是佛教舍已利他恩想的体现。德钦各地水葬的方式大致相同,一般有三种葬法。一是将尸体卷曲捆扎后放进坐式完棺,扛至江河边,开棺取尸,分开抛入江河;二是开棺取尸后进行肤解,投入江河;三是对死于非命者,葬时尸体面部朝上,身后捆一石头抛入江河中。水葬的具体书置因地而异,有的地方有固定的水葬场,有的地方则没有,但无论如何,葬场多在水深且有旋涡的地方,一则因为旋涡形似佛教法器海螺,象征吉祥;二则有旋涡地方水深流急,便于吞没尸体。水葬多见于儿童夭折。
土葬 土葬在德钦由来已久。从永芝、石底、纳古等地考古开掘的28座石棺墓及其随葬品和文物来看,德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土葬习俗。土葬的主要对象一般是患有恶性传染病的人,如麻风、炭疽、天花等病患者,还有枪杀、刀杀、意外猝死的人.这类人如果实行天葬或水葬,则容易传播病源,如火葬,则秽气冲天,会冲撞神灵,因此只能土葬。
德钦的土葬有着一系列的仪式,人死后请高僧算卜,决定葬式和入脸、出殡时辰,之后,布置灵堂,点上酥油灯,县城里还有给死者做灵牌,设灵位的习俗,有的还烧柏枝或纸钱,亲属守灵一至四天,请来的僧人日夜为死者念经超度人硷时,需洗尸、理发、梳发、穿戴寿衣,枕头为三角形一般用白布裹尸,少年夭折而家中上有老人者,则得黑衣裹之,表示死了也要尽孝。死者嘴里放入金银、珊瑚或珍珠、藏币、红糖等物,还要用酥油塞满死者眼、鼻、口等处,以使亡灵在财物,食肴等方面得到满足,安然离开家门到中阴世界去。棺材有两种,一种是卧式长棺,一种是坐式盒棺.若盒棺,则人体在放入完棺之前按“坐化”姿态捆绑固定,不少人家对完棺装饰一番,贴上彩纸和浓墨绘抹。富裕殷实户还有请来能工巧匠彩绘或者镂刻吉祥福运图案的,甚至把剪好的各色金箔纸对称地贴在棺木两面。尸体入棺后还要洒些盆或者塞些松枝。意味着吸取尸体水分,驱除秽气,起棺时,家人以叩头形式向死者告别,并献上哈达。下葬时,棺材入坑后先由亲人为死者铲土,然后死者生前好友添上,接着由其他人搬石头,背水和泥垒坟,上插印有嘛呢经文的播旗将家里带来的各种供品,抛散四周以示祭奠,完后,送殡的人回到死者家中熏身洗手,接受款待。
入葬后,亲人连续三个傍晚得在坟前烧火守夜到第三天,请几位僧人念经,再在屋内各处撒些炒熟的荞子,以防亡灵返回.七七四十九天的中阴阶段。头七都要请僧人来念经超度,49天后,便算走完“中阴”历程。
德钦的土葬,有着鲜明的藏族丧葬特征,也透射出汉族丧族文化的影响,是两个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反映,说明了汉藏文化不可分割的亲缘性。
关键词:婚礼;葬礼;文化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unnan Ethnic Minorities′ Wedding and Funeral Ceremonies in External Exchanges
CHEN Ping
Abstract:Yunnan possesses varieties of ethnic minorities, with exotic and colorful folk customs, among which weddings and funerals are particular. The rituals, procedures and ceremonies on ethnic weddings and funerals not only show us varied and graceful folk customs but also embody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us,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se ethnic cultures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our task.
Keywords:wedding ceremony; funeral ceremony; culture
在云南的大部分少数民族中,婚葬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事项,往往承载着本民族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这些婚葬礼仪中,蕴涵着各民族的社会理想、民族心理、、神话传说以及风俗习惯等。因此,对少数民族婚葬礼习俗的考察与研究,具有进一步了解各少数民族现存或已失传文化事项的现实意义,从而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准确、更传神地宣传这些少数民族。
一、婚礼习俗文化
(一)传统习俗仪式的展演
少数民族的婚礼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习俗,同时婚礼仪式又是这些传统习俗展示的极佳平台。人们借助这一欢乐喜庆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将本民族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展现出来。如喝“三道茶”习俗,就是大理白族婚姻礼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三道茶的顺序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因此,新婚人喝“三道茶”的仪式,被赋予了提示新人“生活并不总是甜美如意的,要经历劳动的苦才能更懂得珍惜生活的甜”,以及启示新人甘与苦的交替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到老年方能在回首往事时感悟人生百味的深层含义。又如在部分地区的彝族婚礼中,至今仍保留着娘家人向迎亲客人身上泼水的习俗。这种习俗来自彝族的一个古老的观念, 水是万物之源, 有水始有万物, 才有生命, 才有了人类。透过这一婚俗习惯,我们看到在崇火、敬火的彝族人民心中,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生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二)教育意义
少数民族的婚礼大多由族中的长者以及专门主持婚礼的人所主持。例如,在丽江华坪花傈僳的婚礼上,东巴(当地人叫“尼扒”或者“毕扒”)在主持婚礼时要唱民歌,他们把本族的源流、关于婚姻的美丽传说,以及男女的感情等内容都融入到歌声之中。于是,许多族人在婚礼喜庆欢快的歌声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本民族丰富的历史传统、起源传说,加深了对本民族的情感与认同感。又如,在普米族的婚礼中,对入席的先后顺序以及就坐的位置,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在这样的婚俗礼仪中,普米人从小就懂得长幼之分,以及尊重长者的传统。由此可见,婚礼为众多少数民族提供了展示各种礼仪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活动的极佳平台,在其喜庆气氛的烘托下, 其感染力是其它活动所无法相比的, 因此, 就成为年轻一辈学习本民族传统的最好机会。
(三)人际关系的协调
“两家联姻,家家帮忙,全村寨热闹”是很多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在婚礼前后,村寨里的许多人都会来帮忙。例如居住在云南怒江大峡谷中的怒族,当某家人办喜事时,除了家族中人以外还有全村的相亲们都会热情地前来帮忙,男的帮着主人家挑挑水、砍砍柴,女的帮着打扫卫生或做一些手工活。其实这种婚俗现象普遍存在于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当中。因此,少数民族村寨中的婚礼,往往展现出一幅大家欢聚一堂、纵情歌唱、老友举杯畅饮、陌生人相互认识的热闹景象。这种欢乐、和谐的氛围使得亲戚朋友、父老乡亲们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联系更为紧密。另外,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不同民族混居现象普遍存在。一个民族婚礼常常会邀请别的民族的朋友参加,这在无形中又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的婚礼无论在调节亲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辈份的人们之间的情感,还是在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生产和生活技能的传承和交流
婚礼被许多少数民族视为家庭中的头等大事,在他们看来,婚礼办得是否隆重是家庭兴旺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婚礼的准备工作从一年,甚至几年前就开始了,如盖新房, 备嫁妆, 育猪羊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经济实力的展示,也是家庭生产技能的比拼。新娘则要靠一双巧手,为自己准备一套漂亮的婚服。婚服的精美程度,是人们评价新娘手巧不巧、人勤不勤快、能不能干的重要标准。再加之婚服的制作较为复杂,需要新娘子向母亲、姐妹和亲戚们虚心请教,这一学习过程甚至从小就开始了。而造房子、种地、打猎等,则是新郎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婚礼的筹备过程就是婚姻双方不断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而婚礼中物品的丰盛程度和仪式的热闹程度,则是一种生产技能水平的展示与交流。
(五)宗教文化的传承
笃信神灵与原始崇拜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共性特征之一。于是在婚礼这一盛大的仪式中,自然贯穿了许多拜神、驱邪的宗教活动。人们希望通过这些宗教仪式,使一对新人的结合能够得到神灵或祖先的认可和保佑。例如大理凤羽白族的婚礼中举行“新房挂镜”仪式,他们相信镜子具有驱邪照妖的功能,可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健康、家庭和睦。另外,在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傈僳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至今仍保留着新娘要跨过火盆、跳过火堆或钻过火门才能进男方家门的原始宗教习俗。这一习俗的由来,一方面源于他们对火的原始崇拜,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对火赋予了驱除邪魔的象征意义。正是人们这种借助宗教仪式,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幸福的心里诉求,使得各民族的传统通过婚礼这一形式得以展示和传承。
二、葬礼习俗文化
(一)延续气脉
云南少数民族普遍认为,死亡只是人去了另一个地方,而不是真正的消失。他们认为在呼吸停止后,灵魂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虽然人死了,但他(她)仍将以一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间,并与生者保持着某种联系。如哈尼族丧礼习俗就是这样: 当年长者临终时, 众孝子女必须守候在旁边, 并由孝子通常由长子履行“ 萨策把” 仪式。在哈尼语中, “ 萨” 为气流、气息, 引伸意为血脉、生命,“ 策” 为断开、裂开,“ 把” 为扶住、抬起或端住等。“ 萨策把” 合为扶着让长者咽气, 意译为延续气脉。延续气脉的具体程序是临咽气时, 一名孝子用手竹环抱临终者的脖颈, 稍微扶起让其断气。在元江县羊街乡忙叶村一带的哈尼族山寨, 长者咽气的当口, 孝子要对着死者的衣袖口吹一口气或者与死者嘴对嘴吹一口气。在红河县乐育乡一带的哈尼山寨,孝子用左手拉着左袖口, 等候在老人的旁边, 当他呼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 左手拂过老人的嘴边, 表示把气接过来, 并立即送进里屋, 装入米箩或框子里, 把它珍藏起来。比如, 绿春县大兴镇大寨村的哈尼人称承接衣食的仪式为“ 格朗把”。 其过程是丧牛宰杀以后,无牛以猪代替, 众孝子女围牛而哭, 直至牛粪泄出。若牛粪不泄出, 须月手按压牛腹挤出,众孝子女逐一用右衣襟, 将牛粪连同土灰捧到正堂中的供桌上。
(二)祖先庇佑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会精心选择墓址,因为在他们看来,祖先神灵愿不愿庇护生者,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看埋葬死者遗体的墓址选得好不好。例如,哈尼族就认为,墓址选择得当与否,将从根本上决定生者未来的命运。墓址选好了,死者的子子孙孙就会人丁繁衍、粮畜富足、家道兴旺、蒸蒸日上,甚至能够官运享通。另外,有的少数民族相信,故去的家族先烈具有神一般非凡强大的力量,能够庇佑族员强健、族群兴旺。因此,当族群中的长者离世,甚至已故多年后,族员们仍要为其举行盛大的“武打丧”祭祀仪式。这种仪式既是对祖先亡灵的告慰,更是对祖先亡灵的取悦,它体现了人们希望得到祖先更多的庇护、帮助和保佑的带有功利性的内心诉求。
(三)亲情与孝道
葬礼时三亲六戚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悼念逝去的亲人,因此,葬礼往往是少数民族家族成员的一次聚会。这时的氛围更有利于家族同根一体,抱成一团, 共寻生存意识的形成。而对未成年人来说,葬礼为他们直观展示了今后将立足生息于其间的社会网络。例如,在极其重视血缘关系的古代哈尼社会中,个人必须完全服从于家族和家庭,个人的情感、意志、思想和行为,都必须符合已有的规范,不容超越。在哈尼族地区,孝子在葬礼中必须履行如下仪式:延续气脉承接衣食与好运,填实口含,为亡父母小硷沐浴净身,并将其大硷入棺,参与选择墓址,确定墓址的鸡蛋必须由孝子跪地抛掷。起棺出殡时,孝子跪地, 让棺椁从头顶上方反复通过三次, 或者参与抬棺等等。这样的葬礼仪式,使得哈尼族的年轻人在耳闻目濡中,懂得并自觉地继承了本族的孝道,同时,又获得了强烈的血缘认同感和血缘归宿感。
(四)村落意识
自然村落是少数民族具有全方位功能的社会组织,是管理和协调社会事务的最大单位。自然村落都拥有一块专属于自己的界线分明的土地,和附着于这块土地上的水利和森林等一切资源;以及在同一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全体村民构成一个在根本利益上荣辱与共的共同体的特征。因此,少数民族往往倾尽全村之力共同办理丧事,丧期自始至终欢声笑语不断, 村民们同餐共饮,正可借此调整因长期面向险恶人生所导致的压抑的心境。同样,比如在哈尼族看来, 死者不仅给生者留下衣食,死者的亡灵还要向生者显示种种征兆,以此为媒介向他生前所在的村落暗示村落的前景与命运。鉴此, 解读死者亡灵显现的征兆,以此把握村落的未来是哈尼族葬礼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葬礼中反复渲染强调的村落地域共识,在哈尼族地区所具有的积极的社会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少数民族婚丧礼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展示,在他们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现代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少数民族婚丧礼中的许多传统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述的功能有减弱的趋势。在相当多的地区,婚礼越来越简单。因此,如何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婚丧礼中那些优良的传统,使之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存在并有所发展,是云南少数民族对外交流中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项目。
参考文献
[1]郭大烈.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2]张文勋,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4]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陈萍(1975-),女,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