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四季养生法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张远桃
中医理论认为,秋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人体顺应四时阴阳变化之规律,就必须自入秋后顾护阴气。这就是《内经》中说的“秋冬养阴”之真谛。尤其是老年人,秋季养生更应注意“五养”。
早睡早起,收神“蓄阴”。秋天的早晨是四季中空气最清新、含氧量最高的时段。老年人应早点起床,广步于庭,走出居室,呼吸新鲜空气,吐故纳新;秋天的夜晚,气候较凉,老年人宜早睡养神,以顺应“收藏,收敛神气”的养生法则。这有助于内蓄,保持人体阴阳调和而少生病或不生病。
饮食清润,补益“滋阴”。秋季的饮食应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原则。少吃辛辣、燥热、油炸食品和动物肝脏,减辛增酸。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品,如梨、番茄等瓜果和新鲜蔬菜以及蜂蜜、乳品等,以达到改善脏腑和滋阴润肺、补虚祛燥之效果。
适量运动。内敛“护阴”。秋季虽是运动的大好时节,但老年人不宜像年轻人那样进行剧烈运动或猛练外泄,以免过度消耗体力、耗伤阴津、外泄阳气而违背“内贮,阳气内敛”的养生法则。不论跑步、爬山、练功都应以温和平缓的动作或中低度运动量为宜,身有微热、小汗即止。不宜过分激烈与劳累,以免伤心劳神而适得其反。
适当秋冻,防病“养阴”。古今养生家都主张“秋天不忙添衣,适当冻一冻”,以增强机体的抗寒、抗病能力。即使晚秋,穿衣也要有所控制,以避免过早多穿衣而导致体热多汗,汗液蒸发,阳气外泄。民间有“白露身不露”之说。说明白露之后,气候冷暖多变,容易伤风感冒或旧病复发。因此。老年人秋冻应根据自身体征来掌握适度。如若当添衣时也不添,勉强挨冻,这就违背“秋冻”健身之原意了。
巧用药物。辨证“补阴”。秋燥之邪会伤及人体精、气、血和而形成阴虚之证。阴虚证又分为心阴虚、肺阴虚和肾阴虚,并有各自的症状。秋后可分别采用药物进行补养。补“阴虚”的药物甚多,用法也不尽相同。所以,采用药物“补阴虚”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用药,方可取得祛病强身之效果。
皮肤瘙痒治在养血润肤
文/黄祖嘉
皮肤瘙痒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四季均发,多见秋日和冬春。这是一种自觉全身或局部瘙痒而无皮肤重大损害的皮肤症状。中医称之为“痒风”、“瘾疹”。老年人由于气血不足,血虚风燥,或久病耗伤阴血,生风化燥,“风性善行数变”。因此,瘙痒发无定处,入夜犹剧,难以入睡。风热血热,不得宣泄,逢寒则体疼,遇热则瘙痒;或血虚肝旺,生风生燥,“燥胜则干”,血运受阻,肌肤失养,燥者润之。故治则常用养血润肤饮。药物组成:生、熟地各10克,赤、白芍各10克,全当归10克,鸡血藤15克,夜交藤15克,制首乌15克,白蒺藜15克,荆芥穗6克,北防风6克,苦参片10克,白藓皮15克,地肤子12克,乌蛇肉10克,净蝉蜕6克,全蝎3~5克。本方机理:生、熟地,当归,赤、自芍和鸡血藤、夜交藤、制首乌养血润肤;荆芥穗、北防风、白蒺藜、白藓皮、地肤子、苦参疏风清热;乌蛇、蝉蜕、全蝎善搜风止痒。
患者举例:付××,男,86岁。皮肤瘙痒2~3个月。适逢年冬,近半月内逐日加重,全身皮肤增粗、干燥,形如糠皮状,脱屑甚多,瘙痒难耐,入夜尤剧。胸腹四肢广泛抓痕,沿抓痕有色素沉着,皮肤肥厚。或抓出血为快,无丘疹出现,无糖尿病史,有耳聋史,大便时硬,口稍干,脉弦缓,舌嫩红,苔少。投以养血润肤饮加减,初服4帖,并嘱常食用精肉汤或猪肝汤予以辅助。外用米泔水加食盐少许,沐浴或擦洗。随访得知,连服6帖而愈。
关键词:野外生存体验;养生之道;养生原则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野外生存体验活动已成为人们走向户外、回归自然、挑战自我、纵情山水的健康时尚的生活休闲方式。野外生存体验是在非居住环境下最大限度的保护、延续自己的生命,其内容涵盖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其内涵既涵盖了户外运动的相关知识,也有传统养生学的合理内涵。养生之道既包涵在野外生存体验活动中,又能对体验活动起指导作用。博大精深的传统养生文化是在思考身心、时空、自然、动静、形神的基础上,探求如何保养生命、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可以说,凡是涉及到人类身心健康方面的内容都被纳入到养生学的视野,涵盖了大文化的所有领域。从生命(身心统一)本质来说,养生活动既养神,也养形。养神是指调节自身的精神、意识、情感、心性与道德情操等;养形是指锻炼自己有形的机体,使骨骼、肌肉强健,脏腑功能正常[1]。其方法涵盖情志、运动、起居、环境、饮食养生等多个方面。野外生存体验活动中存在哪些养生之道,养生之道又如何丰富充实体验活动的理论与内容,就是一个值得探求的课题。
1野外生存体验活动的概念内涵与特点
野外是指远离居民区的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孤岛等复杂地形区域。或指荒无人烟的山地或原野。生存专指行为对象置身于生存条件恶劣的环境中时,以维持生命为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活动或行动组合[2]。野外生存就是在衣食无着的野外谋求生存,即在野外为了维持生命的自救之道。“体验”也被称为体会,指用生命去验证事实、感悟生命,体验到的东西会让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让我们能够随时回忆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野外生存体验是指在自然地域(山川湖海),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模拟野外生存活动中进行的情景式身心体验和感悟,并将野外生存中知识技能选择提取出来,加以改造和重新设计,加强其安全性,用于人们的学习和练习以及实践体验。使参与者通过亲近自然、学习生存、学会生活的野外体验,激发潜能,锻炼体魄,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团队意识与环保意识。野外生存体验常见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采用破冰分组、团队活动等形式来发展心理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在应对挑战、困难、挫折中培养意志力;通过野外简易工具制作、扎筏泅渡、搭索过涧、钻木取火、野外取水等学习体验,培养动手能力、一物多用等创新性思维能力。通过人为造成的危急应对措施,学习植物识别、营地选择、野外伤病预防与处理,求救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等来培养安全防护能力。通过绳索的使用、野外穿越技巧、野外辨别方向、天气识别、营地建设、装备的使用等来培养生存技能。通过野外穿越、野外宿营、野外饮食来发展生活能力;通过野外歌舞音乐、篝火晚会体察风俗民情等来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等。野外生存体验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健身性、挑战性、冒险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终身性合一。还具有途径多样,方法灵活,内容丰富,开发性强,时空转换快等特点。可增强生活能力,学会日常生活技能,体会为生存而克服各种困难的艰辛与愉悦;感悟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全面促进自然意识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2野外生存体验活动中的情志养生
传统养生学认为情志养生为养生第一大法,是养生方法的主干。“情志”是指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所作出的情绪方面的反应,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绪变化,亦称“七情”。野外生存体验活动不仅有强身健体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人内心世界的影响,即是对人体情志的调节和改善。首先,野外的山水美景、绿色清新、回归自然可以让人变得情绪乐观,既令人心驰神往、精神振奋,也能舒缓内心压力,消解消极情绪。进而能够陶冶情操,美化人类心灵。其次,野外生存体验活动能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野外生存体验活动过程中,队友们之间相互照顾相互关心,同甘共苦的经历,体验的是怒忧思悲的情怀;在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的艰辛历程中,感受如何与队友们和谐相处,感受到团队之间的协同共进、互帮互助的力量,切身体验集体团队带给个人的温暖和快乐。最后,野外生存体验活动能让人拥有坚强的意志品质。野外生存训练活动是对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的一个综合锻炼,对人们在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地促进作用,野外生存训练内容丰富、实用、贴近生活、形式多样;途径和方法灵活,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增强人体体能并提高人们的毅志力、耐力和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更多的是锻炼其在惊与恐中如何调节心理状态。
3野外生存体验活动中的环境养生
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环境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身体健康,人体借助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与各种环境因素保持相对平衡,表现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养生的重要前提,野外生存体验活动除了选择好的活动地点外,更需看重宿营地的选择,在选择宿营地时,应尽量选择那些自然环境优美、清爽干燥、避风向阳、空气新鲜的地方,以保证休息环境的舒适安全。当然,还需考虑活动地的温度、湿度、日照和通风等气候条件。人类不但要积极适应环境,更要学会怎样合理地利用、支配和改造环境,这一点在开展野外生存体验活动中尤为重要。
4野外生存体验活动中的四时养生
《黄帝内经》中很早就提出人应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来养生:“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认为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特点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变化规律同样对人体起作用。人们应该通过各种方法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调节、适应四季变化规律,从而达到保养生命、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4]。在开展野外生存体验活动中,应该顺应四季时节的养生法则,注意各个季节在运动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春季为一年之初,四处春意盎然,因此在春季期间要保持精神情志的舒适,保持心态常处于心境恬静的状态,应该做到戒暴怒忧郁,但在锻炼的过程中不宜出汗过多,应及时擦干身上汗水,换上干净衣物,避免着凉。在夏季时,身体表现为阳盛于外的特点,因此注意保护阳气,不能贪凉、注意防晒等,尽量避免过量剧烈运动而导致中暑。秋季,是开展野外生存体验活动的黄金时期,可增强体质,耐寒抗病,补养肺气,消除秋愁。冬天在户外则应注意预防感冒以及冻伤。
5野外生存体验活动中的饮食养生
野外生存体验活动有野炊,能量供给就离不开食物和水,就有饮食养生之道存在。饮食要注意寒温适中,杜绝过寒或过热,否则人体的正气容易被病邪侵犯。寒冷天气宜食用温热的食物;炎热天气宜食用清凉食物。在野外生存体验活动中应根据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食物,达到食养食疗的养生效果。春季肝火旺盛,应“多辛甘少酸”以养脾气,用辛甘发散、清淡之品以助人体阳气,不宜食酸涩、寒凉、油腻等食物。夏季出汗较多,应该多喝水、多食水果,宜适当食酸味及咸凉食品,酸味可起到收敛作用,防止出汗过多;咸性寒凉,可起到清火散热的作用,同时补充出汗过多丢失的盐分;秋季宜收不宜散,所以在饮食方面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冬季是四季中进补的最佳季节,因此宜多温少寒,补肾助阳,如大枣、羊肉、鸡肉、核桃等;同时也可以适当补肾阴,与冬季闭藏规律相适应[5]。
6野外生存体验活动中的起居养生
养生学认为:一天之间随着晨昏昼夜的不断变化,人体内的阴阳气血也会进行相应地调节变化。人体内的阳刚之气在白天运行于外,推动人体的五脏六腑各组织器官进行各种机能活动,夜间人体内的阳气就恰好相反趋向于里,因此就有利于身体机能的休息以便于让人体的精力得到最佳的恢复状态。按照人体内生物钟的规律安排作息,有利于身体机能的健康。一年四季具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生物体也相应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6]。在野外生存的露营过程中,春季适宜夜卧早起,具体睡眠时间一般保持在晚上十点半左右入睡即可,早晨要早起,凌晨六点左右为宜,这样有利于机体内阳气的生长。夏季睡时最短,提倡晚睡早起,以便充分地接受大自然阳气的沐浴。秋天,提倡早睡早起,每天保持至少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以利于向内收敛,同时也要注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张。冬季提倡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注意避寒保暖,以顺应阳气闭藏的变化要求。在开展野外生存体验活动时,组织者或教师应该多为参与者普及一些在野外食物识别、帐篷搭建的选址、安全穿越路线的选择等方面维护促进健康的养生常识。还应学习和掌握运动养生的知识与技能,在空闲休息时还可以对参与者教授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等养生功法,用于疲劳恢复及增强体力等。野外生存体验活动中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养生之道,值得人们去思考学习、继承创新,使这项活动得以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董众鸣.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衰落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7(1):12-13.
[2]张惠红.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指导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潘智明,王晓红.从中医经典理论看环境与养生[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4):52.
[4]余翔.浅谈中医四季养生[J].经验交流中国民间疗法,2013,21(2):57-58.
[5]李依洋.树立“天人合一”的起居养生观[J].生态文化,2010(1):53.
根据夏季“养阳”“养心”“养神”的基本原则以及老年人的一些特点,可采用以下的简易养生法。
1.指压两眼间,预防心脏病。心悸与呼吸困难是老年人心脏病在夏季发生的信号。用手指触摸鼻根(双眼之间鼻梁凹陷部分),如果此处皮肤的温度比腮部皮肤温度低(即有微凉的感觉)且没有光泽感,表明心功能不正常。用拇指、食指并拢压揉该处,要随着心跳节律按摩,每次一分钟即可。此时,该处皮肤温度会上升,是夏季宁心安神、保养心脏的好方法。
2.轻敲脑部,预防夏季头痛。如同挑选西瓜时,轻敲外部就可了解内部情况一样,一般地说,当指尖轻敲头部产生金属性高音,说明有紧张性头痛,往往因在暑天饮用过量冷饮而发生;如果是低音,可能是血循环障碍所致的淤血性头痛,脑血管病变者常会出现。预防夏季头痛,只须用5个指尖轻敲头部即可。先敲整个头部,如果在敲打时,发现有特别舒服之处,就可以把该处作为重点轻敲,至少3分钟。
3.按摩“天柱”,防治中暑。将大拇指贴住天柱穴(在颈肌外侧缘入发际处),把小指和食指贴在眼尾附近,然后头部慢慢歪斜,利用头部的重量,压迫拇指,来按摩天柱穴。一般说来,70岁以下的老人体温调节功能虽有减退,但仍能适应外环境变化;7O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很难适应了。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良,老人在夏季较易中暑。按摩该穴位能很好地预防中暑,还能改善头晕、耳呜等中暑症状。
4.“呵”字功。面向东方静坐,叩齿36次,用舌搅唾液满时,漱口数遍,分3次咽下。咽唾液时必须猛咽有声,用意念送到丹田,然后吐气发“呵”(he/喝)音,发音不要大声,自己能听到即可。此功法可以稳定心神,治疗心病,如老年人夏季失眠、冠心病、心律不齐等。
5.夏日昼寝法。人的睡眠可分为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两期,前者表现为睡得“很死”,深沉安静;后者则为睡得“很浅”,常有梦境出现。两者在一个睡眠周期中交替出现,一般一个正相睡眠的时间为80~120分钟,异相睡眠是20~30分钟。生理学家发现,人过七十,机体为了自身的需要,能自发性地增加异相睡眠时间,而异相睡眠时间的延长,能使寿命延长。夏日昼寝则可诱导异相睡眠的延长。“昼寝”的具体方法可自由掌握,既可午后卧室安枕也可坐而假寐,每次的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为宜。
果蔬助排毒
夏季暑热,老年人排汗功能降低,使得体内组织中代谢废物和毒素的累积也增多,因而利用某些排毒性果蔬来养生,对老年人很有帮助。
1. 蒜头、葱头
我国古人认为夏日清晨宜吃葱头酒,其实目的就是为了排毒。平时还可以吃些糖醋大蒜,每天5~6瓣。
2. 黄瓜汁、胡萝卜汁
黄瓜汁,或者再配上胡萝卜汁,经常服用有益,每次50毫升左右。在服用数小时之内便能排除体内部分毒素,并且有净化血液作用。
3. 葡萄汁
每次饮用量不要超过100毫升,饮后数分钟内便可提高体内热量,减少疲劳(糖尿病患者可以1/3量,即30毫升左右)。葡萄汁也能净化血液,而且能预防结石,增进尿素排泄,舒解老年人腹部不舒感。若葡萄汁和柠檬汁配合饮用,对老年人尤有益处,因为后者有很强的抗感染、抗过敏的作用。
结合《内经》的原文,以传统文化为主要视角,分析了从古至今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较有影响的4种注释的合理性及存在价值,并试图统一各家之说,归因于“阴阳”之根本。各家之说统归于“阴阳”,有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中道”,减少偏误。
【关键词】 《内经》;阴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自古至今对于这一著名论断的注释论述较多,公认的主要代表观点有:唐·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
明·马玄台认为:“圣人于春夏而有养生养长之道者,养阳气也;于秋冬而有养收养藏之道者,养阴气也”
明·张景岳认为:“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
清·张隐庵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
当代学者对于这一养生法则的论述阐发,多是基于以上古人的观点而展开的。文章虽多,但当我们面对注家之间有相反的意见时,仍不免感到疑惑。例如当今学者文章中所描述的“众说纷纭”,实是有统一之境可为;然又有学者因此引入“互文”概念而努力为之统一,笔者亦以为欠妥。为使诸主要注家之说趋于统一,愚试陈述一得之见。
1 历代注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主要观点评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有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 則伐其本,坏其真矣。”不难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意为: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气;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气。分析四位代表注家的观点,马玄台之注当最合于原意。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下编·辨脉法第一》中说:“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3],由此可证张隐庵之说。张隐庵之说可谓是将视点由表及里而对经文进行了发挥,但仍属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仍合于经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4],一元之气可化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可化分为四时之气。以整体观念来看,四时之气不独存。正如《四气调神大论》开头所论及的四气对随后之气的影响,张景岳从四时整体观念着眼注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未离经旨。王冰之注“春食凉,夏食寒……秋食温,冬食热”,其意实为“春夏养阴,秋冬养阳”,亦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古代注家的四种观点其实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前者三家之顺经文而注;一类是王冰之逆经文而注。前者合于经,较好理解;较难理解的是与经文及前者“相对而立”的王注。
王冰之所以那样注释,与他的注解习惯有关。王氏注《素问》,并非拘泥于经文,而常于经文外有所发挥。经文与注文互为参照补充,而益于阐意明道,达于经旨。比如在注解《上古天真论》中“虚邪”时,王冰并非不知道《内经》的其他篇章中所讲的“虚邪”与“风”的涵义,相反,王冰正是综合了《内经》的其他有关篇章的论述,才从整体视角着眼于人而立意的。此处的反注,可从以下解释:经文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在此基础上,王冰提醒到,凡事不可以一意孤行。因为我们的文化是崇尚“中道”,中医亦是使“阴阳有偏”复归于“中道”。 王冰为了防止“物极而返”,所以使“花未开全月未圆”,以便最大限度地“养阳”或“养阴”。或者这样说,“一阴一阳之谓道”[4],“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5]。在春夏或是秋冬,不能孤阴或独阳,而应二者共存,相互制助。老子曰:“将欲弱之,必固强之”[6],同样,“将欲强之,必固弱之”。故在春夏或秋冬,为了养阳或养阴,需借助其另一方以形成统一对峙之势,以求生长,而达到养阳或者养阴的目的。所以当夏季阳盛之时,毛孔张则汗出,阳气在外,此时若稍加寒以和之,寒主收引,则可以使阳不过于耗散,而达到护阳养阳的目的。秋冬亦然。
但是,王冰所论只能作为辅助,用当今流行的话,不能为“主要矛盾”。 首先应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方为正局。
2 各家之说统归于“阴阳”
由以上可知,经文及诸位注家所论,都是为了在“阴阳平衡”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阴阳平衡”并非“阴阳平等”。《四气调神大论》开头所论的四季阴阳浮沉,都属于“阴阳平衡”的状态。春夏季节,阳气偏在外,“养阳”为“主要矛盾”;秋冬季节,阳气偏闭藏,“养阴”为“主要矛盾”。
由此,诸注家之论可归于一统,诸家之论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价值。《难经》第七十难所论述的“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7],正是在具
体应用中综合体现了此处经文两类注家的论点。
之所以出现这两类相反却都合理实用的注释,是由于中医理论的高度概括,为本于“阴阳”。《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1]”,所以此处能够合于“阴阳”也属于正常。“阴阳”本同源,一分为二后,又在统一协调中对立着。这可在太极阴阳图上直观显示(如图1),此所谓“万法出于太极源”[8]。正是有了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而能够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论,才反映了真实的世界,是以为“道法自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本是圣人“治未病”的行为,但经典常是微言大义,故推而广之,此原则亦适用于“治已病”。以春夏而言,若遇阳盛热证,自当投之以寒凉之剂;若遇到寒证或秋冬发作而春夏缓和的病证,则当投以温热之剂或冬病夏治之温热药。前者正合王冰之说;后者亦同于其余医家。秋冬亦然。但应用时应具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思维意识,以顺应“四时阴阳”。所以临床上遇到的“四时阴阳”,应参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此外有一点值得一提。王冰和张隐庵之注有相似之处,都使用了“阴阳”的转换,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只是张隐庵认识到“阴阳表里”,而王冰则认识到“阴阳寒热”。张氏之转,未转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范畴;王氏之转,转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范畴,但仍是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参考文献】
[1]王洪图.内经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汉·张机.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上古·伏羲,商·姬昌,西周·姬旦,等.周易[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
[5]明·程登吉. 幼学琼林[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6]春秋·李耳.道德经[M].吉林: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公历8月7-8日)
凉风至 白露生 寒蝉鸣
[宜]祛湿养脾胃、食补
[忌]阴暑、秋老虎
立秋又称交秋,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此时,不论朝廷还是民间,都会在立秋收成之后,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上苍与祖先,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五谷丰收。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在养生上,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也从“长”的状态转向“收”的状态。立秋饮食调养宜补养脾胃,这样做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为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
―般说来农历七月初就立秋了,立秋之后便属秋季。但七月的天地变化有其独特性,继大暑之后,虽然立秋而暑气余威仍烈。正如杜甫《新秋》诗云:“火云犹未教奇峰。”农谚说,立秋后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说明农历七月的天气仍热。而且这段时间雨水特多,常常暴雨成灾,甚至在八月上旬还有洪水为患,唐代李商隐就有“巴山夜语涨秋池”的诗句。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也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其洪水之势可想而知。杜甫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二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苏轼也说:“霜风来时,雨如泻。”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而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邪之一,《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湿热之气进入人体最易出现脾气被困的病症。
首先,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湿胜则漏泄,甚则水闭肪肿。”《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何况长夏七月,天气尚热,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冰冻饮料,更助湿邪,损伤脾阳。所以秋七月易见腹满腹泻之类的疾病。
其次,由于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而生痰,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早秋脾伤于湿,且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种下病根,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另外,由于外湿之邪容易侵犯经络筋骨,使经筋阻痹,可出现“湿痹”、“着痹”。尤其在江南和四川盆地等地方,每逢夏秋之交的雨季,湿邪最盛,肢体关节沉重而痛之症常易发生。《素问・金医真言论》所说“秋气者病在肩背”,此秋气显然指早秋七月之湿气,加之立秋之后凉风起,湿与风合,形成风湿之邪,进犯与肺相邻的肩背经络,所以可见肩背疼痛。而其他筋骨关节痛,则因长夏之湿与早秋之风相合,引发了今称之为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类病症。由此可见,立秋时节的脾脏保健有多重要了。
立秋时节保养脾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多吃一些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食,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相传李时珍友人的妻子,自腰下浮肿,面目赤肿,气喘,夜不能寐,大便泄,小便短少,服了各种药物均不见效。李时珍诊脉后首先用千金神秘汤和麻黄,一服就使气喘减去了一半,再诊服浑师薷术丸,两天后,小便就大量排出,水肿消去七成,调理数日即痊愈。所以,《本草衍义补遗》在提到香薷的作用时说:“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治小甚捷,肺得之则清化而热自下。又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以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其实,关于香薷的作用,祖国医学论述是非常多的,如《本草经疏》讲:“香薷,辛温散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而《本草纲目》则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而在我国民间,立秋也有吃香薷汤的习俗。清朝时候,每到立秋时节,人们都要煮上一大壶香薷饮,待冷却后,家中每个人都喝上一杯,这样,就可以保证全家不受暑气困扰而产生各种疾病了。而实际上,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如果您仔细观察过《清明上河图》,您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些画面正是售卖冷饮的摊子。如在整幅画临近尾声的地方,在一块标示“久住王员外家”牌子的旁边,撑开着两把遮阳伞,其中一把伞沿下面挂着“香饮子”招牌。这足可见香薷饮在古代的影响力了。
香薷饮不仅是立秋的节日饮品,还是足以与湿热之气相抗衡的好汤饮。除用于治疗因为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之外,也可作为立秋的防暑饮品加以饮用。
香薷饮由厚朴、扁豆和香薷三味药组成。厚朴有下气、燥温、消胀之功,扁豆为滋养药,常有健脾化温、清热解毒的功效。由这三味药配成香薷汤,是一张最佳的夏月卫阳要方。
香薷饮做法非常简单,去中药铺子抓上50克或25克的香薷、白扁豆和厚朴。然后香薷10克,白扁豆5克,厚朴5克放在锅里,加入大半锅水,滚开后转小火煎煮15分钟,关火,等待冷却后,调入蜂蜜即可。
如果在立秋之后,天气依然湿热的话,可为自己、家人和朋友,送一杯香薷饮,让古老的滋味化解“秋老虎”之苦。
二是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非常著名的健脾药食――茯苓。
说起茯苓,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北京特产茯苓饼那香甜的味道,其次还会想起茯苓酸奶、茯苓酒。茯苓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很受国人的欢迎。《神农本草经》等就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魏晋时期,达官贵人们就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来养生。
闻名中国宋代文坛的“三苏”之一――苏辙,据说少年多病,脾胃常常不适,中年后通过食用茯苓,让身体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过了立秋之后,不妨用茯苓煮粥食用,既能增加胃口,还可帮助消化。
其具体做法是,先准备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味精、食盐、胡椒粉各适量。将粳米淘洗干净,加茯苓粉,放铝锅内加水适量,置火上,先用大火烧开,后移小火上,煎熬至米烂,再放入味精、食盐、胡椒粉即成。由于茯苓为利水渗湿之品,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和患有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尿者均不宜食用。
除了茯苓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
三是忌食生冷食物。《法天生意》说“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因为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就太阳能量来说,阳气已经开始收敛,阴气已慢慢增加了,这个时候吃太多阴寒食物,容易损伤脾阳,所以应避免进食西瓜、香瓜等寒凉瓜果。
我国民间素有“啃秋”的习俗,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关于这个习俗,很多人解释成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瘀气。实际上立秋之后就不应再吃西瓜等凉性瓜果了,否则将影响到我们的肠胃功能。
除了以上三点,最后也不要忘了穴位的养生作用。立秋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也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个穴位呢?这是因为:丰隆穴是化湿的要穴;脾俞可以健脾和胃,让人胃口大开;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三穴各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肠胃“避暑”的好办法。
总之,立秋到白露这段时间的养生原则,应以养护脾胃为主。无论饮食上还是在起居上,我们都要先掂量好自己的肠胃再说,以免让自己的脾胃无辜“遭罪”。
立秋胃口开,食补要讲究
经历了炎炎一夏的“煎熬”,这时人们也该“胃口大开”了,所以才有了“贴秋膘”一说。
说起贴秋膘,可说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了。从唐宋时起,便有取7-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的方法来“贴秋膘”,据说可以秋季防痢疾。而清朝之后,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则需要用“贴秋膘”的办法来弥补亏掉的体重。
关于这个风俗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说,魏国司马昭发兵平定蜀汉,阿斗投降,被安置在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司马昭唯恐原属汉地的臣民不服,就善待阿斗,封他为安乐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一群随阿斗来洛阳的蜀汉降臣之面给阿斗称了体重,夸口不会亏待阿斗,要让阿斗生活优裕,增加体重。司马昭还宣布以后每年的立夏日都要称阿斗一次,并布告其体重于天下,以供世人监督。后来此事传开,民间仿效,就形成了习俗。其二说,孟获受诸葛亮七擒七纵大恩,总想报答,诸葛亮就把后主托付给他,要他好好保护。西蜀灭亡后,刘禅被送到洛阳,孟获追到洛阳,要司马昭善待后主,并且称了后主体重,说以后每年来一次,如果后主体重减轻,他就发兵问罪。这一天正好是立夏。发展到后来,逐渐演变成立夏称一次,立秋后再称一次的传统。
而实际上,称人与贴秋膘的习俗是否与刘禅有关我们不得而知,但与老百姓的健康却是密切相关的,是老百姓关注健康的一种表现。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只以胖瘦判定是否应进补,而进补的方法也不过是吃肉罢了。因此这种“贴秋膘”的方法对于现代人而言,是否科学是有待商榷的。如果不管自己的身体情况,把许多补药补品,如人参、鹿茸、鸡肉、猪肉等集中,突击食用,浪费的不仅仅是财力物力,甚至可能有损自己的身体。
中医认为,即便在古代,以肉贴膘的方式来进补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中医称夏秋交界之际为长夏,这段时间里,暑湿邪气最为严重。而脾具有喜燥恶湿的习性,长夏时节的暑湿邪气很容易令其受伤。再者,人体经过了一个炎暑夏日,湿热积存于体内,此时是脾胃最虚弱的时候。但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加上现代人营养过剩者居多,再贴膘,就更不利于身体的健康了。
另外入秋后气候开始干燥,人们常常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现象,这些中医称之为“秋燥”。此时若不加节制地吃一些热性食物,如羊肉和狗肉等,无异于火上浇油。
因此立秋之时是不宜进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热食物的,而应根据中医四季五补的原则来进行滋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由于立秋之际属于四时中的长夏,因此应以淡补为主。那么,什么是淡补呢?所谓“淡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具体而言就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除了鸭肉外,兔肉、甲鱼、海参等凉性食物都非常适宜在立秋之后食用,以达到滋阴养肺、润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效果。
其实,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因此选择一些清淡食物适当多吃,远远胜过补药的作用。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西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在这些食物当中,莲藕可说是比较理想的一种。
相传明孝宗下江南时,因为贪吃河蟹,导致腹泻不止,接连服了几服中药,病情虽有好转,但却除不了根。几日后又见便中带血,这时湖北巡抚推荐一位民间大夫为皇帝看病。询问病情后,他叫人采来鲜藕,捣烂,与酒共热,让孝宗服用。不久,孝宗的病就痊愈了。这样一来,“新采嫩藕胜太医”的故事就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
而实际上,藕入药治病,功效的确十分显著。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藕“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颂莲藕道:“莲之于淤泥,而不为泥染;居于水中,而不为水。根、茎、花、实,凡品难同。清净济用,鲜美兼得……医家取为令食,百病可却。盖莲之味甘气温而性啬,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一代名医能将莲藕如此惟妙惟肖地大加称赞,可见莲藕的益脾健身之功定有独特之处。
那么,怎样食用莲藕呢?其实莲藕的吃法很多,且有许多讲究。
莲藕顶端一节称为荷花头,其肉质脆嫩,甜昧浓郁,最适宜鲜食。第二节则较粗壮而稍老,第三节又比第二节更老些,所以这两节是炖制“捂熟藕”的理想原料。莲藕从第四节开始的各节,因茎径逐渐细小,肉薄质老,所以只适合做菜。
当然,生吃莲藕和熟吃莲藕的功效是不一样的。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对防治秋燥非常有效;而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
关于莲藕的生吃,我在这里教大家一个秘方:先将莲藕洗刷干净,放在开水中烫几分钟后取出。然后把它切成薄片,放入果汁机中加冷开水打汁、过滤去渣。最后加上少量冰糖,或者用杏仁霜调服。这样调制出的莲藕汁,风味、口感都相当不错,还可以起到润燥的效果,对咯血、尿血等患者也能起辅助治疗作用。
莲藕凉拌的处理程序和前面也是一样的,但切片后需加白醋少许,再加姜丝、冰糖,藕粉遇醋凝聚,这样咬起来就非常清脆,味道酸中带甜,是非常好的下酒菜肴。
下面我们再来说熟食。煮熟以后的莲藕,性由凉变温,失去了消瘀清热的性能,但却变为对脾胃有益的食物,能健脾补胃、养阴润燥,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
最常见的家常菜类,是藕孔塞了糯米。其方法是:在藕孔中塞入糯米,煨酥后切片再佐以白糖便可食,这实是新秋的应时佳点,且还具有补心脾、治阴虚、去内热的功效。
除此之外,莲藕排骨汤老少皆宜。熟的莲藕粉还可以治疗手脚冻伤金疮和骨折。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藕可以生吃,但莲子是不能生吃的。因为莲子性涩滞,生吃可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本草纲目拾遗》说“生则胀人腹”,所以秋季是不能生吃莲子的。
除此之外,中医养生提倡立秋开始每天早晨吃粥。粥是最利于健脾的食物,可以帮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由此可见,“贴秋膘”并不等于秋季进补,掌握了秋季饮食保健的方法,您也可以科学进补。
立秋遭遇“秋老虎”,体弱须防中“阴暑”
初秋踏来,天气虽有了凉意,但由于还有一个伏天――末伏还没有过去,所以形成了一种立秋时节独特的气候现象――白天天气炎热,而早晚两头却比较凉爽。“早晨立了秋,晚上凉嗖嗖”,“立秋一日,水冷三分”都是这种气候特征的写照。在这种忽冷忽热的时节,有一种疾病非常常见,也就是下面我们要给大家讲到的中暑。为何会出现这种中暑频发的现象呢?想要弄清楚原因,还得从中暑原理说起。
中暑在中医上也称“伤暑”,有阴、阳之分,“阳暑”是由酷热所造成。由于暑热伤人,耗气伤阴,暑又多夹湿,所以阳暑的主要症状有发烧、浑身困重、出虚汗、腹泻头昏甚至昏厥、抽搐等。大家可能还记得老舍的《骆驼祥子》吧?拉了一天车的骆驼祥子靠在路边大瓢大瓢地喝水,突然一头栽倒在地,这怎么啦?这是中暑了,而且中的是阳暑。
而“阴暑”,祖国医学是这样论述的:“静而得之”,“避暑乘凉得之”。意思就是“阴暑”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因为暑热湿盛的时候,人们的毛孔是开张的,腠理是疏松的,此时如果突然受凉,风寒湿邪等便会长驱直入,从而引发中暑症状。这种中暑的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全身酸痛、恶心、发高烧等。通常在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或者是过于避热趋凉而得病,比如夜间露宿室外,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而引发。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当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中暑事件了。按《红楼梦》所述,林黛玉的“中暑”不过是她到了清虚观中之后,因天气炎热,寻那阴凉所在多待了一会儿,因身子骨虚弱,便受了寒,得了病。
而立秋后阴暑频发的原因,是因为立秋之后白天气温很高,而夜间气温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皮肤腠理开合频繁,此时如果贪图寒凉,一热一凉之间让虚邪贼风有机可乘,更加大了“伤阴暑”的可能。所以,立秋之后,同样需要预防阴暑。
那么,立秋之后该如何预防阴暑呢?
首先不要贪图寒凉。由于立秋后是一个由热到冷的交替季节,早晚温差加大,冷热交互出现,冷空气活动使得气候多变,失常。前半夜暑去爽来,很是宜人,后半夜则寒邪下注,室内暑湿上蒸。二者相交在―起,寒湿之邪便常常同时侵袭人体,对人体健康干扰甚大。因此要对付这种寒湿之邪气,特别需要注意穿衣、盖被。中国古代有些医家讲:“病在什么之间?病在一穿一脱之间。”在家里和客人聊天,客人走了,走了您要送出门外,要加件衣服,客人走的急,来不及加衣服,就这么出去了,到了门外以后,一哆嗦回来到晚上发烧了,风寒已经进来了。《三国演义》中“浑身都是胆”的常胜将军、五虎将之一的赵子龙,就是因为“解甲风”突亡的!所谓“解甲风”,顾名思义,解开盔甲中了风所致。盖被也是一样的道理。中医认为,人睡着时,腠理是打开着的,这时候风邪、寒邪非常轻易乘虚而入,侵扰身体的健康。所以睡觉时盖被也是防治阴暑的方法之一。
当然,寒凉的食物也是不能吃的。很多人为什么会中暑呢?就是晒着太阳吃海鲜、晒着太阳喝冷饮得上的。所以,饮食也是预防阴暑的重要法宝。除了少吃寒凉外,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及多吃养阴的食物,如萝卜、茅根、荸荠、番茄等外都是预防阴暑的有效方法。
对于阴暑的治疗,首推香薷饮与藿香正气水。这两个方子均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历经1000多年的临床验证,久用不衰,堪称我国医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千古良方。但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藿香正气的用药药性偏于温热,因此仅适用于阴暑症状。如果用藿香正气来治疗“阳暑”,不啻于火上浇油。阳暑患者可选择用十滴水来进行治疗,故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除此之外,刮痧也是中暑的克星之一。民间的刮痧最主要就是针对“阴暑”的,小时候,我们遇到中阴暑的情况,奶奶、外婆或者母亲首先想到的是“捏痧”,即用食中两指屈曲后沾水,在人的前额印堂处,项后风池下,及颈部依次捏来,声音“叭叭”地响,然后一道道的红紫从捏处沁出,大人都说,这“痧”被捏出来了,然后躺下休息后就舒服了。其实,无论是阴暑还是阳暑,都可以通过刮痧来进行治疗。有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阳暑”症状的患者,可以在背后膀胱经以及肘窝、窝处刮痧。而有发热恶寒、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身重疼痛、神疲倦怠等症状的阴暑患者,除了在后背膀胱经刮痧外,还应按摩腹部的神阙、关元等穴位。
刮痧手法要轻,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和孕妇等不能刮痧。刮痧时,空调风扇不能直接吹刮痧部位,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痧,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
立秋养收,以顺应天地之气
中医有句话叫“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之所以要“秋养收”,是因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自然成熟的季节,草木果实经过夏天的生长,到了秋天,硕果累累,长势已经到头了,平定了,该收敛了。常言道“春华秋实”,万物经过春生夏长,至秋已成实而趋于萧条了。
此时,天高气凉风急,地气清肃明朗,正所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天刮的风跟春天刮的风,哪怕同样的温度、同样速度,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立秋”一过,您能感觉什么?“天气以急”。什么叫急?感觉风的速度,感觉吹在脸上有点急切。“切”是什么?小刀,有刀削的感觉。秋风扫落叶,这种风对人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此时应该顺应自然,把阳气收回来,不要再去逆求其了。所谓逆于秋气,则伤肺。由于肺气通于秋天之气,如果不养收,害肺病的机会就会比较大。
所以,秋天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
从精神上来说,要注意收敛自己的心绪,控制自己的感情,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志外驰,以保持肺气的平和匀整,古人常因渐渐万物萧条而多悲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忧思滚滚来。”而忧伤肺,肺气受伤,则影响阳气的蕴藏,到冬天阳气当藏而不能藏,便易发生阳虚腹泻之症。因此,秋季应豁达心志,不忧更不怒,遵循养收之道。
在起居调养上则它体现在早睡早起和秋冻两个养生方法上。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就是说,秋季睡眠养生要早一点睡觉,又要早一些起床,早一点睡觉,以顺应阳气的收敛,的收藏;早―些起床,使肺气舒展,防阳气收之太过,毕竟还没到冬天呢。日常活动不可过度劳累,不可泄汗过多,以防阳气阴液的损伤。
秋虽凉还不至于寒,人们还能耐受,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进行一点防寒锻炼,一来可以逐渐增强体质,提高对寒冷的承受度,二来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阴津伤耗,阳气外泄,违背了秋天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这和儿童传统保健要“常带三分饥与寒”是一个道理。当然“秋冻”还要因人、因天气变化而异,如老人、小孩由于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适时添加衣服,避免秋冻惹病上身。
饮食上则主要以养肺为主。《黄帝内经》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秋天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因此秋季易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状。由于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而应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酸味食物。
另外,在上同样也要顺应这种天地之气。由于秋天具有肃杀之性,使人的冲动和亢奋也随之有所下降。对男子来说,在行之时,偶尔可能会发生过阳痿,这和节令气候的属性有一定的关系,且往往都是“继发性阳痿”。一旦出现,不必惊慌,可稍事休息,放松情绪,轻装上阵。注意若真的不能的话,就不要勉强行房,这是男性秋季调摄中的关键。
对女性来说,秋季会出现减退的现象,常表现在时出现阴道干燥的现象,这是秋季燥气当令所致。因为燥气干涩易于伤津,故有“燥胜则干”之说。秋令之际,阴道干涩不仅影响行房的情绪和欢悦,还会带来与阴道摩擦的疼痛和损伤。为能预防发生阴道干涩所造成中不愉快之情,在秋季行房前可适当延长性前嬉的时间,以充分调动激发女性的,但不能使用一些剂来强行进行。在这时男子不要埋怨妻子,女子更不可因此而消沉,否则会更进一步抑制阴道分泌腺的分泌,造成恶性循环,使欢愉的不欢而散。
总之,秋季养生当注重收敛,对不收敛的行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身体受到伤害。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科学睡眠防秋困
处暑之后,我国很多地区的气温会逐渐下降,暑气消褪意味着秋天的来临。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说到睡眠充足,现代人只重视量,说每天睡8个小时也罢6个小时也罢,都是在说明一个具体时间长短,认为尽管睡得晚,但是睡到足够时间就是健康的,这是典型的一厢情愿。大家都知道,播种庄稼要赶农时,误了农时,就算您足足让庄稼长够了时间,到最后也没有收成。人身是个小天地,有自己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规律,而这一变化规律是与天地同步的。人的新陈代谢,产生新的气血,排泄痰浊瘀血,犹如庄稼的生长,必须应时而动。
那么,在处暑之后,什么样的睡眠方式最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呢?《黄帝内经》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也就是说,秋季的睡眠规律要与鸡同步。大家都知道,鸡是夜盲症,它一到天黑就奔鸡窝走了,古人称这个时候为酉时,大概是现在的17点到19点左右。所以古人认为,人在秋天的养生就要学鸡一样,在这个时候回家休息。因为此时,天地的气机开始收了,人的气机也该收了,早点休息可以多藏精。而到了19点到21点,就该上床睡觉了,最迟不超过21点。《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叫:“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晚上19点到21点被称为黄昏,21点到23点被称为“人定”。因此,只有在21点之前睡觉才可称为早睡。
而早起是几点起呢?古人将鸡鸣作为时间标志,所以鸡叫之后起床即为早起,所谓“闻鸡起舞”,“鸡鸣入机织”等,说的就是闻鸡叫如闻闹钟响,立即翻身起床,或锻炼,或干活,毫不懈怠;鸡鸣相当于几点呢?“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五更相当于凌晨5-6点,五更鸡是指5点钟左右鸡就开始叫了,这个时候起床即为早起。
除了早睡早起,与鸡俱兴外,我国古代养生学家还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同样应根据季节交替而有所改变。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这就是考虑到“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的缘故,因中医的五季与五方相应,有春东、夏南、长夏中、秋西、冬北之说,因此睡眠的方位也与当时节气相应。
尽管四季提倡的睡眠时间虽有不同,但有一个总则,晚睡不宜晚过子时,早起不宜早过寅时,也就是说夜里11点到早上5点,这6个小时是睡觉的黄金时间,尽量的要保证它。中医认为,这6个小时依次为胆肝肺(经)当时,必须在人体处于休息伏态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逆之则伤身。
另外中医也讲时差,生活在北京的人按北京时间,生活在乌鲁木齐的人就不要再按北京时间来遵守了,生活在美国的朋友就更相反了。养生的根本准则是人与天的融合顺应,人会变,大自然的规律不变,人定胜天的论调是不科学的。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处暑过后夜里较凉,为了保护阳气,晚上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脾胃受凉。
处暑至,秋燥来,“少辛增酸”防秋燥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要在秋冬养阴呢?这好比一株干渴的鲜花,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而秋冬养阴就好比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所以秋冬养阴效果最好。而具体到处暑时节,该如何来养阴呢?
大家先来看看这个“燥”字。左边―个火,下边―个木,上边三个口。三个口像什么,像不像肺泡呢?燥,就是在一堆木柴上点火,烘烤着肺,所以,这个季节最容易损伤人的体液。在中医看来,此时一定要多吃些能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以防止燥邪伤害人体的阴液。
另外,秋季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养阴法则,叫“少辛增酸”。意思就是,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
“少辛增酸”的效果究竟如何?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假谲》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带兵打仗,将士们走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水喝,非常口渴,可周围一点水都没有,怎么办呢?曹操心眼多,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他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对将士们大声说:“这条路我走过,前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多又大,我们赶快去那里吃梅子吧。”其实根本没这档子事,可大家听曹操这么一说,马上都想到梅子的酸味,人人嘴里都不禁流出不少口水。一下子都不渴了,于是大家都很积极地往前走,盼望马上就能吃到梅子。大伙终于走出了这片大荒原,赶到了目的地。这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由来。
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酸性食物是有非常强的滋阴效果的,通过吃酸性的食物,便能够缓解我们身体的旱情,甚至还没有吃到嘴里,润燥的效果就已经出来了。所以,处暑时节应当多吃些酸味的水果,而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和不吃了。
而少辛的原因,同样是为了减少肺气的耗散。大家都知道,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人体发汗,这是因为味辛的东西都有发散的作用,能调动人体肺部的阳气通过汗液从体内发泄出来,随后身体便凉了,阳气发散了自然身体也就凉了。所以说,处暑之后不应该吃一些味辛的东西,比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状。
既然少辛增酸是秋季的一大饮食原则,那么在处暑时节,常见的酸味水果除了稍晚一些的山楂外,最常见的莫过于葡萄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葡萄属寒性水果,因此一次不宜吃得太多,一般认为:成人每天以不吃超过200克为宜,而孩子一天别超过50克为好。此外,吃葡萄后不要立即喝水,否则会腹泻。因为葡萄本身有通便润肠之功效,吃完葡萄立即喝水,胃还来不及消化吸收,水就将胃酸冲淡了,葡萄与水、胃酸加速了肠道的蠕动,腹泻也就产生了。
除了直接吃葡萄外,也可将葡萄制成膏来吃,可替代那些高热量的碳酸饮料润燥止渴。
具体做法是,生葡萄2500克洗净,再用水泡一两个小时,然后晾干。再带上一次性的手套,把葡萄用手挤碎,去皮、去核,只留下葡萄汁就可以了。把葡萄汁放在锅里熬,熬到很稠的时候,倒进一个杯子里。同样,将500克蜂蜜用锅煮开,再把蜂蜜倒进杯子里,跟熬好的葡萄汁拌匀,最后放到冰箱里贮存,“葡萄膏”就制成了。用的时候,每次两勺,用水冲服就可以了。
当然,葡萄并非是人人皆宜,尤其是胃酸过多、痰热咳嗽、胸闷咳喘者,不宜多吃,不仅仅是葡萄,其他酸性太大的食物也应少吃。
除了酸味食物和水果外,处暑时节还应多吃一些时令果蔬。比如新鲜的黄瓜、西红柿、冬瓜、梨、荸荠、甘蔗、大枣、银耳、百合、蜂蜜和汤、粥等。这些都是天然的润燥食物,都具有与葡萄同样的功能,搭配食用效果更佳。
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尝试“一咸一甜”两个简单的方法。白开水在人体内容易流失,如果在水中加少量盐,少量多次饮用,就会减少水分流失。另外,蜂蜜具有润肺、养肺的作用,同样是对付秋燥的“法宝”。“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这句话,讲的就是秋季养生之道。
口干舌燥,叩齿生津以去燥
处暑之后,尽管天气变凉爽了,但还是觉得浑身不舒坦,如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股似烟一般的干涩感,一不小心还会出点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咳出少量黏液痰,但总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到医院查查吧,又查不出什么具体的病变来,对症用一些如润喉含片等药,也不见有什么大的效果。此外,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成天心烦意乱,老是打不起精神来。
在中医看来,这已经与“秋燥”挂上钩了。因此要注意采取一些防治措施以对抗秋燥的侵袭,此时若能坚持吞津咽液养生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秋燥带来的种种不适。
三国时期有位百岁老人名叫皇甫隆,耳聪目明,体力不衰。曹操向他请教长寿之术,他说“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说“晨兴漱玉津”可祛病益寿。他每天早上醒来,用舌搅出唾液,徐徐咽下,经此养身,活了100多岁。宋代文学家坡认为,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其养身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现代人中也不乏重视唾液健身而寿长百岁者。如武当山道姑李诚玉,年时已寿高岁仍面如中年妇女,其养生之道就有“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而道家创始人老子也认为,养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咽津。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但也不如自己的津液(唾液)有益于自身。因此,他一直主张咽津养生。他平时“叩齿鼓漱”,然后再把这些津液咽下去,每日必做,久而久之,利于健康。
李时珍也曾说过:“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则精气常留,眼明耳灵。”
为什么叩齿吞津具有缓解口渴的功效呢?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唾液哪来的,关于这一点,《黄帝内经》中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就是说,唾是肾的分泌物,而涎则是由脾分泌的。中医认为,肾主骨,而齿为骨之稍,所以叩齿是强肾之举,同时也是刺激“唾”分泌的一种有效方式。舌根处有金津、玉液两个穴位,二穴所藏的称“华池之水”,也就是肾分泌的唾,搅动舌头能刺激这两个穴位,促进唾的分泌,这个时候,我们自然也就垂“唾”三尺了。而脾经刚好从舌下经过,因此搅动舌头的同时也能刺激“涎”的分泌,这就是垂涎三尺。
我们发现,很多小男孩爱用舌头弹唾沫攻击他人,而老人告诉他们不要这样做,原来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终于明白这是在浪费我们宝贵的脾肾之液。
当然,叩齿也是有讲究的,方法不当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叩齿吞津法,具体怎么做呢?
一是叩齿:早晨醒来后,先不说话,全身放松,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地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二是吞津:就是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当感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等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
以上为完整一次的“叩齿吞津法”,每当做时以10次为佳,一天当中早、中、晚各叩齿10次,多做更佳。
早在四百多年前,李时珍就倡导“常含枣核令口行津液,咽之佳”的养生方法。实践证明,吃完枣后将枣核含在嘴里,有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此时又到了大枣成熟的季节,所以,吃完枣肉后,别急着吐核,将枣核含在嘴里10-15分钟,用舌尖不断地翻动,待口中的津液较多时,徐徐咽下,然后再重复上述动作,注意切勿连枣核一起吞下。儿童及有吞咽功能障碍的人不宜采用此法。
如果秋气肃杀犯肺引起咳嗽,则食疗方可为您效劳。如干银耳50克,温水浸泡后洗净,熬至烂熟,调入一个鸡蛋,加糖服用,宜于干咳无痰;再如鸭梨粥,鸭梨3只水煮半小时,去渣后加入大米50克煮粥食用,有清心、降火功效,特别适合肺热咳嗽。
同时注意精神调摄,平时保持乐观情绪,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做深呼吸,以收敛“神气”。另外,干燥的气候为一些细菌、病菌的繁殖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尚应做好呼吸道疾患的预防工作,如少到人多的地方去凑热闹、必要时戴上口罩等。
处暑,孕育健康宝宝的有利时机
处暑节气有三候: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意思就是说,老鹰感觉到这个时候天地之气的肃杀,开始捕捉鸟类为食物,但是在猎杀之前会先祭祀一番,以表示对生命的尊重;天地间充满了肃杀之气,比如黄叶飘落、残荷败柳等;指这个时候各种水果蔬菜、五谷杂粮都纷纷成熟,五谷丰登。这其实对于一类人是个喜讯。哪一类人呢?就是准备孕育宝宝的夫妇们。
因为这个季节是怀孕开始的最佳季节。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这个季节肺金主令,而金克木,对应到人体的脏腑就是说,这个时候,肺金可以制约肝气过于旺盛。提这个有什么意义?因为肝气过于旺盛是孕妇怀孕初期妊娠反应的机理所在。中医的《逐月养胎方》中说,孕妇怀孕之后,胎儿的生长发育遵循十二经的循行顺序,第一个月肝经主令,就是说孕妇怀孕的第一个月肝经比较旺盛,肝经旺盛,就会克伐脾胃,引起脾胃不适反应,比如一般人一生气就吃不进去饭,孕妇则是出现妊娠呕吐反应。这个季节,肺金主令,如果此时怀孕就会减少妊娠呕吐反应的发生,或者减轻妊娠呕吐的症状,从而减轻脾胃反应。
从自然界的现象来看:第一,这个季节各种瓜果蔬菜纷纷成熟,孕妇可以吃到很多新鲜的水果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清淡可口,妊娠反应会减轻,还可以保证胎儿和孕妇的营养供给。第二,这个季节天气不冷不热,气候宜人,风景也不错,孕妇心情自然会好很多,有利于孕妇安心养胎。第三,孕妇的胎盘在第四个月左右才能形成,而我们看到很多流产等现象多发生在前四个月。所以要想前四个月安心养胎,还要少运动。如果这个季节怀孕,第四个月正好是十一月份作用,天气寒冷,孕妇自然少运动。第四,七八月份怀孕,到了怀孕中期,正好是冬天,大自然都在收藏,所以孕妇有更多的营养物质供给婴儿,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第五,孕后期,为了保证顺产,孕妇要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这时正好是第二年的三、四、五月份,大地回春,气候转暖,正好适合孕妇进行户外运动。
当然,秋季怀孕只适合于秋分之前,秋分之后,随着天地阴气的生发,阴气上升,不适合怀孕。
另外,为了怀上一个健康的宝宝,女性朋友在怀孕之前,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第一步是调经。引起不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多和月经不调关系密切,因此中医上有“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的说法。“调经重在肝肾”。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傅青主女科》都认为肾是生殖的关键,只有肾气充盈才能“月事以时下”,才能正常地生育。中医调经的另外一个焦点集中在肝。中医认为,肝脏具有“统血,藏血,运营周身之血”的功能,月经属血,调理月经自然应该向肝下手。所以目前人们应用的大多是疏肝理气活血的法子。逍遥丸、开郁种玉汤、完带汤、止带汤等都体现了这一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