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合作建房协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继续完成救灾救济工作。我镇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乡镇,在多次暴雨灾害面前,民政全体人员深入一线,查灾、抗灾、救灾,动员群众抗灾自救,较好地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了受灾群众正常的生活与生产秩序。
2.地震灾害倒房重建工作。我镇地震倒房重建户在去年368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106户,在高强度的工作面前,在重建办的不懈努力下,重建档案全部合格。并完善整理归档129盒,重建资金按进度正常支付,已完成88%,较好地保证了地震灾害倒房重建的进度。
3.低保救助。争取农村医疗救助资金13余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192114元。完成了农村低保调查摸低工作,在保证对象准确的情况下新纳入农村低保户130户146人,并将775人民政供养对象全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有效地保障了弱势群体衣、食、住等基本要求。
二、双拥工作:
继续保持和发扬了双拥传统优势,使双拥工作正常健康有序地开展。较好地解决了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治病难、优抚安置等问题。与此同时,加强了优抚优待宣传教育,查漏补缺、完善名册。加强参站退伍老兵登记,坚持在春节、八一等节日开展慰问活动,加强互相交流,倾听老兵心声,关心老兵疾苦,解决老兵困难,为老兵营造出团结友爱、亲如一家的氛围。
三、老龄工作: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保障老人权益,发挥老人经验优势,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各村(社区)老年人协会表现活跃,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根据老年爱好和现实条件,多次组织书法展览、乐器演奏、戏剧表演、登山游园等项目,极大丰富了全镇老年人生活内容,改善了老年人生活环境。进一步完善尊老爱幼各项机制,明确义务要求,规范敬老养老协议,加强检查执行情况,确保老年人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镇内老人有所学、有所医、有所乐、有所养,全年未发生一起恶劣的虐待老年人现象,7位五保老人入住养老院。
四、残联工作:
在上级的具体领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镇内残疾人工作成绩显著,较好地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地对残疾人进行救助和康复工作。积极做好镇内残疾人摸底调查工作,全镇现有各类残疾人648人,全年完成白内障手术13例,假肢安装1例,为20名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荐残疾人就业11人,解决重度残疾人建房困难户10户。
机构人员分布变化情况
县城区域银行业网点比较密集,乡镇、村两级地域内的银行业网点覆盖程度较低,西部地区情况尤为严重,而且在县及县以下的银行业网点数量呈下降趋势。
2005年末,受调查的县及县以下地区银行业机构网点总数为12万个,从业人员106.61万人,其中在县城区域的网点4.9万个,在乡镇的网点6.22万个,行政村网点9368个;平均每个县城区域25.09个网点,每个乡镇有 2.13个网点,每50多个行政村有1个网点,而西部则分别为18.96个、1.58个网点,近 80多个行政村才拥有一个网点。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行政村的覆盖率仅为3.28%,65.4%的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在乡镇的网点占到了银行业机构的86.45%,在行政村中占89.83%.
“十五”期间,受调查的县及县以下银行业网点和人员呈减少趋势,到2005年末网点和人员分别比“十五”初期减少了 24.37%和14%.其中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大幅度压缩了县及县以下的机构和人员,到2005年末商业银行在县及县以下有3.19万家网点和43.14万人,分别减少了2.62万家网点和17.9万人。
从银行业服务从业人员地域分布情况看,东部银行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程度明显高于西部。2005年末,东部平均每万人有 13个银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服务,而西部每万人只有9个银行业从、业人员为其服务。但从问卷调查情况看,64.33%的受调查农户认为当地金融机构数量合适,24.01%的被调查农户认为金融机构偏少,分别有 22.38%的农村企业和15;6%的农户认为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当地金融机构偏少”。
存贷款资金情况
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严重,并有逐年加大的趋势。2000年末,县及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 278 7亿元,贷款余额 24355亿元,存差8432亿元,存贷比74.8%,比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低5.46个百分点。2005年未,县及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953亿元,贷款余额38825亿元,存差高达30128亿元,存差比2000年增长了2.57倍,存贷比仅为56.3%,与同期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差距拉大到 12.72个百分点。五年来,县及县以下银行机构存款年均增长15.99%,接近全国银行业机构17.74%的增长水平,但县及县以—卜银行机构贷款年均增长仪为9.72%,大大低于全国银行业机构15.66%的增长水平。
资金外流情况地域差别较大,中部资金流出最为严重。2005年末,东北、东部、西部存贷比分别为63.68%、57.37%、56.05%,而中部仅为51.8%,低于调查地区平均存贷比4.5个百分点。
人均业务量城乡和东西部差异巨大,制约了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和西部发展。 2005年末,全国银行业机构人均存款1300万元,而据调查测算,农村地区人均存款仅为650万元左右。其中东部农村地区人均存款921万元,西部农村区域人均存款527万元,受效益驱动因素的影响,东部县均商业银行网点22.5个,而西部县均9.88个,另外西部不少县的贷款市场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独家经营,缺乏有效竞争。
各项业务产品开展情况
农村地区各类主体对银行业机构的存款、贷款、结算三大传统业务需求最为强烈。调查中,农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依次为生产贷款、存款、生活贷款、助学贷款、通存通兑业务、扶贫贷款、汇款、银行卡,而对代收代付、买卖各类证券、保险、个人理财业务、外汇业务等需求较小,需要这些业务品种的农户比率不足受防农户的 4%;农村企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依次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或技改等中长期贷款、支付结算、存款、现金管理、银行卡、担保,而对、咨询顾问和外汇业务等业务的需求不大。
存、贷、汇业务基本覆盖县乡两级,基层农村金融产品匮乏。调查显示,现有县、乡农村地区的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邮政储蓄机构能够提供基本的存贷汇服务,但明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除存贷汇以外的金融业务覆盖率较低,县及县以下地区对住房和汽车等生活贷款、助学贷款、银行汇票、承兑汇票、银行卡等业务的需求较大,但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农村银行业网点不足20%;二是村一级由于缺乏银行业网点,当地居民和企业难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据调查,行政村中设有的网点多为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一般只能办理存款,汇兑,代收税费、代付粮食直补资金等业务,农民和农村企业需求最大的贷款业务无法在村一级的银行业网点办理,更难以获得其他金融服务。
农村借款人需求情况和服务满意度
农民的资金缺口主要通过贷款方式解决,资金用途主要是生产贷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农户借入资金主要渠道为贷款。农民的贷款用途主要集中于种养业、多种经营和买房建房,期限主要是半年到3年的中短期贷款,其中需要半年至1年期限贷款的农户占47.09%,需要1年至3年期限贷款的农户占35.93%.
农村企业资金缺口弥补渠道多样化,但仍然以贷款为主,赁款主要用于短期流动资金。农村企业借入资金的主要渠道依次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商业信用,贷款主要用于购买原辅材料以及其他流动资金,期限集中于半年至3年区间,37.1%的企业需要半年至1年的贷款,45.61%的企业需要1年至3年的贷款。
被调查农户和农村企业对银行业机构的贷款服务满意度不高,借贷的高利率和高门槛是贷款难的主要原因。55.15%的农户和44、36%的农村企业认为所需贷款可以得到满足,44.85%的农户和55.64%的企业认为贷款需求不能完全得到满足,其中 11.47%的农户和13.59%的企业认为很少得到满足。
受调查农户和农村企业中认为金融机构“办理贷款程序和时间简便”的分别只占 21.59%和15.45%,而认为“过于繁长”的农户和企业分别占21.72%和26.29%,企业贷款难问题甚于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市场处于卖方市场,61.61%的企业认为不能自主选择金融机构。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对在县(市)以下增没网点的银行业机构给予优惠政策
监管部门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整体分布,紧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合理布局,指导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遵循安全性、效益性原则的基础上在中西部地区的县(市)、乡镇适当增设营业网点,可以通过对发放的农业贷款进行营业税减免的办法进行政策鼓励。农村信用社可以按经济核算、保证安全、方便农民的原则,在乡镇以下的地区增设营业网点;对现有业务量比较大、符合条件的信用代力、站,可以改为农村信用社的分支机构。
逐步培育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主体
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少、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农村地区,鼓励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兼并、重组、参股现有银行业机构,适度增设多种所有制银行业机构。
积极培育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组织
允许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由村民通过自愿联合组成资金互助组织,服务对象严格限定在组织成员内部,资金互助组织除保留限量库存现金外,其余吸收的资金由当地农村信用社托管,结算委托农村信用社办理。
建立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机制
加强对邮政储蓄人员银行业务知识培训,放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邮政储蓄机构对农户和农村小企业的小额贷款、贷记卡等业务的限制。通过邮政储蓄机构购买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债、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债券以及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办理协议存款等方式,使邮政储蓄资金更多地用于支持“三农”的发展。
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作用
注重发挥农业银行在农村网点和人员众多的优势,增加对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宅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对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支持外贸和新兴领域的农村商业企业,扩大对农村私营业主、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
引导商业银行新增存款投放农村
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改变信贷策略,加大对农村有市场、有效益的龙头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制定相关办法,明确各类银行在县域内设立的机构网点,要将当年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增强政策性银行的支农服务功能
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信贷投向逐步向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倾斜,重点支持农村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期长的项目,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在不增设新分支机构的原则下,政策性银行加强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合作,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各项业务,主要委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面对春节后农民工的就业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现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最近表示,正在采取措施帮助求职农民工尽快实现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节前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春风行动”,旨在帮助求职农民工尽快实现就业,主要有以下五项措施: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储备一批技术人才;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形势稳定;制定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求职的合法权益。(据新华社)
多部门联合发文
整顿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农业部、监察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最近联合下发了《2009年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工作方案》,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精心组织,认真抓好落实。
《方案》确定了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突出工作重点,切实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加大工作力度,保障农村市场食品安全;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切实搞活农村市场流通;严厉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农村市场秩序;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农村广告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的虚假违法广告;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农村平安建设;切实完善农村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监管执法水平。(据新华社)
我国开展涉农收费政策
落实情况专项检查
我国从2月中旬开始到4月底,开展涉农收费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这次专项检查范围是2008年1月1日以来各项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收费政策的执行情况,包括涉及农民工的收费、涉及乡镇企业的收费、农村义务教育收费、农民建房相关收费、农产品市场流通收费、农产品检验检疫收费、农用机动车相关收费、农村殡葬相关收费,以及村委会组织代行政府职能过程中相关收费。(据新华社)
农业部:
严查七大领域农产品质量
最近,从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决定先用一年的时间,以当前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着力解决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和隐患。
本次整治活动共有七项任务,包括种植业产品、生鲜乳、饲料、兽药及兽药残留、水产品、“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农业部门将瞄准假劣农资重大案件多发地区,重点整治具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经营户以及乡村流动商贩、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小作坊和黑窝点、农资市场和县、乡农资集散地。(据《人民日报》)
国家发改委:今年春耕期间
组织开展全国化肥价格检查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化肥市场价格秩序,确保化肥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顺利进行,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出《通知》,在今年春耕期间组织开展全国化肥价格检查。
《通知》强调,今年全国化肥价格检查要加强对化肥市场经营者价格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和以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化肥市场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重点查处不执行国家对化肥生产流通实行的各项价格优惠政策的;违反进口钾肥价格管理政策,不按国家规定的作价办法制定港货价格或超过规定的港货价格销售的;相互串通,合谋涨价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化肥价格的;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农民购买化肥的;采取减少数量、降低养分、以次充好等手段变相抬高化肥价格的;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化肥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此次全国化肥价格检查从2月20日开始,5月底结束。(据人民网)
质检总局:
采取措施确保家电下乡产品质量
国家质检总局最近消息称,质检总局要求各级质监部门全面部署家电下乡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以家电下乡产品、中标企业以及实施家电下乡的农村地区为监管重点,通过采取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确保家电下乡产品质量。
质检总局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级质监部门将所有中标企业的中标产品列入省级重点监督检查计划,加强对中标企业的巡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对监督检查不合格的企业,责令召回不合格产品,限期进行整改。(据《经济参考报》)
我国将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力度
银监会最近对有关信贷监管规定和要求作出适当调整,强调对涉农类贷款实行有区别的信贷管理和考核政策,结合农户生产经营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力度。
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多层次、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简化贷款手续;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提高贷款金额和期限;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改变按季结息的还款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方便农户还款。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要切实提高激活农村市场在拉动内需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自觉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着力加大灾后农民住房重建金融支持力度,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灾区农房重建信贷资金需求得到满足,做到应贷尽贷。(据人民网)
我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免个体户登记费
最近,省工商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表示要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绿色通道”,凡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返乡证明可免个体户登记费,鼓励其兴办私营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省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
今年,我省将加快医疗卫生机构的灾后恢复重建进程,加强灾后医疗服务,加强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支援省、市“传帮带”,力争两年内实现对18个重点县医务人员培训全覆盖;全面落实新农合筹资政策,规范和完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扩大慢性病门诊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补偿的病种范围,逐步推进门诊统筹试点,扩大参合农民总体受益面,进一步探索方便到外省务工参合农民看病就医的有效方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进医药收入分开,对社会力量办医给予平等准入待遇;加快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省、市医疗机构主要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县、乡和社区医疗机构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本刊编辑部)
“春暖行动”为农民工维权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最近发出通知,决定在今年3月至5月,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实现统计范围内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超过90%。
“春暖行动”以建筑业、餐饮业、制造业、采矿业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推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工作力度,确保统计范围内的城镇企业中,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在2008年底88%的基础上,提高3到5个百分点。(本刊编辑部)
省外办:海外务工者应遵循
当地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海外务工者签约的高峰期即将到来,他们的安全问题再度引发关注。最近,省外办国际处特别提醒省内出境务工人员,一定要合法出境,选择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或《境外就业中介经营许可证》的中介机构办理出国务工手续。务工前必须签订合同,防止日后出现纠纷。赴海外务工,务必要办妥签证,切记不要轻信对方先以旅游身份出境,再到当地转为工作身份的许诺,以免落入陷阱。当发生雇工拖欠工资或其他劳资纠纷时,应及时向经办相关手续的机构反映,或向当地政府劳工事务部门投诉,也可向中国驻当地使领馆求助,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本刊编辑部)
在粤务工川籍参合农民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服务;结构
1、当前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按用途主要分为五类:基本生存需求、一般生活性需求、小额生产费用需求、小规模生产经营资金需求以及产业化经营中的较大规模资金需求。按需求主体可分为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户可以分为纯农户、兼业户和非农户;农村企业分为小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不同收人水平或户型的农户以及规模不同的企业,其金融需求和满足方式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
1.1 纯农户的金融需求:此类农户多属于中低、低收入户,无非农收入来源,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极强,其金融需求主要是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生活性需求和小额生产费用需求,包括建房、子女上学和疾病治疗等。这类农户由于承贷能力有限,信贷风险较大,往往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组织的信贷供给范围之外,只能以较为特殊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目前,政策性金融的优惠贷款资金、民间渠道的小额贷款以及政府财政性扶贫资金是这类农户满足资金需求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类型农户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1.2 兼业户的金融需求:兼业户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主要包括: (1)承包土地进行大规模农场式耕作或者经济林、牧草种植;(2)规模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生产;(3)地域优势的蔬菜种植;(4)剩余劳动力迁移带来的个体运输业、简单加工业等;(5)时令性农产品流通经营。这类农户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农业生产费用需求以及小规模的经营周转资金需求。这些需求大多是农业产业化派生而来的,是公司加农户类型的农业产业化在农户层面上的资金需求。由于缺乏商业贷款供给所要求的抵押担保品,这类农户很难从银行申请到贷款。但是,农村地区的亲缘、血缘关系以及熟人社会的制约,使农民很重视自己的声誉。村民们深谙没有信用的危害,对履行债务有较强的道义约束,非常适合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信贷。
1.3 小型农业企业、小型工商企业金融需求:这类企业一般是立足于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大,经营风险较高。这些企业存在着扩大生产和启动市场的资金需求,主要表现为小规模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由于缺乏健全的承贷机制和信用担保和抵押制度, 它们很难从大型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基于扎根农村的优势,开展关系性融资,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和信贷风险,逐渐成为这类企业主要的贷款机构。然而,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普遍不足,其自身也存在较大的风险,难以充分满足这类企业的资金需求,使得一部分小型企业不得已转向利率较高的民间借贷。
1.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需求。此类企业主要从事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这类企业需要大量正常的流动资金和规模扩张中的长期投资需求以及汇兑、结算等中介金融服务。由于其资金实力较强、规模较大、贷款风险相对较小,同时,其经营范围较广,跨出了县域甚至省域的范围,所以需要金融机构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提供金融服务。显然,地方性的小型金融机构无法有效地提供此类服务,这就为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市场空间。农村金融植根农村、辐射全国的独特优势,使之必然成为这类企业的信贷供给主体。
1.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需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交通、水利、能源、电信、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巨大的信贷融资需求空间。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主要依赖财政渠道解决,近年来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财政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大部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予更多的政策性贷款支持。同时,也应该看到,很多基础设施项目如交通、电力、电信等有着巨大的赢利空间,这就为包括农村金融在内的大型金融结构提供了市场空间。
2、农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方向
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的状况以及农村金融自身的特性,农村金融应服务于小“三农”经济过渡和农村现代商业性市场,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主要满足农业产业化企业大量正常的流动资金和长期投资需求,并为这些企业提供结算、汇兑等金融中介服务。从目前和将来三农服务对象融资渠道进行分析。
2.1 融资次序与层次
按照借贷交易双方关系的远近(或交易层次) ,我国农户(或农村企业)的一般融资次序依次为:个人通过兼业实现自我融资―亲属间相互捐赠互助―熟人间的民间借贷―联保贷款―社区合作金融―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大商业银行贷款。
上述的融资次序按交易层次由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亲友间的自我融资(包括前三种形式) 、社区间互助合作(中间的第四和第五两种形式) 、市场化融资(最后两种形式) 。这一融资次序的特点是借贷交易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由传统封闭的小农经济向市场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过渡,这一融资次序也与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的过程相一致。
农户的融资需求首先考虑的是自我和亲友之间的相互融资。从借贷意识来看,中国的农户具有强烈的“内源融资”偏好,当农业收入不足的时候,小农家庭就更愿意谋求非农收人,因此非农收入首先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提供了补充。如果非农收人不能弥补农业生产资金的不足,那么农户之间的相互融资就会发生。但农户之间的这种自我融资的局限非常大,当生产经营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超出亲友的资金借贷能力时,在社区社员之间进行互助合作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随着农户收人水平的提高,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及生活消费的情况下,有许多“道义小农”也逐步走向“理性小农” 。而当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后需要融入整个外部市场经济时,小农的理性就得到充分体现,融资需求也必然转向市场化融资。
2.2 交易成本与农村金融交易的形式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形式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不同机构产权组织形式的选择取决于为满足金融需求的交易成本高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包括四类:一是签约成本,即因农村基础设施或地理位置等引起的交易成本;二是信息成本,即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形成的交易成本;三是管理成本,即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成本;四是成本,即与产权形式相关的成本。总交易成本=签约成本+信息成本+管理成本+成本。
2.3 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农村金融的市场定位
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有着各自的竞争优势,必然适应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户和兼业户的信贷需求属于较低层次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分散性、小额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民间借贷和合作性金融机构拥有在监督和执行上天然的信息优势,成为这类金融需求的供给主体。
3、农村金融的服务选择
根据以上理论,结合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性特征,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也应体现出层次性的特点。农村信用社主要对“三农”提供结算,小额贷款。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集中性、大额性和共性化的金融市场上,可以发挥在信息收集、管理和监督上的规模化优势,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
3.1 农业银行构建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密切的银企关系,完善间接融资服务体系。第一,应密切关注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情况,积极主动向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融资辅导,提高这些企业的融资能力;第二,进一步优化信贷服务。从信贷业务品种的安排和选择、贷款期限结构的配置、利率工具的掌握和使用、贷款手续的简化、抵押担保方式的创新等方面为农户和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第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授信,同时,赋予固定地提供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服务。
3.2 农发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积极进行业务创新
农发行必须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介入农村信贷市场。为此,必须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防范信贷风险。
3.3 农村商业银行 发展综合性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除了存贷款等基本的金融服务外,应适时发展农村其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工具结构。
3.4 农村信用社积极参与农村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城镇化为农村金融提供了巨大商机,其广阔的需求前景必将成为高成长的信贷市场。由于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处在起步阶段,投融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村金融及时进入这个领域,一方面可以形成并巩固在农村的经营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源整合,搞活农村金融县(市)行经营,优化信贷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力。
一、以村级班子建设为核心,全面抓好基层基础工作
以“村级规范化管理提升年”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要加强后进村整治。按照8%-10%的比例倒排出年度内需要整治的后进村,成立专门的党建工作队,开展综合整治。因村制宜,确定整治目标、整治方案和时间任务,群策群力,重抓落实,确保存在的问题逐步减少,为2014年的村居“两委”顺利换届打好良好基础。
二要抓好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双流程一记实”同步操作法,按要求将村级重大事项、合同、低保、待遇发放等议题全部纳入“双流程”。严格执行按时记账和财务公开制度;加快推进清产核资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建立完善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做好新签订合同的程序履行、层层把关和上报备案工作,切实促进村级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要发挥好多元社区党委作用。动员多元联合党委副书记积极参与到片上的工作当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干事能力、社会地位和人脉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做好本村工作的同时,把自身的先进经验进行广泛交流,帮扶本片的弱村、穷村,在班子建设方面给后进村出点子,在经济发展方面帮薄弱村找门路,在维护稳定方面积极为工作片出谋划策。要让他们的能力从一个村辐射到整个工作片,真正的实现以强村带弱村。
四要规范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加强培训,规范操作,严把程序关和质量关。重点解决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村,力争比例数降低到10%左右。年内重点关注桥上、庄子、官道丁、马刘、河南孙、梁家6个村的党员发展,坚决杜绝发生因党员发展引发的隐患。
五要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升级改造工作。严格对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多方筹集资金,对庄子、圆璧宋等8个村活动场所不达标的村抓紧实施改造升级,力争2013年10月底前完成整体升级改造要求,完全达标。
二、以为民办实事为着力点,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
按照《激励农村干部干事创业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以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突破口,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着力点,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一要抓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对筛选上报的16个整治村庄,按照整村改造、整治示范、梯次推进三个类型,围绕硬化亮化、景观点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重点,分类分片滚动推进,确保走在全市前面。同时,要继续全面推进垃圾一体化处置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清扫保洁、收集、运输、处置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扎实做好困难救助、弱势群体帮扶等工作。强化措施,力争全区农村养老保险投保人数占适龄人员的比重达95%;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防止因病致贫、无钱养老等问题的发生。
三要全力壮大村级经济。以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突破口,以资金扶持、考核奖惩为杠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村居发展投入少、风险低、拉动就业力强的项目,促进集体增收、群众致富。要深入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引导有实力的企业与村居“联姻”,采取“帮就业、帮项目、帮公益事业”等模式,确保“村企共建”取得实效。年内重点抓好邢家与道恩集团、河抱与兴民钢圈等村企共建工作。争取街道集体经营可支配性收入低于3万元的村居减少至3个以内。
四要落实办实事公开承诺制度。指导各村居围绕群众关注、反响强烈的道路出行、排水饮水、绿化亮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活动场所改善等民生项目,确定3件以上民生实事,进行统计备案。年内重点抓好圆璧张、海岱仲、北皂前村、官道丁等村1.8万平米的村路硬化;和平、兴隆庄、泊张等村的自来水改造;大牟家、甲王等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改造;河南孙、后徐等村健身广场建设工作,促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三、以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为突破口,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做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重点加以推进。
一要坚持示范带动,重点突破。对市级备案的北皂前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千方百计争进度、抢时间,加紧推进土地复垦工作。对龙海社区逄家回迁区建设,要按照规划要求,抓好拆迁协议签订、回迁安置等具体事项的落实,确保将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带动全区面上工作整体开花。
二要坚持分类指导,规划先行。使集中规划改造或建设的村先行启动,让经济条件好、建房积极性高的农户率先启动,分期分批、有序开展。年内,重点督促引导土城子等有集中建设意向的村居,抓紧形成具体方案,列出时间表,以利于适时启动。
三要坚持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切实处理好社区建设与农民群众、社区建设与综合配套服务、建设进度与工程质量的关系,全力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将好事办好,实事办事,促进我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四、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手段,全面筑牢发展保障体系
在街村干部中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通过建章立制、完善网络、综合整治等措施,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稳定上,要做好矛盾日常纠纷日常排查和不稳定因素稳控工作。要实行稳定工作的关口前移,坚持对辖区的稳定情况进行定期排查,建立不稳定因素台帐,坚持每周调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矛盾纠纷能够提前介入化解,不稳定因素及时得到稳控,防止矛盾的扩大和激化。
在社会治安综合整治上,坚持群防群治,加强技防村建设,逐步推行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力争实现技防、人防、物防全覆盖。加大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确保发案率明显下降,推动全区稳定形势持续好转。
在计划生育管理上,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主线,充分发挥计生队伍的能动性,强化内部分工,加强教育培训,找准制约因素,对症下药,切实做好人口出生统计上报、流动人口管理、计生服务等基础性工作,力争不发生计划外生育。
在社区建设管理上,针对城区人口多,人员素质不同,认真分析,大胆探索社区工作新路子,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新增的鑫龙、樱花苑、西海岸等6个社区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日常管理、日常服务,让居民信赖,感到温暖。
五、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要坚持不懈地抓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一要提升境界,争创一流。要全面强化“争创一流”的意识,保持高境界、高目标、高追求,开展好“三查三比”活动,通过查思想境界、查精神状态、查用心程度,比工作干劲、比工作成效、比工作位次,引导全区上下昂扬争一流的斗志。
二要强化素质、提高能力。要强化学习意识,提升广大干部的工作能力、基本业务素养和技能,做到业务精通、服务高效、基层认可、群众满意。要强化纪律意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会议纪律、生活纪律,坚决守住“思想、道德、法律”三条底线,旗帜鲜明、一把不松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确保不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