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贾平凹怀念狼

贾平凹怀念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贾平凹怀念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贾平凹怀念狼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精神家园;人文关怀

平凹是一个时刻都背负着精神重负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表现出追寻精神家园的强烈意味,从文化寻根、人性反思、都市文化批判到超越乡土与都市文化而直探人类文明本源,作家进行精神探索的心路历程在其小说创作中留下深深的印痕。贾平凹这些年来在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或心理轨迹,其中既有绝望的批判,又有矛盾而困惑的进退两难,从中传达出现代人精神无处扎根的感伤与茫然以及失去精神家园的焦虑,贾平凹的精神探索和文化价值追寻充满矛盾困惑和走向迷茫虚无,这其中蕴涵着贾平凹的文化人格及其内在矛盾冲突。

一、营造精神的乡土

阎连科曾深有感触地谈到:“作家精神的故乡,就是产生一个作家独有的一种精神的那块土地。我们只有找到了那块土地,才能使我们的种子在那里种植和结果。贾平凹也深怀感念地说:“商州成全了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商州成了他创作的根据地,他产生了这么一个妄想:“以商州作为一个点,详细地考察它,研究它,从而得出中国农村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变迁以及这个大干世界里的人的生活、情绪、心理结构变化的轨迹。在时代变化不息的思潮里,贾平凹始终在自己的世界中开拓对于人生和生命的理解,坚持着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商州不仅是生养他的故乡,也是他的文学创作沃土。商州不仅成为贾平凹认识世界、历史、人生的一个法门,而且还是贾平凹精神世界的一个“乌托邦”。故乡永远是人类心灵的家园。“故土”和“家园”的回忆已不仅是一种心灵获得暂时安慰的手段,更是一种获得力量的途径。贾平凹从小在农村生活了19年,长大后,读书写作进城,城市文明使他有了新的视角。在极大的变化和文明反差中,回视曾经生长的乡土,乡土迫使他逃离,乡土又令他魂牵梦绕。在告别乡土的过程中徘徊反顾,寄情于村野,托志于乡情,从乡土文明中挖掘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形式,商州世界与他的生命有着一种内在的交融与对应,商州情结内化为一种价值观念,成为他观照和反思都市生态的参照尺度,贾平凹在困惑与浮躁中构筑着自己心中的商州乡土圣地,以此对抗现代文明,坚守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贾平凹的《山地笔记》就带着浓厚的乡恋情结,以充满真挚与热情的孩子般清澈的眼光回望滋育他成长的苦难而饱含温情的故乡母亲,用散淡纡漫的笔调创造了温情脉脉的田园般的商州乡土氛围,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温馨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好了歌》、《二月杏》、《厦屋婆悼文》、《晚唱》等反思讽喻型作品受到的批判让贾平凹感到异样茫然,也促使他寻找创作上的变化,他找到了“心灵根据地”,用“商州系列”构筑乌托邦式的商州世界,并进行文体试验,刻意追求形式的自觉,把拙厚、古朴、旷远的美好追求与中国农业文化的优美之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乡风民习的挚爱和对纯朴人性的赞美。从此,他魂归商州,从商州故土及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文化之根和精神家园。随后,贾平凹一方面进行文化寻根,另一方面反映时代的变革。《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浮躁》这四部反映农村生活变动的小说在普通农民浸着古风的日常生活情态中,通过商州农村变革与传统文化人格的冲突,传达出时代变革的律动。对变动着现实关系的态度,最直接地牵动着人们对传统的态度,对于商州,贾平凹有着复杂的感情,从文化的依恋走向文化的批判,又努力在文化批判中寻找着文化的精魂。

二、失园者的焦虑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表现出对失落的家园的苦苦追寻。贾平凹浮躁不安的灵魂在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飘荡,不断地寻寻觅觅以安妥自己的灵魂。从《废都》开始,透露出一股浓重的迷失家园的沮丧感。《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秦腔》和《高兴》这些长篇小说表现出贾平凹对精神归宿的痛苦追寻。

与其说《废都》表达的是作家一种文化批判态度,不如说是作家对失落的精神家园的痛苦追寻。《废都》中的庄之蝶集迷醉与清醒于一身。小说主人公庄之蝶在“废都”中由颓废而不甘沉沦到迷途,则代表了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精神焦虑。庄之蝶对自己也有清醒的认识,也想有所作为:“我觉得我并没有完,将有好的文章叫我写出来,写作或许能解脱我”,他不止一次地呼喊“我要写书啊!我是作家,我很想静下心来写我的书!”,身为知识分子而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痛苦、无奈、酸楚溢于言表。他想抗争,却无法突围和超越自我,最后却在温柔乡里难以自拔,放纵,寻找感官刺激,他失去了麻木,在放浪形骸、自暴自弃中实现自我消解,结果,他毁了自己,也毁了他所爱的女人,庄之蝶最后试图逃离西京,隐喻着他企望精神突围和灵魂自救,却中风倒在车站,他的出走并没有找到精神归宿。庄之蝶对人生的痛苦和焦虑,暴露了一个病态而痛苦的真实灵魂和作家心灵的痛苦无助、精神的迷茫,对现实的困惑失去精神家园的悲凉,《废都》表达出对现代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焦灼。

《废都》还通过牛的境遇表现出强烈的“生存焦虑”,牛的话语背后是无比的苍凉、孤独和寂寞,灵魂的无所依靠,精神的无所寄托。牛哲理性的话语提醒现代人因脱离自然的天性而导致的人种和身体病变。作家是借牛对现代城市文明进行反思,站在农耕文化的基点上来批判、否定城市文明,以警诫世人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盲目崇拜和迷恋,防止人的本真生存价值的丧失,“作者对当代城市文化的一种悲怨、失望之情,而愈益反衬出作者的乡村、自然、田园情结之浓烈,寻找精神家园的焦灼。”

如果说《废都》表现了贾平凹对失去精神家园的痛苦与悲怆,《白夜》则表达了作家追寻精神家园而不得的悲哀。《白夜》写了在物欲横流的现世中一批小人物的抗争与沉浮、寻求与悲欢及他们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以颜铭等为代表的对现实物质生活的追求与失败,和以虞白等为代表的精神贵族们的悲凉和孤独的命运,而兼具白天与黑夜即雅与俗双重性格特征的夜郎试图超越自我再生,却像精卫填海那样成为非人非鸟,找不到应有的精神归宿,他们都在都市之海中浮沉、挣扎着。《白夜》寄寓了作家深切的人生感受和严肃思考,注目于当代文化转型中人们的生存困境和灵魂的痛楚与蜕变,探寻的悲剧表达了作者深重的忧世情怀和内在精神的彷徨。

在《废都》、《白夜》这两部以西京城为背景的长篇里,贾平凹对当代中国的城市生活和现代城市文明进行了不遗余力的价值批判,尤其是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置身于当下消费社会中精神异化、无家可归的生存处境。于是,作家把目光投向了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地——仁厚村。《土门》写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冲突,寄寓着作者对理想生存方式的思考与追求。《土门》通过成义的毁灭和仁厚村的消失,真实地再现了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胜利,仁厚村的必然消亡象征着农业文明的没落,整个西京城在物欲支配下呈现出的冷酷与浮躁,作者同时展开对现代城市文明和传统农耕文化的双重批判。城乡文明都是残缺的世界,理想的生存家园在哪里呢?作品提到了神禾塬,它是一个理想的生态乌托邦,作者在寻求一种独立、健全的文化理想来调和乡土与都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立冲突。然而,无家可归如丧家之犬的仁厚村人在寻找生存的归宿,梅林找到的却是母亲的子宫,“呵,我们没有家园了,不是真正的家园而暂居这里的阿冰也没有了家园和生命。真正的狗没有了,我们成了又一群丧家的犬,我们将到何处去,何处将怎么等待着我们呢?”这种慨叹,传达出的是双重文明意义上的无家感。人们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却又疑惑、茫然。乡村城市化,既可以反映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也能表现人的选择的困惑。“《土门》把背景放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揭示了乡村的城市化问题,对城市文明的野蛮无情和乡村文明的保守落后进行了双向批判,同时表现出在传统与现代相冲突的时下,人们的选择与困惑。作者既认识到城市文明的发展标志着时代的进步,却又满怀对城市文明侵吞传统农耕文明的焦虑。

《土门》和《高老庄》是贾平凹精神旅途中的两部重要作品,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以及中国人普遍的无归宿感,留下了作家心灵探索的轨迹,他在城与乡之间挣扎着,寻找着。作为精神上“被抛于都市”的作家,贾平凹痛切地感到寻觅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所的重要,尤其是坚守文化理想与寻求精神超越的重要。因而,贾平凹创作《高老庄》,进一步在文化选择的困惑与矛盾中寻找文化理想与精神家园。回到高老庄是人们在城市与城郊寻找精神归宿而不得之后的无奈之举。《高老庄》展示文化的冲突,进行文化的审视和反思。《高老庄》体现了贾平凹精神还乡的尴尬,诗意的乡村看不见了。《高老庄》暴露了存在于贾平凹精神深处的一种文化迷茫和困惑。他留恋着乡村,但又痛感它的种种弊害,乡村严峻的真实在他笔下流出,揭示着人种退化和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表现的是作家对于人类生存的一种焦虑与忧患。从都市里进行精神突围的子路回到《高老庄》仍逃不出精神重围,子路又要回城了,要出走了,要再度去继续他的精神漂泊和文化追寻,家园不在,正映衬着精神上渴望家园存在的巨大心灵伤痛。子路的还乡是贾平凹长期以来致力于寻找人类精神家园的一种艺术的呈现,子路与传统文化的决裂,寓含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的文化选择的矛盾与困惑,这意味着创作《高老庄》时的贾平凹是痛苦的,进退失据,但还无法摆脱内心的精神困境。这种回归与逃离的悖论,是一切具有怀乡情调的乡土作家所面临的难题,也是贾平凹创作中长期存在的难题之一。一方面,他对乡村的民间传统和精神文化充满着眷恋,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的弊端充满着失望。

贾平凹在《怀念狼》中表达了对于现代人生命力萎缩和精神危机的焦虑。作品表现出一种人类生存、人存在的焦虑,一种生命的困惑与恐惧,甚至一种人类生存的荒谬感。“寻找狼”的过程本来出于保护目的,最终变成对狼的杀戳过程。这一过程却尽显现代物质文明面对自然和人类生命本真的无奈和尴尬。作家正是出于对人类文明走向的忧患意识,对人类自身的生命状态的改善和强化表现出深切关注。《怀念狼》是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思想矛盾和精神冲突的一个继续,作品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境地,作家由对现实的忧患与批判转向了对人类环境与生存的忧患与批判,这应该说是贾平凹文化关注的深入,是他自觉的文化探寻领域的扩展。展现出作家对人类文明的疑虑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隐含了作家对当下人类困境的忧虑和对东方“天人合一”观的怀念。

真正宣布了乡土家园失去的是《秦腔》。“《秦腔》是贾平凹行将逝去的故乡的纪念碑,也是他漫长的精神旅途上的里程碑,它记载着作家30年寻找的心路历程,也标志着他一贯视为精神家园的乡土故乡的失去。在《秦腔》中读者能感受到作者面对30年来农村变化时精神与情感上的强烈困惑。经历着情感的困惑与悲虑,作为精神流浪者的作家在为自己寻找一种心灵栖息,他把最后的目光投向了哺育他成长的故乡,当他面对以往的熟悉时,竟然惊恐,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慰藉,作者对变化着的时代有惊恐感,对乡村世界及其文化即将消失这一事实怀着惊恐。贾平凹写作《秦腔》时满怀着内心的惶惑和悲怆,他复原了这个世界,却对这个世界不安心,对故土的现状和未来充满迷茫。

乡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发展到今天正在经受着深刻的裂变,当下的农村,不可避免遭受着现代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新一代农村也不可避免要面临古老的农耕文化的解体,现代化带给人民的,不仅仅是幸福的承诺,它被遮蔽的灾难时时在其进程中显露出来,现代化不是令农民失去家园便是直接摧毁文化传统,它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深的精神困境,表现出极大的矛盾性,处于两难境地。贾平凹一直关注乡土精神的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展示乡村文化的尴尬境地,对正在蜕变的乡土精神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家园已被摧毁,还乡寻根的可能性正逐步丧失,精神家园已失却,使作家感到滞重、困惑与绝望,贾平凹在《秦腔》中写出了处于式微瓦解状态的乡村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凭吊和惋惜,这表现了贾平凹对都市对乡村的冲击,现代对传统的侵蚀的深深忧虑,表达了他思索和展示文化转型所致的思想困惑和价值冲突。

作家对于当代中国农村的观察分析与思考担忧,形象地反映在其对清风街乡民的生活描写中,小说以凝重的笔触对当下农村作了全景式的展示,贾平凹为家乡立的这块碑文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贾平凹在矛盾和痛苦的心态中,讲述故乡的现实,讲述乡亲在现实中的转变,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巨大、深刻变化。作品讲述了农民从土地剥离的解脱与无奈,失落与无助,期待与努力。现代人与土地的关系正在面临着破裂和毁灭。作者寻根的过程其实也是失去根的哀叹,就像一曲绝唱。秦腔成为一种与农业文明相联系的精神情感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秦腔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精神意向消失,是一种纠结太多矛盾的尴尬。夏天智、白雪、王老师等对秦腔精神的坚守也无法挽回秦腔衰落的局面。贾平凹很关注社会变革对农民的传统心理与价值观念所产生的强烈撞击以及引发的后果,“小说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村社文化的“仁义礼智”的精神的失落和现代商业文明的急功近利行为的茫然。”深爱着故土的作家内心已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感伤与困惑,贾平凹的乡土情结经历了一个感伤与焦灼的阵痛,《秦腔》表达出乡村在城市化过程中所带给人们的生命情感的无归宿和精神飘游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困惑、眷恋与挽留、叹息,表达了对现代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焦虑。

如果说《秦腔》展开的是一群在家园中生活的农民,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步步挣扎的心灵故事的话,那么《高兴》无疑是在继续追寻这些开始脱离自己的土地到城里谋生的农民的心灵之旅。贾平凹诠释的是农民工在城市里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流浪、漂泊。都市的扩张和现代文明的侵蚀,使乡村的可耕土地越来越少。生存困境和都市的诱惑,使这些身份难以确定人开始了都市的漂泊生涯。他们离开故乡便开始了身体与灵魂的飘泊,他们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在城市中艰难地生存。作品着重描写了小人物刘高兴的悲喜剧。刘高兴努力地活着,想使自己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城里人,刘高兴在坚韧中享受生命的自在和生活的情趣,内心却隐藏着深深的伤感、落寞与悲凉。作为光棍汉的刘高兴,他来城市的目的,除了找到另一个肾、挣了钱做城里人,另一个目的是寻找他的爱情。可那仅有的浪漫是沉重的,颜色灰暗,迷茫痛苦。刘高兴为这一份不太可能成为婚姻的爱情付出了全部,甚至同伴五富的生命。失去了五富,刘高兴仍然在城市漂着。农民所具有的坚韧性又使他毅然、决然地继续留在这个城市里“去不去韦达公司,我也会呆在这个城里的,遗憾五富死了,再不能做伴”刘高兴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能得到什么?他以后真的能成为城里人吗?能寻回自己的精神家园吗?值得深思。

三、魂归何处

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是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国文学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作为文学的时代条件,它们的丰富性必然在历史转折时代尤为明显。时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改革开放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他焦躁不安的灵魂时刻在历史和现实、现代和传统之间游移不定与漂泊,从特有的中国文化困境中作艰难文化选择和反思。贾平凹执著精神家园的求索和追寻,随着贾平凹对时代、人生感悟的日渐成熟,他在小说中表现的追寻家园的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贾平凹怀念狼范文第2篇

一、 《白夜》民俗性与神秘性的文化背景

商州成就了贾平凹,贾平凹也成就了商州。在城市生活了二十年的贾平凹“看不起了我以前的作品,也失却了对世界上许多作品的敬畏”,“搔秃了头发,淘虚了身子,仍没美文出来”,他对自己“深感悲哀”,于是想要写一部关于“城的小说”了。①在颇引人“性”趣的但并不十分成功的《废都》之后,贾平凹将笔从城市知识分子投向了普通市民,于是我们看到了更为成熟的现实性与神秘性、现代性与民俗性结合得更为圆融的长篇小说《白夜》。

《白夜》的故事虽发生在西京城,但这只是作者寄情托意的创作载体,作者立于西京城地界,用自己的全部心智复活历史与民间的生命律音,调动起自己多年的民情储备,在小说中为读者营造出一种朦胧氤氲而又清雅通脱的阅读感觉。

贾平凹独特的个性气质使得他在《白夜》中仍然固守着民俗性与神秘性这一“顽地”。“平凹的童年、少年时代是在是是非非、灾灾难难、社会的反复无常的运动和家庭的连锁反应的遭遇中度过的。至于那些动人的摇篮曲呀,美丽的童话呀和动人的故事呀等等艺术一类的熏陶,与童年的平凹是无缘的。”②贾平凹先天不足,身单力薄,发育很慢,常遭小伙伴欺侮,于是他向书中寻求庇护,特别是对《红楼梦》入迷(我们在《白夜》中可以约略体味到《红楼梦》的风韵)。贾平凹的性格逐渐地内向、孤独、喜静、多思,只有山石与明月与他常相厮伴。童年少年时代的这一切,熔铸了贾平凹内敛而阴柔的独特气质,而这一气质特点又必然凝结于作品之中。在《白夜》里,不论夜郎吹埙,虞白操琴,抑或库老太太剪纸,再生人故事,诸般事象皆气脉相谐,在静然无痕的叙说中,分明流注着作者贾平凹的不二气韵,两厢如此地契合无间,浑然圆融。

《白夜》中对民俗和神秘性的关注也赖于作者创作心理的转变。贾平凹 在总结以往的经验和克服不足后,以更为圆融的包蕴着丰厚的民俗及神秘事象的文化视角切入《白夜》,这种切入并非对《废都》的重复,它的叙述立场和技巧、事象的密合程度、语言的流畅婉转、情节的自然过渡,在整体上高出《废都》。正是在这一视角的统摄下,《白夜》的民俗事象以其不可剥离的存在方式彰显了该作品的深层内蕴。也正是在作者创作心理转变这一内在因素作用下,《白夜》中的民俗和神秘事象消隐了此前作品中的斧凿和附着的痕迹而与作品的其它内容水融,显示贾平凹在创作上的深入。

二、 《白夜》传递的民俗性和神秘性

《白夜》并无起伏跌宕的情节,它只是叙述了西京城中一群普通人的平常生活故事。以富有神秘色彩的再生人故事开始,以民间目连戏《精卫填海》而结束,在这一叙事框架中并容大量近乎原生状态的生活故事。作者说:“说平平常常的生活事,是不需要技巧,生活本身就是故事,故事里有它本身的技巧”。③其实无技巧即大技巧。在《白夜》中,作者以多种民俗及神秘意象的营造,为读者接通了阴与阳,生与死,历史和现实,俗与雅,酿就了作品的独特的传达方式和解读方式。贾平凹并没有对笔下的人物进行提纯,他让他笔下的人物拥有平常人应该拥有的一切。更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一个主要人物身上都包裹着一层神秘的紧身外衣。夜郎路遇再生人自焚,与虞白隔阂后的神秘夜游;虞白的焚香操琴,得再生人钥匙;刘逸山的奇方医术,测字算卦;陆天膺的格调高古等等。

贾平凹在这部小说中创造出成熟的聊天式的说话方式,一切自自然然平平淡淡。在家长里短的絮叨中有了故事,有了民俗,有了神秘,这是真切的生活。目连鬼戏的演出,既是一种民俗,又透露出神秘气息。在金矿主宁洪祥家演出时人为的差错,似乎与宁洪祥家稍后的系列灾变有着因果关联,在那缥缈的空中,好像有无形的巨手在捏合着人间的芸芸众生的命门。目连戏作为主导性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民俗事象贯穿终始,奠定《白夜》的叙述基调。不仅如此,这一民间戏的演出与文中多个人物相牵连,如一张网笼络着人们,任你如何挣扎浮沉,终无力逃脱命运的泥淖,只会陷入其中而无力自拔。其它诸般事象,只不过是这一剧情的填充和拓展,甚至于整个作品就可看作是一出目连戏。库老太太剪纸的天赋秉质及其艺术创造过程中的神神道道的迷醉状态;夜郎在古城墙上吹埙的思古幽情及其艺术效果的鬼气阴森,深夜梦游用再生人钥匙开竹巴街七号门而不成等,再加之诸如七月十七西京小鬼节,用黄裤带可禳灾免祸和纷繁的衣食住行等民俗文化的铺陈,就与目连戏的事象被有机地合成一个晶莹而通透的艺术整体,一个民俗性与神秘性的整体。在我们每个人的经验世界中,生活正是如此现实而神秘,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风俗和神秘中。透过《白夜》的民俗和神秘性悲剧的表层,我们能体悟到作家的外冷内热的生命真诚,这种生命热度又赋予了笔下的挣扎于时代和环境中的城市平民,同时也让我们倾听到那来自地壳深处的隆隆律动。

三、 佛理贯穿《白夜》增加神秘色彩

贾平凹怀念狼范文第3篇

关键词:意象;魔幻现实主义;内部;象征;文学理论

一、韦勒克的文学内部研究

韦勒克视野开阔,不但是新批评学派后期的核心人物,而且被西方学术界誉为二十世纪最博学的文艺批评家之一,早早成为世界权威的学者和比较文学领域的知名人物。韦勒克的文学批评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学术理论范畴,而是不断致力文学内部研究。在他的著作《文学理论》中就已将文学内部研究理论逐渐扩展开来,成就了二百年来文艺批评界无人比肩、独树一帜的辉煌。

韦勒克将艺术品自身的形式研究称为内部研究,其八个层面中以意象、象征等几方面最新颖。在这些问题上,即使是新批评学派的前辈学者们也只是从外部角度着手,绝大部分作为文饰和修饰性的装饰,从文本中分离出来;而韦勒克的研究思维认为文学的意义和功能主要呈现隐喻和神话中,人类头脑中存在着隐喻式和神话般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借助隐喻的手段将诗歌作为研究的凭借,把过去分割研究的“形式”和“内容”紧密准确地联系起来。韦勒克认为意象、象征就其语义来说彼此具有相互联系和重复的部分,显然它们所指的是同一个范畴。一方面是诉诸感官的个别性方式,或者是诉诸感官和审美的连续统一性,它把诗歌和音乐、绘画联系在一起,而把其同哲学和科学区分开来。针对韦勒克的这方面研究表述,诗歌是以意象、象征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符号系统,其中的每个词可以称为一种符号,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表示了某种事物,总之韦勒克针对文学内部研究的思维方式确实给文学批评界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文学内部研究之意象篇

韦勒克在著作中针对意象的研究首先强调了意象研究的定义和内涵,他认为意象不仅仅指的是视觉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一种主观投射。在论述中作者着重强调并十分有逻辑性地将意象、隐喻和象征的关系和原因加以阐明和表现,从而否定了单纯重视视觉意象的片面观点。

视觉的意象是一种知觉和感觉,但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某种内在的东西,意象可以作为一种描述存在,更和隐喻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在一般的认识层面上,我们最先注重和接受的往往是视觉冲击下的意象表现,就如同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品《百年孤独》中所呈现的黄色意象系统。在神秘性泛滥的拉美文化中,黄色是不幸和死亡的象征。当霍・阿・布恩蒂亚死亡时窗外下起了细微的黄花雨,奥雷连诺第二个女儿梅梅和香蕉公司工人巴比洛民亚恋爱,只要是有他出现的地方就会出现许多飞舞的黄蝴蝶,而这个黄蝴蝶的预兆正是在其生命的尽头时出现,可见这个具体的意象成为了巴比洛民亚灾难的象征。同样,大量种植的香蕉树和首次来到马孔多小镇的黄色火车头也都充分象征了外来文明的侵扰以及黄金的开采掠夺对拉美土地所造成的种种毁灭性的灾难。可以说黄色的频繁出现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小说的情节发展脉络,也正是这种冲击性的视觉意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黄色不单单是一种颜色的呈现,更是对拉美文化传统的诠释以及对外来文明的控诉,这完全符合韦勒克针对视觉意象内涵的表述。

作者在肯定视觉意象存在的必然与必要性的前提之下又将意象内涵加以扩展,提出意象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甚至是心理的,这种心理上的感知和表现所呈现的并不一定是视觉的,而过分重视视觉意象则是对意象诠释的曲解。结合具体的文本解读,在《百年孤独》中确实也有区别于视觉意象的表现。例如作家在题目中着重强调“孤独”,除了这是拉美文化中时常出现的原始母题以外,我想更多的是象征隐喻着一个世纪以来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的状态,而这正印证了拉美地区的现实情况以及近百年的社会历史现状。这一百多年来,整个拉美土地贫穷落后、饱受凄凉,归根结底都是这种自我封闭和孤独的苦果,在文本中作者不断重复着一百年的虚幻和空白,用“孤独”一词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可以说“孤独”是一种非视觉意象的表现,无法用视觉感官来觉察和衡量,则更多强调了知觉和感悟对于心理的投射和呈现。

作者在这一部分除了阐释非视觉意象存在的必然性之外,还着重强调了意象、隐喻和象征的密切联系,这在具体文本中也有表现。例如在《百年孤独》中擅长将平凡的事物进行奇特化的描绘,这种构造不但给人带来神秘性的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意象、隐喻和象征的关系。“巨人一打开箱子,里面就冒出一股寒气。箱里只有一块巨大的透明物体,中间有无数枚小针,落日的余晖照射在小针上,撞成许多五彩缤纷的星星。”霍・阿・布恩蒂亚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他在给孩子们讲述这一神奇物件时将手放在其上感到无比激动欣喜,在触摸的几分钟他既害怕又高兴,被这个无可置疑的奇迹所陶醉。在这个文本细节中,冰块这件习以为常的东西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色彩。伴随着“珍贵、新奇、奇怪”等认识并发生联系,让平凡的事物不再平凡,可见冰块是一种简单的视觉意象,隐喻了当时拉美社会环境的现状,又是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具体的象征物,从简单的冰块入手就可将当时的相关特征加以贯穿。

三、文学内部研究之象征篇

韦勒克对象征的分析就如同对意象的阐释一样,是源于一种运动,这固然是象征主义运动的产物。象征是多义性的词汇,既是一种逻辑性的术语,同时也有语义甚至符号学的含义,韦勒克在这一部分主要强调了象征的本质基础和几种关于象征的观点。从象征的本质基础来看,韦勒克提出取其共义的部分则是“拼凑、比较”,进而发展为类比的观点“某一事物代表或者表示别的事物”,可见类比是象征的基础。在类比的基础上,韦勒克提出了针对象征的比较合理的表述:甲事物暗示乙事物,而甲事物本身也作为一种表现手段给予特殊的注意。

探究象征的基本含义之外,作者又将象征的几种观点加以罗列,分别是纯象征主义、个人象征和传统象征以及自然象征。纯象征主义,既是把一般符号和意象排除之外,也是服从于某种个人意志的东西,在诗歌和戏剧中较为常见。值得深入探讨并结合文本的则是个人象征和传统象征。个人象征,即是一种私用象征,带有作者的某种主观创造,是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角度才能够理解和阐释的一种象征观点。文本创作是具有创造性特征的,个人象征也是如此。例如在《废都》中频繁出现的“牛”这个意象象征,作为一种哲学的意象在它身上体现了寓言的意味。它就如一位哲人在揭示某种人生与历史文化的哲理,将人类的生存危机和焦虑的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它认为“可悲的是,正是人建造了城市,而城市却将他们的种族退化……他们高贵地看不起别的动物,可哪里知道在山林江河的动物们却正在默默注视着他们不久将面临着的末日灾难。在牛的另一种感觉里,总是预示着这个城市总有一天会灭亡。”西京城的颓废总是给人一种深重的无奈,就如挂在城门上的牛皮鼓感慨世事的沧桑。作家运用自身对于“牛”在特定文化领域和文本创作中的理解,构造了牛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区别于我们自古认同的有关于牛的勤劳淳朴的美学内涵,这种构造涵义是需要了解具体的创作背景才能得到解释。

相对于个人象征,传统象征则是人们头脑中约定俗成的一种暗示和隐喻,这种象征容易把握但是缺乏一定的创造性。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针对“柳”的象征含义则是对友人存在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愫,采用谐音的修辞方法表达自己的一种矛盾心情;同理在众多的西方文学作品中习惯引用森林这一象征事物,除了取其灰暗幽深的自然表象之外,更加注重内在的象征意味用以说明情节发展的某种曲折。这些象征物在一定程度上是模板的表征具有习以为常的含义,故传统。

无论是个人象征还是传统象征,在具体的创作中都有相互交织和融合的倾向,这说明了创作意识不断更新的现实状况。除此之外,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自然象征的表现,伴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成为文本创作话题的趋势,创作中的自然象征也是层出不穷。就如在贾平凹小说《怀念狼》中,自然事物狼作为象征隐喻的对象,进而联想到人,以从人类生存的角度探讨了人的生存状态、生存观念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他独特的思考。人与狼的关系,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种人类生存的状态。他从生存的角度真实地揭示了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对于自身和环境破坏,同时也阐明了人与自然相抗衡的表征,对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产提出质疑。狼失去食物就如同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的困惑类同,而人类不应该只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对待狼甚至是自然。尊重环境,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在创造中保持本性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可见自然象征取于自然又达到了超乎自然的艺术效果。

结论

本文从韦勒克的文学内部研究理论入手,将其中的意象、象征理论结合具体的文本加以表述,并配合自己的理解加以阐明,总体而言很多地方还存在对理论理解不深刻之处,可能列举文本也有欠妥,还请多多见谅。也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加深对此的理解,有更充分的感悟。

参考文献

[1](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韩鲁华.精神的映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007:109-184.

[3]叶永胜.悟道・体证-贾平凹的意象世界[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6(2):19-22.

[4]肖莎莎.浅析《百年孤独》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J]外国文学.

贾平凹怀念狼范文第4篇

在编辑部讨论2001年选题计划的时候,大家想到了开办一个新栏目,叫做“本月最佳父母”。紧接着,大家又陷入了究竟什么样的父母能称得上是“最佳父母”的怪圈:是像评选国家级、省级、市级劳动模范那样来评选“最佳父母”吗?是要找那种本人事业有成,家里外头完美无缺,孩子年年三好生,最后被保送进重点大学的家长吗?

作为一本普普通通的杂志,我们无力,也无意去搞这种层层选拔的工作;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我们也不必这样去苛责自己。因为想来想去,我们所能做的实在太有限。

首先,我们本身的背景、经历、境遇有一半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其次,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把我们这一辈甚至上几辈人的基因全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继承下来。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他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前些日子,我因为有别的事而没能参加每年一度的老同学聚会。后来,据同学给我打的电话和发的电子邮件传来的信息,我了解到:这次聚会的主题之一和以往一样,就是孩子。只是这次聚会加上了一个注脚:咱的孩子是永远的心痛。这些孩子里,有的已经上了清华大学,有的上了医学院,还发誓以后当了大夫绝不收红包。还有的因为考试之前的意外伤害,本该上市重点而上了区重点。更有一个孩子小时候曾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经过治疗,正在健康成长……我暗自琢磨,他们都够当“最佳父母”的资格了,可他们却异口同声地撇嘴:“谁的孩子谁知道……”

这话一下子触动了我的神经。可不是吗?最近的一件事至今“让我欢喜让我忧”。

去年家里换了一台电脑,总算是可以上网了。开始,自小偏爱文科的儿子对它似乎兴趣不大。除了周末玩玩游戏,对其他一概不关心。几个月前的一个周末,儿子从学校回来时犯起愁来:学校要组织辩论会,让他当主持人。可他既没有完整地看过电视里的辩论会转播,更没有当过主持人。怎么办?我们首先想到去书店找找有关书籍,但天色已晚,赶到那儿,人家也下班了。我突然想到了上网。到网上书店找好书,明天一早就去买不就行了吗。可网上的几个书店实在令人失望:数量、品种都少得可怜。无奈之中,儿子干脆在搜索栏里键入“辩论”两个字。一大堆关于辩论的内容出现在屏幕上:有讲辩论原理的,有讲辩论规则的,还有讲辩论实例、辩论技巧的……简直令人目不暇接。经过认真选择,儿子下载了几篇文章,胸有成竹地带回学校去了。

第二个周末,儿子兴奋地告诉我们,他认真研究了那几十页内容,照猫画虎地制定了辩论规则,甚至还帮助正方“挑起战火”,把辩论弄得“火药味”十足,又主持得恰到好处。最后,他得了最佳主持人奖。

跟同事们聊起这件事,他们一致赞叹,就冲这件事,你就够“最佳父母”了。可就在我得意之时,同样是围绕上网,我和儿子又开始发生矛盾:放暑假时,儿子有时一上网就是两三个小时。除了在网上买了一本贾平凹的《怀念狼》,一本杰克・伦敦的《热爱生活》和几张光盘外,其他就没什么“正事”了,一会儿到处闲逛,一会儿跟人聊聊天,一会儿给同学发一封在我看来“没什么意思”的电子邮件。

我开始酝气,一方面为他不复习功课―明年他还得考大学呢!一方面心疼电话费,更怕他溜进不良网站……

前些天,见到著名作家毕淑敏。说起她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一番发言,她说,人的自我实现是一个过程。首先作为一个女性,我热爱自

己的性别;第二,作为一位母亲,我不仅把一个生命孕育抚养大,同时我还成功地完成了与这个生命的分离,使他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社会有用的人;第三,我在当了十几年军医。在那片人迹罕见的青藏高原上,我充分体验了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敬重;第四,我一直喜欢写作,因此,在当了十几年医生以后,我开始从事专业写作。现在,我又在写作的同时,读心理学的硕士学位……

大多时候,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社会的主流标准去评价一个人,一个父母,但是对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个体来说,这个标准就显得太苍白了。

贾平凹怀念狼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 生态危机 人与自然 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具有“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和自然应和谐相处。但是,当我们跨入21世纪的时候,威胁人类生存的阴影已成为日益迫近的生态危机,环境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人类不仅要征服自然,同时,还要善待自然,要善于和其他生物取得和谐的生态平衡,确保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提高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增强保护生态的紧迫感

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我认为,当代社会影响生态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人口指数的增长,过快消耗的自然资源以及严重污染的自然环境。

首先,人口指数的增长,势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压力。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活动,只能在自然界中进行。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生存需要,我们必须开发更多的土地、林场和草地以及渔场,必须开发更多的满足人们发展需要的大量资源。由此可见,人口的大量增加,也增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压力。

不断增加的人口消费水平势必造成人类对地球资源越来越多的需求量,但是,地球的环境空间并不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各种资源的储量和再生能力更不会因人口指数的增长而增长,因此,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必然会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变得越来越大。

其次,自然资源的过快消耗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类: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可更新,如水、生物等。不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更新,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由于现代工业国家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从而使这些资源的危机状态加剧,甚至那些可再生资源,由于人类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危机状态也日趋严重。

再次,环境的严重污染对人类的生存状态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越来越多,这些污染物就是对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对大气构成污染的主要有煤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特别是这些污染进入大气圈后,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表增温。水污染在地球上也相当普遍,主要是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致病微生物,油类物质,各种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造成危害。造成水污染的方式是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方式是将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废水排入河流、湖泊和水库。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化肥和农药等。这些有害物质中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及虫卵等进入农田,沉积到土壤中,从而造成土壤污染,危害人类。

二、充分认识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增强保护生态的自觉性

现代工业寻求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扩张,但是,人类保护自然的能力却没有随着人类开发自然资源能力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由于人类无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这也严重损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一)人类对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近代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自然。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比如,工厂在生产化学制剂的同时,已对自然环境构成了重大威胁;大量的能源消耗,已严重影响了地球气候;人类活动破坏了大量的森林和湿地资源;被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污染了水和土壤;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人类不得不成为超级生产者。比如草原的退化、渔业资源的枯竭、部分物种的灭绝、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贫瘠和农产品化学污染等等,都与人们对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人类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一环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当代工业生产系统主要保持着线性和非循环方式:即“原料―产品―废料”,它以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据统计,工业生产从自然界取得的物质被利用的仅占3%―4%,剩余的则与有害和有毒物质被重新抛回自然界。由此可见,当代工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大量废弃物的工业经济之上的。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扩张,但是,却没有同时扩大保护自然的能力。无限度地向自然索取最终严重损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三)人类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核心是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它的目标是,既要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事实告诉我们:人类是超级消费者,地球上所有对人有用的东西,几乎都成了人类的消费对象。人们在消费自己制造出来的产品的同时,又把大量的垃圾堆在地面或埋在地下,使整个地球变成了垃圾场,对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四)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因素

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他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毁坏任何自然存在物。强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一种价值取向,它在人类和非人类之间划分了一道价值鸿沟,将人类利益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甚至以牺牲其他生物的价值来换取人类的利益。在人类主导的世界下,强人类中心主义看似在情理之中,却意外埋藏着人类自身毁灭的信号。所以,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一个原因。

三、科学地保护生态平衡,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必须将其付诸实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超越现代技术,由现代技术过渡到绿色技术,也就是逐步过渡到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

首先,树立人类只是自然的一员的观念,而不是成为自然的主宰。人类在追求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还应该考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尽量做到少损害或是不损害自然环境。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要做到尊重自然,而不是把自然作为实现人类各种用途的手段;不仅重视开发利用自然,更应该重视保护自然,努力使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相处的关系。

其次,正确处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资源为代价。要通过有效措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资源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会损害后代人的发展和消费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体现代际公平的原则,切实改变现在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做到适度消费,建立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低资源和低能源消耗、高消费质量的适度消费体系。

再次,重视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寓个体、地区、集团、国家利益于全人类整体利益之中。人类进化到今天,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任何局部的环境问题都会给整个地球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在考虑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全球生态的整体性,做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要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与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确实树立起一种体现自然中心的现代整体观。

总之,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人类必须对以前的行为进行反思,切实把观念转变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在考虑发展的时候,既要思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应重视整个自然的生态系统,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确保自然和人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徐崇温.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罗马俱乐部的思想与活动[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3]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贾丁斯著,林官明等译.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6]刘文良.“双重视角”与生态女性批评的独特魅力[J].北方论丛,2009(2).

[7]刘福森.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8]李怀政.生态学变迁:从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到协调自然[J].商业研究,2007(7).

[9]张书琳.以工业文明挖掘生态危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2).

[10]杨芷郁.生态整体主义环境思想评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

[11]张静.现代性境遇下价值秩序的颠覆及哲学反思[J].长沙大学学报,2009(1).

[12]曹然霞,夏石.生态批评视野中回归主题的建构[J].长沙大学学报,2009(1).

[13]史军.反思环境危机的哲学根源[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相关期刊更多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真空电子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城市开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