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搭石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视觉传达设计创作是开启人类社会彩色篇章的钥匙,它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视觉传达设计运用多维创新的手段,把不同色彩、不同形象的物体整合起来,用新颖的科技手段将其传播出去,其所涉猎的领域最广泛、历史最悠久,其变化和影响也是最快最大的,这是人们社会生活最为多彩的学科。在现代社会,视觉传达设计的本质已经从一个单一的只会应用传统形式的美术绘画转化为极具现代设计形式元素的视觉信息传达手段,也就是说,视觉传达设计正从一个纯艺术学科走向艺术与科学综合的学科,在不断的发展和革新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也应该考虑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视觉传达设计的多角度研究》一书从不同角度对视觉传达设计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这对创新思维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上的应用有很大的帮助。该书主要从视觉传达设计基础理论分析,视觉传达设计历史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的四大造型要素(文字、图形、色彩、编排)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原则、思维、心理、媒体等多个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深入阐述了不同的思维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视觉传达设计是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意识为导向的设计学科,是社会总体文化的一种反映。它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从多层面、多角度传递民族文化,揭示民族文化的内涵。任何设计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体系,都不能脱离各自的民族精神。视觉传达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秉持传统文化思维,在传统文化复兴日渐明显的中国现代文化生态环境中,寻找现代创新的视觉传达设计和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文化之间的契合点也越发显得重要。
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因为它更能体现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和发扬。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想要在世界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就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就要求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要有创新的思维和意识,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时代标准和审美观的作品。想要开辟全新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思维模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文化的积累。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要求在文化元素上的运用很苛刻,教师在授课实践中培养学生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维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对传统文化风格与国际文化风格的相融处理,教授学生正确处理守旧与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问题解决 教学设计
1 引言
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式学习而言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协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主要方式,教学改革不仅重视学习内容的更新,更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根据大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适应未来社会的新的学习方式是广大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在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和教学改革的全面启动环境中,我们认为探究性学习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的综合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鲜明特征之一是问题的解决过程。问题解决属于学习的较高层次。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把问题解决列为有意义学习的第五级,仅次于创造性;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把“问题解决”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教会其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学生问题解决的水平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由于问题解决在知识掌握、运用和发展智能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已成为现代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念,根据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在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上,研究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具有积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2 问题解决概述
(1)问题
问题是一种情境。通常可以间接地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难度取决于情境的复杂程度,问题虽然是多种多样,但所有问题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⑴给定。这是有关问题的描述,给定问题的初始状态;⑵目标。有关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问题解决就是要把问题的给定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⑶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显而易见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状态。如大学开展的设计性可以分为根据给定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设计或指定实验题目实验器材任选完成实验设计等几种设计性实验类型。学生要通过查找资料、研究解决实验设计。
(2)问题的分类
按照问题的结构特点,问题可以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结构良好的问题指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充足信息,问题的解法相对确定,有正确的答案。结构不良的问题指学习者并不能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所有信息,甚至问题本身也可能是不清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样的,没有唯一的“正确方法”。因此,这类问题的特征是问题解决的思路多样性和结论的不唯一性。
问题还可以按其他标准分类。从问题的内容来分,可将问题分为具体问题和抽象问题两类。从问题的性质来分,可将问题分为归纳结构问题、转化问题和排列问题三类。
(3)问题解决
关于问题解决有两种观点。传统观点认为,解决问题是指个人利用已有知识来处理新的情境,即把新情境概括到已经处理过的某类旧情境中,用处理旧情境的方法来处理新情境,问题就能解决。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人们在没有明显的解决方法的情况下,将给定情境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加工过程。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在加涅和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中指学习的最高形式即学生改组已有的知识、概念和规律,获得新规则或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策略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问题解决作为一种学习的高级形式,其结果是习得新的规则。加涅把通过问题解决习得的新规则称为高级规则。例如,在“水面浮硬币实验”中,由于表面张力作用,不同的硬币有些能浮在水面上,有些硬币则沉入水中,水中蜡烛或玻璃棒靠近浮水硬币时会相斥,该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与设计,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其教学设计流程,见图1: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对液体表面张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高级规则的学习不仅可以通过问题解决,即通过发现形式习得,也可以通过接受的形式习得。新习得的高级规则又可以应用于新的问题情景解决其他新的问题。通常,问题解决的结果总是带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以“问题系列”为特征的“五步启发式”教学法。其课堂结构为:创设情境,定向激励;设问启发,领会新知;回顾整理,明确结论;练习反馈,校正补偿;总结概括,深化提高。问题系列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阶梯式路标,通过问题系列把学生引向“探索学习”之路。通过提出问题(教师设计教学情景,使抽象的知识点都有丰富的载体)猜想建构明确目标讨论五个环节,既能解决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若在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同时,巧妙地设置问题,启发学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用于实践,从而产生学习上的成就感。也就是说,“问题解决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可以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七个子过程,见图2:
4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施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问题情景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收集素材、资料,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通过应用又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升华。其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流程见图3: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设计问题情境,力求体现障碍性、趣味性、开放性、差异性和实践性。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由师生共同提出,尽量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解老问题,解决新问题、解决难题、发现问题,构成探究性四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循环,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以多元智能的理念,设计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让具有不同认知风格和智能倾向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互补,让基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成为他们协作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相对优势智能的发展。近年来,高等学校大力开展的物理实验探究性学习属于问题解决教学范畴,将设计性实验定位于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性学习,研究适合大学生的积极高效的探究性学习策略以及模式,完善和指导探究性学习的教与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教学在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绝对权威对位,他们是学生的管理者,示范者和知识的灌溉者,学生几乎没有发言权,他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没有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主要以教授语言知识技能为主,这与教育部最新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所规定的内容相违背。《指南》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大学英语教学应转变教学方式,应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以实现教学目标。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在1972年提出的,他提出认知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主动建构的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认知结构构建的过程,学习者获得知识不是通过他人的传播,而是学习者通过对知识的经验解释将知识转变为个体的内部表达,学习者通过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获取知识。正是基于此种理论,建构主义者要求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应为学生建构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情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基于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之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活动。因而,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技能,使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建构合适的自主学习环境,设计自主学习模式,以对英语教学效果进行补充。
3.1自主学习意识的树立中国高校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把通过考试作为自己英语学习的目标,因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然而,知识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并将其与其他的信息联系起来,对已有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建构新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足够的学习动机才能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的目标是构建新的知识,使他们适应当今学习化的社会。
3.2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建构主义倡导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督促者和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因而,教学过程应围绕学生的主动学习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角色扮演、模拟情景对话、辩论、英语戏剧等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在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英语,同时,这些活动包括思考、讨论、质疑、评价、反思等一系列体现自主学习态度的元素,使学生在多种元素的综合作用下,主动吸收构建新的知识。另外,学校应注重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建设。目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找到大量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包括慕课、视频资料、音频剪辑、图片等。这些材料丰富、生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网络学习平台的发展也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了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立自己的学习目标,确立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当前,大部分学校都建设了自主学习中心,然而学生对于自主学习中心的利用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充分利用使用自主学习设备进行自主学习。
3.3协作学习策略的应用建构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鼓励个性化学习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指导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充分沟通互动、辩论、协调、澄清以及再建构的过程使学习者非正式的先前经验更接近正式的科学的知识。自主学习不代表学习者个体自我封闭学习,而是建立在与其他的学习者进行协作化学习之上的,这样有助于学习者尽快转换自己的角色,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意义建构者,从而迅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同学,依据不同同学的学习兴趣、水平、特点将之分为若干个协作学习小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讨论,共同提高进步。同时,教师应该对协作学习小组给予相应的指导,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3.4评价体系的改革教师应改革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评价体系,这种以教师讲授内容为考试内容的评价方式使考试成绩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记录到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中,从而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另外,学生也应该对自己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习者对学习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以及学习结果重要性的评判。培养自我评价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判断自己是否达到了设定的学习目标,从而确定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构建。
关键词:兴趣 人物 文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96-0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 学会本课8个生词,认识绿线内的5个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感知林冲的谦虚忍让和洪教头的狂妄自大,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好汉歌》。感受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在我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2.谈谈你对《水浒传》的认识。
二、板书课题,初识人物
师:同学们,咱们刚才聊的是《水浒传》。它的作者施耐庵跟我们可有渊源,在我们盐城的大丰白驹,还有施耐庵的故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改编自《水浒传》的一个片段。(板书课题,相机指导生字“棒”的写法,了解“教头”的意思。)
(一)了解主要人物
1.出示林冲画像,简要介绍。生观察林冲画像,说说对林冲的初步印象。2.洪教头是谁呢?
(二)再读课题
了解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感受《水浒传》每个章回题目的表述特点,读题后质疑。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意思。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四、品读“相遇”,感知人物
(一)品读人物――洪教头
师:林冲与洪教头萍水相逢,素昧平生,无冤无仇为何打斗比试呢?故事的起因还是席间的相遇。这天,柴进正在厚礼款待林冲,忽听得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且看――这位不速之客。(出示)
1.生齐读句子。2.师指导朗读:你们看到了吗?他的胸脯――挺着,头巾――歪戴着,谁加上动作、表情,再来读一读?3.初步感受《水浒传》刻画人物的巧妙。
师:不得不佩服施耐庵,寥寥两笔,便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目中无人的洪教头。
( 出示)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水浒传》人物刻画的精彩点评。师解读:也就是水浒当中所写的108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独特的长相外貌和精彩的语言。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刻画到底妙在何处?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精彩语句,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做好批注。
4.通过人物动作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师:你画出了哪些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生个别说,出示)
师:林教头“躬身施礼”可换来的是洪教头的“全不理睬”。再看,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理解“上首”)
师:同学们,你们读出了怎样的林冲?这又是怎样的一个洪教头呢?
师(过渡):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刻画了人物的动作,就让我们捕捉到了人物的特点。课文中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更为精彩,你们找到了吗?课文有几处描写洪教头的话?
5.通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出示对洪教头的三处语言描写,生个别读。)
师:这三句话神态不同,你发现了吗?(生自由表达。)
师:听,洪教头在冷笑,他在冷笑什么?如果你是林冲,你听见了,会觉得哪些词比较刺耳,特别伤自尊?(抓住关键词理解:流配的犯人 依草附木 骗吃骗喝)
师:让我们把这声声冷笑送进林冲的心里。(个别读)
师:这声声冷笑像一把刀子,撕裂着林冲的尊严。(再次个别读)
师:齐读,你读出了怎样的洪教头?(嚣张、傲慢无礼、自负、狂妄……)
(二)品读人物――林冲
师(过渡):面对如此咄咄逼人,气焰嚣张、狂妄无礼的洪教头,如果你是林冲,你会怎么办?
1.可是,林冲说“不敢,不敢”,这不敢是因为自己打不过洪教头吗?你们怎么看?同学们,咱们猜一猜,林冲是怎么想的?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2.联系上文考虑,此时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林冲?
五、设置悬念,小结全课
师: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呢,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看来一场打斗避免不了,蓄势待发,打斗经过如何?结果怎样?随着情节的推进,我们又能认识到怎样的人物特点?咱们下节课分解!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习
随着教育部对高校工科专业的实践培养要求越来越严格[1],近年来,高校除了开展工程训练中心外,正逐步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业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以此来加强本科生的实践教学。由于广东理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为新建的本科类专业,目前才有第一批毕业生步入实习单位,本文结合该校其他工科类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以及广东理工学院和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及运行情况,提出了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思路。
1实践教学的建设思路
1.1选择适合学生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基地。[2]广东理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应当具有现代工业工程和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应当具备工程技术与管理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毕业生服务面向生产工程、物流工程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从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专门人才。选择实践教学基地在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与学校具有良好的合作信任基础。2)企业规模较大,能够接收一定数量的学生。3)企业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培训机制。4)企业发展潜力较大。基于广东理工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条件和对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2017年5月25日该校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书》,该协议在市场调研、编制发展规划、项目决策等企业战略文件,开发机电产品,参与编制生产工艺、企业标准等制造文件,参与工厂建设与技术改造,参与产品全面质量管理,校企共同申报和承担科研课题和技改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协议首次签订期限为5年。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有一大批具有高级学历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人员。该公司的工程管理服务实施五合一的长期工作机制,包括:1)标准化的工作系统;2)特色服务标准;3)信息管理系统;4)完整性评价响应机制;5)安全培训周期管理。该公司在扩大业务量的同时提高了服务质量,为工程行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工程集成服务。实习生的培训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相对固定的培训模式。1.2学校与企业加强联系,合作达到“双赢”的效果。在合作期间,学校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加强有关事宜的沟通,达成了共识,并在推荐和培训实习生方面相互协助。实习基地的建设基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优势,例如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可为基地单位培养人才进行科学技术咨询,共同参与到基地发展、文化建设中;结合学校针对实习的新课程改革政策指导思想,充分结合实习基地丰富的工程案例,合作编写相关教科书,作为学校与实习有关的课程教科书,也可作为公司培训新员工的相关培训教材书。最终达到该校与实践基地单位的共同发展。1.3建立校企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建立基地管理体系,需由学校与企业双方提供负责人,分别作为实习学生的校内与校外指导老师,双方执行本职工作,其根本宗旨是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整个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除了有机构运行的体系,还得加入体系的质量管理机制3-4]。1)建立约束机制,维护校企双方的基本秩序。2)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学生长效的能动性以及协同性。3)建立评价系统,保证培养人才的公正性,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实习工作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改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工作业绩等。
2基地运行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该基地自2017年运行以来,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不过在运行过程中也有不少问题发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式如下。2.1校企双方职责不明。基地运行过程中发现对于学生各方面的管理存在职责不明,针对这一问题,现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经过协商,达成了加强合作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协议。1)甲方(广东理工学院工业自动化系)职责:甲方利用学校的技术优势解决乙方的相关生产技术问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与乙方合作研究制定教学实习计划,并制定实习具体安排。甲方根据乙方的要求安排学生供乙方选择。甲方负责动员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吃苦耐劳,恪守乙方的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和其他有关规章制度(具体按照《广东理工学院工业自动化系学生校外实习管理规定》)。甲方提前制定出实纲与计划,指定好对应的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在实习前一个月与乙方共同商讨实习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共同组织实施。2)乙方(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职责:乙方为甲方学生安排相关的实习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派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担任企业讲师,按照协议要求指导和管理实习生。企业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对其进行实习绩效评估,并与学院指导老师一起评估学生的实习成绩。乙方应协助甲方为其实习生安排实习和住宿。乙方应当对实习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并进行岗前教育培训工作。2.2指导教师综合情况不佳。[5]鉴于校内师资队伍中大部分是年轻硕士指导教师,学校一毕业就步入教学岗位,缺少工程实践经验,这样不利于指导学生在企业中的工程实习。实习基地的部分实践指导教师的情况刚好相反,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可是有些方面的理论知识不完整。综合这两边指导教师的情况,提出了以下相关解决方案。1)制定校内指导老师随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相关制度,总体是鼓励以及支持的政策,给予一定的动力,积累生产工程、物流工程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提高其实践能力。2)企业指导老师通过与学校相关专家教授交流,提升理论知识,接触最新的相关领域研究动态。3)学校根据相关政策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协助完善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与修订整个课程体系,以及担任相关专业性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双方合作编写与实习相关的实践课程材料,重点是利用实习基地丰富的实际工程案例,编写相关的实训手册。促进校内企业双方指导老师的共同进步,提高整个师资力量。2.3实习环节过于形式,校企未深入合作。[6]学生整个学习环节过于形式,实习基地重建设轻运行。校企双方很多合作都太表面、不具体,导致学生的实习工作内容过于单一,内容无意义,未达到基地建设的目标。针对这个问题,应从校企双方深入合作这个角度出发来解决有关问题。在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应在市场调研、编制发展规划、项目决策等企业战略文件,开发机电产品,参与编制生产工艺、企业标准等制造文件,参与工厂建设与技术改造,参与产品全面质量管理,校企共同申报和承担科研课题和技改项目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1)建立联合实验室,将生产现场操作与理论技术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实习内容以及提高实习效果。2)充分利用基地的资源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鼓励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就业,可为下一届学习实习起带头示范作用。4)与基地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学生的毕业课题来源于他们的实际工作中,这样就不会使得毕业设计毫无意义,让学生把校内所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3结语
广东理工学院通过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稳定的校企培养机制与模式。本课题小组根据基地建立以来的运行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极大地完善了校企双方的协同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2]林启德.基于校企一体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研究[J].科教论坛,2019(32):68+70.
[3]王前,邹霞.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12.
[4]骆金维,陈雪敏.校外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9-10.
[5]林晓明,林颖,覃路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思考:以华南师范大学和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实践基地为例[J]大学教育,2020(3):149-151.