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节贺卡制作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通过活动让队员在生活中懂得感受善、分享善、创造善、表达善。
2. 培养队员沟通交往、团结协作的能力。
【活动过程】
教师节快到了,五(4)中队GPS小队队员正积极策划,如何向老师送上特别的祝福?买鲜花、送贺卡当然很好,能不能更有意思、更特别、更有意义呢?最后队员们共同商定,用指尖作画的方式,以及告诉老师一个“小秘密”,表达特有的祝福。
一、七嘴八舌话师恩
活动之前,队员们和参加活动的校外辅导员一起回忆与老师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些故事有的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这往往能引起共鸣;有的是个人经历,让大家看到了老师不为人知的一面。通过分享、交流、倾听,队员们发现了老师与自己的生活曾有那么多交集,唤醒了队员们心中的情感。
二、指间祝福传心意
活动前,大家对指尖作画虽然有所了解,但落实到实际操作环节仍然需要一个具体的引导。于是,我们邀请校外辅导员刘芷彤的妈妈为我们讲解指尖作画的步骤和要领。队员们在空白的纸上演练了一番后,正式开始作画。大家人手一张空白贺卡,先将指尖盖上印泥,摁在贺卡上,再将贺卡上的指印加上头发、眼睛、鼻子、耳朵,四肢,用这个“小人儿”代表自己,写上姓名。然后,队员依次传递,流水作业,每个队员都在同一张贺卡上画上了不同的自己,并在这小图旁标上自己的名字。接下来,每个队员负责给一张贺卡写上祝福语。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队员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调动,用手、用脑、用心创作,是一个创造善的过程。
三、齐齐上阵送惊喜
教师节这一天,队员们按照商量好的时间早早到了学校,分成三组,一组为献花组,一组为采访组,另一组为制作组。第一站,他们找到了启蒙辅导员老师,献花组为老师送上鲜花后,制作组立即发出邀请:“老师,我为您照张相吧。”随即,采访组问:“老师,您为什么当老师?您感到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您对学校有什么希望?”专人负责记录。当老师像答者问一样,笑着一一地回复后,队员们诚恳地说:“老师,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再次祝您节日快乐!这是我们亲手制作的教师节贺卡,祝老师永远快乐!”当老师接过“指尖上的祝福”贺卡时,看到了一个个萌萌的指尖画,还有自己刚才拍的照片,眼睛里闪动泪花。她抱了抱每个队员,亲了亲每个队员的额头。带着幸福,队员们奔向下一位老师。
四、条条反馈给校长
第一、解决开学之初,学生对校纪校规纪律观念淡薄,行为较为自由散漫的状况。具体要求如下:
1.校内着装礼仪方面的教育
(1)、衣着整洁、得体、协调、朴素、大方,到校一律穿校服,佩戴校卡。
(2)、男生不留长发(两侧头发不遮住耳朵)(前额的头发不超过眉毛)和胡子,女生不留披肩发。男女同学都不许烫发、染发,不得化妆。
(3)、到校穿皮鞋或运动鞋,不得穿拖鞋、高跟鞋(一般不超过2厘米)。
(4)、男女同学一律不得佩戴任何饰件
(5)、要适时理发,经常梳洗,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2.日常文明礼仪教育
(1)、进校门主动下车,接受门卫和值勤同学的迎接和检查,受到检查时,不得作出粗暴的反应或其他不良表现。
(2)、与同学相处亲切、温和,不在休息时间和其他公共场合大声交谈、打闹。不给同学起绰号。
(3)、认真打扫环境卫生,不乱扔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
(4)、放学后及时回家,不在小摊点上购物,不在马路边吃东西。
3.上课文明礼仪教育
(1)、在路上和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问好;进出门口、上下楼梯,遇到老师,要让老师先走;在校外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
(2)、预备铃响后,坐在位置上作好课前准备,静候老师上课。迟到了要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教室。
(3)、上课后老师示意,往后礼仪环节要规范。
(4)、举手发言,起立回答,表情要大方,不得故作松垮姿势或引人发笑的举止。
(5)、对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醒和批评,不得顶撞。如有意见,可在课后与老师交换。
第二、利用好教师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怎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应用怎样的态度对待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物的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1.让学生讨论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如何对老师表示感谢。
2.杜绝学生之间攀比送礼的现象,教育学生明确礼物不是表达对老师谢意的唯一方式,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让老师过一个舒心、快乐的节日。
3.制定班级庆贺教师节的方式。如:倡议学生在教师节当天对每一个进班级上课的老师说一句:“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您辛苦了!”;
倡议每一个学生在教师节当天争取为老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倡议每个小队手工制作贺卡,慰问平时被我们忽略的、但却一直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着的老师们。
第三、为了加强班级凝聚力,体现班级的精神风貌,正确选班歌。
选班歌是一次融教育意义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但要开展好这项活动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师徒之间的交流讨论使工作具有了条理性,使工作开展起来顺利许多;与此同时,思维火花的碰撞也激发了许多灵感。具体操作如下:
1、发动全班学生投入选取工作,营造积极参加活动的氛围。
2、讨论并确定选曲。
3、上网寻找伴奏。
4、讨论确立合适的练歌时间
第四、进行国庆长假前的安全教育,防止各项安全隐患的发生。具体工作如下:
1、提醒学生定要注意在假期中的交通安全:如果外出旅游,一定要有家长陪同,遵守交通规则。
2、注意节假日的饮食,不吃不洁食品;不暴饮暴食。
3、不进网吧等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不与社会上的闲杂人员交往,注意自我保护。
4、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5、指导学生做好班级放假前的安全工作检查。
第五、做好考试指导工作。
这是学生进入高二以来的考试,对学生进行方法与心态的指导有利于其顺利度过这一适应期。防止考试中出现各种不良的现象,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
(一)、进行复习迎考的方法教育。
1、复习要全面。
2、注意每课的重难点。
3、复习以前做过的题目,不在考试中犯相同的错误。
(二)、进行心态的教育。
1、重视复习阶段,听好每一堂课。
2、在考试中做到轻松上阵,尽力即可。
(三)、诚信教育
考场内切莫发生作弊情况。人格比分数更重要。
第六、家长会筹备工作。
家长会是家校进行联系的良机。然而只有充分准备之下才能把所有的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促成良好的家校协作。目的为:
1、落实学校提出的建立“家长委员会”的具体要求。
2、引导家长做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
3、树立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信心,加强家校沟通合作。
具体步骤如下:
(一)、展示班级的成果
1、班主任作学校、班级情况报告。
2、教师节活动
3、班级的文明班评比结果
4、“选班歌”活动
5、展示校运会成果
6、评述考试成绩
(二)、科任老师分析学生开学以来的学习情况
(三)、求家长能够做到积极配合学校及班级的重点工作,教育学生在家庭及社区中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四)、家长与老师个别交流。
第七、做好学期末的班级管理工作,写评语,录成绩。与学生谈话,总结班级一学期的收获与确实,期待下学期更进一步!
基于这一基本理念,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要进行创新设计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乐意去迎接新课程的挑战,这几年一直在摸索着,学习着,前进着。以下我从七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大家交流。
1.走进动态几何世界
传统的几何教学偏重于演绎性的证明,学生较难信服其正确性。新课程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利用电脑动态几何软件来帮助学生取得直观上的信服,使学生观察到的几何体的性质可以探索到一般化的过程,然后再引发学生论证的动机。我常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一些课件和学生共同探索一些几何问题,实践表明: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
2.精心设计数学教学语言
思考是数学的重要内涵;带领学生通往思考之路,无疑是数学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而使用启发性的语言则是促进学生进入思考领域的重要步骤,它能够引导学生突破常规,创新地思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多用启发性的语言提问。例如:“想一想你的结论能不能推广到一般情况下?”“利用面积法怎么证明这个问题呢?”“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幽默的语言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如:在教学《射线》这一课时,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现象中有哪些是射线?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的头发也是射线。”这位老师非常幽默、风趣地说:“假如你的头发一直不剪,而且还要笔直笔直地朝一个方向生长,那就是射线。”同学们听了都哗然而笑,在一片轻松的笑声中领悟了知识。又如:学生在记忆、√2的近似值时,我这样帮他们记忆:“你的朋友过生日了,你买了支钢笔送给他意思意思而已(√2=1.41421)。”令我高兴的是教师节学生送来的贺卡上也如此幽默:“王老师教师节快乐,小小卡片√2一下。”
3.数学生命课堂之我见
新课程标准已经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的目标。教育教学的生命意义在于引发不同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和投入,使他们确确实实体验到活动的过程,体验到经验的变化,体验到进步。因此,教学过程要努力对活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挖掘,注重过程性,引导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经历。
4.让猜想走进数学课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新教材中许多内容也是循着“猜想一论证一总结一掌握”的过程编排的。
因此,在教学中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既可以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人才。因此,我要像大教育家波利亚大声疾呼:“让我们教猜想吧!”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I23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70-01
目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大多比较薄弱,学习的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缺乏独到见解,在创业、创新过程中承受挫折的能力弱,但他们又都大多思想活跃,有一定的创新的潜能。而计算机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紧密结合的课程,它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教育观
开展创新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路,从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上和教学设计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或是虽然围绕教材,但只是放任式制作一些简单电脑作品,或者是设计一些问题任务,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去画、去制作等等,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新想像、新设计,别出心裁的制作等等都是创新。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运用信息技术与文化学科的整合,把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再探究、再创作、再展现。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计算机课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制作电脑作品的形式,集思广益,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民主作风。让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3.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和对问题的评价总结,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观察和提出自己的设想或疑问,并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同学制作的作品提出有批判性的评价和质疑。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教学环境的营造,包括教学小环境和校园内外创新的大环境营造两个方面。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是信息化智能教学环境,教学信息的组织采用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超媒体结构方式,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些独特优势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条件,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理想的教与学环境。
计算机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本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联系与合作(课程整合),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还可以在校内及校际开展电脑作品展示、网页制作比赛、优秀作品网上交流及奖励创新成就等活动,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内外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维活动才能得以启动运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近而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每节课要针对教学内容、学生接受能力和已有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确立明确而恰当的目标(可根据学生层次分层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如,上课伊始先用富有激情和诱导性的语言展示本课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教学中再不断创设情景,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
2.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计算机学科的操作性、实用性和灵活性都十分强,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要精讲多练,优化练习。教师可用Flash、PowerPoint等软件将操作步骤制成图、文、声、影并茂的形象生动的课件,然后精心设计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的上机操作题,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想象、操作和发挥,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
3.积极开展竞赛活动。对于像汉字输入、文字编辑、幻灯片动画效果制作、电子表格中数据计算等等适合开展竞赛的内容,均可利用课堂上的一二十分钟时间开展竞赛活动,竞赛完成后让学生再互相参观评议,对好的进行表扬,对不太好的指出其优点,给予鼓励。这样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树立学生自信心。
4.经常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设计有适当难度、有探索性、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综合设计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通过一题多解、寻找最优解的训练,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普遍存在着的一个现象就是高度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更重要的礼仪教育。幼儿时期儿童由于缺乏一定的礼仪教育,往往会导致礼仪行为的严重失范。具体可以表现在对长辈缺乏礼貌、对同辈不懂谦让,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无理取闹、不关心他人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经常看见幼儿在饭店等公共场所大声喧闹、随手乱扔垃圾,在幼儿园内抢夺玩具、霸占游戏器材或在就餐时挑挑拣拣、哄抢自己喜欢的食物却把自己不喜欢的菜夹到别人碗里,在别人家做客时上蹿下跳、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私自带走等现象。
针对这种普遍现象,各地区各幼儿园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或是提出实施计划等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礼仪教育的普及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还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等更多的努力才能进一步解决。
1.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
1.1 交往礼仪。 中华民族是传统的文明古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古代中国注定人文伦理的培养,并规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守。虽然现在我们不需要像古代那样苛刻地要求幼儿,但是进行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还是必须的。幼儿时期的儿童一定要培养起重视文明礼仪的观念,摆脱“小少爷”“小公主”脾气,学习一定的礼貌规范,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学会谦让,与伙伴们和谐相处。
1.2 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主要包括用餐礼仪、仪容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方面。用餐礼仪要求幼儿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保持桌面、地面等的整洁,不挑食、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怪声响等;仪容礼仪主要包括保持服装整洁、干净,讲卫生,学会规范的走、站、坐等姿势;公共场所礼仪主要包括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行走时注意让路,公交车上为老人、孕妇让座等。
1.3 学习礼仪。 学习礼仪主要包括遵守课堂秩序,举手发言,尊重他人意见,观看演出时保持安静、不乱扔垃圾等。
2. 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
2.1 从细节入手,开展一日活动,将礼仪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幼儿从早上进入幼儿园开始,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幼儿园教师应该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的做法,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引导幼儿进行改正。例如可以要求幼儿在校园内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进餐时按照一定的步骤、注意桌面的整洁,自觉收拾餐具,养成擦嘴、漱口的习惯,便后洗手,不小心踩到别人要说对不起,麻烦别人要说谢谢,睡觉时间不影响他人等。
2.2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曾指出: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儿童在游戏时,往往会将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发挥到极致。因此,对于一些包括社会道德观念在内的礼仪规范,都可以通过设计游戏让儿童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种形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体育游戏《跟不倒翁做朋友》,通过让幼儿把不倒翁当做伙伴,邀请不倒翁做游戏、请不倒翁到家里做客、与不倒翁一起吃饭等,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一定做到礼貌、谦让,使幼儿初步理解“你对朋友好,朋友就会对你好:你对朋友不好,朋友就会对你不好”的道理,提升他们的礼仪交往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机智、活泼、外向的性格。再比如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儿童谦让精神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对《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角色演绎。教师首先提出孔融遇到的问题,倾听幼儿园儿童的回答,然后引出游戏。随后让儿童各自扮演角色上演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后启发儿童进行讨论,得出同伴之间应该礼让的结论。通过游戏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使幼儿玩得有积极性、玩得有水平,又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2.3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在群体生活中,儿童往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掌握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诵读《弟子规》,教育幼儿如何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如何读书、学习、做事等;通过开展“学礼貌用语,做文明少年”活动,培养幼儿的说话习惯,教授幼儿文明用语,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使用;通过开展“孝敬父母”活动,要求幼儿回家为父母做捶背、收拾碗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父母的习惯;通过开展“快乐学礼仪”活动,从培养幼儿“站、坐、蹲、走、递、接”等基本动作开始,进行规范的指导、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适当进行一定的评比、奖励,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部分物质、精神奖励,激励获奖的幼儿再接再厉,没有获得表扬的儿童继续不断努力,提高礼仪教育的成效。
2.4 引导家庭参与,紧密配合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内,另一部分时间则基本上都是与家长在一起的。为了让幼儿礼仪教育更好地进行并保持其持续性,必须让家长配合幼儿园教师的礼仪教育工作。幼儿教师应通过举办幼儿礼仪讲座、电话、当面交流等形式,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礼仪教育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像幼儿教师一样随时教育幼儿,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及时作出提醒,并促使其改正。同时,家长一定要做好模范榜样作用,一言一行要符合文明礼仪规范,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模仿的家长行为时习得文明礼仪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