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与工作经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育功能;合作学习;角色扮演
中国分类号:G4
一、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依据。《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应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并定期互换,使每一成员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 "目标的达到,需要通过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才能逐步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关乎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要特别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二、合作学习的目标结构理论
合作学习的目标结构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顿.多伊奇(M.Deutsch)提出的,理论中有一种形式称为合作型目标结构,即:"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个体自身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如果团体中有一个人达不到目标,其他人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在这样的条件下,团体成员之间必定会结成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以一种既有利于自己成功又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动。"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适当的任务中,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他们对关键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学习内容、解决认知冲突、阐明不充分的推理而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斯莱文(Slavin,1978)发现,在传统教学班级中学习成绩地位很低的学生由于合作小组的成就而在班级中获得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同时,科尔曼(Coleman,1961)还发现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任务,使他们获得领导地位,这一变化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并促使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学习和帮助同伴。
三、角色扮演的概念
角色扮演看作是一种类似于戏剧表演的课堂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扮演某一情景中的不同角色,表演在那一情景中发生的代表事件。扮演前先由教师在教学中指定某个学习内容,依据内容的深浅可以事前安排或临时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并将其拟人化,进而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是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过程。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对扮演的角色会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在达到知识目标的同时,也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生物学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并能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不可避免的与老师和同学产生交流、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在扮演的过程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担任不同的角色,从而找到自我的价值。
四、角色扮演的实施
1、教师创设情境
创设一个与现实相似的情境,更容易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因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初中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东西没有什么兴趣去主动探索,并且还未脱离儿童时期爱玩的天性。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一般从感知开始,学生感知越丰富,越有利于形成理性认识。
问题情境的设计对于整个角色扮演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生物上册的内容,学生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主要理解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保护珍稀植物的意识。老师播放伴随着虫鸣鸟叫的森林画面并配有画外音:各位植物先生、女士,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植物界一年一度的选美大赛,欢迎大家的光临,比赛的第一个环节是各位参赛选手做自我介绍,下面有请1号选手藻类植物上台,2号选手苔藓植物做准备......
2、学生创编"剧本" 现场展演
在扮演开始之前,教师要对整个活动的情境、角色、任务、程序做一个必要的说明,使每个组的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在组长的带领下先熟悉所要扮演的内容,在预习的基础上,共同设计剧情,编写台词,设置角色的形象、装饰、动作等。如果是"依据视频编写解说词"的角色扮演,学生只需根据角色编写解说词。
如1号(扮演藻类植物)以随水飘荡的姿势上台:大家好,我是海带,我的家乡在水里,我们家族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它们分别是衣藻、硅藻、水绵等。我们的本事很大哟,人类和鱼虾把我们当作可口的食品伙伴,我还可以给工业和医药业提供原材料呢,谢谢大家!(退场)
初中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而且很在意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害怕"丢脸",所以,他们会专心预习,用心记台词,力求表演完美。
3、学生反思,教师评价
教师要做好观察记录,以备后面的评价总结所用。如果有扮演角色的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不要打断,记录下来,在评价阶段进行纠正。出现有紧张的同学,教师可以用一些肢体语言对其表示鼓励。扮演的时间为20分钟左右最好,因要留时间用于扮演前的"热身"和扮演后的评价总结。
关键词: 信息化背景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对策
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尺度。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的不断分化,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加之教学改革的推进,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及学分制的实施,导致教务管理内容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教务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事务杂、内容多、工作量大,没有科学的管理手段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无法保障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大大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更加快捷、高效、准确。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教务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信息化管理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1.档案工作的管理。
档案是高校在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及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各项活动的真实记录。随着高校评估工作的开展,人们对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有了新的认识,高校档案是教学评估的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高校水平评估的结果。因此,做好档案归档和保存工作至关重要。随着时间的积累,各种文件、记录的增加,院系教学档案多数以纸质档案的形式保存,档案保管空间有限,容易造成档案材料堆积,也很难做到迅速快捷的信息查询、材料调用。而使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对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可以使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管理模式标准化、档案信息网络化,能够更好地适应档案工作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2.学生选课工作的进行。
为了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全校开展的素质拓展课中,每学期选取1-2门课程进行选修。选课基本上从大一第一学期结束以后,由学生登录网上选课系统,自行在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生通过个人账号和密码,查询可以选择的课程和授课教师的相关信息,进行选课,选课程序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登录网上系统平台查询选课结果。查看课程的安排情况和该课程的上课人数及授课教师情况。课程结束后学生可通过网上系统对授课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投票,这一系列的教务管理措施,使得原本繁琐的选课工作逐渐趋向简易化,让师生通过资源共享的形式各取所需,对提高管理水平有显著效果。
3.便于试卷和成绩规范化管理。
每学期期末,学校都要求任课教师出A、B两套卷子,这一方面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容易导致教师给学生划范围的倾向。现在学校组建了题库管理系统,并正在逐步使之充实、合理、完善,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此系统对管理人员来说规范、保密性强,同时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出卷效率,避免了教师划范围的倾向。成绩管理系统方便了教师和管理人员登记成绩。以前的成绩档案大多用手工抄写,费时、费力,容易出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师只要在校园网系统中录入学生成绩,计算机自动将成绩汇总到计算机终端,并计算出学生各学期学分、平均分,同时院系管理人员在系统上对缓考、重修、提前毕业的学生成绩及时进行查漏补缺,避免了学生临毕业前成绩问题经学校教务部门统一处理的混乱局面。另外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询各学期成绩、学分、绩点,真正实现了成绩管理高效性和准确性。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存问题
1.重视不够,管理意识淡薄。
学校领导对教务管理信息化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设备的更新与维护费用投入不够,重硬件,轻软件,致使学校设备陈旧,病毒侵入,没有及时清理,妨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及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强调信息和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忽视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不少学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系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开发到位。
2.信息化技术含量偏低,设备落后。
大多数高校没有研发能力,教学管理系统基本上都是委托软件公司设计研发。软件公司没有直接参与学校具体的教务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各院教学管理方式的特殊性要求。由于设计不合理,影响正常功能发挥,开发的部分功能模块或不够完善,或与实际需求不符,影响工作效率,在教学资源上,数据不能共享,大量信息停留在手工报表或电子表格上,重复的信息获取或资料统计占用了教师及管理人员大量时间。
3.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操作者和推行者,然而现阶段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很难适应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各院系级教学管理队伍组成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既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又懂管理的教学管理人员是紧缺人才。由于工作量大,事务繁杂,导致教学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滞后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日常管理中,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多采用手工、电话或电子文档的方式进行传递,而网络平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普及和应用。
4.为师生服务力不够。
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目前的教务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了满足教务管理人员日常管理的工作需要,而对教师、学生服务力度不够,还不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通过教务管理平台使教学资源面向所有师生,以满足教师、学生多元化的需求,达不到资源共享。
三、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思考
1.重视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学校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配备和更新配套设施,确保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管理人员自身认识,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提高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要不断学习,可通过自学、培训、进修等形式加强学习。学校也应重视教学管理队伍信息化的建设,加强对信息专业人才的引进,定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2.完善管理系统。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学科性质和办学特点设计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务管理系统,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管理之中,提高教学管理效率。认真做好教学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处理工作,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标准性,为构建完善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打好基础。
3.拓宽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
教务管理工作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是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积极拓展为师生服务的功能,让广大师生意识到教务管理信息化对教学、科研的重要意义。开发网络交流平台,通过邮件、QQ、飞信等系统,增进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开通网络课程,让学生通过网络自由学习;创建论坛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实现与教师对话,等等。要让教务管理信息化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以便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梁天权.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初探[J].2007(2):247.
[2]唐文利.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7):80-81.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企业财务管理;学习情境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以会计职业岗位的“资金的筹措与运营管理”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企业财务通则》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课程,体现职业性;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定位于工学结合的理念进行开发与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来源于企业真实的经过提炼的工作任务,课程实施做到“教、学、做”合一,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课程及时补充最新职业动态、课程资源对社会开放、教学方法自主持续创新,以满足高职课程教育的开放性要求。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以会计职业岗位的“资金的筹措与运营管理”典型工作任务为逻辑起点,遵循“职业岗位分析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取载体选择学习情境设计考核方案设计课程实施职业岗位分析”的开发路径,实现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螺旋上升。通过专任教师与企业财务专家共同提炼实际工作核心技能,归纳转化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的原则选取学习内容,课程的实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以达到会计主管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载体选择
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是相同的,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企业财务管理的日常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活动等。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运动的复杂程度不同:微型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和渠道少,主要是民间借贷,亲戚朋友借款,小型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和渠道较多,可以是民间借贷、银行借款,吸收投资,中型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和渠道多,除了上述方式之外,有些企业还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债券。中型企业的投资活动也比微型企业多,比如:中型企业可以进行项目投资。以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运动为课程载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三、学习情境设计
按照“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来学习”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总要求设计学习情境。本课程的学习由三个情境完成。情境一微型企业财务管理以白浪汽配城康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业务为依据,设计现金预算、日常现金运营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三个学习内容;情境二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以十堰金路通汽车贸易公司的业务为依据,设计现金预算、日常现金运营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四个学习内容;情境三中型企业财务管理以湖北三环车身有限公司为依据,设计应收账款的管理、现金预算、日常现金运营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项目资产投资管理五个学习内容。每个学习情境的任务包含了完成对应实际工作任务的主要业务,三个情境学习任务则涵盖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财务管理的内容,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达到课程能力目标的要求。三个学习情境为递进加包容的关系,通过典型任务复杂程度增加、难度递进的三次过程重复而内容难度递增的情境学习,让学生练就经验性技能。情境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估等六步法设计,体现六要素,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以情境三为例
三个学习情境依托地方产业进行设计,学生学习之后能够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三个学习情境在实施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情境一运用EXCEL软件和案例教学法、情境二运用用友软件和小组讨论教学法,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情境三运用金蝶软件和引导文法,体现教学六要素的不同。另外,学生开始上课时,制定自己生活费的理财计划,每个月汇报一次理财计划的实施情况,强调量入为出的原则,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训练学生个人理财的能力。将个人理财融入企业理财中,使学生具备理财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的胜任将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资本;工作嵌入;助学贷款;还款行为
收稿日期:2013-06-20
作者简介:许增巍(1982- ),男,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或支付教育费用困难的学生。针对教育规模扩张随之而来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加,国家通过奖、贷、助、补、减等多种途径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其中助学贷款成为诸多途径中重要的一环。然而,近年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与此同时,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离职率也普遍偏高。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211”院校为22%,非“211”本科院校为33%,高职高专院校为45%。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离职率不仅对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不利于用人单位事业的发展,还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心理资本”一词最早出现在经济学家Goldsmith等人的文章中,他们将心理资本视为个体对自己和工作的态度、伦理取向及对生活的总的看法。其构成要素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恢复力。心理资本具有以下典型特征:(1)拥有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在承担具有挑战性任务时能够做出必要的努力;(2)乐观,对现在或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3)充满希望,一直坚持目标,在必要时重新选择途径来获取胜利;(4)非常坚强,充满韧性,在受挫时能够自我恢复。由于心理资本各要素是可测量的、可无限发展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地投入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它已超过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因此,从心理资本视角探讨高校毕业生还款行为以及工作嵌入与还款行为之间的关系,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政府就业机制的完善提供相关建议,从而共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二、毕业生心理资本与助学贷款还款关联行为分析
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的心智水平迅速走向成熟但并未真正完全成熟,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却不稳定且情绪波动性较大。而心理资本作为衡量大学生所具备的积极能力的总和,可以通过对这些积极能力有效地测量和开发来帮助大学生获得自我肯定与成就。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15%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发现自身积极的力量去努力改变自身的状况。而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却感到无能为力,在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的方式。
为了精确地测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资本与还款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某高校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感恩、兴趣五个维度定义心理资本。将家庭收入高低按升序排列,取前30%为高分组,后30%为低分组,检验高低分两组在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及各个维度上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收入高低与心理资本各维度分数的高低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自我效能感、韧性、乐观、感恩等维度的指标与还款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个体对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事物的兴趣则与还款行为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三、工作嵌入与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关联行为分析
工作嵌入是指个体和组织内外所有与工作相关的情境之间所形成关系网络的密切程度。随着雇员工作嵌入的提高,即使出现工作不满意或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雇员仍会留在组织工作而不轻易离职。而离职对还款行为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正相关,而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可见,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在心理资本和离职倾向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如果用工作嵌入替代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应该也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因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贷款本金偿还金额的时间分布反应了工作嵌入的程度。贷款偿还的金额分布反映学生偿还贷款的具体行为。
学生还款的金额分布大致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21月的低水平还款阶段,为学生毕业后前两年(不包括第二年后三个月)。在该段时间内还款金额分布平稳,月平均偿还金额为35576元。第二阶段为22~45月,该阶段还款金额大且波动幅度大。月平均金额为140966元。该阶段中有两个重要时间点,一个是第30月,对应毕业后三年的时间周期,也是离贷款截止日期一年的月份,在该届毕业生中体现为2008年6月的数据。另一个是第45月,即贷款截止日期所在的月份。第三阶段为46~51月,该阶段还款金额逐渐减少,整体还款金额较少,月均还款金额为27264元。三阶段的时间分别为21、24、6个月,月平均还款金额大致比例为1∶3.96∶0.77。
第一阶段可以看作学生还款的基础阶段,学生在毕业后的前两年里,收入有限,各种费用支出较多,可用于偿还贷款的金额有限,较低的月还款金额有其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分调查中没有提前还款的情况,且前期还款金额较少,反映了该部分学生具有真实有效的贷款需求。这一阶段毕业生初入职场,是其工作嵌入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还款的高峰期,大部分学生选择该时间偿还贷款。这一阶段中,贷款毕业生的工作嵌入在不断加深。第三阶段是贷款合同截止日期后的补充还款行为,同时也是经办银行催缴贷款,提高还款率的阶段。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还款金额是有规律性的,贷款银行可以根据学生还款金额分布的规律,对学生还款进行监督管理。
为进一步分析每一位贷款学生的还款金额分布,现采取对还款金额进行人均化处理,每月的人数为上一月未结清贷款的人数减本月结清人数的一半,人均月还款金额在开始时缓慢增加,到后期,还款金额明显增大。个人的大额还款行为基本集中在还款期限的中后期。
这一还款金额分布表明,贷款学生在毕业后的初期,由于经济收入有限,可用于归还助学贷款的资金有限。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嵌入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状况也随之改善,可用于归还助学贷款的资金增加,还款能力在提高。显然,工作嵌入程度的增加,对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还款负担及提高还款率有明显的作用。相反,频繁地更换工作不仅不利于工作嵌入程度的加深,而且增加了还款的不确定性。
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工作嵌入与还款行为的建议
(一)高校应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首先帮助他们发展自我效能感,让学生体验成功,以提升他们完成任务的信心。其次要提升希望水平,让学生在出现困难时如何调整心态去坚持。在此基础上应发展乐观的态度和感恩之心,接受过去无法改变的东西,欣赏现在积极的方面,将未来的不确定性视为发展和取得进步的机会,并积极应对。
(二)应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训练。首先是自我效能的训练,在个体从事某一活动时对自己是否胜任当前任务有明确的自我感知。只有个体坚持对未来结果的积极期望,事件才会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其次是谋生技能的训练,只有获得强有力的谋生技能,个体才能完成其社会责任,实现助学贷款的履约义务。
(三)用人单位应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加大工作嵌入的程度。毕业生工作嵌入程度的高低,既影响员工本人,也会影响用人单位的发展。因此,用人单位一方面可以在招聘中尽量选取心理资本较高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制定制度和合理设置工作任务等方法提高毕业生整体心理资本水平,加强工作嵌入的程度。比如,通过管理制度、薪酬制度以及职业发展机会等提升工作内嵌入程度;通过子女教育、爱人工作、居住环境等提升工作外嵌入程度。随着工作嵌入程度的加强,不仅毕业生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而且稳定的工作也是毕业生按期还款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由于患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原发性肾病的患者肾衰竭而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功能,会导致血液中的电解质和酸碱不平衡,通过血液透析能够清除毒素,纠正电解质紊乱[1]。此次报告主要是对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加强健康知识指导,观察和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内瘘使用寿命,看综合护理干预对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工作是否有显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1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72例经过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49.6±7.3)岁,病程5个月~14年,其中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肾病14例,原发性肾病11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51.4±8.4)岁,病程4个月~12年,其中糖尿病肾病14例,高血压肾病13例,原发性肾病9例。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时间均超过3个月,每次透析时间为4 h,进行2~3次/w的血液透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的常规护理,同时给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针对性地给予血栓形成、出血护理、感染等方面的干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在患者心理饮食等方面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2]:
1.2.1并发症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有血栓形成、出血及感染三方面。在穿刺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防止穿刺不成功,若出现血栓现象应及时应对治疗,同时患者应定时规律就诊,服用血液抗凝及调节血管弹性的药物。在穿刺时不能再同一位置进行多次穿刺,密切注意回血时的止血情况。在感染方面,患者由于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在术后易造成感染,若出现感染现象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给予及时治疗。
1.2.2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的患者多患有终末期肾病或其他肾病,这可能会是患者心理出现焦虑抑郁等,一方面身体由于患病造成不适,另一方面治疗过程周期长,费用高,还有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焦虑抑郁。
1.2.3饮食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患病后易出现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的现象,因此控制患者饮食很重要,多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食物。
1.3监测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内瘘的完好程度和使用寿命等,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SPSS13.0来统计数据,并发症出现率及内瘘完好程度采用χ2检验方法,内瘘使用寿命和患者满意程度用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双侧P
2 结果
观察组内瘘使用寿命较长(P
3 讨论
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需要充足的血液,治疗时常采用动静脉内瘘的血管来为透析治疗提供充足血量。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时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血栓、出血、感染等,在进行过动静脉内瘘之后,综合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主要对进行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通过表1可以看出,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内瘘使用寿命及完好程度提高,对比对照组可以看出患者的满意度上升[3]。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并发症预防方面,穿刺时熟练掌握穿刺方法,不在同一位置进行多次穿刺,密切注意患者回血时的止血情况,术后采用压迫止血处理,以预防术后并发症。老年人血液较为粘稠,应服用抗血液凝固和调节血管弹性药物以降低血栓发生率。透析期间为防止感染应保持手臂情节,防止伤口感染,伤口处不承压不负重。每日应量血压,为防高血压应每日按时服用降压药。术后10 d可做健瘘操,提高内瘘试样寿命。在心理方面,医务人员应耐心疏导,让患者如实了解病情,防止患者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抑郁焦虑,从而引发并发症甚至影响进一步治疗。在饮食方面,因血液透析会丢失一定蛋白质和氨基酸,因此患者进食时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适量的热量[4]。
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如并发症护理、患者心理护理和饮食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动静脉内瘘完好程度及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姚秀野.早期护理干预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203-204.
[2]侯卫洪,陈翠杰,袁士仿,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原因探讨及护理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