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情感美文欣赏

情感美文欣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情感美文欣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情感美文欣赏

情感美文欣赏范文第1篇

我用一节英语美文欣赏课的教学过程简述和教学反思来谈谈英语文学欣赏课的不足之处,从而为大家今后的文学欣赏课做个借鉴。

一、 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这篇文学欣赏了解到作者的父母之间是否有“爱”的存在,在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技能和文学欣赏水平。

(2)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美文欣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爱”,了解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形成科学地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3) 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的阅读技能,学会分析文章语言的内在逻辑联系。

难点:学生对生活缺乏更深的体会,较难形成对“爱”的认识。

2. 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导入)

教师通过简短视频向学生展示几种不同个性的人对“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同时问学生: Is there any love between the couple if they don’t say “I love you “to each other? 然后发动学生根据自己周围生活中人们对于“爱”的表达方式,联系流行的影视上常见的“爱”的表达,用英语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为学生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Step2: Reading(阅读)培养学生的Skimming, inferring和concluding的阅读技能。

(1) 教师要求学生用所学的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egy)浏览全文,得到文章的大意。

(2)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阅读查找细节信息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

(3) 通读全文后,根据对课文的整体认知的情况下,完成任务型阅读

(4) 在阅读全文把握主旨大意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作者母亲关于线和被子之间关系的那段话的真实涵义即What’s does the writer’s mother really mean? 学生对这段话的深刻涵义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推断这段语言的深层次含义。

Step3:Discussion(讨论)

教师给学生呈现一个讨论的话题:What is true love?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启发他们从这篇文章中所获得的心得和现实生活,最后得出他们一个小组的共同结论。

二、 教学反思:美文欣赏课的不足之处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要保证,只有经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反过来,教学经验的增加又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反思更加深刻。一个称职的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做个“教书匠”,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教学,不断总结创新。做到“教然后知不足“,发现不足后勇于去弥补、改善,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在这节美文欣赏课后,我对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做了反思,问题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过程形式化,没有突出文学欣赏课的特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模式和平时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影响,这节课并没有完全按照欣赏课的模式进行,因此,教学过程就显得不是那么顺畅、自如。由于自己始终没有摆脱阅读教学的影响,教学环节中对于学生感情激发的活动方面依然有欠缺。例如,在回答Did the writer understand his mother’s answer? 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去回顾平时生活中自己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爱”并没有通过语言来体现,而是通过无言的行动来证明,这样可以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鸣,从而产生感恩的积极的情感。由于缺乏感情的激发,因而造成了欣赏课的教学目标的弱化。

2. 课堂活动节奏不和谐,影响了文学欣赏的效果。教师课堂活动由于太拘泥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关于文章的问题设计带有太多的固定性和封闭性,具有很大的定式思维的指导作用,因而影响了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课件设计上所运用的几个关于爱情的漫画展示,尽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讨论兴趣,但由于教师急于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而没有带领学生深挖其内在含义,放过了一次让学生深刻了解“爱情”的机会。而由于课堂运用课件展示过多,就压缩了学生讨论问题和提出质疑的时间,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失去了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更多的学生活动时间和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不能让学生形成定式思维,构建富有活力的高效英语课堂教学。

情感美文欣赏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7—0032—01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然而,对于一般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作文大多不尽如人意:或清水一杯,索然无味;或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或情淡意乏,流水记账……学生畏惧作文,裹足不前的现状令人堪忧。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一在教师缺乏作文指导,二在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写作的水平,应着眼于兴趣的培养。那么,如何来激发农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以下几种模式可供教者参考:

一、重视美文欣赏,共享文学之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内驱力,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设计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开设美文欣赏活动,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能引起学生心灵震撼的名家作品和优秀学生作文,声情并茂地念给学生听,使学生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随作者感情或喜或悲。这样,通过对美文的学习、欣赏、品析,学生在愉悦中发现和归纳文章的写作思路、技法和修辞运用等,会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完成由认识到实践的转变,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例如,赏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之后,也会想起自己和父亲之间最令人感动的事,这样作文便有了情感基础和素材,写起来也便得心应手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会随之潜滋暗长。

二、积淀作文素材,产生写作动力

1. 强化自我阅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厚积才能薄发”,我采取有意强化阅读的措施,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收集册”,每周收集一句名言和200字左右的优秀语段并力求背诵,同时提倡学生每天挤出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些报刊杂志。有能力的还可以写写日记和读后感。语言材料的日积月累,会使语感逐渐增强,学生不再对作文茫然无知,作文也不再是难啃的“骨头”了。

2. 进行思维训练,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影响到他的语言能力的优劣。思维越清楚,用词就越准确;思维缺乏条理,说话或作文就会前言不搭后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着力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上没有障碍,表达上就会一路畅通,所谓缠在鸡脖子上的写作“乱麻”也便会在敏捷、清晰、创新的思维之下变得经纬分明、条理可辨。

3. 仿写为创新设置“跳板”。一说到“创新、求异”,便自然而然与“继承、仿写”等概念对立起来。在组织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一味“求异、创新”,而对于“仿写”这个作文学习的必经阶段和必要方法则加以排斥,将那些仿写之作一棍子打死,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事实上,继承模仿是求异创新的基础。“模仿”和“求异”并不是水火不相容,往往是它们的共同作用才完成了创新。有了模仿的前提,求异才得以发挥,创新才得以实现。我们只有遵循仿写和积累的写作规律.才能超越他人和自我。尤其对于在写作上有点困难的学生来说,仿写甚至动了心思略有改动的抄写都是行之有效的提高措施之一

4. 走向生活,获得习作源泉。由于学生长时间封闭或半封闭地生活在学校,除了学习,与外界没有联系和交往,一走出教室,他们就走进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他们是会看、会动、会想的精灵。因此,教师应引导他们把看的、动的、想的结合起来,鼓励他们拿起手中的笔去抒写目之所阅、足之所至、手之所及、心之所得,让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为学生习作的源泉,使学生乐写、会写。那么,解决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的根本问题就成为“过去式”了。

三、培养成就感,增强写作信心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追求和本能。学生如果能在作文里获得成就感,就极有可能深深地爱上作文。

1. 分数机制。虽然是素质教育,但理想的分数还是会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作文训练中,每次的写作要求应明确告诉学生,达到要求或内容有创新的都应给予高分甚至满分,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写作愿望。学生有时会为了分数而潜心励志的写好作文。只要正确引导,不致“走火入魔”,分数机制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良药”之一。

2. 评语机制。现在的学生,不比以往,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比较看重别人对他的评价。作文训练中,准确、公正地评价学生劳动成果,对闪光点多的习作给予激励、赏识,对不足之处最好少批评、少指责,这样极易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3. 发表机制。时至今日的农村,如果自己的面孔出现在电视上或是自己的名字出现于书刊上,都是莫大的惊喜。所以,把学生好的习作念给其他学生听,推荐到学校文学社,甚至帮助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情感美文欣赏范文第3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才会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学习的兴趣带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很热烈,这时的学生才会“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只有思维活跃了,学习欲望就会倍增,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因此课堂伊始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想方设法地把学生带到意境之中去。例如在教学《在夏天里成长》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启发谈话:同学们,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在这个充满多彩浪漫的季节里,万物都在生长,你感受到了吗?这时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有的学生说:我感受到了夏天的玉米在成长,每一天都有新变化;有的说:我感受到了鲜花在成长,开始才发出几片小叶,不几天就枝繁叶茂,鲜花盛开;有的说:我感受到了小麦在成长,不几天就泛黄,抽出麦穗,随后变成一片金黄的麦浪……于是老师因势利导: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夏天,感受万物都在夏天里成长!这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课堂气氛很活跃。

二、教给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的课堂去培养,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加以引导,使学生会读书,爱读书,在阅读中得到享受。

1.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预习环节是学生还没有听老师讲解的前奏,它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来完成某些学习任务,为学习新课扫清障碍,打好基础。这里学生合理地使用预习卡很关键,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卡,预习卡的内容要求学生独立来完成,因此设计要有可操作性,内容可分为几大块:自己多读几遍课文,把我会认的字找出来写几遍,把我会写的词找出来写两遍,找出我欣赏的句子有哪些,摘抄下来,我对课文的作者了解多少,我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渐渐地学生就会养成阅读习惯,会读书,会思考。

2.养成读书思考的好习惯

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还要会思考,爱思考,这样边读书边思考,就会有所感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阅读思考的氛围,引导学生会思考,会读书。每节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学路导航,学路导航就是为学生阅读起到引领的作用,使得学生阅读少走弯路。例如在教学《苦糖》时,教师设计这样的学路导航:(1)在课文圈出描写我对糖很馋动作的词,写下来读读。(2)在课文中画出我对糖很向往吃到嘴里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的心情如何?(3)体会课文题目《苦糖》含义,带着你的理解说说你的感受。

3.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动笔思考的好习惯,学生边读书要边做笔记,在课文中印象深的句子旁边做上批注,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这样学生才会避免读课文的同时只是流于表面,使得学生对课文有所感受,学会思考,这样课堂上才会交流读书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慢慢去品读,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产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升华,从而使阅读达到一定的高度。

三、拓展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的阅读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内,还应拓展到课外,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教师可采取以下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欣赏读书

教师可采取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例如开展美文欣赏,让学生尽情地享受经典美文的内涵情感,使得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有所感受,陶冶情操,感受读书的乐趣,让书香伴我成长。

2.摘录佳句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要求学生把文章中的佳句摘录下来,开展我的精彩佳句欣赏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佳句的同时感受到美的气息,愉悦心情,开阔视野。

3.读书竞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读书内容,教师可以举办多种读书交流活动,如读书演讲,读书报告会,读书故事会等活动,使得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加以理解,得到升华,激感。

总之,阅读教学应该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多种的活动,来调动学生读书热情,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所感受,陶冶情操,产生心灵的碰撞,使心灵受到震撼!

情感美文欣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班级网站;作文教学;信息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045-02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课上,常见学生托腮皱眉或咬着笔杆发呆,感到作文很难。于是,或胡编乱造,敷衍了之;或抄袭他人文章,随便应付。每每拿起学生的习作,笔者也是苦恼万分。如何让学生喜欢习作、乐于动笔,也成了笔者一直思索的问题。

随着年级的升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笔者发现学生对电脑课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浏览网页,学习打字……个个不亦乐乎。笔者豁然开朗,何不借着学生对网络的热衷,以学校新建的“班级网站”为载体,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作文教学有机整合,把“班级网站”应用到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提供一个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和生动活泼的知识长廊,来弥补常规写作环境中的“先天不足”,增强他们的习作兴趣,促进他们作文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喜欢作文,乐于动笔呢?

1 丰富资源,强化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米,再巧的妇也难以做出色、香、味俱佳的饭菜。因此,要切实有效地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有米可炊”,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笔者认为可以借助班级网站,建立“成长足迹”“美文欣赏”“日积月累”等栏目,利用信息时代超强的信息容量来展现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积累素材,巧妇有米下炊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善于用眼睛、用心去观察生活,同时转变观念,把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游览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之壮美;参加跑操比赛、课间游戏,让学生体验生活之乐……并把学生在活动中的精彩瞬间用相机或手机拍摄下来,配上点评,上传到班级网站中的“成长足迹”“美景欣赏”等栏目中。平常学生习作,靠的是对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的回忆,写作时已时过境迁,难以情真意切。此时有了班级网站上的照片,学生就会从这一系列的精彩、经典的画面中搜寻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印迹,充分唤起内在的情感,形成较大的内驱力,打开了思路,激活思维,有感而发。

例如,在学校举行“感恩中国行”励志道德演讲活动后,让学生动笔写写,很多学生虽然当时泪流满面,感动万分,但是事后又无从下笔。这时,笔者把活动中的一张张照片通过班级网站“成长足迹”栏目再现出来,热情洋溢的演讲,真诚的鞠躬,哽咽的哭泣,深情的拥抱……看着这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一组组特写的镜头,学生感情的心弦再次被拨动了,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一句句真诚的话语在笔尖流淌……

小小荧屏,大大世界。班级网站使作文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学生作文素材丰富极了,作文自然水到渠成。

丰富语言,巧妇下炊如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文章源于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泉涌,笔下挥洒自如。因此,教师可利用班级网站,开辟各种栏目,以多种渠道扩大学生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言,为学生的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设立“博览群书”栏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精心推荐审美、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的不同风格、题材的书,引领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文学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在愉快的阅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设立“日积月累”栏目,教师精心筛选,上传优美词句、谚语、格言、诗句等,引导学生读读背背,在日积月累中丰富学生的语汇;设立“美文欣赏”栏目,散文、小说、诗歌……让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精美文章丰满他们的心灵,在美文欣赏中丰富语言,把握文章的思路、谋篇布局;设立“幽默驿站”栏目,一个个幽默的故事,不仅使人愉悦,更能使学生变得睿智、开朗,也使他们的文章更具魅力,更具吸引力。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生的阅读面广了,作文时的表达就丰富了,作文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2 设立专栏,指点迷津

学生拥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之后,但不等于“能炊”“会炊”。习作中,或词不达意,或内容平淡……各种问题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可在班级网站里开辟“它山之石”“范文引路”等栏目给学生指点迷津,为学生习作指明方向,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借助“它山之石”栏目,上传一些有关如何审题,如何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如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何修改作文等写作基础知识,教会学生擦亮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领悟写作的技巧、方法。利用“范文引路”,给学生提供多篇名家范文和学生范文,供学生从写作思路上、材料选择上、文章结构上或语言运用上学习和模仿。

在教学关于战争的看图作文时,笔者明白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很难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于是搜集了大量的有关战争的资料、图片、范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在习作中,学生就有话要说、有情可诉,而且不吐不快。

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栏目,组织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思想交流,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调控学生的写作思路。

3 大胆展示,我型我秀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都想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可是平时的习作教学,除了少数学生的优秀作文在课堂上被教师作为范文加以宣读或张贴在教室墙壁的“学习园地”上供大家学习观摩外,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被放在了一边,恐怕唯一的读者就是教师了。学生无法体会到写作带来的成功喜悦,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习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班级网站上开辟“童心妙笔”栏目,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表”的平台。即使是后进生,也要善于发现他们作文中一丝一毫的“闪光点” ,给他们“闪亮登场”的机会,焕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这样,班级里自然会形成一种积极作文、快乐作文、情趣作文的良好氛围。

比如利用“童心妙笔”栏目,先教给学生编辑文字、上传文章的方法,再鼓励学生把课堂中的练笔、习作,把课外的随笔、日记原汁原味地晒出来。当一部分作品在网站上“发表”之后,这些学生享受到了难以言表的喜悦。其他学生也羡慕不已,在羡慕的同时,也暗暗开始动笔,连那些写篇作文像“挤牙膏”一样的学生也开始蠢蠢欲动。大家以更积极、热情的态度,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写作之中。

“童心妙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让学生在我型我秀中展示个性,享受习作的乐趣。

4 多种措施,激发热情

小学生一时的热情很容易激发,但总是缺乏持久力,这就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对习作的热情持久保鲜。

文章排行榜 以学生在班级网站发表的作品数量进行评比,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以示嘉奖,激发习作热情,同时又鼓励排在后面的学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

建立“个人作品集” 当学生的作品达到一定篇数的时候,就可以分别以他们自己的名字为名建立“个人作品集”,并把“作品集”打印出来,配上插图,编辑成册,放在班级“图书角”供大家阅读赏析,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我超越和相互竞争。

佳作评比,推荐发表 通过及时总结反馈,定期评比和推荐最佳习作,让学生再次感受成功的喜悦。如评选“每周佳作”“每月佳作”,并给这些获得者颁发“小小作家”的奖状,拍照留念,上传到“星光灿烂”栏目,让所有的家长、孩子都能看见。同时,让“佳作”变成铅字,推荐到校刊或报纸杂志上发表,激发成就感,也使其他学生有了“我也要发表”的念头,从而推动学生的习作欲望。

这样多种措施,数管齐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写作热情,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在这样的情绪下,学生必定会开心地表达、主动地习作。

班级网站,学生的第二个家,它给作文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提高了他们作文的水平。让学生乘着网络的翅膀,展翅高飞,共享快乐作文!

参考文献

[1]余继青.建立班级博客,优化作文教学[J].教学月刊,

2009(7).

情感美文欣赏范文第5篇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我们家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只有一墙之隔,转过影壁,就是院子。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报告花事的结束。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