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静脉内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的血管通路,包括直接动静脉内瘘和移植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常用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是影响血液透析效果的关键。我科自2010年成立内瘘管理小组,对本科的所有的动静脉内瘘进行月评估及双向动态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0年1月成立动静脉内瘘护理管理小组,把所有的动静脉内瘘进行双向动态的管理。186例患者,男114例,女72例,年龄为18~94岁;低位内瘘169人,高位内瘘16人,人造血管1人;同一动静脉内瘘使用10年以上者有38人,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为29~68岁;最长使用寿命为20年。
2 动静脉内瘘双向动态管理过程
由本中心的医生、护长和组长组成血管通路管理团队。首先,由医生通过幻灯的形式向组内成员讲解内瘘的相关知识同时观看动静脉造瘘术,了解手术方式及原理。其次,阅读相关文献,掌握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形成、术后护理和日常保护等相关知识,便于更好的向患者做好内瘘的宣教及掌握穿刺的原理及方法;然后,建立血管通路登记本及内瘘月评估表,护士与患者对动静脉内瘘进行双向动态的管理。
2.1 制定计划 护士分层级管理、患者的管理及动静脉内瘘的双向管理。
2.2 实施
2.2.1 护理人员培训 ①严格的入室制度和考核制度。所有进入本中心的护士由组长带教,并接受专科知识培训,入室3个月后经考核合格方能进行动静脉内瘘的穿刺。②合理的排班,每个班次均由高低年资的护士团队组成。③造瘘术后4~6周,由动静脉内瘘成员评估并确定新瘘使用时间,新瘘的前5次由组长进行穿刺,穿刺后做好内瘘的评估登记,包括:穿刺方式、穿刺者、血流量、动脉穿刺距离吻合口的距离、透后按压情况、新瘘护理的宣教等。④对疑难内瘘,如内瘘血管条件较差,血管走向不明显、充盈度不够的血管由组长及高年资穿刺技术好的护士进行穿刺,减少穿刺失败。⑤采取绳梯式穿刺法,每次穿刺前根据患者内瘘情况动态评估穿刺点,距离上次穿刺1 cm,并告诉患者下次的穿刺点,护士与患者共同监督。
2.2.2 患者的培训 患者及家属掌握内瘘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对内瘘使用及寿命极其重要、了解造瘘的目的和原理、掌握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和观察、掌握造瘘侧肢体的保护方法。
2.2.3 动静脉内瘘的双向动态管理 ①建立血管通路登记本,登记动静脉内瘘的部位,手术方式,造瘘时间,血管通路变更时间,变更原因。②护长及组长每月带领组员对所有动静脉内瘘的使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血色素情况、血压情况、干体重情况、在线Kt/v测定达标情况、内瘘穿刺情况、有无使用后并发症,同时检查患者对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自我护理情况。③组长对当天内瘘穿刺失败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做好登记,并分析原因,向患者着重穿刺失败后内瘘的护理。④患者与护士一起参与穿刺的监督管理,确保绳梯式穿刺,避免定点穿刺形成假性动脉瘤。⑤每月总结当月内瘘存在的问题并全科讨论,及时发现潜在的内瘘问题,及时处理。
关键词:动静脉瘘;保护;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动静脉内外科手术,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内瘘建立后,一般4~6w时间,不能使用过早,因术后数周经过血流的冲击静脉血管已动脉化,静脉管壁扩张并增厚,过早使用不仅粗大的穿刺针不宜刺入,满足不了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而且透析机血泵的抽吸可使吻合口狭窄,导致内瘘闭塞。
1 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方法
穿刺内瘘,先观察内瘘血管走行,然后摸清所穿刺血管壁的薄厚,弹性及深浅。对于血管暴露不清者,可于血管上方轻扎止血带,但扎止血带时间宜短。
首选阶梯法,而穿刺点不固定,且新穿刺进针点距上次进针点至少1cm以上;其次,采用纽扣法,即像衣服上的纽扣一样,固定几个穿刺点,轮换使用,切忌使用定点穿刺法,避免硬结节,瘢痕形成,有的甚至形成动脉瘤,而未用的血管形成狭窄。
控制高血压,防止内瘘部位血栓形成,内瘘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不能在吻合口及静脉瓣穿刺,易产生血肿引起内瘘闭塞,动脉穿刺点应离内瘘吻合口5cm以上,针尖向吻合口方向。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内瘘的血流量充足,且管壁增厚,也可采用向心穿刺,静脉穿刺点要尽量离开动脉穿刺点,一般8~10cm以上,可降低循环量,提高透析效率。
若穿刺失败出现肿胀,应立即拔针按压,胶布固定,冰袋冰敷,24h后再用50%硫酸镁湿热敷。静脉穿刺有困难者,在穿刺前先热敷,使静脉充盈。使用中的内瘘作动脉用的血管发生血肿,如确认内瘘不在血管内,并且血肿不大,可在穿刺处略加应保护,同时迅速将血流引入血管路内减轻血管压力,继续透析。但血肿明显增大,应立即拔针,加压止血,在穿刺点以下(远心端)再做穿刺(避开血肿):如重新穿刺有困难,可将血流满意的静脉改为动脉引血,另外选择静脉穿刺做回血端继续透析。如静脉发生血肿应立即拔针局部加压止血,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同一条血管应在该穿刺点的近心端或改用其他外周静脉穿刺。
血透结束后,压迫位置在血管进针出,而不是皮肤进针处,以免形成皮下血肿。压迫血管力量适中,力度为不渗血扪及震颤和血管杂音为宜。
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护动静脉内瘘,极为重要。内瘘手术早期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手臂太高避免受压,避免压在内瘘手臂上睡觉。手术3d进行功能锻炼,5~7d内保持术侧肢体清洁,干净,避免潮湿,以防伤口感染。如伤口渗血不止,疼痛难忍,立即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手术侧禁测血压、戴手表、输液、抽血,内瘘侧上肢避免提重物,避免将一些较重的物件盖在内瘘侧的手臂上。
透析前清洁手臂,透析后穿刺部位避免当日接触水,学会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自我检测瘘管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2~3次/d,特别在发生低血压时,以免瘘管感染及瘘管闭塞,发现瘘管震颤或杂音消失及疼痛,立即就医诊治。
2 动静脉瘘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
适应症:①血液透析;②全胃肠外营养;禁忌症:①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②患者前臂ALLEN 试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③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3 个月;④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或低血糖患者;⑤手术部位存在感染;⑥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3 术后处置
①抗凝药使用:存在高凝状态或血压较低,且术后无渗血,可给予全身抗凝,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扩管治疗,也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②术后渗血:轻压止血,压迫时注意保持血管震颤的存在;结扎止血;③功能检查:术后静脉能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术后早期应多次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血栓形成,及时处理;④术后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⑤手术侧禁止测量血压,术后2w内手术侧上肢禁止缠止血带;⑥术后24h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⑦适当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⑧每3d换药1 次,10~14d拆线,注意包扎敷料时不加压力;⑨注意身体姿势及袖口松紧,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
4 日常护理
①内瘘术肢不可负重,睡觉时不要压迫术肢,可将软枕垫于术肢,促进静脉血流,以减轻肿胀程度;②注意对内瘘术肢的保护,避免碰撞,防止受伤;③衣袖要松大,术肢避免佩带饰物;④内瘘术肢不能量血压,一切静脉治疗以及抽血;⑤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防止高血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⑥保持内瘘术肢的清洁,每天清洗局部,预防感染;⑦术后10d开始做健瘘操;⑧自我监测内瘘吻合口有无震颤以及听诊血管杂音。
参考文献:
[1]施淑美,成小清,范迎春.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
关键词:血液透析;内瘘闭塞
规律的血液透析是目前保证肾衰患者的唯一出路(除肾移植外),而建立及维护一条良好的可供患者长期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通路,就更为重要,也是保证血液透析正常进行的关键。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为理想,临床上最常用的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被视为维持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引起内瘘阻塞,直接影响到透析效率和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正确使用和保护动静脉内瘘,对减少并发症,和提高长期使用率都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作者旨在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0月使用内瘘血液透析的200例患者,发现内瘘闭塞8例,现将内瘘闭塞原因的分析及其对策叙述如下:
1临床资料
在内瘘闭塞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25~70岁;方法:观察内瘘一般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内瘘手术时间,开始使用时间,内瘘失功时间,目前内瘘使用情况。
2结果
内瘘闭塞因素: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所致5例,超滤过多2例,内瘘压迫时间过长所致1例。
3内瘘闭塞原因分析
3.1使用不当,自身血管条件差,如血管过细、动脉硬化、动脉炎等。内瘘使用过早,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差,愈合不良,穿刺部位易形成疤痕,损伤后的血管内壁处易形成血栓。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过早<3个月。由于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过长,在使用过程中,反复穿刺后内膜损伤,出现动静脉内膜增厚,甚至局部附壁血栓形成,不适当的穿刺也可引起血肿常导致血管内膜的损害,最终导致血管通路丧失功能。高血流量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引起血管内皮增厚、纤维化而致管腔狭窄。由于血压过低,流经吻合口的血流缓慢,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同时透析结束拔针后压迫止血时用力过大或压迫时间过长,血流阻断,导致内瘘闭塞[1]。
3.2血液粘稠度高,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高,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等也很易造成动静脉内瘘阻塞[2]。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度脱水加重低血容量,增加了血液黏滞度,促进了血栓形成的发生。
3.3手术技术原因术中动作粗暴,血管内膜损伤、吻合时血管对位不良、血管扭曲成角、术后漏血补针缝合等。
4预防措施
4.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使其能主动参与护理动静脉内瘘,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2术前准备告知患者造瘘的重要性、方法及如何进行术中配合,使其坦然接受手术,嘱患者保护血管,勿在准备造瘘侧手臂做动静脉穿刺,尤其是非优势侧的头静脉及桡动脉,保持造瘘侧皮肤清洁。
4.3术后护理术后5~7 d内,患者应保持手术侧肢体干净,手术后1 w不能进行术侧肢体的淋浴,避免潮湿,不要随意去除包扎敷料,以防伤口感染,若发现渗血不止,疼痛难忍时,应立即与手术医生联系,以得到及时处理。术后采取非手术侧卧位休息,以避免压迫术侧血管,影响静脉回流,形成血栓。
4.4内瘘使用期间,采用正确的穿刺方法:首选绳梯法,其次钮扣法,切忌定点法[3]。手术后的瘘管,原则上是术后6~12个月成熟后放可使用,但新瘘管管壁薄而脆,开始几次穿刺时,很容易形成皮下血肿而影响下次穿刺,故在最初几次穿刺时,最好是由有经验的护士操作,要仔细摸清血管走行后再穿刺,以保证一针见血。在以后的常规穿刺中,也应遵循先找好血管穿刺点,再行穿刺的原则,切忌盲目进针。
4.5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预防低血压是延长瘘管寿命的关键之一。
4.6透析结束,要掌握正确的拔针压迫止血方法,正确压迫止血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拇指与食指同时持左右针柄拔针,用无菌纱布予以按压,压迫的力量要适当,以不出血且感到搏动或震颤为原则,压迫的部位在距离穿刺针尖0.5~1cm 处,压迫时间为20~30min。结合我们科室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我们发现在内瘘功能不良出现的早期,如血肿、硬结、新鲜血栓形成时,及时予以干预,疗效较好,但如出现内瘘瘢痕、狭窄时,内科常规保守干预方法往往无效,需考虑二次造瘘。故建议尽可能在早期发现内瘘功能不良,并及时实施干预,延长内瘘使用时间。
4.7防止血液过于粘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数患有高血脂、冠心病、血液高凝状态等,血液凝固性高。透析结束后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观察患者贫血改善程度,尤其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要及时调整肝素用量。对于心肌梗死、多发性血栓的高危患者,除透析过程应用足量抗凝剂外,可加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内瘘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 本文动静脉内瘘闭塞的8例患者,透析中低血压所致5例,超滤过多2例,内瘘压迫时间过长所致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为门诊透析患者, 透析间期在家度过,应与患者、家属常沟通, 保证患者合理地使用及保护内瘘, 从而有效地延长内瘘的使用" 寿命"。可见根据血液透析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和护理,防止血栓形成、感染,保护血管、保护血管通路,是临床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严格操作规程,防止感染,注意保护血管,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是医护人员研究的任务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苏海燕.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对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6).
关键词:土豆;保护;透析;静脉;内瘘
目前,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普遍应用,是保证充分透析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必备条件,故视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一旦闭塞对患者精神、肉体都会造成不适、痛苦和创伤,同时还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所以内瘘的护理是每一个血液透析室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同时也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共同配合才能实现。我科对患者内瘘有效的健康护理,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理想的透析效果。
现我科50余例病人在进行内瘘的自我护理时,除常规应用喜疗妥涂擦按摩2次/d,15 min/次,热敷2次/d,15min/次外,还用土豆对内瘘进行保护性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在日常生活中对内瘘进行了保护,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制作方法:
1.1 材料:新鲜、大小适中的土豆1个。
1.2 制作方法 :土豆洗净,不去皮,切成0.3~0.8的薄片。薄片的中心掏去约3mm,因为穿刺处不能敷贴。
2使用方法:
一般透析结束12 h后,待内瘘穿刺处愈合后将切好的土豆片分别敷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周围,用胶布或绷带固定土豆片,使之紧贴皮肤。每4~6小时更换一次。可以反复多次使用。
3原理:
据研究发现土豆系薯类食物,含有大量淀粉、各种盐类及龙葵素,土豆的块茎中淀粉含量约为15%~25%、蛋白质3%、脂肪0.7%、粗纤维15%,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及维生素C和A、B族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对患者长期、反复穿刺的血管起到消炎、消肿和有效的保护作用,如:土豆中所含的维生素B、维生素C和糖能提供创口生长所需的养料,淀粉对伤口有保护作用,盐类可调整创口的pH值马铃薯素能改善创口的血液循环,从而使伤口愈合,龙葵素具有缓解痉挛、减少渗出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土豆中的生物碱成分茄碱能够降低组织的渗透性,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而具有消炎作用。中医学认为,土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的作用。每日新鲜土豆切片外敷穿刺部位,土豆的有效成分能通过皮肤直接吸收,可缓解穿刺部位疼痛和压迫,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从而使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消失而痊愈[1],达到保护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功效。
4综上所述:
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前提下,每日以新鲜土豆切片外敷穿刺部位,利用土豆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瘀、解痉消炎之功用,可防止血管通路并发症(感染、出血、血栓、闭塞、狭窄)[2],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保护动静脉内瘘的作用是确切有效的。新鲜马铃薯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无需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值得我们基层透析室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詹琳清.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渗出组织损伤的研
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B):4-5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尿激酶; 溶拴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4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而血拴形成是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我科对内瘘拴塞的患者进行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拴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均为本科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4例,多囊肾1例,男7例,女3例;年龄41至69岁,内瘘皆为挠动脉-头静脉吻合方式,使用时间为3至54个月,内瘘阻塞的诊断为内瘘杂音或震颤消失,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所有患者均于内瘘阻塞后24小时内就诊,所有病人溶拴前凝血时间及血压在正常范围。
1.2 溶拴方法 经超声定位后明确血栓部位,血栓形成的长度,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告知患者使用溶拴药物的并发症。使用尿激酶25至50万u+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用5号头皮针进在动脉端离心方向缓慢注人[1],注入的同时在内瘘部位给予湿热敷,禁止局部按摩,以防血拴脱落导致肺拴塞。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100u/d,连用2-3d。如4-6小时内瘘仍摸不到波动感,触诊无震颤,听诊无血管杂音,可再次用0.9%NS250ml加尿激酶50万u静滴。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作好凝血机制的监测。
1.3 结果 10例血管均再通,血管震颤和血管杂音恢复。所有患者于次日接受血液透析一次,血流达200-250ml,透析顺利,常规用肝素量,血液透析未发生出血情况。副作用:3例穿刺部位出现局部肿胀,1天后肿胀消除;1例穿刺部位出血,经过局部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
2 护理
2.1 加强健康宣教 向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宣传内瘘保护知识。注意内瘘透析口出血情况,有瘘管的肢体不可测血压,扎止血带,禁止内瘘上肢注射和提重物。指导掌握听诊内瘘杂音,扪测震颤至少每天3次。发现杂音,震颤减弱或消失,立即就诊,争取溶拴最佳时机。
2.2 用药和溶拴护理 不得用酸性液体稀释,尿激酶溶解后,宜现配现用,用输液泵以3ml/h均匀泵入,输液泵放置应高于患者手臂,防止动脉血回流至延长管,保持输液通畅。可酌情使用止血带,局部热敷使静脉扩张,有助于闭塞血管再开放。
2.3 观察药物疗效 尿激酶注射中监测内瘘杂音,如疗效不佳给予再次溶拴。在溶拴过程中或溶拴后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包括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血尿及黑便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一般安全,无严重出血发生。
2.4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溶拴的知识,取得家属的支持,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