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孔子语录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古典文学 道德标准 语言转换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C-0048-0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人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首要记忆;对世界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标志符号。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以爱人之心来协调和谐社会;因材施教对现实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这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是新世纪中华文化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苏联及俄罗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俄罗斯汉学家多年来对《论语》做了大量的翻译和研究,其中的一些观点和评价,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如何在职业学校俄语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丰富文化内涵、开阔国际视野,提高运用俄语的能力,加强国际交流,是需要我们外语教师思考的问题。《论语》是最具代表意义的著作之一。我们从俄罗斯汉学家经过多年研究翻译成的《论语》中摘录几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另一种语言中体会《论语》的博大精深,既提高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又为今后中俄两国文化交往,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Учитль говорил:―Не радостно льучиться и постоянно добиваться совершенстваtИ не приятно ли,когда друзьяприходят издалека?Не тот ли благороден мужoкто не досадует,что неизвестен людям?
子曰U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Учитель сказал:―Есль благородный му ж лишен строгости в нем нет вунушительности и он не тверд в ученииГлавное―будъ честен и правдив,не дружи с теми,кто тебе не равен,и не бойся исправлять свои ошибки.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Учитель сказал:CЕсль благородный муж не думает во время трапезы о насыщении своего желудка,не помышляет,живя дома,об уюте,проявляет расторопность в деле,осторожно говорит и исправляется ,сближаясь с теми,у кого есть путь,он может называться любящим учиться.时,都着重强调的是“君子”具有的品德,“君子”是个术语,这个术语通常被翻译为благородныймуж,直译是高尚的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在这个核心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道德标准。君子“循循善诱”、“谦虚谨慎”,从逻辑上讲君子的反义词是Маленькиелюди,就是不遵守生活的礼仪、不施仁义、不尊重长辈,在执政者面前不履行自己的职责的人。成为君子是每一个国家公职人员和士大夫追求的目标。守规矩、谦逊、冷静、忠于职责,遵守礼仪,这就是孔子理想中的君子。比如君子是“不知而不愠”,用俄语表示是Не тот ль благородный муж,кто не досадует,что неизвестен людям?,“君子,学则不固,主忠信”,БлагородыймужнетвердвученииГлавноеCбудьчестениправдив“君子敏于行事而慎于言”,Благородый муж не тверд в учении,ГлавноеCбудь честен и правдив,事实上所有孔子的著作都试图解释君子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怎样能够成为君子。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君子的品德,可首先将语录中重点词汇进行讲解,例如дабиваться совершенства“完善”,ГлавноеCбудь честен и правдив“诚信”,проявляет расторопность в деле,осторожно говорит“做事机敏,说话谨慎”等等,首先从这些学生都懂的词汇开始讲解分析,然后过渡到语句,最后是整段语录。从小到大,分层递进,待学生都理解之后,用朗读背诵的方式加深印象,以便巩固。同时还安排一节讨论课,就几段学过的《论语》语录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和学习,发现君子品质的特点,那就是成为君子是中国社会每一个有道德和良知的人为之而努力的目标。孔子的思想是在孔子、孟子、荀子这些先师过世以后形成的,要想理解孔子的思想,包括对君子的阐述,我们必须往前延伸到十世纪到十三世纪新孔子时代,然后是孔子思想复兴的明清时代。显然,也就是从那时候孔子的思想从一个个人学说变成国家的政治道德学说。
通过对《论语》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的引导让学生们从传统文化中学会如何做人,做孔子倡导的“君子”;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对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种成长。因为教师教授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当然,如何让学生用俄语、并在两种语言转换中学习《论语》只是一种尝试,并没有形成体系,在教学中还缺乏指导性,需要教师慢慢摸索。
其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这则中的“习”字很多老师都解释为“复习,温习”这是不完整的,可以说只是触皮毛而未现筋骨。你试想一下,像现代的中国学子们一样,每天都学了很多新知识,然后还要不断地去复习旧知识,“亚历山大”啊,你去问问他们看,这个事有快乐吗?这是对这个字的不完整的解释,所以这个字还可以解释为“实践并形成习惯”。整句的意思是“学习了一定的新知识,然后在生活中实践它并能形成习惯,这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孔子是个注重知行合一的人,强调学以致用。他不会像现代的老师一样,要求学生学很多没用的知识,然后不断的复习它,以便于能考试过关,要知道在孔子那个时代实施的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哦!可不像我们现在实施的教育名义上说是“素质教育”,可是实际上还是“应试教育”。话当别论,这个字在某些时候也可以解释为“复习、温习”但那要看“学”的内容。要懂得活用。
之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一则,很多人都直接翻译为“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这是不完整的翻译,你试想一下,一个学生再读鲁迅先生的《故乡》这篇文章,有了以前没有过的新的体会和见解,那么他就能当化学老师或英语老师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他能当什么老师呢,他只能在《故乡》这篇文章的理解上做老师。所以说这一则应该翻译为“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新发现、新见解、新领悟,那么(对于这件具体的事上)
你可以做老师了。”同理: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则中的“我师”只能解释为“在某些方面可以做我的老师”而不能直接翻译为“我的老师”。并且“三人行”中的“三”是泛指多数,不能直接翻译为“三个人一起走路”
第三: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关键词:《论语》 仁 英译 比较
一、引言
“诸子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1](P6)在古代思想家中,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语》一书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五经之馆辖,六艺之喉拎”[2](P5),无疑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撰,故谓之《论语》。”[3]意即《论语》是孔子的门人在孔子去世之后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之间的对话经过讨论编撰成书,其中“论”是“编撰”之义,“语”是“话语”之义,“论语”就是孔子及其弟子话语的编撰。
据统计,《论语》全文共15953字,单字为1355,出现频率排前十的高频字依次是“子、人、君、和、仁、道、行、礼、学、天、民”(见表1),其中“仁”字出现了109次,是《论语》一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单就词频统计而言,“仁”毫无疑问是《论语》的关键词;在大多数学者看来,“仁”更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和精髓。但是《论语》一书中并未具体解释“仁”字,其内涵极其丰富且寓意广泛,可谓微言大义,这对《论语》中“仁”的基本内涵解读提出了巨大挑战。
表1:《论语》高频字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高频字 子 人 君 和 仁 道 行 礼 学 天 民
词频 972 222 159 118 109 90 82 75 65 49 49
二、“仁”的基本内涵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仁”是会意字,“仁,亲也,从人二”。从词源学角度进行分析,“仁”乃“人”+“二”,“仁”的左边一半是“人”,右边一半是“二”,这就表示两个人在一起,当然并不是单纯数量关系上的两个人,而是指由此而发生的人际关系,泛指人与人之间要亲近友爱、互帮互助。“仁”在《论语》中的出现高度频繁,在《论语》乃至儒家学说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孔子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却并没有对其作出明确的解释,而是将其涵义融入自己的言论之中。杨伯俊认为:“一部《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或者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或者说‘爱人’就是‘仁’,还有许多歧义的说法。”[4](P16)“仁”作为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涵盖了“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论语》中涉及到“仁”的语句众多,从词义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指“仁德”,代表一种品行、一种思想;第二类指“仁者、仁人”,即“有仁德、行仁事之人”;第三类指“行仁,做仁事”;第四类指“仁”的名声,即被人称为“仁”[5]。
“仁”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德规范和儒家学说的理论核心,其基本内涵可从两个层面加以归结:“克己复礼为仁”与“仁者爱人”。《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就是要求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孔子对于弟子问“仁”的答案因人而异,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就是孔子“仁”的中心含义。“仁者爱人”,从肯定方面讲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否定方面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合乎“仁”,“刚、毅、木、讷”近乎“仁”,“仁”并非诸德,却是包罗诸德的最高概括。一言以蔽之,“仁”字内涵深刻,可谓“一字之下,蕴义万千”。正因为“仁”在《论语》中蕴意万千,其内涵之丰富、用法之灵活,所以“仁”在英译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对应词,译者需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情境分别翻译成不同的英文单词。
三、“仁”的英译比较
(一)整体评价
关于《论语》一书的翻译与研究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自1809年至今……产生了近40个英语译本(包括全译本和节译本),这为《论语》英译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基础。”[6]在众多的译本中,理雅各(James Legge)与辜鸿铭(Ku Hungming)的英译本影响较大。由于译者身份、教育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对《论语》的解读与翻译也呈现出差异,对核心词“仁”的翻译见仁见智。
笔者统计发现,理雅各在《论语》译本中将“仁”翻译成“true virtue”或是“perfect virtue”的次数多达57次,译成“perfectly virtuous”或“truly virtuous”的次数也有12次(见表2)。除了“仁”,“德”也被理氏翻译成“virtue”。由此可见,“virtue”(其形容词为“virtuous”)是其译本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关键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virtue”指的是“behavior or attitudes that show high moral standards;a particular good quality or habit;an attractive or useful quality”,即道德层面上好的行为、人物或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强调的是某种具体的美德,故用它来翻译“德”是很对等、恰当的。而辜鸿铭将“仁”视作一种道德观念,他对“仁”的解释通常以“moral”为核心词,如:moral character,high moral life,moral man/people/well-beings等(见表2)。尽管“moral”所修饰的名词多样,但翻译成中文无非是“品性端正的人”和“高尚的生活”两大类。辜氏将儒家文化本质上理解为伦理文化,他将儒家的“仁”“德”“君子”“和”“中庸”一律译作含有中心词“moral”或与“moral”相关的词,如“morality,the moral law,the moral man,moral reform,our true moral and ordinary self”。
表2:“仁”的两个译本比较
理雅各译本 辜鸿铭译本
仁 数量 仁 数量
True/perfect virtue 57 Moral character 46
Perfectly/truly Virtuous 12 (high) moral life 25
virtuous 10 Moral man/people 13
Benevolent actions/benevolence 9 Be moral/covetous 8
The man of virtue 8 To live a moral life 5
The virtuous 7 Morality 5
Pronoun 2 A (good) man 2
The good 1 Moral surrounding 1
A man 1 Man of the people 1
Act virtuously 1 Men of moral worth 1
Men of principle 1 Moral well-beings 1
total 109 total 109
总结起来,理雅各的“virtue”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美德”,辜鸿铭的“moral”在汉语中通常表示“道德”。而在儒家思想中,“仁”与“德”不能等同,“仁”高于“德”。《论语》中有“仁”“德”并举的例子,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见二者有别。在孔子看来,“仁”是一种哲学理念,是可以通过自律和修身达到的一种人格理想;“德”则是上天赋予或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也就是说,每个平凡的人都有这种与生俱来潜在的“德”,但是并不一定每一个普通的人都能达到一种较高层次的人格理想而成“仁”。因此,理雅各将“仁”与“德”等同译作“virtue”无疑是将二者等同,将“仁”的内涵片面化了。理雅各和辜鸿铭对此的措辞是通篇的问题。篇幅有限,本文只举三例来说明问题。
(二)英译例举与比较分析
(1)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理译:The philosopher Yu said,“They are few who,being filial and fraternal,are fond of offending against their superiors…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submission!――are they not the root of all benevolent actions?”
辜译: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A man who is a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 will seldom be found to be a man disposed to quarrel with those in authority over him...Now,to be a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do not these form of the foundation of a moral life.
孝,指对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间的爱,也包括朋友之间的爱。孝悌本属于家庭私德的范畴,孔子将其推而广之,引申出孝悌者不好犯上,亦必不会作乱,得出孝悌是“仁”之根本的结论。对于该句中“仁”的理解,向来众说纷纭。此处理雅各将其译作“benevolent actions”(慈爱的做法),辜鸿铭将其译作“a moral life”(有道德的生活)。无论是从字面上还是从内涵上都无法将二者与“仁”对等起来。近代著名学者谢无量认为,孔子平日所言及所定五经中所有诸德,殆无不在仁之中。可见理雅各使用的“benevolent actions”及辜鸿铭使用的“a moral life”只是“仁”宽广涵义的一部分。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理译:The Master said,“It is only the (truly) virtuous man,who can love,or who can hate, others.”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It is only the men of moral character who know how to love men or to hate men.”
“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是儒学所主张的爱的方式。但是孔子在推崇“仁”的时候,不仅有“好人”的一面,也有“恶人”的一面。所谓的“好人”与 “恶人”并不指根据个人的好恶标准做出判断,而指明辨是非,爱仁者,恶不仁者。作为凡夫俗子,人人都有自己的好恶标准,并且或多或少对某些人带有成见,所喜好的人未必就是好人,所憎恶的人也未必就是坏人。从结构上来说,理雅各与辜鸿铭的译文均采用了强调结构,与原文的句子结构是吻合的。理氏将“仁者”译作“virtuous man”,而辜氏将其译作“the men of moral character”,表面看来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将二人的译文回译成汉语,问题就出现了。理译:只有仁德之人才能爱人,才能恨人。此译文显然不合逻辑,难道不是仁德之人就没有爱人与恨人的权利吗?辜译:只有仁德之人知道怎样爱人,怎样恨人。相比而言,辜氏的翻译较为恰当。
(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理译:The master said,“The faults of men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lass to which they belong.By observing a man’s faults,it may be known that he is virtuous.”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Men’s faults are characteristic.By observing a man’s failings you can judge of his moral character.
常言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孔子告诫我们,为人处世时犯的不同的过错出现在不同的类群中,通过观察种种不同的错误,就知道“仁”了。这里的“党”是“类群、派别”之义。理雅各将“斯知仁矣”中的“仁”译成“virtuous”,整句回译成中文变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人们可以知道他是仁德之士。显然,理氏误解了原文的意思,回译成中文的逻辑经不起推敲,是不符合常理的。辜鸿铭则将“仁”译作“moral character”,强调的是道德品质,再次将“仁”与“德”二者等同。
四、结语
理雅各和辜鸿铭对《论语》中“仁”的翻译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无论是理雅各的“virtue”,抑或是辜鸿铭的“moral”,在汉语中通常表示“美德”“道德”之类。而在孔子看来,“仁”与“德”有别,“仁”高于“德”。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使“仁”难以在根植于欧美文化的英语中找到一个完全对等的词来与之相译。为了比较全面客观地体现出“仁”在原文中的旨意和风格,避免译文对读者的误导,“仁”的翻译还是以音译为“ren”为好。
参考文献:
[1]蒋伯潜.诸子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2]赵歧.孟子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图解论语》“孔子著”.新网~华文报摘.http://
/hb/news/2009/11~27/1988417.shtml.
[4]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J].齐鲁学刊,
2007,(1).
关键词:国学教育 小学生 论语 国学经典
一、国学之经典,世人说《论语》
国学,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是传统学术与文化的综合体,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堪称国家瑰宝。直至现代,对其二字的释义争议仍然较大,至今没有统一定论。经、史、子、集将中国绝大多数史册古籍分门别类,其中有精华,且有糟粕。应根据不同学习对象、不同学习目的来分类学习。
中国人做学问,不仅限于纸上的舞文弄墨,更加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而将此发挥极致的学派代表,首推儒家孔子。推崇原因很简单,孔子怎么说的,他就是怎么做的。由此,专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史上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跨越千年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格素养及道德行为。从古,要想修读“五经”,必先拜读《论语》;现今,《论语》亦是国人初学的必读之书,迄今已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全文二十篇共四百九十二个章节,字句记录着孔子及弟子平日生活中的种种言行举止,甚至孔子如何行走、怎样站立的细微之处都有作描述。这些只言片语的串联,勾勒出生活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文坛先圣孔子的生活起居及育人讲学的生动形象,以此影响后人的为人处世,对当代人相当具有借鉴意义。反观现代国学在小学校园的推行现状,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反思。看似齐全的国学读本中,对国学的误读其实不少。
二、小学生研习《论语》当有所得
⒈知耻懂礼,学会做人。教师对《论语》讲学的目的,是透过孔子与弟子之间简单的互问互答,生活化的言行举止让小学生了解儒家基本思想,感受高尚情怀。首先,从孔子核心思想“仁德”入手,《论语》所指“仁”,就是仁爱、仁德,这是做人的根本。如颜渊与孔子的一段对话,直接挑明了仁者的根本。颜渊:“老师,到底什么才是仁?”孔子:“能够克制私欲、合乎礼法,将内心回归到‘礼’的层面,便可以称作仁。等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颂你是一位仁人。”又如:“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等等,都反应出了道德修养的本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围绕这些本质思想,培养学生德育双馨。
⒉浸润经典,沿承文明。国学经千年历史长河的积淀,奠定了华夏民族精神与品格的基础,传承文明,亲近经典,是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民族使命。教育,从娃娃抓起。培养小学生的国学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论语》为例,其每一章节都是一则生活化的故事,每一则故事都蕴含着一个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哲理,形象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孔子对弟子们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即便时过千载,仍然影响着后世的教育。
三、小学国学教育的实践意义
⒈读圣贤书,立高尚人品,推德行教育。据社会科学院统计结果分析,大多数成功人士取得成功的突破点就在于高情商,所谓情商就是兼具优秀的道德素质与高尚的人格修为。单单凭借智商获得成功的虽有人在,但所占比例却很低。小学生正处于人格萌芽期,部分小学生受家长骄纵所致,对待父母傲慢无礼、任性霸道,通过国学教育的普及,如《论语》中孔子跟弟子们说:“父母在身边的时候,要好好孝顺父母;自己出门在外,就要听从长辈意见,谨慎言行,坦诚可靠,要懂得宽容,多关爱身边的人,多结交有仁德的人”,“自己不希望他人这样对待自己,自己也不要这样对待他人”等等诸如此类的礼学教化,能够对小学生人格的塑造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为其健康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⒉不求甚解,旨在潜移默化中熏染传统文化。孔子鼓励学生“多闻、多见、多识”,即重视将学到的东西牢牢地记住,再经过消化理解把学问真正学到手。国学教育不是瞬时能够看出成效,收获硕果的,万不可用死记硬背击溃了学生对国学的热爱,或用张扬的汉服、仿古学堂等形式主义扭曲了学生学习的本意。教师应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慢慢渗入学生的心灵,将经典思想与智慧交织熏染,让学生透过传统文化来丰富人生价值观,奠定修为基础。
推行国学教育多年的实践结果证明,国学经典并非只是史册上记载的单纯文字,而是古人圣贤传承千年的睿智思想,是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证与实践的。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但是很多教师反映,文言文课难上,学生学习困难无兴趣,课堂常常出现冷场的状况。如何化解冷场的尴尬,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需要教师剖析冷场的缘由,寻求活跃课堂气氛的“沸点”,从而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课例描述
有教师执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一课,具体教学环节安排如下:①导入:教师以“三人行,必有我师”蕴藏的道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导入课题;②背景介绍: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孔子的生平经历、《论语》的相关知识内容;③诵读环节:教师首先示范朗读一遍;学生自由读;教师检查几名学生的朗读效果;全班齐读;④教师以串讲法连串地讲解课文内容,逐一讲解重点实词、虚词以及句式。(以上四个环节均由教师“讲”,学生仅参加了“自读”和“齐读”。时间使用情况:教师18分钟,学生5分钟);⑤翻译环节: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请几名学生起来翻译十则语录,多数学生一知半解回答不到位、或者干脆一言不发,课堂气氛沉闷,多次出现了冷场状况。当学生拒绝回答时,教师再提问下一名学生,但冷场状况继续出现,教师难以继续下一教学环节(剩下17分钟里,教师没有完成预设的翻译环节,也未采取措施处理冷场,后续的教学环节也未进行)。
二、课例评议
“冷场”是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大忌。在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堂语文课教学可简单分为两块,第一块称为“‘教师’包讲,学生提前进入‘疲惫’”环节。导入、背景介绍、诵读、知识讲解都由教师包讲,学生能够尽早参与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文言文教学内容涉及古代思想意识形态、语言的固有习惯,常常让现代学生产生古今知识隔阂及遥远的距离感,容易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学生参与文言文学习,需要借助动脑、动手、动口等一系列“活动”尽早、尽快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课例中,课堂教学进行了近20分钟学生还未融入学习状态,因此形成学习疲惫状态也就不足为怪。第二块称为“课堂冷场,预设教学环节难以进行”环节。在余下的17分钟里,课堂气氛沉闷,大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参与配合教学,出现了多次冷场,而教师也未采取灵活应变措施处理窘境,后续教学环节也难以完成。笔者认为,出现冷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方法方式单一
课例中提到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串讲法。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法,其特征是以讲解为主,连串地讲解课文的背景知识、实词、虚词、句式以及翻译。串讲法是一项利弊掺半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忙得不可开交,又耗时又费力,在课堂里多数时间只听到教师的声音;可学生却不领情,面对偶尔的提问,学生要么应付式的回答,要么敛声屏气,不予配合,出现常见的冷场。
(二)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我们知道,初中教材选取的文言文多是文质兼美、文本内容丰富可供挖掘的经典篇目,但文言文内含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对现代学生来说,已是很陌生且有一定的隔阂。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设计未考虑学生生活经验、年龄特征、心理状态等方面,把教学的时间和重点仅放在疏通文言字、词、句、翻译的基础上,忽略挖掘文言文反映的深层次内涵,学生则因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而厌学。
因此,激活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冷场的“沸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生课前预习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准备”是预防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出现各种突发问题的必备工作。教师提前布置预习,鼓励学生把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点和困惑疑问记录下来,带着问题来听课,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事倍功半。为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可变换多种方式,如个人独立预习、同桌合作交流预习、小组合作任务分配预习等。课前预习学生需达到以下要求:①初步了解作者、题目及相关背景知识,除了课本,还可查阅参考书籍或网络等相关资料;②勾画生字词,借助注释落实读音,能够基本朗读;③勾画实词、虚词、重点句式,借助注释、资料,能够基本翻译;④认真记录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困难,有待于课堂交流解决;⑤教师坚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促使学生形成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
(二)分析学情,预设学生学习的“困难点”
七年级是小学——初中的过渡学年,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年龄特征,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及设计。教师提前预设该年龄段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可能出现的教学“困难点”,对课堂上出现的“困难点”尽量做到胸有成竹、有备无患,避免突发状况造成的手足无措。当然教师不可能预设所有的教学“困难点”,但提前预设能够帮助教师驾驭掌控课堂,从容应对学生,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知识迁移。
(三)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古人认为,给人一些鱼充饥,不如教会他怎样捕鱼。但笔者认为重要的不是“怎样捕鱼”,而是要激发他“捕鱼的兴趣”。文言文是学生畏惧、讨厌却又不得不学的重要学习内容,教师巧妙激趣非常重要。①活动激趣法。安排小组竞赛,对《论语十则》的翻译以回答快、对计分,胜出小组有奖励;②对比激趣法。教学《行路难》,把小学教材中《赠汪伦》放在一起对比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学生自己找出李白在不同时段创作的意图、风格,文体的特点,两篇诗歌的主旨等等;③音像激趣法。教学《岳阳楼记》,利用多媒体技术配上古典音乐朗读,名胜古迹图片展示,相关影视作品播放,创设情境激趣;④故事激趣法。教学《狼》,让学生自己准备,在课堂上把课文变成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灵活应变冷场,绽放智慧之花
教师往往无法完全避免课堂上出现的冷场情况,怎样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又能获得出乎预料的效果,这就要考验教师渊博的学识、智慧的思考、较强的组织能力、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充满个性的人格魅力。除了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把握课堂节奏快慢有度,提前预设可能出现的偶况,教师还要随时准备灵活应变:①合作讨论法。课例中,教师提问学生翻译一则语录,但学生沉默不回答。教师可就这一翻译困难点,安排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难理解的字、词、句,让学生动起来,强化师生、生生间合作,缓解课堂沉默气氛;②诵读法。课例中,学生不愿或者不会翻译教师指定的语录,教师可再安排学生多次诵读语录,以师示范读、自读、齐读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读出人物语气和内涵的意蕴。诵读法能使学生进入积极兴奋的状态,活跃课堂氛围,唤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③“踢皮球”。有学生在学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提问教师“臭”的读音是“chou”还是“xiu”。教师很难马上解答,可以采用“踢皮球”方法,向学生说明“这是一个可深入探讨的问题,大家把它作为课后小课题研究,讨论结果下次课上再和大家分享”。既轻松化解课堂突发状况的尴尬,又给自己和学生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④情境引导法。针对文质兼美的文言文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情境化。《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具有音乐美、景物美和意境美的内容,可借助多媒体音频、动画播放、渲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处于冷场中的学生重新拉回课堂。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难,教师遇到冷场更是常事。教师需找准缘由,化解冷场的尴尬,寻找活跃课堂气氛的“沸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运来.语文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邢培芝.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J].成功,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