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土”是一个广义的综合性区域环境资源实体,“乡土文化”是居住于某一地区居民思想感情上的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乡土文化资源”有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物态文化层面包括自然景象(山水风貌)、客观物象(聚落建筑、文物古迹、民间民俗工艺品等);行为文化层面包括生活习惯、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文艺表演、语言文化等;精神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孝文化、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等。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人教版必修1中重要的一课,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教育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师引导学生将认知建立在已有的智力背景基础上,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进行,更好地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来自身边、来自生活的乡土文化,地方色彩浓郁、内容鲜活,对激发学习兴趣、形象解读地理原理、降低学习难度有重要意义,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实践是教不会的,必须学生亲自从事实践活动才可以学到,实现教和学的协同发展。新课改推出“一标多本”的教材体系,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常出现“举例说明、运用实际”等描述方式,说明新课标要求教师主动地开发教学资源。课堂中挖掘乡土文化素材,运用乡土案例探究地理原理,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科能力,培养乡土情感。
二、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生活化
学是和生活融为一体,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宽洪先生提出:好的课堂教学导入要有悬念,具体表现为3个“I”,即Information、Impact和Interest,中文可翻译为提供信息、产生碰撞和激发兴趣。导入时笔者讲述了自己成长的小故事:笔者老家是山西,自小就在这千沟万壑、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上长大,后来读书工作来到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期盼外出地理实习科学考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京的桂子山。于是笔者给学生展示两张照片分别是图1所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图2所示南京桂子山石柱林地貌,让学生感受、体验情景,设疑激趣:看到这两张地貌图片有什么感觉?这些地貌是怎么形成的?自然导入课堂主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三、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素材的丰富性
乡土区域是学生生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土文化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空间性、开放性的特点,成为高中地理教学最有效的信息库和资源库。把感性的乡土地理材料编成案例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构建符合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丰富的素材资源库、乡土案例、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形成有效的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尤其是原理性知识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从而获得高中地理与乡土地理教学的双赢。在营造地表形态力量这节课前师生有针对性搜集了很多无锡地貌资料,如文字材料1:无锡地貌雏型、材料2:全新世以来的无锡地貌、图像、视频、故事等。
A.花岗石、玄武岩 B.石灰岩、砂岩
C.石英岩、大理岩 D.大理岩、石灰岩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典型沉积岩的识记及沉积岩特征的了解,难度不大。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题中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石英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B项正确。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观止。阅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2~3题。
2. “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
A.地球内能 B.太阳辐射能
C.岩浆活动 D.流水作用
3.“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
A.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B.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 D.变质作用形成
解析:第2题,猫咪山的形态是遭受外力侵蚀的结果,其力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第3题,所有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2.B 3.C
青岛的崂山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雄伟壮观。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结合下面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4~5题。
4.关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B.属于图中④环节表示的地质作用
C.属于内力作用
D.属于外力作用
5.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A.B和⑥⑧ B.A和⑤⑧
C.B和①② D.A和⑥⑦
解析:笫4题,风化作用属于外力作用,能量源于地球外部,主要为太阳辐射能。第5题,分析图示可知,A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①②③为高温熔化,④为冷却凝固,⑤⑧为外力作用,⑥⑦为变质作用。
答案:4.D 5.D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________地区分布典型。
(2)图中C为岩浆侵入地下而形成的花岗岩,图中的D层在E处产生的断裂是C岩层的侵入造成的,那么C、D代表的两种岩石由老到新的顺序是________,可能含有化石的有________。
(3)若图中F处为流动沙丘,请在F处短线上画出风向。
(4)该图示反映了哪些地质作用?
解析:A处地貌为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广。岩层C侵入岩层D中,故其年龄比岩层D年轻。含有化石的岩层是具有层理结构的沉积岩,即图中的岩层B和D。流动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 图中反映的地质作用既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又有风力侵蚀、风力沉积、风化等外力作用。
答案:(1)风力侵蚀 西北
(2)D、C B和D
(3)箭头略(从图的右侧指向左侧)。
(4)岩浆活动、地壳运动、风力侵蚀、风力沉积、风化作用等。
营造地貌的力量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
B.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也属于外力作用
C.内力作用的进行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
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
2.关于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
B.“U”型谷是风化作用形成的
C.冰川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
D.我国南海诸岛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
3.下列有关外力作用与地貌搭配正确的是()
A.风化作用——冰斗、“U”型谷
B.侵蚀作用——沙滩海岸
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
D.堆积作用——河口三角洲
解析:第1题,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人类活动并非自然作用,因而不属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中有的进行得很快,如火山爆发、地震等,有的则进行得极其缓慢,如地壳运动。第2题,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而成的,“U”型谷是由冰川侵蚀而成的,我国南海诸岛多为珊瑚岛,是由珊瑚遗体堆积而成的。第3题,冰斗、“U”型谷属侵蚀地貌,沙滩是堆积地貌,戈壁是风力侵蚀地貌,沙丘是风积地貌。
答案:1.D 2.C 3.D
读“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相互作用关系图”回答4~5题。
4.表示搬运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5.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
A.② B.③
C.④ D.⑤
解析:选D。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相互关联,并且可以循环往复,其中⑤为过程的结束,①②为新一轮作用的开始,因此,⑤为固结成岩,③为搬运,④为沉积。
(2012·苏州测试)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中含有化石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
答案:D
7.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化学沉积作用
C.化学溶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解析:选B。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这样才能形成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碳酸氢钙溶液分解成碳酸钙形成的,它属于化学沉积作用,其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
8.(2012·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自然景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黄河壶口瀑布
B.华山西峰绝壁
C.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
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
解析:选B。黄河壶口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是流水溶蚀形成的,海南天涯海角沙滩则是海水堆积作用的结果。以上三种事物均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而华山西峰绝壁是地壳上升形成的。9.(2012·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为避免渤海面积在泥沙淤积和人工填海作用下越来越小,乃至最终消失,近来有专家提议让黄河改道“回家”入黄海。黄河甲河段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的堆积作用 B.冰川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风力的堆积作用
解析:选A。黄河在进入山东后,在甲河段因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从而使河床抬升,逐渐形成“地上河”。
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回答10~11题。
雨花石 昆石 太湖石 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 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溶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 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是石灰岩
10.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
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11.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A.太湖石―昆石 B.雨花石―砾岩
C.雨花石―昆石 D.砾岩―昆石
解析:第10题,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雨花石、太湖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是外力作用的产物;昆石属侵入岩,是内力作用的产物。第11题,昆石是岩浆岩,又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答案:10.D 11.B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同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庄子对“彼此是非”的论述,说明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或直接转化,或间接转化,即“彼出于此”、也可由“此”及“彼”。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面不能直接实现由“此”及“彼”的是()
A.岩浆岩―岩浆 B.沉积岩―变质岩
C.岩浆―岩浆岩 D.变质岩―岩浆岩
13.根据庄子的论述,各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于岩石转化的“一定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岩―侵入作用―变质岩
B.沉积岩―重熔再生―新的变质岩
C.岩浆―喷出作用、冷却凝结―侵入岩
D.出露地表的岩浆岩―外力作用―沉积岩
解析:第12题,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中,岩浆岩只能是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形成。任何已有岩石在转化形成岩浆岩之前,必须要重新熔融形成岩浆,再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第13题,岩浆岩转化形成变质岩要经过变质作用;沉积岩形成变质岩也要经过变质作用;岩浆经喷出作用、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喷出岩;出露地表的变质岩,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变形成沉积岩。
答案:12.D 13.D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乌鲁木齐处于中国特大煤田之一的准噶尔煤田的中部,又被准噶尔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和吐哈油田所包围,所以又被称作是“油海上的一只煤船”。
材料2:岩石转化过程示意图。
(1)材料2中①②③代表的三类岩石为: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由①到③的地质作用发生必须有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分析沉积物沉积下来,要经过哪些过程才能变成煤炭?煤炭作为沉积岩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3)除煤炭之外,新疆也是我国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4)根据新疆煤炭资源、石油资源丰富的特点,推测新疆地质时期的气候特点与现在有何不同,并说明在煤炭、石油形成之后主要地壳运动过程。
解析:第(1)题,①由岩浆直接形成应为岩浆岩;②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应为沉积岩;③由岩浆岩、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变质岩。第(2)题,沉积岩的形成要经过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第(3)题,风能资源丰富与其所处的内陆位置和大陆性气候有关。第(4)题,煤炭是由古代的植物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可推断古历史时期植被茂密,气候湿润。
答案:(1)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温度 压力
(2)经过沉积作用,埋藏后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碳化(或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即煤炭。特征:具有层理构造。
包括地理教学传统的教学是把成绩放在第一位,强调的是教师努力“教”,学生多读、写、背,学习的主体是老师,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忽视。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国家通过高考选拔的人才是会考试的人才,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几乎没有得到培养,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高中生课本知识学得很好、考得好,但与国外同龄人相比动手能力差很多的原因。传统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三个弊端:
1、课前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预习课文,导致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因为应试教育下,为了高考分数,大多数学生必须面对更多的试题和需要背诵的知识,每天疲于应付,所以没有时间也不会主动地预习,这是第一个弊端。
2、课堂上以教师的“讲”、学生的“听”为主,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实很好学生一开始对学习积极性挺高的,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没有得到尊重,慢慢地学生就习惯了听,而不会提出一些问题。
3、课后教师是以大量的题目来巩固知识,而不是实验实验应该是能直观、有效的提高学生兴趣和成绩的一个好方法,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还很落后,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和学生为了成绩做了很多试题、背了很多知识点,但成绩没有明显提高,身累心也累。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是提高了的,传统教学强调老师的“教”,而新课改强调的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学,以学生的“学”为主导。这就是新课改的一个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要求老师从心理上接受并付诸实施。教师在接受新课改观念时应该做到三个转变:
1、思想上的转变
认识到学生的“学”是主体,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学”只有认识到这点,教师在平时的备课或者是设计课堂的时候都会注意这个终极目标,要让学生以自我学习为主,首先是要老师的观念改变,因为老师才是学生自学的引导者。高中地理的学习尤为如此,现实中地理教学在初中是不太受重视的,很多初中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可能都不会开地理课,所以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几乎为零,这对我们高中地理学习来讲老师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因为你的任何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都是终身的。所以对于我们高中地理老师来说,转变思想观念非常重要。
2、教学过程的转变
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即实验高中地理有很多知识的讲解都可以借助实验来完成,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挺抽象,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讲得如何的天花乱坠,学生学起来都是一头雾水,我一般会在这里做一个实验:用一堆沙子表示地表的起伏,用一个漏斗放在沙堆上方表示地表径流,当把水从漏斗中倒下去时水就会把沙子从顶部往下流,沙堆顶部的沙子就会被水流带走形成明显的侵蚀地貌,而水往下流的过程中就会演示流水的搬运过程,最后在沙堆的底部形成堆积地貌。老师只需在旁边提醒学生注意那些过程就可以,学生看了实验以后对侵蚀、搬运、堆积就会有很深刻的印象。最主要的是这个实验老师做完以后可以让学生重复多次再做,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3、素材积累的转变
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我们很多地理知识是可以解决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的。比如在学习城市商业网点时,理论上是人口越密集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越大、其服务范围越小。我们可以举例市中心的商业网点的密度确实比郊区的大,这样学生就有了感性的认识,对这块知识应该是印象深刻了。人们生活中所碰到的事情无外乎是衣、食、住、行,这是人类的立足之本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类的教育实际就是把积累的知识不断传给下一代,但随着时间的演变,老师教育的知识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就要不断地创新,让学生学习更新的更实用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总结
【关键词】问题;措施;高中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36-02
课程标准是确定学校教育一定阶段的课程水准、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的纲领性文件,我国中小学正式设立地理课程是在1904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清末的《奏定学堂章程》到建国初期的《中学地理教育大纲草案》再到八九十年代的教学大纲,再到2001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课程标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新课程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地理教材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也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到2006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修订版》再到2011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在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变动,所含的内容更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但目前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材不能完全体现课程标准理念。本文主要从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教材内容方面进行,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教材内容设置方面的问题
结合课程标准,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再对一些高中地理老师和学生进行访问调查,针对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教材内容超出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内容体现课程标准不够,或者教材对课程标准的诠释不够恰当等进行分类归纳。详细内容如表1所示:
1.教材超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没有要求的内容被作为教材的重点内容,课程标准没有提及的内容却是高考考点。如: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保留了陆地水体相互补给作用,并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但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并无要求;另外,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是考试的重点,尤其是一些非常典型的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教材中有相当篇幅的内容介绍,但是课程标准并没有具体要求,这也给教师造成了教学上的困扰,该补充多少课外知识内容、延伸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高中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比较不明确的,这里面可能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之间存在不匹配等。
2.教材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不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第一章第一节课程标准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教材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只是用文字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自身的有利条件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其中一些原理对于刚刚踏入高中地理课堂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例如,对“地球具有适宜温度条件”的理解,教材的描述是“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地球表面均匀地吸收太阳辐射,平均温度保持在15℃左右,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和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如果地表温度太高,热扰动太强,原子就无法结合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其中,热扰动的强度与原子形成分子过程的关系,对刚踏进高中课堂的学生来说相当艰涩、难懂。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一章中,课程标准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材分别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以及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实际上山地以及河流地貌的存在,都会对聚落分布和交通运输产生影响,而不仅仅只是影响其中某一个。
3.教材内容上的处理不当。教材在诠释课程标准的时候存在内容上的不恰当现象。如: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程标准是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教材具体落实到了水资源,但仅用水资源是否就能够说明问题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了呢?或许在水资源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让学生学会分析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影响,举一反三,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另外,教材第41 页“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依逻辑顺序应是“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好”;依教材说法似乎是气压升高导致气温降低,这似有不妥。在第二章第二节,以活动方式呈现季风气候的成因时,教材分别用一月份与七月份东亚、南亚风向变化图来佐证,原本是七月份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但在图中却是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这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使之认为东南信风就是东南季风,易在理解与考试时混淆这二者。且一月份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左偏形成西北季风自东南亚海域吹向澳大利亚西北部,七月份东南季风自澳大利亚大陆吹向东南亚海域,这也会让学生误以为澳大利亚西北部的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属于季风气候,但实际上澳大利亚西北部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笔者认为,东南信风不应该用东南季风来替代,科学严谨是教材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对策
1.紧抓课程标准,合理修订教材内容。作为教材修订者,在教材修订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新教材课程标准,并牢牢把握考纲,合理安排教材内容,这样既能让教师的教学过程目标明确,备课顺畅,又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有条理性,有利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自学和复习。另外,还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求知能力的强弱,寻求一种既能突出教材重难点,学生又能更好地理解的教材内容。在教材的修订过程中,应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使教材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求知倾向。
2.基于课程标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作为教师,应该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纲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整个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获得知识、取得进步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而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探索一些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倡导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讲到水循环时,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循环就是海陆间循环,教材中给出其主要环节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和下渗,实际上在参与到海陆间大循环的区域中,一些植物蒸腾所产生的水汽在高空凝结成云致雨降落到地表也有可能参与到这个大循环当中。在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讲解当中,如果只是停留在课本上而没有联系生活实际,那么,学生的理解也会只停留在表面上。如陆地内循环可以补充塔里木河是内流河,它只参与陆地内循环;若是沿海地区,在讲解海陆间循环时,还可以增加台风登陆等例子,增强学生学以致用、联系身边实际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他们的记忆。
参考文献:
[1]李家清.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调动 地理 兴趣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辽宁省从2006年秋季开始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新课程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其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探索自然奥秘,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解决地理问题呢?本人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地研究探索,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效果不错的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教学方法:
一、充分发挥自己上课的激情。让学生因喜欢地理老师而喜欢地理学科
地理学科本身在学生心目中分量不是很重,所以首先让学生喜欢地理老师比喜欢地理这门学科更重要。因此只要进入课堂,我就全身心地投入――与学生交流的语言、眼神;精心挑选的资料、精心制作的动画、节选的精彩视频;通俗直观的现场演示等,使学生被我上课的激情所感染,先喜欢我这个地理老师,喜欢听我讲课,喜欢与我交流,那么喜欢学习我教的地理这门学科就不难了。
二、恰当贴切地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因喜欢本节内容而喜欢本节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好一节课的导人环节,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要学习好本节课。例如:我在讲《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时的导人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则小品的片断,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农业?”接着就播放了事先截取好的赵本山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的片断,虽然只有短短的1'43",(此片断中比较经典的台词是“我觉得劳动者是最美丽的,没有普天下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吃啥?没有普通者的劳动,穿啥?吃穿都没了,你还臭美啥?”“土地是妈,劳动是爹,只要啥种啥就往出结”等),但学生全被吸引了,整节课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三、利用地理学科图文并茂的特点,拉近学生的现实与抽象知识的距离
抽象的知识使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敬而远之,其实学生积极向上的心都是有的,而且都很强烈,只不过在经常遇到抽象难理解的知识后而被不断地减弱,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地思考与探索,如何将抽象难懂得知识转变成直观易懂而且让学生感兴趣的很想去学的知识,这很重要。例如:我在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课时,感觉到本课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比较抽象,多处查找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个小故事很不错,但是只有我站在讲台上讲故事很单调,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的可能性比较小,于是又经过自己的苦苦思索,最终想出了一个好方法就是将这个小故事与前面学习的地球的圈层结构结合起来并做了与这个小故事相配的动画,我一边讲故事,一边播放动画,学生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而且积极思考。连听课的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了,一个抽象的内容轻而易举就突破了。
四、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因喜欢大自然而喜欢研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