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品味人物,感受人物鲜明形象
一、欣赏《三国演义》篇首词,引出主题。
1.课件出示:整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请学生自由读一读。
2.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就像这奔腾不息的长河滚滚地向前流着,无数英雄也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最终消逝。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英雄人物,有资料统计,在这本书中写到了1798个人物,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本书中,在众多的人物中,数一数三国中的英雄人物。(引出本次读书会的交流主题)
二、围绕主题,进行谈话交流
话题一:你认识《三国演义》中哪些人物?
1.指名学生回答、板书姓名,并将姓名写在三国相应的区域内。
2.教师出示五段书中的语言描述,请学生发挥想象,猜出每段文字描述的是书中的哪个人物,并追问对该人物有什么印象。(人物有:刘备、张飞、关羽等)
话题二:你最欣赏《三国演义》中哪个英雄人物?请说出理由,可以举例说明。
重点预设:诸葛亮、关羽、曹操(说说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件以及人物特征)。
话题三:从书中的英雄人物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话题四: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够称得上是英雄?或者说“英雄”应具备哪些条件?
三、教师总结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的时代,三国是一个崇尚勇武、看重智慧的时代。《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的魅力将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二教:剖析战争,了解历史真实事件
一、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聊《三国演义》这本书。许多评论家说《三国演义》这本书的艺术成就最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全书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四十多次,而且手法多样,构思宏伟,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让我们走进三国的战场,领略书中给我们描绘的那一场场战争。
二、交流探讨
话题一:《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哪些战争?什么战争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引出小说描写最为出色的三大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话题二:聚焦三次战争。
师:三国是一个金戈铁马、龙腾虎跃的时代。往往重要的战争也决定了双方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我们对这三场战争作个比较分析,一起来完成一项填空。
战争名称 主攻方 应战方 双方兵力 战略战术 关键人物 结果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彝陵之战
1.学生填表,填好后进行交流,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2.聊“火攻”: 三次战争中,为什么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火攻”,火攻好在哪儿?
3.以著名的“赤壁之战”为例,梳理出先后运用的计谋(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借东风―火烧赤壁)。
4.再来聊聊实施这些计谋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
5.小结:赤壁大战固然重要,然而,战前的若干小事件也极其关键,是智慧的较量,是计中有计,一计套一计。它们好比是一个完整链条上的若干环节,缺一不可。
话题三:综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为什么我们今天单单交流这三个战争?
1.在学生交流的时候,出示三国形势图。
2.读《三国演义》这类历史小说,我们不仅将目光聚焦在一次战争,局限在对一次战争的深入理解上,还应该综观整本书,整体地来看战争。(教给学生纵观、横看这类读书方法,是阅读历史小说的重要方法)
三教:积累语言,学会表达灵活运用
一、走进故事王国
1.师:同学们认识了那么多三国英雄人物,对战争描写也尤为熟悉,可真了不起!你们知道吗?在人物、战争的背后还有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故事王国,请各组推荐的“故事王”给我们讲一讲。(多媒体出示“走进故事王国”及评分要求)
2.各组代表讲述,评委打分。
3.故事内容:可以讲述自己印象最深的战役,可以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谋略,也可以讲述最让自己感动的“救主”场面,还可以讲述其他情节(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大意失荆州等)。
评分表
组
次 故事王 评分标准、单项得分(每项2分) 总得分
用普通话,语速适中 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故事连贯、完整 精神饱满,表情自然 语感丰富,角色分明
魏组
蜀组
吴组
4.宣布“故事大王”得主。
二、逛妙语佳句城
1.请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三国成语,说说它们的出处和意思。(每组限时2分钟,每讲出一个成语记1分)
2. 创设语境:我们再登上经典句子城堡去看看。听,周瑜正在高声长叹:“老天既然生了周瑜,为什么又生诸葛亮?”他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为什么要这样说?(请分在吴组的同学优先回答,其他小组的同学补充)
3. 教师出示自己收集的书中经典佳句,学生齐读,再请学生结合故事中的情况讲讲它们的意思。(也可以讲其他句子,每组限时2分钟,每讲清一个句子的意思记5分)
4.请学生说说知道的与三国有关的俗语、歇后语。(每组限时1分钟,每讲清一条记1分)
三、激发兴趣,拓宽阅读面
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回味了《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了解了一些精妙的词句,初步领略了经典名著语言的魅力。(宣布得分最高的一个小组为本次读书活动“三国通”)鼓励学生阅读《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名著,仔细品读,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更深的感受!
从小说的正文来看,与故事情节发生有关的地点有两个:一为“桥边”,一为“路旁”。根据笔者统计,小说中对“桥边”的描述有6处,对“路旁”的描述有2处。作家在设置故事发生的地点时,是有意设计还是随意为之?——笔者以为,其中匠心独运,颇值得玩味。仅从标题的构成这个表象来看,“桥边”是对“老人”的直接限定,明确了老人活动的位置。不过,正文劈头第一句是“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则又分明告诉我们,老人的位置是“路旁”。为何正文与标题不一致?海明威在标题中为何偏要以“桥边”来限定老人存在的位置?
让我们来看看小说中与“桥”有关的一些描述。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这些文字或隐或显都提到了“桥”,体会这些叙述,我们可以发现,“桥”在故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是故事情节推进的一条暗线。从故事开头人们“涌过桥”,到“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再到“已经看不见大车”……我们分明地感觉到“桥”边世界的状况,它经历了由喧闹嘈杂到寂静无声的变化,带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或者说是“暴风雨前的寂静”的况味。是的,战争即将爆发。“桥”这一场景的上述变化,为小说营造了浓郁的战争气氛,也给小说阅读者带来了充分的情绪感染。
而对于逃亡的所有人(包括这位“老人”)来说,“桥”的此岸与“对岸”(另一头),意味着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过了桥就意味着逃离战火,奔向新生。人们争相“涌过桥”去,只为摆脱战争带来的死亡,“把一切抛在后面”,从而拽住生的希望。可是,渡过桥去,他们就能找到一片战火燃烧不到的乐园吗?这一座桥能把逃亡的人渡向幸福安定的“彼岸”吗?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
这是一座桥,可是,它只是“河上搭着”的一座“浮桥”。
浮生浮桥渡,浮桥渡浮生。渡向何方……
我们能想到的只有悲凉。
但是,不管前方是什么,所有的人都走了,只剩下那个老人。这个老人就在与生的希望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无法动弹,在这个世界从喧闹嘈杂到寂静无声中,他丝毫没有改变,他“始终坐在那里”。老人为什么不离开?小说给我们的答案是“他太累了,走不动了”。可是再对照“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我们都知道,老人只要再努力一点点,就可以过桥,走到桥的那边就有卡车带他离开这即将成为阵地的地方。可是,他太累了,没有人来帮他,没有人来扶他一把,每一个人都在为生的希望竭尽全力逃亡,谁都无暇来顾及这样一个老人,他被遗弃了。他和这座“浮桥”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可以设想,他无法坐在“桥边”,在他和离开这里的人之间,缺少了一座“桥”。而与坚守在桥边的“我”之间呢,同样也是缺少一座桥。“我”关心的是战争,“期待第一声炮响”,老人关心的是“动物”,担心他们难逃炮火带来的厄运;“我”关心的是“政治”,老人则说“政治和我不相干”。“我”和老人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在对话中,我们能看到的是“我”与他之间的漫不经心。这里的“桥”的含义都是“桥”这个意象在我们人类文化中具有的象征意义。
“桥边”的实体含义与象征意义给小说带来了更丰富更多样的内涵,同时也更多地蕴涵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所以在一个小小的标题当中,我们依然可以体会到海明威提倡和实践着的“冰山理论”。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小说的正文中还是两次提到了“路旁”。我们来看与之相关的原文: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从交代故事地点而言,小说中“路旁”与“桥边”在交代标注老人出现的地理方位上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现的是更确切的空间位置,而后者表现的则相对而言要宽泛一些。或者换言之,前者范围更小些,而后者则更大些。但是,除了设定故事发生的地点之外,“路旁”还内敛着作者更深沉的“情意”。
当一条路与另一条路有了阻隔,这个时候就会想起搭一座桥。在搭桥的时候我们就在想,是为自己的前行铺路,我们也总在想,穿过这座桥,就会有另外的一条路出现。事实往往也就是这样。在小说《桥边的老人》中的人们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们抛下一切,“涌过桥去”。可是,这位老人却在桥这边的路旁无法向桥的那边靠近一步,只能被剩在路旁。衣服上是见证着他艰难跋涉的尘土。当老人第一次以一身尘土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时,身上的尘土诉说着老人一路来的风尘仆仆,这让我们想起尘土飞扬的路上摩肩接踵惊慌奔走的离乡者。当老人用尽力气“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的时候,那扬起的尘土模糊了小说中这个老人的画面,却清晰了老人来时一路的艰辛。尘土飞扬之中,老人犹如尘埃一颗,无依无靠,漂浮在充满着战争气息的空气中。尽管没有一句直接的描写和抒情,却将战争带给老人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从文章的主旨导入
兴奋升温 ,容易调动人的情绪,使兴奋加值。抓住刚刚过去的,但学生仍沉于余味之中的事情作为导入的一个点,既合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展开教学。例如,教《范进中举》这课时,由于刚学过鲁迅先生的名作《孔乙己》一文,同学们已经对那个封建社会残害的孔乙己有了深刻的了解。一上课我就告诉他们,在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残害的人不单单是孔乙己一人,趁机我向同学们介绍即将要学习的《范进中举》,文中写的是那个54岁才中举,为功名富贵挣扎一辈子,结果喜极而疯的范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举制度的残酷及当时世态的炎凉。这样就很快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也为他们跟文中主人公范进的悲惨命运作对比,为加深课文的理解做了铺垫。
二、有意识的创设情境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对事物,事理进行直接描绘,或借助电化教学媒体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已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情境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如在导入《国宝——
大熊猫》这课时,我设计了师生间的对话。话题是:你印象中的大熊猫是怎样的?当学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我就用简洁的语言过渡:大熊猫憨态可掬,温厚活泼,人见人爱,而且非常珍贵。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国宝——大熊猫》,去进一步了解它,认识它。这样,学生就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和老师一同走进课文。又如教学《春》时,可引导学生背诵古今描写春景的诗句,或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春色导入。这种导入法,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进而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
三、从背景导入
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待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待在每一寸光阴里。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做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学生脑中再现了历史,既加深了印象,也激活了课堂。例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或许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场面大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是硝烟,是战火,是哀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战争场面。上《梅岭三章》那课时,我先让他们说说战争的场面是不是总是那样:风烟滚滚,枪声四起等。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与他们的想象相距较远另一种战争的场面,这样就能启发他们的思考,
进入新的文章,战争题材的文章很多,战争的自然环境,场面,人物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用来导入不同的文章,善用昨天的历史,也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四、创设旅游闻味的情境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出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教师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事先辅导,让学生上课前登台讲给同学们听:“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特别喜欢穿得漂亮。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有一天,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能织出一件很特别的衣服: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最后,皇帝就这样光着身子参加完游行大典。”这个荒唐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五、从朗读的角度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诗文,请同学们上台激情朗诵,把学生引入到诗文的美妙意境中去,也是导入语文教学的一个好方法。如:同学们,你们有谁读过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请同学上台朗诵)“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动情的诗歌,把我们的思绪带到茫茫宇宙。在浩瀚的星际,除了我们人类已知的星球外,还有什么些奥妙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是介绍包括牛郎织女星在内的有关天文知识的文章——《卧看牵牛织女星》。
关键词:花木兰形象的;历史成因;分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木兰从军的故事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是由于花木兰故事中具有许多美好的品德,例如,勤劳善良、坚毅勇敢、保家卫国等。为此,本文笔者便针对花木兰形象形成的历史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更好地分析花木兰故事当中所蕴含的的含义。
一、《木兰辞》中的重要性研究
花木兰故事的形成主要依靠《木兰诗》,在《木兰诗》中最早便是出现在《古今乐录》中,后来逐渐被收编在《乐府诗集》中。而作为我国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在我国文学历史上与《孔雀》被称为“乐府双壁”,其诗作所产生的时间也是众说纷纭,但是,学者针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这首诗都是产生与后魏,可以说,这是木兰形象首次出现这部作品中,在整篇篇幅中主要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非常具有传奇色彩。从某种程度上看,木兰这一成功人物形象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具有非常传奇的色彩,更是真切动人的。其中主要是表现了花木兰既是奇女子和普通人,同时也是民族英雄。
二、花木兰人物形象的出现因素
回顾我国整个历史长河,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绝不可能是偶然的,总是时势造英雄,我们不妨来看看,当时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是发生在北魏的历史,那时候排除内忧外患,逐渐统一了北方,并且又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和南北对峙局面。在五胡十六国的诸侯纷争条件下进行的,面临诸多的竞争对手,情况非常复杂多变。但是,总是能够审时度势,之后在确定了之后的打击目标,有效地采取了更为灵活地战略方法,从而达到统一国家的目标。通过将近二十多年的战争,使得北方真正地达到了统一,使得北魏封建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强,进而促使政权更加稳固。
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由于国家常年处于战争的边缘,使得花木兰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她从军以来,舍小家保卫了大家,建功立业,便是这个人物形象流传至今。可以说,保家卫国的人物形象在任何时代都是受到人们的欢迎,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百姓没有一个稳定的生活,自然便会希望这种保家卫国的战士,以此希望他们能够结束战争,使得国家保持和平的状况。在过去的文学作品中,自然少不了赞美战士的著作,但是,大多数都是歌颂了男性人物,而对于女性人物形象却没有过多关注。可是,花木兰的故事却一直被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其中,主要是由于花木兰女扮男装,做着男人的事业,从这一点上看,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男性上的优越感。另外,花木兰作为一名女性人物形象,从深居闺房到最后的替父从军,都是在做着女性的纺织,这就是花木兰人物形象并没有打破了我国的封建传统,仅仅是迫不得已做出替父从军。为此,从这一点上看,花木兰人物形象还是能够被“传统”所能够接受的。到最后,花木兰建立军功,但是还是选择回去做一个传统的女性。若是花木兰接受封赏,这就不免会受到官员的排挤。所以,花木兰的人物形象的产生和发展,这就是取决于花木兰并没有打破我国传统社会的家庭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挑战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三、影响花木兰人物形象流传的作品
当然,要想在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没有被淘汰,仅仅依靠《木兰诗》是不够的,在唐代,花木兰就已经被追封“孝烈将军”,其中还有白居易《戏题木兰花》中对于花木兰人物形象的描写,白居易灵活地运用美妙的比拟手法,将生机盎然的木兰花描写出来,从而给人一种动态的青春活力。在另外一种角度上看,木兰花被称为是女郎花,只有在早春先叶开花,其花瓣呈现出紫色,诗人经常将其称颂其多姿多彩的形象,利用木兰花将花木兰联系在一起,写的非常巧妙。
同时,在杜牧中的《题木兰庙》,全面描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甚至多次想回家都是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做法,必然会得到后世敬仰。在当今的木兰庙中,还有木兰祠和将军坊,而这些木兰故事在古代非常流行。
直至后来的明代文学家徐渭中的《木兰诗》中,同样也提到了有关花木兰从军的故事,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花木兰人物形象流传至今,不仅仅是由于人们对保家卫国英雄的称赞,更是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聂心蓉,谢真元.阐释学视野的花木兰与女性解放的维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2]唐渊媛.东西方视阈下的巾帼传奇――两部《花木兰》影片之比较[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03)。
[3]李书影.花木兰:“做自己”的传奇女子――文化解读《木兰诗》与迪斯尼《花木兰》(Mulan)[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文言文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它有利于中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学遗产。《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也有明确的规定,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为什么很多学生总是付出努力却屡考屡败呢?关键是方法不对。方法不对,功夫自然白费。究竟怎样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了解写作背景,正确把握文意
任何故事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对于这些知识的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例如《曹刿论战》讲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的故事,要想学好这篇文章,就要了解当时的背景。首先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春秋时代的有关情况,其次要了解这次战争发生的前因后果。通过搜集整理我们知道了:这场战争发生在春秋时代两个邻国――齐与鲁之间,齐强鲁弱,齐大鲁小。战争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齐襄公被杀,齐桓公继位,他立即攻打鲁国,迫使鲁国杀死其弟公子纠,但还不罢休,在鲁庄公十年又出兵攻打鲁国,故事大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故事的结局是鲁国在曹刿的出色指挥下,在长勺把强大的齐国打败了。了解了这些,学生才能知道鲁国当时面临的形势,才能知道长勺之战这个以弱胜强的战例对鲁国的重大意义,才会了解战争胜败的关键。
二、要掌握阅读文言文合理的方法和步骤
1.反复朗读全文,了解概貌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我们首先要反复通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直接感受文章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此,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①扫除字词障碍;②断清句子层意;③按照标点符号朗读;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来,以便在剩下的时间中查阅解释。
2.在通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本、读懂意义
文言文距现在的时间很久远,有不少字词的意义、句子的用法与现代词句的用法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阅读古代文章时要想很准确地疏通原文,既忠于原文,又要在翻译中字通句顺、没有语病,能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正确把握文意,并能做出初步的分析和评价,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
(1)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章的基础知识。比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此句中的“牺牲”是指猪、牛、羊等,“加”是“虚报”,“信”是“实情”。
它们的意义都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有所不同,只有把握了这些不同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
(2)掌握广泛的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如《出师表》中:“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要想理解此句的内蕴,必须知道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以及白帝城托孤的那段历史。
(3)在疏通的时候,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上,把倒装的句子顺过来;遵循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对于不需要翻译的不要勉强翻译,比如国名、地名、人名、帝号、年号、器物号。对此,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①掌握通假字在文中的运用;②掌握词性的活用现象,即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动词的意动、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③掌握古今异义;④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各种用法;⑤掌握一些特殊句式的用法;⑥掌握一词多义的现象。这些是学习文言文较难的,只有正确地把握文本的整体内容,才能依据词的多个选项选择恰当的意义。例如《公输》中的句子:“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此处的“然”在文言文中大概有“语气词”“这样”“然而、可是”等意思。“为”有“替”“给”“做、是”“表疑问”“呢”等含义。只有通过上下文的连贯才能准确地翻译这个句子,即:“好呀!虽然这样,公输盘替我造好了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
三、精讲分析,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对于文章要认真分析:对于叙事的要了解叙事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旨;对于写人的要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对于写物的要了解物的特点。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文章的写作特点,掌握语言艺术及写作风格,并作出符合文义的评价。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